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2022-09-07

第一篇: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

(2009/7/14)

桂林市市容管理局苏扬峰

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理念得到巩固,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得到加强,干部作风有所转变,机关效能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离形势任务的要求和人民的希望还存在一些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效能”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工作报告中,这充分说明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我局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危害

(一)学习不求实效。一是各级干部一般都能参加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学习,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得不够,有时学习成了必须完成任务的一种形式和为了上级的检查。二是个别领导在学习方面对下级单位和干部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督办检查指导较少,强化学习的措施有时跟不上。三是满足于差不多,不下功夫研读原著,不用心领会精神实质。

(二)精神状态欠佳。一是胸无大志,精神萎靡不振。有的情绪低落,态度消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悲观失望,自甘平庸,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严重;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自以为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二是进取心不强。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思想保守,甘居平庸,缺乏争创一流、敢于争先精神。

(三)办事效率不高。少数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执政为民的思想树得不牢,对人民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不为方便群众,只想方便自己,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上门办事的群众不热情,不主动,门难进、脸难看。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干部在其职,不谋其政,不作为,不愿干,信奉干好干坏一个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服务意识淡薄。我局作为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接到群众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的投诉很多,有直接上门投诉、电话投诉、市容网投诉,少数科室、干部对待群众投诉重视不够,有厌烦情绪,敷衍了事,有时只承诺不兑现,只表态不办理,缺乏起码的诚信和服务意识。三是办事拖拉。有些干部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有的部门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要求办理和答复的事项,相互扯皮,相互推诿,久拖不办、久拖不决,耽误了办事者的时机和商机。

(四)自律意识不强。一是对自身要求不严。上班有迟到早退现象,工作时间办私事,在职不在位,在位不干活,钻领导空子,打纪律的擦边球。二是行政执法欠耐心说服。因工作性质,我局执法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众的个体户、小摊小贩,少数执法干部不能够重视以人为本,时时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有时过于简单,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执法原则性不强。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有时碰到朋友熟人就讲人情,迁就照顾,对上级领导批条子、机关干部打招呼的关系户开绿灯、钻“空子”。

(五)领导作风不实。 一是存在官僚主义思想。愿做“官老爷”,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喜欢坐办公室,疏于下基层,不愿深入群众,忽视调查研究,有时调查了也是隔着玻璃看一看,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拿出有效解决的办法和对策。二是工作漂浮、不务实。有时对工作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喜欢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就完事,也不注

重跟踪抓好落实。三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有些领导干部只关心分管负责的工作,对分管以外的工作不关心,不研究,大局观念不强,阻碍了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四是领导决策层对重大问题和事项研究决定不果断,有议而不决,决而不定的现象,导致科室和承办人员不好操作。

领导干部身上滋生的这些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只在少数干部队伍中存在,比例很小,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一是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意图能否坚持地贯彻下去。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党风,党风不正,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动摇,执政意图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二是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维护和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不能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得到维护和实现。三是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现实情况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已经严重地腐蚀了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灵魂,影响到了干部队伍的纯洁,影响到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了干群关系和社会的和谐。而我们党的形象是体现在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身上,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出问题,不仅会败坏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更是会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领导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当前社会思潮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了我们一些干部思想观念的混乱、道德标准的下滑。

(二)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一些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时时树立牢,高尚的精神没有时时追求;少数干部适应了

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满足于低水平运转的工作效率,总以为自己是机关干部,工资有保障,不努力也会有大发展,不干事也会有大收获,有的还认为机关工作就应该以享乐、消费为主,吃点喝点玩点也应当,反正各地都是这样。

(三)制度管理落实不力。制度是作风的保证。但目前我们对干部的管理,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还没有建立和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有些部门制订规章制度不从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的制度既不管人,也不管事;有的部门管理制度制定得多,但认真执行的少,是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或者是松一阵紧一阵,执行缺乏连续性,落实没有实效性。

(四)领导示范不够。党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等,这些都说明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现、品德趣味对社会精神的带头作用。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并没有做出好的榜样,没有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没有成为正气之风的表率。这也是造成一些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的原因。

三、解决对策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当前,结合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学习教育。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学理论、学业务、学科学知识,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胆改革学习培训方式,切实突出学习教育的目的。通过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二)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在重点健全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实用的学习制度,民主的用人制度,实事求是的绩效评价制度,勤政为民的廉洁制度,客观公正的奖惩制度,用制度管

