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2022-07-06

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在众多个日夜中,我们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一份份工作佳绩。回首看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着独特的成长点,应当写一份工作总结,作为自己工作路上的前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海北镇地处京、津、唐腹地,205国道横贯全境,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辖区面积84.5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人口2.67万人,耕地面积65639亩。近年来,海北镇政府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了自行车零部件、休闲家俱、五金柜俱、散热器片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XX年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17.379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4.40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7元。海北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沿205国道两侧为重点的规划建设发展格局,商业长廊已具规模,工业企业分片集中,基础设施完备,镇直所属区域道路已基本硬化。按照芦台经济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海北镇以“两区一线”(两区即工业园区和小海北农贸市场园区,一线即205国道两侧商业长廊)为着眼点,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民营企业工业园区,工业项目依据目前的发展现状逐步向工业园区内集中,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小城镇建设。同时,两个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均做到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强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明确城镇建设发展思路

海北镇党委、政府对镇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确定了以发展工业为大方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物流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强投资环境的吸引力,积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布局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小城镇体系,努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今年,海北镇继续按照更新观念、超前规划、和谐布局、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建设理念,在唐山规划建筑设计院规划海北镇区建设的基础上,区城建局和镇城建办公室具体制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规划,保证了城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镇总体布局、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镇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坚持以城镇化改造农村,强力推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辅射,以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的理念,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今年,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领导、镇政府主要领导挂帅,镇城建办公室的同志为成员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落实市会议精神,多次召开会议,对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并抓紧启动建设。

2、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由镇城建办牵头,各村为成员单位,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学习外地经验,确定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的实际,具体地起草了《海北镇农村城镇化建设方案》,充分体现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特色。按照中心镇、中心村逐层次进行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形成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梯次推进“三个一批”。一是转变一批,对位于海北镇周围的小海北村、第五居委会、海北居委会从建设布局上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加快农村向镇区、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的转变。二是提升一批,对具有较强产业基础和带动能力的村庄(张庄、小海北、东董、西董),着眼于培育区域经济中心,联手周边村庄,集中规划、联片建设,向小城镇发展。三是改善一批,对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特色村庄(马聪、桐城),立足现有基础,健全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发展为中心村。同时,注重将产业特点(河北省环球自行车零部件加工基地、五金加工基地)、交通区位(205国道)、区位优势(津京唐三角腹地、唐山与天津的对接窗口)相结合,统筹考虑,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狠抓试点,促进实效。我镇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今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利用乡镇换届之机,把海北镇镇直家属区花苑小区住宅楼建设、海北镇直家属区两横两纵道路亮化美化建设、小海北村和海北居委会合并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今后5年的政府工作。投资32万元,请专业机构完成了10个行政村和镇直家属区的规划工作,完成了张庄村村址整体搬迁的规划工作。二是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突出解决了岭头村10年来因无闲散地而未解决的宅基地问题。马聪村12年来因村址周围的土地属第四居委会,限制了村址的发展,经镇政府出面协商,与第四居委会置换土地问题。以上均在海北镇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内。三是加大拆迁拆违,整治私搭乱建。对镇直中心的18家(共计786平方米)违规违章临时建筑进行了拆除,对205国道沿线的商业、餐饭业等网点进行了统一建设规划。四是抓中心工业园区的发展。鼓励企业向中心工业园区搬迁工作,今年又有两家企业进行了入驻搬迁工作。

四、城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整体建设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狠抓城镇化管理工作

“三分建、七分管”,加强管理是我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继续落实城镇建设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做到建管并重。一是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禽畜乱跑等现象。二是增加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安排专业环卫人员,70%的村已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其它村能够做到定期清扫、清除垃圾。三是通过规划建绿、植树造林、种植花卉等措施,在全镇范围内进行绿化、美化环境,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创建意识。五是加强环境建设,按照海北镇区域总体规划,对民营工业项目按功能分区合理布局。

(二)、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XX年年我镇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形成多元化融资体制,投入不断档,建设不停步。全镇20个村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步伐,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656.104万元。其中市、区以上单位财政投入682.29万元,群众个人投入415.2万元,村集体投入558.614万元。在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无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无质量、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1、绿化工程:

6个村(花牛、领头、桐城、大海北、张庄、小堼)投入资金8.6万元, 植速生杨19.8万棵。其中张庄村植女贞等灌木7000棵,植龙爪槐1000棵。

2、硬化工程:

总投入788.36万元——

(1)、水泥路面:6个村(桐城、小堼、大海北、花牛、张庄、七里淀)和海北家属区共投入资金503.76万元,修水泥路面全长10.08公里,面积5.495万平方米。其中,张庄村完成了6公里的入村路面和环村路面硬化工程,大海北村完成了3公里的入村路面硬化工程。另外,小堼等北5村出资113万元,完成了入村路与205国道(7.61公里,面积3.805万平方米)水泥路面翻修工程。

(2)、砌砖路面:5个村(大海北、小韩、大韩、张庄、张广)共投入资金24.6万元,修砌砖路面全长2410米,面积9840平方米。

3、净化工程:

总投入382.418万元——

(1)、自来水改造工程:张广村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另2个村(桐城、小堼)进行了补改和扩改,共投入资金31.958万元。镇直家属区铺设下水管道1500米,投资45.6万元。

(2)、打机井:4个村(东董、花牛、张庄、东双)共打饮水井和农业灌溉井5眼,投入资金28.3万元。

(3)、公厕:大韩村建公厕2个,投入资金3.3万元。

(4)、垃圾池:3个村(大韩、桐城、大海北)修建垃圾池8个,共投入资金5800元。

(5)、养殖小区建设:5个村(小海北、小堼、小韩、花牛、于辛)加强养殖小区规模建设,共投入资金269万元。

(6)、全镇清运垃圾共2.79万立方米,环境卫生保洁支出费用3.68万元。

4、亮化工程:

5个村(花牛、大韩、张庄、大海北、张广)和镇直家属区共投入资金7.636万元,在村内原有亮化的基础上,对村内新建街道安装高标准水银路灯159盏。

5、两室建设:

3个村总投入58万元进行两室建设。其中,西双村投入资金25万元,建办公室17间;小堼村投入资金18万元,建办公室6间;张广村投入资金15万元,建办公室6间。

6、文教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整合教育资源,从2010年起开始并校工作,成立中心学校,因此,今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投入。完成中心学校教学楼工程建设,预算投资345万元的张庄村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现已投资225万元,已完成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

7、工业园区建设

投资72.09万元,完成环海北镇工业园区西侧和北侧道路(长948米)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8、桥梁建设

投资40万元,重修三双路与205国道连接钢筋混凝土桥一座。投资42万元,修建海北镇工业园区西侧与205国道连接钢筋混凝土桥一座。

五、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镇无财政,资金短缺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除张广村两室建设工程、张庄村中心小学建设工程、张庄村三环路(6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大海北村入村路(3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小堼等北5村与205国道连接入村路(7.61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海北镇镇直家属区(镇政府西侧)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海北镇工业园区西侧和北侧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两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建设得到市、区级财政部分资金帮扶外,各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靠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而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土地流转,但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土地通过集体组织统一流转很难继续实行。让农民集资,必须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征得村民的同意,对于不愿交钱的村民,缺乏有效的措施,从而影响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明年的重点工作

一、 工作思路

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由于我镇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

第二篇:2005年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2005年,我县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市、县城镇建设目标管理的要求,在县“四大家”的正确领导下,按照“12345”的总体建设思路,认真落实一项重点工作、一个工作班子的捆绑责任制,实行“道路搭框架、土地换资金、资源换项目、存量换增量”,加速构建“一城连二镇”、“三纵四横”的总体框架体系,全县城镇建

设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从而提升了全县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达到25.5,同比增长2。

