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复习资料

2022-08-22

第一篇:企业培训师复习资料

企业培训师二级复习

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类型:1 直接传授式; 2 参与式也称互动式; 3 体验式

互动式培训的方法:1 案例研究; 2 角色扮演; 3 模拟训练; 4 头脑风暴; 5 参观访问; 6 工作轮换; 7 事务处理训练; 8 会议

体验式的形式:1 小组培训; 2 室内培训; 3 户外体验式培训; 4 影视法

举办小组培训的要点

1 每个小组培训人数为4-6人,每个参加者要自始至终,不得中途退出

2 每个小组最好由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

3 培训人员只起帮助、指导作用,观察参加者的行为,掌握进度,而不能随意打断

4 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的实践性

2 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

3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4 教学和生产相结合

企业培训可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

1 个别教学制 2 集体教学制 3 班级教学制 4 贝尔兰喀特制 5 道尔顿制

6 文纳特卡制 7 特朗普制 8 不分级制 9 选科制 10 复式教学制

企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1 现场教学制 2 灵活教学制 3 企校合作制 考察培训师的方法:1 间接考察法 2 直接考察法

间接考察法包括:

1 考察企业培训师的个人阅历

2 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3 考察其以往教学效果

直接考察法包括:面谈和现场模拟教学。

“一体化”企业培训师的基本素质:1 职业道德素质; 2 业务素质; 3 职业能力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

1 具备扎实的理论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

2 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

3 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开发课程和技能训练

4 具有鲜明的教改意识,能担负相应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编写

5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职业能务素质具体包括:1 一般能力要求 2 特殊能力要求 3 企业培训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能力

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

1 明确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加强规划,有目的地选拔和使用师资

2 来格把关,保证质量,确实选择那些能为人师表、热爱企业培训事业、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专业人员做企业培训师

3 广泛深入地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各办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吸引有志于企业培训事业,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培训师

4 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选拔和使用企业培训师

5 要解决好企业培训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工资、奖金、福利方面享有更为优惠的条件,使他们安心工作。 培训评估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1 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

2 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

3 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

4 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制度。

培训评估的基础工作:

1 制定培训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2 评估要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收集

3 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

评估是指对某一事物的价值给予判断,用较为学术化的定义来说,评估则是依据相关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来判断某一系统的价值。

培训平估是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从培训项目中收集信息和数据,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判断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

培训评估方案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目的,根据职业培活动和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估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

培训评估的主要原则:

1 社会需求

2 方向性

3 客观性

4 指导性

5系统性

社会需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1 职业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 要求培训评估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其为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的重要作用

3 要求培训评估要注意依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要注意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

方向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1 首先要求充分发挥培训评估的导向功能,引导培训评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 要求对培训的评估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不能盲目从事,更不能随心所欲

3 要求培训评估能够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反馈信息。

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1 要求培训评估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

2 要求我们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指导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1 要求培训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将指导评估对象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估的延续和最高价值追求

2 评估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指导

3 依据培训评估的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培训指导,不仅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使人们切身地感受到培训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培训评估成为人们乐于接受并自觉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培训评估工作有效、高效的开展。

系统性原则:

1 首先要求组成系统的多种要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

2 要求对培训的评估必须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指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3 要注意收集职业培训系统活动不同阶段的信息,适时地做出反馈。

培训评估的作用:

1 信息反馈与调节

2 目标导向

3 指导与促进

4 鉴定与考核 第七章 培训评估工作

论述题

1、如何制定培训评估标准?p376-377

1、确定标准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要与培训计划相匹

配。3)要具体、可操作。4)要有一定的可信度。

2、 制定评估标准要按照一定程序科学进行。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

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

论述题

2、如何选择评估方法?p378-379

1、评估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性。

2、评估技能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3、评估方法和方式的选择绝不能忽视调查对象。

4、组织是否认可。

5、多种方法。

论述题

3、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与任务?p393

一、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

1、预评估;

2、再评估。

二、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1、进行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2、收集信息。

3、评分。

4、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论述题4 如何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p394

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

2、明确评估目的。

3、选择评估者。

4、明确参与者。

5、明确指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方案设计

1、XXX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案 p371

要素:概述,评估策略(四级评估)

方案设计

2、撰写评估报告 p400

导言 概述评估实施过程 评估结果 分析与建议 附录 第八章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请结合实际谈谈控制培训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什么?(P40

8、可参考P404案例)

答:(一)培训活动具有活动的过程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培训客体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培训质量管理应当遵循培训活动的内在规律而展开。我公司在去年组织培训中,聘请老师培训现代物流,老师讲的滔滔不绝,下面却没有兴趣,经调查老师讲的内容和员工需求的不一样,导致培训效果不好,未达到目的。

(二)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控制培训质量必须从规范培训活动的每个步骤入手,细化分解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组织和实施培训、评价培训效果、培训监视五个培训控制过程,形成若干个培训关键控制环节,并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使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最小化,保证培训活动的每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实践证明,大体上可将培训五大控制过程分解为16各关键控制点,即16个关键环节:

一、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吻合度。

二、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

三、 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

四、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

五、培训大纲编制要求严谨。

六、选聘培训教师。

七、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

八、培训成本的预算。

九、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

十、培训前的准备。

一、课前准备。

二、培训监控。

三、 培训服务。

四、 考试与考核。

五、 培训评估。

六、 跟踪评价。

掌控好培训的16各关键环节,就可以保证培训质量。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证培训质量?(P415—417)

答:将培训的各个环节细化,可以发现培训过程中的许多隐性问题,这是培训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包括:

一、培训项目介绍。

二、质量管理的目的。

三、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

四、质量管理的方法。

五、质量管理的指标。

六、 质量管理的步骤。

七、 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工具。

八、 质量管理的报告及反馈。

培训活动的质量更多地依赖于过程的控制和督导,实施培训质量管理与运行培训流程是同步进行,相伴相随的。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一、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

二、科学设计和策划。

1、绩效(能力)差距的确定。

2、企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程度。

3、现代华培训方法运用。

4、高度重视教材的质量。

5、优选师资队伍。

三、 组织实施既严谨又灵活。

1、 建立培训运行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的管理机制。

2、 培训信息的收集。

3、 做好备课-讲授-案例分析-研讨-考察-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的综合组织管理。

四、 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要严密。

五、信息的反馈。

3.请自行寻找一个培训项目,分析并列出其完整的工作流程。并说明每一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P415 可用P254的培训案例)

答:某集团公司班组长岗位适应性培训方案

一、开展此次培训的基本目的:根据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对班组管理的新要求,统一规范全公司的班组管理;解决班组长队伍中不同程度雀的安全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偏低,成本管理意识、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工作方法比较简单,不重视班组技术业务学习等问题,提升班组长队伍的管理能力;解决部分班组长不会操作计算机问题,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现代化要求的问题。

二、培训对象:所有继续留岗的班组长,共计190名。

三、培训项目的目标:

1、使全体在岗班组长(190名)熟悉并能运用集团公司新制定的有关文件,对班组进行规范管理;

2、提高120名班组长的安全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强化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实现班组科学管理;

3、使79名班组长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公司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四、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

1、对所有190名班组长进行新的班组管理规范培训。

2、对其中120名班组长进行安全应急情况处理能力、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方法、班组技术业务学习等内容的培训。

3、对其中79名不会操作计算机的班组长进行系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五、培训组织形式:以上培训均采用脱产内训形式,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培训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计算机操作培训以实操为主。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实操和撰写学习收获三种方式进行。

六、培训周期:整个培训工作从5月1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

七、培训项目的费用估算:总计约5万元(具体预算另附)。培训费用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

八、培训项目的评估;培训结束后,针对参培对象所接受的培训项目,由企管处、人劳处和培训中心共同组织命题,进行笔试和答辩。两项均通过为培训合格,可上岗工作。不合格者进行补考,仍不合格者由人劳处另行安排工作。 第九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1.多媒体教材的开发步骤有哪些?(P424—426)

答:多媒体教材的开发步骤包括以下六步:

(1)确定教学目标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2)注重教学设计

(3)运用脚本设计

(4)加强素材准备

(5)编制程序

(6)多媒体教材的质量评价及完善

2.培训中开发多媒体教材应注意哪些问题?(P425小帖士)

