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

2022-09-12

告状是指幼儿告发他人的错误或缺点的行为。在幼儿园里, 幼儿爱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 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有的担心孩子思想品德会出问题, 认为小小的孩子就如此“打小报告”,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不良习气, 丧失宝贵的同情心;有的则认为孩子无聊, 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上述对幼儿告状现象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再现, 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

1 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特点

孩子的告状一种是和自身有关的, 如“骂我了”;另一种是和自身无关的, 如“欺负小朋友了”。我们知道, 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有极大的“从他性”, 他们往往以大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道德是非评价的标准。幼儿的第一种“告状”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本能反应。而幼儿的第二种告状, 却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正反映了幼儿在把别的幼儿的行为与老师平时教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作比较, 并且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这实际上已是幼儿道德评价发展的一种标志。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 其心理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因而表现在告状行为中也各有各的年龄特点。

1.1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小班幼儿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 告状的内容多与自身利益有关, 其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的帮助。

例如, 小班里的冉冉平时很少说话, 表现也好, 但有时也走到老师跟前小声告状:“老师, 画画时毛毛乱动, 还碰我?”“老师, 宋成明抢了我的雪花积塑”。……冉冉的这种告状行为, 实际上是希望老师帮助她劝说毛毛别碰她, 帮助她向宋成明要回雪花积塑, 并不是要老师去惩罚被告。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3~4岁的幼儿追求“公平”的心理最强烈。这种追求“公平”的内在动因主要源于幼儿社会交往中的需要, 为了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他们要求其它小伙伴公平地对待自己。基于此,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始终会把“公平”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然而, 由于小班幼儿的行为是情绪型的, 他们的公平需要实际上无时不体现情绪特征, 而其情绪又无时不受自己需要的满足与否所左右, 再加上他们模仿性特别强, 别人有什么玩具, 自己也想有;别人有什么好看的衣服, 自己也想穿;别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自己也想吃。因此, 小班幼儿告状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 (特别是老师) 的帮助。

1.2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中班幼儿的行为开始从“为我”向“为他”发展, 他们都特别注意表现自己, 其告状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特别是老师的注意。

通常, 到了中班, 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交能力, 他们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有了发展, 其告状内容开始转向注意同伴的行为规范, 常常向老师告一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状。比如:哪个小朋友抢别人的东西, 哪个小朋友不遵守纪律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社会性的需要开始加强, 他们逐渐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注意老师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如:中班的刘大鹏是个性情活泼的孩子, 但总爱惹恼别的小朋友。自从老师和他谈话后, 表现好了, 还得了小红花。可他的表现中又爱告状:“老师, 董家蔚抢赵高辉的玩具”。“老师, 王宇捏许俏的鼻子, 把许俏捏哭了”……刘大鹏如此告状, 实际上是想引起老师对自己的注意, 提醒老师:“我”没有抢别人的东西, “我”没有再惹别的小朋友……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继续得到小红花。由此可见, 中班幼儿告状并非要求对事情的好坏作出什么反应, 或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这时只要成人点一下头或是“嗯”一声, 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1.3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大班幼儿善于观察和关心周围的事物, 其告状的内容大多是对同伴或集体的关心上意见不统一。

例如, 谁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好, 谁表现不好;谁该得小红花, 谁不该得小红花;谁是小组长、值日生, 但劳动不积极等。在幼儿园里, 有的老师会对幼儿说:“小事儿别告状, 大事告老师”。但不难发现, 幼儿所告的事中, 绝大部分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 无关紧要, 甚至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然而对幼儿来说很重要, 在他们看来, 同伴间只要意见不统一, 就是非告不可的大事儿。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大班幼儿来说, 一般性的纠纷完全能自己解决, 但这时的孩子毕竞理智性差, 受情绪的影响大, 所以在同伴意见不统一, 或与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不一致时, 大多会利用告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2.1 告状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自然、正常的表现

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在其出生后第一年就已开始出现, 第二年得到迅速发展, 两岁以后,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方式是游戏。在游戏中, 幼儿彼此提出请求, 相互协商、讨论, 共同发起一项活动或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与同伴发生意见分歧时, 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和技能, 不会很好地处理纠纷, 解决矛盾, 于是告状频频发生。幼儿在游戏中告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我们切不可一概而论地把这种现象作为幼儿本身的错误加以否定, 或任意地把它作为幼儿的“犯规”行为加以贬斥, 否则必然会带来一些负效应。

2.2 告状行为是幼儿自我评价的表现

孩子进入幼儿期后, 一般只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个事实, 并不知道自己的品质, 水平和能力, 所以往往又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和依赖与别人的对照来进行自我评价。例如, 幼儿在探询, 请求帮助, 要求被注意和被承认时, 总习惯于用告状的方法, 拿别人的“不是”来说明自己好的表现。由于幼儿受身心发展的局限及生活范围的影响, 其自我评价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具体片面。由此可见, 幼儿在自我评价中只注重自己现实的个体行为, 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当别人没有自己现实的好表现时, 便出现用告状的方法来说明自己表现好的现象。

2.3 告状行为也标志着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水平

在告状中我们发现, 总有一部分幼儿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反, 另一些幼儿在告状时却表现得口齿伶俐, 言辞有理。因此, 从幼儿的告状行为中我们可以窥视幼儿语言及思维的发展, 以此作为了解幼儿并对其进行教育的一个契机。

综上所述, 当孩子与同伴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生矛盾, 产生告状行为时, 我们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弄清其中的原因, 再根据其年龄特点, 作出公正处理, 科学地引导与教育, 不袒护、不偏爱任何一个幼儿, 也不以权威压服幼儿, 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 学会自己解决矛盾。

摘要:在幼儿园里, 幼儿爱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 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表现, 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与特点, 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 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 学会解决矛盾, 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告状

参考文献

[1] 陈泽河, 王培玲.幼儿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6.

[2] 张承芬.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济南:明天出版社, 1999, 4.

[3]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爱上课外阅读下一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