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关系的三个层次

2023-01-11

第一篇:科学与关系的三个层次

品牌的三个层次与建设的三步骤

品牌有三个层次因而其建设也有三步骤.品牌的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商誉,使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产生信赖感.第二个层次产品定位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价值.第三个层次是要找准与目标客户喜欢的文化因素,将其加入到产品中去. 应该说品牌有价值是因为它对消费有价值,这个价值就是1、减少消费者寻找成本,2、对消费有品质的保证,3、体现消费者自身的价值-心理价值4、有一种消费者喜欢的文化味道。 (百事可乐的广告就是增添了其目标客户喜受足球文化。 品牌建设的三个层次与品牌给消费者不同的价值相对应.广告不能建设品牌的第一层次,但它是建设其它层次的主力军.

品牌的不同层次,是因为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营销人员对产品价值不断挖掘的成果品牌原来只作为生产者、服务者识别系统,逐步发展成为生产者、服务者与消费者的沟通系统。这个定义只说明了品牌的外延,品牌内涵一开始是产品生产者及服务者与消费者建立起的信赖的关系,这种信赖关系的建立也就是品牌的第一个层次的建设。这种信赖关系建立靠广告是难以建立的,它只能通过消费体验,公共关系等手段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识,通过累积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或产品形成了整体认知。品牌建设应该从生产产品就开始考虑,因为品牌也是一种态度,你要是抱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哪么你就在建设品牌的第一个层次。市场不断的竞争,从而同类性产品不断同质化,也不断地注重消费者,品牌的第一层次不断同质化,因而产生了第二层次。

品牌的第二个层次的建设也就是品牌建设的第二步,是建设品牌的形象及个性。这种形象及个性是企业根据其细分市场的目标客户量身定做的,目标客户内在的需求和崇尚的个性,是构筑品牌形象与个性的基础。因而品牌的定位是产品定位的延伸,是由产品定位所决定的。你比如说很多广告明星形象就是要与目标客户的一些特性相一致,从而也就使消费者产生了这个产品就是给我这类人的用的印象,给消费者一定的心理价值。品牌第二层次的建设关键是靠定位、广告。

但是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品牌的第二层次也在同质化,这就产生了第品牌建设的第三层次也是就是品牌建设的第三步。品牌建设的第三步就是为产品和服务增添目标客户喜欢的文化因素。这种建设需要广告或产品设计方面的支持。百事可乐的明星足球广告就是增添了其目标客户喜受足球文化(包括足球明星、足球玩法)。

第二篇: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日期:2004年11月17日

[字体:大 中 小] 【 评论 】 【 论坛 】 【 推荐 】 【 打印 】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着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其中教师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作为班主任,最终应使学生达到自主管理这一最高层次。

一、教师管理是基础。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一个小的群体,其中又以班主任为核心,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是组织者、领导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把握班级管理的目标、必须以教育方针为指向,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在实现班级目标中各得其所、各施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为实现班级目标去努力。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奋进的号角,每当开学第一天,我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本学期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争取获得什么先进称号,要开展什么活动等,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快乐,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增强。奋斗的目标是根据教育方针、学校计划、学生年龄特征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提出的具有鼓舞性和号召力的任务。我现在带的班级,经过研究长远目标就是争取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还有一些近期目标,如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这种近期目标是经常有的,也是学生最动心的,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好时机。比如上次拔河比赛,我告诉学生要心齐,赛场上劲儿往一处使,场下同学要为场上的同学做好一切服务工作,给场上的同学呐喊助威,即使输了,谁也不要埋怨。这样,上场的同学觉得自己为班集体身负重任,他们都全力以赴,结果在全班同学的团结努力下,我们竟赢了原本比我们实力强的几个班,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为了强化这次的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把在全校同学面前领到的奖状捧到班里又给同学们郑重的展示了一番,让大家再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把奖状贴在教室的墙上,激励同学们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教师管理中,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管理的过程是个不断引导学生向目标前进的过程,即从一个新的目标迈向另一个新的目标,因此,班主任要不断的用“目标”引导和激励学生,用“目标”的实现来肯定学生,激发他们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其逐步树立集体责任感,这是学生达到自主管理的基础。

