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检验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为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积极性,加强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培养和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篇: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检验专业的课程而言,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环节运用的效果不佳。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为切入点,在实验课程中引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来探索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顺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改革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融合了多学科、多技术等独特应用价值在医学检验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1]这也给医学检验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对现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各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仍以验证性、简单性、重复性实验为主,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验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现在医院的检验科、独立实验室对检验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要懂得操作仪器设备的人员,更是要具备实验方法的建立、评价和选择的创新型高级人才。因此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后于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教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经过多届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套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全国各医学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在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环节均有不同的改革措施与举措,如尝试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新的教学形式,但范围有限。[2] [3]尤其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模式还基本停留在对理论课进行理论验证阶段,实验项目缺乏创新性,从实验线路的确定、实验步骤及设计到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基本都由带教老师全权代理,形成一种“教师讲授原理、灌输临床意义,学生按程序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的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养成依赖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4]如何充分利用实验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完成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是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实验的类型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性、验证性实验的水平上,而要按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做到既要有基本实验的训练,又要有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创新思维等适应科研工作的实验,即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三、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打破目前普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思考、教师辅导”的新格局。在实验授课实践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研究者”身份,建立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5]改革中将部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通过在各个实验的原有课前讲授中加入“实验设计思路与目的”板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逐步习惯对各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思考;第二环节,在前部分的学习基础上,开展自主性实验,只告诉学生相关的实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实验方法,然后给学生一个病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自己申领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得出实验结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病例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致力于专业技能和科研基本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通过这样的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了方便改革的进行,教研室组织编写了该门课程新的实验教程,在其中加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糖尿病的实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综合病症的实验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上述的模式进行大量的探索实践。如在“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实验设计思路与目的”板块,以病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乙醇性肝损伤等)介绍将学生引导到实验项目中;其次将学生分成4至5人一组,让每个组的成员进行PBL讨论,分析不同的病例情况,做出初步诊断,制订实验设计方案,进而根据《实验教程》限定的试剂、器材选择实验方法,分组汇报结果;再次教师审阅评价及指导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学生申领试剂、器材后自主完成实验内容,汇报最终诊断结果及依据;最后教师根据“综合设计性实验评估表”给学生打分并总结实验。

四、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探讨

一种实验教学的模式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真的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还是要通过结果来反映。[6]通过对在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的改革能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巩固多学科的知识,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教学改革,值得推广。我们还通过教师的评价、实习单位的评价以及学生就业率等几个指标对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7]尤其是通过指导教师的评价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这种新模式的实验教学兴趣较大,通过全面、系统、独立掌握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明显提升,期末考试时,学生们的成绩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这种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参与教改的学生就业率逐年上升,近3年分别为86.7%、93.5%及98.8%。调查问卷具体结果见表1。

五、结语

实验课程的综合改革符合临床检验工作实际,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知识。将实验环节与临床医学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医学实验室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可激发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虽然这一改革从实验准备到操作到结果分析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表面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负担,实际上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一实验课在不同教室进行不同的实验项目,促使教师必须预先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更要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更佳途径,这些对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注 释 ]

[1] 杨虹,李智,盛红华等.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90.

[2] 姚群峰,宁勇.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新变化[J].检验医学教育,2011 (3):1-3.

[3] 程曦,金家贵,王跃.我国检验医学专业现状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11):2072-2073.

[4] 张锡钦,刘文伟,罗云星.高等医药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2):182-184.

[5] 郑家茂,张胤.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108-112.

[6] 郭兴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05(4):153-154.

[7] 韩学波,廖国玲,杨华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操作技能评价体系探讨[J]. 检验医学教育, 2011(9)14-17.

[责任编辑:覃侣冰]

作者:钱士匀 熊燏(等)

第二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为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积极性,加强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培养和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应用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根据临床检验标本,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了适应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发展,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发展至今,病原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临床上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在逐渐被耐药菌株和机会致病菌替代,而新型病原和传染病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2]。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我校与在临床教学单位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岗位的需要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实现“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微生物学检验的工作重点。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我校增加了微生物检验实践课学时比例,由原来的不足30%调整到50%以上。采取校内实践课与校外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校内建立一体化实验室、检验实训中心,尽可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阜阳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开设课堂,把课堂带到临床一线,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开展检验技能强化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只有一次的实验课程操作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导致进入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医学检验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详细讲解、教学演示,指导学生对技能项目进行反复演练、详细归纳、纠正和总结。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检验常用仪器使用和实践技术操作。

2.3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多参与、多实践。在教学时间上体现开放性,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学期安排2周技能开放周,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训练,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增强实训时间的开放性。

3.开展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为此,我校教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

3.1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协会”和“微生物学协会”等学习型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学生以社团为单位,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指导,在校内外开展服务性社团活动,如免费验血、流行病预防讲座等。

3.2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我校与阜阳市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合作,每年举办“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竞赛、“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实践课的积极性。每到赛前,教室和实训室都有大批学生在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转变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

微生物检验的教学任务重、知识点散、重难点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教学考核中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单一理论考试变为“理论考试+平时技能考试+实验考试+口试”,理论考试占50%: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技能考试占20%包括个人技能考核、小组技能考核,注重学生个人技能的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考试占20%即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基本操作,如制备细菌涂片、染色、平板画线等;口试占10%:由学生任意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作答,现场打分。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針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经过长期努力,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鞠晓红,马爱新.微生物检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7):556-558.

