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标准的编制说明

2022-10-28

第一篇:地表水标准的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限公司

《*****装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经查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二、主要技术指标依据

本标准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是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 3906-2006《3.6KV至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1-2005《低压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等,并结合产品特点确定的。

三、表述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与表述。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二篇: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推荐)

《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烟科[2014]127号文件《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4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被列入2014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组提出了《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推荐性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项目专项合同(合同号:2014B004),《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项目由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承担,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欧美利华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瑞拓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方案制定、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整理,完成了《卷烟和滤棒长度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和《卷烟和滤棒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项目的技术报告和《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推荐性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1.3 主要工作过程

主要工作分五个阶段。

(1)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目前国内外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进行梳理,确定行业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主流检测设备,研究各检测设备的测试原理,分析各种检测设备结构特征。同时查阅了相关标准技术文献,着重围绕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的测试原理,并

1 用样品对各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验比对,明确了在用的各检测设备长度、圆周检测的测量差异。

(2) 第二阶段:硬件研究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分析了各长度检测设备CCD光电测微仪和各圆周检测设备光电测径仪的信号输出情况,搭建NI数采系统平台,选用相应的采集模块,编写数采程序,对CCD光电测微仪和光电测径仪进行了全过程信号采集。

(3) 第三阶段:测试分析和完善技术指标验证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结合现有标准,分析长度、圆周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影响长度测量的8个因素和圆周测量的9个因素制定相关实验验证方案。长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标准棒、测头(结构、基准面和负压)、光强度、数据处理、旋转角度、多点测量、偏心距离和偏摆角;圆周影响主要包括:标准件、测头(夹持方式和负压)、光强度、数据处理、旋转角度、多点测量、测径时间和试样转速关系、偏心距离和偏摆角度,验证阶段对以上因素涉及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并给出结论。

(4) 第四阶段:形成技术报告和标准征求意见稿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结合实验验证和理论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专家研讨意见,完成了《卷烟和滤棒长度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和《卷烟和滤棒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技术报告,《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推荐性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1.4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标准主要起草人主要负责项目总体方案的制定与协调;组织开展项目调研;负责影响测试结果的主因分析;对卷烟和滤棒圆周检测设备过程信号进行采集研究;进行各种检测设备实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各种通用技术条件;编写技术报告,征求行业内专家以及各检测设备厂家专家意见,形成最终报告;制定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标准送审稿;进行标准审定答辩,根据评审意见制定标准报批稿。

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目前与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相关的标准主要有:GB/T 16447《烟草及烟草

2 制品 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T22838.2《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长度 光电法》、GB/T22838.3《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圆周 激光法》和JJG(烟草)01《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综合测试台检定规程》,国标主要提出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的检测方法,侧重样品的质检要求,在检测设备方面长度检测设备提出了能自动进样、产生平行光束、对试样端部实施多点测量、接收每个测量值、以算术平均值给出试样长度等要求;圆周检检测量设备提出了试样不应产生偏心运动、激光束扫描速率和试样的旋转速率的比值是恒定且足够大的、试样始终保持与扫描通道垂直等描述性要求。烟草行业计量检定规程规定了长度最大允许误差和直径最大允许误差的技术指标及相应的检测方法。目前尚未有针对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系统研究后提出的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因此《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制定与上述标准互为补充,以实现最终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结果的准确一致。

3 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3.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规定了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的通用技术条件,内容包括:术语和通用技术条件。

3.2 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GB/T 16447《烟草及烟草制品 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T22838.2《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长度 光电法》、GB/T22838.3《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圆周 激光法》和JJG(烟草)01《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综合测试台检定规程》等标准,项目组在充分调研现有检测设备基础上,进行查阅文献、硬件研究及实验验证,确定了卷烟和滤棒圆周检测设备的通用技术条件。整个编制工作按照烟草行业标准制订的要求进行,编制过程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标准的技术指标确定有实验数据支撑。

3.3 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通过分析长度、圆周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以下9个因素

3 对圆周测量影响展开实验,并验证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长度、圆周检测设备的通用技术条件。

(1) 标准棒

目前在用的圆周标准棒的加工精度都满足直径测定值的最小精度为0.005mm,长度标准棒的加工精度都满足准确度不小于0.005mm,法定计量部门能对标准棒进行计量确认。

