东欧与俄罗斯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东欧与俄罗斯范文

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2009年年会纪

刘涧南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哈尔滨150018)

中图分类号:C26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1-0089-03

2009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将我省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对策研究”。参加本届年会的有: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省社联学会部副主任丁伟国,学会副会长、学会前秘书长宿丰林研究员,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所所长刘爽,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省经贸学会会长乔光汉,俄罗斯问题专家赵立枝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校长助理、俄语学院院长王铭玉,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学院院长赵秋野教授,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振军,省社科院俄罗斯所副所长刘涧南、所长助理马友君博士,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张广衡研究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高玉海处长,以及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学会成员七十余人。

曲伟会长主持会议。他在致辞中说,本次年会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个特殊的形势。首先是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转折的背景之下。我省对俄经贸从原来高峰时期约占全国25%下降到现在不到20%。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今年经济下降预计超过8%,明年预计下滑7%,这将严重影响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开展,而且对俄贸易又占我省对外贸易的60%。这是一个严峻的形势,值得我们研究。其次是东北地区发展提速,辽宁沿海开放战略和吉林图们江开发计划都已提升为国家级战略。黑龙江省提升发展战略也势在必行,把我省对外开放战略提升为国家级已经刻不容缓;第三个大的背景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我省对外开放战略提升为国家级问题,指示必须对这个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 研究。所以我们这次会议肩负的任务、面临的形势和召开的背景都是重大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乔光汉副会长作了主题报告,他表示,省级学会应当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侧重应用研究。我们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智囊,决不能把空泛的理论作为重点,否则出台的举措可能与实际脱节。他指出,最近针对我省对俄贸易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就有这样的问题。

我省对俄经贸合作比较国内一些省份已经显示出差距,尤其是与内蒙古相比。海拉尔对俄开放比较黑河、绥芬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2010年内蒙人均GDP要超过台湾,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人家是怎么搞的,我们需要去了解调查。

对俄方的一些行动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例如清理“灰色清关”行动的措施。俄方一些官员认为,按照俄国内的市场需求,旅游购物这种贸易形式还能延续5~10年,在俄海关允许携带的范围内,发展旅游产品,甚至我们自己也可以限量。可以采取“出境退税”方式,国内必须办增值税发票,刺激外国游客购买。俄发展缓慢很大原因就是观念陈旧,对此俄学者也有认识,如库列绍夫就提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发需要中国的参与,但这些观念须得到俄方决策层的认可。我们的学会除了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对策,还要与俄方学者交流沟通,达成合作共识。

目前看,在黑龙江上建桥梁是大问题。不把桥修上,不把路修好,我省没法成为桥头堡和枢纽站。我们要争取国家给与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政策上的支持,真正把我省建成桥头堡、枢纽站。实际做起来的确很难,北京认为我们是小打小闹,所以也要和北京的学者沟通。

曲伟会长针对乔光汉的发言作了重要补充。他认为,把黑龙江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战略可以总结为“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黑龙江省国家能源基地的地位。如果和俄罗斯合作,我们还可以再造一个大庆油田。这个突破口应当抓住不放,这个 基地建设功在国家,利在黑龙江。

二是有利于建设国家级最具增产潜力的大粮仓,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在3~5年内可以成为全国第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对俄农业合作前景广阔,远景上说可以再造一个大粮仓。当然这个要在双赢的机制上做。省农垦总局的成建制劳务输出前景很广阔。对俄农业合作搞好,黑龙江省就可以真正成为全国的安全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

三是有利于构建全国最大的森工采伐和加工基地、生态基地。我省森林已经严重超伐,实际上一点也不能再采了。与俄罗斯合作现在已经在进行,但要建立机制,保护生态。同时要引入技术和资金发展木材加工业。需要大的合作项目,同时让俄方得到实惠。

四是有利于沿边市县的大发展。俄人口少,但多集中在边境线上。我们把内地搞得人烟稠密,但沿边人口密度相对稀少。要从战略上门当户对,必须加快建设沿边市县。要加快公路、桥梁和交通枢纽的建设,必须要有大城市作支撑。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比罗比詹都靠近黑龙江,而我们黑龙江沿岸却没有大城市。从战略布局角度看,应加强对沿边口岸城市的建设。

五是有利于解决黑龙江在东北振兴中持续落后的问题。30年间,我省经济由全国第8位退到第15位,2009年有可能后退到第19位,内蒙古、吉林、天津都超过了我们。如果位次持续后移,不利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现,对为国家建设做出如此贡献的黑龙江人民不公平。所以,我们必须把对俄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做。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王铭玉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确定对俄优先地位,构筑龙江对俄环圈》。他指出,我省的对外合作“优势发挥不充分,特色显露不突出”,应在科学发展上进一步下功夫,务实进取,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国内各省比拼发展的环境下,真正做到把对俄合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创建对俄合作体系。我省对俄合作有 地缘优势,俄罗斯有资源和技术研发优势,彼此合作大有可为。俄的技术优势有时被我们所忽视。有资料表明,近年来,在俄罗斯的科研经费中,来自西方和国际组织部分与俄国内自筹部分所占的比重已十分接近,这须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

另外,有一些机遇性互补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资金和体制的原因,俄罗斯只有20%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而每年技术许可证的出口额为1·5亿~2亿卢布。一方面,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技术出口国,一方面,其转让费用比西方发达国家要低得多,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引进,为我所用。

可见,对西方科技实力的盲目崇拜既不符合我国、我省实际,又可能付出巨大的商业代价。我们应该抓住对俄合作的诸多优势,转变观念、破除认识误区,将对俄合作确定为黑龙江省发展的优先方向。此外,王铭玉还提出了构筑多层对俄合作的五个环圈的设想,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院长赵秋野的发言题目是《发挥黑龙江省高校俄语教学研究的人才优势,站在国家语言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化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研究》。她认为,中俄之间除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以外,文化和教育合作也是相当重要的,而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占有 一个核心地位。

高校具有俄语教学人才培养优势。而黑龙江省在俄语教学方面是全国的基地,在俄语教学和研究中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位居前列的。专业、公外、中小学的俄语教学在全国都居首位。黑龙江在俄语教学方面的优势,首先表现在有黑大(博士点)、哈工大、哈师大、齐师院、东北林大等专门从事俄语教学的院系,在培养方向上有俄语语言文学、俄罗斯问题、科技俄语、经贸俄语和法律俄语等专业。

但是目前的不足是,高校的研究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为主,不重视对俄罗斯现实问题的研究。

这是认识误区,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所以应宣传建立中国的“俄罗斯学”,把语言研究与俄罗斯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

哈师大开设的东欧语言研究专业是我省高校一个新的亮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全国唯一的斯拉夫语学院。现在该院已经开设了波兰语专业课程、塞尔维亚语的选修课、匈牙利语的选修课。这是人才培养上的转变和优势。

