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22-11-02

第一篇: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电商时代下体验式商业的机遇与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商时代下体验式商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宁忠意

来源:《中外建筑》2013年第02期

2012年12月15日下午13:30,由MRD鼎世集团策划、筹办的“电商时代下体验式商业的机遇与挑战——鼎世集团商业地产主题研讨会暨《商业空间控制手册》”在上海恒丰路585号——长城假日酒店三楼长城厅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策划机构、建筑设计企业、出版机构以及各方媒体代表人作为嘉宾出席此次主题研讨会,共同见证了MRD鼎世集团凝聚商业地产领域结晶——《商业空间控制手册》新书揭幕这一神圣时刻。主题研讨会在鼎世集团总经理吴旭辉先生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吴之光先生、全经联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杨乐渝先生、天津大学出版社社长杨欢先生、金地集团上海公司商业总经理潘军先生、绿地集团总经理助贾朝晖先生、UDG联创国际董事长薄曦先生、南京问策商业机构董事总经理苏晓晴先生、同济规划院教授徐洁先生、青岛东方域董事总经理陈国文先生等。会中,MRD集团、DS鼎实国际执行董事刁睿女士关于“《商业空间控制手册》出书宗旨”与“鼎世集团服务宗旨”做了重要发言。

此次主题研讨会围绕“电子商务时代下体验式商业如何发展”、“是否可以有效抗衡电子商务”、“以及未来体验式商业的前景规划”等话题展开,以便更好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同时,《商业空间控制手册》新书的推出,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期待MRD鼎世集团再创新著。这次主题研讨会紧扣当代商业现状,通过主题演讲、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现场嘉宾的思想碰撞,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 跨境电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在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兴起的推动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将对我国生产、流通、消费和老百姓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升级的重要新生力量。

第一,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扩大外贸进出口的新增长点。借助于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国外与国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直接,广大国外消费者可以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和高效优质的加工生产能力,激发更大的境外市场需求,同时也会扩大我国消费者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扩大对外贸易。据有关统计,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5%,大大快于外贸7.6%的增长速度。

第二,跨境电子商务为企业打造国际品牌提供了新机会。在互联网时代,品牌、口碑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性能尽管很好,但不为境外消费者所知。而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打破渠道垄断,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为我国企业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给一些“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催生出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隐形冠军”。目前,我国已有80%的外贸企业开始运用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跨境电子商务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信息内容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一批知名电商平台企业、物流快递、第三方支付本土企业加快崛起。更加突出的是,跨境电子商务将会引发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面对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境外消费者需求,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强合作创新,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提升产品制造工艺、质量的同时,加强研发设计、品牌销售,重构价值链和产业链,最大程度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跨境电子商务为政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新抓手。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既涉及商务、海关、检验检疫、财政、税务、质量监督、金融等多个部门,也涉及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既对政府的快速反应、创新、合作等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政府传统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挑战。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抓手,推动政府各部门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统一协作、创新服务,将对提升我国政府对外开放水平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上还面临通关服务、市场监管、结汇、物流等方面的突出挑战。国家应进一步优化通关、支付、物流、结汇等服务支撑和政策扶持体系,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积极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模式,鼓励更多行业、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数码印花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数码印花流行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数码印花技术的不断向前。根据最新的SmithersPira研究报告显示,数码印花从2009~2012年,以每年23%的速度在全球快速增长,并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预计到2015年,数码印花总产量将达到2530亿平方米,发展速度惊人。正如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所说:“数码印花行业即将进入大爆炸时期。”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

随着客户需求日渐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坯布印花业务已从大货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方向发展。既有高品质的输出效果,又能满足客户小批量、个性化印刷的需求,灵活多变的印染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不断的发展。作为新兴的印花方式,数码印花技术凭借其效率高、打样成本低、印制效果好、污染少等优势,满足了市场日趋多样的中高端需求,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各种新型数码印花机纷纷出现,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群雄并起、百花齐放的态势。“毋庸置疑,数码印花技术的出现和成功应用无疑是纺织业中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数码印花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全球特别是纺织印染大国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历次产业升级和变革一样,数码印花新技术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中国印染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必须抢占先机。”

