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课题

2022-11-07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课题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

(1)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3)“县域经济”研究

(4)如何抓住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5)各类公有/非公有企业改革典型案例调查分析

(6)阻碍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7)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8)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经营状况调查

(9)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和经营

(10)中国自主产业现状调查以及未来发展分析

(11)外来务工青年调查与分析

(12)大学生创业精神状况调查与分析

(13)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4)中西部地区迎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

(15)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研究

(16)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17)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

(18)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19)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20)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21)社会各个阶层(或某阶层)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调查

(22)经济“寒冬”中的中小企业生存情况调查

(23)经济不景气周期内的市民消费变化调查

(24)社会公益行为的调查研究

(25)社会福利院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6)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与生存策略调查

(27)再就业援助制度状况的调查

(28)劳动者劳动保护状况的调查

(29)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状况的调查

(30)社会认同感与建设和谐社会

(31)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志愿者服务行动与和谐社会构建

(33)对非城区地方的治安问题的调研

(34)社区服务问题研究

(35)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6)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

(37)科技兴农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调研

(38)乡镇企业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探究

(39)农业产业化之路发展策略与困境

(40)解决“三农问题”,寻求中部崛起

(41)中部农业发展的出路

(42)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43)农村的村民自治实践和典型研究

(44)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

(45)农民工问题研究

(46)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

(47)农村卫生条件改善情况的调查

(48)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调查

(49)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

(50)农民卫生健康观念与习惯的调查

(51)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

(52)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53)农业税全免——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54)农民业余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55)科技兴农的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56)农村荒芜化现象探究

(57)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查

(5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

(59)农村精英人物与新农村建设

(60)大学生村官基层适应状况调查

(61)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

(62)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63)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与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

(6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年教育

(65)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66)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67)关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68)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

(69)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研究

(70)大学生成才与心理成熟的关系

(71)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72)校园信用卡对大学生经济行为影响研究

(73)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74)学校教育安全问题研究

(75)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质量安全现状调查

(76)教育公平若干问题研究

(77)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78)农村寄宿制学校若干问题研究

(79)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问题

(70)贫困地区学生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81)基础教育的自然灾害自救教育的现状和普及

(82)公众对政府监管部门信心指数调查

(83)大学里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际情况的调查

(84)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的研究

(85)目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状况

(86)社会对会计专业工作者素质的新要求

(87)家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

(88)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问题调研

(89)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调研

(90)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研

(91)农民工就业、工资、劳动保障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

(92)大学生沉迷网络状况调研

第二篇: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课题参考题目

城 镇 篇

1、 建设群众满意的小城镇

2、 关于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

3、 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D�D政府引导、社会集资建设小城镇纪实

4、 走农村产业化经营之路,推进小城镇建设

5、 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6、 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7、 依托乡镇企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8、 创建和谐社区纪实

9、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10、 乡镇干部施政的新理念(行政领导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

11、 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情况调查

12、 特殊的城镇化道路(商贸常动型、农业发展型、旅游开发型

等)

�D�D纪实

13、 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与调查

14、 某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5、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16、 小城镇建设中的社会化服务

17、 城市社会化发展状况调查

18、 社区民主政治权力调查研究

19、 社区文化事业发展调查研究

企 业 篇

1、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典型案例调查

2、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3、 民企二次创业调查与研究

4、 国企改革与节能降耗调查

5、 企业科技创新典型案例调查研究

6、 国企下岗职工社保状况调查

7、 成功企业的做与说

8、 对某地区民营企业的生长途径调查研究

9、 对某地区国企改革成败总体状况调查研究

10、 对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的调查研究

11、 城市无业人员生存状况调查

12、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调查与分析

13、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调查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查

15、 节能降耗与企业发展调查分析

16、 企业文化案例调查

农 村 篇

1、 农村生活方式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 农村副业调查研究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4、 ××村的发展留给我们的思考

5、 谁听见他们的呻吟�D�D关于农村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

6、 农民增收与消费情况调查

7、 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调查

8、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先进典型

9、 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

10、 农村金融环境调查

11、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12、 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D�D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13、 新农村演绎新风尚

14、 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现状

15、 障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16、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17、 农村子女教育环境调查

