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机遇与挑战范文

机遇与挑战并存――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疆平安网讯 中国保险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礼炮声中重新建立,并快速得到发展,经过近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不可小窥的三个主要支柱之一,一方面给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有利的稳定维护作用,另一方面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春风一路走来,然而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作为物质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品保险,并没有快速被社会所接纳,而是作为一个附带品而存在。

直到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保险业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尤其是在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开业,在国内率先引进保险代理人制度后,中国保险业便开始了新的征程。经过严密的筛选、培训,一批批保险代理人走上保险市场。实践证明,代理人在拓展业务、普及宣传保险知识、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为确保代理人制度的健康发展,国家首先在上海试点,于1995年12月和1996年4月先后举办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推行一整套代理人考试、登录制度。自此,全国各大保险公司开始尝试保险代理人制度。保险代理人的足迹刹那间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众多的保险公司顷刻间屹立于各大城市,并在短短几年的不断发展中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保险业的发展以几何倍数递增,中国保险业进入了第一次辉煌时代。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式的变化,我国的保险业依旧面临巨大的机遇,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政府和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以便保险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的巨大机遇

1、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家最重要的一次以文件的形式专门对保险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保险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为保险业带来了政策上的春风。

2、近几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民群众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政府虽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但是也非常注重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尤其是健康类、意外类和投资类,所以政府和保险公司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保险宣传,使得很多群众开始了解并接受保险理念,广大人民群众由被动买保险逐步开始变为主动购买各类保险,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3、随着中国进入WTO后,保险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外各类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的增多使得保险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在不断的竞争中,相互学习,交流,促进了保险业整体,从而提高了保险业的社会影响力,行业满意指数不断提升。 与巨大的机遇相比,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是更多挑战,成为目前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1、留人成为保险业最大挑战

IBM公司公布的全球人力资源研究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高级与中级管理层的主动离职率为全球最高,中国则是最突出的体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放开,国内金融企业主体越来越多,以保险为代表的一些行业出现了“新公司带动集体跳槽”的现象。由于国内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保险人才的数量明显与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因此,如何留住保险人才便成为保险行业的最大挑战。

目前,国内保险行业缺少的是具有诚信和创新精神的员工。近几年,在中国快速成长与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保险行业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们在发展自己的人员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距离保险业发展的需求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2、保险费率将走向市场化、自由化,价格大战不可避免。

保险费率就是保险产品的销售价格。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经营水平、经营理念不同,因此构成各公司产品的基础成本、费用不同,对于利润的追求也不同。所以体现在对外销售的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的不同实在是自然不过的事。我国入世后,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保险市场日趋成熟发展,保险费率的市场化、自由化将是题中之义。在开始阶段,就如同家用电器的价格大战一样,保险产品的费率大战将不可避免。当然这个“价格大战”,也必须是“明码标价”的而不是私下里各种“回佣”等不规范的行为。价格竞争历来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经过开始阶段的“费率大战”,保险监管部门正确引导,实现保险费率的市场化、自由化才有可能,整个行业的保险费率才会趋于合理,才可能基本稳定下来,各公司的利润就会平均化。然后保险市场将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秩序的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需要保险监管部门和各个保险公司共同努力。

3、随着保险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保险公司的兼并、收购、合并将不可避免,尤其是内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市场竞争是无情的。竞争的结果,保险公司间的收购、兼并、合并将不可避免。它既可能是外资“吃掉”内资,也可能相反;既可能是外资“吃掉”外资,也可能内资“吃掉”内资公司;既可能是大“吃”小,也可能是“小”而“强”的“吃掉”“大”而“弱”的;也可能是谁也不“吃掉”谁,而是两个或更多的公司联合起来组建新的公司。总之是强者吃掉弱者,弱者联合成强者,强者联合成更强者。保险监管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弱者联合,强者规范。入世后的我国保险市场将不分外资还是内资还是中外合资将在一个规则下竞赛,在一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下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当然这对保险业的监管机构也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再保险将分流,法定20%再保险将可能被改变。 再保险是保险公司控制自身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保险人的保险”。现在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各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的20%必须要分保给国家指定的再保险公司。这一规定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保险公司的创新思维,束缚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保护了指定的再保险公司的经营。入世后保险监管部门将从市场行为监管转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上来,只要从源头上监管各公司的偿付能力,规定各公司自留风险的百分比,每一风险单位占自身资本金和准备金的百分比,对于每一笔具体的业务分保,都可由各公司自行决定。同时由于保险市场开放后境外国外的再保险公司要来我国开设分支机构,单独给某个再保险公司以特殊政策也不合世贸组织“国民待遇原则”。

