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散文

2024-04-14

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散文(通用10篇)

篇1: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散文

凌晨三点,我迷迷糊糊地睡醒,才知道电脑还没有关闭,晚上一直放的电视连续剧已不知道播放到哪一集,这晚,因为下班回来太累,所以在看电视连续剧时,不知不觉在迷糊中睡去。

这段时间,因为在陌生的城市工作很忙,所以很少上网,也很少像往日那样上网和你聊天,现在的我,变得安静沉默多了。

第一次在迷糊中关闭手机睡眠,因为我猜想今晚不会有你的信息和电话,因为在遥远地方工作的你,一定已经累到睡着了,超过你平常爱打电话来的那个时间,我不再等待,所以,我关闭手机安静地睡了。

说真的,一直以来,因为习惯等你的电话,因为怕你突然改时间打电话,所以很少关闭手机,可是,今晚我关机了,因为我想知道,不等你的电话,会是什么感觉,我原来以为,关闭手机,就可以关闭等待,就可以关闭想念的,可是我错了。

现在,凌晨时刻,我睡醒了,这个时间,别人都还在熟睡,而我,却睡醒了,我失眠了,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想起你……

我以为,这晚关闭手机,我会睡得很好,我以为,我关闭手机,我就能一夜无梦到天亮,然而,深夜里醒来的时候,我却想起了你,寂寞中,打开手机相册,看见照片里你微笑的脸,我的心莫名其妙的失落。

这一刻,我突然好想打电话告诉你:我想放下一切,跟你走,无论是海角天涯,我都想一生跟你走。

可是,握紧着冰凉手机,我却没有这样做,我只是让自己的思想,在这黑夜里漂浮。

夜,让我感觉孤独,看着窗子外面漆黑的世界,我突然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心情瞬间有点复杂。

从和你相识相恋起,我们一直相隔太遥远,偶尔和你相约在车站见面时,我都会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奔向你,而在车站分别时,隔着车窗跟你挥手道别,我又哭得像个孩子。

遥远的你,你知道吗?我害怕这辈子很难抓住自己想要的幸福,因为幸福有时如手中的流沙,很容易在手中瞬间溜走,因为幸福有时也如一场灿烂的烟花,美丽而短暂,所以我害怕两地情的日子,所以,我希望你来这个城市,牵上我的手,带我一起走,无论海角天涯,我都想陪你一起走。

夜,越来越深了,手脚开始有点冰凉,寒气也越来越逼人,只是,我仍然没有睡意,今夜,我很傻吧?是最傻最傻的一夜吧?因为你,这一刻,我固执地在键盘上打字,我想在这失眠的夜里落下一篇爱你的`文字。

我知道,也许多年以后,想起这一夜,想起为你落下的这些文字,我的嘴角会带着微笑。

夜,很孤独,空气,也孤独,心,仿佛也孤独。

凝视窗子外面的黑暗,我心里在想:还在梦中的你,梦里会有我吗?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对你说:我还在原地,你会走远吗?我很希望我们的爱是这样:我一直在这里,而你也不曾走远。

知道吗?因为我们相隔实在太远太远,你在远方的城市,而我却在一个边远的小乡镇里守望你,我一直在用我的青春等待你,所以,我很害怕如此:回头望去,我的青春散落一地。

所以,请不要让我青春空等,请让我的青春,永远有你好吗?

这夜,轻轻落下伤感的文字,一切都只为你,我想,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遇见,是的,你是我最美丽的遇见!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起一个美丽的句子: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瞬间,因为这种不经意的想起,因为内心某种不经意的触动,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你,于是,我的眼睛突然就潮湿了。

遥远的你,还在梦乡,而我,却在寒冷的夜里为你落下这样的文字。

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看见这篇文字,不知道多年以后,你是否会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我,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人,她不为名为利,她没有任何目的,她只是用最真实的文字在这夜里爱你,留给你一个美丽的记忆。

记得,有一句伤感的句子是如此写的:我爱你,没有任何目的,我只是爱你。

我记不清楚是谁写的文字,是谁写的句子,只是,想起这个句子,我忽然被触动了,因为,爱就是如此: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

我想……

我就是这样的,我一直在用孤独的方式去爱你,我用我的文字去爱你。

这一夜,因为心里有你,因为想念你,所以,为你落尽柔情的文字。

我真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能永远在一起,我希望我们能手牵手一起幸福地走下去。

因为等你,因为想念你,所以,我愿意在夜里孤独,因为深爱你,所以,为你落下一篇柔情的文字。

篇2: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散文

我一直就是如此爱你的。

这一夜,虽然天气很寒冷,虽然我有一点疲劳,但是,我仍然坚持为你写下这些文字,因为,我希望留下一点想念你的文字,因为我希望在爱你的青春时光里,落下一些细细碎碎的印记。

我知道,黑夜过后将会是黎明,我希望下一个黑夜,下一个黎明,我能和你一起度过,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因为我是真的很爱你!

篇3:情到深处人孤独

1978年,苏芮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酒吧歌手。26岁的她自认为长得不漂亮,性格也不温柔,所以对爱情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一天,她正在台北的一家酒吧唱歌,突然一个醉醺醺的男人冲上台,要她喝下手中的残酒。僵持中,鼓手阿文击出一拳,将那人重重地打倒在台上。本以为只是一件小纠纷,没想到,那个客人竟然有黑道背景。

酒吧经理怕惹出大事,力劝苏芮和阿文一起离开台北避风头。就这样,他们被迫来到香港。那段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们共同进退。好景不长,阿文突然变得颓废起来。问他原因,他也不讲。经过打听,苏芮才知道,因为与她一起离开台湾,与阿文相恋两年的女友提出了分手。

那夜,苏芮在公寓的顶楼找到了正在喝酒的阿文。他坐在栏杆上,每喝完一罐酒,就从18楼扔下,那落地的声响在寂静的深夜就如一声长长的叹息。愧疚和心疼让她脱口而出:“以后我就是你唯一的亲人,我做你的女朋友!”