答:多媒体教材的内容确定、界面设计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搞好界面的设计,要从分注意视觉美感,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效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又不能喧宾夺主,要突出教学内容。文字部分在多媒体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设计排版时,要注意在其版面中的位置,选用与底色对比度较大,显眼有不刺眼的颜色,选用合适的字体、大小和摆放的位置。多媒体教材配音也很重要,配音时要选择合适的配音演员,使用标准普通话,语调和语速药适中,既要比较和蔼,有亲和力,又不要过分追求艺术表现力,而要象一位教员在讲课一样。

3.组织开发培训软件应注意哪些问题?(P435)

答:软件系统开发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技能。编程技能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技能也很重要,如工程实践技能、掌握应用领域知识的技能等。二是团队合作。一个系统的开发,仅凭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团体的智慧和技术。三是方法过程。即开发所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由于应用软件系统总是用在某一个领域,因此,一个开发人员应该对应用领域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把握。比如,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开发模式是“敏捷开发”,它主要是采用递增式(或称之为迭代式、螺旋式等)的开发方式。

要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除了前面所说的“硬”技能外,还应具备一些“软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包括表述、讨论、处理冲突等技能。

从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耍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了技术技能外,重要的是团队合作,与用户的密切交流及递增式的开发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些原则,具体如何实施还有根据具体情况,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4.请谈谈实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的作用。(P448案例分析)

答: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具有远程学习、网上答疑讨论、作业管理、考试评测、教务管理功能。使用卫星远程系统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具有如下优点:

一是覆盖面积广。

二是硬件低成本投入。

三是工程建设速度快。

四是应用效果好。

五是教学形式灵适。

六是技术先进,兼容未来技术趋势,升级更新简易。

5.请结合工作实际,设计一个开发远程教育培训的方案。(参考P445案例)

答: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卫星远程技术平台提供培训实时授课、离线授课、辅导及答疑等功能,面向全国开展远程职业培训。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1、职业资格培训。包括数控机床、制图员、数控机械加工、服装设计CAD、汽车维修等多种高、中、低端的职业资格培训。以及新职业、新知识、新技能培训。

2、职业指导。开展职业指导员职业资格培训;聘请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优秀职业指导员讲解求职技巧。

二、该远程培训的技术实现形式主要由以下技术平台组成:

1、多媒体演播中心——完成多媒体教学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和传输控制;

2、地面专线——负责把处理后的多媒体实时课件上传到卫星操作中心;

3、卫星系统——把上传来的课件传送到全国各地的培训站点。交互信息的传输通过卫星系统的快速上网功能完成,即通过地面窄带的调制解调器和Internet把交互信息传输至多媒体演播中心,而返回的交互信息和指令信息会自动通过卫星下传。

三、系统可以传输的内容包括:

1、实时授课(包括多媒体演示内容和视频)、实时在线考试;

2、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3、经过处理的录像带、VCD、DVD等音像教材;

4、定时更新的远端资料库数据。

四、远程职业培训的教学方式

授课的主要形式有:

1、实时授课;

2、离线教学;

3、直播系统;

4、课件系统;

五、加人远程职业培训体系的机构应具备的硬件条件

1、一体化教室,教室内至少有20—30台电脑并联网形成局域网;

2、至少有一台投影仪

3、有符合标准的可作为卫星远端小站设备服务器的计算机一台

六、知识测验:

每节培训内容均配有相应的实践项目测验。学习者通过这些自我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和自己的能力是否提高。

第二篇:能源管理师培训资料

能源管理师(CEM)是指从事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由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厂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生产单元(分厂或车间)负责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担(兼)任,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管理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相应行业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精通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能源管理师(CEM)是指从事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由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厂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生产单元(分厂或车间)负责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担(兼)任,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管理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相应行业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精通企业能源管理工作。

“能源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能源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检查和分析评价的过程。

“节能评估”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对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能耗指标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是否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来源及供应条件,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对所在地能源负荷的影响、有无明令禁止或属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所采用的工艺、建筑、设备能耗指标和产品能源消耗是否达到国家或云南省规定的标准,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要达到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千家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提交的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工作。

二、审核要求和程序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根据《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千家企业节能工作会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工作,并在2007年3月底之前将审核情况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在审核过程中,要认真核实企业提交的所有资料,避免弄虚作假和走过场。审核工作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组开展审核工作,并以规范的专家组工作规则开展审核。专家组成员不应来自本辖区内的千家企业。专家组名单应上网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三)在审核过程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组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情况进行实地抽查,每次抽查的比例不低于审核企业总数的10%。能源审计实地抽查可与节能规划实地抽查合并进行。

(四)如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未通过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应将详细的问题描述和修改意见尽快通知相关企业,以便于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再次提交修改后的能源审计报告。

三、审核内容

(一)本指南所指的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是企业或企业委托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规范和标准,对企业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测试、核查和分析评价的成果,报告应提出相应的节能改进措施意见。

(二)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必须涵盖以下内容,未能涵盖的,应视为报告不完整,建议进行修。 1.企业概况(含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 2.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 4.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5.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6.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7.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8.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9.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10.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

(三)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应有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确认,以确保报告内容的真实可靠。

四、其它

(一)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可以由企业自行编制,也可以由企业委托节能中心或其他单位编制。

(二)对于未按要求完成能源审计报告,或在报告中弄虚作假的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进,并依照有关规定取消其享受节能优惠政策的资格。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及其组织的审核专家组有义务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4.3.1企业能源审计需要收集的各种数据、资料、检查的帐目 ①弄清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耗能设备;

②根据需要绘制能源消耗平衡表或能流图、物流图; ③企业产品产量;

④供应部门购进的能源的品种、数量、价格的购货原始发票;

⑤动力车间的抄表记薄,各车间、各部门用能记录,辅助生产系统(如冷却水、压缩空气、蒸汽等)的耗能情况;

⑥各车间、工序及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记录;

⑦节能(动力)部门的能源消耗台帐,生产部门的统计台帐和报表; ⑧进厂物资的过磅单,仓库物资实物帐、盘存表、如库登记等; ⑨保卫部门对各种能源、原材料、产成品出入门卫登记帐等;

⑩设备台帐、设备维修记录、计量仪表仪器维修记录、化验分析台帐及原始记录等; ⑾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 4.3.2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4.3.2.1产品产量核定方法 产品产量指合格产品的数量 注意:

①产品产产量包括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半成品等 ②非标准品应当折算成标准品

③产品产量核定必须仓库物资的盘查与来往账目相互关联核定 ④多种产品的按产值计算 4.3.2.2能源消耗资料核定方法

①企业能源消耗的资料和与之对应的产品生产时间和使用范围一致; ②企业外购能源数量和品质的核定;

运耗、亏吨、储损、质量、扣水扣杂、计量不准、化验不准,折标不准,(应以实测)极容易造成结算不准和能耗不准。

③企业产品能耗应减去外加工和外销部分;

④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企业能源网络图和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 ⑤企业能耗数量核定应加上非生产辅助系统用能减去损失能源数量;

⑥企业产品能耗的可比性:不同规模,不同原料,不同设备,不能简单对标,如在设备、工艺、规模相同时,寻找问题和差距,如我们对基本相同规模、相同工艺设备、相同产品的两个棉纺厂审计,其用水量相差一倍。

企业各种数据是企业能源审计的重要依据,一方面,企业必须真实、全面的提供,切忌假数、虚数,另一方面,审计组不能以数论数,算死数,要对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的检查、校验、核对,去假存真,确保数据准确。我们在审计中多次查出重复过磅,重复计量,以少充多,以无充有。如一车煤半天过了五次磅,查了28个批次的棉花,21个批次有数量、质量问题. 4.3.2.3能源价格与成本核定方法

一种能源多种价格应采用加权平均法,能源价格确定应与财务往来账目一致 4.3.2.4企业能源消耗技术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①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耗(可分解成分厂、车间、工段小指标); ②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含辅助生产体系、办公、机修、化验、研发等); ③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对多种产品,产品计量单位不同时); ④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4.3.2.5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①企业能源转换系统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与负荷合理性的分析评价; ②企业生产组织系统与能源供应系统的合理匹配分析评价;