一、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进一步加强。为配合全县“12345”的总体建设思路,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的第三轮修编。对县城垃圾处理场、衡岳南、北路改造等重点工程专业规划进行了论证,完成了XX岳东路改造、东大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商业步行街建设等30项详规。县城详规覆盖率达到77,比上年提高1。成立了规划专业测绘队伍。从规划宣传、放(验)线、工程报建等方面入手加强规划跟踪管理,办理“一书两证”204件,“一书两证”发放率100,查处和纠正违规建筑25起,计8890平方米,依法批准的规划实施情况良好。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以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为重点,带动城镇建设。县城城区拓城敞口改造大规模、快速度铺开。以道路拓建、园林绿化、房地产开发为重点,新拓建城区道路4.6公里,城区部分新开通道路已完成铺油硬化、道牙安装、绿化带栽植和排水管道埋设,硬化路面6.2万平方米。7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7500余万元,其中1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6个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成了县城自来水厂日产水5万吨取水泵房;正在建设的项目有:米江大道、嘉汇购物中心、恒冠大市场、阳光大厦、商业步行街、“江畔明居”住宅小区等项目。其中米江大道已完成2.7公里路基和稳定层铺设,正在进行砼硬化;嘉汇购物中心、恒冠大市场,工程主体已竣工;阳光大厦,已建设11层;商业步行街,路面基本成形;“江畔明居”住宅区有8栋住宅楼在动工兴建。衡岳南、北路改造,新垃圾场建设完成了可行性论证。新世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杨山公园的提升改造正在筹备。继续开展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创建了“富丽华”示范小区,区内建有休闲角、篮球场、绿化景点3处640余平方米等设施;小区内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正在筹备开展物业管理工作。新埋设排水管网2.05公里,改造供水管网0.65公里;城区绿化建设较往年有新的进步,已完成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其中沿江绿化风光带建设,已完成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各镇建设分层次、高质量实施。全年各镇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80余万元,新(改、扩)建道路3.2公里、硬化路面18700余平方米,新修下水道3100米,续建、改造农贸市场3座,在建客运(站)场1个。其中示范镇——新塘镇自筹资金600余万元新(改、扩)建道路1.7公里,硬化路面18500平方米,建成了东健路样板街,完成了道路沿线绿化11000平方米,建成了日产1万吨的自来水厂扩改项目和一个有260余个摊位的综合农贸市场,并投入运营;10月份成功举办了“XX县首届土菜文化节”,扩大了新塘吃文化的影响,在省内外树立了“吃在新塘”的品牌。大浦镇建成了大堡路示范街。

三、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把以绿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作为改善小城镇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实施了“绿色环保工程”,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深入开展了城镇镇域环境综合整治。各镇成立了专门的环卫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实行镇——村(居委会)——清扫保洁人员三级管理,对街道清扫,垃圾清运实行实行路段承包、经费包干,开展市容管理达标路、样板路创建活动,卫生状况较往年明显好转。全县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新添置垃圾车1台,新建垃圾站6个,新增垃圾斗16个、果皮箱40个,城区环卫设施基本配套齐全;狠抓城管队伍建设实行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执收分离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水平。全年依法查处违法违章建筑92起,面积14814平方米,制止、纠正随意改变项目用途的行为49起;取缔了二小门口的菜市场,纠正处罚违章行为4065人次;拆违拆网8630余平方米。今年县城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复检验收。

四、建筑业大步向前。一是圆满完成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资质就位后,全县建筑业企业达到了21家,其中,二级总承包企业2家,三级总承包企业10家,一级劳务分包企业3家,二级劳务分包企业5家,新批组建施工企业1家。二是加强了建筑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5期,培训建筑业从业人员1133人次,上报省厅核准二级项目经理资质25个,完成了190多个三级项目经理资质的年检复查。三是加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基本建设程序,重新修订了“建设工程项目报批管理规定”,完善了报批操作流程。建立了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任制度,全年有11家企业完成了

申报工作,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考评考核,考核300人次,并做到持证上岗。继续推行工程质量旁站式管理,施工现场派驻安监人员驻场施工督查,同时开展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在建项目41个,发出整改通知40份,提出整改意见221条,查处纠正违章建筑和建筑装修18起,对8个项目下达了处罚决定,并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过工程管

理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未出现重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整顿规范了全县燃气市场,对2个不法经营网点进行了清理,对私自倒罐等6处隐患进行了整改,确保了燃气市场的有序运营。四是施工产值快速增长,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施工面积2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3万平方米,工程项目应报建52个,实际报建50个,报建金额5200万元,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工程报建率达93,较上年提高2.5,质量安全受监工程56个,受监面积15.8万平方米,占应受监的100,合格率95,全年全县建设工程项目应招投标8个,实际招投标8个,招投标率为100,实施竣工备案工程19个,竣工备案率100;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工作,有1个项目评为省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5个项目评为市级安全文明施工工地。荣桓逸夫教学楼工程、欧中女生宿舍工程、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工程评为市优良工程。