3个月后,他们结婚了。陷入爱情的苏芮放弃唱歌,回家做了全职太太。她希望通过自己对家的奉献来抚慰他的内心,但阿文却并未表现出对家的眷恋和对她的缠绵。她并没在意,只是一味付出。直到某一天,好友偷偷告诉她,阿文和在同一家酒吧表演的女歌手在外同居了,她才彻底醒悟。

1980年,她提出离婚,阿文也没有挽留,仅维持一年的婚姻匆匆结束了。吃散伙饭时,她问他为什么要背叛自己?他说:“我需要的是一个并肩进退的老婆,而不是一个保姆。”

苏芮黯然离开香港回到台北,重拾旧业,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歌唱事业上。一次,电视台约她做访问,节目开录不到3分钟,主持人就问:“听说你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婚姻,可以谈谈吗?”她不知如何应答,竟大哭起来。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男子冲了上来,一把拽下主持人胸口的麦克风,咆哮道:“你到底有没有人性?”

高大英武的男子拉起她离开,把她塞进车里,驾车飞驰。车停下后,他放了一盒磁带。音乐响起时,苏芮惊呆了,竟然是她多年前出的一张反响平平的西洋唱片。他说:“我一直很欣赏你,喜欢你的歌。放心,你将来肯定会很红的。”

果不其然,很快有唱片公司就来找她签约了。1983年,凭借《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苏芮一下成为台湾最炙手可热的歌星。11月,由她演唱的歌曲《一样的月光》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她领奖时,与词作者罗大佑一起上台的竟然是那个解救她于尴尬访问的男士——传力制作传播公司的董事长刘威麟。

爱情又一次来了。刘威麟向她求婚时,送了一块英纳格手表,并执意让她戴上,然后他捋起自己的衣袖,让她看到另外一块手表,一样的牌子,连秒针的调动都同步合拍。他温柔地告诉她:“从此刻起,我要和你共度每一秒……”面对这样的许诺,她实在无法拒绝。

1985年2月,苏芮嫁给比自己小4岁的刘威麟,他们成为公认的“神仙眷侣”。在家里,他们是恩爱夫妻;事业上,他们是黄金搭档。

成功的背后,是无止尽的工作。虽然朝夕相处,但属于两个人谈情说爱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让关系更亲密,苏芮想要个孩子。1991年3月,儿子出生了,初为人父的刘威麟大摆筵席,尽情享受这万千温情。

此时,恰逢经济大萧条,刘威麟的公司出现了财务赤字。为了挽救他创下的心血,蘇芮悄悄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打入他公司的账户,但雪崩似的亏损很快吞噬了那些钱。她决定复出,幸运的是,复出后的第一张专辑《牵手》引起轰动。她把收入交给他,但依旧无法阻止公司的破产。

公司交割手续办完后,他怏怏不乐,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去劝他,他总冷言冷语。时间久了,她也火气上升,跟他吵架,甚至口不择言。家里的空气越发凝重。一天,她从外面回家,发现他留了一张便条,人消失了。

她以为他会回来,可9个月后,他让律师带来了离婚信,后面只附了一句歌词:“放爱一条生路。”1999年3月,苏芮决定放下这段14年的婚姻。

经历两次婚姻的破碎,如今的苏芮愈发淡定。她感悟道:“对曾经是我丈夫的两个男人,我没恨意。毕竟,当初他们都是爱我的,为我真心付出过。如果要说错,可能错在我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太太。”

2014年3月1日,沉寂多年的苏芮出现在上海卫视《不朽之名曲》的舞台。面对陈楚生深情演唱自己的经典歌曲《容颜》,她潸然泪下。也许就如歌词里所说的:“尝尽了感情的盛开枯萎/回头我才懂释怀的美/无语的心关上眷恋/只想给自己一张不再掩饰不再脆弱的容颜。”

篇4:爱到深处人孤独散文

走完这个人生的过程,需要勇气,因为要面对许多许多的事,有些可以确定的,有些是不可以确定的因素就要靠自己的勇气去面对,风险在你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上,看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如果所有的事想要没有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只是,如果风险只是万份之一我们都去害怕的话,那么,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谈恋爱,谁敢说一定会成功?若都成功,那么世界上字典里就没“失恋”二字。但有没有人因为怕失恋而不去恋爱呢?相信不会,因为每一个步入恋爱的人,都会怀着美好的憧憬,想着美好的将来,如果非要带着一种悲观的心态去恋爱,认为随时都有可能分手而不敢投入真情,那么,恋爱,还有意义吗?

男人有很多女朋友是因为会甜言蜜语,会死缠烂打,会说谎。而女人有很多男人追是因为漂亮,会发嗲,会装乖!所以,诚实的男人没女朋友,正直的女人也缺男朋友,如何让好男人认识好女人,这是个世界性难题。。你没有男、女朋友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这世上没人独具慧眼,而是因为你太好了。

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幸福。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她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懂得你的`好。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们却还能保持微笑;总会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

当你遇到迷茫的事情的时候,那是你心里有事情在纠结着,如果用正常的思维不能解决你心里的纠结,那么,可以把思维扩大至用佛性的东西去开解自己,佛性是至善的幸福圆满的。只是世人在真善美与假丑恶中在演绎这个佛性,真善美与人性的幸福开心快乐自一由是一致的……所谓成佛,其实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其实是一种人生的修行和修炼!比如你经历的任何挫折和事情,都是你修行的场合和对象!你会从静静的修养中找到开脱心结的方法。能真正解一开你自己内心的心结人的是你自己,当你依靠别人为你去做一些思考的时候,往往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只有自己想的,才是遵循你内心的真实想法,结合你真实的意愿而得出来的结论才会符合你自己的。

人们经历很多事情,不应该用悲观的心情去面对,事情往往在我们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会有转机,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所谓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必杞人忧天。

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危机来了,有些人对发展存在恐惧的心理,其实这只是市场的一个运作规律,趁机洗牌,淘汰掉一些弱势的企业,让那些强势的企业有着更有利的生存空间,一鸡死自然有一鸡鸣,市场经济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篇5:情到深处人孤独日记

孤独是一种难言的痛,几经春秋冬夏,黯然独噬伤口,竟无意间增强了躯体的适应能力。子夜独坐案头,静静的听夜风的低吟,仰望漫天的星斗,朦胧的双眸难以牵住飘飞的思绪……

曾几何时,脑海中轮番往复的.倩影,千遍万遍,伴随泪滴散落胸前。长夜无眠,辗转反侧之间,只有往事一幕幕,留在心里的语言,串成音符,在心际回响,心海的荡漾,从未有一处宁静的港湾。好累啊,多想靠在什么地方倏然的歇一会儿,可空旷无依的空间,满是愁绪紧裹。

