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题训练指导

2023-05-20

第一篇:中考作文专题训练指导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20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一—切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1.

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 ),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 ),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

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 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

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3.

小组选代表发言。

4.

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2. 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考题回放(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满分作文:

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于我们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惟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却以一种平和的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抱怨。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我们似乎忘却了,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人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提醒,感恩需要提醒。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生活真的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的回报莫过于升华„„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秘: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 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的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3.小结:切题的提升要诀是:第一,认真审题。一是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两部分,决不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顺序等,写好提纲。第三,及时补救。每写一段话后,要审视其是否与主题和提纲相符。如果发现离题,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改。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二—中心

教学目的1. 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

能把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3.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在引导中要举学生熟悉的文章来分析,文章略。)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中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病例文略,教师重点选取本班学生的病例文来分析其失误的原因)。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三、结合例文,分析“中心”“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渗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

2、小组学习,分析优秀作文的秘诀。(一类文略)

考题回放

以“掌声又想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⑷不少于600字;⑸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掌声又响起来

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一星期前,省里要举行化学竞赛,我的成绩还算好,于是抱着一拼的心态报了名。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我参加了初赛的考试,题目并不算难,我做起来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兴奋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等着自豪地走上讲台去拿获奖证书。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得到了“内部消息”——我考了第一名,天啊!怎一个“乐”字了得!

我得回家请功,让爸妈好好奖励他们的宝贝女儿。可是,当我正准备推门而入的一刹那,我立刻呆住了——“唉,老师,我家丫头这回竞赛多亏您帮忙啊,成绩下来,第一名,真不错,这次得好好感谢您啊„„”这分明是爸爸的声音。难道„„我的成绩„„,我不愿往下想。可是他们怎么可以瞒着我哦这样做呢?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虚荣,我情愿不拥有。

我讨厌他们的虚伪,我下决心要努力,要让他们看到,下一轮的复赛,没有他们的帮忙,我一样可以考得很好。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打败对手,取得预期的成功。这段时间里,我宁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宁愿放弃满心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宁愿为那本限量出版的资料顶着烈日跑遍大街小巷„„

我又一次坐在考场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应战,最终取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我又一次站在讲台上,捧着鲜红的获奖证书,昂着头,自豪地接受那又一次响起的掌声。

3.引导学生 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觉,视角很独特。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很别致。小作者运用类似舞台说明的形式,通过两个时间段,将前后两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四、指导学生写作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以“---------健康”或“健康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五.学生互改。

六.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七.教师或学生总结。这次作文训练,我们掌握了作文中心得分的要诀:立意明确,中心突出。关键要做到:1.明确依体凸中心;2.化大为小炼主旨;3.平中见奇出新意;4.三思而行求深透。还要做到:抓住“正确”不放;纵向深入开掘;融旨于物托志。只有将理论用于自己的实际写作中,才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文。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三—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经过“切题”和“中心”两个专题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中心”的训练来看,同学们的立意正确、新颖,但从总体来看,大话连篇,内容空洞,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前面我们已训练了两项,今天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

二.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为中学生设定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即是对作文的具体要求。在阶段性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中就是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仅以安徽为例:内容30分,表达25分。这说明“内容”极其重要,我们决不可忽视。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希望大家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学生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这一点学生比较清楚,教师只做一下点拨就行了。)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的失分形式不同,这里这种分析两种文体。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包括议论性的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势力和精确的理论依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货”,只好空谈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材料不断丰富起来。

一、对照例文掌握使内容充实的方法。

1、小组学习 。

2、教师引导。

招式一:联想、想象,丰富内容。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片段示例: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上面的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这个素材,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后,布鲁诺的形象生动起来了,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招式二:叠加同类。这种方法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一个材料总是单薄的,所以我们不防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内容就自然充实起来。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面带微笑挺胸游于山水之间:君不见,文天祥不要高官厚禄,抬头挺胸作正气歌,引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挺胸走向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无韵之离骚”,吉鸿昌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

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司马迁、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任务。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起来就有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就显得更充实。

二、结合满分作文,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写记叙文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要写出时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二是要突出描写,用描写来充实内容。写议论文也应记住两点:一是有充足的论据;二是学会剖析论证。

2.小组对照优秀作文,剖析成功的秘诀。(议论文略)

考题回放 :一粒种种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是,它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居的一声问候„„..

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⑵600字左右。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满分例文

家庭的温馨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

————题记

我的家没有万贯的资财,也没有舒适的小车和豪华的别墅。有的知识爸爸那发自肺腑的谆谆教悔;有的只是妈妈那无休止的阵阵唠叨;有的只是我们兄妹三人爽朗的笑声和那股始终洋溢着爱的温馨。

父爱

父亲从不把他的爱表露在外,但我却从言语中感受到了那分深沉的爱。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三言两语,之后便成了我和母亲的“畅谈”。但正是有了父亲这几声短暂的问候,我的心中才多了些幸福和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坠入了痛苦的深渊,我在电话这头号啕大哭,父亲在那头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把痛苦和挫折化作奋进的力量。每天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总是倍感轻松,我觉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阳光也更加温暖了„„

母爱

母亲的爱岁不像父亲的爱那样发人深省,也不像老师的爱那样令人铭记于心,但它有着更闪光的一面。天冷时,是她在耳边不停地嘘寒问暖;生病时,是她寸步不离地守侯在我的身旁;夜深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踢落的被子重新帮我盖好„„一路走来,我无时无刻不是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度过的。在我远离家乡的这些日子,不知牵走了母亲多少泪水!初次出门在外,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极少有沟通的语言,我畏缩了,害怕了。这时,是母亲一句句地鼓励我,让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勇敢与坚强。母亲啊,您为儿子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爱,要我何以为报?

