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影评新形态及其特性之研究

2022-09-11

伴随网络传媒形式的稳定发展, 信息化的传媒形式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优化中最基本的途径, 通过网络资源的传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革。所以, 在该时代背景之下, 网络与电影行业发展也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网络电影的作品数量逐渐增加, 因此, 专业性的电影网站、电影论坛以及网络评价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 微博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媒介, 其发展速度以及受众范围逐渐扩大, 通过网络微博影评的出现, 使网络影评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型产物, 所以微博影评的魅力也就有所展现。通过对网络影评新形态的分析, 可以认识到评价中的优劣程度, 旨在通过探究促进网络影评环境的稳定发展。

一、网络影评新形态

在现阶段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电影与互联网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 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放映平台、艺术语境以及商业运作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一定的创新。由于网络电影的盛行及各大电影论坛的不断发展, 很多电影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电影博客爱好者会通过对电影的意见表达, 促进网络影评形态的不断提升,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这种网络评价模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评价模式, 从而实现电影评价的大众化发展。所以,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 网络评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 在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一些人认为, 在网络影评的时代背景下, 电影艺术在原有的高端艺术专项为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实现了网络与电影的相互统一, 同时也为电影注入了新鲜的传播元素, 使电影艺术呈现出互动性及参与性的变化。也有一些人认为, 网络影评是对电影的批判, 网络影评中的“暴力体”、“穿帮族”为网络电影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影评价中的共性力度[1]。

但是, 随着网络影评的日益发展, 网络评价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为网络影评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也成为网络技术革新及网络平台多元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微博影评的出现也正是时代背景的基本需求,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迅速性的发展。对于微博而言, 主要是一种非正式、迷你型的博客内容, 它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性的文字, 并呈现出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 因此微博逐渐成为网络影评的全新形态。例如, 在新浪微博中, 影评一词的搜索逐渐达到了近五百万人, 而微博的数量也超过了23万条, 可以发现微博平台的发展正在持续升温, 通过对电影的评价可以充分展现出网络影评发展的全新形态。

二、网络影评的现状分析

(一) 网络影评总体质量参差不齐

在网络平台中, 开放性的网络资源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影评发表内容, 这些评论的发表虽然在影评数量上可以得到稳定的保障, 但是, 其质量上的保证却很难获得, 通过这些网络影评与纸质媒介资源的相比分析可以发现, 网络影评的质量相对欠缺。对于纸质媒体的影评而言,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经过的严格性的筛选, 特别是对于一些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影评内容, 它们经过了严格性的筛选, 这些影评内容的质量都具有充分性的保证。但是对于网络影评内容而言, 其内容的发表通常情况下会呈现出相对自由的现状, 网络影评人员由于发表内容的自愿性而且文化程度的差异性, 一些人会运用粗俗的语言进行评论, 使网络影评呈现出主观性的思想, 而且, 很多微博网络中的影评都是大众群体的主观感受, 并不具备科学性及信服力, 导致网络影评内容失去其原有的价值[2]。

(二) 网络影评存在语言暴力现象

由于网络影评的开放性及互动性特点, 人们可以在整个环境下畅所欲言, 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思想的表达, 所以, 在这种状态下也就较容易出现大众群体百家争鸣的现象。在网络影评环境下, 虽然评价的数量相对较多, 但是, 所描述的内容大部分雷同, 从而使网络评价内容呈现出同构的现象, 严重削弱了网络影评的价值。同时, 在网络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下, 网络影评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 也就是在网络影评的环境下, 很多网络影评呈现出非理性及暴力性的语言, 一些影评人员会刻意攻击演员, 更为严重的会涉及演员的私生活, 这些于影评毫不相关的内容对电影的评价并没有作用, 这种抨击现象是十分不道德的。例如, 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 该影片在上映之后, 影评呈现出褒贬不一的现象。网友:幸福像花儿一样评论“骗钱也有点底线行吗, 这是什么垃圾”, 也有网友对演员葛优进行批评“装腔作势的摆出冷面孔...”这些评论是影评人员的主观攻击, 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影评本身的客观性及理性特征。在这些骂声之中该影片的票房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成为我国电影转型期发展的一种畸形状态。可以发现, 在这些非理性的评价中, 大众群体通过网络宣传进行情感的宣泄, 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影评原有的客观性, 而且也不能使作者及受众群体进行良性互动, 严重阻碍了网络影评的健康发展。

