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2023-04-22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一标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三品一标

强化“三品一标”品牌提升 着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在创先争优活动当中,以“三品一标”为载体,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发展战略,重培育、抓认证、强宣传、严监管,做大品牌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助推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省“三品一标”产值已首次突破20亿元。 ——着力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壮大品牌。“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推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基地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本着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基地建设;认证一个产品,树立一个品牌;认证一个产品,保障一方产品平安的目的,通过认证品种的增加、生产面积的扩大、品质规格的提升、安全可靠性的保证和市场营销服务的加强,全面加快“三品一标”的发展进程,扩大“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规模,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结合实际工作,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3个,认定产地105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达140万亩,畜牧业达到52.86万头(只));认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51家,产品125个(其中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企业达到20家,产品58个);认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3家,产品65个(其中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生产企业9家,产品40个);获得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累计抽检12批次,产品850个,“三品一标”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100%,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着力搭建各种展会平台展示推介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示展销会及贸易洽谈会,让“青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跨出国门,“三品一标”品牌宣传、产品贸易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5次组团参加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和绿色食品博览会,4次组团参加农交会,3次组团参加清真食品博览会,5次组团参加“青洽会”,2次组团参加“西博会”,2次组团参加北京优质农产品展销周。先后15次获得优秀组织奖,5次获得展位设计银奖。2010年我省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这是我省参加历届有机食品博览会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金奖。青海省诺木洪农场的枸杞、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乳制品、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的富硒马铃薯、青海省海西州水产养殖场的河蟹等四家企业的产品荣获2011年中国绿色食品广州博览会“畅销产品奖”。青海省海西州水产养殖场的河蟹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Biofach China 2011 金奖”。累计正式签约2150万元,达成意向合同7.16亿元。在大型展会期间,邀请省内外主流媒体跟踪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我省“三品一标”产业发展成果。

——着力借力现代媒体常态化宣传品牌。注重“三品一标”宣传常态化,借力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多视角开展宣传报道,做到每月报刊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重点活动有报道,实现了创先争优活动与我省“三品一标”宣传工作双促进、新提升。一是采取与社会媒体合作的方式,在青海日报、青海政报、西海都市报上开辟了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宣传窗口,建立了青海省绿色食品专业网站,宣传“三品一标”政策法规、工作亮点和获证产品,积极组织人员向中国绿色食品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青海农牧信息网和《绿色食品》杂志报送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动态信息。同时,借助展会平台,扩大我省“三品一标”宣传;二是采取“润物无声和文火煲粥”的方式,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到“三品一标”和宣传工作的全过程,每年安排专项宣传经费8万元,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我省21家绿色食品企业开展了绿色食品知识竞赛。累计印制宣传资料5万余份,制作展板40多块,3次参加了省食安委在中心广场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日”活动。先后整理出版了《绿色食品知识》、《青海省“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手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资料汇编》等专业书籍5000多册。据统计,各大媒体刊登、播出、转载有关报道156篇(次)。

——着力采取强力措施进一步提升品牌。今年,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积极争取我省“三品一标”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2012-2014年青海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的单位免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对申报有机食品认证的单位减免1/3检查费的优惠政策。此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推动我省“三品一标”事业加速形成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为进一步提升“三品一标”认证权威性和品牌公信力,2012年我省正式启动了 “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将通过“三个强化三个提升”,全面提高“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一是强化生产控制,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以强化获证单位质量管理为核心,加强获证单位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与获证单位签订向社会保证质量和规范使用标志的承诺书,建立获证单位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强化认证审核,提升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按照“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严把产品认证准入门槛,严格认证程序,完善认证制度,确保认证工作质量。三是强化证后监管,提升品牌公信力。建立举报投诉制度,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并开展专项跟踪抽检、认证工作质量督导检查和获证产品专项检查等工作。

第二篇:一标施工总结封面

新建县县道X042揭家至新祺周公路加油站至金桥段公路改造工程

(一标段k0+000~k4+875)

河南乾坤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节能施组方案(一标)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第三章 本工程使用的节能材料和性能指标要求

1 第四章 本工程设计做法

第五章 施工方案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 绿色施工管理

第八章 环境保护

第九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十章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第十一章 节能与能源利用

第十一章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

56 7 8

11 12 13 1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由大厂誉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潮白河孔雀城华清园普通商品住宅小区一标段工程位于大厂县夏垫镇棋盘村102国道北侧,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00635.16平方米,由5#、7#、8#、9#、10#、11#、12#、14#楼组成,其中5#楼为地上三层的框架结构;10#、11#地下2层、地上28层;其余均为地下1层、地上28层,地上均为2.8米层高的剪力墙结构。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建筑设计图纸

6、《施工总承包合同》

第三章 本工程使用的节能材料和性能指标要求

1、外墙采用200厚外墙外贴75厚石墨聚苯板、胶粉聚苯颗粒浆料10厚,平均传热系数为0.45W/㎡.k。

2、屋面采用90厚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为0.35W/㎡.k。 3外窗采用5透明+12空气+5透明Low-E中空玻璃(在线)塑钢窗,传热系数为1.90W/㎡.k,遮阳系数Sc≤0.35。

4、不采暖地下室顶板,楼板上部贴60厚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为0.40W/㎡.k。

5、分户墙两侧各抹1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层,传热系数为1.51W/㎡.k。

6、分户楼板上贴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为0.97W/㎡.k。

7、不采暖公共部分隔墙在不采暖一侧抹25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层,传热系数为1.45W/㎡.k。

8、入户门采用成品保温门,入户门传热系数≤2.00W/㎡.k。

9、电气设备广泛采用节能型灯具。

第四章 本工程设计做法

设计布局节能措施:

1、住宅朝向南,以保证每户住宅均可获得足够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环境。

2、平面设计:户型前后通透,主卧室、起居室布置在迎风面,厨房和卫生间布置在背风面,有利于自然通风。

3、立面外遮阳:阳台遮阳与水平遮阳相接合。 建筑设计图纸做法如下:

一、 墙体施工图做法

1、墙体做法 1)地下室:

1

外墙:外墙为抗渗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

内墙:除钢筋混凝土墙外,为200厚BM连锁空心砌块,强度为MU3.5,M5水泥砂浆砌筑。

2)地上部分:

