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模式创新

2022-07-19

第一篇:物业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民生工程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推进,农村义务阶段的学生享受到了免费读书的优惠政策,政策的落实,不仅给广大的学生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也更新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尤其让山区学生的家长转变了教育理念,使他们由传统的只关心学生生活转变到开始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中具体做法,与各位交流如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肖槐树。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规范过程管理

围绕教学管理,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等。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我校还加强对辖区六所村完校的管理,落实了中层干部联系村完校的制度和联系中心校年级制度,实施了校校牵手的互帮互助活动,实行每期中心校统一组织全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交换监考和半期薄弱年级的抽测诊断,增强各校抓教学质量的可信度。

(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要想把教师的积极性集中在教书育人为中心环节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就要体现质优酬多原则,使分配更加合理。学校制定了科学的《教师教学绩效工作考评办法》,在考评办法中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和一定范围、时期内的利益驱动机制,凝合“引导”与“鞭策”两股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形成求真务实作风

为全面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学常规细节化,过程管理程序化。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细则》,使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有章可循,而且也为落实《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提供依据。

(四)理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现人本主义情怀

学校结合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要求,制定了科学的《学科教学评价方案》评价做到民人为本,评课时以诚相待,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有了科学的学科教学评价方案,就可以诊断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在反思和创新中成长。

(五)改革评价学生观念,突出“全面”“全体”发展

学校结合实际,开辟了第二课堂,开设了篮球、乒乓球、舞蹈、书法、音乐、绘画、演讲、棋类等30余个兴趣小组。学校每年还定期举行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和综合素质测评活动,大型文娱节目表演,学生综合运动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张扬,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质量

学科教学研究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反映学校实力和水平的核心,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发展后劲的保障。为此,我们立足课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规律,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式和效益的统一。

(一)常规教研形式多样,注重实用实效

一是以村校、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经常组织常规性的说讲评活动,为教师长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组织课堂教学;三是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和优秀案例评比活动;四是实施“传帮带”工程,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二)学科课题突出问题,力求科学解决

学校确立了“在教育改革热点中选题,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选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题”的原则,同时教导处要确定学科研究主题,并要求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课题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做到定课题、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及有组织、有措施、有要求、有检查、有评比、有书面总结。

(三)完善课题运行机制,增强研究活力

为了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学校完善并强化了以下四种机制。

一是导向机制。科研工作坚持“围绕中心”的原则,注重成果的推广。

二是制约机制,学校先后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实验教师操作制度》《课题组、实验教师学习交流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使教学研究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激励机制。设立了教育科研成果奖,对科研成果突出的个人和课题组进行奖励,参与教师做到“三优先”,即外出学习培训优先,晋级评先优先,实验经费优先。四是保障机制,学校从组织机构、实施时间、人员落实、实验经费给予充分保障。保证课程健康有序开展。

(四)献课送教目标明确,实现促优带弱

组织好献课活动,促进薄弱村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学期由教导处统一组织中心校骨干教师对辖区内各个村完校进行献课活动。通过献课活动,既促进了骨干教师的成熟和发展,也带动弱势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远教育资源,吸纳名师众长

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二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教师大量了解先进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三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观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现在越来越多的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唱响了教师第一的主旋律,把教师的发展摆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去抓。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校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涵养

教师良好的基本功素养必将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能使教师有足够的信心面对学生,使教学活动游刃有余。因此,加强老师基本功练习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之一。教师基本功除教育教学专业基本功之外,还有诸如“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课件制作等。教师课余加强这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必要,通过训练,促进教师知识、技能、个人修养的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教师的“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等的质量对学生审美能力、书写能力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示范功能。

(二)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效课堂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于教师钻研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达成设计和科学规划,在于对教材的精心取舍和提炼,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和充分的实践活动。因此高效课的教学策略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探求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走向生命自觉。

(三)拓宽培训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根据教师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学校为教师多元发展提供尽可能的空间。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以外,还通过专家指导、师徒结对、校本培训以及基本功竞赛等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努力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是深化“师徒结对”,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名师工程”,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利用县、校级公开课机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献课并作经验交流。

三是坚持每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和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四是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班或外出听课学习,并要求参加学习者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专题讲座。

(四)加强总结提炼,提升理论水平

为了使新课改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更新、学法指导得更精,在教学实践、教研活动中鼓励教师多收集、多总结,积极撰写经验文章、教研教改论文,编写优秀案例。