因此可以说,黑龙江省高校集中了俄语语言文化、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研究的优势,同时也在对俄罗斯东欧中亚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大量的学者互访、留学生互换以及中俄联合办学等,这对于促进与俄罗斯的沟通和加 深相互理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午,黑龙江大学姜振军教授作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形势和发挥桥头堡枢纽站作用的思考》。关于对俄经贸形势,他认为俄方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这和俄经济结构有关,体现为追求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静态贸易利益。按照流行的经济周期理论,俄完全走出危机可能需要七年左右的时间。由于俄多数统计数据恶化明显,其对中俄贸易的影响也就相当大,2009年黑龙江对俄贸易可能只有50亿美元左右,降幅达60%。俄企业资金匮乏,现在正是加大对俄投资的时机。

关于发挥我省“桥头堡”和“枢纽站”作用问题,他指出地方产品在对俄贸易中比重不足20%,需要培育本地的经济优势要素。加大资源合作开发,充分利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发挥两国毗邻地区的公关作用,打通和利用陆江、陆海通道,发挥好哈洽会平台作用,重点发展哈牡绥东工业加工区,可以考虑把这个加工区作为国家的战略规划来做。

黑龙江大学葛新蓉博士作了《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向分析》的发言,从俄联邦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联邦财政拨款制度和加强地方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三个方面分析了俄区域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存在的问题。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高玉海处长对我省与俄罗斯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目前我省在对俄合作中的地位不升反降,促使我们要认真思考以何种形式、以什么样的平台能把我省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战略。

省社科院赵立枝研究员也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形势进行了探讨。他指出,2009年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也很大,但中俄战略协作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中俄两国签署多项合作文件,对边境地区合作也陆续推出新的政策。从俄方来说,一是在2009年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专门举行了与中国开展边境合作的会议;二是为落实工作会议,沿边联邦主体制定了25条具体措施;三是将推出规范边境合作的法律文件;四是新的远东和外贝加尔联邦专项纲要即将出台。因此俄方一些学者认为,2010年是俄开展边境合作的“新纪元”。这对中俄合作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要看到俄方正在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

黑龙江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凤武的发言主要介绍了该院与俄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并且表达了在研究俄罗斯问题上各单位之间加强合作的愿望。

省社科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刘涧南也在会议上作了发言。他指出,中俄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为我省开展对俄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省社科院俄罗斯所所作的大部分课题都是有关我省对俄合作战略调整的应用性课题,客观形势要求我们拿出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这不仅要求对我省的情况十分了解,对俄方的情况也要有充分的把握,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情况。目前看,俄官方对与中国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是有意愿的,而且也是俄发展远东地区,加快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把金融危机看成是机遇,加快加深与俄远东地区的劳务合作、 投资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

最后,学会秘书长刘爽对年会作了总结。他指出,黑龙江省在对俄合作上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参会学者都是省内从事对俄合作研究的骨干专家,在会议上畅所欲言,积极为我省发展对俄合作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还促进了省内研究俄罗斯问题和对俄合作问题的主要机构之间沟通与合作,大家还对今后如何加强相互合作提出了许多设想,这些意见在会后将整理出来,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大会增补刘爽为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刘 涧南为学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初 祥] 《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1-3-28 11:23:13

第二篇:冷战时期东欧八国的军衔制度与国防体系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被第二次世界大战耕犁过的千疮百孔的欧洲中部及巴尔干地区的废墟上,相继出现了8个新兴政权国家:南斯拉夫、罗马利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

这8个国家连同前苏联被称作"东欧国家",它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而非纯粹的地域概念。二战中,这些国家遭到了德意法西斯的吞并、侵略、占领和奴役(民主德国除外),都是在苏联红军的"乌拉"声中(或强大军援下)获得解放的,都建立了共产党(或称工人党、劳动党等)领导(或执政)的政府。战后,它们或废除帝制,或驱赶资产阶级政客,或实行土地改革,经过民族民主革命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形成了由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东方集团)。

尽管由于政治风云的演变,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在冷战时期先后脱离了由苏联"老大哥"一手控制的东方集团,但在政治地理上人们仍把它们计入东欧范畴。

东欧8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欧洲历史上战事最多、灾难最重的地区,尤其巴尔干更被誉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最后一战--科索沃战争,也爆发在巴尔干)。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更"选择"了东欧……

时光如梭,今天这8个"东欧国家"在冷战时期的历史已经走进了历史教科书。本文现将那个时期这8个国家的军衔制度(因陆军是这8国的主要武装力量,为节省篇幅,只列出陆军军衔标志)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阿尔巴尼亚(Albania)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

1941年12月,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城市战斗小组--阿尔巴尼亚人民军的前身。

1942年8月,阿人民武装开始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

1943年7月10日,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成立。1944年5月24日至28日,第一次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阿第一届人民议会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阿第一届人民民主政府,选举恩威尔·霍查为委员会主席。

1946年1月11日,召开制宪会议,宣布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1947年7月10日,阿民族解放军改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并以这天为建军节。

1976年,阿更改国名,全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阿民族解放军从1944年5月28日起实行军衔制,到1966年3月7日又学习中国的经验取消了军衔制,直到1991年成立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才又实行军衔制,其间25年武装部队无军衔,也是欧洲军队史上的唯一。

阿军军衔等级区分为军官(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兵(军士: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两类五等十七级,实行军衔的22年间再无变化。阿军大将军衔为最高军衔,曾授予过恩威尔·霍查(1944年5月28日),仅陆军设立,海空军军衔到上将为止。阿海军水兵分上等水兵、水兵,等同其他军种的上等兵、列兵。阿军军衔标志与二战时期的苏联红军基本一致,主要通过肩章体现。军官肩章以波状花纹(将官)、双纵线(校官)、单纵线(尉官)分等,以星徽多寡分级(四大、三上、二中、一少),并设置金色版面的礼服肩章和保护色版面的常服(野战服)肩章。士兵肩章以条带的宽窄、多寡区分军衔。军兵种勤务以肩章版面、边线(纵线)的颜色区分,校官(含)以下在肩章版面上钉缀军兵种勤务符号以示区分。

(二)国防体制

阿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阿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任,阿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阿劳动党中央国防委员会,国防部是全军最高作战指挥机构。阿武装力量设立如下总部、军种、部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陆军、海军、空军;边防部队、内卫部队、人民志愿自卫队。

阿尔巴尼亚于1955年5月参加"华沙条约组织",1961年8月起停止参加华约任何会议,1968年9月退出华约。

1991年4月3日,阿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同年,阿人民军改称阿尔巴尼亚军队。1992年全民大选后,阿劳动党失去领导地位。