外墙及分户墙:除钢筋混凝土墙外,为200厚BM连锁砌块, 强度为MU3.5,M5混合砂浆砌筑。

内隔墙:除注明外,为100厚BM连锁砌块, 强度为MU3.5,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2、外墙做法 1)外墙涂料;

2)弹性底涂及柔性耐水腻子;

3)抹5厚DBI砂浆,中间压入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 4)胶粉聚苯颗粒浆料10厚;

5)聚合物砂浆粘贴75厚石墨聚苯板; 6)砌块或混凝土基层;

3、分户墙做法

1、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抹5厚粉刷石膏,中间压入一层中碱玻纤网格布;

3、10厚膨胀波化微珠;

4、钢筋混凝土墙或BM连锁砌墙;

5、10厚膨胀波化微珠;

6、抹5厚粉刷石膏,中间压入一层中碱玻纤网格布;

7、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3、不采暖公共部分隔墙做法

1、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抹5厚粉刷石膏,中间压入一层中碱玻纤网格布;

3、钢筋混凝土墙;

4、2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层;

5、抹5厚粉刷石膏,中间压入一层中碱玻纤网格布;

6、涂料面层。

二、 塑钢门窗及门连窗

1)外门窗均采用内白外咖啡色塑钢窗框, 所有门窗框料及节点玻璃厚度均由生产厂家根据小区所在地地区风压要求经计算确定,并需满足国家荷载规范、抗震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和避雷要求。

2)所选型材系列(需由专业公司计算选用)根据门窗立面形式由甲方分包。 3)铝合金门窗安装高度小于900以及面积大于1.5平方米和七层及七屋以上的玻璃均为安全玻璃。

4)窗台高度小于900的窗台必须加装护栏,护栏做法详见大样图。 5)玻璃的材质按节能设计的玻璃材料表选用。

三、屋面工程做法

1、上人平屋面建筑做法 1)构造做法: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3m×3m分缝,缝宽10,缝填聚苯板,缝上部填6mm高改性沥青膏;

2、0.4厚塑料膜;

2

3、3+3自聚酯胎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4、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5、最薄30厚轻集料混凝土找2%坡;

6、90厚挤塑聚苯板;

7、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板随打随抹平。

2、不上人平屋面建筑做法 1)构造做法:

1、抹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内配14号镀锌钢丝网,网孔30,分缝处钢丝网断开,双向分缝中距1.5m×1.5m中距U型塑料条分缝;

2、3+3聚酯胎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3、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4、最薄30厚轻集料混凝土找2%坡;

5、30厚挤塑聚苯板;

6、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板随打随抹平。

四、楼地面工程做法

1、地下室顶棚做法

1、预留30厚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50厚C15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加热管上皮最薄处≥30厚,沿外墙内侧贴20×50宽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高与垫层上皮平;

3、铺18号镀锌低碳钢丝网(网孔50×50),用扎带与加热管绑牢(用固定卡子固定时无此道工序);

4、铺真空镀铝聚脂薄膜绝缘层;

5、60厚挤塑聚苯板(30kg/m3);

6、钢筋混凝土楼板;

7、结构板底打磨,预留层面(业主自理)。

2、分户楼板做法

1、预留30厚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50厚C15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加热管上皮最薄处≥30厚,沿外墙内侧贴20×50宽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高与垫层上皮平;

3、铺18号镀锌低碳钢丝网(网孔50×50),用扎带与加热管绑牢(用固定卡子固定时无此道工序);

4、铺真空镀铝聚脂薄膜绝缘层;

5、20厚挤塑聚苯板(30kg/m3);

6、钢筋混凝土楼板。

3、地下室顶板防水建筑做法(适用于种植屋面,花池)

1、种植土;

2、土工过滤布(聚丙烯或聚酯材料),(大于等于200g/㎡);

3、60mm高塑料(或橡胶)排水防根刺凸片,凸点向上;

4、50厚C20混凝土保护层,双向配筋^16@150,按6mX6m设伸缩缝,缝内填高分子密封膏。

5、0.4厚聚氯乙烯薄膜;

6、防水卷材。(铺贴防水前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7、20厚1:2水泥沙浆找平层;

8、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

3

4、卫生间楼面做法

1)卫生间的洁具应先确定,以便确定排水、给水管的位置;卫生间完成面最高点比厅房完成面低20。 2)构造做法:

1、预留30厚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0.2厚真空镀铝聚酯薄膜;

3、1.5厚单组份聚氨酯涂膜防水层;

4、最薄处50厚C15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从门口向地漏找1%坡,加热管上皮最薄处≥30厚,沿外墙内侧贴20×50宽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高与垫层上皮平;

5、铺18号镀锌低碳钢丝网(网孔50×50),用扎带与加热管绑牢(用固定卡子固定时无此道工序);

6、铺真空镀铝聚脂薄膜绝缘层;

7、 20厚挤塑聚苯板(30kg/m3)保温层;

8、钢筋混凝土楼板随打随压光(四周浇注200高同墙厚砼返坎)。 厨房间楼面做法

1)厨房建筑完成面比客厅建筑完成面低10。 2)构造做法:

1、预留30厚装修面层(业主自理);

2、50厚C15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加热管上皮最薄处≥30厚,沿外墙内侧贴20×50宽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高与垫层上皮平;

3、铺18号镀锌低碳钢丝网(网孔50×50),用扎带与加热管绑牢(用固定卡子固定时无此道工序);

4、铺真空镀铝聚脂薄膜绝缘层;

5、20厚挤塑聚苯板(30kg/m3);

6、钢筋混凝土楼板随打随压光(四周浇注200高同墙厚砼返坎)。 外连廊楼面做法

1)通用说明:完成面比公共区域建筑完成面低50。 2)构造做法:

1、最薄20厚1:2.5水泥砂浆找1%坡;

2、1.5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3、5厚聚合物砂浆,压入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

4、聚合物水泥砂浆粘贴30厚挤塑聚苯板;

5、钢筋混凝土板,表面清平。

五、 配电与照明工程做法

根据建筑不同的使用功能,采取不同的照度从而选用不同的照明灯具,住户内一般照度设计照度为100LX,相对功率密度值不宜大于7W/每平方米。

荧光灯及其它气体放电灯均要求选配节能型功率因数不低于0.9的电子镇流器。各住户内照明灯具设计不选型,二次装修时用户自定.要求照度不低于100LX,功率密度每平方米约7W,显色指数值R约80,要求一般环境内不选用白炽灯。