(2) 测试头

(a) 试样夹持方式研究

目前夹持器夹持和负压吸附两种夹持方式都不影响试样后续吸阻、通风度、硬度的测量,但采用负压吸附夹持方式的设备应根据试样旋转的速度、负压孔的大小、试样和负压壁的直径共同决定最小负压,并保证试样在旋转过程中与夹持器不产生相对位移。

(b) 负压引起的基准面变化

在用的长度检测设备在测量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试样脱离基准面的现象,最终影响长度测量结果。因此试样在测试过程中,不应脱离挡板。

(c) 档位调节方式

长度检测设备部分仪器的档板采用柱头螺母紧固,标准棒自由落体时可能造成基准面发生变化影响长度测量结果,因此要求档板不能因试样或标准棒下落产生位移。

(d) 试样在旋转过程中处于完全光电检测区域

圆周检测时由于试样旋转时做偏心运动,而激光接收端的宽度是有限的;长度检测时部分仪器在测量细支烟过程中,试样在旋转过程中未完全处于光电检测区域,测量结果偏小,因此要求试样在旋转过程中处于完全光电检测区域。

(3) 光强度

光强度基本不影响圆周测量结果,光强度衰减到一定程度无法完成正常校准和测量时,仪器会自动报错。

(4) 数据处理 (a) 移动平均周期

移动平均周期不影响长度和圆周测量,同时根据GB/T22838.2 和

4 GB/T22838.3规定试样长度和圆周的结果应以算术平均值计算,移动平均周期应设置为1。

(b) 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GB/T22838.2《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长度 光电法》规定试样长度以算术平均值计算,数据处理方法应设置为均值保留。

(5) 旋转角度

长度测量过程中试样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旋转360°。 圆周测量过程中试样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旋转180°或360°。 (6) 多点测量

长度测量过程中应均匀采集长度数据不少于100个数据点,目前在用的长度检测设都符合要求。

圆周测量过程中,试样旋转360°时圆周数据不少于100个数据点。 (7) 测径时间和试样转速关系

圆周测量过程中,当一次测径的时间内试样转过的角度α<0.04°,直径均值变化小于0.001mm,直径极差变化小于0.35mm。目前在用的仪器均能满足要求。

(8) 偏心距离

长度测量时,偏心距离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圆周测量时,在偏心距离不超过14mm时,偏心运动对直径测量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9) 偏摆运动

(a) 无论是圆周检测还是长度检测,测量均值随着偏摆角度的变化,最小值在缓慢变大,而最大值在剧烈变大,最终均值在变大,长度变化趋势接近于变化趋势接近于直线,圆周的变化趋势以某一指数上升。

(b) 当试样偏摆角大于2度时,长度均值将增大0.1mm以上,圆周均值的增大0.02mm以上。

4 标准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标准旨在规范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提高不同型

5 号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卷烟和滤棒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实现卷烟工业企业长度、圆周工艺标准的统一,满足当前我国卷烟企业品牌输出过程中的同牌号卷烟多点加工提出的均质化生产要求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将产生我国烟草行业自身的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技术标准,拥有中国烟草行业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本标准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5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T 16447《烟草及烟草制品 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对测试环境的要求,GB/T22838.2《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长度 光电法》中长度的测量原理以及对检测设备的要求,GB/T22838.3《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圆周 激光法》中圆周的测量原理以及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参考了JJG(烟草)01《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综合测试台检定规程》对长度单元和圆周单元的要求。

6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按照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规定,无违背。

7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无重大分歧意见。

8 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主要依据

目前行业内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的结构及测试原理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样品测试之间存在系统差异,本标准通过规范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提高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标准建议作为行业推荐性技术标准发布。

6 9 标准宣贯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发布后,由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牵头组织,对烟草企业、烟草质检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标准宣贯培训。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11 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卷烟和滤棒长度、圆周检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项目组 2015年4月7日

7

第三篇: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编写指引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含“标准名称及编号”、“产品介绍”、“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确定主要技术指标的目的和依据”、“试验方法和和检验规则说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简单说明”、“主要参考的资料”、“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和“标准主要起草人”等九个部分的内容,各个部分内容的编写要求或示例如下:

一、标准名称及编号

示例1:YBB 0021-2004《药品包装用铝塑封口垫片通则》,根据一个品种一个名称的原则,适用于本标准的产品是以不同材质的铝塑复合膜与纸板黏结而成的封口垫片类产品,所以本标准的名称拟定为药品包装用铝塑封口垫片通则。

二、产品介绍(产品的主原材料/零部件,制作工艺/工序,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用途/功能/适用范围、分几种类型)

示例1:由少量改性羟基树脂或自交联乳液、溶剂、水、色料及少量助剂组成的,为木质或贴纸底材在涂装前作预处理用产品。

示例2:电压力锅是兼具传统电饭锅和压力锅双重功能的产品,与后两者相比具有更佳的烹饪性能,同时,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也更高。适用范围定为额定电压不大于250V,额定工作压力为4kPa~140kPa,额定容量不大于10L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压力锅。

示例3:用于封口垫片产品主要是在药物贮藏期内依靠其热合在瓶口上的复合膜的良好的阻隔性能对药物起到保护作用,且其与药品直接接触,所以要求用于生产封口垫片的复合膜必须复合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YBB00132002)的各项规定。

三、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示例1:……产品无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示例2:……产品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宽/窄,…..

示例3:……增加品种/功能/,配方/原材料改变,修订原企业标准……

示例4:…….原企业标准到期复审……

四、确定主要技术指标的目的和依据(新订标准:与最接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产品标准比较,哪些指标一致,为什么增加或减少某项指标,与上述标准相比某指标为什么降低或提高要求,各指标的最好与最差的实测值及选取的标准值)(修订/复审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为什么增加或减少某项指标,

与原标准相比某指标为什么降低或提高要求)

示例1:热合强度模拟封口垫片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配套使用的塑料瓶与垫片热合,测定法参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指标根据实验验证情况,制定为不得低于7.0N/15mm。

示例2:砷用于封口垫片的纸板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接触药品,为加强开封使用后对纸板的控制,对其砷含量进行控制,指标采用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89)中的规定,样品预处理方法均采用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项下的规定,测定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规定。

五、试验方法和和检验规则说明(原则上选定国家/行业已有的试验方法,如果自订试验方法,要说明从什么标准中选取,不同之处用及需检测设备和精度)(检验规则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简单说明(标签和使用说明所依据的标准、规定,特殊包装,运输贮存的特别要求)

七、主要参考的资料:

——类似产品标准

示例1: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示例2:DB 44/ 579-2009电压力锅安全及性能 特殊要求

示例3:HG/T2454-2006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双组分)

——原材料/零部件标准

示例1:GB/T 19164-2003鱼粉

示例2:GB/T 5171-2002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标准

示例1:GB/T 1768-2006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

示例2: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过滤法

——有关强制执行的标准

示例1:GB 4706.1- 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示例2: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示例3: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其他参考资料

示例1:CECS 165-2004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示例2: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有利于了解产品、理解标准的说明)

示例:初始想定电压力锅的节能率,由于没有可参比的对象,节能一词难以确定;如果以电饭锅作为参比对象,如果仅比较煮饭的电能损耗之比,电压力锅的节能效果不显著;为此本标准选择定义热效率。

九、标准主要起草人:执笔人姓名,联系电话

第四篇:团体标准《腌渍辣椒制品》编制说明

一、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52/012-2016(代替DB52/457-2004)的发布实施,得到了全省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的广泛应用。但是,近期由于我省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 “小米辣泡椒”产品在使用贵州地方标准“发酵辣椒制品”时,发生同一产品由于各地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对执行标准归类的理解不同,使得检测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的完全相反结论,造成监管部门监抽这类产品时把握的标尺不统一,如此将会对我省几十家类似生产企业生产的泡椒、糟辣椒等产品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泡椒、糟辣椒”产品的在工业化生产时,大多须要加防腐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稳定性和产品货架期。我省DBS52/ 01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由于标准名称上有“发酵”二字,有的检测机构就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发酵蔬菜制品要求,不得检出防腐剂。