5、保险公司间、金融行业间的混业经营趋势、方式将呈现多样性特征。

入世后中国的市场全面开放,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与残酷。保险公司的产、寿险业之间、保险业与金融其他各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产寿险公司都会把代理或变相经营某些寿险或产险业务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更为完善周到的服务,至于一些界限不清的业务如医疗费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保险等更将成为各保险公司争夺的对象;保险业为完善自己的服务需要通过银行众多的网点、窗口以及强大的支付结算系统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样道理,银行业和证券业也需要利用保险业的特殊功能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周到完善的服务。至于保险业开办投资连结的保险品种以及保险资金直接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保险业设立独立的开放式或封闭式基金更是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融合的形式。传统的金融各业在一个金融系统框架的监管下可以独立运作,但面对金融消费者这个“终端”时,越是整合的、体现出“一站式”服务精髓的,就越具有生命力。入世后,我国的保险业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我国经济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来。

6、现行的保险代理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代理人制度备受关注。我国目前共有150余万直接从事保险销售的业务人员,他们的正式名称是“保险代理人”。众所周知,近几年保险代理人的留存率太低,给各家保险公司及客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保险业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保险代理人制度的问题。

首先,保险代理人的门槛是否需要提高,这是对客户的尊重,但是中国保险代理人紧缺这一矛盾使得现阶段提高门槛变得很难,与此同时,社会中对保险代理人还存在偏见,这部分偏见一是由于不负责人的保险代理人误导、诱导客户所致,一分部是人民群众对保险和保险代理人的不理解所致。加上其他因素招募大学生代理人的脚步变得很艰难,造成很多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无法进入保险代理人行列。

其次,保险代理人营销制度的天然缺陷使保险代理人缺乏事业上升通道和职业精神支撑,在这种体制下,保险代理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全部重心放在保费收入上,造成人均产能低、业务素质不高等后果,并直接导致欺诈误导现象屡禁不止。

再次,代理人不仅要缴纳营业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保险代理人而言,税赋过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家已经对其进行了个税减负,但是未来还需要政府和保险业进一步从根本上完善保险代理人的收入税务问题。 往往机遇就是挑战,他们是并存的,我们要坚信政府和各家保险公司定能紧抓机遇,迎接挑战,逐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得中国保险业阔步向前,为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入世后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方面,只有正确把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搞好改革,修炼内功,开拓创新,那么中国保险市场必将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完) (责任编辑: 吕涛)

上证交易所:证券业自律监管面临四大挑战

报告说,2006年上证所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多管齐下促股改的举措使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大幅下降,较好地防范了权证交易和行权的风险,监管关口前移原则的贯彻落实,也有效地防止了价格操纵等市场违规行为。但在全流通环境下,上证所自律监管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监管问题。大股东的利益与市场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大股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在意自身的股价表现,也有动力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牟取利益。

二是专业投资机构的监管问题。交易所会员的抗风险能力和自律意识仍然相对薄弱,会员的净资本状况将成为制约其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使其难以承受更大的市场风险。并且随着市场逐步开放,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国内监管法规和执行效力也提出了新挑战。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也将成为基金交易监管的重点。

三是市场创新的监管问题。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特性对交易者和监管者都提出了较高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推高股价不再是市场操纵获利的唯一手段,内幕交易的手法也将更具多样性和隐蔽性,对交易所的监察分析和证监会的办案都提出了新问题。

四是跨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如果各个交易所的市场监管工作仍完全隔离、不通信息,则难免出现监管真空或者重复监管的问题。