五、城镇经营卓有成效。积极鼓励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招商引资,出台了《XX县建设局系统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全年与内外客商洽谈、签订城镇建设开发合作意向协议项目3个,拟利用外资1.13亿元。其中“金杉苑”小区建设与XX巨典公司签约引资787.8万元,已到位资金400万元;新世纪农产品交易市场及旧城改造、XX文体广场改造建设项目,正在与客商洽谈,拟引资1.05亿元。实现了县城各主要街道的路灯电杆的经营权、广告权等有偿出让和县城及新塘开发区的的士经营权拍卖,获资300余万元。以地生财,滚动开发,全年县城新区和各镇出让土地22宗,150亩,出让收入达2625万余元,XX岳东路以XX出资60万元冠名改为东健路,城镇经营极富成效。

六、自身素质、服务效率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斐然。一是建设系统的改革改制初见成效。各单位结合各自行业要求,推行了内部承包,完善了绩效挂钩责任制,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完成各项收入1347.2万元,较上年增长6,建筑公司、设计院的改制初步完成了前期工作,建筑公司职工社保进入了社保“笼子”。二是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共受理申办项目204件,已按期办结204件,按时办结率达到了100;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办规划、建设审批手续40余人次,减收各类规费90余万元,受到民营业主好评。三是宣教工作有声有色。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坚持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和局属单位负责人集中学习业务知识,成功举办了“建设系统法律法规暨党内两个条例”知识竞赛,开展了“从政道德”主题活动,采取召开会议、电视宣传、印发资料和树立永久宣传牌(栏)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宣传了《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建设法律法规,在全县营造了“依法治建”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四是廉政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先后制定了《2005建设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建设系统工作人员五要十个不准守则》、《XX县建设局机关行政效能监察若干规定》,层层签订责任书,全系统未发生违法违纪问题。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普法、档案、提案、安全、农村党建等工作均达到有关要求,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今年以来,我县城镇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工程项目建设方面有些进展快,有些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进展缓慢,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违规违章建筑尚还存在,个别民营企业规避监管,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其次市容市貌整顿后,反弹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来年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2006年全县建设工作基本思路。总的原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做到“一个确保”(确保建筑质量安全不出大的事故),“二个规范”(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三个突出”(突出重点建设、小城镇建设、城区脏、乱、差的治理),全方位做好建设领域各项工作。具体在以下九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突出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保障城乡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城镇化重要性认识,全力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

(三)进一步提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认识,搞好重点工程建设。

(四)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认识,加快房地产业发展。

(五)进一步做强做大建筑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六)进一步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七)进一步提高建设部门的行政效能,竭诚服务,确保城镇建设与经济同步发展。

(八)进一步深化建设事业改革。抓住一切机遇,挖掘一切潜力,增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行业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九)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大局,消除隐患和不安定因素,确保行业和社会稳定。

第三篇:2011年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佛子山镇

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五月份以来,我们认真对照年初文明创建责任状的要求,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整个集镇面貌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认可。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

镇党委、政府一直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调整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樊勇同志任组长,纪委书记沈骏宇同志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

我们结合《佛子山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我镇实际,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单位干部职工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基本依据,大大调动了大家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现已与所有单位签定了创建责任书,“门前四包”责任书也已全部宣传发放和张贴至各临街户。

二、积极改善镇区环境,效果明显

优化城镇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城镇品味的需要,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五月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

几个方面的工作:

1、新征一处垃圾处理场。按照垃圾处理场设臵要求,我们在对以前使用的垃圾处理场进行认真的消毒填埋后,又重新选址了一处符合要求便于管理和长久使用的垃圾处理场。新的垃圾处理场用于修路、土地整理及征地手续的资金约10万元,现已在正常投入使用。

2、在镇区新建了4个高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和20余个垃圾池共投入资金约11万元。

3、单位和居民配合整改行动迅速有效。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与全镇的单位和居民签订了镇区有关规范管理的责任书,推动了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向前发展。

①天山米业公司投入约2万元埋设了门前下水道,并对公司门面的环境进行了平整除杂,后期承诺将高标准修建围墙,铺设人行道彩砖。

②在指挥部的督导下,卫生院和学校分别与其主管部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内外部环境(土地平整、硬化、绿化)进行整改,目前正在进一步的建设中。