18、 农民工与留守农民生活之比较

文 化 教 育 篇

1、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2、 关于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调查

3、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调查与思考

4、 青少年科技创新与升学考试的调查

5、 网络文化的利弊

6、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7、 关于农民文化素质状况的调研

8、 农村教育状况的调查

第三篇:“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总结

《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是我校于2011年在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郴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各研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现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教师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研究素养;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3、进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和分析;

4、组织编写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活动设计;

5、进行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目标体系建设;

6、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二、课题研究完成活动情况:

1、在各年级各班进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调查及撰写了调查报告,为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可靠、充实的事实依据;

2、进行蒙泉学校“学生行为教育读本”知识竞赛,进一步充实课题研究事实依据;

3、每学期开学,指导各年级各班集中进行为其两天的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4、举办“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题班会竞赛,集中检查各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果;

5、指导进行“文明美德学校”及“文明美德学生”评比,全校学生踊跃参与,取得丰硕成果,我校被评为全国“文明美德”学校,近百位学生获得“文明美德学生”称号;

6、进行校级“星级学生”和班级“星级学生”评比,进一步检验“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成果;

7、进行“学雷锋文明班级“及“学雷锋标兵”评比,集中、充分展示“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成果;

8、组织学生开展清扫大街,清理城市“牛皮癣”,到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9、在课题组研究人员的精心策划、科学指导下,“国旗下讲话” 尤其是开学理想目标讲话、“学雷锋”动员讲话、“五一”国际劳动节讲话、教师节讲话、国庆节讲话、期中和期末考试动员讲话等主题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独具特色、极富创新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知名品牌。对于每周星期一的升旗活动,全校学生由原来的逃避、厌烦变成现在的欢迎、期待。

10、按年级,每周进行一次“流动红旗”班级评比,每月进行一次“文明班级”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班级”评比,使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在“春风化雨”中不断得到检验、强化和提升。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进行了全校性的有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并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为课题全面、广泛、深入研究的展开准备了第一手的最可靠的材料

2、开展了“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课题相关理论的初步研究。

3、掌握了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原则

(1)、认知教育与行为引导相结合原则

( 2)、课内教育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原则

(3)、家校社区相结合原则

(4)、环境熏陶与自我体验相结合原则

(5)、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6)、整体培养与年龄段侧重点培养相结合原则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纵观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已开始关注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但与现代文明公民的基本素养还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2、在研究的实效性上还不太明朗,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与其现实行为上的表现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课题组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重点。

3、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但家庭和社会作用也极为重大,然而目前却存在家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普遍忽视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如何推动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更广泛、

更深入地、更持久地参与,三者如何形成强大合力,是我们课题组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另一个重点。

4、还有许多实际、迫切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如社会责任感的评价标准如何操作问题、对调查问卷和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问题,对一些个案的把握进一步科学化问题,对原始素材的整理、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问题,等等。课题组将在今后继续努力,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讨。

我们真诚地希望上级领导和专家能经常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使我校的课题研究迈出新的步伐,登上新的台阶,使教研工作成为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桂阳县蒙泉学校

2012年 9月 19日

第四篇:小学课题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自主构建策略研

究》结题报告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其聚焦点为各国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水平高,数量多的创新型人才,而真正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使得学生品德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开放的信息社会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和自由创新,将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生动的主体的需要,真正尊重并发挥了教育对象的自主性,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中种种道德冲突,使道德教育成其为真实有效的德育。然而,当前的品德教育说教化仍然比较严重,道德认识脱离道德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本课题的提出即针对学生知识性记忆能力强,而实践运用能力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在以培养创新型人格为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自我探索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体验与感悟,提高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正确的道德自主建构,以最终实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与研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课题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创新教学”的目的意义有所了解,基本上树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学科教学思想,较为自觉地运用新理念组织教学。

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究。

构建“自主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形式单

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开辟一条从抽象的理论研究走向学生现实生活具体的重要路径。

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主动建构打下基础。

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场景”,运用建构的德目规范,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事实证明一切抽象、理性的事物只有转变为每个人的个体的能动性,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的创造潜能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释放。