该报告主要包括市场自律监管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会员监管、交易异常监管、自律监管工作的实施效果以及全流通环境下交易所自律监管工作的挑战等六个部分。

2006年上证所首先在监管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全面修订了两大基本业务规则《上市规则》和《交易规则》,并完善了中国证监会正在审批中的第三大基本业务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几大基本业务规则的修订或制定,进一步理顺了制度分工与相互协调。此外,去年上证所还修订或制定了一系列配套业务规则,为监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对上市公司监管实践中,监管年报显示,上证所紧紧围绕股权分置改革、清欠和信息披露监管三个重点展开监管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完善了配套规则指引,总结成功经验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工作。2006年上证所上市公司部先后制订了8份股改工作备忘录,市场监察部共向保荐的证券公司发出监管关注函49份,要求保荐机构及时自查和整改,并先后约见了50家未股改公司的董事长及其大股东代表进行谈话,共向未股改公司发出监管关注函500余份。

第二,灵活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和手段,督促清理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上证所专门成立了清欠工作小组,派专员走访占用比较集中的十几个辖区的上市公司和当地证监局,通过座谈会现场解决公司推进清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中清欠。

第三,针对全流通环境下上市公司日趋明显的利润操纵动机,上证所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促进信息披露公平。上市公司部严格按“三重五组”标准操作的工作制度,即初审、复核和总值班三重审核。去年全年共事前审核各类公告3.3万多份,较2005年增长26%。同时加大了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联动监管的力度,共向所内市场监察部发出联合监管函88份。

第四,加大惩戒力度,形成监管威慑,进一步加大了上市公司违规惩戒力度。上市公司部全年共发出各类监管函件近1700份,较2005年大幅增长90%以上。在退市方面,2006年上证所共召开专家委员会3次,实施暂停上市公司10家,终止上市6家,实施特别处理40家,撤销特别处理12家。

此外,上证所还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公司治理。去年制定实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董事会议事示范规则》、《监事会议事示范规则》等文件,并配合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了相关定期报告准则等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一系列规则。上证所还积极开展培训、明确监管导向,对上市公司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会员监管方面,2006年上证所重点是抓规范、促创新。首先加强会员交易权限管理,实现业务风险事前控制。在坚持“关口前移”的监管工作原则上,对上证基金通、ETF一级交易商、买断式回购以及权证等业务上继续实行交易权限管理制度,并重点加强了会员权证创设资格的审核工作,有效抑制了权证市场价格炒作。

其次,全力保障权证交易顺利进行,防范会员权证业务风险。积极采取措施规范证券公司的创设、注销行为,将创设业务纳入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监管,并逐一约见可创设权证的会员公司高管谈话,有效控制创设规模,提醒会员公司高管人员及早回购注销已创设权证。

第三,强化了会员账户管理,限制非规范自营账户的交易。到2006年底共有20家会员的1363个非规范自营账户被采取限制交易措施。针对会员存在“机构使用个人账户”、“个人下挂多个账户”等不规范行为,2006年上证所先后向17家创新类、规范类会员发函,要求规范客户的账户使用行为。

此外,上证所还加强所内、外监管协作,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深化与各监管部门间的监管协作;加强与相关证监局的监管信息交流;积极参与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和会员集合理财计划以及QFII的评审;以及积极配合证监会开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对风险证券公司的日常监管,全年共协助证监会处置风险证券公司10家。

2006年上证所尤其对交易异常强化了监管的针对性。2006年共调查异常交易事件280起,电话提醒营业部356次,向会员通报监管信息75份,约见了10家会员及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谈话。为提高证券监管执法效率,上证所市场监察部还积极配合证监会稽查局对21起案件实施了稽查提前介入调查和评估。

在交易行为监管上,上证所一方面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监控和分析,加强对会员自营和集合理财计划的监控,约见借壳传闻多的会员高管谈话,传达监管信息,并加强对基金、QFII和保险公司交易行为的日常监控,特别是基金交叉持股、利益输送、尾盘交易、操纵股价等问题,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二级市场行为的监控。

