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社会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培养中社会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完成自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关键词]能力社会培养实践大学生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篇:大学社会论文范文

社会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从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两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对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 育人功能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1]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多年亲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线,深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从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两个方面,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对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

大学生要从“校园人”成长为合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必须完成人生这一特殊阶段的社会化的各项任务。社会学原理认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會角色。[2]对大学生而言,这些社会化的内容将被具体化。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时代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信念都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个性体现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发展水平的标准是自我,即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包括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自卑感等。

一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不是从一定的信念、原则或价值标准出发,而是倾向于根据自身实际利益进行计算,表现为思想行为的功利化;个性张扬,常常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根据自己的追求发展个性,根据自己的态度转移偏好;崇尚个人自由,关注个人发展,对政治既关注又冷漠,对金钱既追求又鄙视,对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既深恶痛绝又事不关己,对理想信念既深深眷恋又信心不足,与国家意志、社会责任若即若离,难以协调[3]。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个人的抱负与祖国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成长与民族的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历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4],做到“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5],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时代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信念尽可能地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掌握社会特定角色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学习并认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社会规范表现为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各种生活规则,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精神追求和寄托。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大学生,在政治观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比较浮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说不清楚,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人生观上,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表现出自我化和近景化倾向,享乐思想明显;在道德观上,对道德缺失现象表示宽容[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会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不仅要倡导,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亲身的经历、真切的感受,学习并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掌握社会特定角色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学习和认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三)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活动交往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服务、奉献精神,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化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必须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为基础。

大学生虽然具备较为系统的书本知识,但是缺乏生活基本经验和技能,缺乏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大学生在自我关照、消费行为等生活基本能力上,在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际交往上,还显得相当幼稚。要通过社会实践,体会生活甘苦,学习生活技能,提高交往能力。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实践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应用、验证、反思、启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修正、补充,再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在不断积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在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处事和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服务、奉献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主体,参与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作为社会化的客体,接受社会的塑造和教化。与人生其它阶段和其他人群的社会化不同,主体因素、培养目标和所处环境,形成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将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因素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的要求。

在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受化者,他们希望能自主地在自我控制的状态下选择社会化的途径、内容和过程。这些行为特征,使我们认识到: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着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另一方面,无论是这些行为的社会后果,还是大学生社会化本身,都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体因素,为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某些依据。

1.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采取“尊重主体”和“对话”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鼓励自我表达,培养质询意识。在确定社会实践的途径、内容和过程中,尽可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克服只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对象,形成僵化的“说教式”或“管教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2.要增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力度。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临时团组织,并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团组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始至终的领导,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克服一些学生用不成熟的世界观、方法论,探讨重大的社会问题,把现象看成本质,得出错误结论。团组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的领导,并不排除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相反,还要充分体现培养、保护、尊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因素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大学生将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化目标要求的高层次性和职业定向性。高层次性不仅体现在专业素质上,也体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有着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更高要求。职业定向性决定了专业素质与技能训练在大学生社会化中应占有一定位置,应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实问题。

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因素,为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某些依据。

1.要挖掘社会实践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适时安排专题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现实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身处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思想也显得异常活跃。在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总是会包含着本质和规律的东西,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讨论和引导,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在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层面上有所收获。

2.要兼顾专业特点。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考虑未来就业创业的因素。在高校专业细分日益推进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带着专业视角和问题意识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围绕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行业调研、专业服务、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既使他们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又使他们加深对未来所要担当的职业角色的理解,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创业作必要准备。

(三)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大致可划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它们相互影响、制约,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大学生脱离家庭生活,家庭影响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社会办学,尤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大学生面前展示了极其广阔的社会视野和舞台,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加之即将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必然趋势,增强了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迫切愿望,使得社会因素的影响明显增强。

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为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某些依据。

1.要充分展示社会变革的宏大场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让大学生充分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利用事实的客观性、雄辩性,展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實践,在中国的大地上,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谱写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使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2.要深刻体察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只有“三贴近”,才能使社会实践富于生活气息,使大学生把自己融入真实生活场景之中,既看到富裕,又看到贫困,真切感受生活的艰辛、劳动的价值。从贫困和艰苦中,理解农民、农村,理解中国的国情;从贫困和艰苦中,学习节约、同情和感恩。通过联系自身,有所反思,有所触动,有所觉悟,体会生活本质,端正生活态度,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注释:

①本文使用“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两个概念,前者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本身的一切实践。后者指大学生走出校园,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具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03-104.