[2]赵晋英,王秀虎,黄泽智,等.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学及检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热带医学杂志,2008,8(5):516-518.

[3]章跃陵,黄通旺.推进微生物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人才[J].高教论坛,2005,3:65-67.

作者:汪作琳

第三篇: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探讨

【摘 要】《寄生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标本复习与考核软件作为标本复习的补充,以学生自己镜下找到标本并正确辨认作为实验考核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寄生虫学检验 实验考核 计算机辅助教学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寄生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水平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在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1。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使我们对《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是教师事先在显微镜下找好各期寄生虫形态玻片标本和寄生虫大体标本,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别记录各种镜下标本和大体标本。传统的考核方法有许多弊端:(1)考前要布置考场,准备工作繁琐。(2)学生要分批进入,其他学生要另安排教室待考,需要另外教师维持秩序。(3)每考一批,教师要调整标本排序,考核所需时间较长。(4)考核过程中各种镜下标本容易被先考学生移动,造成后考学生所见与教师要求不一致,或造成误判。(5)因考场的限制,标本之间距离较近,考核时同学难免互相窥视,同时,虽然不同批次学生的考核内容稍有调整,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考题内容易泄露而失去公正性。(6)最重要的,是学生依赖于考核前的总复习,而忽视了平时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二、目前的实验考核方法

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正确地进行寄生虫检验工作,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所以必须全面掌握寄生虫学检验知识,包括对寄生虫标本的制作和形态观察,而很多学生只注重观察而忽视动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进行了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1.实验考核范围的改革

过去强调寄生虫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现在根据基层岗位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核重点放在蠕虫卵、原虫包囊和其它重要寄生虫形态上。

2.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将过去教师找好镜下标本由学生辨认改为:在2个学时时内由学生自己找到10种虫卵(包囊或其它寄生虫各期形态)并正确辨认。记录所找到的标本,由教师当场鉴定,正确的给分,错误的倒扣分,相同的不给分。考核结束,学生当场就得到了考核分数。为避免学生“借”别人找到的标本给自己计分的现象,考核时规定学生固定使用一台显微镜,并登记显微镜号码。同时,为与临床接轨,考核时对于蠕虫卵和包囊标本不用玻片标本,而用混合虫卵、包囊悬液,直接涂片或碘液染色镜检。

目前的实验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加强平时实验课的动手能力,迫使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也避免了试题泄露,保证了考核的公平。但也存在着混合虫卵、包囊悬液标本消耗过多、实验费用过大等弊端。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标本复习和考核中的应用

大学生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我院寄生虫检验课程的实验课时是20学时。为了弥补传统实验课教学时学生接触观察实物标本机会少的缺陷,我们利用校园网上的“天空教室”栏目,将各种蠕虫卵、原虫包囊和其它重要寄生虫形态图片数字化,组建了网上复习和考核系统。

1.复习和考核内容图片数字化制作

包括常见人体蠕虫卵、原虫包囊、重要寄生虫各期形态,在Motic数码显微镜下摄取典型形态清晰图像,以JPEG文件存储。

2.复习软件的制作

应用Powerpoint 2003作为软件制作平台,打开“新幻灯片”,选择空白版式,插入寄生虫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应用工具栏中箭头及文字标注所示标本的主要结构和准确名称,并在幻灯片空白部分用文字注明观察要点,如观察对象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根据线虫、吸虫、绦虫、原虫制作不同文件,同一内容选择多张不同图片。所有幻灯制作完成后,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及时间,保存。

3.考核软件的制作

考核软件的制作方法和复习软件基本相同,只是无需标注,只写明答题要求。每张幻灯片按顺序编号,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及时间,保存。每个考核文件含20个标本图片。根据要求将蠕虫卵、原虫包囊、重要寄生虫各期形态等标本进行组合,制作多套考题。

学生可利用校园网络上的任何一台电脑,在校园网上天空教室登录后,进入课程,随时复习、自我测试。复习和考核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可以不受课时的限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标本,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目前,我们以学生自己镜下找到标本并正确辨认作为考核方法,计算机多媒体标本复习与考核软件作为标本复习的补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用专业的在线考试系统代替Powerpoint 2003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翠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 2008,6(13):143-145.

[2]吴宏.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01,3(3):219.

基金项目: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院级课题(编号:2006018)。

作者:费红军 岑叶平 周锡芳

上一篇:观赏园艺论文范文下一篇:演员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