另一方面,上证所大力加强对新产品交易的监控和违规账户的处罚。面对权证交易异常活跃的状况,由专人负责对权证和ETF等新产品进行监控,对不听警告的涉嫌违规账户,上证所适时依据《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则,对其实施暂停交易的处罚。对于盘中交易严重异常的权证,上证所果断实施盘中紧急停牌,对其暂停交易以提示、化解市场风险,维护权证市场的交易秩序。

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上证所表示,随着行政管制的逐步放松,市场发展更加需要包括自律监管、行政监管和法制监管在内的强有力的证券监管体系和制度予以支持。上证所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高效、诚信、富有竞争力的市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交易所的监管工作同样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强化上证所市场的社会公信力。

第二篇:挑战与机遇

【挑战与机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贵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寒。我理解这些格言的道理:用心一处,不要蜻蜓点水。

www.chnch.net

07年,是挑战的一年。年初我参加了地名采集工作,从没有外业知识;更没有接触过地形图;各种图示、符号代表什麽?到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的精神,完成中心的地名信息采集任务。精通了外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了我人生的挑战自我。只有做好每一件工作,才能创造价值。这就是用心一处,不要蜻蜓点水的道理。

8月20日,我又投入到地名录入的工作,录入工作非常枯燥和繁琐:有点位、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和相对应的统一编码。全凭录入技巧来加快速度和提高准确度。软件没用过,我一遍一遍请教同事,把进入软件的一步一步程序和重要步骤记到我的笔记本上,回到家好反复看,来增加记忆。向同行学习中作业。录入工作最主要的是点位录入准确;对应的编码要恰当选择;录入速度要快。以至于

一、二检时能尽快交业务员手中复检,作相应的修改。这当中录入1:2000CAD图,信息密度大,眼睛看非常吃力;又是外单位采集的;字迹潦草。就这样的图,因为我刻苦的学习软件,使我录入的速度达到每天300点左右。……

做录入这项工作,我心中有许多的感慨:

⒈只有外业采集的人员回来做录入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的点位拿捏的准,而且更专业。

⒉每个人对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勤奋向上,振奋有为的精神面貌,可以振奋自己,也可以感染周围的人。

⒊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失去自信,要时刻磨练自己;要有做强者的欲望。

10月15日,我又投入到了公交数字化地图工作。对公交电子化地图的软件由开始不熟练,到逐渐学习和掌握。又是对自己的挑战。刚开始画公交线路,不知道鼠标右键双击是结束这条线路。而画完没有结束就点击其它功能键,使得刚画完的公交线路整条重画。公交站点经常有遗漏现象。工作中使我懂得:做事情只要坚持做到两点,就能顺遂人意:一是用心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二是勤学苦练,熟能生巧。挑战与机遇并存。当挑战来临,机遇也随之道来。如没有我转岗以来的挑战,也不会给我带来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外业采集我从生手到掌握规律;超图软件我从没有接触到逐渐了解和运用。使我坚信: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奥运”使我们兴奋,“奥运”创造机遇,只有站在前排的人才有机会。中心的奥运图集及将于2008年问世。我们为奥运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我们外业采集的老同志们,克服天气的“潮湿”与“燥热”;“寒冷”与“干燥”。完成了一幅又一幅的数据采集任务。从没有怨言。……

08奥运年,中心计划培训Corel公司的优秀平面、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它的特点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应用广泛;图像显示精细、美观和其他附属功能。能更好地兼容其它软件,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对于CorelDRAW这套软件,新的挑战在等我超越;新的机遇再等我创新。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我期望制图中心在院“二次创业”的第二阶段的关键年获得生机,人丁兴旺。……

中国测绘网

第三篇:挑战与机遇

的确,我也认为新课程对一线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当然其中也蕴涵着机遇。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制度改革、竞聘上岗、教学质量的稳定及怎样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并推进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更快地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并如鱼得水地按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谁就得到了机遇;谁不能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谁就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在此,我认为应该做到这几方面:

1、去粗取精,融新旧理念为一炉 ;

2、精益求精,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

3、与时俱进,改“应试”为“素质”;

4、教学相长;

5、温故知新。

所谓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等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

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1.如何解决学生计算能力差的问题?1.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2.如何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3.如何转化学困生?对于这些问题本人也采用过很多措施,但起效不大。在此,望同仁们给点意见!