遥远的风景,只有在时光倒流中去欣赏,信息网中,早己失去了你的痕迹,你在哪里啊,千呼万唤,只有在偶尔的梦中相会,那一种幸福,总在日上柳梢头的时候依床回味。

情到深处人孤独,如一首歌所唱:“有一种爱总是零零碎碎,有一种路总是没有尽头。”是呵,昔日娇艳的玫瑰,未经秋霜早已散落在地上,努力寻到的碎片,而今风干在书页中,寂然注视,熟悉的脚步一次又一次的撞击心扉。

情到深处人孤独,岁月的刀早已在额头刻下不惑的年龄。真正体会到了“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的凄凉。在好友的电波中听到的是“斯人独憔悴。”

篇6: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深处才是爱散文

1、人生的前期,要是你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2、见识越广,计较越少,经历越多,抱怨越少,越闲,越矫情。

3、我们无需立刻看到遥远的路尽头,我们只需看到可以抵达那里的路就好了。

4、找一个好朋友,找一个好天气,找一棵结满果子的树,摇下几颗甜美的果子。找一个安安静静的角落,分享彼此无聊的生活点滴。等待微风轻轻吹拂,观看白云静静流散。

5、时间足够去爱,也足够去……忘记爱。

6、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爱情如此,友情也如此。

7、别人稍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8、因为她才一米五,所以一旦吵架了,我就必须先低头。

9、不要过份依赖友谊,或者花很多心思去猜度身边的人对你是否真心,一个人生活不会死,体会孤单是成长必修课,谁都要经历。人生路漫长,如果有一段实在是没人陪你热闹同行,你要对踽踽独行的自己说,走过这段就好,前方有更好的风景和更好的人等着。

10、愿你自强到无需有人宠有人惯,却依然幸运到有人宠有人惯。

11、有些人的通病是,容易看清楚别人,不容易看清楚自己。在别人的问题上可以斟酌到锱铢必较,而在自己的问题上却可以粗略到走马观花。一颗自私的心,自然会豢养出一双自私的眼睛,一种计较的活法,以及,一腔热衷于背后说人是非的态度。一辈子看不上别人,换一种说法就是,从来没看清过自己。

12、你不完美,你认识的女生也不完美,问题是你们是否完美地合适,亲密关系就是这么回事。

1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4、没有另一种选择,你所有现有的选择都是对的,它就像人的感情一样,无须去假设,因为无论怎样去假设,那假设都不会成立。

15、魅力是女人的力量,正如力量是男人的魅力。

16、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希望我就是。

17、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18、人生没有过错,只有错过。

19、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

20、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

★ 红尘深处情随远散文

★ 散文烟雨深处,想念中的孤独

★ 孤独爱情名言

★ 爱情让人变傻散文

★ 爱情诗歌《红叶情》

★ 三毛情散文

★ 江山情散文

★ 少年情散文

★ 野菜情散文

篇7:情到深处人孤独

摘 要:改编自王安忆同名小说的电影《长恨歌》,于2005年正式入选威尼斯电影节。该片以其委婉舒缓的基调成功地展示了旧上海名媛王琦瑶一生的浮沉往事。贯穿于片中的几段爱情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细腻感人,影片中王琦瑶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真爱,却频频遭遇几段无果的梦幻爱情。擅长人性化关怀叙事的关锦鹏导演,深入王琦瑶敏感的心理世界,将这些潜藏在命运背后的情感意味挖掘出来,充分表现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长恨歌》 王琦瑶 悲剧爱情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海派当代小说家王安忆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示着一个生活在繁华都市,经历着时代变迁的上海女子一生的情爱苦乐。改编成电影的《长恨歌》并没有使原著带有被影像肢解的痕迹,相反却增加了小说的韵味,将王琦瑶一生的情感经历展现得沧桑美丽。关锦鹏导演的这部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的人性化悲悯情怀。回忆剧中主人公王琦瑶这一生的爱情,或热烈奔放或深情执着。但是无论如何,那些她曾经爱过的以及爱她的男人,却最终都只作了匆匆过客,从她的生命中不断地消失,形成了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归结起来,在王琦瑶一生的悲剧爱情中,有两种爱情的存在,一种是她所追求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另一种是默默无闻、守候了她一生的爱情。前者就像樱花一样绚烂热烈,而后者则像咖啡历久弥香。

一、樱花般的爱情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多次在他的小说中描写到樱花,日本人之所以喜爱这种常在盛开最热烈的时候便从枝头坠落的花,不仅因它盛开时的绚美,更为它轰轰烈烈瞬间幻灭的死而震撼。而影片《长恨歌》中上海女子王琦瑶这一生的几次爱情经历恰似这无常世间有常的樱花,虽开落、生灭皆是缤纷,不肯寂寞,但却有无限悲切在其中。

李忠德是王琦瑶少女时代的第一个恋人,王琦瑶与他的这段爱情表现出作为一个少女最初追求美好爱情和未来生活的梦想。他有名望,有权势,能满足一个刚刚成为上海新名媛、来自平民阶层的她的精神和生活需求。正处于事业辉煌时期的王琦瑶,奋不顾身地投向了他。在这个时期,她出入上流舞会,享受李忠德的高级豪华公寓,拥有空虚的爱情和奢华的生活。但是,当时政出现动荡时,这个逢场作戏的李主任最终还是暴露了他的游戏本性,甚至连直接的招呼都没有打,径自离王琦瑶而去。在痛苦与寂寞中,王琦瑶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康明逊。也许是为了填补情感的空白,也许是康明逊没落贵族的气质的确吸引了王琦瑶,遭遇过情感挫折的她,又重新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这场爱情中。而康明逊信誓旦旦实际却自私懦弱,他根本没有勇气去给王琦瑶和孩子一个名分,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去了香港,又一次期骗了她。他同李忠德一样,只不过是将王琦瑶作为游戏的伴侣,而不可能给予她真正的归宿和幸福。这时,生活的窘境和情感的伤痛已使王琦瑶变得现实和平静起来,她开始渴望着平淡安稳的生活。当平静持续了几年后,内心始终怀有上海梦的王琦瑶的生活又被一个同样崇尚旧上海文化的青年人老克腊所扰乱。这段如晚霞般灿烂的忘年恋,绚烂之后带来的不仅是对王琦瑶心灵的伤害,而且也终结了王琦瑶的生命。

