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理论课程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子商务理论课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探析电子商务理论课程的教学创新。

第一篇:电子商务理论课程论文

探讨高频电子线路理论与实验课程的高效结合

【摘要】针对我校正在全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本文结合《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建设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提出了改革与探讨,着重提出让高频电子线路理论与实验高效结合。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教学方法 改革

《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不仅是工科类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此外,对推动社会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在培养工科类大学生分析与解决电路问题、设计电路或是系统的过程中,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①培养大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在诸多电路系统中,都存在着信号的发送,或是说通信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信号的发送成功率或是可靠性,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基本的分析电路能力;②培养大学生的电路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在设计电路方面,可以说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这门课程的教材中,教给大学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电路与基本分析方法这四个基本。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或是以后的企业中,大学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通信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对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高频实验的操作,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自身在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等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电路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对大学生在发现和解决电路问题、电路或是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激发和培养作用,是工科类一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课程。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任务重,课时不足

从我校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的开设及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本应扮演的重要作用。课程任务重,课时不足。受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课时的限制,我校理工科专业纷纷压缩课时,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理论课程,只开设了70课时(理论54课时+实验16课时),而其他高等院校,对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开设了88课时(理论72课时+实验16课时)。课时的不足,造成现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难度增加,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根本起不了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在电路分析与设计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亟待更新和改革。因为我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而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公式较多,对数学功底要求较高,因此课堂上学生会有听“天书”的感觉,而现在如果还继续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单一、刻板甚至是满堂灌,不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理论课与实验课不能高效地结合到一起,甚至分学期上理论课与实验课,或是理论课赶不上实验课的进度,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本中的基本原理或是基本方法,也很难将实验现象或是结果映射到理论课堂上的基本概念[3]。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如果能将理论课程与实验高效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理解得更加到位,也能够更快更好地从问题电路中发现问题,寻求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因此,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电子技术教研室拟对电子专业的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结合实际应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我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理念,适应我校学生的特点,能满足电子专业对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知识和方法的需求,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学以致用。

二、改革措施

1.精简教学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多[4-5],例如,张肃文主编的第五版《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全书主要含十一章内容,即:绪论、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非线性电路和变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及解调、反馈控制电路、频率合成技术;同时又与其他课程,例如《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交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精简教学内容,做到教师不是在讲书,而是在讲课。

2.改善教学方法,理论课程与实验高效结合

解决《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课程出现的“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现象,其根本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主动来学习这门课程。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将课本上的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映射到实验室里的具体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把理论课搬进实验室来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可以对课本上较难、较重要的知识点录制一些微课视频,发给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课程设计,去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当然还可以找一些学生加入到教师相应的科研项目当中,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理论课程搬进实验室来上,不是指简单的将理论课放到实验室去上就可以了,而是说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在有必要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理论课暂时停下来,做做实验验证或是探究,将理论理解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学生可能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昏昏欲睡,更多的可能会有“真的吗?”这种想法,便马上想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是求解。教师没必要每节课都讲四十五分钟的理论课,可能实验,可能讨论,而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现象。对于录制微课视频,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当然,教师要做足课前的备课,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答疑和实验指导。教师要提升自己理论知识的水平,要将这门课程的内容与其前后专业课程的关系向学生交代清楚,要能理清楚《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将现实中已经开发的科技成果联系到课程中,要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是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让学生稀里糊涂做完实验,或是迷迷糊糊听完老师的讲解,要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能较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

对学生而言,自学或是到实验室做实验,甚至参与到教师的项目中来,是让学生尽快提高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应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可以到实验室展开实验,可以和同学一起交流,或是主动和老师一起探讨和求解。

3.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

针对这门课程的设计模式,《高频电子线路及实验》评价方式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让学生在进实验室上课之前,做足预习的功课,养成提前预习,并展开讨论的良好习惯,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课前评价体制,来记录每位同学的自学情况;其次,要就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回答实验现象所反应的本质问题,对书本知识进行适当性的拓展和应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最后,在本课程的考核中,要注意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和实验,区分对这门课程学习得好与差的学生,体现好评价的区分度。

三、结束语

通过一年的教改实践,让我们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充满信心,同时也意识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实验方面的改革,高效地将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节约课时,最主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课进行得有声有色,同时尽最大可能性地体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好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以适应现代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獻:

[1]陶威.学习动机理论及研究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4(01):76-78.

[2]汪秋婷,周选昌,张翠.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05):52-54.