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以往的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上,一旦进入现实生活,却往往得不到预想中的效果,道德认知仍然游离于学生道德体系之外,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建构。现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为载体,全程调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课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可大大提高教育效益。

构建起一整套“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经验范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运用教育创新的思想、教育系统论的观点从深层次上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突破与创新,藉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效益。以自主建构为主导学习方式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将有利于小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有利于小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四)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自主建构:是指学习者在其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理解的,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同新信息的进入发生和改变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从外部搬到自己的记忆中进行直接的翻版,而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学习的建构过程不仅包括具有相关性、比较概括的结构性知识的建构,还包括大量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非正式经验背景的建构。诸多道德情境中的道德问题对学生的两方面建构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品德自主建构”则是指道德学习主体在教育者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不断主动地改造自己的品德心理图式,不断提升道德人格的过程。

探究性教学法:是利用探究的方法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教学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探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自主创造精神,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引入探究性教学方式,旨在使学生在对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认识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二者不可或缺。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至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该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并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的情境进行建构,而不仅是提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只有着丰富的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这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道德行为自学性的发展极有裨益。课本知识不是唯一的正确结果,学生学习是在自我理解基础是的检验和调整过程。思品教材中道德命题的内化应成为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假想道德情境中自我理解,主动检验、调整的建构过程。

2.创新教育理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为基本指向的教育。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趋势分析

1.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

在维果茨基研究的影响下,社会性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被建构、不断被改造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他们认为应十分注重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活动对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是在成人或较成熟的社会成员的交往中获得形成于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公共文化知识的,激进建构主义更是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起来的,并指出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关于探究型学习方式的研究

关于探究型学习方式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专家论述很多,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纵观各科领域研究的成果,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探究型学习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具有如下特征:在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言语信息比较少;探究教学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认知策略贯穿整个过程。

3.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提出的自主建构与建构主义普遍认为的“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将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纳入学生的自主建构范畴之内;本课题中的“探究型生活化教学”与一般的“探究型”教学研究一样注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区别:针对性。本课题切中当前品德教学的流弊,以此为突破口,研究教学优化因素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是自主建构主义的实践性研究。已有的研究着重阐释的是“探究性教学”本身的规律、要素、途径等,本课题主要指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课型”中的探究,重点着眼于均衡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讨方法不同。已往的品德教学模式空洞说教的多,情感体验的少,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已有道德认知体系难以与新的认知融合,自主建构新体系的能力相对较弱。本课题研究旨在生活场景设置及一系列情感体验活动中探究一条适合学生自主建构道德规范的新途径、新方法。

迁移性。本课题具有思想学科独有的人文特征,探究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其它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具有相互迁移的特征。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自主经历了品德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建构,培养了“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首创“前所未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对其他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推动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具体教学的角度为其提供可资操作与模仿的理论模型。

进一步丰富“生活基础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本模式的构建旨在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自主探究解决道德难题,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为丰富新课改理论体系提供感性积累、经验范式。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领域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借助教育资源实现学生道德规范的重建?

三、研究程序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

1.“教学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创新理念确立,课堂呈现方式操作行为、结构类型突破。对内容侧重点不同课型的共性与个性进行研究。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化质量教学评价研究。体现“教学创新”的听课评课新机制研究,建立个人跟踪成长记录袋。

3.品德自主建构的个案研究。对教学个案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现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4.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教学、生活化教学、主体自育型教学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1.文献研究阶段 时间:2007.8—2008.9 达成目标:明确研究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拟写方案。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拟写研究方案。形成当前思品教学弊病调查报告。 2.教学策略研究阶段 时间划分:2008.9—2009.9 达成目标:分别完成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探究型、生活化、主体自育型的教学研究。

阶段成果:相关典型课例、案例,子课题报告,相关论文。 3.模式构建阶段

时间划分:2008.9—2010.3 达成目标:构建“自我建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究型生活教学”模式。 阶段成果:课题论文,相关典型课例、案例。 4.总结、结题阶段

时间划分:2010.3—2010.9 达成目标:全面总结三年研究的成果,通过平行对照班的终端对照实验假设。 阶段成果:总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1.历史研究: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学习方式的精华,展开研究、总结。

2.文献研究:汲取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来分析现状,对症问题,引申出一般问题。