人,用制度约束人,加强督办检查,强化督办措施,定期通报各种先进事迹和不良行为,严肃查处各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三)加强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培养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中能从我做起,敢说“向我看齐”。要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基层,听真言、讲实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带头发扬民主,尊重民主,尊重民意,清政廉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执行制度的模范和表率。

第二篇:当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敬爱的党组织: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队伍管理、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学习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效果。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思想不正、作风不实、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缺乏创新”等问题在一些人身上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持续进行和健康发展。

思想不正。相对其他企业来说,干部员工压力较小,收入较高,普遍存在着依赖烟草、依赖企业的思想,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对严格规范、注重效率的承受能力较弱,这或许有长期工作在良好的发展环境里的原因。一些人不认真践行“负责任、重执行、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对本企业的发展不关注、不关心,工作无所用心、思想因循守旧,发展只满足于维持现状。平时不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因素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少,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工作不求做得好,只求过得去,得过且过,进取精神不强,攻坚克难的意识逐渐减弱。

作风不实。不坚持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急功近利,不按企业发展、市场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有的工作思路单一,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有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的工作作风上拖沓,工作落实不及时;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够主动,在预见性和超前性方面也不够强,工作忙于应付;有的实施管理不深入,对一些突发性工作调查了解不够,没有作全面了解就主观从事。

执行不力。工作执行力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相互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平时不抓紧,忙时乱应付,与本企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只为困难找理由,不为解决问题想办法,使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味,落实大打折扣,不符合上级要求或与上级精神背道而驰;有的不注重学习领会上级精神,不主动加强学习业务知识,不与时俱进;有的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把精力放在落实上,不注重工作实效,不注重基础工作,不注重过程管理,只为检查时能应付过关;有的大局意识不强,全局观念较差,把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如何平稳过渡看得太重。

守纪不严。主要表现为不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不严格落实管理措施。有的不遵守工作纪律,自由散漫,无故迟到、早退、串岗、脱岗,玩忽职守,工作时间内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有的缺乏规范的程序意识,事前无计划,事中无报告,事后无反馈,办事拖沓,推诿扯皮;有的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思路不清晰,被动开展工作,满足于做好上级要求的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找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

创新不够。创新不够就是学习抓得不够,没有能力使自己认识新事物,找到新思维; 就是自我满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就致使很多工作走老路,发展陈式化,求稳不求进; 就是对本职工作思考不够、分析研究不够,以及对新事物和未来设想思考研究不够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造成上述作风建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知识陈旧。学习热情不够,早年的知识存底掏空殆尽,新知识未及时补充,工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更是自然,头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反应迟钝自在情理之中,面对工作困境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四处应付;二是监督乏力。不良的工作作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纠正起来也不能指望一天两天之功。当前,一些环节监督乏力、制度措施皮软是导致工作作风问题纠而无力、整而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叫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律监督为时太晚;三是约束不力。主要指在一些管理环节,没有作风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行之有效长短期规划和必要的措施,并表现为应付上级检查验收的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教育的工作还比较薄弱;四是工作无压力。由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人满足于现状,形成了不钻研技术和业务,照样衣食无忧的认识和状态,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出现了“不会干”却成为逃避责任的最好理由等反常现象。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6.14

第三篇:关于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的具体反映,是领导干部精神面貌、领导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领导干部作风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日,我们到部分县市就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领导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少数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消极,进取心不够强。有的干部胸无大志,因循守旧,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干事业的气魄,缺乏争创一流的精神;有的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哲保身。

2.学习被动,与实际相脱节。各地各单位一般都制定了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不多。有的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不愿学习和思考,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有的学用脱节,不能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工作实践,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3.作风漂浮,工作不务实。有的工作思路、计划、措施停留在嘴上,工作往往有部署无检查,缺乏抓落实的具体措施;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追求轰动效应,不切实际地勾画蓝图,不顾群众利益搞形象工程;有的安排工作,照着文件念一念,调查研究,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糊弄糊弄劝一劝;有的被动应付,敷衍塞责。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回避、推诿。