[3]廖永忠.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22):116-118.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教改类项目(JGZ2016077)和贵州省省级物理学特色重点学科(ZDXK[2015]12)。

作者:李阳军 邹江

第二篇: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电子商务理论课程教学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探析电子商务理论课程的教学创新。利用“互联网+”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或教师自行录制音频、短视频等方式,提前把教学课件及资源发布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学生提前完成视频学习和课件预览、习题作答及相关话题讨论、在线实时互动等,激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理论课堂枯燥无味的瓶颈,提升教学效果,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互联网;超星学习通

1.研究背景和实施过程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网络技术使教育行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行业的发展从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到如今的“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似乎成为了教育“新时尚”。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传统“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需求,与此同时,这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翻转课堂”,即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转变成“课前学习教师的视频,课堂上在教师组织下做作业、答疑”的教学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行业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个学期都会开设一至两门理论课程,如电子商务导论、客户服务、网络推广、电子商务物流、网络营销、微信运营与营销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座大厦的地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1.2 实施过程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就要审时度势,发挥线上线下教学联动优势,我采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在《网络营销》这一门课程当中,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

1.2.1 课前

主要是完成课程资源和题库资源的建设,提前上传教学资料至超星学习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就要求教师提前精心备课,如教学资源包准备,包括课程简介、参考资料、教学课件、预习内容、单元习题、视频资源等,提前推送学习课件或学习视频等,组织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而这最关键的是教学资源的制作及开发。我主要参考博导前程平台上提供的课件资源,如由段建、商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网络营销》相关教学资源,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付珍鸿教授提供的《网络营销》相关教学资源,包括了教学视频、课件、测验、作业等。另外,淘宝大学、厦门一课云平台、鸿科经纬、中国大学MOOC等以上平台提供的视频、课件、测验、作业等教学资源,都可以作为参考。

当然,为了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拍摄制作短视频,如采用剪映等手机APP完成。同时,也可借助梅花网等平台,提前复制视频链接,导入至学习通,学生可在手机端直接观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问答营销”,我把“《百度—用好奇抵达远方》”这一视频提前发布在平台中,学生对百度公司有了更好地了解,进而产生了对百度问答营销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确定并上传完教学资源后,学生可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观看教学视频,预览教学课件,通过建立交流群,实现讨论互动及答疑。

1.2.2課中

该环节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

首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来讲解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具有探究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逐一解决,根据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个别辅导计划,更好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的收获汇集与整理成各种形式的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如在讲到“学习视频分享营销”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展示学生在课前制作的优质短视频,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更能促进知识交流共享,实现共同进步。

1.3课后

为确保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课后在班级群发布补充学习资源,推送作业及章节测验等,明确作业提交时间和提交路径,布置学习任务与课后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并在学习通后台统计出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2.教学效果和反思

2.1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对比枯燥无味式的“满堂灌”理论课堂,采用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氛围更融洽。通过超星学习通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的话题讨论条活跃度更高,与教师的互动更多。

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由被动接收式地纯书本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式学习。学生会主动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学习通上的话题讨论,积极抢答。

2.2 不足与反思

2.2.1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偏弱。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等存在差异性,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存在差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要在课前主动自觉地进入超星学习通上学习,但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对于手机的控制力不足,自律性不高。可以增加校企合作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实践中来,同时要家校共育共同管理好学生。

2.2.2 教师经验偏弱,对于课堂的把控不足

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知识储备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变革的速度,建议学校积极派遣教师对外交流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状况,如掌握短视频直播技巧。

3.结语

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上传配套课程资源,学生在观看视频、做作业习题过程中,有疑问的可以通过学习通交流群或者微信、QQ交流群等及时提问,同时可以参与到讨论小组中,老师也可以回复这些学生提问,参与并组织讨论。

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效果大有好转。它的形式新颖,更能适应网络时代教学要求,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更能得到充分利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需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灌输式”理论课程变成生动有趣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乐学,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信息化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21,(26)

作者:刘美兰

第三篇:加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文章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并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对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采用有效的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做了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采用直观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直观模型,演示教具挂图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讲解晶体二极管时,学生都未见过实物,仅凭语言去描述、讲解其结构、性能、作用等,效果甚微,若把各种类型晶体二极管的实物带到课堂逐一分析,讲解其类型、结构、作用,让学生首先通过感官刺激加深直观印象,再结合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启发学生分析、归纳并作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应营造宽松的气氛,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势,用平等慈爱的态度与学习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另外,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历史上有关的人和事或是有关科学家的背景资料,结合课堂内容穿插进去,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另外,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如通过批改作业、课堂提问、测验、观察学习的表现等及时发现问题,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例题的难易程度,保持教与学同步,对少数学生可视具体情况单独辅导。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老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采用学生认知水平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在讲解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首先,以例题为素材,创设情景,引出问题。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习题,要求学习解题。如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已知Rb=560kΩ,Rc=6kΩ,Ucc=12V,UBEQ=0.7V,RL=3kΩ,试求三极管的β分别为50和100时的静态工作点?通过解题和对结果比较,学生会发现由于β值不同,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变化的,于是提出问题:由于温度变化或更换三极管等原因,会引起三极管β值变化造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那么,如何稳定其静态工作点?这样既然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引出了新的课题。

