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新探索

2022-11-15

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载体。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后,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建设与管理已引起高校管理和教育者的关注。尤其在民族高校, 如何利用青年志愿者工作推进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青年志愿者工作在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通说认为,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 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高校志愿服务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的社会服务, 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种活动行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 大学生通过自身行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 把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觉自愿的需求。在另一方面, 社会的认可、公众的赞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对自我的肯定, 帮助和服务他人的乐趣及成就感使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获得自我反省、激励、评价和提高的机会, 不断地去升华自己的精神和思想, 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在民族高校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是从较为封闭的环境进入大学校园, 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视野不开阔, 加之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和日趋严峻的就业预期, 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从而自信心不足, 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的动力。然而在参加青年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能够接触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 有助于开拓其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途径, 转移封闭于自身困境的注意力, 通过关心、帮助他人可以满足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有助于他们自尊、自信意念的增强, 激发他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进而有助于潜移默化地确立、完善其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另一方面,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自己有所担当、为人信赖,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诚信观念。

2 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遭遇的困境

2.1 民族高校青年志愿活动在当前社会志愿观念影响下的尴尬

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悠久的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乐善好施、广开善缘自古就誉为仁者之风。自新中国成立后, “学雷锋活动”更是将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升华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体现, 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观念。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下, 一般人对志愿者活动“无偿性”、“服务性”特征的放大性认识导致志愿者工作被狭隘地界定为“好人好事”, 就是志愿者提供一些生活服务、公益项目服务等。许多高校的青年志愿活动从而常常沦为单纯的“廉价劳动力”的提供。民族高校学生具有善良、豪爽、讲义气等民族心理特征, 本身与志愿者精神是有许多契合点的, 然而他们又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自尊心。在当前观念影响下导致学生的“爱心”与“热情”极易在这样的服务环境中遭受挫折。

2.2 经济因素成为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的“掣肘”

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 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 其经费大都来源于学校专项学生经费、社会赞助, 有时甚至要志愿者本人义务提供。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 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 使得志愿服务会大打折扣。而在民族高校, 资金问题在影响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上尤为突出。民族高校大多属于发展型高校, 学校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因此在扶持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力度上肯定相对较弱。而在社会赞助资金方面, 许多社会赞助常常是针对高校内部的经济困难学生提供, 很少与志愿者行动项目相结合的。对于志愿者要自己承担一定的交通费用或额外生活费用, 导致许多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望而生畏”, 从而为自身对公益事业缺乏关心寻找到“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逃避理由。

2.3 青年志愿者机构的自身主观管理原因对志愿者工作效果的影响

民族高校青年志愿工作固然受到上述客观因素影响, 但其自身在管理模式上的缺陷亦是工作效果发挥不好的重要原因。首先, 尽管每年都在全校范围内对广大同学进行大规模志愿者招募活动, 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 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 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 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2]其次, 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 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 使得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 难免会沦为提供“廉价劳动力”, 志愿者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志愿者活动意义的降低必然会带来参与人数的减少, 这也是参与志愿活动人数从起初爆满到后期“荒凉”的重要原因。此外, 由于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 为了名利、宣传或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等而组织或参加活动, 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同时, 这些光作“表面文章”的志愿活动由于缺乏前期的计划, 带有随意性与临时性, 往往导致志愿者的被动心理, 使得本身为志愿的活动成为有组织的强迫, 违背志愿精神与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削减了志愿者行动的吸引力与号召力。

当然, 青年志愿者机构的自身管理原因对志愿者工作效果的影响在其他非民族高校中同样存在。

3 探索民族高校青年志愿工作的新途径

3.1 积极帮助青年志愿者树立当代志愿理念, 提高自身认同感, 打造青年志愿文化

针对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的特点, 首先必须解决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心理包袱问题, 需要帮助民族高校志愿者树立当代志愿理念。当代的志愿服务理念是有别于传统的助人精神的。传统的助人精神过多侧重于单向度的奉献, 忽视志愿者的心理体验和收获、被助者自主能力的激发以及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效应。然而当代的志愿活动具有“双赢”的特点。高校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活经验, 加深了社会认识, 同时, 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扭转青年志愿者自身以及公众对志愿理念的传统认识, 营造建康、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应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 单纯靠志愿者自身热情的自愿投入是不可能保证志愿精神在社会中薪火相传的。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 志愿者机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侧重不同的主题, 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 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 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 青年志愿者内部应多提供交流机会和平台, 让青年志愿者们在相互感染与鼓励中将单薄的自身激情上升为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志愿者精神。其次, 加强对青年志愿行为的激励。激励的形式分为精神的和物质的。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 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 尽管高校定期会对一些有突出表现的青年志愿者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但其表彰的力度和级别远远弱于对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等的表彰。

3.2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 打造有民族特色的志愿项目品牌

在民族高校志愿工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利用好资金,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越大的作用, 或者说如何开辟更多的志愿服务资金来源?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 品牌越高则志愿事业的效应越大。要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必须培育出富于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社会大众的认可与热情支持可以使得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获得广泛的群众社会基础。民族高校学生由于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 大多具有能歌善舞的才艺。在组织志愿服务时, 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 打造一些具有文化宣传内容的志愿服务品牌。另一方面, 社会效应的扩大可以吸引企业赞助, 开辟资金新来源。从社会上争取资源是目前解决高校学生活动经费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是, 挖掘社会资源, 必须要对资源进行进行政策、法律以及教育层面上的考察。

3.3 不断完善志愿工作机制, 使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化、稳定化

在大多数高校中, 由于青年志愿机构都是社团组织性质, 因而从机构运作上, 具有“人治”的特点。青年核心人物在青年志愿组织中往往起着灵魂的作用。当核心人物能力比较强, 有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时, 志愿活动往往进行得有声有色:反之, 甚至会导致志愿者组织的无法正常运转。这种“人治”特点使得志愿活动缺乏长期性与连贯性。因此要保障志愿活动的稳定开展, 必须完善志愿工作的相关制度, 譬如制定志愿者招募办法和程序、注册管理、考核评价标准等等。

摘要:青年志愿者工作在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因为社会观念、活动资金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遭遇困境。笔者试图在分析上述原因的过程中探索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

参考文献

[1] 祝国群.依托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6 (12) .

[2] 高天琼.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襄樊学院学报[J].2006 (7) .

上一篇:基于博弈模型的大型工程PPP合作对策研究下一篇:浅谈企业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