③按企业能源流程进行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合理用水,合理用油的分析评价; ④企业用能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分析评价; ⑤企业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⑥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环境效果的分析评价。 企业能源审计诊断和分析评价的重点: 三个重点: 一是能源管理; 二是设备能效; 三是工艺技术。

4.3.2.6企业能源管理(管理节能)诊断分析评价方法: 合理组织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残次品率,利用电网低谷组织生产,均衡生产,减少机器空转,各种用能设备是否处在最佳经济运行状态,排查生产管理方面的“跑冒滴漏”,提高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水平,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能耗、物耗损失等。

合理分配能源:

不同品种、质量的能源应合理分配使用,减少库存积压和能源、物资的超量储备,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购进管理:

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装运损耗和亏吨,强化计量和传递验收手续、提高理化检验水平,按规定合理扣水扣杂等。

加强项目的节能管理:

新上和在建、已建项目是不是做了“节能篇”论证,核算其经济效果、环境效果和节能效益是否达标。 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企业能源管理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落实到位,如能源、物资的招标采购竟价制度,对质量、计量、定价、验收、入库、票据、成本核算是否严格把关,要认真细致地排查、分析、诊断问题。一般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漏洞多,浪费大,管理节能是不花钱的节能,只要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就能见效。

4.3.2.7装备和工艺技术对标分析评价方法: 通过检测,检查耗能设备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 通过检测,检查生产工艺的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 调查了解工人的操作水平、岗位技能状况及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弄清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如余热、废气、废水、废碴的回收利用情况; 调查弄清企业能源的梯级利用状况,如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动、连轧连铸,多发增效等; 供电和供热管网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维修保养、保温等。 企业产品结构的合理性等。

企业能源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开展,规范企业能源审计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能源审计,是指由企业自己或审计单位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相关标准,对企业(包括其他用能单位)使用能源的物理过程及财务过程进行统计、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并制定节能整改方案的活动。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是进行企业能源审计的技术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用能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用能部门。

第四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负责管理全国的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节能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管辖区内的企业能源审计工作。

第五条 企业能源审计应当遵循国家监管能源审计与企业自主能源审计相结合,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第二章 企业能源审计的类型

第六条 企业能源审计类型分为国家监管能源审计和企业自主能源审计

第七条 国家发改委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情况进行监管,开展国家监管能源审计;国家发改委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也可针对用能单位的某种能源或主要用能设备和工艺等进行专项能源审计。

第八条 实施能源审计的重点用能企业名单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内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实施能源审计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并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第九条 企业自愿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17166)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企业自主能源审计。

国家鼓励企业实行自主能源审计,根据审计结果,制定节能规划方案,促进企业合理、节约、安全使用能源。

第三章 企业能源审计的实施

第十条 非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以企业自主能源审计为主。重点用能企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组织政府监管能源审计,并将计划下达给被审计企业。

第十一条 被审计企业根据国家或自身需要自行编制能源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能源审计的范围、要求、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

第十二条 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工作由企业经过能源审计培训的人员实施。必要时,审计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单位进行能源审计,并按双方协议由委托方向被委托方支付能源审计服务费。

第十三条 审计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实施能源审计,编制能源审计报告,并上报给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四条 受委托的能源审计单位应根据委托方要求编制具体的能源审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能源审计的范围、要求、内容、方式、人员、资金预算与支付方式及进度安排。 第十五条 能源审计工作结束后,受委托的能源审计单位按照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向委托方提交能源审计报告。由被审计企业上报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六条 审核合格的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由地方节能主管部门按照表1《 省 市 区企业能源审计数据汇总表》(附件1 )汇总本地区数据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核不合格的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修改或补充,并重新提交审计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能源审计。

第十七条 直接参加过被审核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人员或是对被审核企业提供咨询的人员、受被审核企业委托的审计单位的人员不能参与对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

第十八条 企业对审核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上一级节能主管部门申诉。 第十九条 能源审计工作内容:

(一)企业能源管理概况(主要包括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管理状况);

(二)企业主要能源消费指标及评价、用能设备运行效率检测、分析和计量仪表核查等;

(三)企业综合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及产品各种实物能耗的计算分析;

(四)节能量的计算与分析;

(五)节能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

(六)节能项目的环境效益。

第二十条 能源审计程序,包括准备工作、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和测试、指标计算、分析评价、编写能源审计报告等。

(一)准备工作。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企业规模、性质、所在地区或行业中的地位、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归属;企业能源供销情况,能否满足当前生产和发展的要求;已实施过的节能活动及项目,技术培训及有关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等;

(二)现场调查。调查工艺设备系统,了解企业辅助生产系统、生产服务用能系统能源购销系统和转换系统等。

(三)数据采集和测试。按照能源审计要求,采集有关经济活动和产品生产的有关综合数据,采集能源供销及分配数据,有关能源费用与价格方面的数据。对局部工艺设备进行必要的测试。

(四)指标计算。按照能源审计目标的要求,计算综合能耗等有关指标,输出能源管理所需的报表。

(五)分析评价。进行能源使用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降低能源损耗、提高使用效率、挖掘节能潜力,减少能源费用、提高用能经济效益,依靠节能发展生产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改善运行、维护、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意见。必要时对拟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价。

(六)编写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分正文和摘要两部分,摘要放在正文前面,字数应在2000字以内,同时填写表2《企业能源审计数据简表》(附件2)、表3《企业节能技改规划项目》(附件3)。

能源审计报告中的摘要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企业概况(主要产品与生产工艺、企业用能状况等); (2)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审计期内); (3)各种能源消耗指标;

(4)能源成本,能源占企业成本的比例以及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5)存在的问题;

(6)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必要时对拟采用的节能措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评估; (7)规划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进度表; (8)审计结论。

能源审计报告中的正文应详细编写,报告中应包括摘要所列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此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概况(包括企业的主要工艺特点、企业在国内及同行业中的地位); (2) 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

(3) 企业用能分析(能源流程、能源实物量平衡、能源统计和计量情况、能源价格等); (4) 企业节能技改方案与实施计划。

第四章 企业能源审计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以自主能源审计为主,国家定期组织开展监管能源审计工作。国家鼓励在政府的节能项目、节能工程、节能援助计划、节能优惠政策等实施过程中对参与企业进行能源审计;

第二十二条 能源审计服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必须具有节能检验测试技术条件,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经过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能源审计职能认定,取得证书;

(三)具备为企业能源审核提供公平、公正、高效服务的制度措施。

第二十三条 从事能源审计服务和咨询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门的能源审计培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指导和督促企业按照能源审计报告中提出的节能方案,编写节能规划方案并组织落实。

第二十五条 各级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以及专业能源审计单位应当为实施能源审计的企业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

第二十六条 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点用能企业监管能源审计目录,组织开展能源审计培训,为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能源审计培训,为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其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章 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企业能源审计、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进步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重点用能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节约能源表彰奖惩制度,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对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人员,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惩罚;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严格考核,节奖超罚。

第二十九条 重点用能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拒绝接受进行能源审计的,由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其及有关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费用,允许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者相关费用科目。

第三十一条 受委托的专业能源审计单位不按照规定内容、程序进行能源审计,弄虚作假、提供虚假审核报告的,视情节严重,由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分别处以责令改正、公布名单、经济赔偿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能源审计资格证书,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国家发改委或地方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泄漏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按照国家相应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166-1997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eneral principle of energy audit o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22批准 1998-10-01实施

前 言

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的客观考察,通过对用能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析、检验测试、诊断评价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 本标准对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审计报告的编写等进行了原则规定。本标准是企业能源审计的通用技术原则,重点是对其共性问题和原则问题加以阐述和统一。今后将视工作需要逐步制定能源审计的专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清华大学核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定国、孟昭利、李爱仙、曾广安、王汉卿、黄志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 17166-1997 General principle of energy audit o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报告的编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其他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标准的可能性. GB/T2588-81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6422-86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T 13234-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5587-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GB/T 16615-1996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GB/T 16616-199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 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能源审计 energy audit 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3.2审计期 audit period 指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一般考察期间为一年或其他特定的时间区段 4 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选择下述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a)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 b) 企业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c)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d)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e)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g)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h)节能量计算。

i)评审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5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5.1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主要是运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枋、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帐等手段,必要时辅助。

