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生活论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德育教学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走进社会。

第一篇:社会学与生活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摘要:生活是道德的源泉,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才能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小学品德教育要体现教学生活化,把教学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让教学情境创设再现儿童生活,在教学中活动体现儿童生活,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品德教育,促进儿童的道德在知、情、意、行上的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品德 教学生活化 内容 情境 活动

小学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求以小学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这是儿童生活的特点与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内在统一。因此,在品德教育中,教学的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体现儿童生活并展现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使儿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生活经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是在感受、体会、领悟具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的,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内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这为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因此,将品德教学的目标内容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是培养他们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1.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实施的场所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文本上。教学要走进小学儿童生活的各个空间,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使品德教育体现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这样的教育才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2.课程教学的内容联系小学儿童生活,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整补充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善于从小学儿童的生活中敏感捕捉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儿童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学校里的事、家庭里的事;将小学儿童有意义的生活生成教育主题,使小学儿童品德情感得到熏陶并内化为行为。

3.课程教学的内容需从小学儿童的生活领域来充实,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小学儿童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而是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质,把儿童品德的培养与他们的生活形成内在的联系,从而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4.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小学儿童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与角色相关的教育价值。小学儿童带着自己生活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形成整合、多角度的沟通态势,并围绕着一致的教育目标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而是引导儿童在发现、体验、感悟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并展现和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二、教学情景再现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低,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肤浅和表面化。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只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记住规则。在品德教育中,教师最重要的是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儿童努力创设富有童心、童趣的生活情境,将儿童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让心灵上有触动,情绪上有感染,情感上有体验,使小学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师生双方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人文情境。小学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就在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中生成。在这种完全开放的新型的师生人文环境中,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2.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让教学置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还原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儿童走进社会、家庭和大自然,使他们在现实的情景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情境融为一体,达到“内容情境化,情境内容化”的效果。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具有明显操作性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情境,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在愉快的合作沟通中,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使儿童以外显的活动促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4.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再现儿童生活,其方法具有多样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教师要根据小学儿童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具体情况及条件,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时机,给儿童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发展的平台,使儿童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明白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生活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学的生活化必须依据不同教育内容的特点,灵活设计成儿童喜闻乐见的能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儿童关注现实生活,让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这就要求活动设计的“质”(知识与能力)、“形”(过程与方法)和“神”(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俱佳,使儿童道德认识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1.教学中创设活动必须主题明确、思想性强、时代信息浓,具有儿童的生活性。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安排小而具体的活动,贴近小学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志趣和愿望。

2.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并非单纯地讲教科书,而是指导儿童直接参与生活的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是儿童自己,因而教学活动有自主性的特点;由于儿童充分参与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所以教学活动又强调实践性。

3.教学中呈现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活动要求教学内容关注小学儿童的生活,它不限于课堂,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都有活动的天地。活动使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变成儿童生活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实践体验,这正是小学儿童道德认知得以发展而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4.教学活动化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对小学儿童进行形象化的“说理”,是把有目的教学放在“动”的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胜过在“静”中条件下的说教。但无论用何种活动形式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教育主题,都要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现一种主题精神和思想的导向作用。

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置于小学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 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2] 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M],四川省大学出版社,2002(3)

作者:雷晓春

第二篇: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贴近社会生活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德育教学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走进社会。

关键词:课堂 社会 生活 实践 服务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所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其走进社会。为此,我们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输入生活信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知识极为广泛:有以认识社会为主线的常识,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纽带的知识,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内容,也有以民族精神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其根据个体化的需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构成人类社会的诸多基本要素和各种社会关系,具体直接地向学生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模型,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是他们实现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如:品社课中学生通过工业与生活,交通运输与生活,生活与储蓄、保险、传统节日等内容的学习,明白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工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设施,了解了什么叫储蓄以及储蓄的好处,知道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等等。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内容,输入生活信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二、注重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品社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品社课特点决定的,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完成品社课德育的重要形式。

《我的家庭》一课,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父母的社会角色,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家庭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发出对父母由衷的敬仰之情,进而激发他们将来报效祖国、贡献社会的情感。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教育,职业有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学生明白了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做家庭小主人,不仅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还要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实践操作:为父母端茶倒水,在家里打扫卫生、洗洗衣等。又如了解社会主义的成就可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社会发生的变化,比起空泛的理论讲解要好得多。再如讲商业常识就让学生到商业场去观察商业买卖活动,然后参加小的商业买卖活动等等。

三、发挥德育功能,促使学生服务社会

小学品社课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德、行为习惯教育等内容,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因此,我们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品社课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

品社课教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例如,在品社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家庭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社区等各个单元的学习,懂得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中对学生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德教育,树立集体意识、社会意识,培养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行为习惯。因此,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社会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引领学生服务于社会。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一课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迷信活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相信科学,增强抵制迷信活动的自觉性。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根据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循序渐进,使学生由“认识危害”到“相信科学”,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课堂的所知所感,拓展运用到社会中去,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宣传活动。于是学生一个个都充满信心地开始策划。在宣传活动中,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以“街头巷尾”和“村庄社区”等作为宣传地点向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社区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宣传封建迷信的危害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等。

品德与社会课从教学上来说,要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把德育充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践证明:德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植于学生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品质素养。

作者:王雪梅

第三篇:大众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

[摘要] 当今,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成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样,也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事务之余,体验和实践着个性化的生命状态的休闲方式,追求快乐、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 大众 休闲 休闲生活 社会文化