电影中不管是王琦瑶曾经有过的少女水晶般纯洁的恋情,还是成年时烈酒般醇厚的爱情,抑或是如晚霞绚烂的忘年恋,这些男人们的自私性格和游戏心态对她更多的是种伤害,她所充当的不过是个受害者的角色。王琦瑶的这三个曾经与她海誓山盟,并让她以为可以天长地久的恋人们,却都成了伤害王琦瑶情感的刽子手。王琦瑶这个人物形象,实质上即是创作者女性主义悲悯情怀的凝结,她的悲剧爱情表面看来是命运的捉弄,却隐藏着创作者对男权社会下女性精神和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关锦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讲过,‘情感与激情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如果第二世轮回,真的想做女人,正是基于一种创作上的生命冲动,关导运用他独有的阴冷色调和忧郁蓝色调完美搭配的影响画面讲述一个女性的情感道路上的执着与失败的结局。”[1]于是我们看到,在电影的拍摄中,关导也并没有铺设过多的表达王琦瑶对悲剧命运呼天抢地控诉的镜头影像,而只是将这几次情感处理得从从容容,平实淡然。也许是正因为这种巧妙的镜头设置才使观众多了一份感受悲剧气氛的空间。

二、咖啡般的爱情

与王琦瑶所追逐的樱花般的爱情不同,程仕路对她的爱却不张扬不奢华,像一杯温暖的咖啡,默守了她一生。而即使是这样一份原本可以完美的守候,最终也未实现王琦瑶的爱情理想。

这个用一架古老的相机记录了琦瑶大半人生的男人,十年如一日地守在心爱的人的身旁却不曾有过半句天荒地老的誓言。电影中表现程仕路对王琦瑶感情的地方最明显地表现在两个喝咖啡的场景里。一次是在王琦瑶的少女时代,优雅的咖啡厅,相对而坐的两人,镜头在他们特写了的脸上来回移动。此时的王琦瑶青春朝气的脸上更多的是一种涉世未深的单纯,而程先生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则是对她深沉的爱恋。第二次两人一起喝咖啡的情景已是几十年后的暮年时期,同样的特写镜头,但两人都已是韶华已逝,王琦瑶那饱受生活与感情折磨的脸上略带几份沧桑感,而程先生苍老的面孔上却依旧带着对她坚定不渝的爱。

程仕路对王琦瑶的爱正如那咖啡般深沉执着。当王琦瑶处于事业的巅峰并与李忠德相爱时,他只能失意地悄悄关注着她;她与康明逊结合并有了孩子,却再一次被抛弃的时候,他暗暗地为她的处境而心痛;对于王琦瑶与老克腊的一段不伦之恋,程仕路有的只是无奈和放任。在王琦瑶的任何一个生命阶段他总是默默地关心和支持着她,任她追逐自己的每段爱情。在他心里,她始终是美好和珍贵的形象。程仕路的这份执着使一心追逐自己情感却不断受挫的王琦瑶,终于有所醒悟。但是,她最终还是没有来得及接受这份守候,已被老克腊所杀。影片最后琦瑶的尸首横倒在程仕路身旁,他那因悲伤而扭曲的特写镜头成为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影像。如同几千年前,为那个令“六宫粉黛无颜色”却终命丧黄泉的女子悲痛欲绝的君王一样,程仕路亦是悲从中来无法断绝,几十年的爱情守候这时都化作泪水,连绵不断。在这里,关导之所以设置这样一个走过无数风雨路也不“有泪轻弹”的男儿在王琦瑶尸首前泪如雨下的场景,不只为表达程仕路对所爱的人那份似海如山的爱,同时也是导演自己对王琦瑶这个女性形象悲剧爱情的悲悯与哀叹的展现,并将其集中赋予在程仕路身上,通过程仕路来传达这份人性化关怀。

三、结语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她的爱情是充满着无穷的悲剧意味的。无论是自己苦苦追寻的几段如梦幻泡影般的爱情,还是那段实实在在摆在她眼前却又不知道珍惜的爱情,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果的。正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王琦瑶用情至深,苦苦寻觅自己的情感,但最终却是孤独的,如无根的浮萍,漂泊不定。这种爱情的孤独,与王琦瑶这个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的。即爱情悲剧展现了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总之,与王家卫导演喜欢游走在城市边缘去讲述一个个梦幻虚无的感情故事有所不同,关锦鹏导演常在交错复杂而又迷茫无奈的情感世界中坚守那份最纯粹的爱,并始终讲究人性化的关注。就本片而言,也体现了导演关注女性命运的创作观念。无论是王琦瑶奔放惨烈如樱花的恋情,还是程仕路对她深沉执着如咖啡的情感守侯,都是情到深处的爱情悲剧。但不管怎样,这样一部充满着女性关怀的电影,对当下也产生了一定社会意义。“在男性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长恨歌》消除了男权中心的叙事视角,让曾经在男权阴影下沉默着的女性掌控了自己的话语权,成为电影的主体。”[2]也许这正是《长恨歌》的悲剧爱情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之所在。

注释:

[1]黄爱英:《梦的漂泊者之歌——电影<长恨歌>悲剧女性》,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第82页。

[2]杜沁,郝晋:《独自倚阑杆,夜深花正寒——电影<长恨歌>浅析》,商业文化,2008年,第7期,第109页。

篇8:情到深处的散文

情到深处简单才好、自然才好,情到深处别寻找。情到深处总难忘,难忘一份温暖,难忘回眸的那一笑,难忘转身的那一秒,难忘美丽的旧时光,难忘旧时路上的快乐和欢笑,难忘月光下面徘徊时候的忧伤和苦恼,难忘一段情带来的缠绵和纷扰,难忘一份爱在生命沉淀着的美好,难忘一起唱过的那歌时候的心情悠扬。

