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05-03

个人机遇与挑战并存(共8篇)

篇1:个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是机遇,机遇也是挑战。就应化挑战为机遇,视机遇为挑战,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审时度势,理清思路,方能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在新的发展时期,怎样把握大势,准确把握当前大势,科学谋划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措施,是学习调研活动务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文化交融碰撞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新的状况、新的问题来说,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充满风险和压力的时代也就面临着新的发展,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应与时俱进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个人的良好形象,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起好带头作用,成为广大干部的楷模,这是新时期赋予党员的一项新的任务。因此党员干部更就应持续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挑战有不一样性质的挑战,有许多挑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的。求得了发展,应对挑战的潜质也就增强了。抓机遇就是要抓住有利于发展的时机,抓机遇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为了应对挑战。什么叫机遇,机遇就是有利条件大于不利条件。从目前我们的各种良好条件来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机遇(正能量的句子)

期,我们要发奋在这个时刻段内为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多成就来。在这个时刻段内,每分每秒都十分珍重,每分每秒都要发奋,要把外部的有利条件争分夺秒地转化为我们发展的动力和实力。抓住和用好重要方法机遇期,要求我们要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下大气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前进,昨日有效的,这天不必须有效,务必把解放思想放在重要位置。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对常规常态不断反思,如果常规常态已经不合时宜,不适应发展需要,就要立即主动突破。

人很容易在经验中产生自我欣赏,继而自我封闭。不断对昨日的经验理性审视,发现不合时宜的地方,立即透过解放思想来加以突破,才能紧紧地抓住新的机遇。我们要从发展大局出发,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方法机遇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谋划,用心应对,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2:个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邢广程

 2011-02-24 21:07:2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2期

普京胜利了,而且赢得干净利落。这样的竞选结果在俄罗斯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不仅如此,联想到普京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平步青云,从总理位置一下子就跃到总统的位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政治上的奇迹。但是,普京的胜利不仅仅是选举的胜利,他的成功恰恰表明俄罗斯民众出现了政治上的“饥渴”现象。这种“饥渴”表现为对领袖和强人的渴望;他的成功恰恰表明俄罗斯民众对现今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家“厌腻”了。俄罗斯政治精英群体中巨大的政治反差是普京成功的基本资源。有比较才有鉴别。普京的强人现象给俄罗斯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体弱多病的前任总统叶利钦相比,普京年轻富有活力;与幻想满腹的前任总理盖达尔相比,普京平华朴实,一步一个脚印;与唯唯诺诺的前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相比,普京的政治具有“棱角”;与职业批评家亚夫林斯基相比,普京少说多做;与活跃有余的前任总理基里延科相比,普京沉稳坚定;与红色满身的久加诺夫相比,普京所拥有的政治光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神秘”也成为普京一大政治资源。如果说其他重量级的政治家早早地暴露在俄罗斯政治的光天化日之下,普京则直到选举前仍然保持着神秘状态。

篇3:挑战与机遇并存

老牌名校影响不大

克利夫·艾伦说, 政府在未来5年削减的教育投入主要在教学设施与研究经费方面, 这一变化对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大学影响不会很大。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经过150多年的发展, 教学设施已相当完备, 特别是近10年学校陆续投资近10亿英镑, 用于师资与教学设施的建设。

“减少的教育经费只能靠提高学费来弥补, 因为大学需要足够的经费维持运转”, 克利夫·艾伦并不否认困难的存在, “对于一些学校来说, 即便可以收取更高的学费, 也不足以弥补经费缺口, 这些学校将会有一定程度的裁员”。

促进大学与企业合作

据介绍, 政府削减高等教育投入后,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开动脑筋,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寻求社会捐赠。例如, 学校的艺术与设计等专业都与业内著名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 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最新的研究项目, 学校自身的一些商业咨询机构每年也在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实习机会。

克利夫·艾伦指出, 在大学学费提高的情况下, 学校需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利益着想,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带薪实习机会, 帮助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在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就业指导中心会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 结合企业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心资料丰富, 不仅能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 还提供世界各大高校的奖学金、政府奖金等信息。

大学将更加关注质量

克利夫·艾伦解释说, 不论是海外学生还是本土学生, 学生学习的费用成本是一样的, 本土学生的学费比较低是因为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补助了大学生。如今, 本土学生的招生也在走向市场化。对本土学生开始收取学费之后, 大学必须开会讨论定价, 根据各个课程在市场上的定位来定价, 逐步与海外市场的招生接轨。

