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竹子联想到什么人

2022-09-06

第一篇:由竹子联想到什么人

由新型生物环保材料聚乳酸联想到„„

日前从在湖北宜昌举行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安琪酵母承办的“氨基酸、有机酸产业发展论坛”获悉,新型生物环保材料聚乳酸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来自江南大学的王正祥科研团队在此次论坛上详细的阐述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生产前景以及该科研团队研发的极高光学纯D-和L-乳酸发酵制造新技术。该团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获得了高产D-乳酸的工程菌,其乳酸产量高达125.1 g/L。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生物可降解聚乳酸材料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对其单体D-乳酸的需求。那么乳酸生产的原料和过程是否环保?是否安全?是否健康?这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为题。正如媒体曾经报道的采用地沟油制药,药品本是解决病痛、带来健康的物质,如果药品本身生产的原料已不健康,又怎么能带给人们健康呢?

同样,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环保材料,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但其是否真正的环保、健康不仅取决与乳酸聚合为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更取决于乳酸的生产过程。乳酸有三种方法生产,即发酵法、合成法和酶化法,在这三种生产乳酸的方法中,化学合成法原料一般具有毒性,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酶化法工艺复杂尚未普遍应用,只有发酵法是相对工艺简单且清洁环保的方法。如果继续深入了解,就算是用发酵法生产乳酸,是否清洁环保也取决于发酵原料的选择和发酵工艺水平。比如乳酸发酵中不可或缺的氮源就有无机、有机、动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等很多种类,如果是选择无机氮,如源氨水,或者是亚硫酸浸泡所得的玉米浆,又或者是选择存在疾病风险的动物蛋白胨,再或者是选择啤酒厂废弃物加工的啤酒酵母粉或浸出物,都无法实现清洁环保,只有选择由专业化酵母大公司根据食品标准生产的面包酵母浸出物作为氮源才可能实现产物的清洁环保和健康。

一个真正意义的清洁环保产品必须是整个生产过程甚至是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和原材料的清洁环保和健康。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取决于行业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问题,发酵产业亦如中药炮制,“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可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可减物力”。

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安琪酵母以“健康生物创新者”的企业发展理念,在生物发酵领域中开发“安全、高效、清洁、稳定”的微生物营养源,助推发酵产业健康发展,为人类健康、地球环保做贡献。

第二篇:“联想新政”给人什么联想?

主持人:何志毛

嘉 宾:

张会亭 北京赛诺市场研究公司高级研究经理

石章强 上海联纵智达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

主题1:联想快跑受阻,为什么?

亚太:这一段最热的新闻地带当在联想。先是某研究员把联想同索尼对比,说联想纳税不够积极,引起大讨论,连带翻出很多陈年旧账;然后是杨元庆致内部员工的一封信外泄于媒介,联想发布2003财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并被迫提前曝光其新三年规划。CEO杨元庆在反省,董事长柳传志也在反省,而且柳还认为联想的问题就是中国大型民营企业的共性问题。果真如此吗?两位都是从企业走向咨询界的人士,对联想的问题怎么看?”

石:联想客观上给大家以这样的印象,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只能说一直倡导“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联想,想到了却做得不够。

记得2000年杨元庆走马上任CEO时,曾明言不希望“三年以后提起联想只让人想到PC”,于是他提出“做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远景,拉开一副联想要撒腿快跑的架势,但是三年过去,尽管有得有失,但业绩仅达标1/3 ,于是才有“长时间总结与反省”一说。联想的问题杨元庆说了三条,第一条,战略预期过于乐观;第二条,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变数把握不力;第三条,缺乏对多元化业务的拓展和管理能力。依我的看法,还应该加上第四条,杨元庆不必急于“突破”柳传志的领袖光环。柳传志可以赞许杨元庆不必像自己一样跑十步,踩实黄土就跑,但是杨元庆不能因此自诩。

张:我记得一句话:“只为成功找经验,不为失败找理由。”这句话好像就是联想人说的?这次联想这样郑重其事地公诸“反省”成果,需要很大勇气。

当然,就我个人的观察,联想三年规划的受挫倒不一定是战略规划问题,而是执行问题。我谈几个细节:

1、新LOGO切入市场需要接受和传播时间,并且由此引发外界对旧联想衰败的猜疑;

2、从FM365域名的丢失可以看出联想内部管理的混乱,并不像表面上的“一帅二将”那么风光;

3、联想总想避开与神码的正面业务冲突,但神码收购长城之后逼迫联想安做“坐商”,开始反思自身的业务发展瓶颈。

至于杨元庆的转型尝试,虽然没有达标,但是不能武断地认为失败。借用冯小刚的《手机》里的话,联想PC红了这么久,联想和联想创始人在中国企业界红了这么久,作为接班

人杨元庆产生“审美疲劳”,想要改变,正常不过。依照企业生命周期计,现在联想也该到战略休整期了。作为守业者,杨元庆自己要沉得住气。

主题2:联想新政推出,是什么?