能源审计常识

能源审计是审计工作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延伸和渗透。他是按照国家的能源法规、指令、标准,以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地方或部门的能源生产、转换和消费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以促进节能、制止浪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审计的内容包括:审计等级、审计范围、审计程度、审计时间等。

企业能源审计的特点:企业能源审计是一种宏观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是以企业的二级能源计量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种层次的能耗指标和节能量指标。

企业能源审计和企业能量平衡相比,前者是以统计计量数据为基础,不象后者要进行比较全面的测试。企业能源审计主要研究产品的耗能指标,不深入到工艺过程的内部去研究用能的有效、无效及各种效率指标。能源审计不仅要考察生产系统,更要重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考察。能源审计所取得的数据是一个统计期的实际数据,而不需用测试期的数据去推算计算期的数据,因此企业能源审计较为简便易行。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好处:

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在企业能源管理中开展能源审计,有以下一些好处:

(一) 由于能源审计是按一套预定的程序来进行的,所以有利于节能管理向经常化和科学化转变。

(二) 有利于促进微型计算机在能源管理中应用,减少企业能源管理的日常工作量。

(三) 通过能源审计,可以计算出不同层次的耗能指标,有利于对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合理的考核。

(四) 国家的能源方针、政策、法令、标准是进行能源审计的基本依据,通过能源审计可以了解其贯彻情况与实施的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企业能源审计作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节能与提高能效的有效办法,是最适合目前体制下对能源管理的新要求。为了规范节能市场,推进节能向产业化发展,调动企业加强用能管理和进行节能技改的积极性,通过企业能源审计来建立节能确认机制,作为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奖励办法提供依据,也是企业取得政府节能优惠政策、基金援助和节能技改优惠贷款的依据。

企业能源审计内容

(1)调查企业所有能源、资源的消耗方式及流向,核对物资帐、生产经营帐等,考核产品的能耗、物耗

(2)审查企业是否有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耗能设备,测试其运行效率

(3)分析、诊断、查找浪费能源的各种问题、原因,定量的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出节能改进措施 4)对企业申报的节能技改项目进行咨询论证和科学评估,帮助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5)根据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委托和安排,对申请资源综合利用资格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审计核实,帮助企业获得国家节能和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6)在能源审计监测过程中,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宣传国家的节能法规和激励政策,规范企业合理用能,帮助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定量分析每个因素(或环节)影响企业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目前各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计量监控手段不尽完善等原因可能导致统计信息失真,因此仅仅依靠企业现有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分析评价,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进行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包括盘存查帐、现场测试等手段,检查核实有关数据。只有在数据完全准确可靠时,才能进行能耗指标、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进而查找节约潜力,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和措施。

鉴于能源审计的基础是统计、统计的基础是计量,因此,在能源审计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有的企业称之为经济效益考核办法)以及责任制的具体落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摸清企业的管理状况(如机构、人员、职能、制度、办法、指标等)和能源流程,为下一步的能源审计分析打下基础。

二、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计量和统计状况,确定计量仪表的准确程度和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 (1)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①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就不能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这样,各项统计分析就无法进行或失去意义。因此,计量工作是各项基础工作的基础。按照GB/T17167-1999《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的规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a.计量器具应满足按产品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对基本核算单位(分厂、车间和重点用能机台、装置等)进行能耗考核和制定企业综合能耗考核标准的需要。

b.要适应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管理对计量检测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反馈、控制等实际需要。

c.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厂内和厂外、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 ② 计量器具的配备范围

a. 进出厂的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二次能源(如电、焦炭、成品油、蒸汽等)以及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水等)的计量。

b. 自产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计量及能源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c. 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和耗能工质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d. 企业生活和辅助部门(如办公室、食堂、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e. 其它:凡需要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和重点耗能设备的考核如容量在50kW以上的电动机、100A直流电的用电设备、年耗标煤500吨以上的炉窑,由多台小功率机台组成的生产组合和生产线等均应单独安装计量仪表。

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考查时,应注意大垛物资月底盘存和半成品流转过程的计量,必要时应调阅有关原始计量资料,否则企业(或车间)能源单耗指标可能会失真;同时还应注意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出入库物资尤其是进出厂物资计量的监督制约机制及手续传递进行详细的了解(漏洞往往出现于此)。 (2)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能源审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实现“十一五”时期单位C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国家采取了多种宏观政策,其中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就是政策之一。企业能源审汁是一种加强企业能源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监督和管理作用。通过能源审计,可以准确合理地分析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查找节能的薄弱环节,明确节能方向,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作为我省纳入国家管理的重点用能企业103家,要求2007年3月底完成能源审计工作。为此,我们谈谈能源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重点用能企业和能源审计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做好初步能源审计(PEA)的定位工作。初步能源审计,这种审汁的要求比较简单,其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能源管理状况的审计,二是对企业能源统计数据的审计分析。这样可以了解企业能源管理的现状,查找能源管理和利用的薄弱环节,特别针对重点用能工艺和主要用能设备能耗情况分析,若发现数据不合理,还需进行必要的测试,取得较为可靠的基本数据。这样可以快速地诊断企业用能情况,初步能源审计工作就能够赵出节能方向,在短期内就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的简便措施。

根据我们的经验,大部分企业在能源计量方面,尤其是能源计量率、能源计量设备的配置率和能源计量设备的完好率等方面的基础工作都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使得能源统计数据很难完整、统

一、齐全。这就需要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统计原始记录和台帐以及能源利用监测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源统计抓能源的进入、消费和库存三个环节,另一方面能源利用监测“抓大放小”,即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切忌面面俱到,更不要进行企业能量平衡。初步能源审计的要求是花费较短时间,快速地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二、能源审计报告要充分发挥图表的作用,能源审计报告格式中有很多图表,这些图表各有其特点,在某些方面比文字描述更加简单明了,易看好懂。例如:能源消费流向表,用文字捕述能源消费的流向情况很繁琐,数据关系描述归类起来很复杂,而用表的形式表述非常清楚能源消费的类型及用途和消费使用数量的关系

另外,图表的表述一定要规范。首先,计量单位要准确一致,具有可比较性;其次,数据的折标系数的选取要符合要求,前后统一:在次,数据的修约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图表的编排方面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序,例如某表在整个报告中的的排序为第5表,而在章节中的排序为第三章节的第1表,若以报告排序为表5,若以章节排序为表3.1。图的排序相仿。在利用图表表述时,还要注意不同图表之间数据的相互关系,要前后呼应,不能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的表格中不一致

三、对能源统计台帐和原始台帐数据的统计要清晰完整,不能重计和漏计。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种类多,利用及流向比较复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统计的方法,才能够理清能源消费的数量和流向,并对终端用能工段或设备的耗能情况层层分解。根据我们的经验,能源审计首先要摸清企业能源消费的种类和流向,然后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我们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能源的种类,对每一种能源,用梳理的方法,沿着能源的流向,从进厂开始,将能源消耗情况逐一分解到车间或工段、到用能设备,直到最终的排放,然后将各类能源汇总到各用能设备或车间工段。再一种方法是针对某一耗能车间、工段或设备,分析其能耗种类,对每类进行分类统计,最终汇总。这两种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性不同,第一种方法适用于工序较多且能源流向较为复杂的企业,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工序较少且能源消耗比较集中的企业。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

四、能源审计报告一定要涵盖国家发改委《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十条的内容,不然就通不过审核。我们对某集团公司进行能源审计时,审计报告的架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将该报告编排的目录章节写出来,这样易于对应解释。

五、处理好能源效果与节能技改项目的关系

节能效果是通过能源审计后,发现企业在能源管理和能源消费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到节约能源的数量。其内容涵盖:电能利用、热能利用、热电联产、水资源利用、原料和产品的管理等。节能技改项目主要是通过能源审计后,找出了一些需要高费投资而能获得很好节能效果的项目,它来自于节能量的计算和技术经济评价。只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的节能项目,就应该给企业作出节能技改方案,提出建议。以上五个对能源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仅供能源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时参考.