“传统纺织印花行业企业间差别不大,容易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传统企业大多数通过廉价劳动力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获取利益,所以发展空间很小。”在印花行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数码印花技术日益成熟,印花行业也逐渐从衰败走向兴盛。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纺织品市场消费也发生了很大变革,人们对“多种类、个性化、短周期、看重知识产权创意文化与环保”纺织品的消费正在逐日增长。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环保减污的优惠政策,数码印花发展势头强劲。

现在,星河联汇数码印花已经是纺织品印花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很多传统印花工厂感叹“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和“两头受挤压”的现状下,数码印花避开传统印花激烈的市场竞争,迎合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迅速发展。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特别长,资金链也很长,另外它的价值链也特别多。若干个链条贯穿,事实上就是信息化。在现代社会里面,通过信息化把这样一系列产业链的要素或者说是分支的链条很好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集成创新变成一个产业网络或者价值网络,是以后纺织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数码印花也并不完美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需要一段长期、艰难的历程,数码印花的发展也不例外。数码印花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十余年的时间了,虽然国家一直重申淘汰落后产能,可数码印花作为传统印花的补充,始终难以将其取代,这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当然,分析一件事情要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首先是硬件设备。业内人士表示对印染设备有自己的感受:“数码印花机可以采用喷墨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但这并不代表喷墨打印机就是数码印花机。一些企业想要跟进数码印花的发展,却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设备,根本不可能专业,又怎么能体会到数码印花机真正的产能和效益呢?”

虽说数码印花机没有传统印花机那么庞大和操作麻烦,但是并不代表一台简单的打印机就可以完成印花工艺的所有过程。数码印花设备还需尽可能完美地符合印花行业独特的要求,更适应多种纺织材料的印花要求和整理要求,“因此,新旧技术的结合就很重要。”。

还有,数码印花不需要制作网版,小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大大超过传统印花,不过由于其墨水价格相对传统印花的色浆还是比较贵,所以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比起传统生产,还是成本偏高。 传统印花的专色印花,即每一套颜色单独调配色浆,通过计算机的测色配色系统,可以达到高的颜色准确性,即使某个色浆出现偏差,也只是影响一套色。而数码印花是CMYK混色印花,所有颜色都由四色墨水混合而成,一点点的外加影响如墨水的差异、打印头之间的差异、打印过程中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到混色后一系列颜色的准确性。因此,数码印花的颜色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数码印花事业发展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提供给有识之士广阔的发展舞台。让我们共同见证数码印花的快速成长。

逆袭终将会实现

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在纺织印花方面,数码印花技术已趋成熟,数码印花的产量也有大幅提升。虽然目前数码喷印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很多人仍相信,数码印花取代传统的纺织印花只是时间问题。

数码印花机首先给企业带来的是生产模式的变革。业内专业人士表示,传统纺织印花是利用网版将颜色一个接着一个的套印上去,愈多颜色就需愈多网版,相对的作业也愈繁复;但纵使有多个网版,所看到的印花图样还是相当单调,无法看到颜色渐层、高解析的风景影像及人物的真实肤色。除了印花技术的复杂度及打印效果之外,印花生产制程冗长,由生产到销售就要4个多月,其中网版的制作就要花费1~2个月的时程,生产过程中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与能源,生产后的网版及设备清洗也需耗用相当多的水资源,网版未继续使用则成为废弃物,这样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生态冲击很大,不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除此之外,数码印花推动着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数码印花技术突破了纺织印花的瓶颈,借由影像处理软件、喷印机台、喷印墨水与喷印基材处理的结合,可将数字储存的真实影像或图案直接喷印在织物上,具有图案设计及色彩变化的多样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流行设计及时尚服饰产业。“数码印花特别适用于小量多样及定制化之生产流程,大幅缩减网版作业成本50%及时程60%,而且大幅缩短了总体生产时程,快速响应客户之需求。”

数码印花有利推动行业向绿色、环保转型。数码印花技术减少了印花制程中因网版清洗所造成之废水产出,省药减废80%,符合清洁生产的需求,数字纺织印花技术使染整工业变得更科技、更环保、更快速也更多元化。

据悉,数码印花在国际上应用广泛。现在数码印花产品在意大利已占其国内总印花量的30%以上,数码印花成长的速度在于产业结构及成本,意大利是以印花设计为导向的流行市场,全世界高端的印花纺织品大部分来自意大利。

