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的做法

2022-08-10

第一篇:耕地占补平衡的做法

关于改进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09-03-26 08:46:40 浏览次数:97

关于改进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湘国土资发[2008]18号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省各级认真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连续八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全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三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增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转变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途径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统一,实现由以土地开发为主向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的转变。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着力推进土地整理。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运用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加大农村废弃建设用地整理力度。

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积极组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的土地和自然灾毁的土地进行复垦。

严格控制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开发项目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科学论证,办理审批手续。土地开发补充的耕地必须满足农业生产对农田灌溉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不具备开发条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行为,要坚决制止。

从今年起,各地要以农用地整理、村庄整理、农村废弃地(含废弃宅基地)整理、土地复垦等作为主要途径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投入力度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考虑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目标的实现,加强与财政、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衔接与协调,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建立资金集中投入机制。

要加强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的征收使用管理,依法依规足额征收,杜绝“减免”,及时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各地要从数量、质量、生态协调统一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角度统筹选择项目,严格按照《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和《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项目,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和资金安全、有效、快捷运行。

从今年起,运用各级各类资金立项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后,其新增的耕地均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经验收确认的补偿指标,按资金来源由投资立项的国土资源部门掌握使用。

三、推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复垦

实施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为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从今年起,各地可按照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原则,将复垦为耕地的原农村建设用地与新增建设用地进行等量指标置换。实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的,新增建设用地不占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但应依法按程序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农民建房使用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报市州国土资源局批准;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经市州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省厅批准。省以上投资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经批准获得的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由各市州掌握使用。

四、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检查

严格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各级运用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必须按项目进行管理,并不断提高补充耕地投资标准和建设质量。项目工程施工结束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结算审计。项目验收和指标确认时,应严格把关,准确核实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和置换、折抵指标。

严格补充耕地资金管理。补充耕地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资金拨付和使用必须控制在项目预算范围内,不得办理超范围、超预算和虚列的支出。

严格置换指标管理。各地要建立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台帐,实行封闭管理。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逐项进行登记,详细记录项目的名称、位置、项目验收、指标确认、置换指标使用等情况。

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督检查。省厅将加强对各级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置换指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没有按期完成整改的,省厅将暂停该市州置换指标的使用以及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和指标确认权。

二ОО八年八月四日

第二篇:关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

附件2 关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 (征求意见稿)》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制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的必要性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保护耕地的重要制度,是保证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在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按照区域考核,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基本实现了省域内的平衡。但是,这个平衡并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占补平衡。通过几年来的核查情况看,耕地占补平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责任单位并未履行补充耕地义务;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擅自减免耕地开垦费的情况;一些建设项目虽然数量上完成了补充耕地,但质量还有一定差距,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

为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关于‚占多少,垦多少‛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保证补充耕地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必须严格实行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2001年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74号)明确提出了要逐步实行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并于2002和2003年开展了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的尝试。去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明电[2004]28号)对耕地占补平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确立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使占补平衡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办法》起草经过

为制订《办法》,部从2002年初着手起草准备工作, 组织有关人员赴辽宁、河北和湖南等8 省进行调研,同时对国务院批准的29个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情况进行了核查;组织召开了有10个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耕地保护处有关人员参加的研讨会;开展了按建设用地项目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并将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

2003年10月,部在长沙组织召开了北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和福建等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法规处和耕保处负责同志参加的研讨会,对《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又对《办法》进行了修改。

2004年,全国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部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行了清理,进一步总结了各地的成功经验,研究了改进工作的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关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规定,部下发了《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28号)。根据国务院28号文和部128号文件精神,部再次对《办法》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办法(征求意见稿)》。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考核对象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6条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耕地,以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分别由市、县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负责开垦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根据这一规定,《办法》第六条明确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对象,即: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用地,由建设单位自行补充耕地的,建设单位为考核对象;建设单位不能自行补充耕地,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交纳耕地开垦费,由收取耕地开垦费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代履行补充耕地义务的,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为考核对象;城市和村庄、集镇分批次建设用地,所在市、县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为考核对象。