二、保加利亚(Bulgaria)

1941年3月2日,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允许德国军队通过保领土。德国法西斯军队进驻保境,保加利亚沦为被占领国。

1941年6月,建立第一支游击队(又称"切塔")。

1942年夏,以保工人党为首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祖国阵线。1942年11月,保工人党军事委员会建立。1943年3月,军事委员会改组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

1944年9月8日,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国土。

1946年9月15日,保国民议会宣布:保加利亚为人民共和国,全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保加利亚人民军自建军之日起,即实行军衔制度。

由于保加利亚是传统的斯拉夫国家,其人民、语言、传统与原苏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军队军衔也不例外,与苏军如出一辙,苏联1974年将大将军衔标志由4颗将星改为1颗帅星后,保加利亚随即将大将军衔标志也改为军徽加大银星。保军军衔区分为:元帅--保加利亚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大士、上士、中士、下士。兵(水兵)--上等兵(上等水兵)、列兵(水兵),共6等18级。与苏联军衔的不同点是:苏联1971年、1981年设立了准尉、高级准尉,保军未设。保军军衔标志与苏军相近,都是以肩章作为军衔主要表达方式,军官以金黄色(军兵种)、银白色(专业勤务)版面为主,士兵以草绿色(陆军)、深绿色(边防军)、天蓝色(空军)、黑色(海军)版面为主,军官以上述颜色为边线、纵线区分军兵种。

(二)国防体制

保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保工总书记--国防委员会主席担任。

保武装力量最高决策、最高领导机关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由部长会议主席担任,委员包括:国防部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军兵种司令。保武装力量的行政领导机关是国防部,保人民军的指挥机关是总参谋部。

保武装力量由人民军(陆军、海军、空军)和准军事部队(边防军、治安警察、地方民兵)组成。

保加利亚于1955年5月14日加入"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约解散。1990年4月3日,保加利亚共产党更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

1990年6月,保国民议会决定:保加利亚人民军更名为保加利亚军队。

1990年11月15日,保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更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三、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

1938年9月29日,德意法英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苏台德地区被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10日-16日,德国法西斯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剩余领土。

同年,德国法西斯在捷克成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在斯洛伐克成立"斯洛伐克独立国"。

1941年9月,捷共建立秘密的抗敌组织--民族委员会。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解放。

1948年5月9日,新宪法颁布,宣布实行人民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军队改组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

1968年8月20日,苏、匈、保、民主德国军队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同年,国名更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捷人民军的军衔起源于1941年在苏联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独立营",当时设置的军衔有: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等。以后,随着捷军的扩大,军衔等级的设置也日益完善。1965年,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的军衔体系最终确定: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五级准尉、六级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战士--列兵,共7等21级。捷军军衔不仅与其他东欧国家的军衔不同,而且与世界各国军衔也大相径庭。主要区别:

1、设立准尉多达六级,创当时(20世纪60至90年代)的世界之最。捷军准尉主要由服志愿兵役的技术、专业士兵充任,另征集部分地方技术职工。所担任的职务主要是部队的基层技术岗位,如驾驶员、雷达手、司务长等。捷军准尉的待遇、军衔薪金与中校至少尉军官相近。

2、兵(捷军称战士)只设列兵一级,为各国"兵衔"最少。捷军军衔标志由肩章、领章、帽饰等组成,本文主要介绍肩章。将官肩章镶花饰金边,大将缀四颗军官星徽(金黄色五角星,将校尉相同),上将三星,中校二星,少将一星。校官肩章镶素金边,上校三星,中校二星,少校一星。尉官肩章无金边,大尉四星,上尉三星,中尉二星,少尉一星。军官肩章钉缀金黄色军徽图案肩章扣。一至三级准尉肩章镶素银边,一级准尉缀三颗准尉星徽(银白色小五角星),二级准尉二星,三级准尉一星。四至六级准尉肩章无银边,四级准尉三星,五级准尉二星,六级准尉一星。准尉肩章钉缀银白色军徽图案肩章扣。

军士肩章无装饰,上士、中士、下士分别缀

三、

二、一颗银色圆扣(与肩章下边平行)。战士(列兵)肩章无识别标志。军士、战士肩章钉缀铁灰色军徽图案肩章扣。

上将至少将在肩章上端钉缀金色兵种勤务符号,上校至少尉在肩章上端钉缀金色交叉权杖,一级准尉至六级准尉在肩章上端钉缀银色交叉权杖。

(二)国防体制

总统(党总书记)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不能履职时,由总理代行。

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成员:党总书记(主席)、总理、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部长、总参谋长(秘书长)。国防部是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管理机构。

捷克斯洛伐克武装力量由人民军(陆军、空军、国土防空军)和准军事部队(边防部队、内卫部队、国家安全保卫部队、民防部队、民兵)组成。

捷克斯洛伐克于1955年5月14日加入"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约解散。

1990年2月26日,苏联中部军队集群开始撤出捷克斯洛伐克。同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更名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同年4月20日,又将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四、民主德国(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1945年1月,苏联红军实施数次强大进攻战役,攻入法西斯德国境内。

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正式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1日,苏美英法军队进驻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苏联占东区,美国占西南,英国占西北,法国占西区,柏林由四国共同占领。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原苏军占领区)。1956年1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通过建立国家人民军和国防部的法令。

(一)军衔制度

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的军衔起源于1950年建立的人民警察部队,当时设立的军衔有如下等级: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上等兵、列兵。当时的警察部队着苏式军服,装备苏式武器,军衔标志也与苏军相似。

1956年3月,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建立后,开始实行"东德特色"的军衔制度: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列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水兵--一等水兵、二等水兵、三等水兵。

其后,随着国家人民军的逐步壮大,其军衔等级也日臻完善:1958年增设大将军衔,1959年即晋升大将军衔之首。1961年,增设一级上士军衔。1965年,设立空降兵军衔。1973年,为保留专业技术人才,设立准尉军衔。1979年,将准尉军衔一分为四: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80年代初,将军士区分为职业军事和超期军士(在军衔名称前冠以"超期")两类。1983年,设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元帅、海军大将等高级军衔,均设而未授(晋升)。

1986年,民主德国政府颁布新的军衔表,至此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含其他武装力量)的军衔体系最终确定。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民主德国武装力量将"军校学生"的"学级"纳入到军衔体系中。1956年建军时设有:二级军官生(二年级的军校学员,以下以此类推)、一级军官生,在海军中设有海军三级军官生。同时设军士生(80年代改称初级士官生),授予在军士教导队中培训的列兵、水兵(毕业后即授予二级下士军衔)。