[3]石书臣,靖守侠.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3):19-22.

[4]江泽民同志1996年7月23日在会见“二十一世纪中国与新一代留学生”研讨会代表时的讲话.

[5]胡锦涛2009年5月2日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6]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GSY2009YB112。课题组成员还有:岳鸿伟、范丽。

作者:韩 旭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培养之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 社会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培养中社会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完成自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能力 社会培养 实践

大学生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市场导向的多样复杂,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受着时代以及全社会的巨大考验。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而培养能力的途径应从多角度着手,这其中社会培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所谓的社会培养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使其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自我培养。能力培养的归宿和目标都将回归到个人,因为个人是能力的载体,能力一般都以潜能的形式在个人的客观活动中发挥着作用。所以,能力受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只有个人意识到自身能力的存在,认识到能力对自身发展的必要,才会创造条件,发挥自身能力,锻炼自己需要的能力。而一个人最难认识和正确评价的往往就是自我,因此我们应重视自我培养这一层次,强化学生在能力培养中的主观作用,加强个人的能力意识,强调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培养。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能力培养的基地,特别是大学肩负着学生向社会过渡的承接任务。大学阶段是学生能力的定性期,一个人的一生成功与失败大多与他的大学时代关联,在社会的适应和能力的发挥很大一部分取决大学期间的能力培养。所以,大学是能力的熔炉,大学时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大学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现自身能力,挖掘自身潜力,弥补自己缺乏的能力,争取完成能力的综合与提升。

社会培养。能力的最终发挥在社会,而能力的真正检测也在社会。社会将使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也会让很多人重新完成对能力的探求。但社会对能力的检测是残酷的,往往因为能力的缺乏而大受其害。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全方位的。所以,大学生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尝试着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要为学生的社会培养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避免真正进入社会后遇到不必要的挫折,尽快跃过毕业后的社会适应阶段或加快对社会的适应。

纵观上述三种培养,自我培养是难点,学校培养是核心,而社会培养则是重点。我们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基本技能,以便在社会上能够生存和发展。但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必要了解与融合,如何尽快减少大学生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正确认识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对大学生的社会培养,可以说成果较为突出。但要适应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我们还必须做出不懈的努力。今天,笔者对大学生社会培养中最为关键的社会实践环节发表自己粗浅的认识,请各位读者指正。

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取决于心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而我们的大学生目前尚不具备完全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一般年龄在20岁左右,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生理处于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一方面具备了从事复杂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活缺乏实际经验,喜欢用感情分析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情绪陷入长时间的忧郁、消极和自卑。青年大学生心理的两重性,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从社会方面讲。大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且无根本利益冲突。社会则不然,不仅存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往往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直接面对利益冲突,所以矛盾和竞争比学校复杂的多,也激烈的多。诚然,社会的主流虽好,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这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中,从祥和的校园走进突如其来的复杂社会,往往很难适应。

从教育方面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育体制还属于封闭式管理,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是一片明媚,充满阳光的世界。即使在大学校园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太大困难的洗礼、挫折的磨练,总想象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鲜花与掌声。因此,要完成大学生“学子型”到“社会型”的转变,大学阶段的社会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的复杂性我们难以改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又与年龄及所受教育相关,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教育入手,从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的社会培养中入手,教会学生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用双手去实践社会、用心灵去感受社会。