儿女情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挚的笑脸,无疑不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父母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老报答父母的爱,让最美丽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

是这些爱,将父母和我紧紧地连在一起;是这温馨,让家成了游子心中的天堂。这里,父母用温暖的手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为他们的行动给父母带来一丝慰藉。这一首首的爱的乐章奏出了家庭的温馨,你感受到了吗?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采用来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七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忆,没有重量。它却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狭隘得并蒂难容。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记忆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点以下。

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八、自改,然后教师点评。

九、总结:经过本次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原来不善于运用想象和描写的同学,这次能运用各种描写的方法将文章写地具体生动。但有的同学语言还比较贫乏,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更上一层楼。

中 考作文专题训练之四—选材

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 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05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 题 回放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⑴有真情实感;⑵文体不限;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沉浸在了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

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带着袖套,却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住了。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北方城市雪算不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是哪个粗心的清洁工把它忘了。”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蹦一跳地去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他细细看了一会儿,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

满分解密

满分点: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老人的一“撕”一“停”,小女孩的“粘”,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功底。透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⑴、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颠颠”,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折》、《一滴泪水的体验》、《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这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⑵选感情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⑶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才飞扬”。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以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未所知,以知出新。

五、结合优秀作文,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1、

学生自学,分析满分秘诀。

考题回放(2005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满分例文解秘

走在 历史的画廊里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旁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着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起这些多彩的图画来。

第一幕

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第二幕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地用小木棒翻着书。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镜子吃力地看书,字是反的,她会因此不停地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了下来,她为此露处了多少发自内心的微笑。当她坐在轮椅上,拉着手风琴低唱着“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时,她已经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生命之景。

第三幕

烈日当空,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低头,弯腰,又站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一连串串的动作,观察着那一株株水稻。突然,他眼睛一亮,笑容顿时写在了他的脸上:“找到啦!可找到你啦!我找了你十年啊,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说着,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水稻连根挖起。欣喜若狂地带着它往远处的房子跑去。他就是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农民,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满分秘诀:除了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以外,本文在材料上的特色也极为鲜明:⑴材料横贯古今。文章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古今人物巧妙连接在一起,展示了布鲁诺、张海迪、袁隆平独特的“人生风景”。这种形式,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约束,给人以明快、简洁、大气的感觉。⑵材料感情浓郁。考生选取的三个故事虽“老”,但作者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坚守。⑶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写布鲁诺重在背景的烘托,写张海迪重在内心情感的铺设,写袁隆平重在人物言行的描写,从而使三个人物都显出鲜明的个性。读者透过文字可以触摸到这些人物的美好心灵。

2、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具体方法是认真思考,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要放弃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六、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三十而立,因为有了真本事,后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的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的苦。”

读完上面的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以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以李时珍、李世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得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七、学生互改。

八、教师点评。

九、总结: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得分要诀是:“材料丰富,精当具体”。从这次作文的训练效果来看,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题材,还需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五—情感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今天进行第五个专题训练——情感。

二、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感情平淡乏味。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⑵、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为文造情”。⑶、感情夸饰失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⑷、感情消极低沉。主要是因为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对反面事物大唱赞歌,或以偏概全,一味揭示事物的阴暗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 学生结合优秀作文分析其方法。

考题回放(2005年.江苏.南通)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小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方向。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所写内容必须在所写话题范围之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600字。⑹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不得抄袭。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⑻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满分例文

暗香. 爱香

小A曾经对我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

直到有一天,当我换下演出服,重新穿上自家衣服,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

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回旋荡漾。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

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我走进了。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

“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的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了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像父亲的手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开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我真的什么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奶奶催我换衣服„„

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次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店熨不出来的,是别人搓不出来的。

奶奶用她的生命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爱意融入了衣服中,围绕在我的身边,滋润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我的生命。

真庆幸能及早闻出来,那爱的暗香。

满分解秘

满分点:⑴层层蓄势,步步渲染。文章开头,作者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询香味的来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全文看,探询香源的过程,也就是作者发现真爱、感受真情的过程,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不已。⑵实写虚写,相得益彰。文章以“

暗香. 爱香”为题,意韵深厚,情味悠长。其中,“暗香”是指衣服的香味,是实写;“爱香”是指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作者深受感动,让作者仿佛闻到浓郁的“爱香”,这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为揭示人物的品质,抒发真挚感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由实入虚,转接自然,既有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借鉴点:⑴、细节描写,真情毕现。“奶奶洗衣”的细节,艺术诠释了“爱的暗香”。作者移情于物,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泡泡”的情态、动作。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到芳香馥郁,情意真切。⑵悬念设置,曲径通幽。写作中,作者还注意通过“我不明白”、“我似乎才明白”、“我疑惑”等悬念的设置,使文章犹如通幽曲径,展现迷人的风采,有效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有助于文章抒发强烈的感情。

2、

教师引导理解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⑴写真实的情感。“真实”重要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违背生活的规律。只有倾注了真情,文章才有实感。

⑵写真切的感受。“真切”,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⑶抒真挚的感情。“真挚”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感情的书法既要符合生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⑷求感人的效果。“感人”,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要获得感人的效果,须采用有效的抒情手段。既可直接抒情,也可间接抒情。

四、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1.展示学生习作《窗外》,学生分析其失误点,并运用提升要诀的某种方法,修改习作。

