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院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2022-10-30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基准的不断提升, 医院管理更加困难和复杂, 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仅靠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的个人经验, 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 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1.1 重要性

(1) 从医院自身管理考虑, 由于医疗业务及其各个辅助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有不同的来源, 也以不同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 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化管理高质量的信息对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改进患者满意度、解决医患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 (2) 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每个人在医院产生的诊断、治疗、消费、药品信息都必须记录在案, 建立电子病历, 为病人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而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2]。 (3)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诊疗水平的标志之一, 但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是基于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 通过设计数据查询程序, 以方便准确的获得医疗设备使用数据。极大减少了医疗设备使用数据统计所需的人力、物力, 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可做到对任意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实时查询。再则这些大中型特检及治疗设备, 都是相对独立的, 如何将这些设备产生的信息进行合理的保存也是信息化建设要考虑的, 来自于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存储检索的最佳方式也是电子信息化[3]。

1.2 意义

(1) 经济效益。医院管理信息化不但规范医院的流程, 还提高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药房和药库盘点可以依托医院已有的HIS系统, 通过对门诊患者按类型对待, 对门诊药房药品库存达到实时更新, 以前要一个星期, 现在1d时间就行[4]。利用HIS系统针对医疗数据采集, 在帮助医院的日常管理、药库管理、医疗活动和经济核算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5]。

(2) 社会效益。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 将全院各业务和管理统一到一个平台, 并通过就诊流程的改造与规范, 使各种诊疗、收费信息实时、快速的传递与公示, 有效地解决了“三长一短”以及医疗收费核查问题。信息化无疑给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信息的访问行为和期望的质量可以提高了医院的公信度, 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6]。

(3) 管理效益。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规范了各种业务以及管理流程, 而且通过对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传递、共享, 使医院的管理效益得到提高。例如院长和各职能部门能够实时查询全院门急诊、住院患者流量、各种财务收支信息等, 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协调处理。相信随着ISO质量体系逐步引入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化的作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7]。

2 医院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管理信息化、临床信息化合理利用网络及字技术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 从而实现医院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共享, 进而实现医院内部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优化, 高度完善的医院信息体系。

第二阶段:区域医疗信息化由医院与医院间、医院与社区间连接构成的区域性的信息化医院服务体系。即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加上了与之配套的层次网络连接, 从而实现在一定区域内的零距离医疗卫生服务[8]。

从20 0 0年开始至今,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 现有成效。

以该院为实例, 自20 03年建立医院HIS系统以来, 先后进行了二次升级和拓展。我院使用的是天健HIS3.6系统, 具有挂号、收费、药库、药房、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麻醉、财务结算、检查、检验、病案管理、医保、院长查询等多个系统模块, 后来又上了军卫一号电子病历系统。2 0 0 6年, 我院检验科上了瑞美的L I S系统, 机关科室上了OA。2012年, 增添了体检发布系统和自助结算系统。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各种问题不断产生,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 将严重阻碍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3 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3.1 观念落后

许多一线老医务工作者还没有从传统模式中适应过来, 因为对电脑不够熟悉, 还未深刻体会到信息管理模式的快速便捷, 稍有抵触心理。

3.2 不够重视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 不断投入和更新的漫长过程。许多单位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 不愿意投巨资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

3.3 人才紧缺

如同国内护理状况一样, 综合专业能力很低, 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复合型专业人才[9]。

3.4 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又分两种因素: (1) 人为因素。病历信息和诊疗信息, 牵涉到医院的利益和患者的资源。病历肯定是不能共享的, 里面有患者的隐私, 诊疗信息也是不会公开不会共享的, 这是大牌专家和普通医生的区别。如果把专家的诊断过程共享给你了, 那他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2) 技术因素。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遇到一个瓶颈, 就是大家都在建各自自己的系统, 建了很多, 但是医院和医院之间要进行数据共享的话是很难的。

目前国内很多his软件开发商各自为盈。各自his的数据结构和命名均不相同, 硬件环境参差不齐, 不同的系统平台和非标准的数据结构严重阻碍了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交流, 造成了各个医院内部及各个医院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不利于医院的持续建设。严重阻碍医院信息化第二阶段的实现。

4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解决策略

4.1 改变观念信息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 信息资源是医院管理的首要资源

医院应加强对相关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让他们认识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未来医院管理的趋势。只有他们自身重视医疗、计算机和通讯之间的紧密结合, 才能有效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 领导应从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积累经验

院领导必须坚持“一把手工程”, 要有强有力的医院领导群体, 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 将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与医院信息化建设融为一体, 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4.3 人员培训

医院要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 又懂医学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首先, 要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置, 计算机中心或信息科应是院长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并给予必要的权力。二是要改善计算机人员的待遇, 吸引高技能人才来院工作。三是运用以实践为基础、以渗透式学习方式为手段、以提高他们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加强计算机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帮助他们开阔视野, 更新知识, 并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10]。

4.4 国家引导加院长辅助

(1) 院长是解决人为因素信息孤岛一个最有力的手段, 只有他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 因为我们国家体制内的一些原因, 造成了有时候院长也不能解决某些问题, 导致了医院之间各自为政。

(2) 云计算机整合资源。国家做引导, 搭建一个三级云服务平台:国家级、省级、区级。云服务平台搭建可以把国家的医院资源整合起来, 由国家卫生部做引导, 建立一个数据结构标准, 搭建一个数据平台。如果谁要想开发任何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软件系统, 就必须符合我的结构标准, 通过我的标准去开发软件, 这样才能实现互联互通[11]。

我认为只要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一个开放的平台, 就能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5 小结

医院信息化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文仅对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 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将面临更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还需要国家来引导, 更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和信息管理软件的紧密结合, 任重道远。

摘要:从2000年开始至今, 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也已有13个年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但也显露出很多问题, 本文就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问题分析,解决策略,云计算机整合资源

参考文献

[1] Watcharasriroj B, TangJohn《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DB/OL].200401.

[2] 沈崇德, 申俊龙.数字化条件下医院客户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构想与实现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5) :364-367.

[3] 姜天, 周理治.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设备使用数据查询程序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5) :48-51.

[4] 刘璐, 蒋英, 魏利宁.医院药库药房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 :36-38.

[5] 张勤勇, 钟维涛, 王云华, 依托HIS系统提高现代化医院药库管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4) :224.

[6] MKO Lee J Pow《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DB/OL], 1996

[7] 吴鹏, 马博懿,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益评估[J].数字医学, 2008, 3 (11) :62.

[8] 孙向东, 姚山虎, 胡德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 22 (4) :31-35.

[9] 郝云连.经济欠发达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初探[J].大家健康, 2013, 7 (6下旬版) :196.

[10] 蔡先发, 周怡, 医疗信息化优秀人才培养方法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2, 33 (2) :81-83.

[11] 田宏伟.计算机应用技术[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2.

上一篇:校准曲线回归计算及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