能源审计的作用

企业能源审计是一套集企业能源核算系统、合理用能的评价体系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审核考察机制为一体的科学方法,它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它的基本原理是依据企业的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

开展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便是依据上述基本原理,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计、诊断、评价。企业能源审计的具体实施,就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中能源的收入、支出的财务帐目和反映企业内部消费状况的台帐、报表、凭证、运行记录及有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国家的能源政策、能源法规、法令,各种能源标准,技术评价指标、国内外先进水平为依据,并结合现场设备测试,对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系统地审计、分析和评价。能源审计的主要方法包括产品产量的核定,能源消耗数据的核算、能源价格与成本的核定、企业能源审计结果的分析等。

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本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排查节能障碍和浪费环节,寻找节能机会与潜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既适用于政府对企业用能的宏观监督与管理,也更适用于企业对能源和物料的合理配置使用,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能效。

能源审计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的由政府推动节能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由专职能源审计机构或具备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受政府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委托,对用能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能源活动进行检查、诊断、审核,对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以增强政府对用能活动的监控能力和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能源审计通常是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方案的一个必备步骤,还可以作为取得政府和有关部门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筹集节能资金资格的一个信贷保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能效市场的发展能源审计已扩展到商业性的咨询服务领域,如电力公司和能源服务公司把对企业的用电审计作为实施DSM计划的一个先行步骤。

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大规模的企业能源审计活动,是政府推动节能活动的一个主要工具,收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主要进行了企业能源计量和企业能量平衡验收定级审计,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主要产品单耗、节能量的校核性审计,企业能源管理评价和节能定级审计,节能先进企业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审计等等。1989年中国政府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开展企业能源审计的工业节能技术援助协议(TA—1021),由国家计委组织中国专家与国际专家合作在纺织、造纸、炼油、水泥和化肥等五个行业的试点工厂开展了企业能源审计,并获得1.06亿美元的节能技术贷款。除包括企业能源管理评价、产品能耗校核、节能效果审定外,以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措施诊断、节能措施经济评价、国际节能贷款的可行性为重点审计对象。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开展的大型能源审计活动,历时3年,为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特点的能源审计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1994年亚行援华工业节能项目(TA-2087)又对八个工厂进行了能源审计,并贷款1.87亿美元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随着政企分开的改革和市场化取向的加强,1993年以后基本上停止了由政府主导的能源审计活动。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政府主导的能源审计仍然是克服市场障碍的有效工具,关键是要进行运作机制的深化改革、使它更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一是由强制性能源审计改为自愿性能源审计,政企分开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强制性能源审计已经失去了运作的基础,也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二是由收费审计(过去由省市和行业政府机构管辖的节能服务中心承担审计任务实行收费制度)改为免费审计,由介入大范围能源审计改为示范案例审计,才可能使能源消费者愿意接受和减轻政府负担;三是由以节能量为基础的能源审计改为以节能成本效益为中心的能源审计,才能发挥能源用户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四是能源审计要与激励政策相结合,才能使示范案例在能效市场上发挥作用。

至于为实施DSM计划,由电力公司或自主经营的能源服务公司主导的用电审计,采取收费审计还是免费审计应由它们自己决定。根据某些国际经验,免费审计比收费审计要好,它更符合用户的心态,更愿意接受公司推荐的节电措施,由于DSM计划用户参与率的提高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用电审计的费用。鉴于中国目前节能节电的市场状况,作为运营策略最好是由免费审计逐步向成本收费审计和利润收费审计方向过渡。

关于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的通知

为适应“十二五”开局后能评工作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要求,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号令),结合有关方面在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的指导下,国家节能中心组织编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 。现予公布,供从事能评工作的相关机构和人士参考。

本指南版权属国家节能中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翻印或用于培训等目的,侵权必究。 目前,国家节能中心正组织编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手册》,近期将正式出版,敬请关注。

联系人:黄兴

邮 箱:psc@chinanecc.cn 传 真:(010)68585777-6022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2号,100045

高级能源审计师培训课程内容

能源审计概述 什么是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背景

国内开展能源审计的概况 能源审计目的 能源审计作用 二

能源统计方法 基础知识 企业能源统计

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节约能源量统计 三

企业能量平衡 企业能量平衡模式 企业能量平衡表 企业能源网络图 企业能流图 四

节能评估方法

法律法规、能源标准与设计规范 节能奖励办法 各行业具体细则 五

我国“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 企业能量平衡模型 中国企业能源审计发展过程

国家节能中心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企业能源审计类型

企业能源审计相关国家标准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 政府宏观能源管理

企业能源审计计算公式与数据表 存在问题 六

企业能源审计案例 能源审计工作流程 编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实施 企业能源审计结论 节能规划 七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制

高级能源审计师培训

一、高级能源审计师培训内容:

1、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

2、企业的用能概况、生产工艺和能源流程

3、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检)测系统和统计状况

4、企业能源消费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产品综合能耗、产值综合能耗等指标)计算分析

5、主要用能设备或工艺系统的运行效率或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6、企业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

7、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8、节能量和节能潜力计算分析,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

9、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改项目)必须进行能源审计

二、招生对象:

1、节能服务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师、项目经理

2、节能咨询、技术、工程公司负责人及项目经理

3、政府、公共事业单位负责节能、规划、监督、管理的官员

4、工业集团、企业负责节能减排管理的负责人

5、企业、工矿总工程师和节能技术主管负责人

6、能源管理经理、动力能源经理、运行工程师、再生能源技术人员

7、建筑行业项目设计师、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楼宇能源负责人

8、银行、金融证卷、投资评估项目经理等

9、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等

三、考核/证书:

考试合格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高级能源审计师》岗位培训证书。本证书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任用、考核、聘用和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

能源管理师 能源审计师资格报考须知

一、 报考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名参加能源管理师 能源审计师资格培训和考试:

(一) 大专学历,从事能源管理工作满五年;

(二) 本科学历,从事能源管理工作满三年;

(三) 研究生学历,从事能源管理工作满二年;

(四) 在用能单位连续从事能源管理工作满十年。

第三篇:兼职培训师复习内容

1.新员工有什么特点?

本期学员为2012年新进高校毕业生,未参加2012年第一批培训的电工类专业毕业生,学员入职已7个多月,基本在本单位完成轮岗培训。

组织需求为主,个体需求较弱 生源较复杂,培训起点不统一 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甚至有抵触情绪 培训内容繁杂,主营业务认知兴趣不一 人员密集,对培训资源要求较高

2.兼职培训师需承担什么工作任务?

(一)执行、落实本单位或上级单位下达的培训教学任务。

(二)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授课技能。

(三)定期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提出培训工作改进建议。

(四)积极参加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和培训设施建设工作,参与人才开发和培养工作。

3.为师之道中孔子当老师的理念?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想。

4.作为一名兼职培训师,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说)艺术? 1)确定说的目的. 2)构建说逻辑结构. 对告之的内容,采用总分总结构;最说服的内容,采用鱼骨结构. 3)提升说的表现境界. 1))编码要完整,解码要准确;2))师生互换经验区;3))善于启发和诱导;4))力求语言的可视化;5))借用灵活的培训方法. 4)信息支撑的真实权威. 5)遵循语言的七律(真诚、信任、尊重、热情、克制、自信、包容).尤其是包容. 6)让声音更美好. 7)肢体语言. 5.课堂传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1)主要障碍:闪、游、憩、乱。

闪:指回避学员的眼光或眼光游动没有停顿.眼光应在学员脸上停留不少于1秒钟,感觉老师始终在关注他(她)。

游:游动只是在局部.应在讲课时走一走,照顾到全局课堂,不要总是看一块的人。

憩:听课注意力分散、打盹。应该提高讲课音量,重申课堂纪律。 乱: 讲课跑题收不回来.讲课的主题始终要沿着一条主线走. 6.培训与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教育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年龄层次. 2)培训讲究时效性.教育注重长期性. 3)培训的目的是将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好.教育的目的是准备从事新的工作. 4)培训侧重技能.教育侧重知识和态度. 7.怎样理解“神散而形不散”这句话?

即直奔主题,形散而神不散,纵横八万里都可以说,一定要奔向主题,奔向培训目的。 8.你怎样理解培训师的”控场出台,静场起音”? 控场出台:讲台上没有其他人员了,培训教师再出场.

