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谎行为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说谎行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说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小学生说谎,是一种问题行为,不仅影响着教育,而且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小学生说谎的概念、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及时帮助小学生克服和纠正说谎的坏习惯,培养小学生诚实的良好品质。

第一篇:幼儿说谎行为论文

巧妙创设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其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也能够让人受益终身。在新时期的幼儿园养成教育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便要在优化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清晰认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不断总结与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调整教育引导策略,以真正抓好养成教育,高效率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章对巧妙创设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引言

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在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下,幼儿的行为逐渐养成,成为习惯,并伴随其终生。笔者在幼儿园教学时发现,大部分幼儿都习惯性地依赖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逃避问题和责任。在和其他幼儿相处时,不顾及他人感受,从而对他人造成行为或语言上的伤害。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95%以上的幼儿而言,智力因素仅仅占掌握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两成,非智力因素占了八成,而习惯则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优生优育观念持续增强,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比例持续提升,由于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非常关爱甚至溺爱孩子,导致部分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对于幼儿人际交往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在加上“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社会氛围,重智育轻习惯培养的现象尤为普遍,这样将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带来很大消极作用。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游戏成为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做好自身的言传身教

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进而教师在指导幼儿要“讲文明,懂礼貌”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天早上迎接幼儿到来的时候,要主动与幼儿和家长打招呼:“早上好!”当幼儿向教师问好时,教师也要及时回应。而在需要幼儿帮助自己时,教师不能直接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幼儿,而是要以商量和询问的语气对幼儿说:“请问……”“可以吗?”“谢谢!”等词语,真正做到对幼儿的尊重。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给予幼兒行为引导,比如,在看到区域空间的书掉到地上之后,可以这样说:“哎呀,这么好的绘本怎么都在地上‘躺’着呢!”边说边蹲下来把绘本捡起,并一本一本的整理好……以借助一系列的语言和行为引领,来突显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价值。

(二)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教育形式引导幼儿

由于年龄因素,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强,语言理解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十分明显。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应选择形象化的教育形式来对幼儿进行启迪。如,听儿歌、讲故事,把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编成儿歌,来带领幼儿朗读,加强幼儿记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组织小朋友们玩滑梯时,边玩边朗读儿歌“排好队,滑滑梯,我们不推也不挤,一个一个走上梯,一个一个滑下去,大家玩得真欢喜。”通过朗读,幼儿渐渐懂得排队玩耍的道理,让幼儿逐渐明白互相礼让、遵守规则的道理,继而对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认知。

(三)开展多种家庭合作

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家长演狼,让幼儿演兔子,当狼来敲门的时候,兔子会给狼开门吗?用这个游戏教育幼儿在家的时候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家长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叠衣服,看谁叠的衣服更整齐,谁先放在柜子里,谁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在这个游戏里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了衣服不能乱放,叠好后可以放在柜子里。家长平时和幼儿交往,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人,有着许多的机会可以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家长应该充分认识游戏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在和幼儿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动习惯。

(四)渗透日常规范幼儿行为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吵吵闹闹,或者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随意抢答。笔者告诉幼儿,在课堂上我们要保持安静,要认真聆听教师的教学,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如果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要将手举起来,等到教师叫到名字之后才能够回答。在进餐的时候,有的幼儿会乱跑,不好好吃饭,笔者会告诉幼儿,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容易影响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消化,也很容易让食物卡到嗓子中,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吃饭的时候应该安静地进食,细嚼慢咽,才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幼儿普遍都找到了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惯性,能够主动关心、爱护他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更加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起来,特别是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素质的发展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学习意识和自我主见,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教师要根据幼儿基础素质的不同实施游戏教育,保证幼儿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允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刍议[N].贵州民族报,2020-12-03(A03).

[2]李德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137-138.

[3]王彩桃.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家长,2020(29):175-176.

