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对策

2022-09-1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内部人控制”问题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问题不太明显到日益凸出的过程。在具体实践层面, 许多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紧密相关, 如深发展非法买卖股票案、国泰证券特大欺诈客户案等等。作为高速公路营运企业, 如何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已近在眉睫。

一、“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涵义及其表现

(一) “内部人控制”的涵义

“内部人控制”的概念是由美籍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在1994年首先提出来的, 其涵义指的是:“企业中独立于所有者 (外部人) 的经营者 (内部人) 利用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实施公共权利寻租而侵蚀所有者的资产与权益, 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1) 学术界关于“内部人控制”的含义现有两种标准, 一是格罗斯曼·哈特标准, 指企业的经理或工人掌握了法律和合同未作规定的企业资产使用控制权, 即剩余控制权;二是米尔格罗姆·罗伯特标准, 指企业的经理或工人不仅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而且还掌握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视角来看, 一个规范、成熟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各主体之间存在良性的制衡、互动和合作, 具有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特点。“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指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里, 监管不到位, 经理人依法掌握了公司的人事及管理权, 使得他们的利益在公司的决策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侵犯了投资者的利益。在法律层面, “内部人控制”是指通过持有企业的股权而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在事实层面, “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不持有企业的股份, 通过受聘管理企业, 从而掌握公司大部分控制权。在法人治理结构中, “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指由于“所有者缺位”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匹配, 管理者群体侵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以及企业经营绩效下降等问题。

(二) “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

在高速公路营运企业改制过程中, “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是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自身利弊共存, 本文重在分析其弊, 以求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内部人控制”, 发挥其积极作用, 避免企业资产流失以及企业经营绩效下降等问题, 为企业健康发展夯实管理根基。

1.“公职消费”膨胀。

企业经营者在出资者不能满足其个人利益时, 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过度公职消费, 扩大支出, “吃喝风”盛行。如公费吃喝、公费旅游、公费出国、公费购买豪华汽车等。

2. 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

经营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和权力, 保留剩余控制权, 往往针对重大经营活动, 不作出应有的真实解释, 信息披露不规范、报喜不报忧现象屡有出现, 致使各项汇报既不及时, 又不真实, 对外公开的信息很难真实、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此外, 少数企业经营者, 利用并操纵财务, 通过设立两套账目虚列成本、费用, 美化企业业绩, 隐瞒企业亏损。

3. 短视的企业行为。

此类行为多发生在控制权与索取权不对等的情况下, 企业经营者只考虑眼前利益, 注重暂时成绩, 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过度耗用企业资产, 致使企业资产投放和使用出现低效率, 严重时, 会出现利益转移现象。

4. 工资分配冲突。

企业经理人为了维持在职工中的声誉, 保证和维持管理地位, 赢取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支持度, 常常采取多支付职工工资、巧设奖金、乱发福利等方式, 提升企业员工待遇, 置企业亏损状况于不顾。

5. 缺少远景规划和战略眼光。

由于企业经营者行为往往趋于短视利益, 加之个人索取权通常缺少合法性和稳定性, 直接影响经营者的重要决策, 工作被限制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 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需要不一致, 从而禁锢企业的发展。

6. 抵制兼并或过度扩张。

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经理人员的理性思维和惯性选择, 在不同环境之下, 他们会选择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如果企业兼并和其他形式的重组损害了自身利益, 抵制就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相反, 如果企业兼并有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他们便会赞成兼并表现出过度扩张的倾向。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不对等

规范、成熟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从维护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二者利益出发, 而非偏向某一单方利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客观前提条件, 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的现实环境之下, 许多企业经营者拥有企业控制权, 却没有享受与之对应的权利, 严重损害经营者自身利益, 为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留下了隐患。比如高速公路营运企业, 他们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其企业经营者, 一般由国家行政机构委派进行管理, 作为经营者本身, 并没有企业的所有权, 只是受聘管理企业, 履行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权、决策权, 即完全控制权。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经理人员相比, 国内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没有法律保障, 待遇收入普遍较低, 不能和其所拥有的控制权及承担的风险相匹配。久而久之, 由于个人自我利益导向, 缺乏自我约束, 对企业发展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观念逐日淡薄, 丧失工作积极性, 企业经营更多地倾向于短期行为或高风险行为, 并逐步形成“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的心理。在此背景之下, 大量国有资产变成了各种名目的灰色收入, 流进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腰包。