培训教师空场登台引发的注意,很容易引发学员间的注意,或者使学员窃窃私语,造成课堂嘈杂.此时,师生仍然处于”黄金三分钟”的光晕时间内,培训教师如果在噪杂的课堂环境中仓促起音,马上导入课程,将使空场登台得到的印刻成果毁于一旦. 怎么办? 1)目视学员,利用沉默组织教学,用时间换静场; 2)如果嘈杂不止,可以用击掌或其他方法进行控场; 3)培训教师的沉默终于引发学员的再次注意,教室一片寂静,此处或许是无声胜有声了; 9.当课堂上有学员窃窃私语,产生噪声,影响到课堂秩序怎么办?

课堂嘈杂噪声延,停止授课查根源。声控目控智慧控,约法三章巧过关。 1)停止授课目光注视音源至消失; 2)如果仍有噪声,查清原因; *也许和正题有关,如果与课程目标一致,时间又允许,就让他发言或参加讨论. *也许是私事,注视并等待,或者轻声制止,不要让他们难堪.也许是环境干扰和意外,相应处理.*也许是环境干扰和意外,相应处理. 3)如有必要,制定或者重申课堂纪律. 10.培训师的职责是什么?

1)激发并保持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2)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3)帮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11.学习分哪两种动机?各应采取什么方式激发与保持?

1)从内外纬度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内部动机的激发:

1使学员确信培训的价值和意义,并真诚期待培训的成果.

2..对学员的尊重与关爱. 3..让学员体验成功,获得能力感. 4..引导学员对学业成败作合理归因,避免出现习得性无助.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外部动机的激发:

1..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2..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 3..适当奖励、鼓励和表扬,慎用批评和惩罚。

4..合理组织学习竞赛. 12.课程内容设计要求有哪些?

1.以技巧传授和理念传授为主; 2..目标第一原则. 3..知识结构化;

4..控制知识点的量;

5..故事性原则.

13课程形式设计要求有哪些?

1..务必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

2..务必内容精简,管用实用;

3..务必形式活泼,故事穿插;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有什么样的工具检验课程设计的质量?

1..应用工具之一:思维导图.

2..应用工具之二:平衡轮. 15一套优秀的演示文稿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答:目的性、简洁性、一致性、独创性、审美性。

16.为使整个演示文稿有统一的外观,PowerPoint提供了哪两种重要工具?

答:母板、主题。 17.PPT设计切忌文字的大量堆砌,文字型幻灯片一般多采用什么方式协助以提升表现力?

答:采用图示方式(利用图形、形状工具)。

18.在PPT中能够插入Flash影片吗?你能举出一种具体方法吗?

答:能;控件工具或超级链接. 19.请举出图像合成工具PhotoShop在演示文稿设计中的三个应用。

答:图片截取;图片修补;图片合成;标题效果;图片色彩变换;图形制作等。

20“五统一”的内容是什么?

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的企业标准;统一的公司品牌。

21公司使命是什么?

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

22公司宗旨是什么?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3公司愿景是什么?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24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25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一强三优。即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第四篇:2011年企业培训师二级技能考试复习资料(直接打印版)

企业培训师二级技能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岗位职务描述

一、 方案设计1:XXX公司XXX岗位规范要求(参照p198 案例)

1, 年龄要求;2,相关教育要求;3,经验要求;4,技能要求;5,个人特质 要求

方案设计2:XXX岗位说明书(p202)

1、 一般资料;

2、工作描述;

3、认知资格说明;

4、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

5、个性特征要求。

二、 论述题

1、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骤(p199)

岗位职务描述是一个全面的、技术性很强的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四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1) 准备阶段,是岗位描述工作的开始,较为周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基本情况、确定调查样本、建立相关联系、设计调查方案、进行人员培训等步骤。

2) 调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整个岗位描述过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等各方面做全面调查和统计。

3) 分析阶段,是岗位描述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核心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不同岗位的工作特征、人员特征的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总结。

4) 完成阶段,是岗位描述工作的最后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和调查的结果,综合提出岗位职务描述和岗位规范意见,并制定岗位描述的相关技术性文件。

注:教材里涉及的所有工作流程基本上都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调查(计划)阶段、分析(执行)阶段、完成(总结)阶段,是一个完整的PDCA流程。回答有关题目,都可按照这几个阶段作答。

2、培训方案的确定(p210)

1)、通过岗位分析了解岗位对于被培训人员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

2)、对要求进行分析,看哪些是受训人员最急需的,哪些是以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3)、初步确定培训的基本内容。

4)、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员工个人能力、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具体的个性特征,最终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方式、培训时间等。从而形成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

三、 方案分析题

1、岗位分析阶段的具体工作

1、对已收集到的各有关信息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分析工作之外。

2、以创新精神分析现状,尽可能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对岗位描述的工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范围等。

4、回顾最初罗列的主要任务,针对岗位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重新划分岗位职责范围、工作内容,确保原有岗位中存在的并已被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1,、审核,排除无关信息 –

2、分析相关问题 –

3、要点归纳总结 –

4、回顾,问题建议

2、岗位分析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应注意的重点要素岗位职务分析的目的,从培训角度看,就是更好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将岗位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点要求细化,列表分析。

2) 将岗位现有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员工能力差异程度与差异的能力类型。

3) 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中,实施前,要进行必要论证。

4) 简历培训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体现方案内容与时俱进,确保培训方案质量。

PDCA:

1、准备工作,要点细化,列表。

2、工作业绩分析,找出差异。

3、方案实施前论证。

4、动态调整,反馈。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

一、论述题

1、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p220)

1、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

2、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和相对的测评手段。

3、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

论述题

2、根据测验结果给出培训方案设计建议(p228)

根据对受训人员的人格特征测评结果,给出对其培训的方案设计建议,是进行个性特征分析的最终目的,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一)提出的建议要与个性特征分析的结果紧密结合,这种紧密结合包括两层含义:

1、给出培训方案建议,一定要建立在测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每一项建议的提出,都能从测验结果中找到依据。

2、必须在深刻、正确理解测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建议。

(二)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切实、具有操作性。

(三)建议力求全面、可行。

二、方案设计题

编制培训命题细目表(p237,表2.3-1):根据案例编制 XXX工业集团培训业务考核命题细目表。

三、案例分析题

1

一、根据案例,阐述如何做一个测试方案,以达到目的?(p237,方案的特点)

1、整个方案的设计必须与测试的对象相吻合。

2、考试形式与应试者的人数规模相适应。

3、编题计划与测验目的紧密吻合。

4、考点类型的确定一考核内容为依据。

二、笔试测验的基本步骤。

1、确定测验的目的。

2、制定编题计划。

3、编制题目。

4、题目的试测与分析。

5、测验的合成。

6、测验的标准化。

7、测验技术分析与鉴定。

8、编写测验手册。

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论述题

1、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p257)

一、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

1、从岗位规范书、岗位说明书和岗位任务书中寻找特定岗位的特定素质和能力要求。

2、从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发现该岗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岗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3、组织环境变化引起的岗位流程再造对员工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4、企业领导对该岗位提出的新要求等。

二、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

三、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

论述题

2、培训项目开发的步骤(p258)

一、搜集信息,把握趋势。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及时地搜集信息,对社会行业大趋势的精确把握是培训项目开发工作准确定位与实施的前提。

二、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发现问题,给找准要解决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项目。发现问题只是开发培训项目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培训项目的初步构想。

三、识别机遇与需求,给出项目提案。在发现问题和提出设想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实现项目的条件进行分析。

四、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对任何一个项目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五、制定开发计划。项目开发报告书经批准同意后,就可以正式开展项目开发的相关工作了。首先是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开发人等。

论述题

3、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步骤(p269)

组织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方法和步骤是:

1、公布培训计划。

2、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1)培训对象、教师的落实。(2)培训场地的选择布置。(3)应用工具的准备。

3、进行培训动员工作。(1)告知有关培训的详细情况。(2)强化学员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3)综合不同意见。

4、了解特殊要求。

5、强调培训纪律。

案例分析题1,对班组长培训项目开发的案例评价(p256)

1、开发工作程序科学有序。

2、调研工作比较扎实、细致、全面。

3、项目开发报告书的撰写比较规范。

案例分析题2,开发培训项目应遵循的原则(p263)

