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的差异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英汉翻译的差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不同,既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也对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浅析英汉翻译中映射的文化差异。

第一篇:英汉翻译的差异论文

英汉谚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谚语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它蕴涵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其具体的表达形式,材料的选择和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由于英汉民族在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和文化渊源等方面的不同,英汉谚语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谚语的翻译带来障碍。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必须充分了解和考虑英汉谚语间的文化差异,分析和比较两种谚语的异同,灵活运用处理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一、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谚语是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无论是汉谚语还是英语谚语都是反映社会及自然界的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是不分国界,具有共性的。但另一方面英汉谚语又与其民族特有的历史,经济,风俗习惯,物产风貌,自然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容。概括地讲,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主要来之于三大方面:

1.不同的经济和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在汉语谚语中,许多谚语都以农业为题材。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瑞雪兆丰年。”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又是一个畜牧业大国,因而,英语谚语中的很多谚语都与海洋和马有关。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人有失错,马有失蹄)此外,不同地域中的一些特定的自然人文景观或物产也作为喻体出现在英汉谚语中,如汉谚语中的“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长城非好汉”,英语中的“Don't carry coal to Newcastle.”(别白天点蜡烛,多此一举。Newcastle为英国产煤区),“It is the height that makes Grantham steeple stand awry.”(Grantham大教堂塔尖高280英尺,从下仰视,好似塔在倾斜,所以,意为树大招风,人强遭忌的意思。)只有了解了喻体的文化内涵,才能充分理解谚语。

2.不同的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汉语中都有以宗教为题材或比喻,带有宗教色彩的谚语。基督教是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之一,在英语谚语中有着不少与基督教相关如God和devil的文化词语,如: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The devil is good to his own.而我们中国主要信奉佛教,因此,许多汉语谚语都和佛教密切相关,常借用庙、佛等来作比喻。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中,都有一些明显带有民族历史文化烙印的谚语,它们或来自于典故,或来自于名著。如汉语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来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而英语中也有不少谚语以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或传说为题材。如:I fear the Greeks,even when they bring gifts.来自希腊神话,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则来自《伊索寓言》。这些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了谚语的内涵与表达形式,但同时也给来自不同文化的接受者在对谚语的理解与翻译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

3.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审美价值观

大部分谚语主要来之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因而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如英语谚语Goodwine needs no bush.要理解这一谚语,就必须了解与bush这个词密切相联的风俗习惯。当时有一种风俗,即在商店的窗外悬挂某种东西以示该店经营某种商品。Bush是指酒店窗外挂的表示经营酒水的标志。所以此谚语的意思为好酒不必挂幌子。

不同的文化会导致人们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对同一事物,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谚语的语言表达上也会有所不同。如“狗”在英汉谚语中传达的价值观念就截然不同。汉民族对狗的看法常常是厌恶与鄙视的,因此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谚语也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改不了吃屎。而英国人对狗没有厌恶感,甚至很爱狗,英语中以狗为喻体的谚语也多是褒义的。例如love me,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二、谚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因此英汉谚语的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的移植和传递。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归化理论认为,翻译即是交流,就是要让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翻译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自然的,不拘泥原语的形式,因此翻译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运用目的语文化中惯用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通顺,更能为目的语读者理解。所以归化翻译中往往舍弃原语中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使用带有目的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替代,它以剔除原语文化特征的方式来避免文化冲突,达到文化交流。而异化翻译理论则认为,既然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就要让读者了解原语文化,承认容忍文化间的差异,并在目的语中表现这种差异。因此异化理论提倡翻译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中尽量保存和接受原语文化特征,以再现原语文化色彩,通过在目的语中保留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概括起来讲,归化强调的是译文的通顺易懂,而异化着重的是展现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谚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带有浓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因此谚语的翻译要求我们既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出谚语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要尽量保留原谚语的生动的形象比喻以及所带有的民族特色,既要语言通顺流畅,还要保留谚语的特有风格和味道。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通过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可以使谚语的译文既传达原文的意义内涵,又保留原文的精神风貌。因为归化能发挥原谚语的内涵,阐述其哲理思想;而异化能保持原谚语的风彩,体现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与语言特色。