而就意大利印花生产成本而言,生产400米小批量的产品每平方米成本将近两欧元,而同样批量的产品在土耳其及中国生产成本都不到1欧元;若是小批量生产800~1200米,每平方米也近1欧元,这样的成本差异使数码印花成为主流,所以数码印花正可符合其市场需求。另外,就成本结构来说,传统印花在生产时需制备网版,这使得传统印花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印花量增加的成本摊薄,大批量生产的成本相对较低。对数码印花而言,主要成本来自于喷头与墨水,不管大或小批量生产成本都是相近的,只要喷印速度够快,管理成本相对会较低,这也是数码印花取代传统印花的必经过程。

第四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对新阶段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 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分析

今后5~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先启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特点

(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

(5)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6)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

(7)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

(8)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二)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中国是地少人多的大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结构;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小康(部分富裕)生活为中心;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竞争意识,加强现代管理,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逐步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

2.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就农业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国农业整体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当代科技、先进装备与高素质农民合成的现代农业生产力为主力,以农产品市场体系、支农工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为支撑的,能够适应人口峰值期全国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够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局面的,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三)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如下机遇: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

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纪,调整我国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

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

技革命,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要求,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1)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2)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3)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4)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5)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

(6)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广大农户。

(9)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

(二)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内涵

农业结构是农业各生产部门以及部门内各生产项目间的构成比例和组合,是农业资源的转换器。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结构。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的重心也会从低层次逐渐转向更高层次。同时,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需求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多样化和高级化。

1.结构转换是有序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业知识技术传播和应用的速度加快,农业产业不断出现分化和综合,新市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相应转换,这种转换是有序的:农业由传统单一的种养业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供应、产中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相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由自给自足的产品化产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化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由手工畜力、分散经营为特征的传统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等等。

2.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

所谓广度,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实施发展小城镇的大战略。所谓深度,就是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值增收。

3.结构调整是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

从根本上看,决定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原动力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能否使农业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组织都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培育出应用高新技术的农业新兴产业部门,导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和优化。

4.结构调整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

通过调整结构,增加农业的资本、技术投入,必将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5.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四)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农产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二类是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三类是用做工业原料的必需品。通过深层次加工增值,满足人们对日用品、工业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1.满足直接需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以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为主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正由吃饱向吃好阶段发展,正在向吃的精、吃的科学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居民摄取的食物中,热量有余,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年缺口仍然很大。

2.满足间接需求,应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调整农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肉、蛋、奶产量成十几倍、几十倍增长,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至今没有形成独立的饲料种植业,仍然沿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以至粮饲不分、以粮代饲、以秸秆代饲草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浪费了粮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饲料报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结构必须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赖氨酸玉米、高蛋白青贮玉米以及高蛋白、高产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并将其纳入播种面积之中。在草原地区,完善草地围栏、划区轮牧,大力发展培植割草地和人工草地,尽快实现草地牲畜冬春以圈养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增加设施畜牧业比重。

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国际先进经验证明,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只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4~1/6。因此要大力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提高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使食品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满足工业加工需求,要向区域化、专业化调整工业原料作物结构和布局为工业加工品生产农产品原料的农作物称为工业原料作物。狭义的、传统的概念,它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药材等经济作物;广义的、现代的概念,除上述经济作物外,还应包括主要是淀粉、酒精、医药、饲料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甘薯、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结构调整的原则是生产要同原料来源和产品的加工消费地区相结合,农业布局同工业相结合,以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业原料作物要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向高效区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甜菜、烤烟、高粱、甘薯等小宗工业原料作物,应在优势地区集中发展,使在全局是劣势的作物,在局部变成种植、加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宗经济作物,如棉花,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比重,根据区位优势调整布局,集中种植。对于粮、饲、加兼用型的工业原料作物——玉米,应根据规划,在集中产区建设饲料加工厂或工业品加工厂,反过来促进玉米的集中种植和生产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玉米产业化。特别是食品工业,要加快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形态向现代工业制造型态的转变,成为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第五篇: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做交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成绩;其次是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主要从我县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有不当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近年来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步入了较快发展的阶段。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65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增长67.8%;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4.5%;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8377万元,增长12%;大口径财政收入8109万元,增长32.9%,一般预算收入4743万元,增长36.4%;财政支出8.46亿元,增长3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5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