1、服务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时效性原则。

4、适时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

案例分析题3,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依据。

1、以企业的发展为依据。

2、以中长期培训计划为依据。

3、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

4、以组织优先权为依据。

5、以培训素材基础台账为依据。

6、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

方案设计

1、p255 XXX集团公司班组长岗位适应性培训方案(p255,p261)

目的,对象,目标,具体内容,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周期,项目费用,培训项目评估。

方案设计

2、岗前培训计划(p265)

目的,对象,目标,具体内容,时间,地点,时间。

方案设计

3、培训项目实施计划(p271)

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及类型,培训内容,培训的组织范围,培训规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法,培训教师,考评方法,经费投入,培训效益、效果预期。

第四章 培训课程开发

论述题

1、开发培训课题的步骤(p280,图4.1-1)

1、分析培训需求,选准课题。

2、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

3、预期的课程(教训计划、大纲教材)

4、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

5、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2 论述题

2、培训课程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p290)

开发培训课程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一致性原则。开发培训课程,其课程目标应在符合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总目标的前提下,与该培训目标保持一致,这是一条根本性、核心性、关键性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开发课程应当在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内,开发针对某一培训项目或活动的培训课程。

3、技能性原则。必须体现一职业技能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特点。

4、操作性原则。要在计划好的时间内大道培训的能力目标要求,就必须科学安排课程的实操训练或动手能力训练。

5、针对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在内容上切合企业与员工的实际需要。

论述题

3、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

1、分析课程体系的支撑条件。

2、分析培训目标、对象,拟定课程模块。

3、起草培训课程体系框架文件。

4、信息反馈与框架的修订、完善。

论述题

4、确定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

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超前性原则。

4、多元性原则。

5、基础性原则。

6、灵活性原则。

论述题

5、制定培训教学大纲的步骤。 P305-306

1、研究培训课程。(1)明确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专业、对象。(2)明确教学目的、目标。(3)课程内容重点、难点问题。

2、分析课程教学条件。(1)师资力量(2)培训教学设施条件。(3)培训教学环境条件。(4)工具材料。(5)培训教学时间选择。

3、选择培训课程教学手段。

4、安排培训课程教学进度。

5、撰写培训教学大纲。

6、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7、专家审定。

论述题6 如何编制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以保证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p306-307

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遵循程序,分步实施。

3、全面分析,深度开发。

4、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5、依据规范,写好大纲。

方案设计题1 培训课程实施方案 p277-278

要素:方案名称,培训目的,课程设计原则,培训需求,培训对象,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时间,地点,培训方法,教师安排,组织人,考评方法

第五章 培训教材开发

论述题

1、通过案例分析,可发现培训教材开发的几项工作。P314

1、进行总体的组织筹划。

2、确定教材内容和编写人员。

3、制定具体的编写工作计划。

论述题

2、培训教材开发的步骤。P319

1、手机教育培训素材。

2、设计信息存储和输出方式。

3、根据教材存储形式设计、开发相应传输形式的教材。(1)设计开发以听觉为主要形式的教材。(2)设计开发以视觉为主要形式的教材。(3)通过视听觉传输信息形式的教材。

论述题

3、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P322-324

1、与培训目标相适应。

2、理论联系实际。

3、经济实用。

4、系统性。

5、教材形式多样性。

6、新颖性。

7、开放性。

第六章 企业培训教学工作

论述题

1、如何把握课程设计的关键点?p334

1、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1)课程形式的确定。2)课程结构的确定。

2、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

3、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1)目标 2)内容 3)教材 4)模式 5)策略 6)评价 7)组织 8)时间 9)空间

论述题

2、如何在培训前制定培训教学活动的总体方案? P336

1、设定培训目的及主题。

2、确定培训的形式或训练方法。

3、确定培训对象。

4、安排培训时间、地点。

5、选择企业培训师。

6、课程设置要素。

论述题3 企业培训的教学原则?p340

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

2、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的原则。

3、教学互动原则。

4、个性化原则。

5、现场、现实教学原则。

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

3

论述题4 如何把握好备课要素与技巧?p346 要遵行的基本原则:

1、教学内容为教学目的服务。

2、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内容 的主线。

3、因材施教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4、在企业培训教学中要注意发挥育人的作用。

5、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环境与气氛的利用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6、提倡集体备课、相互促进,共守规范,实现相关课程之间的无缝连接。

要把握三大要素:

1、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1)知识性目标。2)能力性目标。3)思想性目标。

2、掌握好备课的基本原则。1) 教学目的的决定性。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3)

教学对象的可受性。4)教学方法的可受性。5)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3、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1)领会大纲。2)吃透教材。3)要了解学员和实习场地,以及训练设备等。

论述题5,如何对企业培训师的考核?p366

1、听课制度。1)培训师的语言运用情况。2)企业培训师的课堂组织能力。3)

企业培训师的应变能力。

2、学员意见的反馈。

3、考核与鉴定。

4、薪酬发放。

5、续聘与解聘。

方案设计1 教案简表 p343 教案要素:时间 教学工具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备注方案设计2 培训师教学效果评价表 p365

第七章 培训评估工作

论述题

1、如何制定培训评估标准?p376-377

1、确定标准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要与培训计划相匹配。3)要具体、可操作。4)要有一定的可信度。

2、 制定评估标准要按照一定程序科学进行。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

论述题

2、如何选择评估方法?p378-379

1、评估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性。

2、评估技能

3、评估方法和方式的选择绝不能忽视调查对象。

4、组织是否认可。

5、多种方法。

论述题

3、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与任务?p393

一、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

1、预评估;

2、再评估。

二、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1、进行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2、收集信息。

3、评分。

4、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论述题4 如何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p394

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

2、明确评估目的。

3、选择评估者。

4、明确参与者。

5、明确指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方案设计

1、XXX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案 p371

要素:概述,评估策略(四级评估)

方案设计

2、撰写评估报告 p400

导言 概述评估实施过程 评估结果 分析与建议 附录

第八章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案例分析题1 p405

1、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课程设计不合理

2、选聘的培训师不适用

3、培训师的工作态度不端正

论述题

1、如何建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流程?(p407,图8.1-1)

1、确定培训需求阶段。

2、设计和策划培训阶段。

3、组织和实施培训阶段。

4、评估和考核培训阶段。

论述题

2、培训质量的控制体系建设? P408

培训活动具有活动的过程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培训客体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培训质量管理应当遵循培训活动的内在规律而展开。

1、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吻合度。

2、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

3、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4、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

5、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

6、选聘培训教师。

7、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

8、培训成本预算。

9、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

10、培训前准备。

11、课前准备。

12、培训监控。

13、培训服务。

14、考试与考核。

4

15、培训评估。

16、跟踪评价。

论述题

3、如何做培训前的准备?p409

管理部门适用环境变化,提出应对之策,帮助发展员工的新思想、新工作方式。组织者要始终保持对市场和外在环境的高灵敏度,站在企业发展的前端,遇见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保持常新的思维状态。

1、召开班前筹备会,布置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及人员安排,与培训师确认培训计

划。

2、协调办班地点。

3、准备培训相关用具。

4、准备培训教学设备。

5、准备好考勤表、桌牌、学员卡等。

6、准备开班典礼。

论述题

4、如何开展培训评估? p410

1、组织学员填写办班水平评估问卷,并整理分析评估报告。

2、要请培训师填写意见反馈表,了解培训师满意度及对培训班的意见和建议。

3、召开学员座谈会,分析培训效果。

4、分析学员培训前后技能对比数据。

5、培训成本分析,看投入产出是否合理。

论述题

5、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 p410

1、标准化的培训流程。

2、程序化的过程控制。

3、具体化的 文件。

4、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论述题

6、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环节。P415

1、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

2、科学设计和策划。

3、组织实施既严谨,又灵活。

4、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要严密。

5、信息反馈。

论述题

7、如何进行培训质量控制的设计和策划?p415

1、绩效(能力)差距的确定。

2、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程度。

3、现代化培训方法运用。

4、高度重视教材的质量。

5、优选师资队伍。

论述题

8、培训组织者的五种基本角色 p420

1、管理者。作为管理者,组织者哦对培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要能获取和开发培训资源,建立同其他部门的联系。