4.班子涣散,民主氛围不浓。有的班子“一把手”民主作风差。许多涉及政策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基本上是一人说了算;有的班子成员党性观念不强,不能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有的班子不团结,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工作上不去,群众也不满意。

5.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有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浪费严重,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吃点喝点无所谓;有的盲目攀比,赶时髦,频频更换手机,话费据实报销;有的虽然是贫困地区,公款请客送礼毫不含糊;还有的玩权弄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少数领导干部作风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负面思想意识的冲击。一是西方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西化”、“分化”,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心态失衡,贪图享受。二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及社会现象沉渣泛起。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利已主义思想澎胀,工作消极,作风漂浮。三是市场经济利益、效益观念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心理不平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抬头,甚至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

2.少数领导干部自律不严。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常常是琐事缠身,热衷于应酬,不重视理论学习、修养的提高和党性的锻炼,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偏离和错位。即便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也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事,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姑息迁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少数单位人浮于事,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工作消极被动,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滋生和蔓延。三是一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遇到有利的事互相争抢,遇到麻烦事相互推诿;有的习惯于运用行政命令,发号施令,不会做服务工作,不善做群众工作,工作的方式与方法“老套”。

4.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不力。一是党内监督比较薄弱,有时流于形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抓经济、抓业务,忽视党的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差,对来自下属、基层群众的监督表现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纪委的同级监督事实上难以到位,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二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只能外围了解,无法具体深入,有了小毛病难以及时制止,出了大问题只能收拾烂摊子。三是外部监督乏力,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知情极少,渠道不畅,办法不多,力量有限。四是家庭监督不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不贤不廉,甚至自己出面收礼敛财。即使党员领导干部出了一些问题,配偶也装聋作哑,实际上是对其违法违纪的放纵和默许。

5.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当前对干部的管理,还缺乏跟踪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得不够好,科学的用人机制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干部考核评价还存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近年来虽对干部考核的力度加大,群众的公认度提高,但反过来又使一些干部工作不敢大胆抓、大胆管,怕得罪人,怕丢“群众公认票”。同时,对干部使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平衡照顾,论资排辈,挫伤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高领导干部公仆意识,促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经常抓、长期抓。要经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及胡锦涛同志有关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论述,认真学习《实施纲要》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内容。通过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针对不同阶段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经常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我市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献策出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为作风建设提供保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首先必须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用制度来保障作风建设的落实。当前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各部门各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对象,努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工作分工,负责对所联系单位的干部作风建设进行检查和督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要建立健全干部作风评议制度。要不定期地向被管理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征求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对在评议中查找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其次,要在制度的落实上向功夫。要严格按制度的规定办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和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3.加强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监督网络。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是班子内部监督。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组织要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监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组织请示报告,主动接受党组织监督。要突出监督重点,特别是对问题易发部位和环节要重点监督,真正落实干部群众的知情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新闻舆论监督的监督作用,努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确保他们正常发挥监督作用。

4.树立正确导向,完善科学用人机制。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工作评判标准。在考核、评价部门工作和干部政绩时,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对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干出实绩的,予以表彰和奖励,或予以提拔重用;而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特别是搞劳民伤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要批评教育,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责任。二是要改进干部考评办法。要把组织考评与群众考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党管干部,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党委研究干部“票决制”,强化各级党委对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群众对干部考评的参与力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让群众参与监督干部。三是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措施,形成一种优者上、劣者下的局面。

5.强化自律意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领导干部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中央关于领导干部要求的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过好权力关、地位关和利益关,不断增强党员意识、群众意识和自律意识,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的好转、以党风政风的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作风保证。(作者刘洪海,系湖北省孝感市纪委副书记)

第四篇:关于当前市直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

http:// 来源:徐兴 日期:2009-6-5 10:54:00

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和部署,4月15日-5月15日,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市直机关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专题调研。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调研,共召开座谈会8场,有90多名党员干部、各界人士参加,个别访谈16人,发放调查问卷180 份,收回150份,回收率83%,汇总收集到问题、意见和建议22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市直机关绝大多数单位作风建设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措施有力,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实现新的跨越”集中教育活动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突出抓好机关作风、行政提速、效能督查等工作,认真解决影响发展的“中梗阻”问题,促进了投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市直机关作风“好”和“较好”的占77%;68.5%的人认为机关干部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改进了;66%的人认为机关干部工作责任心较强;59%人认为到市直机关办事比较顺畅;58.5%的人认为机关工作质量、办事效率提高了。