1961年,军官生增设为四级,海军军官生也增设为四级,增设士官生(80年代改称高级士官生),授予在士官学校或军官学校士官班中学习的军士(毕业后即授予中士军衔)。

70年代,将军官生增设为七级,除六至一级外,另设候补军官生一级,专门授予在少年军校(与原苏联的苏沃洛夫军校相同)中上大学预科班的少年军人,在其他军事院校预科班(地方院校军事预科班)中学习、进修的学生。同时规定了军官生毕业后的授衔标准:六级军官生(硕士生)毕业授予大尉军衔。五级军官生(研究生)毕业授予上尉军衔。四级军官生(本科生)毕业授予中尉军衔。三级军官生(大专生)毕业授予少尉军衔。各级军官生结业的降低一级授衔,海军中没有六级军官生。

1979年,设立准尉生:二级准尉生、一级准尉生,授予在准尉学校(培训班)学习、进修的军人,毕业后授予四级准尉军衔,结业的也授此衔,但晋升期限较长。

自80年代起,民主德国将军人按服役性质区分为四类:职业军人--按服役年龄在部队服役的军人。合同军人--按与部队所签合同的规定服役的军人。超期服役军人--服满基本役(义务兵役)或超过服役年龄继续留队服役的军人。基本役军人--按照《兵役法》服义务兵役的军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类军衔不包括国家安全部军人的军衔。

民主德国的军衔标志如同其军衔一般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在此,仅就1986年颁布的陆军常服(礼服)军衔标志作一简介:

元帅、将官为金夹银线编结的盘花肩章,元帅缀一颗大金五边星,大将四颗银色五边星,上将三颗,中将二颗,少将一颗。校官为银线编结的盘花肩章,上校缀三颗金色四边菱星(尉官、准尉相同),中校二颗,少校一颗。尉官为银线编结的直版肩章,大尉四颗,上尉三颗,中尉二颗,少尉一颗。军官肩章的底版依军兵种勤务定色:陆军将官红色、合成军队绿色、航空兵天蓝色、炮兵装甲兵黑色、边防部队墨绿色、通信兵雷达兵黄色、武装警察灰绿色等。

准尉肩章为底版上绣一道银色条带,一级准尉四颗菱星,二级准尉三颗,三级准尉二颗,四级准尉一颗。一级下士以上士官肩章为银色饰带全封边,一级上士缀三颗银色菱星,二级上士二颗,中士一颗,一下下士无菱星,二级下士肩章为除底边外银色饰带封边。列兵肩章无装饰,一等兵绣二道银色横条带,二等兵一道,三等兵无横条带。准尉、士兵肩章用边线区分军兵种勤务,颜色同上。

关于国家安全部的军衔和军官生、准尉生、士官生的军衔标志以及民主德国其他种类的军衔标志、兵种勤务符号将另文介绍。

(二)国防体制

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国务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我国的国家主席,1989年以前同时兼任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担任。

全国最高军事决策机关是国防委员会,成员:国务委员会主席(任主席)、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国家安全部长、交通部长、邮电部长、国家人民军总参谋长等。国家人民军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国防部,总参谋部设在国防部之下,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机关。

民主德国武装力量由国家人民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国家人民军包括陆军(含空降兵)、海军、空军、防空军。准军事部队包括边防军(国防部管理)、柏林警卫团(隶属国家安全部,团长少将军衔)、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内务部)、工人战斗队(民兵,国防部管理)、运输护卫警察(铁道部、交通部管理)、民防部队(内务部、民政部管理)。

1989年12月22日,民德开始拆除"柏林墙"。1990年2月,统一社会党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8月22日,苏联西部军队集群开始从民主德国撤出。9月,国家人民军按《统一协定》进行编遣(合并后人民军予以取消)。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昔日分裂的两个德国终告统一。

五、罗马尼亚(Romania)

1940年9月,以安东内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法西斯政权成立。

1940年10月,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德国法西斯军队进驻罗马尼亚。

1943年夏季,由罗马尼亚共产党发起成立了"反法西斯爱国阵线"。

1944年10月25日,罗马尼亚全国解放,这天被定为军队日。

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废除君主制,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将罗军更名为罗马尼亚人民军。

1958年7月,苏联军队全部从罗马尼亚撤出。

1965年8月21日,更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罗马尼亚人民军自1944年组建之日起即实行军衔制度,当时的军衔与罗马尼亚旧军队的军衔基本相同,设有: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等军衔等级。

1948年罗马尼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后,国家的各种制度开始与苏联接轨,军衔制度也不例外。1965年齐奥塞斯库掌权后,对武装力量进行大改革,罗人民军的军衔体制也基本形成:元帅--罗马尼亚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事技师--一级军事技师、二级军事技师、三级军事技师、四级军事技师。准军官--一级大士、二级大士、三级大士、上士。初级指挥员--中士、下士、上等兵(上等水兵)。战士--列兵(水兵),共8等24级。其后,又增设了总军事技师一级。将军事院校毕业男军官的授衔标准提高为中尉(即对男军官而言不再设少尉)。只对军事中专毕业的女军官授予少尉军衔。罗马尼亚军事技师与其他国家准尉的职责、地位、待遇相同。

(笔者按--有些军内外资料,将罗人民军的各级准军官误译为"副官准尉、上级准尉、准尉"。经查阅罗文、俄文、英文资料,确认罗文该词原义应为"军士长、大士、高级军士等",并无"准尉"之意。罗文中另有单词对应准尉、准军官之意。)

罗马尼亚人民军的军衔标志是极为华丽、美观的,其军衔的标示体现在军帽、军服、军裤、军靴、装具的方方面面。在此只将罗陆军常服(礼服)肩章介绍给大家:将官肩章为昂贵的金属丝刺绣花饰底版,军种色边缘,大将刺绣金星(陆军红色边,空军天蓝色边,海军黑色边)四颗,上将三颗、中将二颗、少将一颗。校官、尉官肩章为金属丝刺绣底版,军种色边缘,上端缀银色军兵种勤务符号,校官镶两条军种色纵杠,校官缀银色校级星徽

三、

二、一颗,尉官缀银色尉级星徽

四、

三、

二、一颗。

军事技师以下肩章用军兵种色细昵制作,板面缀银色军兵种勤务符号,在下端缝制银色角杠、银色横条、金色宽窄不同的横杠表明军衔:总军技师三条角杠、三个横条。一级军技师二条角杠、三个横条。二级军技师二条角杠、二个横条。三级军技师二条角杠、一个横条。四级军技师二条角杠。一级大士三道宽横杠。二级大士二道宽横杠、一道窄横杠。三级大士二道宽横杠。上士一道宽横杠、一道窄横杠。

(二)国防体制

罗共党中央总书记、国家总统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国防委员会是全国最高军事决策机关,主席由罗共党中央总书记担任,委员包括总理、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部长、总参谋长等。国防部是最高军事统帅机关。国防部下设部务委员会,国防部长任主席,成员有:总干部部长、总装备部长、总后勤部长、总军事卫生部长、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等。