他乐观地认为, “学费提高后, 学生会更加审慎与挑剔, 对于高校来说要有很好的保障与吸引措施, 确保学费上涨后仍然能够吸引到具有良好学术背景的学生。同时, 没有了很好的福利, 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 更加重视职业发展,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对于政府的举措, 克利夫·艾伦表示理解:“国家财政不足以支撑现有的庞大教育支出, 削减大学经费的决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英国经济复苏, 同时也会节省出更多钱用于改善中小学教育。”

篇4:机遇与挑战并存

李晓阳 长沙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

范伟军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时间:2月10号上午10点

地点:长沙留学生创业园多功能会议室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是为国服务的重要内容,留学人员创业园是为他们创业直接提供场地、条件和服务的环境。为推动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健康发展,科技部会同各有关部门这些年做了很多的工作,留学人员创业园也在不断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围绕关于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现状、特点、成功因素及启示等,威海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燎、长沙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李晓阳、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伟军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现状

范伟军:当前我国的海归创业形势到底怎样,众说纷纭,大唱颂歌一派形势大好者有之,针砭入里痛心种种弊病者有之;或欢欣鼓舞,或直言不足,种种看法不一而同。然而,仔细探究一下问题的深层,如上的种种争论,关键还是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环境的判断存在分歧,所以才有基于此的种种关于海归创业形势的不同观点。

我以为,我们的创业环境总体是好的,趋向于良性的改善,不论是从大的宏观层面的环境,还是从小的微观细节的环境,我们已经开始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

具体就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而言,从我们国家不断涌现和完善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便可窥见一斑:尽管现在还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趋势是好的!不知道两位工作在创业服务第一线的同仁是怎么看得?

李晓阳:我十分同意范主任对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形势的判断和信心。我想,专门为海归人员归国创业服务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从无到有、在全国各地不断燎原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们的判断做一个最好的注解——从1995年开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方针,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部会同人事部、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等国务院有关部委,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创办了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目前,全国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已超过50家,据2002年对其中44家的统计,共有孵化场地91.2万平方米,园区内现有孵化企业2335家,其中当年新孵化的企业达885家,吸收了4872名留学人员,在孵企业总人数31万人;累计毕业企业358家,总收入达到67亿元。可以肯定地说,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一个亮点。

李燎:的确如两位所言,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海归创业创造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我认为,个中原因首先是得益于我国整体实力的增强,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为留学人员实现人生的目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的背景下,众多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成为降低留学人员创业门槛,对接优势资源,搭建融资平台,提供技术保障,营造国际化的生活配套环境的十分有效方式。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强力而实在的支持更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撑足了底气。从具体来看,依托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是留学人员创业园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1987年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6年,在这16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业服务经验,留学人员创业园在此基础上针对留学人员的特殊境况又给予了丰富和发展。目前发展较好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大部分是依托创业中心建立的。

留学人员创业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李燎:当然,任何问题都有两面。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还仅仅是处于初步阶段,尽管现状很好,发展势头也很好,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决不能因为“一俊”就可以让我们遮住了“百丑”。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我认为我国的留学生创业园目前仍然存在着下述一些都已经有点“老生常谈”的问题:

1、园区数量与质量的问题。目前,留学生创业园数量过多,滥而不精,应当整合、集中资源,打造精品园区。

2、园区创业服务的水平问题。绝大部分由政府创办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对业绩的考核标准不够准确,相当多的地方把吸引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的数量以及大企业的数量作为主要标准,在这种导向下创业园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上,对企业的服务容易产生简单化的倾向,因此有待于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创业服务水平。

3、规范问题。由于受到地区自然条件和人们观念的制约,留学生创业园建立、运行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范程度;从目前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外专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或各自制定的有关文件来看,虽然对于规范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鉴于部门职能范围、权责的分工,现行规范涉及面过窄、强制力度不够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有些内容虽有心规范却无力实现。如创业的种子资金和贷款问题;出入境和设备进出口、外汇资金流动问题等,这些问题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一直没能取得政策性的突破,但这又是广大留学人员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普遍感到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管理者对国家出台创业园法规以及规范化、制度化文件的呼声很高。

