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早期临床CT分析

2023-01-26

糖尿病患者由于起身抵抗力较弱,使得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出现,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便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并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确诊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该院通过对6例患者采用CT影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确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6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并研究,6例患者均为老年的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7~76岁之前,平均年龄为(67.4±2.1)岁,其中2例临床检查是时发现,其余4例患病2~5年各1例,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发性的不受控制做类似舞蹈的动作,4例右上肢舞动,2例左侧肢抽动,对自身的运动功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障碍,患者病发时,血糖分别为22.8 mmmol/L;22.7 mmol/L;24.8 mmol/L;25.1 mmol/L;21.3 mmol/L;20.8 mmol/L,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也出现多饮多尿现象,2例患者则出现了流口水、吐字不清等现象。

1.2 方法

6例患者在入院初便进行头颅CT检查,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CT影像相关资料进行记录与分析,在患者经过该院治疗约2周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并对两次检查时患者CT影像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

2 结果

经入院检查确诊,6例患者均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自觉不受控制的进行舞蹈状的舞动,并且经过观察,当患者的血糖值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情况下时,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而当患者进行睡眠或通过治疗使血糖值下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随之而减轻或消失,在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1周左右时,患者CT影像表现为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出影像密度极高,在经过治疗3周左右,CT影像表现为影像密度较高但已明显出现下降,CT值为42~47 HU,边缘呈现模糊状,并且在外周并无水肿现象出现;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3周后,其右侧小脑幕与大脑镰出现增厚现象,且密度也随之而不断增高,CT值为59~65 HU。

3 讨论

当前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中,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尚且处于一种患病人数较少,疾病病因、病例研究程度尚浅的状态,由于其临床患者数量较少,因此,医院的主治医生也缺少该疾病的诊断经验,对诊断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如何选择一种精确度高的诊断方式对于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的,据以上资料可以表明,CT影响在对该疾病进行确诊方面有着较为理想的确诊效果,能够准确地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确诊,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因此,在临床中应用CT影像技术进行确诊是有着极高临床价值的,值得对其进行应用推广并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性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的早期临床与CT影像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6例,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并研究。通过CT影像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患者在CT影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该院确诊,6例患者均为糖尿病性非酮症高血糖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为一侧的肢体突发性陷入舞蹈的症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患者血糖降低约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减轻或逐渐消失;在患者出现不自觉舞蹈的症状一周左右,患者在临床CT成像中主要表现为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出影像密度极高,在经过治疗3周左右,CT影像表现为影像密度较高但已明显出现下降,边缘呈现模糊状,并且在外周并无水肿现象出现,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3周后,其右侧小脑幕与大脑镰出现增厚现象,且密度也随之而不断增高。结论 在对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中临床应用CT影像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减少了治疗与诊断的时间,有着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早期临床,CT分析,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黎建,田歆.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早期临床CT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8):1388-1390.

[2] 耿文娟,王丽娟.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4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5):697.

[3] 李冠宇,龚大伟,叶民.糖尿病性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一例报道[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21(6):448.

上一篇:“三段四步”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网络营销常用的战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