通过调研也看到,目前市直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不思进取,精神不振。突出表现在:一是宗旨意识淡薄。调研中有些老干部反映,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为人民群众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基层群众态度粗暴,甚至出现和老干部拍桌子的现象。二是不思进取。部分机关干部感到提拔无望,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放松对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观出现偏差,愈来愈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倾斜。个别同志工作标准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因循守旧。主要反映在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缺乏锐气。满足于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习惯于依样画葫芦,不善于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善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想到的是上级如何规定,以前怎么做,别的部门怎么做,然后才是自己怎么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不够。

2、学风不浓,动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学习氛围不浓。机关整体学习的氛围不浓,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业余时间忙于应酬交友、玩扑克打麻将、网上聊天、唱歌跳舞的占了大多数,只有极少部分机关干部业余时间在学习、读书。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中摆样子,做表面文章,制度很多,花样很多,学习不求效果,只为“包装”,满足于应付检查。有的不刻苦不钻研,学得不深、不全等等。调研中,有反映部分单位领导常常借口忙(或有事)不参加理论学习,有的心得体会、阶段小结也叫别人写,更有甚者领导的述职述廉报告也叫人代写。三是学用脱节。没有弘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的学用“两张皮”,学归学、用归用,不会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甚至说一套、做一套。没有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3、工作不实,作风飘浮。突出表现在:一是“文山会海”“检查多”。忙于参会,忙于发文,忙于应付检查成为许多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机关中往往是文件发得多,具体落实少,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二是办事看人定速度。有的机关干部打着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的幌子“不作为”,而形成“领导急,群众急,一些办事人员不急”的所谓“科长现象”。 一些单位没有把本部门职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抓工作,为经济发展、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较差,三是只重形式不务实。基层反映,有的工作存在应付检查而没有形成工作机制常抓不懈;有的太强调文字汇报,文章写得好,单位就出成效,出现只出经验不见成效的怪现象。还有的工作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落实工作只停留在下文件。四是推诿扯皮不协调。有些很简单的事情,如牵涉的部门多几个,协调起来就不容易,能“拖”就拖,能“推”就推,甚至推诿扯皮,导致事情久拖不决。五是纪律松懈不勤政。有的机关考勤制度形同虚设,存在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脱岗、出工不出力,扎堆聊天,特别是上班上网炒股参与面比较大。

4、自律不够、讲求享受。突出表现在:一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领导干部的自律标准普遍降低,吃喝风比较盛行,严重影响了机关形象。部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公款消费现象比较突出。公车越来越高档,越来越多,假日休闲也普遍使用公车,极大地影响了机关形象。二是休闲娱乐、情趣不高。有的干部生活情趣不高,沉迷于玩扑克、打麻将,甚至以休闲、娱乐为名参与赌博。有的是干部之间相互在赌,有的则是到社会上去赌。在这方面,基层反映比较强烈。三是铺张浪费、讲求享受。有些机关干部节俭意识不够,办事不计成本,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

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领导层对抓机关作风建设重视不够,决心力度不大。一些部门领导班子在加快发展的形势面前,把主要精力放在行业发展和业务工作上,认为机关作风抓了一下子难见成效,放一放一时出不了大事,只要业务工作上去就行了。 二是机关建设活力不足,约束力不强。首先是干部管理机制缺乏激励性。主要是考核评价标准过于笼统,选拔任用、交流轮岗、职级晋升机制不健全,奖惩不分明、进出口渠道不畅通,机关干部队伍缺乏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干出业绩的成就感、提高素质的紧迫感和被落伍淘汰的危机感,导致一些干部进了机关就感到进了“保险柜”,混日子、熬年头,不思进取,服务意识淡化,工作标准不高。其次是岗位目标责任制不健全。尽管部门职能和科室职责分明,但涉及到每个工作岗位,任务分解不具体,实际上存在着“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第三是监督约束乏力。一些部门主要负责人存在“家长”作风严重,干部使用、经费开支、工作部署大小事“一把抓”,副职作用不明显,既影响工作决策和指导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削弱了班子其他成员、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也极容易造成权力失控。