2.引导学生修改(略)。

3、总结:提升作文“情感”的秘诀:⑴突出词语的感情色彩。⑵发挥表达的传情功能。可运用议论、抒情直接抒发感情;采用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抒发感情有直接的功效;而记叙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⑶凸显局势的表情特性。从语气、语调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式各有所长,能充分展示不同的情感。再加上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倒装句和特殊句时时点缀,关键语句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⑷突出修辞的寓情特色。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仅使文章生动形象,尤其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情意,抒写感受。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长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善良。

请以“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善”是一个老话题,要获得读者青睐,就得要“老”中出“新”:一是挖掘老话题中的新含义,揭示时代赋予“善”的崭新内涵。二是进行形式手法上的新包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写出文章的真感情。⑴描绘生活,表达真实感受。写作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感受写具体,就能收到良好的抒情效果。⑵情景交融,打造感人境界。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点评。

八、总结: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写出“真实真切,真实感人”的文章,一定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作。因为独特的情感来源于独特的经历和真心的感受,来自于对独特经历和真心感受的提炼。希望大家面对生活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它们流淌在你们的心间,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六—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3.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复习文章的基本结构,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结果是毫无用场。”这说明结构对于文章是多么重要。我们今天训练第六个专题——结构。

二、学生自学,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构是文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考场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有的将“结构”直接列出纳入评分标准,也有的则将“结构”这一项评分依据细化为“篇章”、“条理”、“表达”三个小项。

三、引导学生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训练过的文章结构类型:总分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横式结构、纵式结构、流浪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拼合式结构、对话式结构等。

2.学生小组学习“提升要诀”,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在写作实践中,以下方法有助于文章结构的优化。

一线贯穿。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化等。

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其最大好处是总提分明,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式叫抑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亦问亦答。以提问和作答来构建文章的结构,新颖别致。其中的“问”,实际上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

回环往复。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诗歌之中。

首尾出彩。设计一个亮丽的开头,可以锁定靶心,开门见山;可以聚焦环境,写景渐入;可以设置矛盾,悬念引入;可以用熟语拉近距离;还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精彩的结尾,可以是亮出高见,尽展哲思美可以是敞开心扉,尽展真情美;可以是欲言又止,尽展韵味美;可以是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可以是呼应开头,尽展结构美。

3.总结:其实,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已系统训练过这些方法。保证文章有严谨而巧妙的结构布局,就要在写作之前先好好运思,通盘考虑,精心布局。

四、对照优秀例文,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和满分秘诀。

1.小组讨论,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

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线索分散,笔力分散。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五是首尾失当,影响表达。

1、

引导学生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⑴考题回放

作文:沟通

友情提示:沟通,椐《辞海》解释,意为“使彼此相通”。

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⑵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⑵、满分作文

沟通

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同时看了她的日记,女儿与她大吵一架。几天来,两人互不理睬。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妈妈写了第一封信。

妈妈(因与你吵架,故不称你“老妈”):

您好!

为了我们母女的和平共处,我决定写信和您沟通一下,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但并不说明上次吵架是您对我错)和无比的严肃。作为女儿,与您吵架是没有礼貌的,是我不对。对不起,妈妈(深深鞠躬)。

为了避免今后我们母女再爆发冲突,我想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之间的协定:

1.今后的重要东西(特别是日记),请勿随便翻阅。如有需要,必须征得我的同意(这点很重要)。

2、以后我若把门关上,请勿随便进入。进入前先敲门,当听到“com in”时,方可进入。

3.学校考试成绩不要天天询问。如果考试了,我会主动将成绩汇报给您(这是为了减轻我的心理压力)。

4.在家吃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请不要阻止。从自己的形象方面考虑,我不会乱吃东西,

我会控制自己。

5.今后我们母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平时要以聊天形式进行沟通,关系恶化时以书信沟通。

祝妈妈身体健康!

女儿

上学前,女儿把信悄悄地放在母亲的书桌上。

放学回家,女儿就看见有一封信平平整整地躺在自己的书桌上,心中窃窃惊喜。 女儿(因吵架不再称你“宝贝”):

看到你的信很亲切,很激动。针对你提出的五大内容,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1.看你的日记,我不是故意的。在此说声“对不起”(还真有点不习惯)。这条我完全赞同,有需要,我会主动向你说明,与你商量。

2.第二条,我基本同意。但前提是你不能在里面做影响学习的事。你进我们房间,也要自觉遵守此款。

3.第三条,我基本同意。前提是你不得欺骗我们,如违反,则此条无效(这点特别重要)。

4.零食无益,美丽和零食对女孩子不可兼得。这一条,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我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和方式。

5.第五条,我完全同意。只是为了你好,可以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你学习进步!

母亲

看完信后,女儿高高兴兴敲门进了母亲的房间。

⑶满分解秘

满分点:首先,题目扣得紧,这一点特别重要。开头,迅速点题,交代沟通的原因。两封信,说明了母女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内容。结尾含蓄地暗示了母女沟通的结果,呼应了开头。全文以沟通为线索,行文自然流畅,不蔓不枝。

其次,表现形式新,主体部分是两封书信,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信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夹注,也极有创意。再次语言自然朴素,又不失风趣。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请看吧,在教室里,后排同学也在努力向上;在乡村里,孤寡老人又受到政府的救济;在社区里,贫困人家正在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在医院里,那些重病患者床前摆满了鲜花„„我们的国家,一个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正在努力将阳光播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于是,请回忆父母那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老师那一个个关注的眼神,朋友的携手相牵,社会的关爱行动,当它们犹如春风送暖般步入生活的角落或心灵的角落,我们何等的感动! 请以“角落”为话题,自定题意,自拟标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六、学生自改。

七 、教师点评。

八、总结: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框架,得把它打好,打坚实,打得富有新意。

第二篇:中考满分作文情感专题训练教案

中考语文作文

情感专题训练教案“作文的情感美之情真意切写真心”

-------情感类作文写作突破指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今天进行第三个专题训练--情感。

二、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感情平淡乏味。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

⑵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为文造情”。

⑶感情夸饰失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⑷感情消极低沉。主要是因为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对反面事物大唱赞歌,或以偏概全,一味揭示事物的阴暗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学生结合优秀作文分析其方法。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2白--暗香何处来。

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回旋漾。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我走进了.