虽然汉英谚语各为东西方语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但人类社会的共性,如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少数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及具体表达形式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不但有着相同的含义,还有着相似的形象比喻以及说理方式。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乘热打铁。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谚语表达的意义及传递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因此互译时可以等值转换,相互套用,也不涉及归化或异化。但这类谚语在英汉谚语中占的比例很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谚语中占比例比较大的是用不同的比喻或修辞色彩来表达相似或相同的内涵意义。如汉语中有,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英语中有,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汉语中有树倒猢狲散,英语中有A sinking ship is deserted by rats.汉语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英语中有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汉语中有人是衣裳马是鞍,英语中有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等等。在对这类谚语翻译时如何运用归化或异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下面以实例分析异化、归化在谚语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1.异化,保留再现原谚语的文化色彩

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浓烈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谚语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理解和联想的前提下,谚语的翻译应以异化为主。这样的翻译既能保留原谚语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新颖独特的表达手法,保留原谚语的韵味,又使目的语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风姿,同时也丰富了目的语谚语。例如谚语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我们可借用汉语中所熟悉的形象比喻,运用归化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如果保留原谚语中的比喻形象与文化色彩,通过异化处理将它译为,盲人国里,独眼为王。这样的异化既不妨碍我们理解其含义,又让我们觉得形象生动,说法新颖,表达独特。下面几个谚语的翻译,分别运用异化和归化,我们可作一下比较。One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异化:猪耳朵做不出丝线包;归化:朽木不可雕。Homer sometimes nods.异化:荷马也有打盹时;归化: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异化:半个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强;归化:聊胜于无。Little stroke fell great oaks.异化:小斧不断砍巨橡也会倒。归化:滴水穿石。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异化: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归化:十赊不如一现。从这些例子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异化的翻译更富有鲜明的形象和文化色彩,也能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它比归化的译文更生动,并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许多谚语都可以通过异化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既领会了其含义,又领略了其文化。尤其是一些带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的谚语,如与宗教或与文化历史有关的谚语,在翻译时也多用异化的翻译法。如简单地为求通顺和地道的效果采用归化的手法,有时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例如: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能归化为班门弄斧,而只能异化为永远别教鱼游泳。Don’t cross the bridge until you come to it..也不能归化为不要杞人忧天,而只能异化为没有到桥头,不要忙过桥。因为“班门”“杞人”都是中国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如出现在英语谚语的译文中,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谚语的民族特色也因此被搞得混淆不清了。

2.归化,准确流畅表达原谚语的含义

异化是谚语翻译的主要策略,但英汉谚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一些谚语所用的比喻或表达方式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在翻译时如果将它们作异化处理,就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和不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归化译法,抓住谚语内容和喻义这一重点,舍弃形象和比喻,灵活传达喻义,使读者能把握和欣赏原谚语的意义。如: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 should not throw stones.如果异化为,人住玻璃房,不可扔石头,读者会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归化翻译为“责人须先责己”,则意义清晰明了。又如:Pride must take a pinch.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人人都有糊涂时,Every Jack has his Jill.人各有偶。Between the two stools we come to the ground.两面讨好必失败。这些谚语的翻译,如果作异化处理,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其含义,甚至会觉得不知所云,而采用归化翻译法,其喻义则一目了然。

由于人类社会的共性,英汉语中有不少谚语虽然使用的形象比喻不同,但表达的含意却相似甚至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异化处理后的译文比较生硬、拗口,也可以采用归化翻译,舍弃或改变原谚语中的形象和比喻,套用内涵相似的目的语谚语,这样既使译文忠实流畅也符合谚语简洁明快的特点。例如:God’s mill grinds slow but 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Give a person a dose of his own medicine.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You can’t touch pitch without being defiled.近墨者黑。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家丑不可外扬。