4、执行问题。事实上,2000年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出台了《关于组组开展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01年人事部颁发《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等,已经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作出了相关规范化的规定,但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却缺乏有效地、强制地贯彻和监督。有些留学人员创业园对留学人员的身份、能力没能认真审核,对技术和项目的可行性把关不严,使十分有限的园区资源被大量耗费,无偿的资助和热情的服务长时间得不到对方的任何回报;有些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争夺人才,全然不顾自身的资源条件,最终导致人走楼空,造成了大量的资产损失;有的在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资金扶持方面,针对国家尚未明确界定的缝隙,自立标准和办法,形成了地域上的差距和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5、监督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留学人员创业园制定的办法的基础上,各地也相继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但其运行过程中对政策界限的尺度把握以及监督管理的力度却十分有限。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有的地方依照科技部的文件把技术评估限定为35%以下,有的则评估为35%以上;对管理的持股问题,有的予以认可,有的不予认可,管理占股多少合适、如何评定,没有标准。有些地方对技术和管理持股问题则完全放开,但工商部门却不予认可,只好私下用另一方合作人的资金来兑充,形成了真假两份文件,在工商注册备案的是合法文件,合作各方持有的是实际执行文件,而合法文件则形同虚设。此外,由于国家对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在整体上缺乏约束力,导致一些留学人员创业园之间的政策战、人才战愈演愈烈;在税收方面,国家只是对于特定区域和产业实行了一定的减免税政策,而有些地方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虽然不在这些政策优惠区内,但却借助加大实物补贴、变更创业时间等方式,弥补这些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差距。

李晓阳:李主任的调研很是精到,确实如此,我们国家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大势很好,问题不少。借用先哲的话: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仍需上下而求索!不能因为现在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于是官腔打出来了,实实在在的创业服务没有了;眼界高起来了,踏踏实实的服务心态没有了!事实是,我们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尤其是入世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必须思考,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服务水平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孵化器的健康发展?

我的思考是,新形势下的创业孵化必须走专业化的路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集中资源以孵化从事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企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集约化开发创业资源的产物。这不是为了专业化而专业化,而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适应当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有效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而理性采取的专业化战略。通过专业化的建设,建立企业孵化网络,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整合一切能为创业所用的资源,形成规范发展的潜规则,营造海归创业的大局面,从各个端口推动留学生创业事业和留学生创业孵化事业的规范、健康地发展。

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趋势

范伟军:前面两位都很精辟地谈了自己对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现状的看法,让我很受启发。的确,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到今天,确实已经到了一个关口,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发展、如何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是我们这些致力于为中国的创业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点事情的人必须认认真真思考的问题。

李燎:如何提高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团队的素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创业环境;如何加强留学人员的创业培训和引导;如何为留学人员企业融资;如何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如何对留学人员企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何搭建信息、宣传平台;如何建立权威性的评估体系;如何开展地区化、国际化的协作;如何解决自收自支、良性发展等,这些都已成为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在思考的课题。

篇5:慈善信托-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正式实施。随着《慈善法》的正式实施,更加细化的配套文件不断出台,国内慈善事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得慈善信托在中国得以落地,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社会多方于慈善信托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慈善信托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慈善信托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慈善法》第四十四条对“慈善信托”的定义为:“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从此条规定来看,现在的慈善信托可谓有法可依,相比之前的公益信托,也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明确了监管部门为民政部门。《信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和确立其信托人,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批准。”但这个管理机构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而慈善信托明确了民政部门的监管部门地位,解决了审批的难题,避免了相互推诿或者争夺监管权的可能。其次,与传统慈善方式相比,慈善信托是一种隔离型的资产,传统的捐款很多是个人将财产捐赠给基金会,如果基金会破产,基金会的所有财产都会被清算,这会导致捐款人的财产也会被清算,从而导致捐款人的捐款意愿不能实现。而慈善信托,无论信托公司破产与否,这部分资金与公司财产1 是相互隔离的,公司如果破产,这笔资金则会转交其他愿意作为受托人的机构继续保证运行,这就保证了慈善事业的继续平稳发展。再次,慈善信托更加便捷、灵活,公益信托设立必须经过批准,这为公益信托的设立增加了很大难度,而慈善信托设立只需备案即可,备案制的选择体现了主管机关简放政权的思想。此外,公益信托的监察人为必设机构,而慈善信托监察人根据委托人意愿设立,把是否设置监察人作为委托人自愿选择的事项,这极大地便利了慈善信托的设立。