1 增长12.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4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9.38%。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总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06年至今,我县通过发改渠道共争取到国家投资4.24亿元,共计167项,其中,农口项目47个,10038.77万元;城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61项,16668万元,社会发展项目56项,11206.7万元;另外,争取到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494万元,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060.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全县共确定县级领导及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205项,争取责任制项目147项,论证责任制项目128项。通过项目拉动,据初步统计,截止8月份,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91.6%。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0项,签约资金3.25亿元,到位资金1.41亿元;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3项,到位资金2.11亿元。总到位资金3.52亿元,同比增长101%。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中药材产业方面:近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十一五”期间建成当归GAP基地1万亩,落实集中连片育苗基地23个。不断扩大饮片加工规模,申报了甘肃道地药材炮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制定中药材饮片加工标准,逐步使饮片加工尽快走上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路子;岷阳、梅川、茶埠三

2 个乡镇的标准化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建设已完成征地、规划,正在进行整地工作;康达、惠利、永康泰、腾达4户中药材加工企业GMP认证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狠抓了中国当归城、梅川两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与全国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的联络。草畜产业方面: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左右,建立了7个燕麦新品种(系)区试点,在北部乡镇种植地膜全株玉米800多亩。16个规模养殖小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暖棚圈舍431座。马铃薯产业方面:按照“以马铃薯一级良种繁育和以菜用型、专用型商品薯生产为主”的目标定位,马铃薯种植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调运马铃薯良种5100吨,建成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集中扩繁示范基地5个;马铃薯贮藏库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设施农业方面: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岷县201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全县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873亩,其中:日光温室793亩、塑料大棚2052亩、食用菌棚28亩。旅游业开发方面:按照《岷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人文古迹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积极推介“岷州会议”纪念馆、“中国花儿之乡”、二郎山“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狼渡湿地草原AA级景区、“神农百草园”生态休闲度假公园、双燕—沙金生态旅游区、扎角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大力保护县内藏传佛教寺院等文化遗产,岷县传统竹编技艺等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清水乡清

3 水村铜铝铸造等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巴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努力培育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水电矿产开发、商贸集散地和旅游避暑胜地三大基地,不断壮大以中药材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水电产业开发、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生产、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五大工业体系。重点实施、谋划了定西市循环经济园区岷县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正草业公司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及废渣循环利用项目已、康达公司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当归有效成分项目、岷县草春堂美容保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乡草依当归养颜系列化妆品扩建项目、岷海制药公司旧车间改造、年产2000吨中药材提取物及干燥生产线建设、切片生产线以及仓库建设项目、龙望台水电站、冰桥湾水电站、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厂二期建设项目、天昊黄金公司日处理2000吨矿石技术改造项目、双喜食品公司年产100万公斤点心生产线、“漫漫”清真点心生产线和“山里人”土特产生产线建设项目。

同时,我们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岷县工业园区和定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岷县示范区机构合并,挂岷县工业园区牌子,下设岷县西川工业园、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药材物流园(中国当归城)、闾井建材工业园;目前,已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一区四园”的思路正在编制总体规划。

4 四是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按照“甘肃南部道地中药材生产、现代制药、商贸重镇、旅游避暑胜地、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同时各类详规、专项规划、村镇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相继开展。8个建制镇已有7个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正在进行建设性详规编制,其他乡镇小城镇规划、中心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委托设计院进行编制。开工建设了迭藏河风情线、箭营体育公园、人民公园、陈家崖洮河大桥、城区垃圾处理等45个重点城建工程。

五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继续坚持“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以参与式扶贫为主线,全面完成了中寨镇塔沟村等9个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启动了中寨镇出扎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的原则,将50户以上的集中建房点与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灾后重建等项目有机整合起来,确定实施梅川镇市级试点镇,蒲麻镇井滩村、梅川镇杏林村、寺沟乡八步川村、西寨镇冷地村等4个县级试点村和各乡镇确定的18个乡级试点村。18个乡级试点村正在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开发,大力实施中药材加工、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成效明显。

二、当前岷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宏观政策给我县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