三是部分机关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机关作风问题从干部主观上找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一些同志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所致。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在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社会利益调整和人们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在各种错误思潮、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和市场经济固有负面影响面前,部分机关干部辨别是非能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下降,一些同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不牢,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和服从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弱化,机关作风建设出现“滑坡”。

三、对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建议

根据我市干部作风建设的状况,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1、抓根本,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把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抓住不放。要认真研究机关各个时期思想实际,通过深化理论学习、集中整顿、经常性教育、典型激励、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真正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当前要按照市委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纪委的“两项活动”,突出作风纪律教育内容,帮助机关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作风修养的重要性,找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自觉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强机关职业道德建设,制定和落实机关干部行为守则,贯彻落实市效能办下发的《全市改进机关作风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培养机关干部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热情服务、公平公正、廉洁守纪的职业精神。要充分发挥各级机关党组织教育党员干部的作用,积极配合行政领导抓好机关的作风建设。

2、抓重点,切实解决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机关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和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但同时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各个时期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对本部门本单位危害最深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并以此推动机关作风的全面转变。从我市机关的实际看,既要着眼于全面解决精神不振、作风飘浮、服务被动、贪图享乐的问题,又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认为,当前,要首先下决心刹住和防止机关的懒散风、吃喝风、玩乐风的蔓延和反弹,真正让基层、让社会增强对机关作风转变的信心,抓好正反两个方面典型,对问题严重,特别是顶风违纪、屡教屡犯的,要坚决查处,以达到警示教育多数人的目的。

3、抓关键,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在转变机关作风中的“龙头”作用。作风建设问题,表现在机关,根子在领导。只有领导班子坚强,领导干部过硬,机关作风建设才有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率先抓好班子自身作风建设,严格教育、管理、约束领导干部,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要从严处理。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自觉加强作风纪律修养,率先做到令行禁止,以自身的模范行为、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为机关干部树立标杆,做好示范。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忠实履行抓作风建设的责任。要建立部门领导抓作风建设责任制,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作风建设,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并将抓作风建设纳入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思想上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4、抓长效,切实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科学机制。当前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要尽快完善和创新以下机制。一是要健全岗位目标责任机制。对机关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作出具体分解,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确保机关工作人员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工作满负荷运转。与此同时,要继续抓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落实,增强机关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二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要高度重视督促部门党组(党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要建立部门定期讲评、基层和企业定期测评机关作风的制度,深化行风评议和效能监察。纪检监察机构、机关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作风建设中的检查、督促和惩戒作用,加大明查暗防的力度。同时,要把党内监督同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在机关干部的选拔使用、轮岗交流、职级晋升、奖励惩处、福利待遇、辞退解聘等方面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引进竞争,增强机关干部管理上的活力。对机关的机构编制,要根据职能和工作任务需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作出合理调整。

第五篇: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建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建议 中共南平市纪委

谢启龙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实施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的专门机关,既是作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作风建设的有力监督者。正人先要正已,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对自身的要求应当要更高、标准要更严,要努力做到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积极倡导者、带头树立者、模范践行者。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有效推动了当前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客观情况的变化,纪检干部离“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

一、存在主要问题 “庸”。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执纪监督机构,严肃执行和维护党纪政纪是职责所在,不能动摇。但因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又容易使得我们的一些干部形成保守僵化、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规矩办事的思维定势,习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唯书唯上,依葫芦画瓢,照抄照搬,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工作方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不思考、不总结。不善于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敢大胆地试和闯,不注意总结新的实践,因而思路无新意,工作无特色。二是服务中心的意识不够强。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考虑问题往往局限于纪检监察业务角度,没有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把握,就业务抓业务,就办案而办案,使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建设出现“两张皮”。三是工作政策性不够强。对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的新变化,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重要影响认识不足,了解不深,思想落后于形势,贯彻中央和上级的精神不到位,对党的反腐败工作政策把握不准,工作中 “度”的把握不够,工作难以达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虚”。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在学习上表现在平时不学习、不动笔、不及时“充电”,导致工作能力低下,不能胜任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学习时沿袭过去的你讲我听、我教你学,念文件,读报纸的传统灌输方式,难以入脑入心,学习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学用脱节。在工作上,习惯生搬硬套,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满足于造声势、搞形式,存在文件发得多,具体落实少;会上讲得多,会后落实少;限制“不准”多,监督处理少“三多三少”现象。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有的同志深入实际、接触群众少,即使到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个别同志理论功底不扎实,水平不够,讲起话来官话套话多,指导工作不到位。