都说2016年是中国慈善信托“元年”,在《慈善法》正式实施后,可以预见慈善信托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益信托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在看到慈善信托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国开展慈善信托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税收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民政部门对备案要求不统一等执行问题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毕竟慈善信托获得社会关注是暂时的,而相关更加细致、具体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以及信托公司需设计完美的慈善信托产品,从而使其带动小到企业业绩,大到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才是更值得关注与深思。

面对目前慈善信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慈善信托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且有赖于各方推动,鉴于此,我认为在下一阶段带动慈善信托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与公益基金会实现优势互补。采用“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信托公司基于自身的制度优势和资产管理能力而更擅长投资运作,有利于实现慈善信托财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信托公司也存2 在一些明显的劣势,如在慈善项目来源以及项目筛选、运营及效果评估上普遍缺乏经验。而公益基金会的优势恰恰体现在慈善项目运作实施方面。长期以来,慈善基金会是我国慈善事业的主要实施主体,在受益人的筛选、慈善项目的运营管理及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托给慈善行业提供了一个更灵活高效的行善方式,是现有的慈善形式的重要补充,以慈善信托为载体,“信托公司 + 基金会”的业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慈善事业的主流模式,从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二、与互联网相结合,慈善也要搭上“互联网”快车。采用实现“互联网+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太多的行业和产业加入到“互联网+”的大队伍中来,顺应“互联网+”趋势,适应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工具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更多的平台,比如当前某慈善总会创新推出了“为众筹”模式,此平台完全是公益性的,推出这种众筹平台,公信力强,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三、与家族信托业务有机结合。“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模式在目前社会中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财富的日益膨胀,高净值客户回馈社会,践行公益的需求也日渐增强,以家族财富传承为目标的家族信托业务得到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可通过慈善信托与高净值人群家庭财富管理的结合,通过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的方案设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的财富服务安排,设计出既有财富传承功能、又能达到慈善目的的“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的新解3 决方案,以有效拓展慈善信托业务增量及合作伙伴。

现代信托法之父Austine W.Scott曾这样评价信托:“信托作为处理财产之设计,其灵活性没有其他法律能匹敌,设定信托之目的就如同律师的想象力一样无限。”可见慈善信托的发挥空间十分宽广,在国内外一些经典的成功案例当中,富豪往往采取“基金会 + 慈善信托”的模式进行运作。比如:邵逸夫、牛根生、王永庆等都是设立慈善信托基金,采取这种慈善信托家族企业传承模式,一方面可以回报社会,推行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企业股权与其他家族财产分离,在其去世之后,其慈善事业能够继续的同时他的家人也获得了信托的受益权,即使有遗产纠纷,企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受到影响,家族企业永续经营的理想得以实现。因此,在新的《慈善法》的实施下,努力实现财富传承的私益目的与社会公益目的的协调统一,是一条长远的慈善信托与家族企业发展之路。

从整体来看,慈善信托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要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尝试,通过长期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模式,再加上其具有独有的优势,慈善信托一定会发展的越大越好。

参考文献

篇6:个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疆平安网讯 中国保险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礼炮声中重新建立,并快速得到发展,经过近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不可小窥的三个主要支柱之一,一方面给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有利的稳定维护作用,另一方面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春风一路走来,然而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作为物质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品保险,并没有快速被社会所接纳,而是作为一个附带品而存在。

直到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保险业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尤其是在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开业,在国内率先引进保险代理人制度后,中国保险业便开始了新的征程。经过严密的筛选、培训,一批批保险代理人走上保险市场。实践证明,代理人在拓展业务、普及宣传保险知识、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为确保代理人制度的健康发展,国家首先在上海试点,于1995年12月和1996年4月先后举办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推行一整套代理人考试、登录制度。自此,全国各大保险公司开始尝试保险代理人制度。保险代理人的足迹刹那间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众多的保险公司顷刻间屹立于各大城市,并在短短几年的不断发展中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保险业的发展以几何倍数递增,中国保险业进入了第一次辉煌时代。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式的变化,我国的保险业依旧面临巨大的机遇,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政府和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以便保险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的巨大机遇 1、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家最重要的一次以文件的形式专门对保险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保险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为保险业带来了政策上的春风。