总结提炼包括写日记、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总结提炼有利于把自己实践亲历的、理性思考的东西自然转化到文字表述上来。总结提炼旨在充实自己,给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多积累一点养料,通过记录教学得失、经验与教训、实践与反思,自然生成理性思考和创新的跟进,催生教师专业成长,成就教育教学能手。教师每学期交1份教学设计、1份教例评析、2份案例反思、1份教育成长叙事、1份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或论文)、1份教育案例,学校期末组织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评比,对优秀材料编辑成集。教科处每期编撰两期《教苑絮语》刊物,收集、整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教研论文、教学经验文章、优秀案例。

总之,作为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导向性,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为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企业管理创新论文C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与应用思考

企业管理创新论文:C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与应用思考

[摘要]:管理模式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学者王汝平提出的C管理模式相对于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A、B管理模式有了重大突破,给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带来了启示与应用思考。 [关键词]:C管理模式;创新;启示

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即面临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对我国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并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管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管理创新的内容来说,有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本文着重探讨管理模式的创新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管理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沟通机制,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管理模式加以变革。从组织架构看,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经历了由金字塔形机械式管理模式向学习型扁平式管理模式的演变。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两种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企业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学者王汝平提出的C管理模式,给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启发。

一、C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C管理模式的理论创始人是王汝平。他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的内涵,C管理模式是继金字塔形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并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同时将中国人文思想和传统国学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量之法)相互融合,而对企业进行人性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1]25-26这种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核心,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又被称为“智慧型组织”。C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1.“人形”的组织构架。C管理模式将组织的比做一个人,“头”(大脑):代表组织的管理高层,是信息处理决策中心,大脑的精神情志即指高层的决策。“躯干”(五脏):代表组织的管理中层。肝、心脾、肺、肾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组织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条件,同时通过五脏与四肢的联系、五脏与大脑的关系,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系着组织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四肢”:代表组织的员工。手、足是组织的执行机构,根据大脑的信息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具体的动作。[2] 2.“以人为本”的运营原则。C管理模式引入中医理论。阐述高层、中层和基层之间的运营原则。高层控制着手脚,支配着中层,中层在高层的支配下,作为组织的运营中心,条畅这个组织的运行,协调着高层与基层之间的气机运行,从而实现智慧型组织系统机能的最大化。 3.“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认为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道、尊重人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沟通、人文关怀,客观地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为员工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建立起有效的内部“调理”机制,就可以使组织内部每个人的能动性、灵活性始终保持和谐、健康状态。同时,企业还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内外信息的高效沟通、组织内部的高效配合,使组织对外界变化保持灵敏的感知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1]

二、与A、B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从组织架构看,我国企业目前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金字塔形机械式管理模式(简称A模式)和学习型扁平式管理模式(简称B模式),并逐步由A模式向B模式过渡。B模式是在A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适应企业内部沟通的需要,使个人和部门有了相对的自由空间,使组织内部充分活跃起来。而C模式不仅仅是A、B模式基础上的简单优化,而是根本性的创新。

1.A模式为金字塔形组织架构,是一个立体的三角锥体,等级森严,高层、中层、基层是逐层分级管理,它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固,机构简单、权责分明,并且决策迅速、命令统一。从经济环境来说,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作用显著。能够保证企业迅速实现资源的集中;从企业组织形式看,适合中小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规模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模式逐步暴露出反应迟钝、能动性差、应变能力弱的弊端。由于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过于依赖高层决策,高层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缓慢,内部行政化、机械化的管理方式限制了员工能力的发挥,内部反馈机制的缺乏,造成企业缺乏与外部的沟通,成为一个闭塞的个体,最终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和竞争。

2.B模式为扁平化的圆锥型组织架构,相对于A模式来说,中间的层级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权力分层和等级差别的弱化,使个人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沟通的问题。B模式使企40业面对市场的变化,横向沟通得以加强,组织结构因此变得扁平。[1]15B模式强调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个人的创造性得到发挥。高层能够主动了解基层的信息,得到基层对外部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使企业真正“动”起来,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B模式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管理者和员工。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尤其是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缺乏,从而使企业在外部沟通中丧失主动性。

3.C模式将组织整体设计为球型,在这个球形的架构中,企业高层、中层、基层之间通过诸多和谐的圆形结构相互沟通、协调、配合。在这个球型结构中,任何一个部门或员工在发现或遇到外界变化的时候,能够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沟通和决策,既可以作为一个自主应对的个体,又可以及时在各部门和员工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对外部的环境变化能够迅速的触及相关部门共同应对。同时,每个基层子系统是相对独立运作的,一旦遇到超出子系统本身职权范围之事能迅速反应中层和中央指挥系统,对于在什么状况下各部门在自己的小方块中各尽其能,在什么状况下基层直接联通高层,他们都配合得非常默契,充满智慧和能动。[1]