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

“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的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了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像父亲的手

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开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我真的什么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奶奶催我换衣服……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次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

- 4有效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有助于文章抒发强烈的感情。

2、教师引导理解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⑴写真实的情感。“真实”重要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违背生活的规律。只有倾注了真情,文章才有实感。

⑵写真切的感受。“真切”,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⑶抒真挚的感情。“真挚”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感情的书法既要符合生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⑷求感人的效果。“感人”,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要获得感人的效果,须采用有效的抒情手段。既可直接抒情,也可间接抒情。

四、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1.展示学生习作《师生情·学生请·不了请》,学生分析其失误点,并运用提升要诀的某种方法,修改习作。

2.引导学生修改(略)。

3、总结:提升作文“情感”的秘诀: ⑴突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⑵发挥表达的传情功能。可运用议论、抒情直接抒发感情;采用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抒发感情有直接的功效;而记叙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

- 6

九、课后作业,巩固知识

任选作文题目:

1、那一次,我真的—— (哭、笑、生气、伤心、后悔··……)

2、——的瞬间

要求: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第三篇:中考语文写“景”类作文专题指导

描绘生活的美景--中考写“景”类作文专题指导

【学习目标】

1.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2. 捕捉景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考点聚焦】

1. 描写某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2. 刻画某一自然景物的情态。

3. 描绘某一地域风貌的状况。

4. 展示某一季节时令的风采。

5. 记录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

6. 展现观察人文景观的过程。

【知识累积】

写景文是指以描写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自然环境等为主的文章。

自然现象、自然环境通常指季节与时令的变化、大地山川、日月星辰、风云雨雪、花草树木、地域风貌的形态或状况。

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对比写景法。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几年前的一株零丁的藤萝同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对比着写,表现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时代特征;《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2. 拟人写景法。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白云、瀑布、悬崖、峡谷、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一个个与之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3. 比喻写景法。运用比喻的表现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如朱自

清的《春》,文中分别用“火”、“霞”、“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针”、“细丝”喻春雨,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喻春天,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一一刻入读者的脑海里。

4. 动静结合法。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5. 简笔勾勒法。也叫“白描”,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乐无穷。

6. 细笔描绘法。也称工笔描绘,即注重细部的描绘,表现其独有的特征。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进行细致的描绘,表现白杨树的正直、团结、向上、质朴的特征。

7. 综合表现法。即综合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来描摹景物的特征。写景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调动多种感官多侧面多层次地反复描绘。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调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写潮来时的情景,这种先声夺人之势,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绘百草园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时甚至还将某一种感觉转化成另一种感觉来描写景物。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写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以视觉写嗅觉,把虚幻的芳香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卓越思维】

怎样才能写好景呢?

1.抓住特点。也就是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观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按照“整体——局部(重点观察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不但要观察景物的静态,还要观察它的动态,抓住它的特征。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从地理因素讲,高山、平原、荒漠,都是风姿迥异,即使同是风、霜、雨、雪,江南塞北也各有不同。就时间因素讲,一年之内,春、夏、秋、冬的景色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季节,南国北疆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

2.写出层次。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写景的文章,通常是用第一人称“我(作者)”观察的顺序描写,或按观察点的转变和时间的先后去安排。如果是固定观察点,可按空间顺序来写,也可按时间顺序描写,还可以按作者的行踪线索来写。如果是移动观察点,一般是将时间与空间的顺序结合起来写。特别是在描绘某

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或先静后动、或先动后静、或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还要注意把听到的、看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想到的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

3.融入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景”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可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用抒情的笔调,直接或间接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或褒或贬的感情。写景时要调动想象,把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真实的感受表露出来。可以直抒胸臆,如朱自清的《春》,文章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抒发了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美好憧憬的诚挚感情;也可以结合叙述、描写等,渗透在字里行间间接抒情,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文中描写战士们半夜露宿悬崖边的场景:“„„除此之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一段,“春蚕咀嚼桑叶”的安宁、“野马在平原上奔驰”的自由、“山泉在呜咽”的清幽、“波涛在澎湃”的博大,透露出红军战士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 锤炼语言。任何文章都需锤炼语言,写景文更是如此。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锤炼:1词语的富于变化(要斟酌每一个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是否准确);2长短句的交错使用(长句显得庄重,短句显得活泼);3句与句的音韵是否和谐(和谐的音韵利于朗读);4贴切地运用修辞格(如:引述典故、诗句,能增加文章的传奇色彩,给景物增添诗情画意,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运用排比、对偶等,能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等,这样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描得形象具体,呆板的绘得灵飞神动,繁杂的画得层次分明,肤浅的写得丰厚深邃,使文章语言优美,意蕴丰厚。

【知能解读】

[中考名题一]

题目:雨天,我想起了„„

要求:1注意环境描写,情景交融;2可以写人叙事,也可以联想、想像;3不少于600字。

(2000山东淄博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文题“要求”指出要进行环境描写,必须抓住这一关键信息,对雨天的环境进行描绘。可以描写雨天的浪漫,可以描绘雨天的静谧,可以刻画雨天的恶劣;可以具体写某一次下雨天自己的思想,亦可以写不同的雨天自己思想的变化„„无论何种情形,都要结合自己的心理,抒写出自己面对此景的感受。

