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与

2023-04-07

第一篇: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与

教师专业精神与职业发展规划

一、从教师的专业性来看,可以概括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

1、教师的专业精神:首先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在对教育的思考和追求中确立教育理想和信念。一个缺乏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很难讲他有良好的专业精神。良好的专业精神,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创造性工作的动力之源。专业精神还包括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指向性作用。

2、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是指教师应有的综合性文化素养和生活工作经验。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新课程重视传统教学中显得并不重要的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更强调三类知识的更新、优化和整合。这就是新课程教学的高层次要求,也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要求。

3、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语言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教育想象能力,教育机智运用能力、教育现代化技术能力,课程开发整合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等。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能力。

4、教师的专业智慧: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综合化的产物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积累、提炼和结晶。是教师个性化、综合化、高层次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差异主要还是专业智慧的差异。专业智慧只能从教学实践和学习中自主总结与长期不懈的感悟中得来。积累、感悟、升华是教师专业智慧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性

第一层次是发展教学专业知识,发展教学专业能力,这是成为好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专业理想,发展教育专业思想,这是成为名教师的重要内容。第三层次是在第

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专业品格,发展教育专业智慧,这是成为教育家的必备条件。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

成长期:参加工作后2——5年。这阶段需要拜师学习,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转变。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一画一机”;常规基本功: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查。简单地说就是要过教育教学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成熟期:需要5——10年时间,也就是初步成为一个经验型教师。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建构自身经验体系。部分教学成果显著的佼佼者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经验型或技能型教师。

成名期:需要10——20年时间,成为当地有名的教师。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领军人物。

成家期:一般是在参加经验工作20年以后的日子。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专家成长之路,并把触角延伸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专家。

让所有学生获得知识,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承认个体差异,并在实践中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了解学生是怎么成长和学习的;尊重学生因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家庭而在课堂内表现出的差异;关注学生的自我概念、动力、学习效果以及同伴关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

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透彻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构架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具备教授学科知识的技能和经验,熟知这种技能,了解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在前技能、前概念上的差距;能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理解性教学。

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监护学生学习

进行高效能教学,掌握多种教学技术和方法,并能运用得当、游刃有余,能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专心、投入地学习;知晓怎样确保学生参与和营造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怎样组织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知道怎样去评估个体学生和整个班级的进步;能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学生的成长进步和理解力,能把学生的表现向家长作出清楚的阐述。

教师能系统地反思,从经验中学习 成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楷模——会读书、质疑、创新、勇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熟知有关学习的理论、教学策略,始终关注和了解美国当前的教育问题及焦点;经常批判性地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化知识,拓展所有的专业技能,将新的发现运用到自身的实践中。

教师是学习型团队的成员

能与他人合作改善学生的学习;具有领导力,知晓如何积极寻找并建立与社区团体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制订教学策略、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方面,能与其他专业人士合作;能够评价学校的发展和对资源的分配,以实现国家和地方的教学目标;深知如何与家长合作,使他们富有成效地参与学习的工作。

四、怎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做一个有高精神境界的教师

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少生命的学问、生命的修养。我们在将自己的才情和智慧投向外在于生命的专业的同时,更应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去观照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灵乃至自己的整个生命。他说进入生命境界的教师,他们与学生结伴成长、共同发展。他们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价值,他们同时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价值。他们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唤醒者、指导者、鼓励者,他们也是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反思者。他说,具有生命学问和生命修养的教师,他是上课,但她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他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他就是课、课就是他,他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什么?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他说,有了生命的境界,我们就能诗意地栖息在教育大地上。

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大地。美国心理学家陆哥赫胥勒说:“如果让我来总结人类20世纪的历史,我将这样写到:‘人类在20世纪的最大悲哀,不是地震、不是水灾,甚至不是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的爆炸,而是芸芸众生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潜能,人们只知道卡通片的感官欲望的刺激,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理想和信念。我们在理想上已经衰老,但在心理上却没有满月,他们的躯体已经接近坟墓,但在人格上却没有健全。’”

2、做一个有学习力的教师

关于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人类活动各方面的组织规则。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传播、吸收和创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成了最为主要的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表现形态;国家、事业、行业领域的发展都要以知识为核心进行,知识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知识的传播方面讲,知识社会是信息社会;从知识的获取方面来讲,知识社会是学习社会;从知识价值方面来讲,知识社会是精神社会、理性社会。

3、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 如果对他人的经验不假思索地完全照搬,一种情况是没有领悟他人思想的精髓,只是简单地模仿;另一种情况是经验往往具有时效性。对于他人的经验,只有批判性地接受,才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发展,同时教师也会随之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借鉴的目的是发展自己,理解他人经验中的核心为己所用。批判他人的经验要有追问的意识,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想得更深。

4、做一个有教学力的教师

教学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体现在学科教学上。每位老师都担任自己所教的学科,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关系到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质量。比如数学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知识的内涵及多重表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要提高学科知识,教师必须系统地整理自己的学科知识,构建自我学科知识发展计划,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寻找盲点和薄弱点,然后设计弥补盲点和薄弱点的计划。

要重视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检验教师执教能力。教学基本功是教学之基,教学之本,抓好教学基本功,就是抓好教学的根本。“传统”教学基本功是基础,从传统狭义上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教师课堂上的讲、写、态、画、读等几个方面,侧重课堂教学技能的展现。教学基本功要与时惧进,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任教学科必须具备的熟练技能。教学基本功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科教学基本功;另一个则是学科能力基本功,即搞好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科能力技能,或叫学科专业能力技能。

5、做一个有研究力的教师

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已越来越强调理念向实践转化,课程向教学转化,教材向教师转化。教师不只是教学者、学习者,同时还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教师只有拿起研究的武器,实现由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化,才能切实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找到解决矛盾的新办法。要做到学习与教学并驾齐驱,教学与研究双向互动,学习与研究相互促进,成为教师职业存在的新形式。怎么样才能提高研究力?要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把反思作为常用的方法,把重建作为改进的途径。

一个缺乏研究力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是成不了大器的。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必须要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首先要用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对教育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要不断积累素材,勤于笔耕,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教师不是“被塑造”而是“自我塑造”。要苦炼内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反思,自主发展。

五、如何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倡导教师在深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主要包括:(1)自我分析。对自身已有的专业素养、优势机问题进行分析。(2)自我定位。确立发展目标和专业发展的重点,明确专业发展的理由,预测专业发展重点的结果。(3)行动计划。外了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机时间安排。(4)实施要求。实现发展目标所需的条件与需要提供的帮助。 教师的发展规划在年龄和专业发展方向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希望能够在班主任的管理上有所发展,有的希望能够擅长学科课堂教学,有的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有的希望在教科研能力上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要因人而异,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学习教育理论——选择教学策略——转化教学行为”的路径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

学校要建立评价机制。比如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与专业成长档案袋。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主要是三个方面:学习、研究、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以2——3年为一个周期,成长档案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过程性材料,反映教师个人成长历程,如阅读计划,教学日记,论坛上的发言,外出学习心得,研讨的一些材料。结果性材料,某一时期达到目标的结果,如教学个案研究,教学录象,读书笔记,课题研究的材料以及观察调查的记录。展示性材料,如最佳的教学设计,一些比赛的证书,充分体现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的备课、课件、学生作业、教学录象、照片、教学论文学生获奖作品等。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规划作业

1.结合你的从教经历,谈一谈你对教师成长的理解、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伙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要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扬长避短,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样就会不断的成长。

2.找一个自己经历的教育案例,分析其成败得失。

2011春季学期,我从八年级转到七年级,接手七(4)班。在2010秋季学期中后段,这个班濒临崩溃,课堂上学生随意进出课室,课堂上学生讲话的声音比老师还要大„„科任教师几乎不能上课,可以说是谈七(4)而色变。我接手的第一天,也是心惊胆战的面对这一班学生。从科任教师那了解这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得知,以杨某某为首,软硬不吃。我第一步措施就是:把杨某某晾在一边,对他不闻不问。而对其他同学则给予高压态势,不管杨某某是否有份参与,都绕开他,只教育其他同学。经过几天,班上的同学对杨某某都敬而远之,不大愿跟他一起违纪了。这样过了两三周,在第四周一回到学校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在这三周来的违纪情况以及做得好的方面一一罗列出来,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给他一通训,然后再对他提出要求。结果他硬不起来了,一直在那里垂着头。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好转,违纪情况大为减少。

之所以杨某某能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大多数“头头”都是好胜心强,有很强的自尊心,好在同学面前表现。对他不闻不问,而对其他同学则经常教育,他就会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自己的“老大”位置不保。这正是应用了《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第三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流程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流程图 确定方向 ↓

自我评估 ↓

生涯评估(次优选择) ↓

教师职业生涯路线选择 ↓

目标定位 ↓

行动计划与措施 ↓ 执行 ↓

评估与反馈

在评估与反馈后,再回到开始,重新确定方向,再次规划。这样,不断的反复,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专业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并形成良性的循环。

陈萍老师的这个讲座,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随后她以自身的经历,说明自己是如何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教育名家的,更加验证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的。

陈老师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刚从事教育工作就经常被人听课,这使得她这颗金子迅速闪光。这当然与她深厚的基本功不无关系,但这更与她平时勤奋学习,积极准备的一贯作风分不开的。作为新教师的她能够谦虚地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揣摩教学思路。所有这一切使她迅速地成长。20多岁的教研员就这样诞生了。在羡慕她的同时,谁又能说这不归功于她的积极准备呢?