(二)关于考核内容 《土地管理法》第3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根据这一规定,《办法》第八条明确,按照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主要考核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和资金来源。之所以要将补充耕地的资金来源作为占补平衡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一些用地项目耕地开垦费不落实的突出问题。对于农民建房涉及到的补充耕地资金问题,是一些地方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土地管理法》对农村村民个人建房补充耕地资金未做具体规定,《办法》第十二条根据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85号)的有关要求,明确:农民建房的补充耕地资金可从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支出。

此外,按照国务院28号文关于‚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要求,《办法》第十条规定,实施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当优先选择与被占用耕地等级相同的项目;确实无法实现等级相同的,应当选择等级接近的项目,并按照数量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

(三)关于考核标准和方法

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规范化,必须对考核标准作出详细规定。结合考核内容,《办法》第十三条明确了考核标准,主要从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和资金来源三方面进行考核。根据经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要求,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资金全部符合要求的,该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为合格,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的,为不合格。从近年来开展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核查掌握的情况看,个别建设项目批准用地后,还存在补充耕地数量未达到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或补充耕地质量不高,或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的现象。为达到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的目的,督促补充耕地责任单位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办法》第二十条对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合格率较低的地区实行限期整改的制度。

此外,由于每年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有数万之多,工作量很大,为有序组织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从考核工作的部署,建设用地项目考核登记,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实地核查和抽查,以及情况汇总通报等环节作出了程序规定,并对每一考核环节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

(四)关于法律责任

为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确保建设用地单位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必须对未按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为此,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对不履行补充耕地义务或者补充耕地不合格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二十四条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或者擅自截留和挪用耕地开垦费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政策法规司 二○○五年十一月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

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1‟3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城乡规划土地局、规划和国土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省(区、市)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推行和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实现了省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责任不明确、补充耕地质量不高、考核方法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实现“十五”期间耕地保护目标,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控制占用与依法补充两手抓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十五”期间耕地保护要实现的“两个平衡”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总目标的基础。各地应充分认识耕地占补平衡在耕地保护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按照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三方面协调统一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到实处。

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关键要两手抓。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二要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明确补充耕地责任单位,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落实补充耕地方案,切实做到耕地占补平衡。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狠抓落实工作,推行耕地储备和项目挂钩两项制度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重要的是补充耕地的责任单位、所需资金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得到落实。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依法组织报批农用地转用时,无论是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还是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均应按有关规定认真编制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落实补充耕地的责任、资金和项目。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报部审查的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应严格依法审查,保证其合法性和可行性;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应退回报送单位,不能上报。

各省(区、市)要积极推行耕地储备制度和建设项目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挂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先行开发整理耕地,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将新增耕地指标划入耕地储备库;当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补充时,收取耕地开垦费,从耕地储备库中划出耕地指标,作为建

设项目占用耕地补偿指标,实现先补后占。暂无条件建立耕地储备库的地方,在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补充时,应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中选取已经过论证并批准立项的项目与建设项目挂钩,拟订补充耕地方案,并利用建设单位所缴纳的耕地开垦费,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补充耕地。

开垦耕地用于占补平衡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要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和规定进行管理,以保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及完成期限。凡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新增加的耕地,不能用于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多方筹集资金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应按资金渠道核算新增耕地面积,利用耕地开垦费新增加的耕地,才可用于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补充耕地质量

各省(区、市)要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抓紧研究耕地占补平衡中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从耕地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配套设施条件等方面入手,尽快制订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耕地质量标准,为评价补充耕地的质量提供可靠依据。在制订耕地开垦费标准时,除考虑补充耕地的数量成本外,还应考虑质量因素,为提高耕地质量提供资金保证;依法收缴的耕地开垦费要专款专用,不得侵占、挪用,也不得减、免、缓。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要认真贯彻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的原则,以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耕地质量标准尚未出台前,各地可侧重从耕地的耕作层厚度、平整度、土壤质地、灌排水条件、道路和林网建设等方面来评定耕地质量,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参照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标准进行评定。有条件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剥离用于新开垦耕地。补充耕地质量已具备耕种条件但未达到与占用耕地质量相当的,要追加投入,逐步提高耕地质量。

四、立足本地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各市、县要组织力量摸清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立足于本行政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省域内易地补充耕地工作,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

易地补充耕地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其指标应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分解时下达,或在实施易地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有关市、县计划,使易地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衔接。为使易地补充的耕地与建设占用的耕地质量相当,耕地开垦费应按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标准收取。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的立项、实