5 若干意见》给我县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今年五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甘肃发展的实际出发,总共47条,涵盖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甘肃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意见》印发后,县上多次组织各部门、乡镇召开会议,并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共提出了落实国办意见项目755项,共涉及46个部门,总投资966.7亿元,按投资分1亿元以上项目165项,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27项,1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348项,1000万元以下项目115项。按投资领域分:基础设施181项, 416.8亿元, 特色产业开发150项,86.6亿元,工业建设和商贸流通140项, 132.7亿元, 城镇建设56项,100.5亿元, 社会事业发展123项,88.8亿元,生态环境建设55项,82.6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强化了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突出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将今后五到十年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预见性和可调控性,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些项目的提出对我县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未来十年国家将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在各项政策措施上将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也将对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推进西

6 部大开发,实施第二个十年开发规划,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今后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这将有利于我县围绕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规划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城镇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三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明确我县未来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和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岷县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时期。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涉及48个单位和职能部门,规划包括中药材、马铃薯、草畜、水电、矿产、旅游、设施农业、劳务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46个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着眼于岷县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以及主要措施。围绕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这一总体奋斗目标,以构建特色产业新格局为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

7 了十二五期间我县设施的项目571项,总投资557.7亿元,包涵了中医药产业、草畜产业、工业和工业平台建设、商贸服务业等31个行业门类,这些项目将成为我县“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主要支撑。

四是宏观经济调节政策进一步加大在民生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第一是财政政策将突出实施重点。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今后重点将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第二是货币政策将加强针对性。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重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并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第三是消费政策将突出扩大内需。在继续实施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将加大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以及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四是投资政策将突出适度增长。总体上看,未来几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将维持今年的水平,新增投资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并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

8 方面倾斜。

(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

一是兰渝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县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产业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兰渝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周边县区的工业、农业、草畜产品将通过212线、306省道、岷礼公路、岷代公路汇集到岷县车站输出,届时岷县车站将成为重要的农副产品、中药材、草畜产品、矿产输出基地,年输出量将达到800万吨以上。同时,我县位于四区八县的几何中心,周边县区如卓尼、临潭、迭部、宕昌等县区所需的建材、石油、煤炭以及日常消费品都通过岷县输入,兰渝铁路建成后,岷县火车站将承担岷县及周边县区所需工业原料、生活消费品的运输及周转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岷县车站将成为岷县甚至甘肃南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地。因此县上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兰渝铁路动工修建的大好时机,积极打造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850亩的岷县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位于岷阳镇南川村,属于公铁联运模式。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甘肃南部货运系统的主要枢纽,除承担岷县自身货物储运外,还可以辐射到周边县区的货物储运。将有利于将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为企业优化物流系统提供市场环境;有利于岷县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9 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兰海高速岷县段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将对我县未来几年内建材行业、服务行业、劳务等产生推动作用。

三、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落后,工业附加值低,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和周边县区竞争日益加剧等是我县今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利严重制约着岷县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又严重制约了我县作为甘肃南部重要商贸集散中心地的功能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阻碍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欠账大。总体来看,上半年以来各单位固定资产完成水平较低,特别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实施项目已完成或进入扫尾阶段,但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未上报,严重影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在全市的总体水平。三是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这个问题是目前我们争取国家投资的最大最严重的制约问题。国家安排中央投资,要求项目必须完成可研或初设审批,完成规划许可、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配套资金承诺等前期手续,但是有些单位或者业主单位申报的项目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到国家安排资金时还

10 补不齐前期手续,白白失去了国家和省上安排资金的机会。目前,正是申报2011年中央投资计划的关键时刻,从申报情况看,前期工作普遍不完备,资料和附件不齐全,甚至个别单位对项目申报不够积极、主动,应付交差。四是项目管理比较混乱。在通过平时对项目督查和验收时发现个别项目在建设时没有按照项目建设“四制”的要求来实施和管理项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设资料不齐;

2、资金管理混乱;

3、随意更改建设内容;

4、项目虽然建成,但存在的问题很多,迟迟不能通过省市验收。这些方面的存在对我在今后的项目争取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多,整改进度缓慢,特别是部分突出问题的整改至今没有落实。经统计,共发现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1131个,其中招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共有75个;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60个;没有工程规划的61个;没有土地审批书的52个;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有31个;“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42个;勘察、设计未招标的有56个项目;没有签订廉政合同的60个; 工程规划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61个,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51个;未建立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机制的59个;帐务方面存在各类问题73个;其他问题450个。截至目前,已经整改的问题有821个,还剩310个问题没有整改或正在整改。经归类,主要有:(1)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书的有部分乡镇卫生院等项目;(2)土地未审批的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项目、岷县人民法院