[中考名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示意图略),然后按要求写一篇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

暑假里,王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池湖山游览。

清晨,我们开始登山。我们来到了山坡上的动物园(1)

穿过树林和草地(2),来到小桥(3)。桥下的河水(4)很清澈。

过了桥有一巨石(5),上面刻着一首唐诗。

巨石的对面是深潭(6),落水的声音轰轰巨响,水珠飞舞,成雾成虹。

突然下起雨来。我们在观瀑亭(7)观看瀑布(8)。有人讲着关于池湖山的传说。

天晴,我们拾级而上,到了山顶,看见像海一样的池湖(9)。

望着远山、白云和落日(10),我们都很开心。

要求与提示:

1请用第一人称,以王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为线索,从10处景物中任选(即写你熟悉或喜欢的景物)3处加以详写(其余景物可略写或不写)。

2想像联想要丰富,描写记叙要具体。

3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多写不限。

4书写要规范(包括标点)、工整,文面清洁。

(2000辽宁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从文题的“要求和提示”可知,考生须写一篇游记,这对没有去池湖山游览经历的同学来说,就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完成文题。写作时可以把平时在其它地方看到的、听到的有关景物合理地嫁接到作文中,在具体描绘时,还要根据文题中有关景物的限制语,恰当地进行组织、调整材料,要做到合情合理。

[魔师点化]

写游记,一般要遵循“抓特点、显重点、分层次、融情感”的原则。可以按照游览的时间、路线来组织材料;要紧扣景物的特征,进行有重点地描绘,最忌平均使用笔墨;描写时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感情。

[中考名题三]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1 通过某一情景或场面,描绘你喜欢的色彩。

2 就你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

(2002江西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文题1的要求很明显,写一个描绘色彩的片段。描绘色彩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视觉,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看到的色彩表现出来。写这类短文,如果还调动味觉、嗅觉、幻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色彩的美,增强感人力量。文题2就不是单纯写景了,它还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喜欢某色彩的理由。

[中考名题四]

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

请围绕“感受生活”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均不受限制。

要求:1围绕话题,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4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5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2陕西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感受生活”这个话题作文初看起来比较容易下笔,“生活”的范围很大,可供考生选择的材料很多,但要在600字左右写出生活的真谛则不简单,这就要求考生善于化大为小,选取生活的点滴来折射现实的生活。如选取观赏优美的景色,就可以采用纵向构思,记叙某一次观赏景色的经过,把景色的美细腻地描绘出来,表现“美就在我的身边”等主题;也可采用横向构思,叙述几次观赏景色的经历,多角度地刻画美的生活,揭示“生活并不缺少美”等主题。

[中考名题五]

树,随处可见:高山上有根深叶茂的青松,平原中有参天耸立的水杉,街道旁有遮阴蔽日的梧桐,校园里有香气四溢的桂树,小河边有婀娜多姿的垂柳„„

请以“树”为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0江苏镇江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树”对于每一名考生来说都不陌生,生活中到处有树。可以实写,即写某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树,对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也可以虚写,即赋予树某种性格,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亦可以运用想象,展望未来的一种神奇的树„„无论怎样构思,都要围绕“树”这个话题。

第四篇:作文方法指导及创新练习中考复习专题

中考复习专题——作文方法指导及创新练习

一、作文方法指导

1、写作的基本程序:

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2、命题及作文的主要形式: (1)一般命题。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我这个人”、“谈挫折”。 (2)半命题式。如:“我好想 ”、“ 的力量”、“记 的一个人”。

(3)提示命题式。如:大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状时,台下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会经久不息;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了一个道理,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你“掌声”为题,选择一个角度,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常用的审题方法: (1)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2)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难忘”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是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4、立意力求“新”、“真”、“深”,并借助下列方法:

(1)大中取小。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比如“生活”“变化”等,这类抽象的题目都属于宽题、大题。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人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这些都是写好大题目的好方法。如“关心”可变换成“我学会关心他人”、“妈妈关心我的成长”等等,并据此构思。 (2)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5、选材的方法: (1)“中心”延伸法:就是围绕作文的中心(主旨、主题),选择那些最能凸现主题的材料。

(2)时空联想法:就是根据文题暗示(或明示)的时间、地点去选择材料,并将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梳理清楚、注重细节。

(3)性格联想法:就是围绕文中作者讴歌或贬抑的人物性格,去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 (4)事景联想:就是围绕作文所叙的事件,所写的景物去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

6、构思的方法:

(1)一点式伸展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如“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不要写几件事而都不具体。

(2)多点式铺陈法: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我眼中的同龄人”、“家乡变了”可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可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

7、作文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式:就是直接入题,不拐弯抹角,直接交代写作的内容(写什么事情,讲一个什么道理等) (2)点文题式:就是在开头直接点出作文的题目。

(3)点中心式:就是在开头将所写的人、事、景、物等中心交待出来。 (4)悬念入题式:就是创设一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引人人胜。 (5)场面描写式:就是描写—个特定的场景导入作文。

8、作文结尾法:

(1)点明中心文题式 (2)悬念余味式 (3)引用警言式 (4)抒情总结式

9、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1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技巧,首先表现在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适宜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题呢? 首先,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这类作文题,一般都有提示性导语,或举例,或说明,或限制,对这些导语,要认真理解,反复推敲。有一类补题,属于仿词填空,如“根据你想写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如: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把作文题目填写完整”,可以选用列举的词语,也可以另用相仿的词语;有一类补题,属于选词填空,如“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 ’组成一句话”,则只能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取,不可节外生枝。其次,对填充后的题目再一次细心检查,考查其语意是否简洁明确,语法是否搭配得当,语感是否通顺得体。题目是文章的眼晴,如果补题不好,文章如何写得好。所以,题目补充完整之后,还要再次与要求对照。真正做到既合乎要求,又方便自己写作。