心总会随着情而变,有些不舍的情绪感染着生命的忧喜。心总随着感情而飘遥,心总随着春风而轻松美丽在世间空间上。心总会随着秋叶而落寞在自己的故事里,心总会因为聚而喜,又会因为散而产生着忧郁或把思念渐渐的扩张。

情到深处的时候感觉天空很晴朗,哪怕天空有时候会有乌云的缭绕,内心也会充满着轻松快乐的味道,哪怕山高路遥,行走起来也会觉得轻松得就如云朵飘,哪怕黑夜中内心也会充满着幸福和甜蜜的回想,哪怕四季远去最后只剩冬的思考,也会觉得凝神的远山也是一种向往。情到深处的时候不知道时间怎么会就如此悄悄从身旁溜走掉,情到深处的时候眼睛看见的只有满地萱草和满山花灿烂的绽放。

情到深处的时候只有热情的拥抱,也只有激情的燃烧,但是又谁能够想到热情激情过后生命也会充满着痛苦、忧伤和苦恼。但是谁又能预料到时间会把所有都改变掉,但是谁又能知道怀念和祝愿也会让梦也有美丽的索绕。但是谁又能够知道爱到最后,只有平平淡淡生命才会自然的散发着芬芳飘香。

情到深处的时候总会把烦忧都抛掉,幸福快乐的感觉总会点燃人生的光亮,温暖美丽总会紧紧把生命围绕。

情到深处的时候生命里总会充满着阳光的味道,温暖美丽就拥抱在怀中央。情到深处的时候总希望时间能够多停留着一秒,情到深处的时候总跟着云散步到很远的地方,情到深处时天阴下雨哪怕不打伞,生命里面也会充满着浪漫的情调,情到深处的时候就喜欢相聚的一分和一秒,情到深处的时候哪怕眼泪很多,哪怕快乐只是有很少,内心也回充满着幸福快乐的味道。

情到深处的时候,忧喜总会掺着眼泪伴着旧时光,情到深处的时候梦总会甜醉到天亮,情到深处的时候总喜欢重走一段路重走一段旧时光,情到深处不是忘不掉,而是不想忘记掉,忘记只会徒增无边的烦恼。情到深处不是不寻找,只是怕寻找也只是无尽的忧伤,情到深处不是不想放,只是担心放下的时候温暖美丽就会从此消失在地球上。

情到深处的时候自难忘,难忘的就是一种温暖美丽。难忘的.就是过去的点滴,过去的点滴构成回忆的桥梁,走在这个桥梁上笑看落花,静看月亮的美丽,静听流水轻轻的流在心田上,也轻轻滋润着生命的土壤。难忘的就是一颦和一笑,难忘的就是那段快乐时光带来的美好,难忘的就是美丽得就像童话一样,轻轻的来到身旁又在瞬间消失掉,回首之时幸福快乐就似烟云已很遥。

情到深处的时候独思量,思量情感就像柳絮一样纷纷又扬扬,纷纷扬扬的柳絮飘进天空里,天空因思絮而灿烂美丽。纷纷扬扬的柳絮让心情也变得有些忧喜的缠绕。

情到深处自难消,想,是一种情结。念,是一种牵挂。思,总会把心缠绕。夜总会把思念慢慢的膨胀,孤单寂寞总是无形的增多着烦恼和苦恼。笑容总会把内心隐藏,其实内心一直都被阴云遮盖着没有一丝新空气的舒畅。

情到深处自难消,难以消除心头的天空里的忧伤,总有一丝残美留在世界上,总有一抹清愁让泪湿润着脚下的这片土壤,总会泪湿枕巾而拥抱思念走进梦的美丽天堂。

情到深处自难找,找一丝温暖,温暖早已随时光从生命里面消散掉,找一份美丽,美丽早已经随着流水去远方。

情到深处自难找,找过去曾经的点点温暖和欢笑,温暖早已经凝结在眉梢,欢笑已经被岁月带到了最远方,远方的山很高远方的路很迢,走在跋涉千山的路途上,内心充满着太多的想象。

时光匆匆催人老,岁月悄悄就从身边流失掉,人到中年事事淡,事事都随时间变得都已经不再重要。等,只是暂时的一种心情。忘,已完全让轻松快乐把心情拥抱。无法隐藏的年龄,渐渐已经明显在眼角,岁月的沧桑分明已经锈刻在脸上,脸上只有淡淡的微笑,行走的脚步是如此的轻松,轻松的走在每个季节充满着芬芳的道路上,一路思绪轻松如云飘。安然淡然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内心有了深深的思考,感谢时间改变了原来的所有的模样,感谢岁月让心不再如云一样的飘渺。

情到深处眼泪流过有多少,那些眼泪都是热情总被冷水浇,那些眼泪都是真心总被无情恼,那些眼泪都是爱到最后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不少,那些眼泪都是思念伴着太多痛苦忧伤的煎熬,那些眼泪都是太阳难把心照亮,那些眼泪都是因为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尝到,那些眼泪都是白天黑夜总结出来的思想,那些眼泪都是真情的流淌。

情到深处的时候思念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总会紧紧把人困在网中央,总会只有泪的滂沱和心的痛苦忧伤,因为生命总会在温暖美丽的湖里荡漾。

情到深处总会对着月亮想起一份美丽,嘴角就会露出一丝的微笑,情到深处总会看着流水而发呆,发呆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水一直的在眼前静静的流淌,情到深处生命总会被幸福快乐包围,但是也会受到忧伤痛苦的影响。情到深处对人生总会充满着希望,总会希望每天爱就一直陪伴在身旁,总希望爱能相随走在人生的每一条道路上,总希望爱就像太阳一样让心感觉到温暖的照耀。

情到深处的时候总会眼泪汪汪,情到深处的时候总会笑容满面,情到深处总会把一个人改变掉,原本快乐的人,也会被忧伤痛苦缠绕。原本忧愁的人,也会充满着欢笑。情到深处的时候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情到深处的时候其中的感觉只有自己才知道。

情到深处的时候才知道,有时候欢笑也会变得那么的勉强,勉强的欢笑总会暴露出内心的失落和忧伤。勉强欢笑的时候,表情其实比哭还难看。情到深处的时候才知道,很多浓爱就像烟花一样慢慢会随风而消散掉。情到深处才知道,深情也会慢慢随着岁月而平淡在流年里面。