“软”。有的纪检干部作风不硬,正气不足,不愿得罪人,对歪风邪气,不敢认真监督检查,对一些案件不敢大胆查处。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最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影响,今后在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时丢选票。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 “满”。一是小进则满。这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同志自我感觉良好,满足现状,将成绩当包袱,把经验凝固化,没有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甚至产生“求稳怕乱”的思想,满足于已取得的小成绩,不去思考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一些工作停滞不前。二是骄傲自满。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以“管人者”自居,优越感强,官职不大,架子不小,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动辄发号施令,口气粗得吓人。三是得过且过。个别纪检监察干部上进心衰退,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靠领导管一管、促一促,才被动应付一下,工作成效差。有的因职位提升没有解决,消极颓废、萎靡不振,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从事纪检工作精力不到位。

此外,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纪律观念不强,嘴巴不严,说话随意;有的存在不注意身份,不分场合,参与吃喝游玩;有的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等“不廉”、“不洁”现象。

上述现象,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它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涣散、腐蚀其他纪检干部,影响纪检机关作风建设,损害纪检队伍形象,制约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原因分析

纪检监察机关存在作风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

从组织方面来看,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纪检监察干部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吃的是大锅饭,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金交椅,使一些干部缺乏风险意识,以为一进纪检机关,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要小心翼翼,不犯错误,工作能维持正常运转,就可以捧牢“铁饭碗”,稳坐“金交椅”,工作上干多干少一个样,工资上做好做坏一个样。有的甚至感到做多了还会惹来是非麻烦,招来矛盾,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则躲,能溜则溜的思想。这些观念,制约了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推进,一定程度上使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不能形成奋力争先的竞争氛围。 二是监督疲软。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纪检干部自身素质较高,能严于律己,抓不抓、管不管一个样,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则怕在民意测评中失去选票,因此,有问题不管,有矛盾不化解,有歪风不批,有意见不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搞“好人主义”。另一方面,监督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一些监督制度笼统抽象,实用性、操作性差,导致执行过程中有弹性;一些地方制订了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落实制度的决心和狠心,使之成为一纸空文。再加上,客观上由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对外部来讲还是不透明的,增加了对纪委监督的难度,导致一些纪检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

从纪检监察干部个人方面来看,主要是有的干部心态失衡,很难静下心来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待遇低。纪检监察机关待遇偏低,加之纪检监察工作辛苦,又容易得罪人,因此造成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发生倾斜。二是晋升难。有些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又缺乏其他方面的激励措施,容易产生不满和懈怠情绪,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同志,感到前途无望。三是交流难。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工作失去动力。此外,个别干部不注重学习,宗旨意识不强也是造成纪检监察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作风建设,既要坚持边整边改,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努力探索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注重学习教育,夯实作风建设基础。把学习教育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能、学以致用”。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做到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内容上要不断拓宽学习渠道,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派出纪检监察专干脱产培训,聘请专家辅导授课,进一步拓展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层面,开阔视野。

2、注重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围绕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这一主线,坚持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如“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廉政勤政、科学发展”、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解决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权力当责任,把形象当生命,把监督当爱护,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浩然正气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一种淡泊的胸怀、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一个正确的标准,对待名利得失,把从事的工作当成奉献的舞台。

3、注重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效。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干部行为,是保障纪检监察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制度建设,把作风建设常态化,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防止一阵风、走过场。要着力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具体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议,严格奖优罚劣,解决好“干什么,谁来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干部在学习、工作、轮岗交流、作风、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和约束。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监督,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良好作风,切实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4、注重爱护干部,使作风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工程”。在严格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一是切实落实政治待遇。政治上要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成长,特别要关心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二是切实解决经济待遇。要保证纪检监察部门的经费使用,确保办案经费,适当提高津贴标准。三是切实关心干部交流。要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交流机制,疏通出口,增强纪检监察机关活力。

上一篇:政府办工作总结资料下一篇:作风整顿回头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