三、C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启示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C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内部资源的整合和沟通,能够迅速、灵活的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相对传统管理模式而言,在组织理念、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上具有本质上的创新和先进。

1.“以人为本”的组织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无论何种管理学派,它都首先对企业中的人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倾向性判定,然后再确定管理途径和手段。人的因素当作了管理中的事实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在西方,由于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西方企业西方文化往往鼓励员工追求卓越优秀的业绩,注重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更多地鼓励员工创新、冒险,注重工作的过程、手段。积极发动、倡导广大员工参与管理的分权式决策,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考虑员工的利益。[2]在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突出物本观念,即偏重于对设备、厂房、物料等的管理,认为管理就是这些组织资源的内部配置,[3]而对知识的开发、整合与共享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对拥有知识、并知道如何利用知识提高效率的知识型员工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它的固定资产,而是人,尤其是创造知识的人。C管理模式认为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道、尊重人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沟通、人文关怀,客观地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为员工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和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知识和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企业创新,建立起有效的内部“调理”机制和“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

2.人形的内部组织架构更具能动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C管理模式倡导的人形内部组织架构,将企业比喻成一个身体健康、反应迅速、动作灵活的人:头部(大脑)下达的命令通过神经系统(组织机制)传递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管理中层和员工),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依靠气(协调机制)的运行默契配合,形成一种和谐灵动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各组织器官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共同完成一个又一个大脑要求的动作。这种架构不仅头脑清晰、身体内部各脏腑功能协调,更重要的是,面对外界的进攻,他的手脚能够迅速有力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因而企业内部拥有更一致的目标、更默契的内部配合、更强大的合力。 3.球形的运行机制能够适应内部协调和外部变化的需要。C管理模式下,企业整体为球型,其任何一个截面都是一个和谐而“灵动”的圆形———这个圆,由众多的圈和线构成,大圈代表基层,中间的圈代表中层,中心代表高层。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与外界进行沟通,这样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任何一个切面都能及时地反馈到高层,高层做出的任何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下达基层,这种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使企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从而取得主动权。

四、C管理模式应用思考

1.企业激励机制的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尤其是那些掌握大量知识的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提升自身价值的需求愈加强烈,传统的薪酬激励机制已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边际效用递减。而C管理模式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让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尊严、内在价值、意愿表达等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企业的发展与他们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

2.企业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的提高。在信息时代,快速、准确、高效地进行决策以因应市场机遇将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所在。C管理模式虽然也遵循高层管理着中层、中层管理着基层这种直线型的责权关系没有改变,但是他们各个层级之间横向、纵向形成了相互联通,基层可以畅通无阻的联通高层,高层对基层的反馈也会迅速做出决策。有利于提升企业决策者对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3.企业市场化意识的强化。C管理模式将企业比喻成一个人,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市场信息能够快速通过大脑反映到企业内部,影响企业的决策,大脑根据市场信息做出的决策,迅速反映到四肢中,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这样使企业能够及时捕捉到市场信息并做出反应,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形成传导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化意识。 4.“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要求。“学习型组织”是彼特·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C管理模式下,企业上层、中层、基层能够畅通无阻的实现沟通,基层直接了解到上层的决策,上层也能了解到基层的动态,中层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企业内部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良性机制,成为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C管理模式不仅立足于儒家、道家、法家等中国传统文化,还融合了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突破传统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组织管理原有模式单纯强调做事效率以及仅注重内部沟通而不注重企业内外沟通的问题,通过对其理论框架的分析和应用,为中国企业更好地实现本土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使企业面对全球化下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变得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汝平.C管理模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张毓雄,汤跃跃.中西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共享[J].商业时代,2004(23).