2、顾问。培训组织者要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判断这类问题是否能通过培训有效解决。

3、提供者。培训组织者要设计、保持、实施培训计划,及时把握培训需求,提供满足培训需求的各种课程设置、计划目标。

4、培训者。负责向受训者提供学习内容……

5、创新者。培训组织者不仅要做好培训的一般性工作,而且还要当好企业高层的策略伙伴,帮助

方案设计题 培训过程控制方案 p414

1、培训项目简介。

2、质量管理的目的。

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

4、质量管理的方法。

5、质量管理的指标。

6、质量管理的步骤。

7、质量管理的内容及工具。

8、质量管理的报告及反馈。

欢迎交流:

icesias@126.com

第五篇: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总结

基础知识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1、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4、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 (3)、赢得职业直声誉。

5、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6、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教法应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7、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8、职业道德守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9、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0、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含义:

(一)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遵纪守法 为人师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法律章程);

(三)、勤于钻研 精益求精(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进取)

(四)、以人为本人 开拓创新(提高认识、勇于创新;积极思考 敢于探索 );

(五)、提高素质 促进发展(积极通辑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基本依据。

2、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文件。如《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就业促进法》。

3、《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旅行,首次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首次明确了我国职业培训活动的法律规范;首次在法律中提出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需经过培训”,从而确立“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4、《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正式施行。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体系结构、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等都作了原则规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其他培训);规定企业不仅要“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而且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经费”;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5、《就业促进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确立一个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正府促进就业)、树立了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明确了六大责任(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培训;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建立了五项制度(

1、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

2、建立对劳动者的公共就业出租车民就业援助制度;

3、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4、 1

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

5、加强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与预防制度)、制定了十大政策,简称“116510””。

6、职业培训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的。

7、《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积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还规定,各企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比例。第七条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在企业成本中开支。

8、《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的基本要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

9、《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明确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第二十三条要求,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10、《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指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11、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2、1999rh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3、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按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各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

1、市场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2、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因素: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

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3、供给,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

期。

4、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5、市场经济的优点:(1)、突出了自由竞争,(2)、资源配置通过学市场的选择和评价,

(3)、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7、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效用性标准、成本标准);(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8、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管理内容

由计划时期的事无巨细转化为立法保障,信息服务和监督引导等;(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

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3)、市场竞争的市场

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5)、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9、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

学。

10、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最大化、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劳动力市场。

11、劳动力市场就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12、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当市场机制较完善,并能 较好地发挥作用时,劳动力需求弹性大,当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通常较小。

13、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即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料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14、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岗位。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15、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

16、“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向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给失去工作的生活困难群体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积极”的就业政策: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

17、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表现形式为正外部和负外部。

18、信息不对称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

19、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特点: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开态。

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1、教育的含义:凡是能够增进人事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

度和品质的活动,即可以称为教育。特点:永恒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要传授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新世纪教育培训必须围绕四川基本能力重新设计,组织学习内容被称为教育的四大

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3、素质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贯穿

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与生产关系相互作、与受教育培训

者的相互制约。

5、培训是用系统的方法去帮助和改善别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之能提高工作业绩及

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6、职业培训的特点:a、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培训则强调使学习者即时具备就业

的条件,能够在培训后或在培训的同时即可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教育仍然主要以学科传承知识为本位,培训则主要以传授工作规范为中心;b、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c、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d、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f、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7、职业培训的类型:就业前培训(对新生劳动力和转岗人员的培训);学徒培训;转岗

转业培训;岗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

8、职业培训存在的误区:a、认为培训是“消费”,培训部门是花钱的部门;b、培训部

门和培训工作者缺乏经济意识和相应手段措施,造成培训无效或低效;c、培训课程

和培训手段没有建立在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培训课程不够科学规范,培训手段设施落后,d、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员工培训模式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9、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

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控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类型: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0、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础指标:a、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特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趋势外推法、因果关系法、投入产出法、);b、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办学基本条件指标、教育培训对象统计指标、教育培训活动统计指标、教育培训成果统计指标);c、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d、 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f、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

11、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统计分析。

12、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搜集整理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帐、制作统计报表

12、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a、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b、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c、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d、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

13、“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始见于美国沃尔什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包括的内容:一是用于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二是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费用;三是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四是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五是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增强竞争实力的费用。

14、培训投入,或称培训投资、培训资本、培训经费等,是指向培训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

15、企业教育培训投资是指企业用于智力开发,提高职工文化、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投资。包括:企业举办的岗前、在职培训费用;职工参加成人教育的费用;企业委托高等学校培训代培生的费用;企业从事开发引进技术、项目的培训费用;企业进行培训基地建设的费用。

16、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投资包括:专职教职工人员工资,脱产学习职工工资、职工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1、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和态度。人力是人的素质得到综合发挥所产生的作用力,包括人的现实劳动能力和潜力。

2、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a、建立人才和劳动力市场、b、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建立失业保障制度;c、发展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建立学习型社会;d、改善卫生保健,加强体育事业,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等。狭义的人力资源指教育和培训。

3、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能劫生、变化性、再生性、独立性、内耗性、资本性。

4、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一般员工:开发其操作技能方面的潜力,培养敬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各类专业人员,提高技能、更新知识、开发其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开发其管理智慧、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对部下的亲和力及指导能力,对高层管理者,开发其顺应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5、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培训效果评估。

6、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的人才评价标准,是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依据。

7、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a、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b、给投资主体(国家、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率;c、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d、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8、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a、必须跳出旧的人事管理的束缚;b、必须重视开发的作用,发挥开发的功能;c、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层次,提高开发的整体效果。

9、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技能结构。

1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合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尊重人,调运人的积极性和开发人的潜力;强调把人当作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管理;强调劳动、人事部门和各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11、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a、制定人力资规划;b、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c、进行工作分析与评价;d、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e、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f、进行薪酬管理;g、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h、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I、进行劳动保障管理;j、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动力和保障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遵循了一种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的现代管理思想,即人本管理思想。

第六章 团队建设

1、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

上动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2、团队也是一种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3、工作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

4、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

的组合(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

5、群体形成的基本过程:第一阶段,群体形成阶段(群体的目标、结构、领导都不确

定);第二阶段,群体的震荡阶段(群体的领导者出现);第三阶段,群体的规范化阶段;第四阶段,群体任务执行阶段。

6、团队精神的含义,是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大局意识、

协作精神、服务精神)

7、团队建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

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8、团队建设的要求:a、清晰的团队目标;b、共同的信念;c、成员之间的信任;d、

良好的沟通;e、必要的相关技能;f、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g、良好的团队环境。

9、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阶段、困惑阶段、成型阶段、行动阶段、团队阶段。

10、团队建设对职业培训的意义: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满足个人心理需要;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提高决策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绩。

1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12、工作中不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

13、工作中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14、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原则;宽宏豁达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平等原则

15、正常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a、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b、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c、

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16、改善人际关系最常见的几种方法:明确交往的基点;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调试冲突;以诚待人、尊重他人;优化团队风气;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

第七章 拓展训练

1、拓展训练或叫拓展培训,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式培训。

2、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

则,主张课程应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3、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

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为水上、野外和场地训练。

4、拓展训练的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5、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

力。

6、拓展培训是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学员在“做”中学习,通常有四个重要环

节:建立团队与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

7、拓展训练的基本程序:破冰、项目操作和总结。

8、拓展训练的基本注意事项:安全要求、对于培训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学员的基本要

求。

第八章学习型组织与班组建设

1、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氛围,

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和制度。

2、目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方法主要借鉴美国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

的艺术和实务》,该书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转换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3、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a、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b、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c、

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d、强调终身学习;e、重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意识;

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①、要进行全员学习;②、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

③、制定团队学习制度;④、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⑤、须要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⑥、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 ⑦、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⑧、要做实创建内容。

5、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的设计者、具体组织者、

亲身实践者。

6、企业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班组工作制度建设、班组学习制度建设、班组激励机制

建设、班组技能培训制度建设。

7、新时期班组长岗位培训的基本内容:班组管理能力的培养、生产技能的培养、创新

能力的培养、培训工作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政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