3.准实验研究:以临沂第六实验小学(原罗庄区第二实验小学)为实验基地,通过教学实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平行对照等方法来验证实验成果。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明确研究问题、确立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品德教学中存

在的弊病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分析。从品德教学的意识形态、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学科教学的评价等方面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一)传统思品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观念的落后僵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品教学都是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进行灌输,内容往往是高姿态的,呈现的事例大多是英雄的伟人的事例,教材中德育口号很响,和时代挂钩、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的内容却涉及的很少。受教材设计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科教师的思想意识依然囿于一个狭窄的教与学的圈子内,课堂教学也固于一定模式之中,明显的弊端是教师道理讲得多,学生实际参与少;书面作业多,行为督促少。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少有生气,枯燥乏味,致使“知”和“行”脱节,这种板着脸孔的说教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很难体会到道德教育的兴趣,因而降低了品德教育的质量。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时常在生活中反映出来,例如,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里,总是发展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之下,无法展示自身的能动性。教育者看到的只是小学生的幼稚,却看不到他们的活力和具有的多方面发展可能,没有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新课改以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尽管在教材编写等方面对此有了相当的重视,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由于教师观念的偏差,也导致了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仍然落实在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标准上,而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

(二)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教师观念中有了“生活”,但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把儿童的生活作为课程的第一来源,按照儿童的生活逻辑来构建课程结构,而且强调这种生活“是儿童所感受到的,所观察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体验与反思,因此,生活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与归宿。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着品德与生活的“两张皮”现象:教师有了“生活”意识,却忽视了学生经验与品德教育的和谐统一,表现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对生活实际表象的认识,而不能把这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为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教师过多注重孩子的体验活动,却忽视对这种活动的进一步总结,点拨和升华,导致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课后细细品味,却无法感知课程的内在教育意义所在,这显然有悖于综合课程所倡导的“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认同并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整合的能力,而使品德教育游离于儿童的生活之外或者忽视在儿童的世界中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

教师有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但较难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即教师通过进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以学生为本”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喜欢”怎么样,教师就怎样做,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意味着学生所说的都是正确的,教师只可以肯定,赞美学生,而当学生有错误的观点或价值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也绝不可以说“不”。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看不到教师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看不到教师采用灵活多样、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组织形式;只是更多地听到了“你真好” “你真棒”等简单的毫无发展性和指导意义的赞美性的语言。这样的做法,当然不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本质所在,也必然使课程的实施走进误区。

(三)影响小学生道德自我建构的因素分析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我国德育界主要信奉的还是一种品德“转化”理论,即片面强调和无谓夸大“价值引导”的功能,认为德育过程就是一种学生观念的转变过程,否认自主建构的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1.德育内容空洞、贫乏,忽视学生道德建构的自我需要。

在日常的品德教学中,设计内容无法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说教出发,使道德内容空洞、贫乏,缺少人情味而远离童心,缺失童趣而游离于小学生自我建构的意趣之外。

2.德育方法简单、琐屑,漠视学生道德建构的主体地位。

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富含人性关怀的教育。然而品德教学的现实中还是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粗暴的灌输,琐屑的行为训练以及消极的防范,使得道德教育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从而影响良好品质的建构。

3.德育过程“缺头少尾”,无视学生道德建构的起始经验及践行目标。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在教师专业化设计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其中,积极的自我概念是自我建构顺利进行的保证,践行道德认知是自我建构的最终目标。然而,现实中,品德教学的初始往往忽视学生的经验系统,忽视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阶段性终结阶段则很少为学生提供道德践履的机会,整个德育过程显得“缺头少尾”!