罗马尼亚武装力量由罗人民军(正规部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人民军包括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准军事部队包括边防部队、安全部队、爱国卫队、青年国防训练队等。

罗马尼亚于1955年5月14日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罗马尼亚在履行对华约的义务时,坚持其捍卫主权的立场:1958年7月,迫使苏军全部撤出。1968年8月,反对华约他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70年2月,重申:"只有罗马尼亚党、政府、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才能给我国武装力量下达命令。"罗军只参加华约举行的图上演习,不参加实兵演习,不允许在罗境内进行华约实兵演习,不允许华约他国在罗驻军。1991年7月1日华约解散。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及其家族(同时也是罗党政军的重要人物)被捕、被处决。同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更改国名为罗马尼亚共和国,宣布罗人民军更名为罗马尼亚军队。

六、匈牙利(Hungary)

1944年3月19日,匈牙利被德国法西斯占领。

1945年4月4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匈牙利全境。

1945年秋,由在苏联组建的匈牙利师、罗南军队中的匈籍战士、国内游击队合编为匈牙利民主军。

1946年2月1日,匈牙利议会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国。

1948年9月29日,匈牙利民主军改建为匈牙利人民军,1951年将这天定为建军节。

1949年3月20日,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1945年民主军建立时就有军衔,并带有匈民族、匈旧军队的特色。1948年改组为人民军后,军衔体制、标志开始向苏联模式靠近。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人民军开始在苏联顾问的"监督"下进行整顿--最终建立了一支完全以苏军为榜样的"匈牙利人民军",而军衔登记、军衔标志、军服样式却形成了以匈牙利民族特色为本的体系。当时的军衔设有: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准军官--军士长、大士、上士。初级指挥员--中士、下士、上等兵。战士--列兵,共7等20级。

到80年代,由于越来越需要长期服役的技术士兵,增设了超期准军官等级,共设:超期军士长、超期大士、超期上士3级。至此,匈牙利人民军军衔等级再无变化(另有一说:在1988年前后,又增设了一等兵1级,并将列兵更名为二等兵)。

匈牙利人民军的主要军衔标志是肩章,其常服(礼服)肩章样式如下:

将官肩章为金色金属丝编织版面,金色绳纹边缘(除底边外,将校尉、准尉相同),大将缀四颗银星(将校相同),上将三颗、中将二颗,少将一颗。校官肩章为金色金属丝编织部分版面,金色绳纹边缘,上校三颗银星,中校二颗,少校一颗。大尉至中尉肩章为金色绳纹边缘,大尉缀三颗小金星(比将校星徽小,以下同),上尉二颗,中尉一颗。少尉肩章中间绣一道金色纵饰条,金色绳纹边缘,缀一颗小银星。

准尉肩章在下端绣一宽一窄银色横饰条,金色绳纹边缘,一级准尉缀二颗小金星,二级准尉一颗。超期准军官肩章在下端绣一条中等宽度的银色横饰条,银色绳纹边缘,超期军士长缀三颗小银星,超期大士二颗,超期上士一颗。准军官肩章在下端绣一条中等宽度的银色横饰条,军士长缀三颗小银星,大士二颗,上士一颗。初级指挥员肩章缀小银星,中士三颗,下士二颗,上等兵一颗。战士(列兵)肩章无识别标志。

军官、准尉肩章扣为金色,超期准军官肩章扣为银色,准军官肩章扣为灰色,初级指挥员、战士肩章扣为深灰色。

(二)国防体制

匈牙利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由共和国主席(1988年以前同时为党的总书记)兼任。全国最高军事决策机关是国防委员会,成员包括:共和国主席(任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内务部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武装力量最高军事统帅机关为国防部,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训练总监部、空军防空军部等。

匈牙利武装力量由人民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人民军包括陆军、空军防空军两个军种。人民军不设海军,只编多瑙河区舰队,1968年编入陆军序列。准军事部队包括边防军、武装警察、工人自卫队等。

1989年10月23日,匈国民议会宣布:改国名为匈牙利共和国,将匈人民军改称为匈牙利军队。1990年2月,匈国民议会宣布:匈牙利人民军改名为匈牙利国防军。

1990年3月12日,苏联南部军队集群开始从匈牙利撤出。

七、波兰(Poland)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1945年5月,苏波军队解放波兰全部国土。1952年7月22日,议会宣布成立波兰人民共和国。

(一)军衔制度

波兰人民军的军衔有两个起源,其一是"波兰步兵第一师"的苏式军衔,其二是国家军的西式军衔,但不论是哪种军衔,在军衔标志上,均带有明显的波兰民族特色。

1945年战争结束后,波军进入发展建设的状态,其军衔制度也开始规范化、制式化。到1952年,其军衔体制如下:元帅--波兰元帅。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军士--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一级、二级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战士--上等兵、列兵,共8等22级。其与苏军军衔的主要差异是不设大将军衔。

其后,波军军衔又数度变异:取消少尉军衔、增设准尉军衔、增设三级下士军衔、设立单独的炮兵军衔等。最主要的变化是于1973年增设大将军衔。

当时准备晋升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上将为波兰元帅,但雅氏上书波党中央,认为自己不应授此高衔,后来折衷为增设大将军衔,将波兰元帅改为荣誉军衔,平时不再授予。于是雅鲁泽尔斯基成为了波兰历史上第一位四星将军(1983年时,又有人建议授予雅氏波兰元帅军衔,又被他婉拒了)。有此先例,雅氏以后的诸位波兰国防部长、总参某长、内务部长等强力人物,他们只能以大将、上将军衔服役到退役,再也不能希冀"波兰元帅"的权杖了。

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波兰自1918年复国,到2002年为止,从未出现过某些资料所称的"大将、准将共存"情况。具体情况如下:1918年-1939年、1945年-1973年、1990年-2002年其高级军官军衔为:波兰元帅、上将、中将、少将。1973年-1990年为:波兰元帅(荣誉)、大将(四颗银星,实际上的最高军衔)、上将、中将、少将。从2002年8月起为:波兰元帅(荣誉)、上将(四颗银星,实际上的最高军衔)、中将、少将、准将。

80年代初,波兰政府颁布了新的武装力量军衔表。

波兰人民军的军衔标志可谓异彩纷呈:这主要体现在独具特色的尖顶军帽的帽墙、帽檐上,体现在贝雷帽的前瓦上,体现在迷彩野战服的臂章上,体现在海勤军人的袖章、臂章、肩章上,体现在飞行员的臂章上……