为了贵州省辣椒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原贵州省卫计委为此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52/012-2016)第1号修改单(2018年5月3日第1号公告)。修改内容为:将原DBS52/012-2016中5.6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相关规定 ”修改为“5.6.1产品分类为4.1.1–4.1.4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腌渍的蔬菜的规定;5.6.2产品分类为4.1.5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酱及酱制品规定。”修改单明确了“糟辣椒(剁辣椒)、风味油酸辣、泡椒、辣椒酱”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腌渍的蔬菜的规定。

根据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术语和定义中2.1酱腌菜“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腌渍和酱渍加工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如酱渍菜、盐渍菜、酱油渍菜、糖渍菜、醋渍菜、糖醋渍菜、虾油渍菜、发酵酸菜和糟渍菜等”。由此说明GB 2714中腌渍蔬菜制品包含有盐渍菜、发酵酸菜和糟渍菜等。根据生产工艺,该企业获得酱腌菜(盐水渍菜)食品生产许可,因此我们认为该“小米

辣泡椒”产品应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腌渍的蔬菜(04.02.02.03)类别规定执行,而不是发酵蔬菜制品(04.02.02.06)类别。

尽管如此,由于地方标准“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的标准名称仍有局限性,为了避免今后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石阡和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阳观山湖定荣食品厂、贵州省毕节绿色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娇香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中心、贵阳泉沅成食品有限公司、遵义市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辣椒技术委员会联合起草制定《腌渍辣椒制品》团体标准。

二、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1 标准制定原则

1.1 制定标准的格式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1.2 标准中所涉及的理化等重要指标均执行现行有效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2 确定制标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及《酱腌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版)的有关规定,结合新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2015版)》的规定,并根据产品配方及工艺特性和实测结果而确定。

三、主要技术指标的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腌渍辣椒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含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腌渍辣椒制品的生产、销售、检验。 2 术语和定义

以鲜辣椒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其他辅料,采用传统工艺腌渍后加工而成的辣椒制品。与DBS52/01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相比不再强调“发酵”二字。

3 产品分类

3.1将DBS52/012-2016产品分类中4.1.1–4.1.4提到的“发酵”二字修改为“腌渍”或删掉。

3.2 取消了DBS52/012-2016产品分类中4.1.5 “辣豆瓣酱”,与标准名称“腌渍辣椒制品”相一致。

4 技术要求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最新有效版本和本团体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对DBS52/01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中相关内容修改如下:

4.1 食盐的检测方法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修改为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增加了备注(与 1.00 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 )=1.000 mol/L]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0.0585,单位为克)。

4.2 总固形物的检测方法GB/T1078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修改为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4.3 过氧化值检测方法GB/T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修改为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4.4 取消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作废)。

4.5 取消了辣豆瓣酱“氨基酸态氮”和“水分”项目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等重要指标均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相一致。

团体标准《腌渍辣椒制品》起草小组

2018年12月

第五篇:爆燃安全泄放标准编制说明

爆 燃 安 全 泄 放 标 准

Standard on emergency relief of deflagration

编 制 说 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2009年10月

1 任务来源 ........................................................................................................................................... 2 2 编制过程 ........................................................................................................................................... 2 2.1 组织项目调研,找出问题所在 .......................................................................................... 3 2.2 查阅国内外资料,确定研究路线 ...................................................................................... 3 2.3 符合应用实际,制定编制原则 .......................................................................................... 4 2.4 参照国标要求,设计框架结构 .......................................................................................... 4 2.5 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标准 .......................................................................................... 5 3 章、节主要内容................................................................................................................................ 5 3.1 适用范围 .............................................................................................................................. 5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6 3.3 术语和定义 .......................................................................................................................... 6 3.4 单位变换 .............................................................................................................................. 6 3.5 总体要求 .............................................................................................................................. 6 3.6 爆燃泄放基础 ...................................................................................................................... 6 3.7 气体混合物和雾的爆燃泄放 .............................................................................................. 6 3.8 粉尘及复合混合物爆燃泄放 .............................................................................................. 6 3.9 常压或近常压管道中气体和粉尘的爆燃泄放 ................................................................... 7 3.10 爆燃泄放口及泄放盖 ........................................................................................................ 7 3.11 检查与维护 ........................................................................................................................ 7 3.12 参考文献 ............................................................................................................................ 7 3.13 附录 .................................................................................................................................... 7