第三篇:创新企业薪酬管理模式

智慧365—在线学习管理创新企业薪酬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工整体的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需有具体措施。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应该说,进一步创新国企薪酬管理模式,确保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已经时不我待。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一系列企业改制、产权结构调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促进了企业薪酬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为主的薪酬结构,职工整体的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职工工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职工收入增长缓慢,多数职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廉价使用劳动力、超时劳动等问题突出;企业经营者收入高端化导致职工心理的不平衡;企业职工收入增长责任机制处于缺失状态;劳动力要素在企业中被弱化,协商谈判工资的机制流于形式。应当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取决于社会个体物质利益实现的程度。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就背离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创新国企薪酬管理模式,确保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是减少贫富分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当前,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一要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面利益的制衡机制。一方面以建立产权约束机制为前提,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另一方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打破以往由企业单方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由企业劳动关系双方通过集体协商共同决定劳动报酬的机制。

二要建立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增长指导性的宏观调控机制。建议政府采用行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调控办法,取代原有的薪酬管理模式,使企业能进行合理的自主分配。企业根据效益的增加或减少职工的收入水平。

三要建立职工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机制。在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应认真将职工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核算出来,量化为职工在改制后的企业中的股份,让本该属于职工所有的权益转化为职工的财产权。

四要完善企业领导年薪制。企业领导者的年薪由投资者或上级主管部门来确定,并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实施结果应公开透明。

第四篇: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

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与IT综合解决方案MICS

什么是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与IT综合解决方案MICS ?

旨在从根本上消除阻碍企业流程运营而存在的流程性问题,推动企业变革,推动企业管理正规化、现代化。

以全程精准管理WPM为指导,立足中国企业实际情况,汲取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精髓,批判吸收整合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看板管理、5S管理、KPI关键管理、ISO质量管理体系等众多管理方法体系的精华,进而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融合而形成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方案。

内容特点:

1、全面综合各种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批判吸收整合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看板管理、5S管理、KPI关键管理、ISO质量管理体系等众多管理方法体系的精华

2、全面整合各种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将企业全部管理方式方法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融合(不但包含ERP系统,还包括MES、OA、CRM、WF等系统;不但包含管理系统模块、还包括各类通讯系统模块、各类硬件设备管理系统模块)

(1)管理系统模块: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执行系统ME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大型工作流WF系统,等等。

(2)通讯系统模块:内部即时沟通IM系统、自动化传真AFAX系统、无线版自动短信ASM系统,等等。这类系统主要用来保证管理功能和通讯功能完美结合,从而让系统能够跨时空地、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作用。

(3)硬件管理系统模块:计算机网络中央总控CCS系统、计算机底层保护CBP系统、各类监控保密系统,等等。这类系统主要用来保证管理系统和通讯系统软件正常运转。

(4)物联网模块:IOT自动扫描录入系统、机器设备互联网接入系统,等等。

3、全部整合各个流程纳入“数据互通制衡式”系统

将企业全部运营流程纳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不只将部分流程简单地、孤立地用软件管理)

(1)从客户业务、设计模块、工程模块、工时计算、仓管、采购管控,到生产排程、产线管控、出货备货、品质、交期,再到应收应付、成本、财务,最后是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等流程模块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

(2)要让各模块的数据能相互贯通、相互共享、相互制衡、相互印证,做到全部流程以秒速反应,彻底消除人为不规范行为和各种失误举动。

4、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地设计企业综合管理系统

由上可知:ERP只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工具而已,企业管理改善绝不是靠买一两个软件能解决的。流程模式的改善创新必须引入企业管理IT综合解决方案,必须量身定制、量体裁衣。(这也很好回答了许多企业上ERP失败的原因)

全程精准管理WPM

什么是全程精准模式系统WPM?

受美国军事领域精确制导思想理论的启发,美国管理专家安德森·琼斯、计算机专家约翰·布莱克、中国管理专家翟万宝、加拿大管理学家马克·布劳恩共同提出企业管理全程精准模式系统WPM的思想理论。在WPM的基础上他们还对“看板管理”进行了批判,形成了一套基于WPM的“看屏管理”企业运营管理方法。WPM和OSM的提出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引起

一场革命。

全程精准模式系统WPM,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革命性飞跃,是企业管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远程精确制导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融合,是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信息网络技术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系统工程。

WPM要求从客户业务、设计模块、工程模块、工时计算、仓管、采购管控,到生产排程、产线管控、出货备货、品质、交期,再到应收应付、成本、财务,最后是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等流程模块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

WPM要让各模块的数据能相互贯通、相互共享、相互制衡、相互印证,做到全部流程以秒速反应,从而达到“全程精准、快速反应、最低成本”的最高目标,又能彻底消除人为不规范行为和各种失误举动,最终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完美绩效、固化自行、透视穿透。