陈老师更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在她毕业时遭受的打击使她更坚强。她向她的恩师允诺绝不让她失望。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刚开始她并没有要求自己成为一名特级教师,但在她的内心深处,成为一名好教师是她内心深处的理想。为此她积极地上公开课,与心中的偶像同台献艺;正月初一的早晨仍孜孜不倦的出书稿„„正如她以幽默的语言所说:熬呀!熬!终于熬出了“阿香婆”。

陈老师仅比我年长一岁,为我树立了榜样。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 “要不断地给自己可触的标高”

人生总是在不断超越中才会有进步。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可以很宏伟,但它也一定是要脚踏实地地走下去,走过一个又一个高地,直至到达最高处。这样的高地,就是一个个“目标”,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这样的“目标”、“标高”,并且它是切合实际的,是符合你的现实状况的,是离你最近的发展可能。陈老师的这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时期都要有一个自己追求的方向,这个方向是“可触”的,绝不好高鹜远,这个方向还应是持续不间断的。

二、“劳者多能”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多有哲理。我们常常认为,能者多劳,总以为,很多事情,不必认真地上,不必太积极,你越做得好,就会让你做的越多,什么事都推着说不会或做不好,倒也会落得个清静。于是,多做多半会有牢骚,做得少或站着不做会偷着乐。可细细一想,多做多劳,不正是锻炼的好机会吗?做得多,不就意味着机会多吗?锻炼得多了,自己的能力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陈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不正是她不断地给自己可触的标高,不断给自己努力超越的方向吗?当然,还缘于她敢于人先,刻苦勤奋,多做多劳。

陈老师的报告讲得很实在,当我听完报告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很美:做报告的人很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很美,我们的人生也将很美!

徐教院附小语文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2007年—— 2009年)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语文教师16名(包括3名校中层领导),其中小学高级职称8人,占50%。大本学历9人,其余均为大专学历(或大本在读)。五年以下教龄2人,五至十年教龄1人,十至二十年教龄11人,二十年以上教龄2人。

应该说,我校绝大部分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有进取心。单就教龄来看,大部分教师已过十年,也已步入了教学的成熟阶段,给学科教学的发展带来契机。但与此同时,一些教师沉溺于繁琐的教学中,缺乏思考,固步自封,同样给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带来了重重困难。

2005年6月30日学校由原长桥小学更名为徐教院附小。两年多来,倍受局领导的关怀,其间专家们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更能感受到的是高、闵两位老师不遗余力地帮助,手把手地扶持,使学校语文学科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有了教院的强大支持,有了教师的众志成城,我校决定将语文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并制定了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二、目标定位

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博识、善导、敬业”的总体要求,在常规性建设基础上,通过三年发展性建设,力争使我校语文教研组率先成为一个体现学习型、研究型、紧跟教育发展步伐的教师团体。

2、具体目标:

(1)日常工作扎实有效:每一位教师都能按流程规定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力求做到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2)教学素养显著提升:每一位教师都能实现《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既定或调整的目标,实施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普遍得到认可。 (3)专题研究形成氛围: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基于“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成为“会思考”的工作者。

(4)资源共享构筑平台: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资源共享”的建设者与获益者,优化教研过程,活化教研形式,促进专业发展。

(5)梯队建设初见成效: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多元研修共同体,实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专业发展。

三、实施目标的主要举措:

(一)打造敬业团队,聚焦学科教学

教研组作为一个团队,没有敬业向上的精神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三年规划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支热爱语文、热爱语文教学的教研组队伍。要使团队有凝聚力,奋发力——

首先就要让每一位语文教师了然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意图。从我校目前状况来看,我们将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实验”驱动,把更名后的新学校办成管理科学、理念先进、机制灵活、队伍优化、特色显现、质量不断上升、在徐汇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当然,与此同时还需让每一名教师明

确各个阶段目标,使之清楚地意识到每一阶段自己需努力的方向、达成的目标,及时检测自己的工作成效,最大限度的避免教师在漫无目标的情况下被动参与,改被动为主动。为此,每一名语文教师将制定并不断调整相应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其次,只有当所有的教师都能参与到教研组的研究中,并能在其间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教研活动方能事半功倍,赋有实效。我们尝试进行合作研究,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工作、和谐发展”为宗旨,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教研活动所带来的减负增效的好处,视教研活动为自身成长的乐土。

当然,舞台的搭建也是必不可少,让不同的教师在不同层面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良性竞争同样能迫使更多的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队伍,进而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转化为团队价值的实现。

(二)构建网络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研的开展提供了更关阔的空间。学校将考虑利用校园网等系统,构建互动式教研活动平台,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互动交流手段,优化教研过程,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在互动共享中切实提高校语文教研的实际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构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创建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氛围,也是三年规划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我们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博览群书,储备必要的知识,丰富人文内涵,提高自身底蕴。当然,除了学科知识外,还需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了解教研最新成果,更新观念,不断适应课改的需要。为此,我们将尝试利用网络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好书(文章)的推荐,感想的交流,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优质、有序的网络教育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各年级组备课组长将集体备课的初稿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到教研平台中,其他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教研组内进行多轮研课,反复修改教案,最终将定稿上传至校学科资源库。这样的网络集体备课,可实现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和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同时,我们也寄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教师经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过程,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同时,我校正在考虑启动网络教研,把QQ群网聊引入教研,建立学科QQ群,不定期地开展QQ网聊主题研讨活动。这样的动态研讨平台,可以打破“空间”、“环境”的限制,实现异地“零距离”的研讨,使得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个体之间互相砥砺,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强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互动。

(三)夯实流程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每一行都提“敬业爱岗”,但其敬业本质是不同的。教师如若不会教书育人,其爱岗敬业终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团队中的舆论导向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强化教师的业务素养,将灵动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作为优质教学目标,将教师的敬业与教师的业务考量挂钩。 要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目标第一步就得从备课入手,我校目前已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应该说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新课程也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但是以往我们集体备课更多地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很少顾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展现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这样长久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我校语文组将在专家的引领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备课流程的细化,形式的转化,要求的明确化有效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使得集体备课在发挥集体的智慧,碰撞更多的火花的同时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四)注重博学善导,强化科学研究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目的,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将育人作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角色,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力求由原来的传授型教师向引导型教师转型,不仅“能引导”,而且要“善于引导”,力争使我们的教学精益求精,教育有理有节,方法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升。

新形势下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如何通过科研来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愈发显得重要了。从三年规划的启动,我们已作了必要的铺垫,应该说一些科研的项目也然在行进。伴随着科研的纵深发展,我们更愿意教师们把研究点切入到身边的困惑点,疑难点。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将本着“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问题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倡导“草根化”科研,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教研组将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将教科研的思想、方法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教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组建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四)依托专家引领,形成区域优势

教师发展必须建立在目标引领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具体的高水平的专家引领。教研组将依托教院强大的后盾,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聘请各类专家学者作为导师,与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有实践操作的指导,又有理论团队的引领。专家的引领,一定将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学校还将利用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一资源,为青年教师举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语文教研组将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良性竞争,脱颖而出。三年内,争取在校内“星级教师”评定中三级以上比率高于三分之一,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质量较高的语文教师队伍。