我平时基本上是这样备课的:

1、确立本节课我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2、大体勾画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分为哪几步,如引入,小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总结,学生练习。

3、设计好每一环节的时间。当备课与实施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就实际情况实际处理,根据当时的情况实施好的方法。

我认为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承担这样的角色:

1、自我提高的学习者;

2、合作学习的促进者;

3、课堂情景的营造者。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多种功能的复合体,它在教师的师德、能力、个人品质、意识和行为中都得到综合体现,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在此,我希望同仁们满怀信心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第四篇:慕课—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前新兴的教学方法—慕课,阐释了慕课的定义、讲述了慕课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并为慕课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建议。对慕课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根据对慕课的预测结果和调查研究提出对未来慕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慕课;传统教育方法;局限性;慕课发展建议

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1 引言 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逐渐重视,人们对于学习的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就目前看到方法途径进行了不断地思考,许多新的教育方式应运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而生,其中得到了人们最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恐怕要数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慕课。慕课的出现是具有时代符号的,广泛普及的互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联网技术为它提供了技术条件,人们个性化的知识渴在线实现。 求推进了它的广泛应用。提到慕课两个字,或许很多2.2 慕课的由来 人并不熟悉,但是事实上很多人正在或曾经应用了慕慕课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8年,Dave Cormier 与 课。 Bryan Alexander 教授第一次提出了MOOC这个概念,

将大规模、在线、开放作为慕课的三个主要特点。自2 什么是慕课 这以后,一大批教育工作者都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结构,

在学校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20112.1 慕课的概念

什么是慕课?慕课[1]有这样的的定义:MOOC又年,当时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Sebastian Thrun教授在被称为“慕课”。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网上免费提供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课,成为了慕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容量可达数万人,最多课的先行者。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本以为注册的学生一门人数16万学生;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可能达到一万,然而实际数字确实估计数字的十六倍,指的是学习气氛浓厚,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约16万人注册了这门课,这份经历也让他决定与同事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创建公司Udacity。一时间,慕课网站犹如雨后春笋,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为互联网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2012年,教育史上更评价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是迎来了慕课风暴,《纽约时报》的作者LauraPappano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2],这一年里,许多专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业的大型的慕课网站应运而生,为慕课的发展带来机保证教学互动,7×24全天开放,提出问题5分钟后能遇和挑战。慕课的发展历史如图1。

得到反馈。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

图1 慕课发展历史

2.3 慕课国内外发展现状

慕课这几年来正在全球范围内的升温。提及慕课,最著名的慕课平台当属Coursera。Coursera是一个大型在线教育平台,是慕课三巨头之一,也是发展最大的慕课平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教授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研发,目的是号召世界顶尖大学联合起来,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Coursera于2012年四月成立,首次进入平台的大学就有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项目首次实施就有68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2013年10月,Coursera正式进入中国,为大量的中国网民提供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的注册学生有2/3来自海外,其中有41000人来自中国,占总人数的40%左右。可见国内用户对于慕课的热情度是十分高涨的。2013年年底和2014年年初,该平台也推出了ios版本和andiord版本,为慕课的移动平台的是使用提供了可能。除了Coursera之外,edx、Udacity也获得了用户的大力支持。而除了美国,英国、澳洲、德国等地也都拥有了自己很有规格的大型慕课平台。

慕课的发展在我国国内也是如火如荼,不仅仅归因于大量的用户群体,也在于国内许多优秀平台的建立。两岸三地五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台湾国立交大精诚合作,推出了Ewant这样的慕课平台。Ewant在2013年开课,修课通过者可以得到交大学习认证,交大学习认证是国家认可的证书,它能为许多接受了网络教育的人提供一份学业证明。再比如慕课网,这是一门