一、我国传统休闲文化

中国是一个休闲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几千年前中国圣贤们对”休闲”二字就有极精辟的阐释,“‘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义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人小品,直到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从老子、孔子到司马迁,从陶渊明到李白,到几乎所有古代诗人、作家,都研究或描写过休闲。人们都熟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反映他休闲生活的名句;曹雪芹笔下大观园中的士大夫阶级的休闲生活;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中所津津乐道的平民百姓的休闲生活;李笠翁,他除了是戏剧家、文艺理论家之外,还是一位”休闲学家”,他的《闲情偶记》被看成是一部休闲学的专著。古代圣贤们还常常将休闲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艺术创造、养生延年紧密地连在一起。中国人的休闲价值观很推崇:“致虚极,守静笃”、“清净为天下正”;“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而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休闲之境界——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体悟到了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中国人对休闲的爱好,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她是产生于一种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气质,人们在休闲的状态中——肌肉休息着,血液循环也更趋有规则,呼吸也更缓和,一切视觉、听觉,以及神经系统也多少在休息中,身体处于完全的平静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才能精神集中、思想敏捷,头脑才是自由的,因之我们才能欣赏,才能感知生命的美好、自然的美好、万物的美好。正如中国诗句有“静扫空房惟独坐”(张籍诗《题僧院》)、“日高窗下枕书眠”(杜荀鹤诗《赠漂水崔少府》的闲居;有“相与缘江拾明月”(李群玉诗)、“晚山秋树独徘徊”(许浑诗《晚登龙门驿楼》)的闲游;有“大瓢贮月归春瓮”(苏轼诗)、“飞盏遥闻豆蔻香”(韩偓诗《哀娜》)的闲情逸致。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注重休闲的国度,休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

二、现代休闲文化观

从现代文化角度理解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它给我们一种文化底蕴藏,支撑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它被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是一种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她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休闲包括情感、理智、意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休闲取决于每个个体、社会角色、宗教取向、文化知识类似的因素。休闲的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它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数量。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莫德默·阿德勒一生致力于教育,倡导“哲学走向每一个人”,他特别关注休闲与工作的关系,指出了现代人忽视了休闲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批评人们忘记了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曾教导我们的“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休闲可以使我们有意义地生活”。他呼唤人们珍惜休闲、善待休闲。美国哲学家查里斯-波瑞特比尔,被西方公认的休闲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也曾在《挑战休闲》、《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的著作中指出,随着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我们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我们只注意到工作的伦理,却没有思考如何发展休闲的伦理"提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

我国休闲文化和休闲哲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我国休闲学者于光远先生1994年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目前我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拓新与发展;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助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艺术的创造;有助于确立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因为积极、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提升人的教养,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减少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倡导结合我国传统和西方优秀休闲文化的休闲价值观,向人们指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唤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追寻时代的生命意义

三、我国大众休闲生活

休闲是人们在社会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压力下,保持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是真正体现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可持续性特质的休闲理念。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她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时间,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公民享有法定假日114天,中国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拥有的“自由时间”的量。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属于低水平的小康社会,未来的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将增至3000美元。(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中, 9个城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浙江城市人均GDP达到3740美元,杭、甬、温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三市区人均GDP均超过5000美元,最高的宁波市区已达到7000多美元。)快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人民大众对文化精神生活以及全面发展自我的渴望,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费用的投向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完善自我的再教育(终生教育)、旅游、探险、健身美容、欣赏等方式,展现了人本质的回归。

大众休闲生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兴趣的选择,主要因素包括自由运用体力或智力参与休闲活动;通过休闲活动积累知识并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追求休闲活动体现专业活动与玩乐的统一。二是精神自由的体验。主要因素包括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体验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追求休闲经验的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三是利益价值的实现。主要因素包括,注重休闲生活所传递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追求在休闲生活过程中实践和倡导积极的社会规范。

在城市生活领域中,休闲已经成了基本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事务之余,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出发点,以身心放松、消遣娱乐和个人拓展为利益目标,选择娱乐、运动、社交和学习等方式,体验和实践着个性化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追求快乐,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随着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欲求越来越强烈,(心理的、情感的、成就感的、努力的、肢体表达等方面)。休闲欣赏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植物园、垂钓、漫步、品茶、吟诗作画、陶冶情操、温泉、埋泥等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旅游业也面临新的挑战,由从众旅游到个性旅游,由感性旅游到理性旅游,由“赶场式”游到休闲游,由“集中时间”游到“分散”游,由城市游趋向乡间游,由国内游到国际游。各种休闲消费在城市产业中的市场份额最大,休闲市场已成为城市产业市场的主流,具有最大、最现实的市场价值。休闲市场包括购物休闲、餐饮休闲、娱乐休闲、体验休闲、学习休闲。“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大众在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四、休闲产业与社会文化

休闲产业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休闲产业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式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美国《时代》杂志预测,到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第三产业将主导劳务市场,高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的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占教育事业的极大份额,这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用于休闲的花费就已达1万亿美元,占全美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提供了全美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另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在休闲产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产业部门低36.3%。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元收入,就将增加一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休闲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带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体现出来。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应注重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经济逐步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时期,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空间,成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大力发展以休闲产业为内容的娱乐、旅游、咨询服务、教育、体育等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和必然的需求。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秀丽 牟 昆

上一篇:小学高级职称论文下一篇:小学教师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