2、近几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民群众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政府虽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但是也非常注重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尤其是健康类、意外类和投资类,所以政府和保险公司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保险宣传,使得很多群众开始了解并接受保险理念,广大人民群众由被动买保险逐步开始变为主动购买各类保险,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3、随着中国进入WTO后,保险业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外各类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的增多使得保险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在不断的竞争中,相互学习,交流,促进了保险业整体,从而提高了保险业的社会影响力,行业满意指数不断提升。与巨大的机遇相比,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是更多挑战,成为目前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1、留人成为保险业最大挑战

IBM公司公布的全球人力资源研究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高级与中级管理层的主动离职率为全球最高,中国则是最突出的体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放开,国内金融企业主体越来越多,以保险为代表的一些行业出现了“新公司带动集体跳槽”的现象。由于国内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保险人才的数量明显与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因此,如何留住保险人才便成为保险行业的最大挑战。

目前,国内保险行业缺少的是具有诚信和创新精神的员工。近几年,在中国快速成长与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保险行业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们在发展自己的人员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距离保险业发展的需求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2、保险费率将走向市场化、自由化,价格大战不可避免。

保险费率就是保险产品的销售价格。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经营水平、经营理念不同,因此构成各公司产品的基础成本、费用不同,对于利润的追求也不同。所以体现在对外销售的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的不同实在是自然不过的事。我国入世后,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保险市场日趋成熟发展,保险费率的市场化、自由化将是题中之义。在开始阶段,就如同家用电器的价格大战一样,保险产品的费率大战将不可避免。当然这个“价格大战”,也必须是“明码标价”的而不是私下里各种“回佣”等不规范的行为。价格竞争历来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经过开始阶段的“费率大战”,保险监管部门正确引导,实现保险费率的市场化、自由化才有可能,整个行业的保险费率才会趋于合理,才可能基本稳定下来,各公司的利润就会平均化。然后保险市场将进入一个更加理性、更加秩序的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需要保险监管部门和各个保险公司共同努力。

3、随着保险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保险公司的兼并、收购、合并将不可避免,尤其是内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市场竞争是无情的。竞争的结果,保险公司间的收购、兼并、合并将不可避免。它既可能是外资“吃掉”内资,也可能相反;既可能是外资“吃掉”外资,也可能内资“吃掉”内资公司;既可能是大“吃”小,也可能是“小”而“强”的“吃掉”“大”而“弱”的;也可能是谁也不“吃掉”谁,而是两个或更多的公司联合起来组建新的公司。总之是强者吃掉弱者,弱者联合成强者,强者联合成更强者。保险监管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弱者联合,强者规范。入世后的我国保险市场将不分外资还是内资还是中外合资将在一个规则下竞赛,在一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下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当然这对保险业的监管机构也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再保险将分流,法定20%再保险将可能被改变。再保险是保险公司控制自身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保险人的保险”。现在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各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的20%必须要分保给国家指定的再保险公司。这一规定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保险公司的创新思维,束缚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保护了指定的再保险公司的经营。入世后保险监管部门将从市场行为监管转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上来,只要从源头上监管各公司的偿付能力,规定各公司自留风险的百分比,每一风险单位占自身资本金和准备金的百分比,对于每一笔具体的业务分保,都可由各公司自行决定。同时由于保险市场开放后境外国外的再保险公司要来我国开设分支机构,单独给某个再保险公司以特殊政策也不合世贸组织“国民待遇原则”。

5、保险公司间、金融行业间的混业经营趋势、方式将呈现多样性特征。

入世后中国的市场全面开放,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与残酷。保险公司的产、寿险业之间、保险业与金融其他各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产寿险公司都会把代理或变相经营某些寿险或产险业务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更为完善周到的服务,至于一些界限不清的业务如医疗费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保险等更将成为各保险公司争夺的对象;保险业为完善自己的服务需要通过银行众多的网点、窗口以及强大的支付结算系统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样道理,银行业和证券业也需要利用保险业的特殊功能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周到完善的服务。至于保险业开办投资连结的保险品种以及保险资金直接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保险业设立独立的开放式或封闭式基金更是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融合的形式。传统的金融各业在一个金融系统框架的监管下可以独立运作,但面对金融消费者这个“终端”时,越是整合的、体现出“一站式”服务精髓的,就越具有生命力。入世后,我国的保险业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我国经济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来。

6、现行的保险代理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代理人制度备受关注。我国目前共有150余万直接从事保险销售的业务人员,他们的正式名称是“保险代理人”。众所周知,近几年保险代理人的留存率太低,给各家保险公司及客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保险业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保险代理人制度的问题。