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1、抓好三个环节

启动。周密的组织,精心的安排是整个社会实践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规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需要和情绪,明确活动目的、方式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积极争取得到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考核。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要有硬的措施来约束和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科学的考核机制,树立全员考核的理念,通过考核来调动参与学生、指导教师及各基层组织单位的积极性。要做好考核,必须把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使考核与激励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措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总结是对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研究,它可以使零散而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系统的理性认识。通过总结,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活动情况,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完善三个保障

技术保障。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诸要素中把“缺乏指导”列在首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感到十分茫然,虽然有很多好的想法、形式,却不懂得去实施。在实践中,大学生看到了社会积极因素的同时也看到了消极因素,使学生感到困惑迷惘。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质性指导,抓住学生实践各个环节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的培训。聘请专业教师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安全保障。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同于其它活动,它需要学生相对独立的走向社会,这其中就会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措施,对实践要去的地方的治安状况、风俗习惯、实践对象等相关信息要充分掌握,要综合考虑交通工具、人员构成、活动路线等综合因素,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应急预案。

资金保障。缺少费用是长期以来制约高等院校社会实践开展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社会实践具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要求,常常要走出校门,这样一来,要有许多费用开支,高校应加强对社会实践必要性的认识,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此外,我们也可以争取社会化运作方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3、注重三个结合

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以发展和深化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与地方双重受益。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要,遇到现实问题,为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必须丰富知识、培养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信息灵敏、知识丰富的特点。他们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当地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得以启发,更重要的是在物质、技术、知识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因此。社会实践要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坚持学生和地方双向受益的原则,发挥双方优势,搞好双向服务,为社会实践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

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大学生是较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群体,而且具有检验、实践专业知识的需求。与第一课堂相比,社会实践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此,社会实践要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优势,找准一些结合专业知识的项目,把教学活动,能力培养拓展到社会,促进理论与实践,课本与社会的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专业所从事的一些事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学习专业知识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与喜欢形式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是主体,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实践区别课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选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应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其自身的发展切入,找准学生的兴奋点,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合理设置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到参与者的角度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培营.如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双向受益[J].思想教育环境,2006,2:45-47.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高校研究,2005,5:89-90.

作者:张洪峰

第三篇:大学社会教育发展动因探析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主要是利用大学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大学的教育事业推向社会,激励和满足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实现对社会教育的规范、组织、指导和援助。从历史经验、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自身调节三方面来探讨大学社会教育发展的动因所在,以期寻找拓展与提升大学社会教育效能及大学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社会教育;学习型社会

大学是知识和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大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社会,教育以其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高水平技能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大学教育要应对这个要求就要充分实现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从社会的角度看,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对个人有学习的要求,个人对学习有积极的愿望,社会为个人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个人能够根据自身的状况利用这个条件,做到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所以,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发展中一个广阔而重要的领域即社会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何谓社会教育?具体来说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1]。但从目前来看,依靠现有教育体制以及依靠独立的教育制度来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有难度的,而谋求大学对社会教育的推动,通过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实施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是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的一项教育事业,可以作为我国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起点。大学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利用大学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大学的教育事业推向社会,通过大学教育的推广与扩充,激励和满足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实现对社会教育的规范、组织、指导和援助。

社会教育在理论上属于广义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人们试图把社会教育引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但是,这种想法一直没有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出现后,社会教育成为关注焦点,各国都在谋求各种途径来发展社会教育,比如,有些国家通过颁布社会教育法规来规划与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整合社会学习资源,但在发展社会教育的过程中,由谁来推动社会教育发展呢?有些国家有社会教育行政,由国家来推动;有些国家鼓励民间团体从事社会教育事业;有些国家发挥学校的作用来推进社会教育的实施,虽然推动力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立足于国情和民情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要求。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条件下,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无疑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自身调节的方向和目标。