完美绩效

WPM通过全流程的时间精准、数量精准、质量精准、费用精准和绩效精准,对基层员工、管理人员、客户和供应商等进行快速精准地考核,从而实现毫不迟延的当前性精准激励。

固化自行

WPM将现代商业模式、企业发展模式、运营流程、管理方式,等等,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相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计算机通讯软硬件系统进行确定、固定(只是相对确定、相对固定),以达到企业稳定运营、有序运营、规范操作、规范管理,避免员工错误与失误行为,约束员工不规范与不正当行为,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自动自发运行,让企业最高层和管理人员从繁杂的管理泥潭中解放出来。

透视穿透

WPM通过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按权限对企业运作流程和员工的办公情况进行数据穿透和行为透视,让企业最高领导人对企业的情况能做到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同时,又能通过大尺寸液晶屏显示公共共享信息,以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激励。

复制扩张

WPM推动企业在固化自行的基础上,以原模型模板企业作为种子基础,做乘法,进行复制,快速扩张。

看屏管理OSM

什么是看屏管理OSM?

为实现企业全程精准管理WPM关于“全程精准、快速反应和完美绩效”精神理念,避免看板管理的重大缺陷,在企业管理中,导入“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与IT综合解决方案”MICS,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通过多个大屏幕连续公开显示各协作部门、各关键流程和各重要环节的工作任务和操作要求,让每个部门、岗位和外部协作单位都能实时清楚自己和他人的当前、未来和历史状态,从而推动企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数据流顺畅有序和快速精准地流动,最终实现整个企业运营流程的时间精准、数量精准、质量精准、费用精准和绩效精准。

看板管理的缺陷:

1、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导,往往造成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难以协同配合

2、依赖人工运转接续,十分繁琐,费时费力,大大降低流程效率

3、流程上容易出错,不宜快速追溯查证和统计

4、不能实现精准实时的绩效考核和绩效改善

5、不能实现规范、公开和透明化管理

建策软动团队简介

建策软动是一支成员来自海内外,专门从事现代企业发展模式改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现代商业模式改善创新、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IT信息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和工程实施的专家教授队伍。

建策软动在全程精准管理WPM、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与IT综合解决方案MICS、看屏管理OSM等理论研究和工程实施方面取得辉煌业绩,其研究成果被广大企业深入应用。目前建策软动在海内外,尤其在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各行各业都建立了MICS示范基地,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现代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都取得非凡效果。

建策软动内部,专家、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水平的合伙人已达到350多人,有技术加盟关系的专业人士达千人。课题组成员大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大学、美国西北工大、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也有来自金蝶、用友、华为、中兴、腾讯、甲骨文等知名公司的,目前有28个开发组,共405人。他们有深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建策软动团队发起人及其首席合伙人是中国著名管理专家翟万宝教授。他同美国管理专家安德森·琼斯、计算机专家约翰·布莱克、加拿大管理学家马克·布劳恩一起提出全程精准模式系统WPM的思想理论和看屏管理OSM的管理方法。WPM和OSM的提出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引起一场革命。

翟万宝教授同时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家海内外知名高校在此领域的特聘主讲教授,教授MBA或EMBA总裁班课程。因翟万宝教授倡导,也结合自身优势,建策软动一直高质量、成系列地向海内外著名高校输送企业管理模式改善创新与IT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建策软动开展“现代企业发展模式改善创新暨IT信息技术综合解决方案MICS”时,一般采取课题组的形式,以利于团队内部分工合作,顺利开展科研活动,也有利于筹集、申报研究经费。课题组内部象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那样,采取合伙人制度。

建策软动合伙人之间负有无限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建策软动内部是不可能分裂的,即使有团队成员(合伙人)要分离出来,也得对已有业务和客户负责到底,否则,该合伙人要受建策软动其他合伙人的无限责任追究。因此从法律责任上保证建策软动可以超越普通公司的模式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建策软动课题组比社会上普通公司要安全、可靠得多。

建策软动对外合作时,则采取公司组织的形式,以利于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策软动已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中国香港、上海、深圳、广州、佛山、中山、东莞、长沙、重庆、无锡、苏州、常州、昆明等海内外建立38家发展公司或合作中心、示范基地,在南中国建立的公司是“深圳市建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策软动在珠三角地区的经营合作。

翟万宝简介 翟万宝 管理学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约研究员。

现正主持联合国经济及社会资源开发中心项目: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与IT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筹备工作。

翟万宝教授同美国管理专家安德森·琼斯、计算机专家约翰·布莱克、加拿大管理学家马克·布劳恩一起提出全程精准模式系统WPM的思想理论。在WPM的基础上他们还对“看板管理”进行了批判,形成了一套基于WPM的“看屏管理”企业运营管理方法。WPM理论的提出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引起一场革命。