作者:李多丽

第二篇:小学生说谎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摘 要:“说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小学生说谎,是一种问题行为,不仅影响着教育,而且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小学生说谎的概念、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及时帮助小学生克服和纠正说谎的坏习惯,培养小学生诚实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说谎;心理分析;教育对策

诚实既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是小学生的一种优良品质。几乎所有的父母和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时,都要求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说谎并不鲜见,甚至有些谎言水平之高,出乎意料。如不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说谎行为,终会导致小学生形成不良习惯,以致形成不良品德。因此,要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内在根源,分析小学生说谎的外在原因,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帮助小学生纠正说谎的坏习惯,培养小学生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一、小学生“说谎” 的概念及其行为特点

小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其意志较薄弱,自控能力不强,说谎在小学生中并不罕见。通过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说谎行为具有随意性、试探性、养成性和反复性等特点。

二、小学生说谎行为的成因

小学生说谎心理的形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认知的泛化和概念的混淆

小学生由于认识、思维、判断能力缺乏,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记忆不准确、表达不完善,可能会天真幼稚地说谎。也就是说儿童认识事物不够清晰,记忆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够完善,是导致其说谎的重要因素。

2、逃避惩罚,推卸责任

一般而言,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他们对因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而犯下的过错是有所知觉的。如果他们做错了事,说了实话,曾遭到长辈的责罚,久而久之便会恐惧受罚。为了逃避可能受到的批评和惩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来掩盖事实的真相。特别是在初次尝到“说谎”的甜头之后,往往一发不可收拾,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成为令人生厌的“说谎精”。

3、引起他人注意

有些小学生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体现”自我存在价值, 就把希望发生的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把别人做的事硬加在自己头上。我们知道,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的小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使自己博得他人的赞赏、夸奖,便运用说谎来达到“一鸣惊人”,使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和中心。

4、过度自尊

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个缺乏自尊心的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自尊也要有“度”。过度自尊不仅不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人变得极度的不诚实,做出撒谎行为。有些小学生的自尊心过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维护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形象而说谎。

三、小学生说谎行为的教育对策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和教师要求孩子时诚实时,自己也要言行一致,做好示范。父母和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许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说了谎,就会对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自己平时言语和行为,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2、诚信教育,防微杜渐

一般来说,孩子第一次说谎总会破绽百出,家长和教师留心观察,就很容易发现其在说谎。面对孩子说谎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说出真相,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并耐心教育孩子,将其说谎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同时,老师和家长应经常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育他们说实话、做实事,在家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少年。

3、尊重孩子,爱护学生

孩子说谎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与教师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爱护儿童的自尊心,讲究教育策略。当孩子说谎时,教师和家长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所出现的问题,关心爱护孩子,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责罚。

4、生生监督,互相帮助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懂得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如发现好朋友有说谎等不良行为,应帮助其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开展互相监督活动,来克服小学生说谎的毛病。

5、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工作繁忙,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教师与家长彼此各自为战,出现了“5+2=0”的现象,这也是学生说谎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改正孩子说谎的问题。

总之,我们发现小学生说谎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说谎行为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及时孩子纠正这种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 阿德顿·维吉.说谎心理学[M].郑红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 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肖晓玛.透视学生的说谎心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4,(2).

作者:侯倩倩

第三篇:读懂幼儿的创意行为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区,是幼儿进行创意表现的最佳区域,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美术活动区入手,分析了教师在美术活动区中应如何解读幼儿的行为,如何推进幼儿的创意表现,让幼儿在美术活动区中与材料、伙伴的互动更加有效,从而提高幼儿创意表现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区域;幼儿行为观察;指导

Understand Children's Creative Behavior

——On the Observation and Guidance of Children's Behavior in the Art Activity Area

(Anlanqiao Kindergarten, Shangha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YUAN Qinghua

一、找準观察的点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蒙台梭利的论述说明了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我们可从全面观察和定点观察两方面进行。1.全面观察。美术活动区中,教师对活动区整体状况要进行全面、大致的观察,如幼儿的进区情况、游戏中幼儿的活动情况、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等,都要在教师的视线以内。2.定点观察。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教师到某个区域中对幼儿个人或该区域幼儿进行重点观察,主要观察该区幼儿的情绪、个人行为、材料使用、同伴合作、目标是否达成等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二、美术活动区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有效的观察与指导幼儿美工区活动,有利于幼儿的独立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我们只有读懂幼儿在美术活动区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区中充分地体验与发挥,让每个幼儿真正富有个性地成长。