二、民主管理是阶梯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学生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这种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民主管理。在这种管理中,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接受变为参与,学生认识到班级工作是班级所有人的工作,人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对班务工作发表意见,大到班级创争目标的制定,小到班级卫生措施,都实行民主讨论,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我还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建设总体规划,并制定了“值日班长”制度,让学生民主管理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做班集体的主人。首先明确值日要求,由全班同学民主讨论制定值日职责和实施办法。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确立以下几个方面:

1、值日班长由四人组成。同桌及后邻两名同学为一组,以便于协调分工、配合和交流情况,也便于向第二天传递轮换。全班二十八名同学四人一组,一周为一周期,便于提高改善。

2、负责开关门窗,打扫卫生,检查和维护室内外卫生,摆齐课桌椅,做好同学们的后勤。

3、收发当天各科作业,帮助取送教具、学具,做老师教育、教学的助手。

4、负责维护管理一天内纪律,督促同学做到课上规范,课下活动文明有序。

5、及时合理的处理一天中班级内的一些突发事件,记好日志,包括学生考勤及涌现的好人好事。

6、组织学生参加当日内学校或班级内安排的一切活动,较大的事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其次开展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在封闭的管理结构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总是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即使是班长,充其量也只是老师的臂膀、耳目、传声筒。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赋予班委会委员、值日班长职权,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管理,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套民主“监督体系”,定期对班干部、值日班长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开展民主评议,每学期选出二名“好干部”和三名“最佳值日班长”,对班委会成员进行民意测评,投信任票,每个同学都可以在班会上充分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意见,从而形成了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事能力的方法,是锻炼学生管理班级的手段,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阶梯。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形成责任感,这种主人翁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决策、管理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去,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锻炼其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益。

三、自主管理是目的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是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展露学生自由天性的可靠保证,在自主管理中,要把学生看成班级建设的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一直是我们所提倡,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学生自主管理是三种管理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这要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的去实施,它要求每个学生管理好自己。如在我们班,学生们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琐事,尤其在卫生方面,学生们自己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周围一平方米的卫生,管好自己前后的一个小圈子。我们班的刘扬平时较为邋遢,他位子下边经常有碎纸屑,但随着自主管理意识的加深,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注意个人卫生,这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全班的荣誉,渐渐的他知道着心着眼了,可有一次下课,他尽顾着去玩,结果位子下边因为有一点碎纸屑被检查的同学扣了一分,还没等同学埋怨他,他自己就难过得哭了起来,我让他谈谈自己当时的想法,他难过的说:“班集体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爱护它,可我却只顾着自己玩,把个人卫生忘在了脑后,我给班集体抹黑,我真的很难受……”话没说完,就泣不成声了。我让同学们谈一谈看法,同学们有的说:这次刘扬给咱们班扣了分,说明他没重视卫生问题。有的说:虽说是因为刘扬扣的分,但大家都应该注意,不要再因为谁扣分了。还有的同学说:这不只是分的问题,更是荣誉问题,说明我们班卫生方面还不是很好,所以我提议,大家对于班集体的任何事情都要着心着眼,不仅仅是在卫生方面,其他方面也要着心着眼。从这以后,班级以一个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同学都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与班级荣辱与共,人人都有一种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形成了自主管理的氛围,使自主管理成为了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进行自主管理,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认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相应的自我管理和肩负责任的义务,从而产生自主管理的愿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如此班级管理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层次。

总之,教师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三种基本形式,也是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将三种管理方式恰当运用,巧妙穿插,给学生开辟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其内在需要,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层次,真正体现出管理的效果。

第三篇:会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

会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会计法》、《注册会计师》1993年 新中国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会计行政法规:指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过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依据是《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会计基本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会计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具体名称出现。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会计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各种核算制度及办法。

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内容:《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部令第10号令2001年2月20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7号等。《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24号《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40号《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财政部令第25号《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

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

内容: 《企业会计准本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

第四篇:教育机会公平的三个层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机会公平成为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正确理解教育机会公平,是设计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实践、判断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程度的一个认识前提。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

教育机会不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及人群差距一直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机会不公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极大障碍,成了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教育机会公平?这是设计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实践、判断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程度的一个认识前提。