以上是我校语文教研组近三年的发展规划,我们还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据事态的发展,及时修改或调整方案,使之朝着预设的目标前进。

学校发展我发展,我为学校促发展 ——语文教研组(2008.9—2011.6)

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掘教研工作的增长点,扩大在市教研室的影响,力争把语文组建设成为“组风优良、队伍精干、充满活力、有发展前景”的优秀教研组。

二、现状分析

我组共有教师21名,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8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这是一个团结奋进、踏实进取的集体。全体教师人和心齐,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中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给年轻教师,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传帮结带,共同进步;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好学上进,爱岗敬业,工作中虚心求教,乐观进取,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组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

(1)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但创新能力不足

我组目前已有十位老师被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其中有4位老师两三年内即将面临退休,正如朱志平主任在报告所说的一样,“10年教龄以上的一部分教师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他们的成长速度不仅比不上青年教师,有的还有下降趋势。由于年龄和过去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既不太善于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别人的建议,又缺乏追求专业成长的动力,自我封闭意识较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难点问题。”所以我组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数量明显不足,撰写论文的热情不高涨,参加学科竞赛的欲望不强烈。

(2)本职工作不折不扣,但科研意识不强

(3)网络意识已深入人心,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团结合作,不断学习,加强教学科研,投身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教学,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语文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成为下一轮常州市语文学科教研基地。

发展目标

1.学生语文素质提升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生中考成绩目标

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竞争力,力争全校学生语文中考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在常州市区遥遥领先。

3.青年教师素质提高目标

(1)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对语文教育的热爱。

(2)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学识。 (3)具有扎实的语文专业功底,能在各种评优课中应对自如,脱颖而出。

(4)具有较强的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能承担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

(5)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的能力,能单独承担主持市、校级课题研究。 4.教师专业成长目标

到2011年,我组学科带头人争取发展到4人,骨干教师力争达到5人,教学能手2人,教坛新秀1人。

具体目标: 1.师德修养方面

组内每个教师都能以“德乃立身之本”、“高尚的师德乃为师之本”激励自己,具有健康的人品人格和坚实的学业知识;都能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都能凝聚在“和谐、求实、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之中,展现“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境界,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教学思想方面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融“课标”于语文教学之中,积极探索和实施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使之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正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的环境。

3.师资建设方面

坚持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始终把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全面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放在教研组各项工作的首位。

配合市教研室落实好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校际交流活动,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全面落实课改的各项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组活动,安排有针对性的组内讲座,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再学习、再提高。

组织好新教师的实践课和老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做细、做实说课、听课、评课等工作。 配合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落实和完善师徒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良性竞争,脱颖而出。三年内,争取教研组中校内各级名师的比率高于三分之一,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质量较高的语文教师队伍。

4.教学科研方面

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组,根据学校“坚持以科研统帅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精神,认认真真读几本书,以刚申报的常州市级课题《整合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为龙头课题,吸收和借助先前《探究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成果,树立科研意识,选择科研课题,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市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每学期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四、具体要求

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有序进行教学和管理,特别强调,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认真落实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备课

①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任课教师要按时参加备课组活动。

②每学期开学伊始,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应认真学习讨论,熟悉语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了解所任教年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借鉴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大家集思广益,由备课组长执笔,拟定统一而明确的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各备课组要确定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基本作业和测验、考试安排。各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写好既有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完整教案。

③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后,在每两周一次定时的备课活动中,各备课组要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该阶段的教学情况,着重备教法,采用“主讲人”的形式,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探讨和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消除各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统一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充分体现“目的明,容量大,方法活,手段新”的教学要求。具体要求是: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四统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统一进度,齐头并进; 统一研课,取长补短;

统一练习和主要例题,高效轻负。四研究:

研究课标及教材,明确目标和要求;

研究教法,根据教材、学生、资源情况确定教法;

研究学情,即研究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征、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研究和精选习题,合理控制作业负担。 三主:

主线:教研组将本学期专题研究任务贯穿学期始终。

主题: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

主讲人:每次教研活动之前确定一个主讲人。 (2)上课

①严格执行“推门听课”制度。

②预备铃响动身,正式铃响必须进教室。准时下课不拖堂。 ③说普通话,用语规范、准确。杜绝知识性错误。板书清楚,有条理。

④ 教态自然、亲切。尊重学生,文明提问,正确评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构筑“师生互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⑤严格按备课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因人施教和分层教学。

⑥重视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尝试诸如“激趣设疑、情景导入、自主精读、拓展延伸、自行评析”等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着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课改的精神。 ⑦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德育渗透,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粹,珍爱生命,寓政治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以文悟道,因道悟文”。

⑧重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⑨重视调查研究,形成和完善教学反馈机制,不断总结教和学的得与失,认真写好“教后记”。

(3)作业布置和批改

①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精选题目,重视分层,总量控制。布置的作业,教师应预先做过,备课组统一,一课一练,同步进行。

②批改标识清晰,字迹端正。强调订正,订正后要有反馈。

③详改的大作文(原则上一个单元一篇),要有眉批和总批,要圈出错别字并提示订正,按中考60分的分值显示成绩,详批的文字不少于百分之30。重视课堂讲评,倡导面批。

(4)测验、考试的安排和批阅

①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精选题目,讲求实效,除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外,原则上一个学期安排两次测验。由教研组统一命题,同步进行;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后,任课教师认真填写《质量分析表》,年级备课组集体作质量分析,拟订措施;分班进行课堂讲评。

②按学校统一布置进行考试,严格依照《校内考试的组织和管理试行办法》,坚持考教分离、交叉命题,特色班需有附加题。命题前,被命题的年级,教研组要及时向命题者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等材料。阅卷由教研组统一安排,密封流水,同步进行;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毕,及时拆封登分。若批阅有问题,请教研组长酌情解决;需改动分数,应交教研组集体讨论,教研组长认可并签名,个人不得擅自处理。阅卷后,任课教师认真填写《质量分析表》,教研组集体作质量分析,拟订改进措施;分班进行课堂讲评。 总之,未来三年,语文组全体老师将本着“学校发展我发展,我为学校促发展”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为打造二十四中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语文教研组

2008年9阿干镇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三年教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三年以区、中心校和学校每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紧紧围绕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效性这个中心,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研讨环境,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建构小学语文教研文化,全面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语文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重点研究“新课标、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三个寻求:一是寻求适合学生心理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二是寻求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方法;三是寻求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和研究。

2、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两个措施来保证:要求教师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备课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备好每一节课,为上好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二是通过岗位练兵,推门听课,教学研讨等了解情况,分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课堂上的主要因素,找出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3、强化质量意识,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要突破旧的教育模式,着重解决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狠抓教育观念的转变,牢固树立新课程的理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4、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文本与超文本的关系,尊重独特体验和价值导向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读与思的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

5、力争三年内申请完成一项教研课题,力争三年内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达到全中心校一流水平。

6、根据中心校教学工作的要求,继续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鼓励我组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提供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校本教研,不断完善教研机制。

1、要转变教研组功能边缘化、学习内容随意化、活动形式简单化及活动主体单一化等现象。

2、要转变教研组的职能,要建立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听课评课、结对帮扶等多功能。

3、要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如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研讨(公开)课制度等。

4、教研的内容要主题化,教研的过程要系列化,教研的形式要多样化,教研的对象要全员化。

5、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推进学校之间的协作。根据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三)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一、加强学习培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以及中心校的各种学习培训。二是组织校内的学习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四是聘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第二、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学校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使青年教师做到“五个过关”:一是教育教学理念关。二是专业知识关。三是课堂教学技能关。四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关。五是教育创新能力关。力争达到一年适应,三年合格,五年成为骨干的要求,让青年教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力军。

总之,整体谋划,分段实施,做到可持续发展。大朗镇巷头小学语文

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2007学——2010学)

一、情况简析:

巷头小学语文教研是本校人数最多的教研组,是一支教学骨干多、科研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年轻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6人,其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科组的主管领导由黄权兴主任担任,并设科组长2人。在近几年的教研教改活动中,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同课同构、青蓝工程结对为载体,着力推进校本教研,打造活力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本组实际,以镇市级科研课题《以长效有序的机制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实践与探索》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学校“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掘教学教研工作的增长点,扩大在市内影响。团结合作,不断学习,加强教学科研,投身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教学,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语文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总体目标