施、验收等要按照国家和省(区、市)有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易地补充耕地经验收合格后,由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确认申请易地补充耕地市、县所取得的耕地补偿指标。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对补充耕地进行土地变更登记,依法确定土地使用权。补充耕地的利用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适应市场需求,发展高效农业,使农民增收受益。

有关省(区、市)要根据上述要求抓紧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有关管理办法,对易地补充耕地的组织、规划与计划管理、缴费标准、项目组织实施、验收、补充耕地指标划转及后期耕地管护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使省域内易地补充耕地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五、严格考核标准和方法,加强补充耕地监督检查工作各省(区、市)要抓紧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改进和完善考核工作。为督促建设单位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在区域考核的基础上,要逐步实行按建设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的制度。从2002年起,部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分别设立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农用地转用中耕地占补平衡的登记台帐,注明已依法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建设项目与对应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名称、编号,拟补充耕地面积、地块的图幅号以及资金落实、项目进展情况。各地要尽快建立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情况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

度,追踪问效,确保补充耕地任务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部将随时抽查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用中耕地占补平衡的完成情况,并通报抽查结果。

各省(区、市)要严格按照部下发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有关文件和《关于开展2001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19号)中有关要求,考核各市、县2001年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写出报告,于2001年12月底前报部。部将对各省(区、市)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情况予以通报。

国土资源部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关于制定《桃江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细则》的

情 况 汇 报

县人民政府:

财政省直管县后,各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充的任务由原来的市级统筹补充转变为由各县自行负责。为了启动我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并规范项目管理,保障补充耕地开发数量和质量,发挥补充耕地开发项目资金效益,实现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我局组织并商财政、农业起草了《桃江县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我县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情况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就是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而且必须先补后占。

近三年来,我县用地需求均在3000亩以上,其中耕地约占2000亩以上。至今,我县积压的用地报批已达到3000多亩,其

1 中需要抵补的耕地2000多亩。由于财政体制转换,市级不再负责全市统一抵补,而县级耕地开发又处在起步阶段,补充耕地指标库为零,今年我局已向市局借用了抵补指标600亩也需要归还,再借已毫无可能了。补充耕地指标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县非农建设用地报批,已影响到我县经济建设发展对用地需求的供应。因此我县急需启动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否则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我县非农建设用地将无法报批。

二、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我县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后备资源紧缺的问题。

一是要允许对25度坡以下土壤质量较好的少林地、无林地、等实际现状是荒山的这些农业产出几乎没有效益的土地进行开发。这些土地在法律上并没有禁止开发,现实中资源也有。我县属丘陵山地地形,林地在二调的数据库中接近180万亩,占桃江310万亩总面积的58﹪,而实际现状约5﹪即9万亩是荒山荒草地和没有农业产出效益的乔木林、灌木林地,应该说在后备资源上是有方可想的,如果在其中腾出5万亩符合开发条件的就够桃江用几十年了。因为桃江要发展,就要用地;要用地就必须要搞占补平衡。桃江不可能花钱到外地去购买抵补指标来报批用地,外地去购买抵补指标来报批用地势必造成项目

2 资金流失。其实,通过资金投入对那些低效或无效利用的非耕地进行开发可以明显改变这些土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桃江的农民和土地流转承包者也需要改变那些荒山荒地的面貌,使之具备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如果在项目准入上支持的积极性不高,设臵门槛过高,势必会造成我县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吃紧”,形成少地或无地可开。

二是在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时要注重我县县情。众所周知,我县能开发为水田的资源基本枯竭。我们在县城和建制镇周边的占地绝大部分是高效优质的水田。耕地的后备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农村的边远区域。两相对比,新开和占去的耕地在质量上要平衡几乎没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但目前法律政策上占水田补旱土是允许的。况且只要部门给力促进规模化开发、规模化流转经营,亩平旱土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不会比亩平水田低。比如当前桃江油茶产业、药材金银花和玉竹参种植就需要大面积的旱土。同时,我县系丘陵区,坡度在25度以下,土地比较肥沃的资源分布十分零散,要集中连片开发一片土地完全符合“土地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几乎不可能,所以提请有关部门在进行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时既要依规办理,又要很好地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共同为县城经济发展服务。