主要教授IT技术相关课程的慕课网站,它在业界深受各位IT技术爱好者的喜爱。慕课网不仅可以提供线上视频学习,也支持在线编程,在线交流等服务,慕课网上热门课程的参与人数多达四千多人,虽然比不上国外慕课网站的参与人数众多,但是也为编程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展现出来了很好的发展潜力。另外,许多大学也正在慕课网站上传授部分课程,并使学生通过慕课学习获得学分成为可能。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学校就将部分通识选修课程设置成了慕课形式的,学生通过尔雅通识选修课平台,可以在线学习来自不同高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等等领域的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选择了引入慕课,甚至很多的中小学校也试图把慕课元素加入到教学实践当中,究竟慕课有着怎样的魅力呢?慕课的存在又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怎样的影响呢?慕课的未来又将怎样发展,走向何方呢?就让我们对于慕课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3 慕课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劣

毫无置疑,一阵慕课风波正在席卷全球,面对这炙手可热的慕课,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他的利与弊又该怎么去权衡呢?慕课的出现究竟会不会颠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呢?

3.1 慕课的优势

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慕课教育拥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慕课是免费平台,是经济的教学手段。根据国内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来看,每年的学费约为5500元,对于艺术等特殊专业的教学可能会收取更高的学费,这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个不小的开销。而慕课是免费的大型线上教育平台,对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不需要任何学费,只需要学生在家中准备好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对慕课进行学习。这样的教育平台对于许多家庭困难的,无法支付大学学费而又渴望学习一些大学中的专业知识的人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第二,慕课有自主性,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慕课为学生提供了空前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学习哪一门课程,什么时候学习以及学习多少遍。另外,有些慕课网站还在视频播放中插入了给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某个知识点多多停留,以便于对于知识的理解。“我们当然知道,学生光靠被动地看视频是学不好东西的。”Coursera创始人的科勒说。因此,他们将问题和测验植入视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我们的大部分课程中,留给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停顿时间是 22 分钟——而我在斯坦福教书时,从没有给学生留过那么多时间。”[3]

第三,慕课提供了资源开放性。慕课让许多名校课程走到了普通学生身边,使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到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评价慕课为“三名”教育,即名师,名校,名课。慕课的“三名”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领略“三名风采”。第四,慕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现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利用慕课的学习将是一次学习方法的变革,慕课的学习将让学生习惯这样的学习方法,开启他们的新视野,增强信息搜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3.2 慕课的局限性

慕课会引起对传统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启示,他的存在会是一场关于教学的革命风暴,这毋庸置疑。然而,即使是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追捧,人们仍然对慕课教育代替传统教育一事表示质疑。

第一,慕课教学不能带给学生实时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慕课”的大量应用会改变学习态势,但无法取代校园教学。龚克指出,这并不会降低校园学习的吸引力,因为校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和同学们一起,和师生一起面对面的、共同的一种

锻炼,这不是网络课程可以做到的。大家共事的这种经历,离开自己的家庭过集体生活,自己管理自己,和素不相识的人一起共事,这些体验是在网上得不到的。[4]的确,缺少了和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将会是教学环节的缺失,这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据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效果是成金字塔形(如图2),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样的被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是很低的,互动中的讨论,教授他人这样的活动能大大提高学习内容留存率。增强线上交互平台的设计和线下的交流机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同学的探讨会增强慕课的学习氛围,让慕课不仅仅是教授课程,也能促进交流;和老师的交流可以让同学感受到老师的言传身教,增强对于课程的喜爱,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图2 学习金字塔

第二,慕课的辍学率偏高。果壳MOOC学院在Coursera、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等机构支持下,对6116名网友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布了全球首份针对中文用户的慕课调查。调查显示,75%的中国用户上“慕课”是为了“更新知识”,但实际上课程完成度并不高,能把所选的课程全部完成的人数只占了6%。除了6%的用户表示完成了所有选课,15%的用户完成部分课程外,绝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办法完成所有课程,甚至有67%的用户一门课程都没有完成。“没时间”“语言障碍”“缺乏毅力”是导致中文用户“辍学率”的三大主要原因。此外,“网络不畅”“无处答疑”“没有字幕”