作为学校的一个大科组,我们深感振奋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肩上责任的沉重。而今,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和转轨时期,如何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如何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何符合并体现学校的办学设想,甚至成为学校办学的一个亮点或者特色,这些横亘在面前的问题也同时成为了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体而言,从2007年9月开始的三年内,在学校的领导下,在二期课改的春风中,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同仁决心以“夯实底气”、“展现锐气”、“营造风气”、“成就大气”等五方面为工作的基本思路,为把我组建设成一个“镇内一流、市内知名”,拥有一批师德高尚、风格鲜明,知识底蕴深厚而教学手段先进的享有市级知名度的骨干教师,教学有实绩,教研有深度,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优秀学习型教研组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思路

我们在这三年内要体现如下思路:

1.夯实底气

一个教研组的底气是什么?我们以为,首先应该有一批具备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着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理论素养,有教学实绩,有创新精神;其次,组内人际关系融洽,教研气氛浓郁,成果丰厚,具备强大的整体合力;此外,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组正处于调整时期,是困难同时也是机遇,老师们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个人取得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教研组的建设。

2.展现锐气

拥有锐气者敢于突破自我,突破旧体制、旧习俗、旧理念,既有创新意识,

又有创造才能。当今教育,观念的革命,手段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不进则退,一招鲜吃遍天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要想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迷失自我,就必须不断磨砺自己接受新事物,开发新事物的能力。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要有面对冷嘲热讽的韧性,正确对待失败,去不懈追求成功。

4.营造风气

我们组要有教学研讨的风气,以集体备课,说课,开课,评课,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年青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调控课堂的能力,促进其他教师的不断提高。我们要有理论钻研的氛围,让每一个老师都能以理论去指导实践,进而把实践升华为理论,摆脱教师单一传声筒的机械形象,增添语 文 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儒雅风采,去更好的促进教学。我们要有信息、资源、方法、经验、理论共享的豁达,追求个人特色的同时,坚信合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5.成就大气

大气一则与上述“四气”有关,底气,锐气,风气之后大气油然而生。二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坚定大语文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语文,而不是简单的应试技巧和语文分数,这也是与语文二期课改的精神相一致的。

四、目标及举措

(一)教研组建设

1.形成优良的师德氛围。努力营造敬业爱岗,爱校,爱生,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师德氛围。我们根据科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集体外出活动,座谈,私下交流等),增强组室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展现风采,做出贡献。

2.加强教学管理的力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规范性和发展性相结合。一要继承吸收传统教学精华,严格过程管理;二要着重抓发展性教学实施,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高效率。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 “备、教、辅、改、考”。“备”要致力备学法、备课型、备手段。“教”要使用先进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质疑、争议、探究。“辅”要做到当堂辅导抓时机、抓遗漏、解疑惑、补差生,课后辅导抓重点,扶后进,学科辅导抓自学、开书目、作指导、鼓励创新,定时,定点,定人,加强各年级的辅优补差工作。“改”要做到批不漏人、改不漏题,多讨论、多鼓励。

3.继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学习新课程标准,制订工作计划。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组织教师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合理的教案,优化教学过程,关注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重视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①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要明确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明确学生主体性的生成条件和培养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②构建“主体参与”、“以学定教”、“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生主体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不是成功的教学活动,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活动,才能使知识转化为智能,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去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创造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要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土壤和条件;要给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提供宽松自主的评价和管理机制。

4.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教研组的基本单位,也是教研活动的最常用组织形式。在备课组中我们强调“教学进度、教学重点、测验与考试卷、学生基本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四个统一,按照教学顺序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研讨课的开展,以不断提高学科的教研水平。随着教研组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更注意以备课组的形式来开展教研活动的优势,以它的灵活性来方便解决教学中随时可能引发的问题研讨,加强教研的实效。在备课组活动中,教研组长积极参与、有机引导,并注意日常的教师常规执行情况(参加教研活动、备课情况、作业批改、命题出卷、教学论文的写作、公开教学的进行等),将学期期中、期末的集中考核与平时的随机督促结合,注重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开展集体备课(每月至少一次),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和备课组长的能动性,发扬公平竞争,取长补短,友好合作的精神,以听课,说课等研讨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扩大教研组影响力。以网站建设为突破口,重视包括教学、理论研究和组室发展等各类资料及信息的开发、收集、整理和共享,使语文组网站成为语文组的扩大校内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最佳舞台。

6.以研讨出思路。充分挖掘本组人力资源优势,集思广益,以“语文组建设大家谈”等活动入手,探索组室发展创新之路。

(二)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营造学术氛围。

1、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带领组员共同进步。全体老师都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教意识,要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人人都要参与课题研究,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要将我们学校的课题“自主,合作,体验,发展”作为每位教师的主攻方向,改进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改革教学手段,倡导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益,离不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不可能没有教学设施、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各位老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料来提高教学效益。

3、加强组内教师理论和更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能力,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指导本组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通读

一、二本理论专著,如《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主体教学论》、《学习策略》等,围绕“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组织发动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并积极向各种杂志投稿,争取每年都有不少于5篇文章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5.“借脑上市”,改善我校师生的视野和教学教研能力。“走出去,请进来”,用事半功倍的方式去学习兄弟学校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同时努力建立与市内名师的联系,邀请他们来校讲学。

6.以教研组课题建设为突破口,做好学生成绩评价研究和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教师培养

1.注意教研组长教学教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自我提高。要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树立教研组长的威信。

2.提高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加强三个备课组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使备课组活动有计划,有实效,在新的办公组织形式下取得突破。

3.细化组内“青蓝结对”带教制度,使年青教师快速适应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市级镇级校级骨干教师在组内发挥更大作用。

4.提出“高级教师名师化”的倡议。提倡教师对自我教学风格(长处与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加强教学过程的元认知意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努力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更快更早地在教研组乃至镇内市内脱颖而出。

5.加快青年教师骨干化进程。① 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新课标,走在教改前列,撰写教改论文及心得体会。② 要求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广泛听课,分类分层听课,做好记录,教研组长随时检查。③ 教研组长及组里的带教老师甚至其他资深教师向青年教师开放听课,经常性跟踪听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关心青年教师生活,一些想法、困难、要求及时与组长或老师们交流,得到及时的帮助。④组内青年教师抓住机会,积极参加市、镇、校的教研活动,并从中提高自己,从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⑤要求青年教师努力掌握教学媒体的应用技术,积极参加培训。⑤组织好本校的示范课、观摩课,请我校优秀教师高级教师执教,问新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促进执教者自身水平的提高。⑥培养青年教师的爱校荣校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6.注意教师知识的充实与更新。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也伴随着各类矛盾的产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可能照搬着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势必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目前来看,教师的终身教育的需求与传统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激烈的冲撞。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给教师带来重大影响,甚至是重重压力。语文教学的发展也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在教研组中,我们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求教师从各种媒体关注最新教育教学动态。

(五)向教学过程管理要质量

1.进一步落实随堂听课制度。老师之间,“青蓝结对”的教师之间多听随堂课,组内成立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资深教师为成员的“听课团”,研究教材,学生,教法,促使教师快速适应环境,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充分重视公开课教学。公开课教学要体现新的理念,模式和手段,既要展现个人水平,也应成为检验教研组教学理念和整体合力的契机。要争取多开镇级示范课,市级研讨课,辐射全镇,并使更多教师通过公开课这一舞台走向名师之路。

3.认真研究课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转变观念,提高效率,上学生喜欢的课,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加强阅读课管理,展开阅读模式与方法的研讨,使阅读课成为语文学习有机的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5.重视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的研究,不搞疲劳战术,把“科学,合理,有效”作为评价标准。

(六)营造大语文氛围

1.利用学校大型活动,发挥并扩大语文组的影响。在读书节,推普周,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作文竞赛等活动中,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2.认真做好拓展型,研究性课程与语文学习的共振研究,提高语文常规教学与其他课型之间的互补性。

3.加强“小学生必读书籍”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到指导有序,实效明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创作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的学生,定期出版有较高质量的刊物,鼓励更多的同学向外投稿,扩大学校知名度。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教研满园香