笔者以为,教育机会公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含有渐次递进的三个不同层次或者说可区分出三种不同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就学机会公平:“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一个层次是“就学机会公平”。这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所决定的起码的教育机会公平,或者说是教育机会公平的底线要求。我国于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便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其后至今半个多世纪,宪法虽几经修订(1975年、1978年、1982年)与修正(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条规定始终未变。不过,在现实中,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并不等于每个适龄公民就一定都能进入相应阶段的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为,至少有两种制约因素会导致就学机会不公平。

其一是学校教育总体规模。只要学校教育总体规模不足,那就无法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接受相应阶段的学校教育,从而形成一部分公民有学上、其他公民无学可上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通过公平分配的规则来分配就学名额,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来选择就学者,自然也可视为一种就学机会公平,但这显然不能成为政府据以满足或聊以自慰的理由。因为这样的就学机会公平其实是无奈之举的结果,是一种低水平的、形式上的就学机会公平。由于毕竟还有一部分(有时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公民并非因为自身的智力或道德因素而不能就学,因而即便采取所谓的公平分配规则与公平竞争方式,对这部分公民而言实质上也并不公平。他们虽然拥有宪法规定的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并未实际享受到这种权利。不用说,倘若既无公平分配规则,也无公平竞争方式,那就连这种形式上的就学机会公平也无从谈起了。

其二是公民家庭经济状况。当公民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学费时,或者即便是免除学费的教育,当公民的家庭经济十分贫困、连起码的生活费用都没有着落时,那么,即便公民的其他条件都符合接受特定阶段学校教育的要求且已被学校录取,公民也往往会被迫放弃就学。义务教育法虽然早在1986年便已颁布,但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实施过程中,因家庭贫困而不能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儿童不计其数。同样,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有不少品学兼优的考生因交不起学费或需要挑起家庭生活重担而被关在高等学府门外。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若无必要的资助措施,学校教育的大门对于这些贫困家庭子女来说,表面上是敞开的,实际上却是紧闭的。

因此,扩大学校教育总体规模,使得学校教育的容量能够保证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进入相应阶段的学校学习;建立健全就学资助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公民不至于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就学或中途辍学,可以说是切实解决就学机会不公平问题的两个必要前提。

作为整个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石,就学机会公平首当其冲。没有就学机会公平,许多公民连学校的门都进不了,其他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但另一方面,就学机会公平毕竟只是“初级阶段”的教育机会公平,它所着力解决的只是符合条件的公民“进校门”的问题,而不是“进什么样的校门”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就学机会公平或可称之为“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小康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二个层次是“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上述“就学机会公平”存在着一个隐患,如果公民就读的学校相互之间在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办学经费等)与师资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着所谓的优质学校与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的极大区别,如果符合条件的公民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就读于优质学校,其他公民只能就读于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那么,学校教育本身便既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产物,同时又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制造、再生产乃至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工具。其结果,本来通过使公民都能“进校门”而实现的初级阶段的教育机会公平,现在却又因公民们分别进了质量差距明显的“不同校门”而出现了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于是,“就学机会公平”一旦基本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新追求。

按理说,既然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平等权利就不仅应体现在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进校门”,而且应体现在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就读于办学条件优良、质量大致相当的学校,亦即都能“进好校门”。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受经济、文化及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且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在我国,质量差距明显的优质学校、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这三种学校类型事实上一直存在,且优质学校比例较少,不少劣质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条件长期达不到起码办学要求。其结果,法律上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公民却分别就读于物质条件及师资条件差异悬殊的不同学校,并因此而导致他们实际所接受的乃是质量悬殊的不同教育。

这种情况自然不能长期延续下去。随着公民尤其是平民百姓的社会公平意识与教育公平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平等享受优质教育机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终于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其中,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几乎成为人们的一句口头禅。

需强调的是,寻求“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立足点,应是通过大幅提升非优质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而不是单纯通过对优质学校与非优质学校的简单的拉平式重组,完成学校间的“低位平衡配置”。尽管低位平衡配置也能缩小乃至基本消弭学校间的差距,但随之产生的效应不光是现有优质学校的消失,而且可能会导致建设优质学校的动力的消解,致使“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反而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之相反,唯有高位均衡发展,才能促使所有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水平最终都能达到优良标准,确保“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为此,着力推进学校办学物质条件的标准化建设,尤其是花大气力从根本上彻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着力推进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升,尤其是花大气力持续培训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同时,科学实施校长及教师的校际定期业务交流与轮岗制度,可以说是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三项基本措施。