等因素也打击了慕课中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5]

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不禁感到质疑,这样高的辍学率下真正能学到知识的能有多少人呢?这样自由的教学方式下,加上网络、语言、老师引导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辍学”行为必然是发生率较高,那这样的教育似乎不能够撼动传统教学方式的地位。要解决高辍学率的问题,就要让慕课机构正式化,变“无根”为“有根”,建立一个正规的机构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督促。

第三,慕课教学难以进行认证。许多人希望通过学习慕课得到相应的文凭证书,然而这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点。怎么样对网络另一端的学习者进行认证、考试,并且证明是他本人学到了所需掌握的知识,这一点单单通过网络是很难做到的。有人建议通过引进键盘敲击模式进行认证或者是组织考试点统一考试,但是目前慕课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的体质还不是很完善,规章还有被落实,技术还没有被实施,想要立即解决,现在还无法做到。

4 慕课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慕课的发展方兴未艾,虽然还并不完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在未来的时间吸取更多的能量,有更进一步的辉煌。未来的日子里,慕课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随着慕课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参与慕课的学习,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名师乐意在慕课网站上进行教授,国内与慕课相关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慕课也将迎来专业化,会有更多的,更专业化的慕课平台涌现出来。未来的慕课可能会出现两个主要形式,一是作为关联慕课,与大学中的课程相结合,带来一个全方位的教学体验;二是会作为一个专门进行慕课教授的,自己作为一个学校的形式,这样的形式适合发展较快、更新较快的学科,例如IT技术就很适合放在这样的慕课平台上进行教学。慕课所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加严峻。要做好慕课,必须从现在着手,对慕课平台进行完善。参考文献:

[1] 钱钰,张骞,李玉.足不出户听耶鲁、斯坦福精品课[J].新闻晚报.2013-7-9(12) [2] 林莉君.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开放在线课程[J].科技日报.2013-10-15 [3]王奇婷,姚远.互联网上的免费大学[J].外滩画报.2012-9-20 [4]许雅宁.“慕课”有自身有点但是无法取代校园教学[OL].中国日报网.2014-3-12 [5] 马丹.中国学生慕课“辍学率高”[J].新民晚报.2013-11-27

以下是对于未来国内慕课发展的几条建议:第一,引入效果测试,师生交流,成绩评估等板块,系统的做教育工作;第二,将慕课专业化,建设专业的慕课团队(如图3),设置专业的慕课摄像师,慕课教学设备和慕课课程设计师等等;第三,完善慕课的规章制度,建立一个可以实施的慕课教育体制,解决关于慕课的学籍、证书、学分、学位的相关问题。

图3 慕课制作团队

第五篇:个人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

个人优势和不足 个人机遇和挑战

熊丽霞

2014.2

1.自身的优势

在工作方面,我踏实工作,认真负责,将领导布置的每一份任务力求做到最好,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良好表达能力。我个人觉得表达能力,一部分源于天性,一部分源于个人知识。我是兼有一点,但很不足,需长期积累。

性格随和、心态良好。性格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心态与经历相关。我性格很随和,争吵很少,一般很难让我生气,或许是受看历史和哲学书籍的影响,心态也比较健康。

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不挑剔。这可能与天生有关,对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和奢望,从不挑剔。

有骨气、能坚持原则。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特别有骨气、讲原则,可能是遗传或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很有骨气,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自身不足

有点理想化。人应该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不过,很多简单的道理,做到却很难,我感觉我在感情和工作上还是有些理想化,很难把握好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

喜欢感情用事。人都有感情,但不能太感情用事。感性与理性是有冲突的,很难掌握其中的平衡,应更多从理性角度做事,尽量控制感情的不利因素。

有点先入为主、夸夸其谈。自以为了解很多,曾喜欢夸夸其谈,现在逐渐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以前的无知,应努力克服。

有点固执。中国大多知识分子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自以为是,一个是过度自负。我虽不是什么知识分子,但也有点知识分子的臭毛病,偶尔自以为是,还有点固执,不愿改变自己,还以为自己是对的,什么都好,并喜欢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此点以后一定要克服,学会倾听,多学他人长处,做到海纳百川。