篇9:情到深处才是真

一、搭建教材与生活的互进通道

针对传统品德课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教学建议,也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搭建教材与生活的互进通道。

例如,在执教《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下活动程序:首先找一找自己在上小学之前和父母的一张合影或小时候经常使用的一件物品;其次听家人讲讲与照片实物有关的事情;最后课堂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时,有一位女同学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她边拿手套边告诉同学们:“这些手套都是我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每当我戴上这些手套时,总感觉妈妈就陪伴在我身边。即使现在很多手套都戴不上了,我也一直舍不得扔掉。因为这暖暖的手套包含着妈妈对我的爱。”顿时,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所有同学的心,真是应了那句名言:“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相信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内心一定荡起了感情的涟漪,头脑中浮现出无数个父母关心自己的细小画面。我想,也许正是这一幅幅充满温情的照片、一件件包含爱意的物品、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才真切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从内心深处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意,湿润的双眼正是他们真实感情的流露。

二、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社会是思品课的大课堂,每个学生未来都要融入社会中去。因此,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我在执教《家乡的变化》这一课时,课前首先安排孩子采访爷爷、奶奶或邻居,了解家乡以前住房、街道、商场、菜场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况。上课伊始,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这一鲜明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家乡的巨大变化,紧接着我再抛出这么一组问题让小组讨论:①家乡发生了那些变化?②你是怎么发现的?③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孩子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小组讨论非常热烈,人人争相发言,畅谈感想。在介绍家乡的美景、家乡的美食、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时,个个滔滔不绝,自豪和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几代人创业的结果,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勤劳智慧的结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教育主题。由于我在教学中把握了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并引导孩子将目光投向课堂外面更为广阔的世界,启发孩子体验,进而在我搭建的生活平台上,现场对话,从而使课堂教学受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注重学生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例如,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了一组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环卫工人清晨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扫垃圾——行人乱扔瓜皮果壳;公共汽车上售票员大声报站名——乘客大声喧哗;公园里园艺工人栽种花草——游客肆意践踏采摘;风雨中交通警察指挥交通——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环卫工人、售票员、园丁、交警,你有什么感受?假如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是你的亲人,你有什么想法?由此引导学生反思对劳动者的态度。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懂得了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只图自己方便任性而为,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从而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四、正视现实生活,注重行为引导

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课堂上解决行为习惯问题仅仅靠摆事实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对空洞的说教已经厌倦。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通过问卷、采访获得一手素材,摸清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课上才能有的放矢。例如,《家里的文明礼貌》一课,我们问卷(无记名)的主要内容有:进出门的礼貌、用餐的礼貌、孝敬长辈、文化活动、邻里相处等五个方面。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孩子认为家里不是学校,公共场合,没有必要那么讲究,甚至有些家长也这么认为。鉴于此,一上课我就把调查到的各种现象进行详细公布,然后让学生就自己关注的话题自由结成五个组进行讨论,并就话题向全班汇报,不同组再进行适当的对话辩论,初步制订家庭行为公约。在这样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学生从思想上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们做了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的工作,把学生制定的公约印发给每一个家长或监护人,请他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教师通过电话、QQ、短信等和家长经常联系。这样可以把学生在家里文明礼貌的养成落到实处。

总之,道德认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让品德融入生活,小学思品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有成效的。

篇10:情到深处人自痴

关键词:创作心态 “情” 创作动机 “理” 价值取向

柳永,这位倾尽毕生心血在宋代词坛上滚爬的风流才子、“白衣卿相”,在中国词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柳永的词表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体,后来的著名词作家,如苏轼、秦观、周邦彦等等,虽“各标新异,各呈异彩;但溯流寻源,却不得不归功于柳永以毕业精力……替他们准备了有利条件”[1]。后世的一些词评家对柳永的作品不屑一顾,却拿他的“人品”大作文章,极尽诋毁。宗白华先生说:“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底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底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我表现(Selfexpression)。”[2]综照柳词,可以说他清丽的词句间蕴藏着这位“词匠”充塞天地的深情和生生不息的痴心。柳永主“情”的创作心态一直影响着整个宋代词坛,也影响着自他以后的通俗文学,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3]要对柳永及其词作进行全新的审美评判,只有深入其主体,“自下而上”地分析柳词所蕴含的深微的心境和意绪,方可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宋人将“欢愉愁怨”“动于中而不能抑者”[4]之“情”集中表现于词中,使宋词成为中国文学韵文史上以情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在宋初的词人中表现尤为突出。对“情”的执著与追求,是柳永创作词最原始的动机和最终极的归宿。

《乐章集》中第一主题是男女之情。柳永出入秦楼楚馆,是历代词评家所不齿和忌讳的。但是,柳永与歌妓交往,实在不能用“浪荡”“轻薄”这一类鄙夷不屑的字眼来简单概括。出入青楼之中,嘻笑歌妓之间,这正是柳永“情”的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形成他“情”的文学观的重要契机。在柳词中,青楼是欲海,更是情场,是他受伤心灵的愈所,是他沐浴脉脉温情的栖园。

柳永在少年时就有过听歌狎妓的行为。他这时与歌妓之间尚处在一种朦胧的、未自觉的“情”的追求之中,有追求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逆反于封建礼教压抑的倾向,但这只是一种潜意识。及至三考三落之后,他才彻底改变他的生活道路。这也铸就了他情词创作心态:由封建风流才子的浪漫变成了具有反封建意识的落魄“情种”的深沉。

柳永出身于世宦奉儒之家,从小就受到儒家功名用世的影响。加之柳永生平自负,以为“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第”(《长寿乐》)。然而现实给他的却是残酷的打击,柳永功名用世之心,治国平天下之志遥遥无望,怅然失落。他也曳裾侯门,拜访过晏殊;写过干谒词(《望海潮》即赠孙何);呈过赞美词(《醉蓬莱》即呈仁宗),可遭到的是无端的奚落和莫名的侮辱。柳永用世之心及其自恃不为世羁之才,竟落至如此地步,其内心之苦,之悲,之怨,之愤,足当唐代李白。然李白是“谪仙”,其尚能以心之超脱来抗御世之不公。柳永不能,他惟有退身于秦楼楚馆,以心之真诚承世之虚伪,其较李白之哀尤哀。词人过人禀赋、用世之心的徒然摇落,促使他无奈地转向对受伤心灵的浅唱低吟。柳永原来是打算在歌妓的轻歌曼舞中,忘掉心的伤痛,麻木清醒的灵魂。然而,待与歌妓长期接触以后,他却发现了连绵不断的生之痛苦与死之悲哀。《迷仙引》中那位少女对生命、对爱情、对自由发自内心的呼唤,摇撼着词人的心。《秋蕊香引》《离别难》中两位华年早逝的苦难的歌女对生的体验,对死的彻悟,惊醒了词人的心。这时的柳永已由疏放狂热的少年变为一位深沉的词人了,由一个不自觉的情的追求者,转为自觉的情的探索者。