本文只介绍陆军常服肩徽(即用银灰色丝线将符号、饰条直接刺绣在肩带上--波兰是"社会主义阵营"中唯一不使用硬质肩章的国家),由于其符号的样式、颜色在其他军兵种、其他服装上的标示基本一致,也可看作通用符号:波兰元帅、将官肩带下端绣波状宽条纹,元帅刺绣交叉的权杖,大将刺绣四颗银星,上将三颗,中将二颗,少将一颗。校官肩带下端绣二条横条纹,上校刺绣三颗银星,中校二颗,少校一颗。尉官肩带下端修一横条纹,大尉刺绣四颗银星,上尉三颗,中尉二颗。准尉肩带镶银灰色饰条边,一级准尉绣四颗银星,二级准尉三颗,三级准尉二颗,四级准尉一颗,五级准尉绣一角形饰条。高级军士肩带镶银灰色饰条边,一级上士绣二角形饰条一直饰条,二级上士绣一角形饰条一直饰条,一级中士绣二角形饰条,二级中士绣一角形饰条。初级军士、兵肩带无镶边,一级下士绣四直饰条,二级下士绣三直饰条,三级下士二直饰条,上等兵一直饰条,列兵无识别标志。所有肩带用铁灰色军徽图案扣固定。

(二)国防体制

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委员会、部长会议对国防和人民军实施最高领导。国防委员会平时是波军最高决策机构,战时是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机关。设主席(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1人,副主席(国防部长)1人,委员若干(包括外交部长、内务部长、总参谋长等)。国防部是人民军最高军事统帅机关,负责实施国防委员会所制定的军事政策。总参谋部是波军平时和战时的中央指挥机关。

博览武装力量由波兰人民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人民军(正规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4个军种编成,准军事部队包括边防部队(国防部管辖)、军事基建部队(国防部管辖)、内卫部队(内务部管辖)、防暴警察(内务部管辖)、国防联盟会员(民兵)。

1989年1月18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

1989年12月29日,更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人民军更名为波兰军队。

1990年2月11日,苏联北部军队集群开始从波兰撤出。

八、南斯拉夫(Yugoslavia)

1941年4月6日,德国法西斯和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

1941年9月,成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最高司令部,铁托为总司令。

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全部国土获得解放。

1945年11月29日,废除帝制,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南人民解放军改名为南斯拉夫人民军。

(一)军衔制度

南人民军自1941年9月起实行职务等级制度(类似于苏联红军1935年以前的情况),当时的职务等级分指挥员和战士、政工人员设旅级政委、营级政委、连级指导员、排级指导员、班级政工战士。

1942年起,职务等级增加,指挥员和战士中设立:高级--集团军级、军级、师级。上级--旅级、副旅级、准旅级。中级--团级、营级、副营级。初级--连级、副连级、排级、副排级。战士--班级、战士。

1943年实行军衔制,设立如下军衔:元帅。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战士,共7等15级。

至1955年,南军军衔体系基本形成,分设军官、志愿兵、战士三类,军官军衔:南斯拉夫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共4等12级。志愿兵军衔:高级--九级志愿兵(相当于上校)、八级志愿兵(相当于中校)、七级志愿兵(相当于少校)。中级--六级志愿兵(相当于大尉)、五级志愿兵(相当于上尉)、四级志愿兵(相当于中尉)、三级志愿兵(相当于少尉)。初级--二级志愿兵(相当于准尉)、一级志愿兵(相当于一级上士),共3等9级。战士军衔:准尉。一级上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共3等8级。

到1980年前后,南军军衔制度又发生较大变化,取消了志愿兵军衔,将军衔体制调整为: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士官--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一级中士、二级中士;军士--代理中士、下士、上等兵;兵--列兵,共7等21级。南陆军的军衔标志主要通过肩章标示:元帅、将官肩章为金线刺绣花饰镶边(除底边外),在版面下端缀由交叉的指挥刀、权杖和月桂枝花环组成的将官标志,元帅缀5颗金星,大将4颗,上将3颗,中将2颗,少将1颗。校官肩章为金线刺绣素镶边,上校缀3颗金星,中校2颗,少校1颗。尉官肩章无金线镶边,大尉4颗金星,上尉3颗,中尉2颗,少尉1颗。准尉肩章下端刺绣两条金色角形饰条,一级准尉缀2颗金星,二级准尉1颗。士官肩章下端刺绣一条金色角形饰条,一级上士缀4颗金星,二级上士3颗,一级中士2颗,二级中士1颗。军士、兵肩章在版面下端刺绣红色角形饰条,代理中士三条,下士二条,上等兵一条,列兵无识别标志。

(二)南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为联邦主席团主席。下设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关,由联邦主席团主席兼主席,成员有联邦执委会主席(总理)、联邦议会主席、联邦外交部长、联邦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南军总参谋长等。联邦国防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南武装力量由人民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人民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组成,准军事部队由国土防御部队、边防部队、武装警察、民防队等组成。

南斯拉夫曾派观察员出席北约会议,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后,不在派观察员。

1990年1月22日,南共联盟宣布实行多元政治。1990年-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南共解散,南人民军被分割。

九、东欧军衔综述

纵观东欧八国近50年的"社会主义军衔制",其特点一:军官军衔基本一致,都使用了苏式军衔,只是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国不设元帅,罗马利亚(男军官)、波兰两国不设少尉军衔,其他与苏联军官军衔基本一致。其特点二:准尉(军事技师)、士兵军衔各不相同,不仅与苏联士兵军衔不一样,各国之间不同,有的国家连等级区分也与众不同,有的设高级士官、初级士官,有的设准军官,有的设初级指挥员……至于军衔标志,则如万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为便于读者对这八国的军衔等级作个横向比较,笔者制作了《东欧八国军官军衔表》和《东欧八国准尉(军事技师)、士兵军衔表》(均为最终的变化结果),供参阅。

参考书目:

①《军事百科词典》,苏联元帅奥加尔科夫主编,军事科学院外军部译编,群众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②《东欧三十五年》,姜琦、张月明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③《世界军事年鉴(1985年)》,李文瑞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④《世界各国国旗、国徽、国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⑤《东欧六国纵横》,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⑥《当代世界大事纵览(1945-1990)》,改革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⑦《最新世界各国国旗国徽》,吴广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⑧《新编中外历史大系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⑨《民主德国军服(1955-1990)》(德文),柏林出版社,1995年。

第三篇:5.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新课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展示板书: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内容组织】

师: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战争初期,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同盟国。战争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了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且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继走上了人民民主国家的道路。 (展示板书: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

师:既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展示板书:

2、匈牙利的改革 )

师:请问,匈牙利改革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开始的?和苏联有没有关系?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生:(略) 师: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虽然引起了思想界的混乱,但一定程度上也给各国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可是,匈牙利却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政治**之中。

资料:匈牙利事件

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月17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