(二)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 委托人是企业的所有者, 代理人是企业的经营者。在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中,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而委托人 (所有人) 与代理人 (经营者) 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又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目标的一致性、信息的对称性、责任的对等性、契约的完全性等。目标方面, 委托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代理人一方面追求个人收入, 另一方面还追求权力、地位与公职消费等。当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 由于代理人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 就会放弃委托人利益转而追求自身利益, 从而产生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信息方面, 代理人管理企业, 不可能事事汇报, 导致委托人无法了解代理人所有行为, 其所能知晓的只是冰山一角, 获得的信息仅为代理人行为的一部分。鉴于此, 代理人往往借助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大势谋求个人利益, 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责任方面, 企业所有者承担企业经营亏损责任, 作为企业经营者, 其承担的责任微不足道或不承担责任。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责任不对等弱化了对内部人的制约, 也增加了代理成本。契约方面, 由于政治、市场、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企业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委托人不可能完全预见企业的发展, 在与代理人签订契约合同时, 自然存在诸多问题, 导致契约的不完全性, 影响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三) 董事会、经营者、监事会的应有职能没有得到合理实现

在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 董事会、经营者、监事会三者必须职能明确、相互制衡。董事会一般由股东担任, 代表股东的利益, 对最高层管理人员决策争论做出裁决;经营者负责公司的具体经营和管理;监事会由全体监事组成, 对公司业务活动及会计事务等进行监督。现存许多国有改制企业, 比如高速公路营运企业, 虽组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但实际运行中,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能模糊, 董事会和总经理分设存在成员重叠, 近亲繁殖严重, 不能代表、兼顾大部分股东的利益,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反观董事会却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 致使权利过分集中, 缺乏有效监督。此外, 从企业的外部治理的角度来看, 股东自主选择权缺失, 高级经理人才市场尚未建立, 对经营者激励不强, 约束软化, 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相互制约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它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运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是企业提升经营绩效、规范操作行为、强化融资功能、实现改革突破的组织基础, 良好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管理,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 作者认为, 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 建立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个核心是对经营者的激励, 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离不开经营者, 要使经营者积极、负责地工作, 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为实现所有者的目标而努力。经营者的激励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是对经营者合理、合法的占有剩余的状态给予制度上的肯定, 在提供激励的同时防止他们进一步窃取企业资产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 通过激励, 可以为企业的重组和技术升级等筹措急需的外部资本。为此, 企业要通过制订合理的人事劳资制度, 把经营管理当作生产要素来对待, 提高经营者的生产价值, 承认和尊重他们的个人价值,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 企业经营者报酬要与其经营业绩挂钩, 使经营者努力程度、能力大小及经营业绩与其报酬高低对应, 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的薪酬制度。对经营者的激励除了来自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还应根据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变革。

(二) 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职能

董事的“独立”有助于诚信义务的全面履行, 实现全体股东乃至公司的整体利益, 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和加强工会的作用有助于形成企业内部权力制衡体系, 以避免监事会对董事会的依附。在董事制度的制订中, 必须体现存在的实际操作问题, 从提高独立董事之间信息沟通的效率和速度, 确保独立董事人选的“独立”身份等方面, 真正意义上落实独立董事所拥有的权力。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除了正常的途径之外, 还可以吸纳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工人参与其中。相对于企业经营者, 工会作为工人利益的代表, 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有着本质上的共同性, 他们与企业具有同呼吸共命运的联系。从现实来看, 许多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直接受害者是职工, 因此, 发挥工会职能, 协同监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具有出奇的效果。

(三) 规范企业会计制度

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中, 财务制度的完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 无法满足经济改革实践的需要, 已建立起来的财务制度往往等不到有效的执行, 导致财务制度未能对企业经营者起到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和规范性, 财务人员受制于经营者, 经营者操控财务、扰乱财务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企业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要去规范企业的会计制度, 在人员、机构、业务、财务, 以及资产上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建立科学的企业会计绩效考评体系以及管理制度。比如现行高速营运企业管理中, 已针对企业经营者建立起定期审计制度和个人财产公开制度。并针对财务人员进行制度改革, 通过委托人直管或定期汇报的方式, 把财务人员从内部人手中解放出来, 隶属于委托方, 从而脱离“内部人控制”。通过这些制度的完善, 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监控, 最大限度地挽回企业的损失。

(四) 强化风险约束机制, 制约经营者经营行为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还需要建立一套经营者风险约束机制, 让经营者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 实现风险和责任与其享受的权利相对应, 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如:经营者因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造成企业效益低下或亏损的, 追究经济责任;对经营者因严重决策失误、失职、贪污导致企业亏损的, 追究法律责任。同时, 我们还可以借鉴美国、德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做法。如:德国公司实行的联合决策式“两会制”, 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 监事会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 其成员分别由职工委员会和股东大会推荐的代表对等组成, 监事会除了选举、管理董事外, 还享有董事报酬提议权、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权、知情权等。此外, 我们还可以在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加大企业员工在监事会中的比重, 让他们参与到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当中, 以实现劳动与资本的共同治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 “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日趋严峻, 尤其就国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内部人控制”涵义、存在的原因, 以及如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以期建立合理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有效控制资产流失, 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法人,结构,内部人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 左军英.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2] 何长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对策[J].中国有色金属, 2008 (6) .

[3] 王赞.浅析我国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J].今日中国论坛, 2009 (4) .

[4] 傅洪安, 王英辉.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 (2) .

上一篇:内控视角下企业税务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之我见下一篇: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