除一般照明外,本工程内的公共场所如低压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均设 事故照明灯, 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0min, 在主要出入口设场致发光的疏散标志灯(自带蓄电池)。

4

第五章 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建筑设计节能按要求验收,我司将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确保不降低本工程的节能效果。

一、 材料及半成品材质的控制

在施工前即向所有参于节能工程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节能工程技术交底,尤其是材料员及工地试验员,要求在选择工程材料上面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节能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入现场。

砌体材料,除了保证砌块的强度(≥3.5Mpa)之外,必须核实砌体材料的保温节能性能,必须保证一定的容重,不得超过节能要求的容重值≤1000kg/m3;

本工程30、75mm厚石墨聚苯板,必须有必要的出厂合格证并进行有见证送检,确保材料导热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石墨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合格证明,选择有相应的资质、国家认可的建材厂家进行购货;

塑钢门窗材料。门窗设计图必须征得设计部们的认可,在进场前,要求供货商送材料样板,必须是符合要求的材料方可以批准进入现场,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仔细核对、抽查、有监证送检,达到设计要求标准后方可以进行安装。

由于我司承建范围是公共部分照明用电及户内预埋,按照规范规定,所有用电电缆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必须有见证送监,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所有照明用具必须具备相关质量合格证明。

二、施工过程控制

1、外墙砌体必须认真砌筑,保证砌体的材料的饱满粘接,必须按现行国家的施工规范、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墙体拉接筋打设必须按图纸及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打设,锚拉筋长度数量必须满足要求,并满足砌体材料的模数要求;

所有砌块必须是封底口朝上,保证砌筑砂浆的饱满度;

进行墙体的砌筑分划带线砌筑,保证墙体砖缝的平直度及均匀性;

砌体砌筑至大梁梁底时,预留200mm高度不砌,待墙体沉实一周后方可用提刀灰进行斜顶砌筑,提刀灰的和易性必须满足提浆砌筑要求,以保证斜顶砖灰缝的密实度;

对于结构混凝土体与砌体的分界,必须按要求封挂设计要求的钢丝网,以保证墙体外抹灰面的抗裂性能。

2、屋面保温层施工

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施工控制:

严格控制挤塑聚苯板的质量要求和厚度,保证保温层材料的导热性能; 保证挤塑聚苯板保温层的平整度。 挤塑聚苯板的施工控制:

采用挤塑聚苯板相应粘胶剂进行认真粘贴,挤塑板必须密实拼缝,并进行满铺满粘,对于突出屋面构件细部进行裁割粘贴。

3、外墙装饰控制

统一打设灰点进行控制,保证找平层面层厚度,尤其是墙柱梁体所谓导热过桥面的水泥砂浆厚度,

进行砂浆找平的认真搓实,按设计规定认真掺加聚胺脂胶水,保证密实度;

对于跳洞眼,钢管拆除后,必须清理干净,采用砌块进行认真塞实,三次进行修平,

5

减少该部位的密实度,减少收缩。

4、外墙塑钢门窗安装工程控制

必须核实塑钢材料的品种规格,方能进行安装,特别是安全玻璃部位的明确,确保不能出现错误;

塑钢窗框安装完成后,进行墙顶认真清理,表面扫浆,采用弱碱性水泥砂浆仔细塞实一日后,拆除木契、清理再次进行修补塞实,塞缝表面进行搓实,表面做水泥基防水涂膜,待凝固后进行保养;

按设计要求进行门窗洞口修补,压实,对于接缝处必须认真压实,首先应先湿水阴干,套浆,而后进行修实;

门窗洞外墙面砖粘贴完毕后,除采用108水泥浆进行认真勾缝外,对于水泥与窗框处必须进行打胶处理,所用胶水必须具备相关政府质检部门签发合格证明及出厂合格证明;

塑钢施工完毕合,必须做密闭性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认真调整。

5、水电材料

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及图纸要求的节能材料进行购货安装。

三、施工中间验收与成品验收

我司安排专门质量检查人员,根据节能工程节能要求进行认真检验,按照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分批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图象记录,作好如下资料及记录,具体如下:

1、所用与保温节能主要的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有要求的有监证送检报告;(建筑外窗的三性检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等)

2、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和洽商等;

3、施工日记;

4、分段验收记录、隐蔽验收记录(主体结构验收记录,外墙砌体结构隐蔽验收记录,外架打底隐蔽验收记录,铝合金门窗塞缝成品隐蔽验收记录,屋面挤塑聚苯板保温层隐蔽验收记录,挤塑苯板保温层验收记录)图像记录。

5、质量检查记录等等。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我司项目部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明确质量管理网络,划定质量负责范围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如下:

整体质量管理体系以PACD循环进行控制,材料不合格,由技术负责人、材料负责人进行确定控制;

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向各级进行传达; 施工过程控制;

过程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再交底,再进行实施工,循环复始,以保证工程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图所示:

6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专业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施工管理科技术质量科经营管理科材料设备科办公室工 长施工劳务队长施工班组

二、合同控制

在施工前即与参于本工程施工的劳务班组签订内部劳务合同,在合同中即明确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做法,并明确不按要求的处罚措施,从经济上控制班组至工人,以保证施工技术交底的落实。

三、施工过程检查及处罚措施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分段分块划定验收区域,分步骤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即进处罚,并作再次交底,在施工中必须防范于未然,及时验收,不能已成就大面积失误后再进行检测,一方面减少处罚难度,另一方面也确保工程质量。

四、质量问题预防护处理措施

有预见性预计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做好下一步的质量整改措施,对检查出来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章 绿色施工管理

第一节 组织说明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做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人员组织见附表一。。 第二节 规划管理

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按我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7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尽量避免工地现场材料浪费,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第三节 实施管理

1、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第四节 评价管理

根据绿色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我评估。 第五节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在施工方案中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根据实际场地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第八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扬尘控制

1、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及时清洗车辆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带。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密目网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利用吸尘器清理,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4、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5、现场具体措施:

(1)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总包牵头,组织业主、○监理考察选定综合实力强的全封闭花园式搅拌站。 2场地的封闭及绿化:○现场内所有的场地均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车道范围200mm厚,其余150mm厚。难以利用的空地做成花池,种花美化。

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回填土,砌筑用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者苫布进行覆

8

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运土坡道要注意覆盖,防止扬尘。

3封闭式垃圾站:在现场设置三个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用塔吊吊运至垃圾站,对垃○圾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分拣、存放,并选择有垃圾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外运至规定的垃圾处理场。

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齿锯切割木材时,在锯机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钻孔用水钻进行,在下方设置疏水槽,将浆水引至容器内沉淀后处理。 4钢筋接头:大直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减少焊接产生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大口○径管道采用沟槽连接技术,避免焊接释放的废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5撒水防尘: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撒水,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撒水车内,边走边○撒。撒水车前设置钻孔的水管,保证撒水均匀。

6利用吸尘器清理:结构施工期间,对模板内的木削、废渣的清理采用大型吸尘器吸尘,○防止灰尘的扩散,并避免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

7现场周边围墙:现场周边按着用地红线砌围墙,高度2.2米,即挡噪声又挡粉尘。围墙○外面按照建设单位的CIS手册设计。由于有两边围墙在城市绿化带上,在围墙施工期间我们尽量减少对绿化带的破坏,保持其原始形态。

8车辆运输防尘:保证运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散装货箱带有可开启式翻盖,装料至盖底为止,限制超载。挖土期间,在车辆出门前,派专人清洗泥土车轮胎;运输坡道上设置钢筋网格振落轮胎上的泥土。在完全硬化的混凝土道路上设置淋湿地毡,防止车辆带土和扬尘。 (2)废气排量控制

1与运输单位签署环保协议,使用满足本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2项目部自用车辆均要为排放达标车辆。 ○3所有机械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提供,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第二节 噪音与振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使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该项目降低噪音具体措施: (1)一般设备噪音控制:

塔吊:本工程使用两台塔吊,一台新购买,另一台保养良好,性能完善;运行平稳且噪音小。

钢筋加工机械:本工程的钢筋加工机械全是新购置的产品,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噪音小。

(2)木材切割噪音控制:在木材加工场地切割机周围搭设一面围挡结构,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3)混凝土输送泵噪音控制:结构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送车位置,布置在远离人行道和其他工业区域的空旷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设备,必要时在输送泵的外围搭设隔音棚,减少噪音扰民。

(4)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浇筑。选择低噪音的振捣设备。浇筑地下室底板争取采用溜槽加窜筒下料,减少噪音和工程费用。 第三节 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

9

施工范围。

(1)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具体措施:

1设置焊接光棚:钢结构焊接部位设置遮光棚,防止强光外射对工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对于板钢筋的焊接,可以用废旧模板钉维护挡板;对于大钢结构采用钢管扣件、防火帆布搭设,可撤卸循环利用。

2控制照明光线的角度:工地周遍及塔吊上设置大型罩式灯,随着工地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地上设置的碘钨灯照射方向始终朝向工地内侧。

3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 ○ 第四节 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 具体措施:

1雨水:雨水经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由于场地全硬化,这样减轻了沉积物的数量。○ 2污水排放: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附近设置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3设置隔油池:在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置二级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由专门养殖场收走。

4沉淀池设置:二级沉淀池设置在现场大门处,基坑抽出的水和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泥○土车等的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第五节 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该项目隔油池天天清理,排水沟和沉淀池每月清理两次。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废旧电池要回收,在领取新电池时交回旧电池,最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公司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机械机油处理:在机械的下方铺设苫布,上面铺上一层沙吸油,最后集中找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第六节 建筑垃圾控制

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建筑垃圾已经占到垃圾总量得30%~40%,这些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10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在该工程中我们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1. 固体废弃物减量化:

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

实行“工完场清”等管理措施,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负责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扫干净。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

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如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 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件,减少现场切割。 2.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模板来钉做一些维护结构,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等。

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来搭设道路边的防护板和后浇带的防护板。

每次浇注完剩余的混凝土用来浇注构造柱、水沟预制盖板和后浇带预制盖板等小构件。 3.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由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

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由造纸厂回收再利用。

废旧不可利用钢铁的回收:施工中收集的废钢材,由项目部统一处理给钢铁厂回收再利用。

办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用的废弃墨盒由制造商回收再利用。

第七节 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第九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一节 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第二节

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11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第三节

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第四节

装饰装修材料

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6、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第五节

周转材料

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第十章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第一节

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

12

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第二节

非传统水源利用

1、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3、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第十一章

节能与能源利用

第一节

节能措施

1、能源节约教育:施工前对于所有的工人进行节能教育,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电源控制出,贴出“节约用电”、“人走灯灭”等标志,在厕所部位设置声控感应灯等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2、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3、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6、设立耗能监督小组:项目工程部设立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管理小组,除日常的维护外,还负责监督过程中的使用,发现浪费水电人员、单位则予以处罚。

7、选择利用效率高的能源:食堂使用液化天然气,其余均使用电能。不使用煤球等利用率低的能源,同时也减少了大气污染 第二节

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第三节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第四节

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13

第十二章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第一节

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第二节

临时用地保护

1、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第三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板房。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4、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5、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该项目我们在二期开发土地上搭设临建,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附表一: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统筹协调、安排各项工作;

副组长:(现场负责人) 负责现场的绿色施工实施;

(安全主任)

人员安全及防护措施;

(技术总工) 制定绿色施工工艺措施;

组 员(材料员) 统计进场材料情况及计划;

(后勤负责人)

节水节能,场地卫生监督及实施;

(混凝土工长)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混凝土回收利用登记;

(钢筋工长)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钢筋回收利用登记;

(电气工长)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材料回收利用登记;

(木工工长)

直接负责实施施工方案及木料回收利用登记;

(资料员)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四篇: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下穿一标项目部自查报告

我项目部接到苏州市高新区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隐患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后,由项目经理带队对施工现场及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现检查情况如下:

1、施工现场部分二级配电箱存在一闸多机现象;

2、临电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3、基坑开挖临边防护部分缺失;

针对以上检查出现的问题,项目部将责任落实到人,限定12月16日前完成整改。整改完成后,项目经理将带队进行复查。

第五篇:“三品一标”水产品认证标准及程序

一、无公害水产品认证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标准

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应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3部分:

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技术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前提。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淡水渔业水源水质要求包括水质的感官标准:色、嗅、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 养殖水质标准(SCl050-2001)》的规定;海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SC/T2008,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即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和氟化物(F)的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591996)》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规定了汞、镉、铜、砷、铬(六价)、铜、锌及六六

六、滴滴涕的含量限量。其残留量应符合《土地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R规定。

2 无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加工技术等。在整个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引用HACCP体系,即对水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找出其关键控制点,以便对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使水产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标准。

2.1优质、健康苗种生产技术

①优良亲本培育技术 用于繁殖的亲本应来源于原、良种场,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亲本在培育过程中应投喂优质的、营养全面的饲料;不同种鱼类的亲本应在不同的池中进行饲养管理;人工繁殖后应及时对亲鱼建立档案,以供来年参考利用。

②规范的苗种繁育技术 亲鱼催产应把握好最佳催产时间,并使用符合规定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用量适量;鱼苗孵化时应控制好水温、水质;鱼苗出膜后应投喂足量、适口的开口饵料;同时进行病害防治,防治用药应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③主要养殖品种的良种选育技术 水产苗种质量应符合水产原、良种的有关标准,选育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检验合格;水产苗种应加强产地检验检疫,检验合格方可出售或用于生产。

2.2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及规范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渔药、饲料、农药、肥料等的使用。

①渔药使用准则无公害水生动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虫、敌害生物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混养和密养,使用高效、低残留渔药;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五氯酚钠和氯霉素。外用泼洒药及内服药具体用法及用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l051-200t)》的规定。

②饲料使用准则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氨基酸、蜕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如己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防治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其他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l051-2001)》的规定;不得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兽药。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使用的饲料卫生指标及限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SCl052-2001)》的规定。

③农药使用准则稻田养殖无公害水产品过程中对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有扑虱灵、甲胺磷、稻瘟灵、叶枯灵、多菌灵、井岗霉素,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具体使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SC/T1054—2001)》的规定。

稻田养殖使用农药前应提高稻田水位,采取分片、隔日喷雾的施药方法,尽量减少药液(粉)落入水中,如出现养殖对象中毒征兆,及时换水抢救。

④肥料使用准则养殖水体施用肥料是补充水体无机、营养盐类、提高水体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施用不当(指过量)又可造成养殖水体恶化并污染环境,造成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施肥主要用于池塘养殖,针对的养殖对象主要为鲢、鳙、鲤、鲫、罗非鱼等。

肥料的种类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允许使用的有机肥有:堆肥、沤肥、厩肥、绿肥、沼气肥、发酵粪等;允许使用的无机肥有:尿素、硫酸氨、碳酸氢铵、氯化氨、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石灰、碳酸钙和一些复合无机肥料。肥料的使用方法及施用量可参照《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SC/T1016.5-1995)》要求进行。

2.3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准则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原料应来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品质新鲜,各项理化指标符合相应无公害水产品的品质要求;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鲜、保活措施;运输工具、存放容器、储藏场地必须清洁卫生。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工厂、冷库、仓库的环境卫生,加工流程卫生,包装卫生,储运安全卫生和卫生检验管理应符合《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CBl2694-90)》及《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SC?F3009-1999)》的规定。接触原料的刀具、操作台应使用不锈钢材料。存放容器应使用无毒、无气味、不吸水、耐腐蚀并能经得起反复冲洗与消毒的材料制成,表面光滑,无凹坑或裂缝。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CB5749-1985)》的要求;所用海水应符合《海水水质量标准(CB3077-1997)》规定的第1类;生产过程使用的冰应符合《人造冰(SC/F9001—1984)》的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如果生产过程巾需要加入添加剂时,其添加剂总类、数量、加入方法等,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CB2760-1996)》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

2.4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必须是国家批准可用于食品的材料。所用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在干燥通风的专用库内存放。内外包装材料分开存放,直接接触水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内容造成直接的和间接的污染。

3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包括了水产品的感官指标、鲜度指标及安全卫生指标。

3.1感官指标无公害水产品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鱼类

外观 体表光泽无病灶、有鳞鱼鳞片完檗,无鳞鱼粘液混浊。眼球外突饱满透明,鳃丝清晰、鲜红或暗红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内脏清晰可辨无腐烂

鲜活度 活体或刚死不久

贝类螺、蚬

外观 壳无破拗和病灶,受刺激后足部快速缩入体内,贝壳紧闭

色泽 外壳光洁亮泽,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休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右弹性 鲜活度 活体

甲壳类虾、蟹

外观 甲壳光洁、完好无损,眼黑亮,鳃乳白色十透明,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

色泽 虾:青灰戎青虢色 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呈半透明

鲜活度 蟹活体,虾活体或刚死不久

爬行类龟、鳖

外观 体表完整无损,鳖裙边宽而厚。爬行、游泳动作自如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

鲜活度 活体

两栖类养殖蛙类

外观 体表光滑有粘液,腹部呈白色或灰白色,背部绿褐色或深绿色,后肢肌肉发达,弹跳能力强

色泽 保持活体状态固有体色

气味 无异味

组织 肌肉紧密有弹性 鲜活度 活体

3.2鲜度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30mg/100L<海产品)、≤20mg/100g(淡水产品);pH≥6.3。

3.3安全卫生指标

水产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汞(以Hg计)≤0.3mg/kg;砷(以As计)≤0.5mg/kg(淡水鱼);无机砷≤0.5mg/kg(海水鱼)、≤1.0mg/kg(贝类等其它海产品);铅(以pb计)≤0.5m沙kg;镉(以Cd计)≤0.1mg/kg(鱼类);氟(以F计) ≤2.0mg/kg(淡水鱼);铬(以Cr计)≤2.0mg/kg(鱼,贝类)。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限量:土霉素≤0.1mg/kx;四环素≤0.1mg/kg;磺胺类≤0.1mg/kg;氯霉素、青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已烯雌酚不得检出。

有毒有害物质:组胺≤100mg/100g(鲐够鱼类)、≤30mg/100g(其它海水鱼类);苯并芘≤5mg/100g;多氯联苯≤0.2mg/kg(海产品);N—二甲基业硝氨≤4μg/kg(海产品)、N—二乙基亚硝氨≤7μg/kg (海产品);二氧化硫≤100mg/kg(冻鱼、冻虾类)。