二、巩固练习

1、请以“门”为题作文。

要求:内容与门相关即可,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解析:门,可以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也可以是通往过去的历史之门,可以是通往未来的科技之门,也可以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希望之门,更可以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国门„„写作的关键在于审题立意,不可写得过于宽泛,抓住一点,写深、写透、写具体,切不可“面面俱到”。

2、题目:责任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

解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3、以“考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反映你周围的新人、新事、新面貌。②在记叙中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③不少于600字。 解析:“考试”可写一次具体的考试,但更可以作进一步联想,考虑它的象征义和引申义。如由“考试”联想到人生的考验等。

4、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思想内容积极向上;(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解析:喝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大声叫好”。能够值得喝彩的人、事、景、物,一定非同一般,或令自己感动、喜爱,或令自己佩服、羡慕,或令自己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写作时,要将这非同一般之处写细、写深、写透,要让别人因读了你的文章也忍不住要大声叫好。如果能这样,那么这篇文章本身就值得喝彩。

5、我心中的歌

解析:心底之歌是无声的,它不是唱给别人听的,而是唱给自己听的。难点在于它必须具有感人的真情与引发人们良知产生共鸣的事。选材范围很广,选择余地较大。从时间上看,可写如歌的昨天、如歌的今天、如歌的明天;从事物性质上看,可以写往事的悲歌、往事的欢歌。不管写哪些歌,构成歌的人或事都必须具备三方面特点:值得珍藏,真实感人,有一定震撼力。

6、为 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些“陶醉”点,补充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一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是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发自己的感情,特别是能表现“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2

7、请以“体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不少于6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题目。只要我们认真搜寻自己的记忆,梳理自己的思绪,就一定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三、话题作文

1、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

(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话”是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

(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就应该选择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文章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但由于同龄人相似的经历、阅历和相近的思维层次,文章撞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选用适当的写作技巧,结合文体的不同表现,使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使读者(阅卷者)对文章的可信度和愉悦感。

这三个步骤环环紧扣。实际上,除了第

一、二两个步骤外,话题作文的这个写作顺序与一般的命题作文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且,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同样要讲究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布局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既然是要求,自然要超出目前学生们的水平,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2、要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要深入

其实,生活要深入是写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2)拟题要到位

话题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贪图省事,直接就把话题当作文章题目。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后加上若干个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恰到好处地拟订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的文章题目;也可拟订一个字面上和话题这个词语并无关系,而实际上与这个词语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作文题。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从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给阅卷者带来愉悦感染。

(3)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以便于写有专长的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

3

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引起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文章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维发达,说话条理清晰,善于条分缕析的考生可选说明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议论说理的同学可写成议论文,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剧本、书信、日记等等。当然,这里也不反对写合乎要求的比如夹叙夹议的文章,因此,考生平时就应该多培养一些规范的文体意识,多养成一些高质量的文体风格,在考试中就可以多一些选择余地。 (4)技巧要运用

话题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说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现作者已经选定的有关材料,使作者初定的文章主旨得以充分表现的方法。必须承认,写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这类充分张扬写作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文章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文章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文章的写作。 (5)点题要明朗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3、中考话题作文与课标、教材的对接。

课标以及人教版教材从作文的角度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设题:

1.人与自我:如有关与人的交往的,倾吐自己的志向、理想、心愿的,记录成长的足迹的,陶冶美好的情操的,锤炼坚强高尚的意志品质的,体验人间真情的,发现、思考人生问题的等等。这类题材,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个人的感受,考生体会最深、感受颇多,因此也就容易成为笔端最直接的素材。作文的同时,心灵也会受到一次洗礼。

2.人与自然:如有关绿色生态的,亲近自然的,保护环境的,抵制污染的等。这类题材虽也涉及社会问题,同时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在中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3.人与社会:这类题材多突出三个方面:(1)是热点话题。如合作,创新,诚信,三峡工程,人才素质,择校收费,资源开发等。(2)是科技创造。如克隆,通讯,交通,航天技术等。(3)是流行时尚。如上网,新新人类,追星等。

四、话题点拨与训练 (1)中考话题作文点拨

1.一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关键的只有几步,一定要走好。请以“关键的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点拨] 写作此话题作文时,应突出人生这一步为什么是关键的,突出这一步的重要意义。选择题材时,可正面着笔,也可反面选材。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打破,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

4

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从此,那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这则小故事能引发我们广泛的联想和深长思考。请以“做人的根本”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话题点拨] “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可以从材料中父亲的话去理解:“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点拨]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从材料引出的话题,可围绕这个话题,从“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等方面展开叙写,可叙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4.请以“考验”或“唤醒灵魂”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考验”一类话题已不再新鲜,再次写好此类话题作文,首先要读懂故事,向深处进军,能“唤醒灵魂”的考验,就是有价值的考验:花儿迎着风雨开,小草从岩缝间探出头,孩子在逆境中成长,麻木的心灵遭遇春雨开始萌动„„本该美好的东西蒙上了灰尘,本是朽木却发了芽,从这个意义上看,“考验”与“唤醒灵魂”两个话题实质是相通的。了解这些后,打开记忆的仓库,寻找熟悉而不落俗套的形式,题目中的故事已经给我们作了提示,我们可以尝试写童话、编故事、写日记、写小小说等等。