首先,保险代理人的门槛是否需要提高,这是对客户的尊重,但是中国保险代理人紧缺这一矛盾使得现阶段提高门槛变得很难,与此同时,社会中对保险代理人还存在偏见,这部分偏见一是由于不负责人的保险代理人误导、诱导客户所致,一分部是人民群众对保险和保险代理人的不理解所致。加上其他因素招募大学生代理人的脚步变得很艰难,造成很多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无法进入保险代理人行列。

其次,保险代理人营销制度的天然缺陷使保险代理人缺乏事业上升通道和职业精神支撑,在这种体制下,保险代理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全部重心放在保费收入上,造成人均产能低、业务素质不高等后果,并直接导致欺诈误导现象屡禁不止。

再次,代理人不仅要缴纳营业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保险代理人而言,税赋过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家已经对其进行了个税减负,但是未来还需要政府和保险业进一步从根本上完善保险代理人的收入税务问题。往往机遇就是挑战,他们是并存的,我们要坚信政府和各家保险公司定能紧抓机遇,迎接挑战,逐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得中国保险业阔步向前,为稳定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入世后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方面,只有正确把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搞好改革,修炼内功,开拓创新,那么中国保险市场必将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完)(责任编辑: 吕涛)

上证交易所:证券业自律监管面临四大挑战

报告说,2006年上证所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多管齐下促股改的举措使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大幅下降,较好地防范了权证交易和行权的风险,监管关口前移原则的贯彻落实,也有效地防止了价格操纵等市场违规行为。但在全流通环境下,上证所自律监管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监管问题。大股东的利益与市场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大股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在意自身的股价表现,也有动力通过一些不当的方式牟取利益。

二是专业投资机构的监管问题。交易所会员的抗风险能力和自律意识仍然相对薄弱,会员的净资本状况将成为制约其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使其难以承受更大的市场风险。并且随着市场逐步开放,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国内监管法规和执行效力也提出了新挑战。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也将成为基金交易监管的重点。

三是市场创新的监管问题。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特性对交易者和监管者都提出了较高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推高股价不再是市场操纵获利的唯一手段,内幕交易的手法也将更具多样性和隐蔽性,对交易所的监察分析和证监会的办案都提出了新问题。

四是跨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如果各个交易所的市场监管工作仍完全隔离、不通信息,则难免出现监管真空或者重复监管的问题。

该报告主要包括市场自律监管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会员监管、交易异常监管、自律监管工作的实施效果以及全流通环境下交易所自律监管工作的挑战等六个部分。

2006年上证所首先在监管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全面修订了两大基本业务规则《上市规则》和《交易规则》,并完善了中国证监会正在审批中的第三大基本业务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几大基本业务规则的修订或制定,进一步理顺了制度分工与相互协调。此外,去年上证所还修订或制定了一系列配套业务规则,为监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对上市公司监管实践中,监管年报显示,上证所紧紧围绕股权分置改革、清欠和信息披露监管三个重点展开监管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完善了配套规则指引,总结成功经验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工作。2006年上证所上市公司部先后制订了8份股改工作备忘录,市场监察部共向保荐的证券公司发出监管关注函49份,要求保荐机构及时自查和整改,并先后约见了50家未股改公司的董事长及其大股东代表进行谈话,共向未股改公司发出监管关注函500余份。

第二,灵活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和手段,督促清理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上证所专门成立了清欠工作小组,派专员走访占用比较集中的十几个辖区的上市公司和当地证监局,通过座谈会现场解决公司推进清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中清欠。

第三,针对全流通环境下上市公司日趋明显的利润操纵动机,上证所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促进信息披露公平。上市公司部严格按“三重五组”标准操作的工作制度,即初审、复核和总值班三重审核。去年全年共事前审核各类公告3.3万多份,较2005年增长26%。同时加大了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联动监管的力度,共向所内市场监察部发出联合监管函88份。

第四,加大惩戒力度,形成监管威慑,进一步加大了上市公司违规惩戒力度。上市公司部全年共发出各类监管函件近1700份,较2005年大幅增长90%以上。在退市方面,2006年上证所共召开专家委员会3次,实施暂停上市公司10家,终止上市6家,实施特别处理40家,撤销特别处理12家。