五、分析和讨论

(一)尝试开放性的品生、品社教学

开放性的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品德教学的某些弊端,使品德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品德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2.互动式的动态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

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互动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生活情境的再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品德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塑造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作业设计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品德学科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社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品德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生、品社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学科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学科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践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尝试生态化的品生、品社教学

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情境的自然和谐、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我们努力在品生、品社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追求这一理想目标,力争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外显特征。研究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意图的隐蔽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

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

2.教学行为的自然性。生活是道德的生长点,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渗透在生活之中,体现道德行为养成的真实、自然和循序渐进,而非在生活之外,来不得作秀、脱离实际和急功近利。在教学中要做到教育的生活化、真实化和自然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生活气息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把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成为“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自然化的教育中,经受道德的熏陶、社会的洗礼,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间接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化发展不能靠知识的灌输、道德的说教来完成,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和社会化发展的结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熏陶、榜样的感召、主体的体验等多种间接的手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的,寓教育于活动中,突出体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地方实际、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恰当的手段,努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照图讲图、枯燥说教的情况,要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活动,自己去感悟做人的道理。

4.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成为学生喜欢上的学科。

5.注重学习的体验性。体验是该学科教学的核心。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 体验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以生命存在为前提,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到的东西是深刻的,将之内化便会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体验学习具有亲历性(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个人性、默会性。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为全体学生创设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尊重学生体验后的不同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三)设计与实施关注基点、重视践行的品德教学过程。

我们认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自我肯定或自尊的需要是小学生自我建构德性的基点,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的轴心。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概念”,但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可能是模糊、孤立和片面的。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对自我的

认识越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为此,我们从改革评价方式入手,重视过程性评价,加强自评。如我们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让学生记成长日记,充分运用自编的“人格发展辅导手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建构。

同时,学生道德的发展是教师化育和学生习得共同作用的结果。“情通理达践履”是自主建构的最终目的,为此,在日常的品德教学工作中,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强化:

其一为两难判断。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进行选择和判断。如学习《尊敬长辈》一课时让学生回答:妈妈病了,需要休息,而当天的电视正好是你最喜欢,而且是老师布置要看的,你该怎么办?学习《诚实守信》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当你得知可敬的父亲为了弥补一次工作上的疏忽而说谎时怎么办?引导学生自主活动,由道德情感逐步升华为道德准则,进而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其二为行为操练。道德情感只有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总是针对课内道德情感培养内容,设计一些行为践履项目。如在《师恩难忘》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三个练习题: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的一件难忘的往事?

2.在学校生活中,你怎么做了会给老师带来欢乐和欣慰?怎么做了会使老师发愁或生气?今后应当怎么做?

3.请注意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说的“师恩难忘”的承诺?

当孩子们完成了这三道题目,就会以“内化”的道德情感作为动力,体察教师劳动的艰辛,进而最大可能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增加快乐。

六、建议

通过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教育的真义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其中,“价值引导”是真实有效的道德教育的条件, “自主建构”是德育过程发生变革的本质。因此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价值引导,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强化自主建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道德教育效果。

而我们的研究,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品德自主建构的途径、方法及策略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价值引导”的理论及策略研究,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七、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美]苏珊·赛森格.坦呈自我[M].李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伯黍等.道德发展与道德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6.田爱英.鼓励孩子自主自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美]阿玛斯.自我的真相[M].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 8.屈凯.中小学班委会的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9).

9.陈桂生. 学生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张志亚.新课程下普通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从新课程引起普通高中班级编制的11.变化谈起[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 12.傅兆兰.和谐班级:班级管理新追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第五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坎山镇中 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面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主要包括四个单元——《中华各民族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变化》《文明探源》。本册主要学习的是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封面的小镇风情展示了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贴合本册内容。可见,图片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与社会》中,图片的类型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历史资料图、人物头像语言图和数据图表等几大类。各类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在课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图片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占幅面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全书分为四个单元,设有编号的图片就对多达两百多幅。具体分布在各个单元为:第五单元50幅,第六单元101幅,第七单元26幅,第八单元53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编号的图片多幅。如课本封面上,各单元前言的插图,一些人物头像语言图和课本后面附录上的图表等等。课本每篇课文,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或几幅图片。

课本中的图片,以其色彩鲜艳,图面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等独有的特点,紧紧地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启迪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与课本紧密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那么,剩下的20分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注意力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力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教学上需要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的完美结合。不随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的刺

激本身的特点以及人本身的状态。当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适当的刺激能够唤回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的图片。