其次,要大胆假设,启发引导。随着新课题的引出,为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要因势利导提出以下4个问题:一是如何改进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画出你改进后的电路。二是说明改进电路的原理。三是如何验证你改进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四是你改进后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如何计算?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思考,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识,老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思考时间,不能启而不发,要深入下去,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猎取新知识,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要启发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再次,要让学生发言,提出方案,验证设想,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对上述4个问题有了解决方案,这时要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让他们大胆验证,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会画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也可能会有其他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和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这时,教师要把握住教学目标,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给予恰当评价,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两个条件,即I2>>IBQ和UBQ>UBEQ,对如何验证电路是否能稳定静态工作点这一问题,学生会有许多方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把问题引导到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上来,然后帮助学生推导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公式:UBQ=UCCRb2/Rb1+Rb2,ICQ≈IEQ=(UBQ-UBEQ)/RE,IBQ=ICQ/β,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解决好以上问题后,教师稍加点拨,第四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最后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见图1)。

并通过与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结构、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计算公式比较,促使学生把本节知识归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了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还可以引出新问题,如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还有哪些能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电路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三、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突出高职毕业生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使高职毕业生一旦走上任职岗位就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因而不可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结合工科教学的特点,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勤于实践,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如在讲解用万用表测量晶体三极管时,可让学生在实验室内上课,首先由老师来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前万用表档位的选择,测量时万用表指针偏转的角度与被测电阻值的关系,接着引导学习讨论:电阻值大小与静态三极管质量的好坏、极性之间有何关系,进而通过步步演示、层层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验证其结论。这样通过启发教学、演示实验、亲自实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要判别晶体管好坏和极性,可通过测其各极之间电阻值来确定。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体会到问题的具体分析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实验、分析、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此外要善于激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课题与制作等,提供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如在讲解功率放大电路时,可提供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和指标要求等,让同学们自己搭建,慢慢掌握器件识别的方法、焊接的方法、电路的分析和调试方法,完成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此外还要求学生能用EWB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调试电子电路;用Protel99SE软件进行设计电路图和印刷电路板图等;有了基础后可以自己设计电路,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因此实验在提高动手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实验可分为原理验证、二次开发、创新实验等,要求学生首先要详细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指导书上有详细介绍),并和理论知识结合着看(提前预习),做实验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提高实验的效果,而不是做完了实验,交了实验报告就忘得一干二净。其次是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信号源、稳压电源等,能够用专业的术语描述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性能指标。最后是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详细记录下来,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哪怕没有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也能锻炼自已的动手能力。只有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实验,日积月累才会能力见长。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电子技术教学更趋生动、形象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教学中所涉及的难以实现或表达的事情、现象、过程再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与学生处于互动的学习状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讲桥式单相全波整流电路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桥式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学生可清楚看到当输入交流电压时,对于其正负半周的不同时期,分别用红、蓝两颜色的箭头代表电流流向,沿电路中的导线循环移动,且箭头经过的二极管会闪烁发亮,表明有电流流过它。当学生把鼠标指向不闪烁二极管时,它会自动显示出其承受的反向峰值电压,当学生利用键盘输入更大的超出二极管所能承受的反向峰值交流电压时,会出现原本处于截止状态二级管被击穿,并发出清脆的破裂声,所有这些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收到全面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仿真软件(EWB电子工作平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教学中。

五、改变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验应用能力并重的方法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的学习在于应用,所以每门专业课的教学中都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考试采用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用这种考评方式来检查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每讲完一部分内容,都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和操作技能,整门课程讲完后,则必须掌握全部操作技能。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是针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上,都应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特别是电子技术这门应用性强的课程,应避免“一份试卷定成败”的做法,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并重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多方位考核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绩认定。对理论知识采用口试、笔试、答辩等考核形式,在考题类型上以应用性、方案设计题型为主,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上下功夫,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则采取现场操作形式进行考核,而对综合能力则采用写调查报告,写实习等报告等形式加以考核,最后各方面成绩加以综合确定分数。

课程教学要有针对性,并与考证相结合。课程的知识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为此要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要求应用电子专业学生毕业时100%获双证书,即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此教学中要结合电工维修技能证和家用电器维修技能证等考证中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掌握课程中的技术,并使学生能获得资格证书。

此外,要提高课程质量,还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改革,结合学科新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重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要及时地、适当地介绍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当前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使课程教学内容在保持基础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总之,作为电子专业老师,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实践、勇于改革、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淑芳

上一篇:电大农村文化产业论文下一篇:当代青年与中国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