3.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有些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谚语,通过异化翻译后,含义不太明显,而作归化处理又体现不出该谚语的生动,这种情况下,可将异化与归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异化的基础上,用归化的方法加以补充说明,以求更清楚地表达原意,而同时又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原谚语的风格与韵味。例如:Let sleeping dogs lie.睡狗莫惹,麻烦莫招。All asses wag their ears.驴子爱摆耳朵,傻瓜爱装聪明。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衣柜里藏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A little pot is soon hot.壶小易热,量小易怒。这些译文在异化的基础上,用归化的手法点明喻意,既通顺易懂,又形象生动。可谓是形神兼备,传神达意。

三、结语

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谚语的翻译中,大多数都可采用异化,或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以保持原谚语的文化色彩与民族特色,使读者在理解欣赏谚语内涵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异族文化的韵味。而归化作为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能使译文通顺易懂,简洁流畅。谚语翻译中应将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既表达出谚语的内涵,又体现出其鲜明的语言及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6.

[3] 朱乐红,陈可培.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外语教学,2000(3).

[4] 陈丽莉.翻译的异化和归化.中国科技翻译,1999(2).

[5] 欧阳利锋,吴伟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谚语部分译文商榷.中国科技翻译,2009(2).

(责任编辑刘永庆)

作者:吴苏苏 曾淑芳

第二篇: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 要: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不同,既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也对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浅析英汉翻译中映射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语 汉语 翻译 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的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习俗道德等都是为了利用和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的因素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 seaman”(一级水平),“be left high and dry”(陷于困境),“give sb. or sth. a wide berth”(远远地躲开)等。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语民族不同的社会习俗给两种民族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上带来相当大的差异,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动物的不同态度。比如,汉民族视虎为百兽之王,这在诸如“虎父无犬子”、“虎视眈眈”、“龙潭虎穴”、“虎踞龙盘”、“狐假虎威”等习语中得以体现。然而在英语中狮子取代了汉语中老虎的地位,这体现在诸如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虎口拔牙),a lion in the way (可怕的障碍),to 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危险的境地)等习语中。“龙”(dragon)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引以为自豪,因而在我国“龙”被视为吉祥物和封建帝王的象征。“望子成龙”表达了人们期望子女如龙一般勇敢、前途无量的美好心愿。而在西方人眼中, “龙”仅仅是一种想象中带翅膀的陆生动物,常为灾难、凶恶的象征,在英语中若出现“She was thought a dragon”则表示“她真是个凶神”,含有贬义。

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于是在语言上便常用“狗”来比喻可恶的人和事,贬义色彩十分明显。如“丧家犬”、“落水狗”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例如,“四方”中国人习惯说,“东西南北”或“东南西北”。英国人却习惯说,Four cardinal points :North、South、East and W est. 中国人以“南”为主, 大概是源于“南面为王”,“北面为朝”的缘故。所以罗盘针明明是指北,却称“指南针”。西方则以北极为定位方向,所以汉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英语则是southeast, northeast, southwest and northwest。中国人习惯说“衣食住行”, 英语则为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英语中的elemental forces ( the forces of nature) 是earth,w ater, air and fire 四样而中国古代所说的“五行”则是金、木、水、火、土。复合词的排列顺序不同, 数目也是不同的。

3.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宗教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宗教词汇有“Bible” 、“church”、“Pray”、“Baptism”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的差异

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cat’s paw 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再例如: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ill no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 源于《圣经》故事。Thomas 是耶酥的12 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用doubting Thomas 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相信。

5.结束语

文化差异常常导致文化理解中的误解,进而会给语言交流带来极大障碍。而且,在文化上难于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或由文化的原因造成的障碍与错误,比语言本身用词不当、造句不当造成的障碍与错误更为严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对英汉语言的研究和分析,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它们的发展与演化,使我们对语言及文化的异同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以实现跨文化语言沟通的顺利进行。第二,要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多接触西方文化,多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创造条件,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文学与文化[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4]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4,(3).

