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的“留白”

2022-09-10

中国画讲究意境美,而意境美讲究气韵、空旷,留白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留白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对于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它是通过画面的虚实关系来表现,是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很早就讲究留白的处理。尤其是到了宋代,人文画开始慢慢发展,使得留白更加突出。宋代画家流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们加入了更多的主观随意性,对画面的空景和实景的处理更加的精细和用心。例如宋代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图1)中,画风大胆、用笔豪放,用简单的线描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神态。同时,他舍弃了一切的背景,画面简练单纯,惟淡墨勾勒,以少胜多,寓意深远,令人寻味,“诗仙”的神态与感觉跃然纸上。南宋的马远,其山水画善于取景,也能留白,常能以偏概全,从小中见大,他的画有时被称为“残山剩水”,峭蜂直上但是不见顶;绝壁直下却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寒江独钓》(图2),整个画面只画了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叶扁舟和独坐垂钓的渔翁,渔翁的身体向前略微倾斜,全神贯注的在坐在船的一边垂钓。他做的一端由于重力原因,微微下沉。同时在整幅画面中,四周除了简单的寥寥几笔水波之外,几乎全部为空白。虽然画家笔墨用的很少,但是整个的画面却并不空泛。在画面的构图中大面积的“留白”恰恰可以让我们想象这江水浩渺无烟与寒气逼人,更增加了寒意与空旷感。作者用空间创造了深远空旷的意境,让观赏者的想象力进行没有限定的二度创作。用“空”来表达水面之“寒”,更符合中国文人那种简约,寂寥的审美倾向。

到了元代以后,文人更加的追求意境,走上了空灵的风格。画面还是很讲究“留白”,如倪瓒的《幽涧寒松图》(图3),笔墨虽然不多但是意境却深幽,“疏而不简”,“简而不少”。他的这种注重抒写性灵的方式,为后来很多人学习。《幽涧寒松图》采特殊的构图方式,将宽广的水面压缩成一条细细的溪流,从前景前面缓缓的流过。他用轻重干湿不同的微妙侧峰笔触画出山石的顶面与侧面,充分表现出了山峰立体感。画中所展现的是非常幽静清凉的景色。这幅作品留白并有机的穿插干枯的笔触。使得画面看起来清淡,但是很丰富美妙。而这正是倪瓒心目中的那种宁静而有序、远离世间尘嚣的理想人文环境。

明清时期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八大仙人,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就是“墨点无多泪点多”。他是典型的写意代表人物,八大仙人的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也就是是“廉”。对于“少”,首先是描绘的对象要少;一幅画可能只有几个物体占据画面,其他部分全部的都是留白,给人以二次想象的空间。二是在塑造对象时所用的笔触少,寥寥几笔,就写意性的勾勒出花鸟的形态。八大仙人的善于留白,白的巧妙,少的不薄,白的精彩,少的不贫,不单调,留白留的有味道,有意境。透过少和留白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作到的,他的留白,特别讲究少许物象在二维空间中摆放的位置,也是所谓“计白当黑”。在中国画的留白当中,要从整体的考虑出发去留白,不能仅仅的关注一个物体进行留白,而是要整体的对照,衡量。每一个局部无论是留白还是笔墨都要服从整体的要求,黑白、虚实,必须的辩证统一起来观看。留白的目的必须既能于传达作者的美感和审美认识,又能让观众进行不规则的、无序的二次想象与审美。实景约束着空景,空景夸大、丰富深化着实景和整个画面。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互为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没有虚实变化,就没有国画艺术的节奏与生命力,也就失去了国画艺术的魅力。要充分的利用画面的空白、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遮藏关系、场景的疏密关系与繁简关系、浓淡虚实等表现手法来进行塑造空间,要根据不同的题材以及不同的对象,来进行灵活地处理,要发挥中国画的构图完整性、叙述性、灵活性的长处,充分留白,使其作品更加的生动。

其实空白之间的变化和呼应,在画面上就是实与虚,空与疏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的衬托而出现的,留白其实在衬托了画面主体的同时又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可谓是形象的延续。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以虚空传递丰盈,传达着深深的意境与内涵。体现着着中国艺术的一种空灵精神和中国美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画的神韵所在。

摘要:“留白”是国画构图与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处理好留白,能“简而不少”、“计白当黑”、“虚实相间”、和谐统一,能充分让观众想象力进行无规则二度创作,产生更好的表现效果。能充分体现着中国艺术的一种空灵精神和中国美学的精髓。对于“留白”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继承发扬,传承开拓,创作出更加生动的作品。

关键词:中国画,虚实,留白,意境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3] 陈兆复.中国画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电控发动机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宁夏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