养殖水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敌百虫≤1.0mg/kg;六六六≤2mg/kg;滴滴涕≤1mg/kg;亚胺硫酸≤0.5mg/kg。

生物毒素及微生物批标限量:麻痹性贝类毒素(PSP)≤80μg/kg;腹泻性贝类毒素(DSP)不得检出;菌落总数≤1.0×105个/g;大肠菌群≤30个/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具体可参见《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巾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C3013—2001)》及《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渔药残留最高限量(SC3012—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程序

一、认证申请

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具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有效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程序如下:

1、申请人向认证中心,分中心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部门领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有关资料。

2、申请人向所属行业的分中心递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以下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和产地认定材料。

2)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3)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材料审查

各分中心收到上述材料后,由综合部登记、编号。当日移交给认证审查部。认证审查部接到申报材料后,填写认证报告第1页内容并准备材料审查表,组织检查员(2人以上)根据审查表内容进行材料审查,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填写材料审查意见。

分中心认证审查部综合检查员的材料审查意见,得出以下四种结论之一:

a)符合要求;

b)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充说明;

c)需现场检查;

d)不符合要求。

若结论为“符合要求”,则进行产品检测;若结论为“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充说明”,签发《补送材料通知单》,若结论为“需现场检查”,则在2个工作日内,材料审查人员编写现场检查表中的检查内容。然后进行现场检查;若审查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则签发不同意报批通知单。

三、现场检查

文件审查结果,如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查,则组成现场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

1、检查组的组成:检查组成员由具备检查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并将检查员名单和现场检查计划书面通知受审核单位,得到受审核单位的书面确认。

2、现杨检查:检查组按现场检查表中的检查内容进行逐项检查,最终,每位检查员填写现场检查表和现场检查意见,各分中心根据现场检查表和现场检查意见出具分中心现场检查报告。

四、产品检测

对通过材料审查或现场检查(必要时)的企业进行产品抽样检验。产品检验将委托合格检测机构承担。检测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向认证中心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五、认证结论

各分中心综合材料审查、现场检查(需要时)结论和《产品检验报告》对申报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分中心审查结论:同意报批或不同意报批,并将认证报告及相关材料汇总后报认证中心。

六、认证审核

认证中心对分中心提交的认证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在5个工作日将审核意见填入《认证报告》并报送技术委员会。

七、颁证

技术委员会对认证材料、产品检测报告和《认证报告》等进行全面评审,15个工作日内得出认证终审结论:同意认证;不同意认证。认证报告经认证中心主任审批后,将《认证结论通知单》寄送给申请者。

八、证书和标志发放

认证证书由认证中心主任签发。并根据获证方的生产规模和包装型式决定认证标志的发放数量。

九、备案

认证中心自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后30个工作日内,将颁发的认证证书副本同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十、续报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如需继续使用的,须在有效期满前90日按申报程序办理续报手续。

二、绿色水产品认证

绿色水产品的标准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2.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

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绿色水产品标准。由于绿色水产品的生产程序较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它不仅涉及到养殖业的养殖环境和条件,而且还与饲料加工、苗种培育、鱼药生产、环保科学、营养学、食品卫生科学相结合。

绿色水产品的养殖管理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符合绿色水产品的要求,我们大力提倡健康的养殖模式。健康养殖主要包括种质管理、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防疫管理四个方面。

(一)种质管理

1.选择无污染性病原携带的亲体。

2.受精卵消毒。

3.育苗用水需沉淀、消毒,使整个育苗过程呈封闭状态,无病原带入。

4.种苗培育过程不滥用防治药物。

5.保证使用成熟卵及精子,并投喂高质量饵料。

6.种苗出场前,进行严格检疫消毒。

(二)环境管理

养殖水体的要求必须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执行。该标准就渔业水质规定了33项限定指标,同时还增加了农药残留量的限定指标。

(三)饲养管理

在合理密度基础上,实施“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饲,以及坚持清塘,重点检测,认真记录和及时采取措施的管理制度。还应使用高效、系数低、适口性好、稳定性高的配合饵料。因为饵料的利用率与养殖环境的好坏有密切关系。

(四)防疾管理

2000年9月7日,农业部渔业局发出的农渔养(2000)17号文件,列出了渔药推荐目录及使用方法,养殖防疫应以此为准。

绿色食品标志申请认证程序

一、申请认证企业向市、县(市、区)绿色食品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办),或向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索取并下载《绿色食品申请表》。

二、市、县(市、区)绿办指导企业做好申请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对申请认证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和指导,明确申请认证程序及材料编制要求,并写出考察报告报省绿办。省绿办酌情派员参加。

三、企业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根据《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自查、草填,并整改,完善申请认证材料;市、县(市、区)绿办对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绿办。

四、省绿办收到市、县(市、区)的考察报告、审核表及企业申请材料后,审核定稿。企业完成5套申请认证材料(企业自留1套复印件,报市、县绿办各1套复印件,省绿办1套复印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套原件)和文字材料软盘,报省绿办。

五、省绿办收到申请材料后,登记、编号,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下发《文审意见通知单》(附件6)同时抄传中心认证处,说明需补报的材料,明确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计划。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补充材料。

六、现场检查计划经企业确认后,省绿办派2名或2名以上检查员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并在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绿办提交《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

七、检查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同时进行产品抽检和环境监测安排,产品检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报告由产品检测和环境监测单位直接寄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同时抄送省绿办。对能提供由定点监测机构出具的一年内有效的产品检测报告的企业,免做产品认证检测;对能提供有效环境质量证明的申请单位,可免做或部分免做环境监测。

八、省绿办将企业申请认证材料(含《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有关材料)、《绿色食品现场检查项目及评估报告》、《绿色食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省绿办绿色食品认证情况表》报送中心认证处;申请认证企业将《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基本情况调查表》报送中心认证处。

九、中心对申请认证材料做出:“合格”、“材料不完整或需补充说明”、“有疑问,需现场检查”、“不合格”的审核结论,书面通知申请人,同时抄传省绿办。省绿办根据中心要求指导企业对申请认证材料进行补充。

十、对认证终审结论为“认证合格”的申请企业,中心书面通知申请认证企业在60个工作日内与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同时抄传省绿办。

十一、申请认证企业领取绿色食品证书.