——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语文教研组终结性自我

评估

红梅临窗,天宁在望,在美丽的运河水畔,活跃着一支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集体,那就是由我们22个人组成的生气勃勃、爱岗敬业的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这支工作精细、教风严谨、团结友爱、敢于争先的队伍,连续多年为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全体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之泉滋润着教研园地,以敬业之心呵护着教研之树,如春雨无声,似蜜蜂采蜜,以奉献乐业,务实求真、律己爱生为特色,在广大师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我组共有教师22名,其中高级教师15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青年骨干教师4人,名师工作室成员有4人。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学校中,语文组全体同仁秉承学校八十年光荣的传统,模范践行“智慧育人,人文管理,和谐发展”的校风,形成了语文组自己的教研特色。

一、师德建设为先

歌德说:“要想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得先自己心里有阳光。”组内每个教师都能以“德乃立身之本”、“高尚的师德乃为师之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具有健康的人品人格和坚实的学业知识。工作中都能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能凝聚在“和谐、求实、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之中,展现“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境界,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谐融洽的大集体,全体教师人和心齐,中老年教师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传帮结带,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健康成长;这也是一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集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好学上进,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工作中虚心求教,态度上谦逊慎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全组老师以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尊敬。

二、常规管理得法

1.工作目标明确

两年来,语文组围绕学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着力推进教研组建设,以“创品牌语文组”为工作总体目标,以建立和谐、优秀的教研组、创设良好的教研风气为每学期的具体目标,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力推进课题研究,努力寻找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学期和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提升全体学生语文素质方面,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二十四的学生既有才气,又有文气;既有道德修养,又有文化涵养。

在青年教师素质提高方面,我们提出了下列目标: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有较丰富的学识;具有扎实的语文专业功底,能在各种评优课中应对自如,脱颖而出;具有较强的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能承担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能单独承担主持市、校级课题研究的任务。

2.校本教研有序

近年来,我组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评价为重点,强化对本组校本教研的关注和探索,通过提升本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本组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工作方向,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重点开展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强化本组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本组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组内每位教师都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从理论上更新自己,积极转变已有理念,接受新理念,并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以全新的眼光看自己、评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此我们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报刊杂志,系统的研读了《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书籍,领会新课改精神。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做好记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为实践操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多年来,我们形成了固定的集备时间,每周四下午,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主讲人”的形式,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探讨和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消除各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统一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充分体现“目的明,容量大,方法活,手段新”的教学要求。具体要求是: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

四统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统一进度,齐头并进; 统一研课,取长补短;

统一练习和主要例题,高效轻负。

四研究:

研究课标及教材,明确目标和要求;

研究教法,根据教材、学生、资源情况确定教法; 研究学情,即研究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征、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研究和精选习题,合理控制作业负担。 三主:

主线:教研组将本学期专题研究任务贯穿学期始终。 主题: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

主讲人:每次教研活动之前确定一个主讲人。

应该说,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是组内老师专业水平的一次提升,都是对年轻老师的一次专业引领,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洗礼。

三、中青年老师成长迅速

坚持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的原则,我组始终把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全面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放在教研组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

(1)配合市教研室落实好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校际交流活动,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全面落实课改的各项要求,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2)组织好新教师的实践课和老教师示范课等活动,做细、做实说课、听课、评课等工作。

(3)配合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落实和完善师徒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4)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良性竞争,脱颖而出。

两年来,我组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专业成长良好,刘霞、过炜宇、李阳、朱绶青四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数字化优质资源征集活动; 2009年11月,梁增红老师被评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凌婷老师和潘文超老师分别获09年、10年语文评优课大市三等奖;潘文超老师参加2010年常州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获市区一等奖,蔡洪钧老师获市区三等奖。

四、教学活动多样

走进二十四中校园,漫步于课堂内外,吸引你的,不仅有神采飞扬、活泼灵动的的阳光少年,更有老师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表现出来的睿智与执著、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只要你用心聆听一节课、与老师或学生进行一次真实的对话,你就会恍然明白,为什么二十四中会成为那么多小学毕业生理想中的学校,因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二十四中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处处领先,事事创优,它多次圆满完成了省市级教科研活动的使命。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参与课改的热情更是高涨,以主人公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借鉴、改造本校及外来的优秀科研成果,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一)学案导学引入课堂

2008年春学期,“学案导学”走进了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课堂,它是根据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来设计的,既是学生学习帮手,又是教师备课的总纲。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学案这个载体合二为一。

1. 学案的使用减轻了老师备课的负担。

语文学科的学案分为“目标导航”、“知识储备”、 “温故知新”、“指点迷津”、“问题探究”、“达标训练” 、“延伸拓展”七大板块。在“知识储备”板块当中,学案从文学常识到基础字词的音形义识别都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准备,为师生课前查找资料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指点迷津”板块,在阅读方法的掌握、文体常识的解读方面,也都提供了大量资料,为老师提供了充足的学科知识理论依据。“问题探究”从整体感知和语段精读两个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和分散阅读,以问题贯穿课堂,统领教学,学生有案可思,有题可答。 学案导学改变了传统的教案重„写‟轻„备‟的情况,把静态的教案变为动态的课堂教学,让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学案虽然要求写得不多,但都切实有效。它使教学合二为一,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重点放在提高课堂实效上。学案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有形的东西可以依托,有利于教师集体备课,而且因为是有形的,所以可以在使用时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2.切实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

课前预习有案可依:以往的预习大多是停留在自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自行解决字词等形式上,有了学案后,学生的课前学习有了具体可操作的内容,比如不用上网查资料,就能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生平和写作风格以及代表作品等,扫清文字障碍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涂划,而是有重点有练习,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特别是解决了学生常以上网查资料为由沉迷网络的陋习,家长反映良好。预习要求中有时还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作者情感、态度等;另外,留出空白,鼓励学生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这样的预习就真正落到实处了。

课堂学习有案可思:传统教学都是老师口授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思考作答,这对优秀的学生来说固然不成问题,但对那些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提问只是过眼烟云,一会就忘了,有了学案后,问题都是学案上的,学生可以事先思考,可以口头回答,可以动笔作答,可以在老师讲解后修改补充,一堂课的内容到下课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课后学习有案可练:学案开设了拓展训练板块,有针对性的选择课外美文,设计与学生认识水平相当的题型,选择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课后巩固或提高,既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又提高了答题的基本技能。

考试复习有案可稽:学案为学生考试复习提供了学习资料,从字词积累到各种题型解答,学案成为学生实用性较强的复习文本。

3.学案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学案的产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案的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学案教学改革下的备课,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学生学习的需要,所有的细节都针对学生的“学”设计,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形成风格,形成特色,形成品牌。

学案的全面实施与落实,实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由原来的静态变为动态;由传统的授受式变为现在的师生互动式;同时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语文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课堂,更展现在课外,多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始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彰显个性风采。 1.兴趣小组训练有素

教学是一门艺术,辅导竞赛更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为了让学生在市级各项比赛是取得优异成绩,我们成立了“美文阅读欣赏”兴趣小组,“古诗词创作”兴趣小组,“作文竞赛”兴趣小组。我们的原则是:注重平时,有的放矢;选好苗子,跟踪培训;赛前集训,授以方法。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把竞赛辅导的意识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比如七年级的美文阅读活动安排在每一节语文课前进行,长期训练,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同时我们要求老师们发现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善于重点培养,个别辅导,每一届比赛,从校级初赛到市级比赛,我们都经过精心的策划,首先是在全校范围内选拔选手,比赛面尽量扩大,不让一个好苗子漏掉,然后分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以九年级选手为主组成了一个三十人的培训班,七八年级学生参加是为了下届比赛作准备。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从题材的选择到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有重点分层次,近两年来,我校在市级比赛中的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届届学生榜上有名。

2.校园广播有声有色

二十四校园广播是全校学生午间必定要享受的一道文化点心,它由学生撰稿,学生设计,学生播音,节目形式多样,涵盖面广泛,从世界大事到热点新闻,从校园动态到班级风采,从四季风光到青春放歌,从文艺长廊到心灵驿站,让全校师生在短短的十分种得到充分的精神放松。负责广播的学生由每班的语文老师推荐并集中指导,多年来成为语文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3.校园读书节初见成效

2008年冬,我校第一届读书节正式拉开帷幕,目前已开展了两届活动。“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这是我校读书节活动提出的口号,在语文组全体老师引领下,本着“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人生”的宗旨,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积极推进学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进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精心策划黑板报、认真撰写阅读心得、聆听古典诗词写作讲座,畅谈阅读感想、开展“好书伴我行”演讲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名著、走近名人等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内外生活,增强了读书意识,培养了儒雅品德,提升了个人修养。同学们与好书交友,与智慧牵手,阵阵书香飘荡在校园,朗朗书声回响在天空,二十四中学生的文气更浓了,才气更足了。回顾两年来的语文组的工作实绩,深感这个集体的每一项成绩、每一项荣誉都是组内全体老师孜孜勤勉的结晶,是他们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如果说教研组是一片果园,那么老师的智慧和汗水便是浇灌果树的甘露,他们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工作,把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化作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四季的林木,换来了教研园地的满园芬芳!