11 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3)勘察、设计未招标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县委党校教学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岷阳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岷县公安局看守所等项目;(4)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有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5)未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和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公安局看守所工程等项目;(6)“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7)招投标不规范的有岷县康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提取当归有效成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

(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特别是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承担着社会生产,吸纳就业等重要社会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我县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对我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表现在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方面,大多数工业产品为初级工业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力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企业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规模化、吸纳就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究其原因,我县企业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缺乏,这是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的最基本因素,一方面是企业自筹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受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企业信用等级和信用担保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县工业企业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有效地解决,流动资金特别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缺乏,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具有重大影响。二是技术缺乏,一方面受资金缺乏的影响,企业引进技术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即使引进到技术,也受到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技术的效能等不到充分的发挥。三是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管理人才的匮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些企业找一个得力的办公室主任都是一件难事,更不要说能招聘到那些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高级人才。四是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意识。我县的很多企业有生产作坊化、管理家族化发展迹象,企业不能主动开

13 拓市场、扩展业务,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城市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够完备,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设臵不能满足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同时,城市管理落后,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治安环境也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正常的城市生活。

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小城镇规划滞后,小城镇建设进度迟缓,东山区开发步伐缓慢,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周边县区在近几年内发展迅速,给我县带来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体系不断壮大,以临近的漳县和宕昌县为例,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大有赶超我县的趋势,在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已经走在我县的前列。因此,我县面临着的竞争压力比以往要显得更为紧迫和巨大。

四、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

在明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要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的方向,切实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充分发挥我县地理位臵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等发展优势,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阶段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切实做好我县县城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药材等重点产业(行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注重城镇、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注重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对我县经济发展意义巨大的重大项目的遴选。

(二)着眼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狠抓项目建设工作。始终把项目建设工作摆在加快发展的首要位臵,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项目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一是高起点谋划项目。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围绕全县资源状况、基础条件、产业开发、民生改善等方面,积极论证谋划一批项目。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水电、矿产等产业开发,谋划一批工业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围绕农民增收,谋划一批扶贫攻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改善城乡发展条件,谋划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和交通、水利骨干项目;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谋划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田间道路、草场改良、旅游休闲、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二是尽全力争取项目。抢抓国家继续实行“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重点围绕县级领导争取责任制项目、部门(乡镇)争取责任制项目、已上报的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已上报省市发改委待批的项目抓好争取工作。三是按进度实施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抓重点项目责任制,以县级领

15 导实施责任制项目和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为重点,认真抓好各类项目建设,确保续建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达到进度要求。四是规范化管理项目。要强化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确保在项目争取上实现大的突破。继续建立健全项目督查、通报、问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及督查力度,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继续谋划充实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重点项目,对已上报的项目进行跟踪衔接,确保有更多的项目被省市纳入相关规划,为“十二五”及未来十年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发展和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农业方面:要在中药材、洋芋、草业的种植、加工、贸易上下功夫,通过扩大和规范GAP基地建设、引进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农业的带动能力,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水电产业方面:通过洮河梯级水电站建设和洮河支流小水电建设,力争早日形成洮河水电产业集群,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水电资源的全面利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重点实施鹿峰金矿二期技改、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兰岷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马坞、锁龙、禾驮三大金矿等项目,是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提升其对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同时要注重对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开发和扶持,重点实施当归城物流

16 中心、南川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积极推介以闾井狼渡滩湿地草原,双燕、马坞沙金自然风光为主生态旅游和以“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紧紧抓住省内外游客到九寨沟、腊子口、官鹅沟景点旅游岷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服务业,促进旅游综合收入的增加,以期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镇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农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倾斜的难得机遇,大力加强农田基建、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道路、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农电线路延伸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输转力度,坚持以培训促输转,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为主线,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着力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先将梅川、闾井两镇建设成为甘肃南部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影响面广的示范小城镇。深入开展以“一池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使村庄“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道路、水路畅通,村庄、院落清洁,圈舍、厕所卫生。

(六)以构建和谐岷县为目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

17 展。要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扩大高中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服务监督执法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疾病监测和预防水平。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广电覆盖率。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图书馆配套设施、岷洮花儿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为依托,以“花儿旅游文化艺术节”和“中国当归节”为载体,不断推进全县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第十二周广播稿主持词下一篇: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