此外,上证所还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公司治理。去年制定实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董事会议事示范规则》、《监事会议事示范规则》等文件,并配合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了相关定期报告准则等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一系列规则。上证所还积极开展培训、明确监管导向,对上市公司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快速发展阶段。在会员监管方面,2006年上证所重点是抓规范、促创新。首先加强会员交易权限管理,实现业务风险事前控制。在坚持“关口前移”的监管工作原则上,对上证基金通、ETF一级交易商、买断式回购以及权证等业务上继续实行交易权限管理制度,并重点加强了会员权证创设资格的审核工作,有效抑制了权证市场价格炒作。

其次,全力保障权证交易顺利进行,防范会员权证业务风险。积极采取措施规范证券公司的创设、注销行为,将创设业务纳入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监管,并逐一约见可创设权证的会员公司高管谈话,有效控制创设规模,提醒会员公司高管人员及早回购注销已创设权证。

第三,强化了会员账户管理,限制非规范自营账户的交易。到2006年底共有20家会员的1363个非规范自营账户被采取限制交易措施。针对会员存在“机构使用个人账户”、“个人下挂多个账户”等不规范行为,2006年上证所先后向17家创新类、规范类会员发函,要求规范客户的账户使用行为。

此外,上证所还加强所内、外监管协作,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深化与各监管部门间的监管协作;加强与相关证监局的监管信息交流;积极参与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评审和会员集合理财计划以及QFII的评审;以及积极配合证监会开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对风险证券公司的日常监管,全年共协助证监会处置风险证券公司10家。

2006年上证所尤其对交易异常强化了监管的针对性。2006年共调查异常交易事件280起,电话提醒营业部356次,向会员通报监管信息75份,约见了10家会员及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谈话。为提高证券监管执法效率,上证所市场监察部还积极配合证监会稽查局对21起案件实施了稽查提前介入调查和评估。

在交易行为监管上,上证所一方面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监控和分析,加强对会员自营和集合理财计划的监控,约见借壳传闻多的会员高管谈话,传达监管信息,并加强对基金、QFII和保险公司交易行为的日常监控,特别是基金交叉持股、利益输送、尾盘交易、操纵股价等问题,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二级市场行为的监控。

另一方面,上证所大力加强对新产品交易的监控和违规账户的处罚。面对权证交易异常活跃的状况,由专人负责对权证和ETF等新产品进行监控,对不听警告的涉嫌违规账户,上证所适时依据《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则,对其实施暂停交易的处罚。对于盘中交易严重异常的权证,上证所果断实施盘中紧急停牌,对其暂停交易以提示、化解市场风险,维护权证市场的交易秩序。

篇7:甜点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糕点市场正在向品牌化靠近,一些没有知名度的中小店铺明显感觉到竞争压力。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服务和产品创新上都下足了功夫,这让有着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我国糕点企业也同样面临竞争压力。

糕点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它鲜美可口,种类丰富,老少皆宜。近几年我国糕点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糕点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糕点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我国糕点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从经济发展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追求健康和特色饮食的享受,追求情调和惬意的生活。

2.从消费者上。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经营港式甜品的专门店约有好几千家,对比香港的甜品市场,国内外很多地方还是一片空白。“吃”已不仅仅是为了吃得饱,还要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吃得时尚。所以,衣、食、住、行等行业虽然传统却不过时,更因其与人们息息相关,永远都有市场。甜品作为现代休闲美食的代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有机构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厦门、南宁、沈阳、哈尔滨、长春、济南、太原、郑州、杭州、南京、苏州、长沙等十九个城市进行调查后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喜欢甜品,90%的人把甜品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甜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不可估量。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15年,中国健康饮食产业将达到2000亿元,并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新亮点。

3.从甜品市场上看。现已被内地消费者所接受,历久弥新,消费热情不断高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甜品店在各个繁华地段商圈广场内甜品店是相对普及了,但远远不能满足,如在0·5公里内没有二至三家甜品店,市场都不算饱和。对内陆来说,甜品还是很空白的,很多地方还没有甜品店,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机会。

4.从政策上看。甜品是一个健康产业,有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它是一个朝阳产业。

5.从早期饮料。糕点行业上看,甜品是一个多方的组合和改良。甜品店的产品的多元性,具有饮料,点心,还有丰富的水果。传统饮料添加物越来越不受看重,糕点的普遍化。提供温馨优美的环境。甜品早已成为时尚健康的代名词。甜品提供更多的是一个健康,美味,快乐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大家所追求的生活。

