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

2022-09-11

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通过多种渠道来训练和培养。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开展教育科研, 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反映, 也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它们相辅相承、又相互促进。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能手, 而且要成为教育科研的热情参与者, 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和专家。一方面要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理论探讨, 把自己积累的上升到理论层次加以认识,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 以研究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提高对教育的理性认识, 并且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 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 使其智力获得发展、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观念要发生根本的改变, 即要求学生的学习目的从传统的“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上来, 相应地, 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上来。因此教师要通过教育科研来弃旧立新, 及时地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 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比如, 中小学教师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等。这些新的教育观念可以通过教育科研来确立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实现, 因为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论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理论思考的过程, 就是一个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一些旧有的违背教育规律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得以彻底改变, 从而最终走向素质教育之路。

2 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利于造就一批有一定理论修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利于他们接受新的理论和知识,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一般地说, 广大中小学教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理论方面的知识较缺乏, 即使有一些教师在大学时系统地学习过理论知识, 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得陈旧, 有的已不适用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新的理论和知识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如果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就迫使他们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专业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开阔教育教学视野。使他们从肤浅的、零散的教学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刻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用新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在新的层次上的教育实践, 因此要想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驾轻就熟, 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科研, 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3 有利于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尝试

教育科研是教改的先导和基础, 教育科研能够促进教改。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 通过选择课题, 设计方案, 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验, 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 不仅能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 取得一定的教研成果, 而且能使自己了解教改的实质, 提高教改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积极投身入教改实践, 为深化教改作出贡献。

教育科研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和不断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积极心理倾向。科研型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 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 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 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 并探索运用新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教师只要具有科研意识, 勤于思考, 就一定能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 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 中小学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 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 应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 大胆地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和试验。

4 有利于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形成“教研相长”的良好态势

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也是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小学教师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 增强教研意识之外, 还要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教育科研愿望变成现实, 才能出成果、见效益。在信息社会里, 中小学教师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处理信息能力, 包括善于发现、选择、简化和整合信息, 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综合成新思想、新观念。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的科研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组合各种手段和方法展开教学, 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 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理论思考和总结, 从而提高教研能力。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 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通过教研解决问题, 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5 有利于相互合作, 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首先, 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 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 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次, 要加强与地方教研部门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协作, 通过它们的指导和帮助,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这样, 通过教育科研这根红线, 密切自己与周边环境和教师合作, 大家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互相提高。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和其它相关素质的动力和催化剂, 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6 结语

中小学教师只要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 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 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科研型教师。而且通过教育科研, 教师不仅能弥补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转变观念, 还能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 从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从教师职业和教育改革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并说明了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多方面素质, 从而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关键词: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素质,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境孔, 等.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

[2] 於荣.关于培养科研型教师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0, 2.

[3] 许长青.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沃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7.

[4] 华国栋.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 2002-10-23.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下一篇:乙二醇脱水系统间歇性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