1 1 任务来源

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爆燃,是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的一种最危险的超压现象,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毫秒量级),使容器内的压力剧增至初始压力的几倍,有时甚至达几十倍,使设备受到严重破坏, 甚至发生爆炸, 造成巨大的损失。安全泄放是指密闭设备内一旦发生超压,设备的规定部位就会自动敞开,从而避免设备内部产生不可承受的高爆炸压力。化工装置的安全泄放系统独立于主控制体系,如果其它安全措施发生故障或失效时,泄压装置仍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作用,因此安全泄放装置是防止设备超压最常用的安全措施。

目前,物理超压泄放是泄放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国内外有很多相应的设计标准。较有代表性的有:ASME-1989 VIII卷附录II、API520-2000、ISO 6718-199

1、GB150-1998及GB567-1999等。而关于可燃介质爆燃超压时的安全泄放设计标准,仅有国外的NFPA68 和VDI3673对可燃气体和粉尘爆燃的安全泄放设计方法做了较为系统的规范,但其适用范围还有很大局限。然而,我国关于可燃气体或粉尘在爆燃超压时的安全泄放设计还没有相应的标准。由于我国近年来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容器内的环境更加苛刻,迫切需要完善可燃气体或粉尘爆燃的安全泄放标准,为发生可燃气体或粉尘爆燃危险装置的安全泄放设施(安全阀、爆破片等)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一定依据和技术支持。

为了改观我国目前可燃气体或粉尘爆燃安全泄放设计无标准可循的局面,规范发生爆燃装置、设备或厂房的安全泄放设施的设计与选型,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制定《爆燃安全泄放标准》。

本课题于2008年10月批准立项,合同号: 。

2 编制过程

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9月开始对国内外有关可燃气体和粉尘的爆燃安全泄放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文献调研,进行文献资料和标准的查阅和整理,为标准的制定准备基本数据和内容。对国外重点标准NFPA68进行了翻译和整理工作。在大量文献技术资料及相关标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标准的制定和起草工作。其间与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一些设计方法和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2009年1月至5月进行标准的初稿撰写和修改工作。2009年6月至8月,针对一些爆燃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证或实验验证。2009年9月形成了《爆燃安全泄放标准》(初稿)。2009年10月准备该标准的征求意

2 见工作,11月将形成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09年12月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的送审稿。

2.1 组织项目调研,找出问题所在

课题组对齐鲁石化、巴陵石化、石化纤、南化等石化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泄放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找到泄放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与洛阳石化、湖南百丽等设计院等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目前现有的一些设计方法及标准问题。调查发现目前现场装置的安全泄放装置设计大多是考虑物理超压,而关于化学超压,尤其爆燃安全泄放超压设计很少考虑,与目前的爆燃泄放技术发展及相关标准的缺乏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一些创新工艺的开发,容器内的环境更加苛刻,可燃气体或粉尘爆燃引起的超压严重威胁设备和运行安全。因此,修订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建立气体爆燃泄放标准体系,对工艺装置的安全运行非常必要、迫切。

近年来,国内外对气体爆燃泄放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因此目前可以进行相关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

2.2 查阅国内外资料,确定研究路线

目前有关国家标准已经给出化工设备内介质物理超压时的安全泄放设计方法。 而关于可燃介质爆燃超压时的安全泄放设备设计标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为NFPA 68 和VDI 3673。而我国关于爆燃超压时的安全泄放设计还没有相应的标准。 2.2.1国内外现有同类标准的情况总结与比较

① 目前关于物理超压的标准主要有:ASME-1989Ⅷ卷附录11(适用于安全阀和爆破片设计)、API520-2000(适用于安全阀);ISO6718-1991(适用于爆破片);GB567-1999(适用于爆破片)。这四个标准主要适用于物理超压,而对可燃气体爆燃的紧急泄放系统并不适用。

② GB150《钢制压力容器》附录B,主要是关于安全泄放量的计算方法,但没有涉及爆燃安全泄放标准。

③ VDI3673 - Part1,西德工程师协会制定的《Pressure 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s》,是关于可燃介质粉尘爆燃安全泄放的规范,主要是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