6.从盈利上。甜品经营拥有较高的回报率,目前国内甜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或者几家独大的垄断态势,这种情况永远的都不会发生,人们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口味没有选择的选择呢。

进入2010年,我国糕点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由于新进入企业不断增多,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因此我国糕点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微信号canyinshangji指出,在我国糕点企业中,一直以来,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品牌经营进程逐步加快,规模化经营初见成效。集团化和品牌连锁作为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扩大和稳定客源、提高用户忠诚度、降低成本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篇8:展望2009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9年是全省通信行业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通信恢复重建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一年。我省通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特大地震灾害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将使全省通信发展速度滞缓,要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我们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面总体较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速;中央推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殊政策,必将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特殊优势和强劲支撑。

2009年,四川通信业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确保通信业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加强新形势下的电信监管,重点从传统电信网监管转变为电信、互联网并重的监管;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3G发展,强力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支持增值电信业务发展;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强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种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提升党政专用通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我省信息服务业做大变强。

2009年,全省通信行业的主要目标是:电信业务总量1057亿元,比2008年增长20%,完成通信业务收入327亿元,增长8%,非话音业务收入占35%;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比2008年增加25亿元;全省电话用户达到4925万户,增加402万户,普及率达到56.3%。电信网和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杜绝发生重大通信阻断事故;电信资费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通信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

2009年,全省通信行业要围绕上述目标,落实以下工作任务和重点:

——进一步加快通信业发展和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积极扩展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抓好《汶川地震灾后通信基础设施重建规划》的实施,落实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投资,做好重大项目进展跟踪;累计完成规划项目投资150亿元,完成除异地迁建的灾区全部通信机房、设施的重建任务,累计完成83%的重建总投资,并全面提高网络质量、安全性和业务服务水平。加强与灾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重建工作的衔接,落实通信重建支持政策,协调解决好灾区通信设施重建赔(补)偿、灾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等问题,为实现地震灾区“两年恢复重建、三年发展提高、五年振兴跨越”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改善民生,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配合省委实施“1525”工程(着力打造1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5个超500亿元、25个超100亿元的重点产业园区),加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全省五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高效、直达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满足园区企业对数据通信的特殊需求;打造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业务服务立足四川,辐射西部乃至全国。进一步推进眉山、资阳与成都共用028区号相关工作。大力开拓农村通信市场,搞好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确保完成“十一五”电话通村、宽带通乡任务,努力提升符合条件自然村(20户以上,通电)通电话比例;围绕省委“牧民定居工程”(2012年基本解决藏区游牧群众近10万户、50万人的定居问题)和“富民安康工程”,建好所需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通信条件。强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业务层次,促进“三网融合”。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通知”精神,大力推动共建共享工作,努力减少重复建设,为建设两型社会做贡献。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实施细则,强化企业协作,牵头组织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四川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做好北川县、青川县、绵竹汉旺镇、汶川映秀镇四个重点异地重建城镇通信设施共建共享规划和实施工作,以重点城镇通信重建为抓手,以点带面,实现灾区通信设施的普遍共建,其他地区通信设施的有效共享,推进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督促运营企业完成好灾区10条传输线路共建项目。

——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落实企业责任,强化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网站分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树立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权威和监管权威。做好重要时期、重大事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加强互联网管理和舆情信息工作,与互联网内容管理部门协作,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流程。完善互联网安全应急处置,落实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重点网站、重点用户等的网络安全应急支援。

——进一步强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成国家“十一五”应急通信规划要求的省级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强化我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建设,壮大政府及企业应急保障专业队伍,加强应急通信演练,科学合理储备和调度应急物资。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有效开展好特殊通信工作,加强党政专用网络建设,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进一步加强电信监管工作和监管能力建设,以民生为本,建立电信用户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移动信息服务、垃圾短信、电信资费与收费、服务质量等热点问题;加大电信资费监督力度,取消短消息业务网内网间差别定价,严厉打击各类虚假宣传、消费陷阱、价格违规行为;积极引导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有序有效竞争,深入调查分析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状况,大力促进增值业务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按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加强对招标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通信建设市场招投标行为。加强对灾后重建和共建共享工程项目的质监力度,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搞好监管能力建设,调整提高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功能和处理能力;新建互联网网间质量监测系统、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管理系统。

——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领导通信业科学发展、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解决党员干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查找影响和制约通信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理清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促进我省通信与信息服务业做大变强,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家长代表讲话下一篇:瞬息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