六、存在不足及困难

1.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目前我组有三位老师在学校中层岗位,他们业务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但学校工作牵涉了他们很多精力,个人成长往往受到限制,有时组内工作也常常让步;老教师面临退休,中年轻老师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年轻老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数量明显不足,参加大市大型比赛的候选人人实力有待加强;专业成长五级阶梯人数与总人数不能成正比上升。

2.校本教研有时不能落实到位,流于形式,质量有待提高;

3.理论素养明显不足,论文撰写热情不够高涨; 4.创新精神有待加强; 这都是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http://cz24.czedu.com.cn/news_show.asp?aid=1187(读书节报道)

http://sjbyw.czedu.com.cn/home/contentview.asp?contentid=2228(学写诗词讲座)

4.《常州晚报》小记者队伍壮大

2010年3月,《常州晚报》小记者站授牌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有16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小记者站的成立为语文园地树立了一片新的天地,让学生们把目光伸向自然和社会,更多地关注人生,思考人生。小记者站成立以来,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寻访常州历史古迹,挖掘家乡人文底蕴,报道采访心得,为《常州晚报》提供了许多佳作,再次展现了二十四中学生的良好的文学功底。

http://cz24.czedu.com.cn/news_show.asp?aid=1480(小记者授牌活动)

5.综合学习成绩斐然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语文组老师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学生超越课堂,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追求全新的语文学习新境界。

近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如“走近季子故里、了解龙城历史”、“寻访家乡古迹,亲近历史人物”“感受红梅四季、踏访东坡踪迹”等系列活动,同学们走出校门,参观家乡风物,了解家乡历史,把课文中学到的的古人与生活了解到知识有机结合,写感想,谈体会,举办演讲、朗诵、辩论、手抄报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同学们投身于大自然怀抱,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激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每次活动后,同学们都精心制作活动报告,上交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http://cz24.czedu.com.cn/news_show.asp?aid=1497(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育科研出彩

1.坚持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年来,我教研组全体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以发展为主题,质量为主线,创新为动力,积极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有关资料信息,每学期初,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教研组有关老师都要到常武书店精选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或畅销书籍,充实校图书馆,为老师平时的学习提供方便;教研组每学期都配定有本学科专业的报纸和杂志,并配有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信息技术设备,供教研组保管和使用。同时,学校拔出专项资金为每一位老师征订一份专业杂志,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2.课题带动教学,促进校本研究

两年来,语文组课题研究蔚然成风,刘霞老师主持研究的常州市级重点课题《探究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已完成结题工作,该课题获得了省二等奖;梁增红老师主持研究了常州市级《中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是由张慧群副校长主持的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案导学行动研究》和语文教研组长带头主持的常州市级立项课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还有梁增红老师主持的《减负增效…》全体组员积极参与,年轻老师主动要求承担重任。我组课题研究注重过程研究与终结成绩相联系,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每一课题,每项活动都力求做到前有规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课题组努力搜集相关信息,定期举行教科研理论辅导,深入实际搞调研,对实验的主客观因素及时进行监控与调整,对实验的阶段性成绩及时总结与提升。课题组老师认真上好研究课,认真做好个案分析,老师们做到每课必听,必听必评的良好风气,注重积累实验的过程资料,做到详实丰富,学期末,实验教师认真撰写课题论文,及时总结、推荐教改经验和科研成果,学校及时汇编、评价、奖励,完成教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工作以及下一步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案,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各类课题的实验质量的动态监控。语文组全体老师始终走在课题研究的前列,把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把课题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学校先后成立了“名著欣赏兴趣小组”、“美文阅读兴趣小组”“读写兴趣小组”、“古诗文写作兴趣小组”,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培养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近两年常州市举办的中学生作文大赛和中学生古诗词创作比赛中,我校参赛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校际交流频繁,合作研讨共进

二十四始终是一所热点学校,众多兄弟学校渴求与之联谊、交流并以此为荣,多年来,我校与兄弟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层面展开学习交流。在苏北支教活动中,我校与江苏盐城大丰草庙中学牵手,每学期举行一次交流,由校长带队,老师参与,2008年冬,语文组朱惠静老师为草庙中学业全体师生开设了《明月几时有》示范课,2009年秋,语文老师陈怡执教了《幽径悲剧》一课,我们以优质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谦虚诚恳的态度加强校际听课,在交流中我们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学科教研和谐、积极健康发展。

http://cz24.czedu.com.cn/news_show.asp?aid=1169(2008http://cz24.czedu.com.cn/news_show.asp?aid=1297(2009

年苏北支教活动) 年苏北支教活动)

2008年秋,我们学校与常州市实验小学联合举办了“同题异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活动,我组蔡洪钧老师代表我校执教了《散步》一课,全市中小学语文老师两百多人参加活动,会上,老师们畅谈感受,发表观点,就中学与小学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衔接进行了一次有意义、有质量的研讨。

2009年9月和2010年9月,我组九年级备课组与省常中高一备课组合作,探讨初高中衔接问题,我组谈小洁和朱惠静两位老师开设常态课《飞红滴翠记黄山》、《阳关雪》,课后两校老师互谈感受,交流心得,共商良策,携手并进。 2009年12月,我们学校与觅渡桥小学语文组牵手,举办了“阅读精典,滋养人生”的中小学衔接活动,两所学校的老师在一起听课、评课,畅谈,我组刘霞老师以饱满的感情执教《散步》一课,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校际联系,使教研氛围更浓,校校之间获得了双赢。

五、各项成绩斐然

三年来,老师们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占全组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达二十多项,先后有三个课题结题或立项,梁增红老师、蔡洪钧老师和刘霞老师分别成为市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多次到校外开课或做讲座,2008年梁增红老师分别在常州市勤业中学、翠竹中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为教师做题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被评为首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优秀成员。2010年8月30日为常州市区八年级语文教师做讲座《文本解读的必要与可能》。这些活动提升了我组的品位,提高了我组的知名度。

到2010年,我组高级教师由原有的11人增加到15人(其中不包含已退休的两名高级教师),常州学科带头人2人;常州市青年骨干老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4人(袁雷群、梁增红、刘霞、王鑫、);名师工作室由1人增加到4人;

我校学生参加常州市中学生作文大赛成绩逐年进步,连续三年一等奖榜上有名;毛佳星同学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作文竞赛;2009年,在常州市“美文欣赏与诗歌作文”、“现代诗歌创作”、“传统诗词创作”等活动中成绩卓著,语文组荣获优秀组织奖

为全面落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抓住高中新课改这一良好契机,建设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化的语文教研组,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本组实际,拟制定以下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一、教研组现状分析

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成员31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35岁以下的教师23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15人,是一个偏年轻化的团队。目前拥有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8人,教育硕士3人(其中已获学位2人,在读1人),中青年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教师的年龄梯度和层次搭配还不够合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组教师富有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师德师风,组内成员关系融洽,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高级教师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在本地区较有知名度,乐于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呵护中初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初级教师富有活力和激情,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能虚心向高级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均有一届以上的高三教学经验,能够承担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

近几年来,语文组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在本地区仍保持优势。高考成绩比较突出,每年在泉州地区的排名均在前列;在学科尖子生培养方面也颇有成绩,连续数年均有学生高考语文单科成绩进入泉州市、南安市的前十名,并取得泉州市第