一、中国近代知识群体的推动是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起点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兴起是在封建教化失控和西学持续冲击的背景下发生的,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形势和贫、愚、弱、私的“国民程度”,近代的教育家和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智”不开,“民力”不足,“民德”不新、“民权”不昌,因而“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就成了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第一急务”[2]。最早主张“开民智”的是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的自强应该是“风气同时并开,民智同时并起”[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维新人士设报馆、建学堂、组织学会、著书、翻译,一场轰轰烈烈的“开启民智”活动蓬勃开展,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此以后国人认识教育的视角开始发生转变,“开民智”、“做新民”的思想成了各个时期各种人士发展社会教育的共同声音。“中华民国”建立后,确立了社会教育的行政地位。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成了这个时期各个大学的一项重要教育实践活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和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他们都是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来从事和学校教育计划无关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尤其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的宗旨就是“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3]。通过“以学就人之教育”,采用露天讲演等方式,实施对社会各种人群的教育。他们利用田间地头,利用街头巷尾,或在露天广场或在报告厅进行演讲,以实现文化知识的普及。在这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就成为五四运动以后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事业。后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开展社会教育的法令,使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做法得以规范和推广,这对于开启“民智”,扫除文盲、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的根本动因

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不是自发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急速扩展,大学不断地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学必然通过改变其社会职能予以适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演变是与社会发展变化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其社会教育职能的确立也是大学逐步开放,走向社会,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才越来越面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如今,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或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入学方面的差别依旧存在,但大学的校门日益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从大学的科研职能来看,起初大学的研究还是封闭在“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研究,后来逐渐转为各种应用性研究。国家的参与,特别是企业和私人或团体的资助使研究直接指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象牙塔”被动摇了,在科学和技术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在社会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与广泛的社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传统障碍“象牙塔”被移开了[4]。随着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

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就业需要的必然要求。从经济上看,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引进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目前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型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现在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带来了职业流动性的增加,未来社会,每个人都不会终生只从事某一类单一的职业,而会处于职业的不断变动之中,这就要求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终身学习和获得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因此,需要大学发展社会教育为人类的职业流动提供保障和支撑。所以,社会的发展是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确立的根本动因,社会现实依据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三、自身寻求变革是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基础

当人类社会由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激变时期,当终身学习成为一种理念,当学习化社会逐步成为一种现实时,整个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这种要求,则成为大学社会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推动力。社会的变革虽然是大学职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大学由于其在社会的地位与重要性的变化,不能仅仅去被动地适应社会,而应主动去寻求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式。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仅可以在表层上直接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而且在更深层面上,可以通过公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提升和塑造整个社会的精神素养和社会风尚。这不仅可以使大学走出自己的校园,去寻求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使大学担负起引领社会前进的重任。这就要求大学把教育事业推向社会,大学服务社会、指导社会、援助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自身寻求变革,自我调节的过程。

首先,在开展社会教育实践中,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参与社会教育可以增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自身的本领。其次,在开展社会教育实践中,可以发挥大学知识群体的作用。大学知识群体由大学专家教授学者组成,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锻炼自己,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学知识精英参与社会教育实践是取得成绩的重要路径。再次,扩充教育实践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施展的舞台,促进学校整体的改革与发展,扩大学校的影响,而且可以加强大学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大学通过开展社会教育的实践,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丰富了施教的领域,培养和锻炼大批人才。总之,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大学应该主动调整自身去适应社会,做到“开门办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知识与智力的支持,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总之,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动因所在,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通过大学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来满足和拉动社会各界对各种教育的需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民情和教育实际的一项值得推广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推动终身教育发展,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尝试。大学开展社会教育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体现,它使大学的社会服务有了更加明确的教育指向,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服务的规范与控制。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谐社会的缔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对推进社会进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4):3-8.

[2]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8.

[3]朱有瓛,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492.

[4]弗里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03.

作者:刘丽丽 于贵军

上一篇:改革开放论文范文下一篇:红色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