三、有机水产品认证

水产养殖有机认证标准

1、一般原则

1.1有机水产养殖业是一种开放式或人为开放式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化学药物、人工药物诱导生产的苗种、非天然原料制成的配合饲料,并利用水域的自然生产力来进行生产,以提供高营养、优质的水产食品为根本目的。

1.2有机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中应控制外来的投入品,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天然水域的自然生产能力。尽可能持续利用并保护水域资源,维护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

1.3有机水产养殖涵盖的范围较广,它涉及的水域有淡水、海水、盐碱水和半咸水等;养殖的场地有水库、河流、湖泊、港湾、滩涂、近海和深海等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有网箱、网栏、网围及增殖放流等;养殖的对象包括各个生产阶段的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杂食性及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4在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的水产生物可以作为有机水产养殖对象进行认证,但按照基本程序不能够检查的生物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转换期

2.1有机转换期的确定

转换期不应少于转换生物的一个养殖周期。转换期长短应由认证机构根据转换生物的种类、生命周期、环境因素、养殖场地、养殖水域、过去残存废物、沉淀和水质等因素具体制定。如果认证机构允许引入了其它常规生物,其转换期也应考虑新被引入的生物。

2.2转换计划

转换开始时应制定详细的有机转换计划,转换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和现状;

2)转换的时间表;

3)转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4)转换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2.3转换的内容

转换包括养殖水域的确定、养殖对象选择以及营养、疾病控制等养殖过程和水产品捕捞、运输、粗加工等。

2.4转换的条件

下列情况不需要转换期:

1)在水体自由流动而且未遭受本标准禁用物质影响的开放水域的野生固有生物;

2)有机生产的各种条件,如水质、投入品(饲料、药物和其它物质)可以被检查、监控,并符合相关标准。

2.5如果整个养殖水域不能够一次转换,那么被分割的各个小的转换水域应该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标准,且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常规和有机生产单元之间应该有明显特征的隔离带。

2)转换期内的各个生产过程不能够在有机与常规管理之间来回转换。

3、养殖场地

3.1原则

根据保护周围的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原则确定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包括其相关附属场地)应该距离污染源和常规水产品生产有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

3.2养殖场选址的基本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

1)方圆100km以内无矿场、核电站等潜在的污染源,以及无废水处理不达标的化工厂、造纸厂、制革厂等;

2)流入养殖场地的地表径流不含有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

3)水源要符合GB11607中2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4)养殖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不可治愈的水产动物疾病;

5)养殖场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渔药等。

4、养殖对象

4.1原则

养殖对象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包括环境条件、饵料生物的来源以及养殖对象和水域中和其它生物的协调等)生长的种类,苗种应该主要来源于天然繁育、人工捕捞;经认证机构的许可,也允许使用非自然生产的繁殖方法(如亲鱼的非药物方式催产、鱼卵的人工孵化等)获得苗种

4.2苗种来源

1)应主要选择自然繁育或在已确认无污染水域捕捞的地方优良品种。

2)引入的外来生物应该来自有机生产养殖系统。

3)如果引入常规水生生物时要得到认证机构的允许,且在有机系统内至少生活三分之二的生命周期。引入的数量每年不超过养殖场同类有机水产动物的10%,但以下情况除外:

1)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或人为危害;

2)有机生产养殖场和有机生产规模扩大;

3)在养殖场内建立另一种新的水产生物的生产;

4)小规模生产。

4.3不允许选择的养殖对象

不允许使用多倍体、转基因技术以及性激素等禁用药物诱导生产的水产生物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5、管理

5.1放养基本原则

放养的模式、密度、规格和混养的比例等应根据水产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来制定。水产生物的活动应符合其天然生态条件下的行为方式。在引进外来生物时,应对当地原有水产生物的健康不产生危害。

5.2应有足够的措施避免下列情况发生:

1)放养对象的逃逸;

2)其它水域生物的侵入;

3)天敌对放养生物产生的影响。

5.3水质管理

1)养殖水质应达到GB11607的2类水质标准。

2)保护和加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间所有生物的良性循环。 3)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禁止使用有机化学合成药物。

4)不在建筑材料和生产设备中使用影响水体环境和水产动物健康的物质(如含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材料和渗渍物质)。

5)制定防止水温剧烈变化的措施。

6)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养殖水质的检测并进行记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水产养殖生物出现反常行为,应根据生物的需求对水质进行检测,且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案。

5.4投喂

5.4.1基本原则

饲(饵)料应该营养全面、无污染、新鲜,并且根据水产养殖对象的生长和健康需求投喂。积极倡导使用天然饵料饲养,尽量减少残饲(饵)料流失到环境中。不适合人类消费的经有机认证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水产品可以用作有机水产养殖饵料使用。

5.4.2配合饲料的基本要求

1)饲料原料应该由经有机认证的饲料原料或野生饵料组成,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5%(干重)的饲料原料来自常规系统。

2)可以用于制作配合饲料的蛋白源原料有:底层白鲑鱼类的鱼粉、多脂鱼类的鱼粉、海洋哺乳动物加工成的可溶性原料以及经有机认证的植物蛋白。在饲料的配比中,允许50%动物蛋白来自于不适合人类消费的并经有机认证的动物的副产品、下脚料或其它材料。

3)在遇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5.4.2中2所提及的百分比允许超出。

5.5允许使用和不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

5.5.1允许使用天然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对人工合成或非天然形态的物质,在使用时应得到认证机构的认可。

5.5.2以下的原料允许使用: 1)供食品用的细菌、真菌和霉菌;

2)食品工业的废料(如糖蜜)

3)植物性产品。

5.5.3下列产品(或该产品的其它任何形式)不能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1)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和兴奋剂;

2)人工合成的诱食剂;

3)用溶剂(如乙烷)提取的饲料;

4)尿素;

5)纯氨基酸;

6)基因工程生物或产品;

7渔药,但不包括非化学合成的用于增强机体功能的营养性渔药;

8)本准则9.4.3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

5.5.4限制直接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饵料;在天然水域中禁止使用人粪尿及畜禽粪尿。