个人生活的痛苦经历和纷扰复杂的惨淡人生,使他由对外在物理世界的观照内敛为对内心心理世界的发掘。从他一生专致于词的创作,把以言情见长的词作为情感的渲泄口,足见出他情之深长与情之执著。这是多情者、有情者当然的举措。柳永以“曲祖”的辈份启发了汤显祖等一大批通俗文学的言情大家,而反过来他们的作品又为柳词作了最佳发挥和最好的诠释。

柳永对歌妓的爱是他一生中最钟之情,也是最大之情。

他为情而伤:“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期,又是韶光过了。”(《西江月》)“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满朝欢》)

为情而悔:“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雪梅香》)“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尾犯》)

欲为情死:“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内家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只为情生:“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秋夜月》)“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永弃却,烟花伴侣。”(《迷仙引》)

他为情付出了高昂的功名代价,然而他无怨无悔。“浮名利拟拚休……共绿蚁,红粉相尤。”(《如鱼水》)“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他无论是出外漫游,还是历宦江南;无论是悲伤,还是宴乐,都始终不忘对情的眷恋。那“层波细剪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的秀香,那“妙舞腰肢软”的英英,还有心娘、佳娘、虫娘(虫虫)、酥娘,一个个“兰心惠性”,“不称在风尘”。她们是柳永情感附着的对象,也是“情”的物化和幻化。柳永认为情义无价:“莫道千金酬一笑,便明珠万斛须邀。”(《合欢带》)“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子。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二郎神》)这是一种超越传统思想的情爱观,是一种“博爱”精神的表现,和晚唐五代词人及后代风流文人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

温庭筠也写歌妓,但那不过是失意文人的化身。他著名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张惠言《词选》说:“感士不遇也……‘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endprint

韦庄所写的也只是自己与歌妓之间的风流韵事。如《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以一种玩弄的口气,来表达他极富极贵、志得意满的士大夫的闲愁闲闷。

柳永以健康的情爱观念和心态观照他钟爱的女子,把她们视为知己,视为爱情的对等面。柳永的“情”经过意境的美化,铺衍成“痴”和“病”,所谓“争知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玉女摇仙》),“多情到了多病”(失调名)。这是情的升华,情的深化。

柳永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级里的“多余人”,在封建社会所谓“正常”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却在封建社会“不正常”的青楼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发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柳永的不幸与大幸。他不顾一切地将全部的爱倾注在沦落风尘的“意中人”身上,痴情着她,迷恋着她,惟恐一不小心失去了她,破碎的心便在这情的失落和找寻中形成了一个“情结”。加之人生的不幸,仕途的坎坷,失意的打击,在他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面对哀景,自然触景伤怀,哀不胜哀;面对乐景,“异质”而“同构”,反生哀愁,其愁何堪!这是“情种”独有的表现,是衷情者“多情到了多病”的特殊“病态”心理反映。

艺术是艺术家心灵的呈露。“情”是柳词的内核,不管是歌妓词、羁旅行役词,还是歌咏太平词,都是“持一情字,摸索洗发”[5]。柳永将情附着于美的意象,使美的意象显得充实,内涵丰富。如写歌妓的美色之时,更突出她们的技艺和才华;写大都市的繁华富丽之时,更写出都市人的闲适、健康的精神风貌。因此,对美的刻画与欣赏,是柳永对“情”的客观化与具象化而铺衍的结果,是柳永创作的潜在动机。

勿庸讳言,柳永对情的表白,也伴随着“色”“欲”的成份,这也是历来的评论家所诟病的。但是柳词中的“情”与“欲”是统一的。由于柳永主情意识的超时代性和进步性,使得柳永总是从人性的高度和以“情”为背景对“欲”进行观照,表“欲”与主“情”是柳永创作中二位一体的心态。它从一定的高度体现了柳永对人性的肯定与宣扬,具有朦胧的人文思想意识,是柳永进行情词创作的价值取向。

情欲是人性中自然本性的一种表现。《乐章集》对“欲”的揭示与表露,是与“情”的执著与追求高度的统一,体现出人的意识的初步觉醒。清代陈锐说:“屯田词在院本中如《琵琶记》……在小说中如《金瓶梅》……”[6]如若说《金瓶梅》反映了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性的复苏,那么,柳词在这一点上与它是相通的。

剔除掉《乐章集》中少数粗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世俗化的官能感受走向极端或失控的产物”[7]),我们可以发现柳永总是将“欲”置于“情”的背景之上,从人的本性的角度进行观照,使“欲”显得是被人意识到了的本能,也就是说“欲”在其中是一种理性化的本能,这是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前提。被人毁之为“淫词”的《斗百花》和《菊花新》是较为直露的“欲”的表白。然“柳永词上承敦煌曲,下开金元曲子”[8]。这首词便和敦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词中表现的是世俗真诚质朴的情爱,追求的不是性本能的宣泄与满足,乃是男女主人公苦于夜短情长,欢情难久,又恐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面。”欲的本能与要求是基于“情”的执著与痴迷,及其对现世中“无情”的清醒认识。柳词中时时表露出的这种隐性的“自我意识”,实质是人性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自我意识”是自我生存的意识,自我需要的意识。“把我们的肉体、我们的欲望看作某种与我们相异的东西”,就是把“我的自然欲望,整个我的自然机体”看成“不属我自己的”[9],是对自我的摧残,是非人道的虚伪。