亚太:联想在反思中学习的能力一直为外人称道,这次联想推出新三年规划的三大变革措施,即“专注于核心业务和重点发展业务,保证资源匹配;建立更具客户导向的业务模式;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你们怎么评价?

张:印象最深的是杨元庆说的“先学会二元化,再学多元化”。可以说,五指叉开的巴掌不如紧握的拳头好使,联想花三年时间总算明白了这个生活常识。但柳传志说付出的代价不算大,姑且听之。

好马回头,有勇气,但是这次的回头是否看准了,种子业务的那些金蛋一直会下下去?而包括IT服务在内的第三类业务因为这次的调整,会不会前功尽弃,能不能不让从事这一块业务的员工产生“三等公民”的心态?人气易放难收,不仅是联想的内部员工。我预计,今后言及IT服务,人们会更加“指名购买”IBM和HP,这对联想来说,陷入一种动辄得咎的痛苦。

在渠道上的变革,增进一些辅助手段,我看没什么不可以。联想的经销商应该明白自己从联想那儿得到了什么,假如利益驱动不够,就算联想跪地求他,也早就不干了。至于“渠道销售”的空间会不会遭到电话营销的挤压,我觉得不需要争论。不是每个顾客都喜欢直销方式,比如我。

石:同是“总结和反省”,在柳传志和杨元庆之间,姜还是老的辣。战略盲动也好,多元化业务管理能力不强也好,归根结底是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相对于TCL的李东生,柳传志的精力顾不上了,而杨元庆的权威还上不到那个层次,所以,即使联想内部也有“万明坚”式人物,但是联想有没有办法保证一定可以将其识别,并且委以重用?

从杨元庆到郭为,从俞兵到吕岩,老帅柳传志的麾下,联想可曾留下了“万明坚”甚至TOM.COM王雷雷式的人物?以“上进心、事业心”为依据判断人才等级并非不可,但是联想的企业文化也该主动适应外界的变化了。需知,柳传志的创业环境是“生怕犯错”的环境,所以小心持重,不敢出头;而杨元庆所处的二次创业环境,虽然没到达“鼓励犯错”的硅谷文化高度,但也应该是“不怕犯错”理念为主导了,个性或个人风格是可以引导出好效果的。但是,连杨元庆也承认,联想的亲情导向使一些人“职务上得去下不来”。而联想员工则说,联想对“能力强,但不太听话”的人的管理,一直是个软肋。

主题3:联想未来期待,有什么?

亚太:但是联想毕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组织,它承载着中国人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尊严的问题,那么,从联想新政中,我们可以做哪些期待呢?杨元庆说“希望这次变革为联想带来未来十年的好日子”,你们觉得呢?

张:我更愿意把“十年”这个概念看作中国人求完美的习惯性思维。用于内部员工的鼓劲、作动员,没问题,就怕说多了,最后杨元庆和联想还真以为一切成真了,从反盲目乐观

的一端出发,却走到又一次盲目乐观的一端。这里的重要前提是:比尔·盖茨给“十年之后”的事下过结论吗?我只记得他说过“微软离破产只有13个月”。

尽管如此,通过联想的反省,我看得出联想领军人物的气度。联想仍然是中国IT产业的一面旗帜,相对于一些机会“主意”造就的IT新贵公司或人物,联想早就是系统在作战,而且联想在持续赢利并且不自满,这是联想的可贵之处,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则是可怕之处。石:总的说来,我对联想的未来祝福多于担忧。之所以仍然担忧,是觉得联想除了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之外,联想的企业性格也有一个潜在而重大的缺陷,那就是“犹豫”,一唱三叹,徘徊往复。譬如互联网这一块,当年闻利好消息而进入,不太“专注”,而后稍微折损利益即宣告退出,又少了很重要的“坚持”品格。

所以,与其说联想既然缺乏多元化业务的拓展和管理能力,不如说联想的想赢又怕输的性格真正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对联想来说,2010年还远,100亿美元的数字还虚,现实问题是,不管最终是否扛得住戴尔的进攻,学习TCL,一边做大主业盘子,一边寻求可靠的利润增长点,才是关键问题。

反省下的蛋:“联想新政”

2004年2月18日,联想集团在香港发布其2003财年第三季度(10月1日至12月31日)业绩。与当初目标2003年营业规模达到600亿元相比,实际“成绩”才200亿元左右。对此,柳传志代表联想董事会总结了三条原因:

1、对IT行业在2000年后发生的急剧变化欠考虑;

2、对正式进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完全没有环境屏障以后,国外企业的竞争能力考虑不足;

3、对开展多元化业务后企业所需的全方位资源考虑不足。

同时,联想CEO杨元庆公布了联想近期将要逐步推行的三个变革:

1、专注于核心业务和重点发展业务,保证资源投入与业务重点相匹配;

2、针对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建立更具客户导向的业务模式;

3、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按杨元庆的定义,所谓核心业务,是指联想的PC及相关产品(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其它移动通讯设备业务(二类)、IT服务、网络产品、软件外包(三类)等属于二(重点发展业务)、三类业务。

原载:《亚太经济时报》

第三篇: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人、担什么责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消防队伍处在改革转型后的关键时间节点,此时此刻开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人、担什么责”大讨论活动更好的激发了全体指战员的思维方式和自我认识,巩固了主题教育的效果。

一、鼓励担当作为,做干事创业的护航者

消防队伍来自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在工作开展当中要对的起党和人民的信任,要围绕“干事创业敢担当”,释放消防执法正能量。一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好省委、市委“三项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火灾隐患和违法乱纪等行为严厉打击。二是建立科学问责体系。充分把握好问责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以科学的问责体系推动党组织担负起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职责。

二、坚持人民立场,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消防执法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责任重大,不仅要自身作表率,当先锋,而且要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让群众感受到消防工作就在身边,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加强队伍建设,做清正廉洁的示范者

坚持深入开展“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项行动,落实“五带头五加强”要求,建设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消防队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防火监督铁军。一要对照要求找差距。坚持问题导向,对自身进行全面“体检”,查“病因”、析“病理”,认真排查上级部署要求是否落到实处,职责是否履行到位。二要廉洁自律做表率。加强对自我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密程序规范,主动将消防执法置于监督之下,坚决防止“灯下黑”,切实维护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从联想集团到联想控股

从联想集团到联想控股,回顾联想发展史,柳传志正把这家企业从一只大船变为一只舰队。

朱立南描述了这艘远洋舰队的雏形,它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核心运营资产。联想集团、融科智地以外,未来五至七年,联想控股还将打造新

的核心资产,投资方向包括大农业、化工产业、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

第二部分为资产管理。包括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它们为联想控股提供项

目资源保障的同时,它们还是公司主要的中短期财务贡献者,支撑联想控股进行长期战略性投资。

第三部分是孵化器。2008 年,联想和中科院合作开启了一项不求财务回报的项目“联想之星”,

联想控股设立4 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通过“创业培训+天使投资”方式,发现项目和领军人才,

帮助他们成为科技创业的明日之星。

为什么,联想不做则已,做了,就做一家、成一家,非相关多元化取得相当成功?联想控股

高级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总结出四条规律:

第一条,“定战略”始终是公司治理的第一要旨。联想旗下每家企业作决策之前,必先有清

晰的战略,而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战略,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就要不断复盘、血淋淋地剖析自己的

不足,在试错中不断总结梳理,因此联想的战略始终精准,指向性极强。

第二条,办公司就是办“人”。“事好归好,如果没有人,没有优秀的团队,再好的战略也只

能挂在墙上”。投资业“人”最关键,核心领导和专业团队强,成功的机会就比别人大许多。

第三条,文化的力量是真实的力量。在联想控股“企业利益第一,求实进取,以人为本”的

根文化下,每家子公司都汲取其精华,并结合自身特性创造出自己的应用体系。联想投资总结为

“团队制胜,人才资本,富而有道,创业精神”,弘毅投资则是“崇信求实,厚仁恒毅”,联想厚

重的文化基因深深刻进每一家子公司的骨子里。

第四条,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提供给企业的是“带着资源的资本”。2001 年联想投资进入科

大讯飞前,后者已准备以系统集成商模式上市。然而与科大讯飞团队反复探讨业务后联想投资发

现,该企业在智能语音技术上的科技优势更为突出,遂转以高科技企业上市,上市后股价至今表

现上佳。弘毅投资则用联想式的PE 风格改造大型企业的产权结构,通过价值创造“放虎归山”。

第五篇: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

摘要:从“保增长”到“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基调的最大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中央政府试图从金融危机之后的危机思维中走出来,重回金融危机时代前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路径。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连续下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8.1%,创近年来的新低。具体来看,1—5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7%,低于全年增长10%的目标。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增速较前四个月继续回落。为何经济由“保增长”到“稳增长”这一话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保增长、稳增长、经济

“保增长”是一种政府强力干预的经济发展思路,增长的背后是政府这只强有力的推手给予经济一种非市场的作用力,因此是一种人为的“保”,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直接作用;而“稳增长”则是一种自然的经济发展思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为隐性,是市场主导、政府为耻稳定的正常轨道。