(一)读懂幼儿对材料的需求

在创意活动区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表现,教师就必须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让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但在日常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虽然投放的材料较多,但不会促使幼儿主动去发现、探索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美术效果,只局限于常用的几种工具材料。幼儿作品所呈现的效果也较简单,未能发挥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所以,读懂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创作。

例如:我们在开展青花瓷装饰活动中,幼儿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对青花瓷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天,佳佳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选了青花瓷内容,画了一半时,她停下来不画了,她对同伴说:“我不想画了,因为我已经学会画青花瓷了”。听到她说的话,我想:对呀,我们现在进行的青花瓷不管用什么材料来画,表现的方法都只有一种,就是用线描的方法进行,能否改变一下,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呢?这时,幼儿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很好的信号,这时教师就要思考幼儿对材料的需求以及呈现的方式能否改变。因此,在美术活动区中,教师只有读懂幼儿在创作游戏中的需求和爱好,并且为幼儿提供需求的材料,幼儿在活动区游戏中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最终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活动区游戏的价值。

(二)读懂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情况

在幼儿活动区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丰富活动区的材料,有了丰富的材料,幼儿才会与材料互动起来。如何让材料玩起来,玩出深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以此来掌握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美术区投放粗细不同、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各类纸棒,幼儿有的用颜料给纸棒上色,有的用纸棒做成了理发店的灯具等,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与纸棒的互动情况,鼓励幼儿用更多的形式最大化地发挥纸棒的价值。在观察幼儿和纸棒互动中发现,幼儿使用的方法大多是绘画、涂鸦。因此,我提出了新问题:纸棒还可以怎么玩?还需要哪些工具吗?怎样让纸棒变得更好玩呢?当问题抛出后,幼儿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决定用纸棒做立体造型的房子,幼儿用立体拼接的方式做成了第一座小房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断地提出需要的工具,“如果有订书机就更好了,房子就不会粘不住了”“用胶枪来粘是不是更好呢?”等等。在不断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的作品越来越丰富,高楼、宝塔、南门大桥等富有创意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如果发现存在问题的话,要及时引导幼儿如何更好、更深入地与提供的材料互动,引发幼儿更进一步的表达表现,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游戏活动的开展。

(三)读懂幼儿间的合作及学习表现,指导幼儿个性化发展

幼儿在美术活动区中的表现是不同的,他们的能力、审美、创造力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幼儿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很容易出现有些幼儿得到了发展,但是有些幼儿则没有得到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在幼儿美术活动区游戏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游戏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此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区游戏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因此,在活动区游戏中,教师要对每个幼儿都一视同仁,在游戏过程中对其学习和合作表现进行观察,然后针对幼儿的个性化行为表现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此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大班陶泥活动《小动物》中,幼儿开始用陶泥塑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易和欢欢都想塑造小兔子,小欢做的是立体的小兔,小易塑造的小兔是平面的、扁扁的。教师问:“你的小兔能站起来吗?”小易低着头说:“我不会做”。教师接着说:“不会做没关系,相信你做的小兔也很棒!”得到教师的鼓励后,小易和欢欢都很认真地塑造起小兔来,欢欢在做的过程中还不断地教小易“眼睛可以这样做、耳朵这样做更好”。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小易和欢欢的小兔都做好了,虽然最后两只小兔呈现的效果不同,但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呈现了多样性,幼儿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游戏效果,让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和进步,教师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就一定要意识到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性地指导幼儿,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美术活动区观察与指导幼儿行为的过程中,我深切地认识到,无论是幼儿对材料的需求还是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或是教师的观察指导,都必须以幼儿为本,读懂幼儿在活动区中的种种不同,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开阔幼儿感受美的视野,培养幼儿欣赏美的兴趣,拓展幼儿表现美的经验,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这样的行为观察与指导才是有效的,才能让幼儿真心地喜欢。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袁 霜)

作者:袁清华

上一篇:如何写教科研论文下一篇:山东建筑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