10月6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4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万居民自发上街为拉伊克送葬,此举成为群众对当局的一次大示威。为了缓和形势,格罗被迫于10月14日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但这一让步已不能解决问题。10月21日,哥穆尔卡出任波兰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引起连锁反应。次日,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联席会议先后向党中央、政府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清算拉科西的罪行,将其开除出党;改组党的领导机关,由纳吉出来主持政府工作;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撤走苏联驻军,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格罗对此反应迟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终于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当局先是下令禁止,后见阻挡不住又解除禁令。游行队伍迅速壮大,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傍晚,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已达二十余万。晚8时,格罗发表广播讲话,对游行示威进行谴责,声称要镇压“暴徒”。这犹如火上浇油,事态急剧恶化,一部分示威者冲击电台,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当晚,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印刷厂和一些警察局被示威者占领。

鉴于形势严重,当日深夜召开的党中央紧急会议决定由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同时决定全国戒严并请求苏联出兵维持秩序。这些决定于次日上午公布,随即,驻匈苏军的坦克进入布达佩斯。25日,在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和苏斯洛夫直接参与的匈党中央会议上,格罗被迫辞职,卡达尔接任第一书记。这时,事态继续恶化,由于部分军人和警察加入示威者行列,武器弹药也流入示威者之手,形成了武装群众与苏军及匈保安部队的对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血局面。在此情况下,纳吉政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而是企图用满足示威者要求的方式缓和局势。10月28日,纳吉政府决定解散原国家保安机关,更改国徽和国庆日,并要求苏军撤出布达佩斯。与此同时,政府还释放了几乎所有在押犯人。在这些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形势更趋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乘机而起。一些武装暴动者要求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和脱离苏联阵营,他们把党的机关和共产党人作为攻击对象,布达佩斯市委大楼被占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被杀害。10月30日,纳吉宣布结束一党专政,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并表示准备就退出华沙条约问题与苏联谈判。纳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匈牙利的局势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中引起严重不安。为了阻止匈牙利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防止匈牙利事态向其他国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11月1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11月4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1956年11月23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1958年6月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9年6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1956年底,政府宣布,凡因**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1957年3月15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在经济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1968~1973年,匈牙利的经济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每年也增加5%~6%,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生:(略)

生: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展示板书:

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早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处境极其困难。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作出选择,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在中央集权制下,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人不能从物质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30多个民族。自治制度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80年代之前曾推动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师,此外,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在匈牙利改革之前,波兰率先进行了改革。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后,东欧各国受到很大冲击。6月,波兰的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奖金税,遭到政府拒绝,由此导致了工人与警察冲突的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平息后,波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和善后的措施。不久,哥穆尔卡上台,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了党和政府的领导机构,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经济领域,反对苏式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强调发展合作社的自愿原则。在经济建设方针上,放弃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五年计划,增加消费品生产和农业生产。在计划体制方面,主张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削减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撤销中央各主管部所属的管理局,成立企业联合公司,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是,哥穆尔卡的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因素,改革中断,波兰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师: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政府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特别是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推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改革力量的日益发展。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4月捷共公布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实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然而,苏联领导指责《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认为捷的改革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根本不能接受,公然要求捷改变政策,停止改革。同年8月20日夜,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展示板书: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师:什么是东欧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略)

师: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那么,东欧国家的剧变方式都相同吗? 生:(略)

师:波兰的变化是以反对派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后通过议会大选的方式实现的,东欧大多数国家是以这种方式变化的;民主德国演变后以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告终;罗马尼亚的变化则是以采取国内暴力的形式落下帏幕。南斯拉夫演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并爆发了激烈的地区性战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一般都经历了大体相似的三个阶段。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化,党内外的反对派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积累下来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情况没有得到铲除或纠正,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趋于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能提高。由此导致群众的严重不满和失望,执政党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凝聚作用。第二阶段,其特征表现为执政党无力控制动荡的时局:或对反对派妥协退让,这不仅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也势必导致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乱,以致局面完全失控;或寄希望于无群众支持的军队镇压。经过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即政局的变动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师: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发生剧变?发生社会制度的更迭?是不是苏联造成的? 生:(略)

师:首先,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第二,改革失败造成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其中,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师:那么,东欧国家发生的社会制度根本转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有没有给各国人民带来实惠的生活?

生: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政治和社会生活更加动荡,人民不满情绪进一步加深,剧变并未给人民带来“天堂般的生活”,人民生活在不断恶化。如波兰在1991年前9个月物价上涨了46%,生产下降了11%,失业人数已达197万人,失业率约为10.5%;匈牙利在1991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失业率达8%。直到近年来经济才出现复苏。 【课堂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生:(略)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生: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生:(略)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生: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出现弊端

B.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D.这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最突出的国家是 (

) A.南斯拉夫

B.阿尔及利亚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3.关于匈牙利改革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政治上,废除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B.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调整农业政策。 C.国家取消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改用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解 D.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4.哪个国家的改革遭到苏联镇压(

) A.南斯拉夫

B.阿尔及利亚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5.下列不是东欧剧变的原因是(

A.政治危机 B.经济危机 C.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D.社会主义理论过时

6.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

B.执政党发生了变化 C.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由一党制变成了多党制 7.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出来了(

A.阿尔及利亚

B. 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克罗地亚 8.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为那两个国家

) A.捷克和荷兰

B.捷克和奥地利 C.捷克和斯洛伐克 D.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 9.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是

A.德国

B.朝鲜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10.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海湾战争

C.南斯拉夫内战的结束

D.独联体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的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去掉了其中的人民、社会主义等字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2)发生这个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三、活动与探究:

1.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板书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匈牙利的改革

捷克斯若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2.东欧剧变(1989~1990) (1) 原因:内因: 外因:

(2) 变化:执政党垮台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学案_第十一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主备人:周红宏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

2、通过分析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和剧变原因,形成一定的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二、重难点

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回答如下问题:

1、 阅读教材64-65页内容,了解匈牙利改革的原因、大致经过、改革的内容。

2、 阅读教材65-66页内容,了解东欧剧变的经过、特点。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请你分析一下,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三)拓展延伸

请思考: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四)系统总结 背景:匈牙利事件

政治:

匈牙利改革经济:

结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年,苏联镇压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原因: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德国统一 东欧剧变

特点(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五)巩固训练

1、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是( )

A、德国南斯拉夫B、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D、德国捷克斯洛伐克

2、下列对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巨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表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C、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

D、东欧剧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3、简答题

东欧剧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六)当堂反思

本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呢?请写在下面。

收获:不足:

第五篇:中国与俄罗斯贸易

一.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

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平等和互利是我们两国传统的紧密关系的特点。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边界、互补的经济结构促进合作的发展。 对于互补的经济结构,我们不把它理解为俄罗斯的原料商品对中国轻工业商品的简单的贸易 交换,而理解为能够使我们两国非单一的经济综合体所创造的那些优势,首先是使俄罗斯的机 器制造业、工业、国防工业高度的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俄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领导人规划了下一个10年中俄关系发展蓝图,制定了双边贸易额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中俄贸易仍主要是传统商品交易。在俄对中国的出口中,机器设备、矿物燃料、木材、钢材、肥料、化工产品、海产品、有色金属、纸浆处于前9位,占到了95%以上的贸易份额。 俄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器设备、皮革制品、鞋、纺织品、针织服装、化工产品、肉类、玩具和体育器材、裘皮、果蔬制品、干果制品、粮食、陶瓷、水果、矿物燃料,这些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85%。

在双方投资方面,中国对俄累计协议投资额相当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8%,相当于俄累计外资额的0.8%;俄对华累计投资额相当于俄对外投资总额去年双边贸易额的4.8%。

2008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再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0亿美元,黑龙江对俄贸易商品结构呈现以中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俄方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特点,双方贸易互补性强,但贸易结构的层次较低,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靠数量的增加来带动。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据首要地位。上述两种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增势强劲,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额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中,以纺织品、服装和各类轻工业产品为主;俄罗斯通过边贸向中国出口的产品70%以上为木材、石油等资源产品。

俄罗斯是吉林省第二大出口市场,该省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控制仪器及装置、塑料制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设备、陶瓷、金属及其制品、食品等;从饿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干、鲜、冻鱼、木制品,石棉和有机化学品等。同时,俄罗斯已经成为吉林省外派劳务的第二大市场。该省对俄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占全省劳务合作派出人数的17%。截至2007年9月,吉林省在俄共建立37家境外企业,俄方在吉林省设立18户企业。

二. 合作成因

1)自然资源互补

2)人力资源互补

3)产业结构互补

4)经济技术互补

三. 存在的问题

1)经贸合作不太规范

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也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这种方式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简便,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与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目前,俄罗斯在同土耳其、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的贸易实践中,也都广泛使用“灰色清关”。 。两国政府会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合作成功与否则在两国公司。多年来,俄主管部门对“灰色清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击也是时紧时松。“灰色清关”几乎一度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并被各国商人看成是抢占俄市场的无奈手段之一。事实上,俄罗斯政府也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但一时又下不了彻底取缔的决心。 尽管对中国货物的封库拉货事件屡屡发生,但因有高额利润吸引,加上侥幸心理的作用,部分在俄华商还是不愿下决心与“灰色清关”决裂。 不能否认,“灰色清关”的贸易方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俄两国民间贸易的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俄国内的“灰色清关”这张看不见的大网中,华商是利润率最小、风险最大、稳定性最差的一环。所以,俄高层每次清剿“灰色清关”时,损失最大的就是华商。

2)对俄产品出口的比重太小,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和骨干品种。

一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的基本结构仍然以两国的传统产品为主,俄罗斯对中国主要出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革及毛皮制品、机电设备及零件、鞋靴制品和玩具家具等杂项制品。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钢铁及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及木制品和动物产品。虽然目前我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有小幅度改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较以往有所上升。但机电及化工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列不大。严重影响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3)中俄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

4)中国威胁

俄罗斯人的大国心理一直相当浓厚,对过去是自己的小弟,现在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总是怀有歧视甚至敌视,同时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的扩大。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一直居于便宜,但质量差的地位,产品现象不佳,也是阻碍中国扩大出口的一大障碍,在俄罗斯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有着迫切的要求。先期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给人称之为“倒爷”,在中俄两国结束多年敌对关系之后率先开启了两国双边贸易的大门,也是这些“倒爷”,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从中国倒腾到俄罗斯倾销,致使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心中的美好声誉在“鸡毛服”、“一日鞋”大举登陆以后一落千丈。

5)了解不够

双方互相了解还远远不够,俄罗斯企业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法律、生活方式,中国企业也是如此。黑龙江等边疆省长期与俄罗斯有密切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华北、南方等省市虽然愿意合作,但对俄罗斯的了解却不多,“中国年”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中国企业得以亲眼看到俄罗斯市场有何商机。

四. 发展趋势

1)科技合作将成为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

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强国之一,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每年新的科研成果约占世界科研成果总数的20%,其中25%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水平,7%的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中俄科技发展差异和自身区位、地缘优势及历史上的科技合作基础,大力发展中俄多领域的科技合作。通过科技合作引进俄罗斯先进的科技和人才,改造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中俄商品贸易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俄罗斯单纯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中俄贸易的重点也是石油等能源、原材料贸易。虽然石油等能源、原材料出口占外贸出口的绝大部分,但俄罗斯并不想长期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模式,充当周边国家的原料供应国。俄罗斯经济迫切需要由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变,而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过程。其原因在于,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技合作紧密结合的,在能源设备制造、高科技、信息技术、金融、交通、基础设施、核能、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制造、森林工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多领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比例将会缩小,这不仅对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有积极作用,而且对转变俄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

3)贸易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对俄贸易出现了多种贸易形势并举的局面。边境小额贸易、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在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贸易主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份额逐渐减少。

五 促进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双方海关工作组的作用,加速解决通关便利问题

海关问题是中俄贸易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俄方海关手续繁杂、报关时间长、海关服务设施老化,加之官员腐败,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为此,2009年6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标志和两国和海关合作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海关合作分委会的成立对于规范通关秩序、打击走私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国海关合作正式启动,意味着两国将在解决“灰色清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联系和合作。因此,通过双边海关小组的工作,力促俄方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简化通关程序,缩短报关时间,实行具有透明度的电子报关办法,加快通关便利,为发展中俄贸易清除障碍。

2)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

对国际铁路联运问题进行多方协调和磋商由铁道部、外运公司、商务部和银行以及大陆桥协调机制共同协商,力求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国际铁路联运体系和制度,特别是单证规范化问题。结合我国铁路系统改革,探讨铁路承运方的改制问题。同时还应扩大口岸的换装能力,利用(GPS)等高科技产品建立铁路运输货物信息跟踪系统,为中俄贸易驶入快车道创造顺畅的物流基础。

3)加速两国间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大力发展连接两国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

尽快启动中俄合作网站,免费为企业提供有关俄方的经济政策、投资贸易环境、各种商品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同时建立权威性的中介信息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偿的咨询服务,由此可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网络,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俄方市场及各种政策的变化,为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依据,降低对外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只有中俄双方密切经贸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才有利于双方尽早摆脱危机阴影,走向新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帮俄罗斯摆脱危机,也将减轻自己的危机压力,同样,俄罗斯与中国实现区域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安排,也将非常有助于俄罗斯自己走出危机。中俄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将为两国互利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经贸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上一篇:党史学习笔记范文下一篇:登泰山记学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