不难看出,基于高位均衡发展的思路谋求“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最终将带来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水平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就学机会公平”只是一种“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那么,“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便是一种“小康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发达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个层次是“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衡量一个社会中的公民是否完全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仅要看公民是否都有机会跨进学校大门,也不仅要看公民是否都有机会跨进优质学校大门,而且还要看公民就学后是否都有机会充分参与教育过程。换言之,即使实现了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若学校并未赋予受教育者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使得一部分受教育者始终或者长期被安排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的中心位置,其他受教育者则始终或者长期被定格于次要位置乃至被搁置于边缘,以至于成为学校教育过程的“局外人”,那么,我们就不能说后者完完全全地享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因为在实际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他们本应享有的以充分参与教育过程为标志的平等受教育权事实上已被剥夺。

“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要求学校和教师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抑或在班级管理中,都不要把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机会(课堂表达的机会、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担任管理角色的机会、组织活动的机会、代表集体的机会等)长期地或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应将这些机会公平地给予所有学生。学校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空间,班级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组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都是教育与学习性的活动。在这里,主要的旨趣不应是校方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的需要”、“管理的便利”,而应是学生的“成长的需要”、“发展的可能”。而实现这一旨趣的关键,便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参与机会,不是只为哪一个学生或哪一群学生,而是为所有学生。

在此,笔者是在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视野中,将“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视为在“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一种更高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是能够让受教育者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从内心里感受到真正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一种深层的教育机会公平。显然,要想使“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成为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一种普遍现象与基本特征,有赖于关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以及公民受教育权等一系列平等观念真正成为广大校长和教师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品质,而这样一种整体的教育人文状况通常不会出现在“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实现之前。正是基于这一缘故,笔者把“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称之为继“温饱水平”、“小康水平”之后的“发达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当然,由于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千差万别,不论何时何地,都可能会有一些学校或教师个人尝试赋予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就此而论,“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作为一种局部的实践现象,早已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甚至早已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促进“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就好像“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只能是出现在“就学机会公平”实现之后,但作为一种局部的实践,也会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而我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目标接近基本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实践行动正在逐步展开,“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的实践取向得到日益广泛的支持。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善始善终,全面实现“就学机会公平”;趁热打铁,加快推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大力倡导,积极探索“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应成为我国当下教育机会公平实践并行不悖的三项任务。

第五篇: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应做到“三个结合“范文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际工作,在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村官工作在一线,服务在农村,平时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工作之余不但要加强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学习。然而,很多大学生村官把工作和学习看成是时间与精力分配的一对矛盾,是难以兼得的“鱼”和“熊掌”。笔者认为,工作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可以兼顾兼优的。

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解决好学习的动力问题。对于大学生村官自身来说,不管是选择留村任职,还是考录公务员,抑或是自主创业,都是为了谋求好的出路,追求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不管选择什么,都希望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因此,大学生村官必须将自身的学习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缺什么补什么,想干什么就学什么,努力学深、学透、学全面。

与岗位职责相结合,解决好学习的重点问题。对大学生村官来说,学习是工作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才不会出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才能在农村工作中游刃有余,取得理想成绩。可是在学习问题上,部分大学生村官有思想认识误区,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认为二者不可兼顾,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导致既没有统筹好工作,也没有规划好学习。实际上,学习不仅是岗位职责的要求,也是自身进步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村官要拿出足够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学习,丰富知识结构,为干好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不管你是今后选择什么样的出路,参加什么样的考试,都是有益的、并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解决好学习的方法问题。学习贵在坚持,贵在刻苦,贵在恒心。面对农村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大学生村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学习不但是做好农村工作是需要,更是自己成功的基石。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学习与农村实际结合,并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挤时间多读书,多思考问题,多积累知识。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大学生村官才能认真学习、仔细研读、潜心研究,才能带着问题去读、带着思考去学,使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入脑入心,成为思想进步和政治成熟的催化剂、添加剂。这样,你才会学精、学通、学成行家,才能取得工作、学习的双丰收。

上一篇:课堂赛讲听课心得体会下一篇:开学典礼上教师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