[5]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杨自检主编,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10]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张 莉 毛阿丽

第三篇: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地增多。广告是产品推广的媒介,国内国外的产品要通过广告进行宣传销售。广告语用翻译对广告的准确性和宣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讲述了导致广告语用翻译失效的背景文化差异,广告翻译的语用等效、语用失效问题,同时也阐述了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广告语言 语用意义 文化差异 等效翻译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地增多。中国产品依靠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观念的的差异,使得读者对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广告活动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实质上是文化的结晶。任何民族文化均对广告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因而,民族文化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的创作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广告语言的语用意义与语用翻译

1.广告语言的语用语言等效。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必须重视语言的语境,翻译时根据语境辨认原词语的暗含用意。例如:广告词:It's the taste!(味道好极了),但在很多语境中的意思是“味道太差太糟糕了”。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等效。

(1)文化共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等效要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翻译者要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熟悉,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进行沟通语用意义的差异,实现等效翻译。

(2)文化异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洗发香波名为Poison。Poison的原意为毒药或毒物,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命名方式。研究发现,一些女性追求野性的异国风情。名为Poison的洗发香波正是为了迎合这种情况,反而受到很多国家女性的青睐。在中国,追求野性风情的女性较少,所以在中国把产品命名为“百爱神”,符合了中国的文化。

二、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的翻译

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在广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体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对应不同的思维方式,继而影响各自的语言。

1.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使各地人们对同一广告的理解因地而异。中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崇尚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内省”、“克己”。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人文精神强调道德规范,逐步使中国人形成内倾的性格。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强调大胆个性的外在形式。(2)不同的心理结构。中国国民心理结构稳固,讲求“仁”、“务实”,具有大统一观念、从众心理、小农意识、人情至上的特点。西方人的心理结构较复杂松散。(3)不同的地域与人文环境。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家庭观念比较强;而西方国家历史比较短,是迁移形成的,家庭观念淡薄,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和冒险的探索精神。

2.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文化的差异形成对文化的理解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会有相悖的地方。导致“语用失效”,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影响且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不同的文化地区语言情况不同,要保证产品能够得到准确的表达,保证传递产品的形象与信息准确无误。(2)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广告翻译过程中,对广告信息理解不到位,则会在翻译中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3)文化差异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中西方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消费双方会存在信息交流障碍,所以广告翻译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购买者的消费心理。

三、广告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失效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由于不明白对方的语义而造成了交际障碍,其中语用失误有重要的责任。

1.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误。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失效主要表现为:

(1)片面的字面理解,不了解真正的语用意义。例如:千层饼译为“thousand-sheeted bread”,在语句中的 “千层饼”代指层数多,并不是有一千层,所以译成thousand-sheeted bread 会造成外国人的误解,要加入部分音译,译为“qianceng bread”。

(2)违反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汉语中,啤酒、葡萄酒、白酒等酒类都用“酒”代替。但英文中“wine”,“ alcohol”,“liquor”和“beer”等都表示酒,并且表示不同的种类。“wine”仅指葡萄酒,“alcohol”为含酒精的饮料或液体,“liquor”指烈酒。所以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英语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

2.广告翻译的社交语用失误。在中英广告翻译中,常由于忽略或不知英美文化中的特定准则和意义联想造成社交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习俗的差异引起联想意义的差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引起社交语用失误、误用禁忌语。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广告的语言和诉求手法要尽可能与当地顾客的文化心理相吻合。

总结: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和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用语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不同的翻译用语。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风俗习惯、文化习俗等实际情况做到准确表达,实现商品的有效推广。只有达到等效翻译,尽量避免语用失效,广告才能够达到有效宣传的效果,不断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旭.广告金句鉴赏[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6.

[3]马谋超.广告心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4]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韩芬婷

上一篇:钻夹具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