5.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因为有了渴求,所以你有了期待。蜡烛期待着燃烧,那是渴求奉献;小鸟期待着飞翔,那是渴求成长;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那是渴求孕育;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那是渴求生命的激情。你渴求什么?精神的?物质的?前者你将喜获丰收,后者只有生长在前者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渴求――争取――期待,它会开花结果,但别人看到的我们,仍只是在期待、期待、翘首以待。摆个优美的姿态吧,观众会被我们期待姿势的妩媚所感动的。 6.从“泥土”、“珍珠”、“痛苦”、“幸福”四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泥土”、“珍珠”、“痛苦”、“幸福”四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我们都不陌生。“泥土”朴实厚重,“珍珠”亮丽珍贵,“痛苦”沉重苦涩,“幸福”幸福愉悦。它们是某类人的缩影,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是“任选一个”这条规则,我们也得遵守。那么把“泥土”当作“珍珠”写,把“痛苦”当作“幸福”讲;把“珍珠”看成“泥土”,看透“幸福”是“痛苦”。选择一个,侧重一点,挖掘人生大山的一块土石,一花一世界,小中见大,你能行!

话题“换个角度”从两首诗的整体出发设题。从形式而言,它提示我们为文,换个角度,也可以写出好文章;从内容而言,事物是相对的,什么是“泥土”“珍珠”,什么是“痛苦”“幸福”,关键是认识,是感受,是角度的差异。推而广之,是否相对的事物便可以“换个角度”看,同一事物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反弹琵琶出新意。明了这些,我们可写的东西就多了,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

7.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了,有人因努力追逐着诱惑,并将诱惑剥离成理想,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更多的人因为禁不住诱惑,迷恋于其外在的绚丽,而造成的悲剧也很多。悬崖边有块金子,你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拿到它,还是洁身自好而远离它呢? 请以“面对诱惑”为话题作文。

[话题点拨] 如何界定话题中“诱惑”的感情色彩,直接决定了选材的范围。“诱惑”本是贬义词,但从话题提示中可知,诱惑可以分化。事实也正是如此。悬崖边那块金子,是你理想的宝珠,你冒着生命的危险拿到它,你是勇敢的;也可能是引诱你走向悬崖的幻影,你放弃它,你是明智的。天上的月亮诱惑着人类,于是有了飞天之梦;神秘的大山诱惑着人类,于是有了探险之举;灯光诱惑着飞蛾,太阳诱惑着花朵。或褒或贬全凭你,喜怒哀乐感情真,自拟题目如明珠,或叙或议要分明。面对诱惑,动手吧! (2)中考话题作文创新练习

5

1、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同学们对“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一定有深刻的领悟,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600左右的文章,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慨、发表议论、编述故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文学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采用诗歌、童话、寓言等形式,使话题的内涵得到更加形象生动地再现。我们通过分析、揣摩,把握故事的内涵,有助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本题中蜗牛是弱小的,但它并不悲观;蜗牛妈妈的话诠释了“靠”的含义——靠自己的力量,并善于借助有利的条件,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本题以“靠”为话题,是独词式话题,这在中考时是经常碰到的。如以“和”“悟”“真”“美”“桥”“书”等为话题,完成这类作文,可以在所给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构成新的话题,如“靠自己”“靠他人”“靠大家”等话题,这样思路就开阔多了。我们可以从正面选材立意,也可从反面选材立意。当然在此基础上,要做到见解深刻,形式活泼多样。

[素材提供]①依赖别人的人等于折断了自己的翅膀,永远也体会不到飞翔的快乐。

②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切。

③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

④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龙虾,一只天鹅,一条梭鱼共同拉着一辆车,它们拉得很卖力,但龙虾使劲往土里爬,天鹅拼命往天上非,梭鱼使尽全力往水里游,结果车子一步也走不动

⑤我国南极考察队有队员519名,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但他们是一个密切协作、井然有序的战斗集体。他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而建立了一个甘苦与共、团结一致的团队,最终仅用45天的时间就顺利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

2、(创新题)图形“○”,饥饿者把它看作月饼,成功者把它看作奖章,情侣们把它看作戒指,游子们把它看作是圆月,老师把它看作是分数,学生把它看作„„

请以图形“○”为话题,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或叙写经历,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悟,或发表议论,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这是专题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一般以话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辐射、延伸,以开启考生的思路,点燃考生的创造之火。本题围绕“○”展开广泛的阐释,能极大地引起考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

本题意在考查同学们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图形“○”,我们可以从外形的相似性加以想像,可把它看作是眼睛、陷阱、手铐、贪官的嘴巴,硬币„„也可从图形的内涵加以引申发挥,可把它看作是起点、成功、荣誉、满分、完美„„只要想像合理,符合要求就行。利用发散思维,从形式创新的角度考虑,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构思。

①运用拟人手法,写“○”与“△”的对话。他们各自都只看到优点,都说自己美丽,认识不到自己的不

②或者为保护地球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并配以解说词。从而新颖地表现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家园的主题。

③可用童话寓言的形式来写,可这样构思:动物国王为了表彰有突出贡献者,要求动物们把自己的风采展示出来。蝴蝶展示了美丽的霓裳,黄鹂展示了婉转的歌声,松鼠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而蜜蜂则拿出甘甜的蜂蜜给大家品尝。最终蜜蜂获得了勋章。说明只有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蜜最甜,最有意义。从而新颖深刻地表现主题。

④采用故事新编形式。如可这样设想:东施、西施同时征婚。东施虽然丑陋,但有住房,有巨额存款,背景好,应征美男子数不胜数。而西施虽然有花容月貌,但家境贫寒,无依无靠,生活没有着落,最终无人应征。讽刺当今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及势利的心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当然还可编述其他生动的故事,只要想像合理,符合要求就行。但必须有鲜明深刻的主题。