一、南安市第一的好成绩。教育科研也走在本地区前列,每年均有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在省级以上CN刊物上发表。当然,与省内名校的语文教研组相比,在科研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普通高中新课改在福建省刚推行三年,本组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学科资源等方面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新课改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组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教研组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深化高中新课改为契机,组织本组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培养教育科研意识和习惯,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热情,积极探索适合高中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同时应加强各备课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积极建设学科资源库,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好课外活动;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备课、教学、作业、命题、评讲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建设目标与具体措施 团结组内教师,争创优秀教研组,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设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化的,团结和睦、务实进取、富有活力的语文教研组;将学习、研究、交流常态化,用学习推动研究,在研究中构建特色,在交流中共享智慧,在共享中促进发展;尊重个体,强化团队意识,让每个教师都能在教研组这一平台中实现个体价值,获得职业成长,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师。

(一)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期,打造一支师德师能兼备、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师资队伍,争取三年内高级教师达到8~9名,二级教师达到15名,教育硕士3~4名,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名以上,有教师能获得“泉州市教坛新秀”或“南安市教坛新秀”。

措施:

1、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思想,通过成员协商,确定组内公认的教育理想、教学追求,形成教研组的特色风格;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帮传带”作用,完善帮教工作,继续坚持师徒结对,对年轻教师进行结对培养,全面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帮扶结对有过程,有记录;

3、充分发挥教育硕士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组织成员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教学,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

4、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进修,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教研交流活动,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

5、加强与厦门一中、莆田一中、养正中学等省内名校语文教研组的联系、共建,学习、借鉴名校的优秀做法;

6、邀请名师、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具体指导;

7、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技能比赛,利用公开课、教学开放周等各类平台,为教师创造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组风建设

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营造和谐组风,强化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使语文组成为富有朝气,有极强战斗力的团队。

措施:

1、提倡向本组及其他优秀教师学习,提高师德修养,爱岗爱校,敬业奉献;

2、增强成员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成员之间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业务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关心;

3、树立成员荣誉或成绩即是集体的荣誉和成绩的思想,自觉维护集体及成员个人的名誉;

4、开展好每月一次的教研组会议,开展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好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加强三个备课组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情感,增强信任。

(三)教育科研

着眼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实际,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认真总结本组教师的优秀经验,力争在三年内有一项课题在市级以上立项并能顺利结题,每年有3篇以上的论文在各级征文中获奖或在CN刊物上发表。

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交流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提高教育理论修养;

2、邀请专家学者到教研组举办讲座,指导教育科研,提高选题、研究的能力;

3、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总结,认真总结经验并加以理论上的升华,提高教师的理论思考能力和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水平;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硕士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示范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5、办好语文教师个人博客和语文教研组博客、备课组博客,以博客建设为平台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积极编写《语文组论文、案例集》,以推广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知名度;

6、动员教师积极开展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期、新高考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7、每个备课组根据本备课组的教学实际确定一个校本科研课题,全员参与,完成时间时间为1~3年。

(四)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断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保持高考语文在本地的领先位置,在学科尖子生培养方面有更大突破。

措施:

1、整体规划教研组的教学工作,加强备课组之间的交流,互相介绍各自的经验得失,使教学工作更有整体性和延续性,避免各备课组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实效:

高一年级,加强新教材研究和学情研究,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探讨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及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探讨模块教学的优化整合;

高二年级,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继续挖掘教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注重课堂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高三年级,认真做好高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工作,科学地、有序地安排好各个环节,重视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争取在高考中点面上均有所突破,保持语文学科在本地区的优势地位。

2、积极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有实效,听课,集体备课有记录;通过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方式,共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听课20节以上,每学期有五次评课记录、五次评课发言提纲;

3、落实教学常规,遵守教学纪律,备课要全,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试卷命制要科学,检查辅导要及时,教学过程管理要科学;

4、注意归纳、总结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并尽快编写一本《语文学习方法手册》;

5、注意发现学科尖子生,落实对尖子生的培养,关心语文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提高成绩,积极总结培优辅差的经验;

6、积极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期、新高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7、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序列化,构建高中语文知识体系,高中作文训练体系,语文能力训练体系等;

8、建设学科资源库,为教学服务(具体内容请看第六点“资源库建设”);

9、力争在自编题目、专题复习资料方面有所突破,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校本课程开发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争取建设几个精品校本课程。

措施:

1、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每人至少开发1门校本课程,做到人人都有校本课程,人人都能上校本课程;

2、通过评选精品校本课程活动,形成具有本组特色的课程,构建合理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鼓励教师以此作为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课程开发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

(六)资源库建设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建设学科资源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措施:

1、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建设语文题库;

2、整理本组教师的公开课教案,建设教案库,争取编写语文组优秀教案集;

3、收集本组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建设高中语文精品课件库;

4、分类收集各种音频、视频资源,充实学科资源库;

5、分类收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文章,作为教师学习、研究、交流的理论资料库。

(七)课外活动

积极举办各种语文课外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语文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措施:

1、与学校团委会、图书馆等部门配合,指派本组老师专门负责辅导,充分利用文学社、读书社这两个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自编刊物,建设网上文学社,网上读书交流平台;

2、依托学校科技文化节,举办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作文比赛、DV脚本与拍摄等各类课外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为了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彰显我校的语文学科优势和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色,促进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武进区礼嘉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紧密结合本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和本教研组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初中语文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语文组共有8名在职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 5人,二级教师1人;取得研究生学位的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6人;武进区级骨干2人,校级骨干4人;教坛新秀1人。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的师资队伍。 在学校“以德树人,以和兴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近年来我们语文组老师都能努力适应新课改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为我校发展积极奉献,努力工作。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学术水平、教科研能力还比较薄弱,缺少长期教学所形成的积淀。

二、总体目标

学校制订新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培育鲜明的办学特色,致力于丰富办学内涵,构建以“和美校园”为先导、以“和善德育”为动力、以“和谐课堂”为中心,以“和顺管理”为保障的,体现学校传统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体系,把学校办成质量更优、特色更明、声誉更高的现代化学校。

这对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初中语文教研组将在继承和发扬礼嘉中学初中语文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观念,以“营造风气”、“积蓄底气”、“展现锐气”、“彰显豪气”、“成就大气”等五方面为工作的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学习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努力把礼嘉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建设成为在前黄片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研组,使初中语文学科成为礼嘉中学乃至前黄片的品牌学科。

三、基本思路

近三年内,我们初中语文教研组要体现如下思路:

(一)营造风气

树立团队意识,形成优良的师德氛围。发扬合作精神,在教学工作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顾全大局,在团队利益前,不计较个人得失。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展现风采,做出贡献。

养成教学研讨的风气,以集体备课、公开课、说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培养年青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调控课堂的能力。我们要有理论钻研的氛围,让每一个老师都能以理论去指导实践,通过学术沙龙、教学论坛方式把实践升华为理论,更好的促进教学。

(二)积蓄底气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倡导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研组每位成员积极阅读各类书籍和杂志,如各位优秀教师的个人随笔、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赏析,一些教育家的教育专著等等,促进教师在阅读中汲取“精神食粮”,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加强交流,拓宽视野。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上教研,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探讨教学中的疑惑,学习他人解决的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向学校中的骨干教师学习,聆听他们的课堂教学。鼓励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新课标,走在教改前列,撰写教改论文及“教学反思”。

(三)展现锐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撰写论文,争取每人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全国、省、市级论文奖。

提升队伍素质,三年内,争取有3—4人晋升高一级学历(研究生),有2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培养市级教学新秀1人,校级教学能手5人,校、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着力打造“学习型、智慧型、示范型”的语文教育团队。

(四)彰显豪气

继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积极倡导“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学习,深化研究,全面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在外出学习和反思中寻求智慧,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在创新中演绎精彩,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在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引导教师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学教互动,全程导学”,做到三个“给予”,即:“将时间给予学生、将机会还给学生、将方法教给学生。”逐步形成我校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前预习——问题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拓展延伸——巩固训练。努力达成“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促效果好起来”的目标。

建议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即“三年成长计划”,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制定“三年奋飞计划”。

(五)成就大气

在语文教学中要坚定大语文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语文。

以打造“和谐课堂”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四、实施内容

(一)认真实施礼嘉中学学科教学常规。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规范性和发展性相结合。一要继承吸收传统教学精华,严格过程管理;二要着重抓发展性教学实施,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高效率。