生活中,会比较大意,丢三落四,对待问题有时候会很固执。

自身的缺点,经常会给我带来许多困扰,因此,我下决心要改正缺点。在思想上,今后我会多和优秀的同事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努力学习他们身上的先进思想和宝贵品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我还会继续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能够自如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

3.机遇

现在很多体检中心都开始重视检后服务,事实上检后服务好的体检业务也好。检后服务其实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站在健康管理这个角度的话其实检后服务本不是体检中心的事,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中就是数据采集的一个过程,当数据采集完毕后进行人群分流——重症进入就医通道、而像类似于亚健康、慢性病的人群才会进入健康管理的一个过程。所谓管理就是一种人为干预的过程,更多的体现在一种人为关怀!现在体检中心的检后服务的核心也要体现在人为关怀上,当然方式可以有多种。以下罗列几种:

1、总检交谈,就是跟有体检指数异常的体检者作面对面的交流。

2、历次对比分析,对每年来体检中心体检的客户每次体检完后都给他一份异常指标分析报告,并进行历次体检对比分析。

3、复查跟踪 ,对需要复查的客户也要及时地通知他来复查。

4、健康教育,不定期的举办一些特定人群的健康教育,并定期给这些有病患的体检者寄送相关健康建议资料。

5、节假日短信温馨提醒,每到节假日利用短信平台给客户发送节假日问候和健康提醒。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健康管理的范畴,只是在目前健康管理还没有发展的情况下,体检中心尽力要做到这些工作。这对客户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体检中心巩固客户群体的方法之一。 服务是感性的东西,同时也是具体的工作。服务好不好靠消费者内心去感知,但服务有没有做到位就必须靠体检中心对具体工作的量化。

细致服务就是我们的机遇,下面具几个例子来说明:餐前餐后体检项目安排是否得当直接体现了体检中心对体检者的人文关怀,我自己都有类似的经历,曾经有一次8:30去体检结果餐前检查就费了两个小时一直到10:30半才吃早餐,我就感觉这个体检中心在流程安排上很有问题。后来一次工作机会我去长沙附三参观,我就觉得他的餐前项目安排很合理,首先是男女分检然后餐前项目统筹合理,每个人在检查餐前项目的时候等待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长沙附三没有排号机,但能够做到这样,我真的很佩服他在这方面的用心!温馨提示,这点其实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到,比如在导引单上标注“体检前请保持心静神宁”、在检验室醒目的地方提示“抽血后请按压5分钟”等等。隐私保护,比如体检中心男女分开,便检取样专人服务等等。总检是最能反映一个体检中心服务级别的一项工作,也是体检中心与体检者拉近距离得最好方法。现在很多总检室并不单单在体检结束后做些综述建议等的工作,而是设置了专门的全科医生对体检指数异常的安排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体检者充分感受到体检中心对自己健康的关心。我个人的看法在总台也是要设置全科医生做咨询服务的,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体检那些项目,各项目的临床意义又是什么!

4.挑战

由于体检中心工作较琐碎,工作上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最好,但由于体检中心成立初期,经验、能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对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从而对领导决策应起到的作用发挥不够。

体检工作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捕捉市场信息、开拓市场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强体检市场营销。体检市场营销就是对体检业务的进行一系列的策划:目标群体的定位,体检服务的细分,促销活动的推广等等。这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了好几年了,比如在目标群体的定位方面,上海国宾定位为高端人群正所谓的“白骨精”群体(白领、骨干、精英);在体检服务细分方面,长沙附三专人专职,连便检采样都有人专职服务,充分尊重体检者的隐私;在促销活动推广方面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有买房送健康,过年过节送健康等等。其实这些工作无非都是从被动营销变为主动营销。目前体检中心顶多就是有几个专门外联人员,这些人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人员,而只是客户服务人员。如果要走这条路不仿借鉴下北京、上海等地的模式。销售、行销到营销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上一篇:看裸婚感想范文下一篇:课改心得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