同时,读图教学是《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读懂图,读活图,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宋代郑樵说: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尤显重要。七年级历史以地理知识为主,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各类型的地图与图片,地图上贮存的信息,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的,如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有些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利用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的,如学生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等。这就意味着通过地图,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图上点线符号的意义,山川河流的位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可以从符号中发现地理规律,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些难以解释的知识点,相较于讲解,图片有更大的优势。第一图片更生动,更加容易接受;第二,对于简单的图片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各抒己见,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第三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问。

3、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等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老夫子”教学方式被彻底摒弃,需要教师探索更多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

教材的改革,新教材的编写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书本上众多的图片是潜力巨大的教学材料。图片教学引导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用复杂的文字进行教学,而变成用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言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新课程实施多年,在全国各地教师的努力之下有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图片教学也有了很多专业、科学、深入的研究。

但本人作为新教师,各方面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与精进。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新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三、课题的界定

《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图片运用与学习主要针对教材中图片运用是否充分、恰当。对于不同类型的图片能否按照图片特性加以区别处理。对于一些图片是否可以探索出富有新意的处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将课文图片合理地加入教学设计之中,让图片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更形象地理解书本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学注意力的科学理论,合理分配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利用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关注备课,选择恰当的图片。

2、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3、通过图片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探索出教师利用图片有效传授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策略,以期形成较为系统的图片使用方法与原则。

4、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辨图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1、图片设计的研究。主要研究教材中图片选取与设计的意义,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学环节与使用方法。注意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准确性等。

2、图片功能的研究。分析教师课堂引导学生理解图片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图片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体现教学内容,揭示教学任务;第三,激发高层次思维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等。

3、在图片的选择中必须注意图片数量的合理性,切忌贪多、花哨。

偏差时,藉由老师的语言等手段进行逆向引导,让学生思维步入正轨。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和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措施:

4、图片出现后主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正确时,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散;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积极推广新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落实下列措施:

1、理论学习作支点

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倡导教学的民主;二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只有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才能对症下药,合理安排;三是课堂引导学习类型和技巧,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四是边发现问题边进行演绎归纳,然后开展研究。

2、深入研究教材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的使用必须严谨、合理,只有了解教学材料才能更好更充分地安排使用这些教学材料。作为新教材,教师对于教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深入研究教材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对于教材的研究不能只停留教材的设计思路、书本线索等文字上,书本中占有大量篇幅的图片也是非常重要。对教材的研究不能只看到教科书,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图册与作业本是教学设计与研究的一大重点。七年级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征,图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系统分析教材用图的几大特点,使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熟悉和研究教材,还必须认清地理、理解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空间环境,辨明政治、行政运行流程等,不断地加强对历史、地理和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并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

为实现有效课堂学习,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的引导方式,选择相适应的图片引导。同时,慎选图片,注意图片的准确性、典型性、社会性等。

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导时,在图片展示或问题提出,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独立思考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读图、辨图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学生的读图能力在独立思考中慢慢锻炼与提高。在图片引导和教学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耐心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图技能并加以熟练内化,完善其知识结构与技能。能力的获得才是学习的重点。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

录、整理工作。

提供依据。

1、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任教的班级中进行实验性教学并作好记

2、调查法。实验前期、中期、后期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

3、文献法。搜索并学习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情况,不断补充、完善本课题。

4、测评法。在课题进行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针对参与课题的班级进行测评

以获取阶段性数据与实验结果,提高课题结果的科学性。

七、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印刷技术、绘图技能的不断进步都为图片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这一基础方面的重大突破。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图形等多媒体表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阶段。根绝研究,记忆课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每一种记忆当中都有图像编码,这就说明图像、图片在记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儿童通过视觉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些则通过听觉以及教科书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科书应当利用认知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全面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合理设计与安排学生的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触发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八、课题研究对象

坎山镇中七年级(4)(9)、八年级(7)(8)(9)。

九、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分工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2013年5月---2014年9月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4年9月

主要工作:

(1)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

主要工作:

(1)按实施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2)理论学习和研究。

(3)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主要工作: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

(1)总结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论文。

(3)完成课题实验和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分工以陈飞为主要负责人。

十、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2、教师论文。

十一、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其他有关材料。

1、汤红琴.初中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用途研究.[J].中国知网,2008

2、张颖.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运用图片.[J].深圳市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园地,第十一期

上一篇:大学生宿舍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大学食堂经营管理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