3 和经验,存在一定局限和不完善性,有待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完善。

④ NFPA68,美国国家防火协会制定的《Standard on Explosion Protection by Deflagration Venting》,是关于可燃介质包括气体和粉尘的爆燃安全泄放标准,适用于强度较低设备的安全泄放设计,且点火时设备内为常压,泄放口开启压力也较低。 2.2.2确定研究路线

本课题组在进行广泛的文献和标准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参照NFPA 68《爆燃泄放准则》的内容,进行爆燃安全泄放标准的制定,制定了相应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为:

(1)进行已有文献资料和标准的查阅和整理,为标准的制定准备基本数据和内容; (2)针对一些特定条件下,开展一些基础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基本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方法,获得可燃气体安全泄放的一般趋势和规律;

(3)进行标准的起草、制定和修改;

(4)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制定的标准进行讨论,使其不断完善和丰富

2.3 符合应用实际,制定编制原则

为确保该标准应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可行性和通用性,因此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制定规范,应该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可操作性。该标准适用于对可燃介质爆燃超压时的安全泄放系统的设计,为爆燃安全泄放装置的设计与选型提供技术支持,为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的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2.4 参照国标要求,设计框架结构

本部分的框架结构主要是参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内容要求而设计的。

框架结构体现了国家计量法规、标准的原则要求,并尽可能向国际标准。因此,在设计框架结构、选择内容时,突出了实用性和通用性的要求。

框架结构形式如下: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单位变换;

4 ——总体要求; ——爆燃泄放基础;

——气体混合物和雾的爆燃泄放; ——粉尘及复合混合物爆燃泄放;

——常压或近常压管道中气体和粉尘的爆燃泄放; ——爆燃泄放口及泄放盖; ——检查与维护; ——参考文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空气中可燃气体的基本燃烧速率;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可燃气体的爆燃特性参数;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可燃粉尘的爆燃特性参数。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符号说明;

2.5 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标准

在拟定好编写原则和框架结构以及对调研收集到的信息、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的基础上,2009年5月初开始编写本部分。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现场及设计单位的沟通和探讨工作,以便保证该标准的适应性及应用可行性。9月底,征求了部分院技术委员会成员的意见,查阅和补充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爆燃泄放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些补充,补充完善后于2009年9月底形成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可以进行征求意见工作。2009年12月在征求了国内部分专家、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基础,2009年12月底将形成送审稿。

3 章、节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内容主要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参照国外标准的某些规定而编制。

3.1 适用范围

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不适用的范围进行了介绍。

5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主要采用、参考和引用的一些标准或规范。

3.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包括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为了便于准确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本标准内容,对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和整理。

3.4 单位变换

为了便于实际单位变换的需要,对不同单位制间的变换进行了整理,以便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方便。

3.5 总体要求

由于泄放标准的特殊性,对本标准的总体目的、目标、设计要求和检查与维护进行了规范性说明。

3.6 爆燃泄放基础

对爆燃泄放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及基础性设计要求内容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3.7 气体混合物和雾的爆燃泄放

本章包括气体、气体混合物和雾的爆燃泄放技术具体内容,包括低强度封闭体和高强度封闭体内的气体或雾的爆燃泄放、考虑泄放管、初始压力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3.8 粉尘及复合混合物爆燃泄放

本章主要介绍了粉尘及复合混合物的爆燃泄放的设计内容,对具体设计方法及分体积、初始压力、泄放管、储料仓、火球、封闭空间内泄放、管道连通的封闭体等影响因素或特殊环境下的爆燃安全泄放技术进行了规范和整理。

6 3.9 常压或近常压管道中气体和粉尘的爆燃泄放

本部分主要对气体或粉尘在常压或近常压管道中的泄放进行了介绍,对爆燃转爆轰、多泄放等特殊情况进行了说明。

3.10 爆燃泄放口及泄放盖

本部分对常规开式泄放口、常规闭式泄放口、厂房泄放终止装置类型、带阻火器及颗粒过滤器等一些情况下的泄放口及泄放盖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

3.11 检查与维护

本部分对安全泄放装置及泄放口等一些附属装置的检查与维护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3.12 参考文献

列出所参考的文献。

3.13 附录

本部分对空气中可燃气体的基本燃烧速率、可燃气体和粉尘的爆燃特性参数等数据资料以及符号说明作为资料性附录。

上一篇:多彩的校园生活手抄报下一篇:大班手工折纸爱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