(三) 网络影评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网络影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网络影评内容被大部分群众所认同。虽然网络影评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较多的受众群体, 但是, 其内容与纸质影评相比, 网络影评仍然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可以发现, 有大部分的受访者喜欢纸质影评, 其内容可以让人们信服, 对于网络影评内容只是被称为一种新兴的讨论内容, 这种现象也正是民主及自由化的体现。所以, 在现阶段网络影评内容构建的过程中, 其专业性的指导人员相对较少, 人们对网络影评内容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3]。

三、网络影评新形态的特性

(一) 影评传播形式的多极化

对于传统的影评模式而言, 主要会呈现出一种单一化的形式, 所传播的角色也是固定的。影评人员与观众群体会呈现出一级化的模式, 影评人员具备丰富性的电影专业知识, 所以, 影评人员在这种背景下也就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权。伴随网络影评的出现, 其模式逐渐打破了传统影评中一级式及单一性的传播渠道, 形成了影评博客、博客以及论坛等, 这些平台的构建为大众观影提供了很为广泛的影评话语权, 在这种平台中可以形成互动性的影评模式。通过对电影信息、电影评价以及电影活动的参与, 形成网络影评中的巨额书转换, 对于这些网络影评人员而言, 他们的观点及信息相互统一, 从而为网络社群的构建提供了稳定的保证。而且, 在微博影评模式出现的过程中, 为全民影评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性的保证, 原有的电影导演、演员、制片人以及电影消费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消除, 使影评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模式。例如, 《让子弹飞》在电影制作、发布的过程中, 通过剧照、片花以及访谈内容的依次发布, 实现了影片的宣传, 网友可以在该平台下进行自己观点及感受的评论, 从而成为影评的一员, 通过对评价内容的反馈分析, 可以实现影评角色的相互转换, 并呈现出影评传播的多极化发展特点[4]。

(二) 影评话语环境下的草根言说

对于微博平台而言, 其评论环境的构建既不是遗属人员对自己作品的反思, 也不是专家对作品的评价, 而是大众群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匿名性的评述, 从而使影评内容呈现出精炼化、直接性以及简洁性的特点。例如, 在《宅男总动员》电影评价的过程中, 评价内容有“对于这样的老年人而言, 整个过程这是一种煎熬吖...”, 也有“创作者的初衷就是为了使更多的宅男走出心理困境, 并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可以发现微博影评内容更多的是集中了个人的情感, 与传统影评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而且, 流行的语言也相对较多。因此,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 草根言说并不能代表专业性的影评内容, 这种评价模式只是影评风格的一种定位, 所以, 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下, 我们应该对网络影评形成更为系统的认知[5]。

(三) 影评舆论的影响

在微博平台构建的环境下, 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会呈现出多极化的传播渠道, 使微博影评呈现出裂变化的舆论发展模式。

由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特点, 影评内容一旦被转发, 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运作模式, 其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会形成大规模的舆论现象。

微博中的在线讨论专区逐渐推动了近十年将电影文化的发展, 虽然在现阶段影评及观影行为分析的过程中, 其研究内容并没有形成正确性的关联关系, 但是, 在某种程度上影评的内容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观影取向, 而且一些经典型的影评也可以充分展现出电影的“长尾效应”。例如《捉妖记》, 新浪微博中这一词汇的相关内容达到了一百多万条, 而且影片中的“胡巴”形象深入人心, 深得人们的喜爱。在人们广泛讨论的状态下, 面对这一话题会使没有观看电影的人群产生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这种现象也就是舆论为观影群体造成的压力[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网络平台构建的稳定性可以逐渐提升大众群体的公信力度, 所以, 网络传播应该将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作为基础, 充分体现出人们的主观意见。在网络影评的环境下, 其服务模式不能只是局限于对企业利益的宣传, 而是应该在宣传及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服务于大众群体, 使广大群体积极参与到电影评价之中, 从而实现电影评价的合理性。同时, 在网络影评中, 也应该保证评价信息的公开性, 通过对舆论的合理监督, 实现网络影评的健康化发展。

摘要:在网络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网络与电影评价呈现出密切性的发展关系。文章在研究中, 将网络影评的新形态作为重点, 对其特征性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核心目的是通过对网络内容的优化实现网络影评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影评,新形态,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柴玥.网络影评新形态——微博影评的特性[J].当代电影, 2011, (10) :152-154.

[2] 刘卉青.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3] 张遥.当代中国网络影视评论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4] 王秀荣.网络影评新形态—微博影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015.

[5] 王若曦.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影评的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4.

[6] 刘洋.网络影评研究近三年来文献综述[J].现代视听, 2013, (08) :40-43.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特点及其对策下一篇: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