5.5.5如遇特殊天气情况,需适当使用部分人工合成的化学防腐剂,但应经认证机构认可。

6、疾病控制

6.1原则

疾病防治应重视维护环境和养殖对象微生态平衡的理念,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所有的防治措施应围绕抵抗病虫害和防止疾病的传染而进行。所有管理措施特别是生产水平和生长速度应根据生物的健康而定。应尽量减少活的水产生物的搬运,以免因损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选择疾病治疗措施的时候,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

6.2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

根据养殖对象可能发生的疾病预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生态防治、免疫防治以及非化学的药物防治。疾病发生后应查找原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时,生物的方法和非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应首先予以考虑。疾病防治应尽可能减少对养殖对象和环境的危害与影响。对于不可治愈的疾病,应及时将养殖对象焚烧销毁。

6.3允许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6.3.1提倡采用物理与生物的方法治疗养殖对象的病害。在控制得力的情况下,经认证机构认可,允许使用安全性高的部分渔药和天然植物药。

6.3.2如果本地区发生某种病害,在其它管理技术不能控制且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允许进行疫苗防治,但是活疫苗应无外源病原污染,灭活疫苗的佐剂未被水产生物完全吸收前,该水产生物不能作为有机食品。

6.4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制剂

1)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

2)抗生素、有机化学消毒剂和农药等;

3)GMO方法产生的渔药、疫苗及制剂等。

6.5保存完整的疾病防治记录的档案。其中记录应该包括:

1)发病时间、症状、死亡情况、水质情况等;

2)疾病防治的细节,包括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和疗程等;

3)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生产单位、产品批号和主要有效成分;

4)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水域的标志或编号; 5)病原生物的鉴定。

7、捕捞

7.1原则

捕捞行为不应该对生产区域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只能在有机生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捕捞。

7.2捕捞工具与方式

提倡网捕及钓捕等不损伤养殖对象的捕捞方式;开放式水体的捕捞量应保证不超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的产量。

7.3禁止采用的捕捞行为

化学诱捕、电捕、敲捕、鸬鹚捕及炸捕等。

8、活体运输

8.1运输原则

根据养殖对象、运输的水质、温度、溶解氧、季节、天气等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应该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次数。尽量按照对水产生物最合适的方式运输,避免对运输对象造成不利影响和物理损伤,运输设备或材料不应该对运输对象有潜在的毒性。

8.2运输应考虑以下因素:

1)水质状况;

2)运输水体大小;

3)运输密度;

4)运输距离和时间;

5)防止运输对象逃逸的措施; 6)运输过程应该有专人对运输对象的健康负责。

8.3不允许的运输行为

8.3.1运输前或运输期间使用化学合成的镇静剂、麻醉剂、增氧剂和兴奋剂等。

8.3.2高密度和长时间运输。

9、粗加工(捕杀)

9.1原则

捕杀措施和技术应该根据生物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性仔细考虑,防止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如毒素)等的自身污染,而且要考虑民族习惯。

9.2捕杀加工方式

在动物放血以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动物应该处于无知觉状态。采用迅速致死的方式杀死水产生物。

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一)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1、申请者向认证中心提出正式申请,填写申请表和交纳申请费。

2、认证中心核定费用预算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

3、申请者交纳申请费等相关费用,与认证中心签订认证检查合同,填写有关情况调查表并准备相关材料。

4、认证中心对材料进行初审并对申请者进行综合审查。

5、实地检查评估。认证中心在确认申请者已经交纳颁证所需的各项费用后,派出经认证中心认可的检查员,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对申请者的产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贸易等进行实地检查评估,必要时需对土壤、产品取样检测。

6、编写检查报告。检查员完成检查后,编写产地、加工厂、贸易检查报告。

7、综合审查评估意见。认证中心根据申请者提供的调查表、相关材料和检查员的检查报告进行综合审查评估,编制颁证评估表,提出评估意见提交颁证委员会审议。

8、颁证委员会决议。颁证委员会对申请者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检查员的检查报告和认证中心的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是否颁发有机证书的决定。

9、颁发证书。根据颁证委员会决议,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证书。获证申请者在领取证书之前,需对检查员报告进行核实盖章,获有条件颁证申请者要按认证中心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做出书面承诺。

10、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根据有机食品证书和《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办理有机标志的使用手续。

(二)有机食品认证流程图

(三)认证机构认证程序的时限

1.目的

认证机构检查和认证程序的目的是在客户与认证机构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和有效的建设性的调查和决策机制,以及在认证机构保证下对有机食品商业贸易的控制。该程序是为有机生产者、认证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2.认证程序的时限

2.1 申请(1周)

直接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机构将询问有关基础上的一些信息以便进行严格而可信的费用预算。

2.2 合同和费用预算(1周)

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第二周申请者会收到一份检查合同以及一份费用预算、检查程序、时间表和有关技术细节的说明。

2.3 检查(根据地区、产地情况时间可能不同3-7天)

认证机构指派一名有经验的检查员执行检查,他将提供一份详尽的检查时间表,并要求通知申请者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等细节。

检查包括申请者的有机生产内部规章制度,生产地以及参观包装、房屋、仓库和加工厂,最新文件、记录和最终与申请者的讨论。

2.4 检查员报告(2周)

检查中的调查报告与有关文档一起寄到认证机构办公室。如检察员有疑问,可随时提出追加一次检查。检查员报告将在其检查完成后的2周内提交认证机构。

2.5 综合审查评估(3周)

认证中心将检查员报告的结果与认证机构《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进行对照,如经事先同意,还将应用附加标准。认证中心形成一份包括“有机生产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以及改进措施”在内的“综合审查评估报告”。

2.6 颁证决议(2周)

认证中心将“综合审查评估报告”提交颁证委员会,颁证委员会将作出是否颁证的决议。

2.7 付款及颁证(2周)

在检查开始之前须付款50%,当认证决议生效时必须付清余额并得到发票。认证机构将会在检查员检查后90天内颁发证书。

四、中国地理标识认证 中国地理标识认证程序

地理标志产品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审核。其审批过程一般有三道程序。

首先由地方质检局等机构提出申请,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初审通过后予以公示。

公示期最短为三个月,如果无异议的话,国家质检总局将会正式批准,并确定保护区域。

此后,该产品将会制定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企业按国家标准通过评审后,可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权。

上一篇:原创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下一篇:一般钳工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