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

2022-09-10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因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 使其人身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 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和《侵权行为法》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 但封闭的列举方式不能完全涵盖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另外, 我国过分注重责任形态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 导致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仍然困扰司法实践。本文在探讨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试图解决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这一问题。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目前法律对精神损害还没有精准的定义, 理论上对精神损害的理解有狭义及广义两种。狭义说将精神损害限定为精神痛苦, 即非财产损害使当事人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广义说认为精神损害包括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 既表现为自然人所遭受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 还表现为自然人或法人精神利益受到损害。我国目前以狭义说为主流观点。

精神损害赔偿, 又称精神损害抚慰金, 是民事主体因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 使其人身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 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两大功能, 一是具有抚慰性, 二是具有惩罚性和教育性。该制度迫使加害人承受经济上的负担, 这是对加害人的惩罚与教育, 也是对受害人的安抚。

二、我国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界定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四种人身权受到损害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这是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认可的最初法律依据。之后出台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 扩充了《民法通则》120条的适用范围, 带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不断深化和发展。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司法解释列举了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 例如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以及死者的姓名等。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确认了侵权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 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立法空白。

从上述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仍然存在不足。

(一) 封闭的列举模式妨碍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

我国确立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方式是典型的列举模式, 这样的立法模式虽然操作性强, 但是具有封闭性, 法律列举范围之外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救济。另外, 随着人格权研究的深入, 通过立法列举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增加了法律的不稳定性, 不利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二) 责任形态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根据《侵权行为法》的规定, 民事主体可以根据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违约责任中, 我国学者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一直存在争议。以王利明、张新宝教授为代表明确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是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根本区别, 另外精神损害赔偿是当事人难以预见的损失, 与《合同法》113条的可预见性规则相矛盾, 且精神损害不符合合同法的等价交换原则。还有学者有限制地肯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例如崔建远、韩世远, 主张旅游、观看演出、拍摄结婚照、洗印照片等合同场合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认为, 以责任形态判断有无精神损害赔偿既不利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 又没有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另外, 精神损害赔偿也没有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划分, 所以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并不在于责任形态。

三、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

在了解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现状后, 深入学习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 以弥补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界定的不足。

法国以概括模式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 因自己的过失而致, 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责任。”由此可见, 不管受害人遭受的不法行为是违约行为还是侵权行为, 也不管侵犯的权益是人身权还是财产权, 只要产生精神损害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同为大陆法系的德国则采取了另外一种立法模式———列举模式界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1990年《德国民法典》仅规定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和自由权等四种人格权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随着人格权制度的迅速发展, 德国封闭的列举模式无法让受害人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为了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 德国联邦法院在判例中不断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瑞士借鉴了法、德两部民法典立法的有益经验, 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既有逐一列举, 又有关于保护人格权的一般规定, 即采取了折中模式。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28条规定侵害姓名权、违反婚约、离婚、非婚生子女确认生父等四种情形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同时, 该法第49条规定:因过失损害他人人格关系, 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该规定打破了第28条的列举限制,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使得瑞士民法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长期以来相对稳定。

经过实践, 国外对精神损害赔偿界定的立法模式也展现出一些缺陷。概括模式过于原则, 一方面使得法官自由裁量权偏大, 另一方面容易引起滥诉, 浪费司法资源。列举模式过于僵硬, 既加重了立法任务, 使得法律频繁变动, 又不利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折中模式将概括模式和列举模式相结合, 既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 又列举了精神损害赔偿最常见的情形, 利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节约诉讼资源, 因此我国在界定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时应予以借鉴。

本文认为我国法律应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标准, 按照“一般规定加具体列举”的折中模式来判断精神损害赔偿的有无。具体列举按照目前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加以完善;一般规定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 遵循“精神损害决定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 将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源泉, 弱化责任形态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 即无论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 只要符合一般规定或者属于具体列举范围, 民事主体均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样才能停止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议, 才能明确判断精神损害赔偿有无的着手点, 才能准确界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四、结语

针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这一问题, 本文探讨了国外的立法经验, 认为我国应采用“一般规定加具体列举”的折中模式。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源泉, 应成为界定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一般规定, 弱化责任形态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

摘要:精神损害是指民事主体心理上的障碍及痛苦, 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精神损害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目前, 我国法律列举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 并从责任形态的角度出发判断有无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考究国外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 瑞士“一般规定加具体列举”的折中模式值得我国借鉴。本文贯穿“精神损害决定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 将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源泉。

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 崔建远.精神损害赔偿绝非侵权法所独有[J].法学杂志, 2012.8.

[3] 叶展贺.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 2008.

上一篇:银川河东机场高速公路改建设计创新与实践下一篇: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