10月底我国4季度GDP增长率预测值为7.8%,显著高于3季度7.4%实际增速,显示学界相信"宏观回暖在年底"。不过即便预测应验,仍难改宏观经济经历减速调整的基本事实。在一揽子刺激政策拉动下,我国GDP同比增长率在2010年1季度达到11.9%高位,此后总体呈回调走势至今。今年前3个季度经济增速持续走低,分别为8.1%,7.6%和7.4%。从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看,今年前三季度"朗润预测"连续三次出现预测高估误差,显示目前经济减速具有某种"超预期"特点。为此也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原因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持续减速态势?外部环境影响无疑是重要原因。近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因各自结构原因低速增长甚至濒临衰退,使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受到抑制。不过分析大国经济基本表现特点,更应从自身环境和内生因素方面分析根源。从国内看经济增速减缓有三个层面根源。

一是长期原因。中国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正经历峰值期并将趋于下降,加上年轻劳动力供给增量趋于减少,会逐步对潜在供给增速产生某种收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可比人均收入差距缩小,也意味着潜在后发优势发挥空间逐步收窄,制约潜在供给增速。长期结构因素变动,可能已使中国潜在增长速度从早先两位数高位收窄到一位数水平。虽然难有精准估计,但结合观察我国经济近年基本宏观经济指标组合表现,有理由推测目前长期潜在供给增速应已从早先10%左右下降到目前8%-9%。

二是周期原因。调整上一轮景气周期累积矛盾与失衡因素,客观要求一段时

间减缓经济增速。例如中国央行总资产世纪初十年从3.83万亿元增长到26.9万亿元,共增长六倍。同期广义货币M2从14万亿元增长到73.4万亿元,共增长4.2倍。然而同期我国实际GDP增长约1.7倍。货币扩张过快,伴随经济增长偏快偏热,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资产价格间歇飙升等失衡现象。经济适度减速对调整宏观金融过度扩张累积矛盾具有必要性。

三是短期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形势,2008年底我国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对稳定当时就业形势与助推宏观经济2009年2季度开始V-型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刺激措施毕竟是通过透支未来收入与需求发生作用,好比采用激素治疗方案后患者身体会有一段时期出现不适症状一样,刺激措施"功成身退"后会由于"透支回补效应"派生经济减速现象。例如我国刺激政策包括2009-2010年对汽车业提供降低购置税和下乡补贴,刺激我国汽车产销量从2008年965万辆和936万辆,分别跃升到2009年1420万辆和1362万辆以及2010年1875万辆和1804万辆,两年产量累计增幅高达94%。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常识告诉我们,中国这样汽车大国市场供需长期增速不可能总是维持在30%-40%超常水平。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两年井喷式增长对汽车未来供需潜能大幅透支需要减速回补,刺激措施退出后2011年产销量增速双双剧降到1.8%,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速为2.9%。另外刺激政策推动钢铁业反弹、地方融资膨胀、房地产扩张,这些领域也都发生后续透支回补效应。

需告别传统调控模式

应对目前经济减速形势,需告别"刺激经济保增长、行政干预抑通胀"调控模式。应在继续目前温和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基础上,趁势实施经济调整方针,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为新一轮自主性景气增长到来积极创造条件。

目前经济增速低于潜在长期供给增速,需要实施温和宽松的宏观政策以避免经济增速过度下滑。近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审慎的稳增长保增长政策,大体符合温和宽松政策范畴。最新数据显示的宏观经济明显企稳回升动向,说明前一段温和宽松的稳增长措施正在产生预期效果。在实施逆周期宏观调节政策的同时,需总结过去十余年宏观调控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开放型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功能、目标与定位加以反思,针对转型期宏观失衡现象的深层体制根源进行调整改革,使短期总需求管理政策与长期结构性改革措施形成合理匹配与动态协调。

因此,当我们实施积极宏观政策保增长的同时,需明确应保或力求的是自主性与内生性增长,而不是刺激政策催生的增长;是准入公平与鼓励竞争的增长,而不是维护垄断前提下的增长;是品质提升惠及民生的增长,而不是质量低下和

运营粗放的增长;是稳健与可持续增长,而不是失衡累积难以持续的增长。宏观政策基本功能应回归调节总需求,不能指望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所有深层结构问题。

政策重心应转向"调控"与"改革"

要创造新一轮自主性、内生性与可持续的景气增长,就必须把政策思路与重心转变到调整和改革方面,在破解深层结构问题和理顺机制方向下工夫,为宏观景气增长奠定微观行为基础。中国改革议程千头万绪,从培育自主性景气增长基础要求看,以下几方面改革议程具有特殊意义。

一是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引入新规范使小产权房逐步有序合法化,完善市场经济基本产权制度。二是扩大民营企业准入,减少政府对投资核准与审批范围,力推企业减税减负改革,给企业家能力发挥创造更大空间。三是加快深化汇率与利率体制改革,创建与开放性大国经济需要相一致的现代宏调架构,并为根除金融抑制和治理资产泡沫创造体制条件。

上一篇: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下一篇:严执法抓落实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