翟万宝教授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

翟万宝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商业模式与IT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研究,并进行相关课题的MBA教学工作。翟教授不同于一般的教授和研究者,他几乎每年用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操刀或引领企业变革实践,亲临企业现场进行顾问指导,主持重大管理工程和资源整合工程,甚至亲自创办企业,并取得辉煌业绩。

翟万宝教授教学工作的主要贡献:

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主讲教授,在全国巡回讲授《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创新与IT信息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IT信息技术》、《现代商业模式创新与IT信息技术》等课程;

任主讲教授,并为办学总负责人,培养了中国企业总裁CCEO研修班深圳班第一批企业家学员;

任主讲教授,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给西部市县长、市县委书记开班授课;

任主讲教授,并为办学总负责人,培养了深圳第一至十一批中国职业经理人;任主讲教授,培养了深圳第

一、二批国家人力资源师、营销师;

曾经为全球500强富士康集团、富士(中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TCL移动通讯公司、中澳合资华特尔集团、方大集团、玉湖集团、万厦居业公司、香港美居地产集团、香港歌力思集团、圣象制造集团等上百家海内外企业讲学或做顾问策划工作。

翟万宝教授顾问工作的主要贡献:

发表或撰写《现代商业模式与IT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企业管理IT综合解决方案》、《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现代商业模式研究》、《企业管理团队心理研究》、《企业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和管理改进方案》、《企业营销销售诊断分析和管理改进方案》

等论文、论著;以及起草《深圳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关于赴渝宁沪杭等市考察学习的报告》、《关于深圳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等重要文献。

第五篇:创新机制模式规范“三资”管理

我市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根据上级和市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典型引路、总结完善、全面推行”的思路,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我市党风廉政和法治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我市实行会计业务镇代记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的经联社151个,完成率为100%,经济社1893个,完成率为99.7%,已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11个,资产交易中心11个,交易系统与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对接, 并于5月份完成首宗交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三资”规范管理,纠正不合理支出票据1130张,节约开支28.7万元,清查出帐外资金65.5万多元,增加集体资产收入214.1万元。我市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推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成立市镇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工作分工,明确层级岗位职责。由市、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单独设立办公场所,制作有关印章,配备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三资”规范管理的日常工作。据统计,自2011年5月以来,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购置电脑、档案柜等设备一批;同时,安装会计软件59套,配备“三资”管理人员

230人。

二、建立平台,规范管理。我市各镇(街)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资金托管、资产协管、资源监管。服务中心整合“四个平台”,即资金管理、合同管理、镇村小型工程承发包管理和资产交易平台,并相应建立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经过运行实践,总体情况良好。目前,我市各镇(街)均已成立资产交易中心,实行资产分级交易,达到标准的统一进入交易中心交易,未达到标准的由村(居)组织交易。如恩城街道于5月24日通过交易平台成功组织了首宗交易,此交易标的物是石泉经联社大山塘林场300亩山地,发包时间为30年,交易底价是每年每亩50元租金,通过竞投,最后成交价为每年每亩175元,每年增加收入4.22万元,按30年计共增加收入126.6万元,集体资产增值2.5倍,一举为该村委会实现了脱贫。

三、完善制度,长效管理。突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落实来规范管理,为法治城市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建立简明实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促进村务管理制度化、村级决策科学化。如建立健全集体“三资”台账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村民在“三资”管理中的民主权利。到目前止,全市共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428 项。

四、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结合去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我市各镇(街)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农村的政策法规、村“两委”各项制度执行、村务决策管理和集体“三资”等涉及

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的安全高效运作。据统计,全市共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151个,监督修订完善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村规民约、合同承包等规章制度800多条,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173件,参与监督村级招投标项目109个,化解群众矛盾200多件,较好地实现了“村官”有人管、“村事”有人理。

五、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市纪委监察局协调农业、住建等部门经常深入到各镇(街)进行调研和检查,针对“三资”规范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把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量化,纳入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坚持原则、责任到位、工作能力强的镇、村干部,以及管理民主、制度完善、实现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的村、组给予表彰奖励;对管理工作不到位、责任缺乏的干部进行问责。

我市通过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收到明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但仍需不断探索、深化和巩固。下一步,我市将通过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规范合同管理和“三资”管理台帐,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三资”规范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上一篇:文言文倒装句举例下一篇:物业项目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