通过对“欲”的直白来表达对人性的肯定和宣扬是柳词的价值取向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柳永对人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柳永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词人。柳永在“拆白道字”“唱新词,改难令”中发现了自我的存在、自我价值,由此而产生了人性自由的观念和豁达的人生态度:“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传花枝》)康德曾说过:“人能够具有关于自己的我的观念的那种情况,使他比地球上其它一切动物在本质上无比优越。”[10]人的“自我”的含义是:“我”是一个自主、自觉、自由、自为的存在物。柳永已感觉到功名利禄对“自我”的异化,他痛苦地喊道:“游宦区区成底事”“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然而他无力摆脱这种异化的力量,他工于行役羁旅之词,与其说是技法上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他凄苦的心灵映射着人性的光辉。对主体“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异化的无奈,是柳永心态两大不可忽视的特征。

柳永眼中的歌妓是世间尤物,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少年游》)。

秀香:貌美歌甜,波剪明眸,玉搓素颈,一展歌喉,则“遏天边乱云愁凝”(《昼夜乐》)。

瑶卿:妙诗锦文,“小诗长简”令多才多艺,颇为自负的词人也为这倾倒,“玉箸银钩”之字则更为她的词锦上添花(《凤衔杯》)。

还有《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中那位顾盼生姿、动行有情的少女,一副高傲矜持的模样,表现出凛然难犯的人格美。《迷仙引》中那位强颜欢笑,违心“随分相许”的舞女,一声“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喊出了歌妓们被摧残、被压抑的人性的辛酸的心迹。恩格斯说,妓女们“把自己的境况看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不幸,既然已经遭到这种不幸,她们就不得不忍受这种不幸,但决不应该损害她们的人格,也不应该损害她们的尊严”[11]。把歌妓放在与自我对等的人的位置上进行审视,已显示出柳永初步的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12]的民主思想。

世俗化、感性化的心态,深沉的内吟及心灵的自省、自视,逐渐使柳永追求以自身心境和情绪为观照对象,从而引起他对人生、宇宙乃至自身存在的思索。内因和外因的互相作用,使柳永的人文意识从隐性的反抗封建礼教压抑到显性的有意识的表露。这一心态形成一个“心理场”,强烈地吸附着柳永创作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柳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光辉穿过历史的隧道,至今仍放射着诱人的魅力。endprint

然而,柳永出身儒学世宦之家,从小热衷功名,对科举入仕充满信心,只是由于后来在现实中屡遭打击,才致使他的思想和人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因而,他对“情”的执著与追求,尚未能完全摆脱“理”的束缚和羁绊。“理”是儒家礼教中修身用世之理,是世俗物欲权欲之理,是封建伦理道德之理。柳永对“情”和“理”的追求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983年到1033年(柳永第一次落第前)。这一时期柳永读书漫游,寻花问柳,生活较安顺,眼底缺少性情,对功名热衷,对“情”的朦胧意识完全被对“理”的信赖与依恋所掩盖。

第二个时期,从1002年到1034年(及第前)。这一时期柳永三考三落,对“理”由怀疑到背叛,对“情”的追求由不自觉到自觉。歌妓词描写歌妓们的自由理想和悲剧命运;咏物词揉进了悲凉的身世之感。“情”是这一时期艺术表现的主旋律,是他创作心态的主轴。可以说这是“情”的核凝聚时期,柳永有价值的词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三时期,从1034年到1053年(去世前)。这一时期可称为对“理”的皈依期。柳永及第后,虽入仕为官,劳苦奔波,苦不堪言。皈依了“理”,却依然未能忘“情”,“情”与“理”发生冲突,使柳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界。心灵空间的扩大,形成一种审美张力,使得柳词形象博大,意境苍凉。

柳永“情”与“理”、超正统与正统的思想的冲突斗争,使得柳永的作品层次繁复,色彩斑斓。艺术家整个人生就是在这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界中,在无望的企恋、解不开的内心冲突的心境中,在痛苦的追求和无可奈何的适应的无穷往复、不断循环中度过。柳永的悲剧是他因“情”的艺术观、审美观、伦理观所导致的。在他的创作心态中,“情”一直是主流,“理”只是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因素沉积于心底,因而时时作祟。“情”与“理”的斗争在柳永那里始终纠缠不清。柳永的这种心态影响着元明时期的俗文学的创作主题与发展趋势,崔莺莺可以说是这种现象的繁衍,而杜丽娘则是这种现象的增殖。把柳永背叛“理”又皈依“理”,归结为“酸葡萄”心理是不科学的。

柳永于景佑元年(1034年)考上进士,及第已老,这实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和不幸。柳永依照“本我”的价值准则,在作品中实现了“自我”,在超正统思想上已具有先驱和启蒙的历史地位。而在现实中,柳永却是一个被“非我”异化了的人格结构体,他时时表现出对“本我”的回归和对“自我”的依恋。或许是词人不堪心理的重负吧,他也曾想归隐山泉,超越现实,摆脱这连绵不断的生之痛苦。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满江红》)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双声子》)

宦海沉浮,与人生主情的思想相去甚远。人生太累,“云涛烟浪”,“鹭飞鱼跃”是先人所志,也是柳永所向。他还幻想游仙成佛,了却凡尘的苦恼。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巫山一段云》)

其“飘飘凌云之意”[13]是久困樊笼之纷扰的心迹表露。隐归山泉,游仙成佛是柳永解脱对“理”的背叛与皈依的纠缠、缓解“情”与“理”斗争的无奈选择,是柳永心态又一侧面的展示。词人丰富微妙的心理,作品五彩纷呈的无尽魅力,使人留连忘返,上至皇帝,下至村夫,都喜爱柳词,甚至于佛门释子也于此中参禅悟道,足见柳词的意境之博大与精微了。

注释:

[1]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宗白华:《艺境》,北京: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3]贺新辉主编:《<宋词鉴赏辞典>前言》,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

[4]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见《安雅堂稿》卷三。

[5]王骥德语,见陈廷《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卷一。

[6]陈锐:《褒碧斋词话》,http://guji.artx.cn/article/39964.html。

[7]吴功正:《词人心态论》,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

[8]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三卷,第285页。

[10]转自刘奔:《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和认识论》,见《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见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一文。

[12]见丰家骅:《论柳永歌咏太平的词》,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

[13]李调元:《雨村词话》,http://guji.artx.cn/article/40018.html。

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下一篇:王彬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