三、项目实施有保障

(一)资金来源和使用有保障。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类:①耕地开垦费,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47号)的第二章耕地开垦费的征收和第三章耕地开垦费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六条中规定省统筹20﹪后的80﹪由县收取。第十条规定县级收取的开垦费90﹪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支出,10﹪用于耕地保护相关支出。在市级统筹的以往年度里,我县每年向省市缴纳的开垦费都在1000万以上,在去年提高标准达到水田每亩1.8万、旱土1.2万后,根据我县用地需求预测,每年可征收的开垦费将超过2000万。②农土资金,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印发<湖南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建[2004]46号)第十三条规定,农土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支出。我县近几年来每年农土资金计提在400万左右。

(二)有专业机构和专业力量。我局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目前拥有人员编制8人,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专门承担项目的实施。

四、项目的运转模式

4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和上级国土部门有关的会议精神,项目的运转模式目前是县级国土会同农业财政初选址后申报市级终选址签发《选址定点单》,然后县级可研、测量、设计、预算、实施、初验后报市级验收、省级指标确认。

五、细则的主要内容 细则共分五章三十五条。

第一章《总则》共三条,主要内容介绍制定细则的依据、县级占补平衡项目的概念和明确国土、财政、农业三部门的职责。 第二章《规划与立项》共八条,主要是规定项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选址程序、申报材料、项目立项审批、项目测绘、规划设计和预算、评审和资金计划下达。

第三章《实施》共九条,主要是规定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规划设计变更的批准权限、项目验收程序和土地变更调查登记以及项目网上报备和补充指标的使用。

第四章《资金管理与监督》共十一条,主要是涉及资金来源、资金计提、资金使用、拔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

笫五章《附则》共四条,主要是明确三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细则的解释权和实施时间的划定。

六、请求

1、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三部门以联合的形式出台

5 《细则》。采取该形式的理由是:①本细则不需要太高的政策效力,只需要明确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在三部门间的实际操作程序。部门间比照以往相对应的上级部门的历史做法相互协商后,可以形成一致的意见。②有惯例。比如涉及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就是省国土和省农业就下发的文件;在涉及项目资金方面,就是省财政和省国土联合下发的文件进行的规范。

2、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将我县坡度在25度以下的无林林,少林地纳入我县耕地补充的后备资源,以保证我县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3、请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在我县补充耕地进行质量评定时,充分考虑我县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政策标准,以保证我县占补平衡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桃江县国土资源局 2011年9月

第五篇: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会表态发言

在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会上的表态发言

徐家坪镇镇长:秦彦军 (2014年11月6日)

各位领导、参会的同志们,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徐家坪镇切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作如下表态发言:

一、镇域基本情况

徐家坪镇地处县城西北18公里处,东与原白石沟乡接镶,西连郭镇木瓜院,南邻金家河、横现河,北临马蹄湾、西淮坝两镇,平均海拔716米,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全镇18个行政村,1个社区,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66户,农业人口13595人。现有耕地资源68180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6710亩。

二、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所做的工作

1、加强规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我们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对各类土地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在县国土部门统一部署下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达到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目的。二是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凡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我们坚持不予调整规划,对非重点项目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不予调整。确需调整规划的,必须要在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规划调整方案,保证了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依法监管,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一是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认真开展动态巡查工作,年初镇

上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镇村干部与国土所每月动态巡查不少于3次,并建立动态巡查台账,并实行划片包干、动态巡查责任到人,对全镇范围内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做到违法案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二是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坚持“预防为主,重在发现,严肃查处”的执法思路,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积极实施耕地补充和土地复垦,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是要求各村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作用,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规划和计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质地的就尽量不用好地,对于避免不了的占用耕地,必须严格实行耕地先补后占。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土地复垦专项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我镇从“5.12”汶川地震后,涉及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等用地面积较大,截至目前,全镇共复垦土地3690亩,总投资1430万元,积极实施土地复垦,通过土地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三、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与措施

(一)继续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不断巩固耕地保护成果。以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

用地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责任,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在推动“调结构、保发展、促稳定、惠民生”的同时,确保我镇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严格实行项目用地预审,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查处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全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严格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高耕地面积和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开展好土地整垦项目及耕地储备项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探索,拟在后期每年能够推出1至两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并逐一实施,争取早见成效。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上一篇:感恩母亲的英语作文下一篇: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