3、(创新题)小时侯,同学们都盼望着过节,总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而现

6

在长大了,对于“过节”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是从外国引进的节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悟。

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叙述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大多是通过再现种种与话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或多方揭示写作的取材范围;或揭示我们写作想像的出发点。面对这类引言,我们应将注意力放在引言所列举的一个个情景上,可选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情景,展开丰富的联想,精心构织佳作妙文;或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广泛地联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储备中精选最能体现话题精髓的素材,以独运匠心,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过节”对同学们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在过节时一定有说不完的高兴事,也有一言难尽的伤心事,何不记录下这些真实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也可编述寓言童话故事,把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理解寄托在身边的小动物身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也可根据一些节日,编述故事,如可以写自己在端午节那天与屈原对话,表达自己对著名爱国诗人的景仰和热爱。

4、(创新题)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然而,成功的取得又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这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 这是议论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言简意赅,中心明确,话题即是议论文字的中心。本题先提出成功令人向往,接着论述成功来之不易。引言观点鲜明,有利于加深考生对话题的认识和领悟,对开启考生思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最美好的境界,成功意味着事业有了成就,人生有了收获。但是,要取得成功,又必须经历一番风雨,经受一番磨难。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坎坷?你克服了哪些困难?你有些什么启发和收获?把这些经历写成文章,既扣住了题意,又真实而生动。另外,你可以阐述立志与成功、理想与成功、勤奋与成功、持之以恒与成功、乐观与成功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成功的各种哲理。

5、(创新题)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诠释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多以简洁的文字对话题的内容进行诠释,以帮助考生对话题的内容、范围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了解,为考生顺利写出作文打下基础。本题对“自信”的每一个诠释都是一种构思行文思路,其中总会有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内容。明晰了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了。

本题的引言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审清题意后,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当然我们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更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立意较为新颖别致,易显个性。

6、(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因为几位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访问某位登山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到半山腰,突遇大雨,该怎么办?”

登山家说:“应该继续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的风雨不是更大吗?”他有些疑惑。

“向山顶是走,固然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似乎风雨小些,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7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请以“迎接风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提示语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应该“迎接风雨”。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鼓励同学们敢于吃苦、勇于吃苦,时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一切风雨。这里的“风雨”我们应该理解为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界的风雨。当然可写记叙文,记叙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也可发表见解,谈自己对人生风雨的理解与感悟;还可编写寓言童话故事,写赏析性的文章。关键要做到新颖。 [素材提供] 1.珍惜微笑,我们便有了蔚蓝高远的艳丽晴空;珍惜微笑,我们便收获了挂满枝头的金黄硕果;珍惜微笑,我们便演奏了生命中最为动人的凯歌。

2.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回见识,增一分阅历。

3.人生布满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法]伏尔泰

4.人生如药啊!生活便如品药,你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药虽苦,但吃下去,就能治病。生活的道路坎坷难行,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迎接风风雨雨,不管多么苦,多么艰辛,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生活的内在蕴涵。

5.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17岁大年,他拿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思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缓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勇敢地面对这次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第五篇: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二十命题作文(教师版)新人教版

专题二十 命题作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岁时,张亚勤失去了父亲。他的几个亲戚住在不同城市,为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小年纪的他在几个城市之间独来独往。临近高考,他突然患病,母亲劝他放弃,张亚勤不听:“我要试试,即使失败也是一次练习;要是不争取,那就一定不会成功!”结果他如愿考进了中国科大少年班。然后,硕士,博士„„最终成为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回首走过的岁月,张亚勤自豪地说:“在我看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独立、执著、坚强、自信„„没有那一段成长的经历,便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请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⑧书写规范工整。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说不尽的感受。如歌的岁月中,也就有了记忆,也唯有记忆,才能穿缀起岁月的珍珠,把美好的往事收藏在脑海深处。那深藏于心的风景,一如陈年老酒,经岁月的发酵而愈发幽香。当我们拾取其中的任意一颗“珍珠”,与之相关联的往事,就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童年月夜奶奶膝头的故事,如茵绿草中的蝈蝈,雨后天边的那抹彩虹,书籍中夹着的一枚发黄变焦的树叶,相机中那帧顽皮与天真„„有多少那人那事,无不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请以“那人那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自选角度,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冷清的古典名著专柜前“门庭若市”,新上市的这些书比较“新潮”,有的呈现3D 效果,动感十足;有的设置了“人物链接”,在注解部分配上人物的图片、性格分析及个人背景等内容,还在书中配了大量的彩色插图等,比较符合孩子的“口味”深受小读者的喜爱。面对以往出版的原版古典名著过于深奥、孩子阅读困难的窘境,商家进行了巧妙变通,才出现了开头“门庭若市”的一幕。其实,生活中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在“山穷水尽”之时,不妨变通一下,往往就会呈现“柳暗花明”的美好境地。

1 请以“变通一下,何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请以“那里真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昨天,我们挥洒奋斗的汗水,收获成功的喜悦;昨天,我们从容应对艰难困苦,顺利克服挫折与失败;昨天,我们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走过昨天,我们笑对未来。

请以“穿越昨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赞美,有太多惊喜的发现值得我们为之歌唱。歌唱家阿牛在«我要为你唱首歌»中唱道:“让我为你唱一首歌,把黑夜唱到天亮,用我所有坚强,我所有的力量。”

请你以“总想为你唱首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让生命闪耀动人的光彩„„

请以“我的快乐之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上一篇: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经验下一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