1.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堂教学要争分夺秒。遵守课堂规范。作好课前准备,至少提前1分钟进教室候课,上、下课师生互打招呼。要用普通话教学,书写规范汉字。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以统一信号为准,不提前下课,不拖课。

②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知情合一,平等对话,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要适度表扬,把握好最佳作用时机和最佳作用点,肯定和鼓励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获得的成绩。

③要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要因课而异,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④要合理分配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时间,结课前应预留至少5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整合反思。

2.强化备课小组的职能,加强备课组活动管理

①构建“教案、学案、题案”三位一体的备课模式,组织校际的教研组、备课组研讨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提高课堂观察、分析反思和评课议课的能力,加强教学质量的追踪分析。

②备课组活动做到有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有记录,注重实效。

③备课组活动要做好教学工作的“四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测验考试,统一阅卷。

④备课组内老师要积极开展互相听课活动。第

一、二学期的听课节数:教师不得少于20节和15节;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不得少于25节和20节,并做好听课点评工作。

3.作业常规方面,教师运用智慧合理布置、批阅学生的作业。

①作业要精选,难易适中,不“一刀切”。要创新作业布置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和分层次的作业要求,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层面上个性化发展。 ②作业要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作业本要同一款式,批改作业要有等第、日期,必要时加批注。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有记载,要及时评讲,督促学生认真订正。要指导学生建立“错题订正集”、“经典习题集”等,进行后续反思学习。作文每学期应完成6-8篇,用学校统一稿纸,原则上全收全批。小作和周记本,要款式一致,亦应批阅。

③练习册要提高使用效益,以订好用好为原则。练习册上的题目要有选择地使用,要批阅督查,切实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教师平时应多使用即时训练、微型训练、背诵默写等训练手段,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各学科在单元内容结束后,应编制单元练习,供学生自主训练,或进行检测,了解一定时段内教与学的效果。

4.重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学习能力。

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把辅导工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①教师要认真做好辅导工作,采取个别辅导、分组辅导、开设辅导讲座等形式,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对学得较快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点,让他们学得更广一点,更深一点。

②日常辅导工作落实到位。早自习要按时进班辅导。平时训练指导与集中训练指导相结合。

③扎实推进导师制工作。要与教育培养对象的结对,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优秀学生的竞争力,缓解后进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导师制工作,突出主动辅导,教师要主动地找学生,面批作业、谈心交流,了解教育培养对象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合理定位,改进方法,心理调适,激发斗志。

(二)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营造学术氛围。

1.开展教科研活动,努力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带领组员共同进步。真正确立科研兴教意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人人都要参与课题研究,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加强组内教师理论和更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能力,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围绕“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组织发动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并积极向各种杂志投稿。

3.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优化语文教学。 ①建设语文组资源库,面向师生,面向同行,为中学语文教与学服务;在这三年内主要建成三个资源库:一是阅读资源库,一是作文教学资源库,三是练习和试卷资源库。

②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并逐步完善专门网页。 ③重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利用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④制作体现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人机交流的课件,使课件全面化、系统化。

⑤改进和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建设本组的备课中心,挑选本组教师优秀教案汇集成册或在本网站开设本组教案中心,为本组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⑥三年内寻找到了一种适应于当今计算机时代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跨入语文教学的计算机时代。

初中语文教研组

“教学工作,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育思想是教学工作的灵魂,规划就是灵魂的显性体现。为引导全体教师统一认识,使各项工作制度化、序列化,队伍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特此确定官井头小学语文教研三年发展规划:

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我校语文科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上级领导正确指导、热情关注下,通过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开展了校本教研,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创建品牌学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群体教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是校本教研中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没有形成,学术性还有所欠缺;

2、有的教师还缺乏问题意识,遇到教学问题,往往意识不到其研究价值;

3、双基落实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做得不是很到位;

4、课堂教学得不到保证,效益不高,无法做到“堂堂清”。

指导思想:

秉承《镇小学语文科教研三年发展规划》精神,结合学校打造儒雅校园总体要求,坚持科研兴教,构建学习型组织,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用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教师,把教育思想变为老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各项工作制度化,队伍管理人性化。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技能为目标,坚持校本培训,培养教师群体教研意识和氛围,培养研究型教师,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带动学科的发展。创造高层次的学科文化,努力打造官井头小学“多渠道识字,提前读写”的小学语文教学特色,努力探索一条“科学、有效、低负、高质”的语文教学新路。

工作目标:

1、开展“诗经引路,诵读作舟”诗经诵读活动,打造学校儒雅校园特色。

第四篇:教师专业精神与职业发展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精神与职业发展规划

-----学习心得体会

培养“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以“名优”和“骨干”带动一大片共同成长和发展,这个方向永远是对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大多数人还是名副其实的“名优”“骨干”;但尚有一部分人“名不符实”——从“名优教师献课”、听课者的观摩、评价都能够反映出很多问题:普通话不规范、书写不规范、教学过程理论化、模式化。而“名优教师”为了那“几堂献课上课”,努力去追求花哨的课件制作,花哨的上课方式„„故而示范作用成了“高标”一堂课反复去上(脱离实际的去做“一堂课”,应付听课评课)!

我认为,能够发现问题应该是好事。我想说的是,我们培训机构应该有一套培养和造就真正的“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长远规划和中长期目标;对“名优”和“骨干”的确定应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规则;“名优”或“骨干”教师的产生,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较为广泛的“公共认同感”,同时还应该有进一步“培养和造就”的手段和措施,让更多的老师不是迫于压力勉强接受“示范”和“被接受‘示范’”。

现实工作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老师们是愿意发展的。我们接触的老师,几乎都叹息自己外出学习时间少——想学习更多的于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方式方法。对于被迫学习从时间到内容都存许多无奈——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学习时间浪费的令人心痛。

作为培训机构,我们应该力求创造环境,让受培训者能按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学有所得,而不是一刀切——管你什么程度,都用一个方法去学习一个内容。诸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个班里程度各异:程度好的可以代替老师讲课,程度差的,开机关机都不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因材施教”的。

要解决这诸多的问题,可能最关键的是要培训机构的科学决策;其次,管理重心下移,科学的营造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真正的调动老师们“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相信我们的老师”,需要依赖教师个体具备的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师身份的认同,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发掘和提升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通过实践联系理论的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五篇:我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的理解与认识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首先,教师职业是以培养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的。其次,教师的形成要通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专业训练是他的一个基本内容。再次,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最后,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因此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的。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获得并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还要求对其管理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和公共的责任感。”从此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就受到各国的重视。

那么,要达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目前来讲,普遍的要求至少有本科学历的知识水平,包括小学教师在内。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学生人口众多,教师需求量很大,目前小学教师还不可能一下子从中师学历达到大学本科水平。但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

(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指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实习。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就需要有教育的技能和技巧。这种技能和技巧是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习应用才能获得的。

(3)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例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敬业,就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严谨笃学,勤奋工作,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水平。爱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是热爱学生的,但有不少教师不懂得怎样才是爱学生。我认为爱学生,首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信条。

(4)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5)任何职业都要有职业的自主权,包括在职业生活中,对于专业事宜的判断和行动的独立性,自主地规定适合本职业的资格条件,当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要有职业的专门组织,即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必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如果不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就等于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途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措施。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有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

(3)在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适应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辅之以计算机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4)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种教育模式力图在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协作关系,以此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它在认可中小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

(5)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

教师的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创新的世纪,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的世纪。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能力。

(1)要在教育理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在培养目标上要改变过去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当然,不是知识不重要,知识是基础,始终要放在重要位置上。但在学校教育的短短几年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2)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毕业以后就有一个工作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不包分配,需要个人到市场上去竞争,去选择。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胜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需要每个人具有创新的能力。个性的核心就是创造性,培养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和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学习化社会,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21世纪,学习已经不再为了什么目的,学习本身就是目的,学习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好,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也好,都要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经济的全球化,网络的国际化,国际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便捷。我们的教育需要更加开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教育学生了解别国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世界,具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善于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5)树立网络教育的观念。教师对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积极影响来促进教育的最优化。滥用网络技术不可取,拒绝接受也是不明智,不可能的,只有取利去弊地运用它。

(6)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师德也有时代的特点。敬业爱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而敬业爱生也要赋以时代的内涵。新时代更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更重视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

上一篇: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心得下一篇:小学教师专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