③居民配合拆除门前乱搭乱建113处。

4、清除街道生活、积存和卫生死角垃圾共545吨,花费约8万余元。

5、坚持了每周五的全员上阵清洁卫生大扫除,镇区面貌得到了改观。

三、强化责任、认真落实

1、文化小区建设。该小区目前已投入100多万元按照规划要求动工建设。

2、加快推动粮管所、石龙管理段、卫生院三处土地征用和建设步伐。目前已分别与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协商,测绘工作已经完成,规划实施方案也正在积极的制作之中。

3、投入约120万元对佛山大道南端进行街道硬化、绿化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现已完工。

我镇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市有关业务局(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全镇上下将继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在不断创新中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创建载体,把文明创建活动抓得更活跃、更有实效。希望通过我们的真抓实干,努力打造佛子山镇现代文明城镇的全新形象。

佛子山镇人民政府

2011.11.28

第四篇:公益林建设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关于报送浦江县公益林建设管理2013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浦林〔2014〕5号根据浙林生函〔2013〕8号《关于认真做好公益林建设管理2013年度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对照《2011年度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浙林造〔2011〕45号)内容,现将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生态公益林面积落实及分布情况

浦江县经省政府批准公布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为470366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46.7%。470366亩生态公益林中有国家级公益林36618亩,省级433748亩。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浦阳江、壶源江及其支流的源头及两岸;省级风景区仙华山;高速公路、20省道、03省道、47省道及铁路两侧;通济桥、金坑岭、仙华等中型水库的四周;大畈、檀溪等乡镇500亩以上连片阔叶林区域及杭坪、浦南、虞宅等饮用水源保护区。

2、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根据《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浙财农字2011]552号)、浙财农字2013]398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林业厅关于拨付2013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通知》、浙财农字2013]528号《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林业厅关于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标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今年提高到每亩25元。我县作为省次重点扶持地区,省级以上财政解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60%,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40%计8.4元/亩(今年25元/亩中,第二次提高的4元/亩全部由省财政解决,其余21元/亩由省、县财政共同解决)需要县财政配套解决。从2012年起,我县需要县财政配套的40%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全部在财政预算中解决,能够随时申报及时下拨使用。

3、护林员的聘用情况

全县目前由177名专职护林员和223名兼职护林员组成的强有力的森保队伍,使重点公益林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发生率大大降低,无重大盗滥伐林木、重大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

二、2013年主要工作

1、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为实现对县域内生态公益林资源、资金、管护、档案等变化的及时统计、分析、发布和管理;为建成市级、省级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建好我县公益林信息系统管理队伍,我局认真开展了浦江县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今年通过了省级验收。

2、完成国家级公益林矢量数据库上报工作

根据省政府公布的国家级公益林建设规模(浙政办发2012]107号),以公益林区划界定时划定的界线为依据,完成了浦江县国家级公益林小班界线的核对工作。运用浦江县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子底图上制作完成浦江县国家级公益林矢量数据库和分布图并按规定上报省林业生态中心。

3、公益林调整工作

今年,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变更调整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我局对因香榧产业发展需要、桐坞岭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垃圾车辆维修保养中心建设项目需要、城北拆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等要求将其调整为商品林的情况进行了核实,经县政府同意上报调整,浙江省林业厅下发了浙公益林调2013]第16号《浙江省公益林变更调整审核意见书》、浙公益林调2013]第27号《浙江省公益林变更调整审核意见书》,金华市林业局下发金林函2013]2号《关于同意调整浦江县仙华街道里七村省级公益林的函》、金林函2013]3号《关于同意调整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省级公益林的函》分别将1030亩、139亩、5亩、15亩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调整商品林。现已根据“占一补一”的原则将1189亩商品林调入为重点生态公益林。

4、补偿资金发放工作

今年用于公益林建设资金为25元/亩,共计为1175.915万元,其中发放损失性补偿资金987.7686万元。损失性补偿资金中到国有单位17.1969万元;到集体单位777.268万元;到农户193.3037万元。生态公益林按权属统计共涉及1个国有林场、14个乡镇(街道)的236个行政村、4个乡林场、6433户。

5、建成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

今年我县在去年建成290103亩的基础上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304752亩,完成任务数的101.58%。其中阔叶林122702亩,占总数的40.26%;针阔混交林42520亩,占总数的13.96%;松木林120654亩,占总数的39.59%;杉木林11334亩,占总数的3.72%;竹林7542亩,占总数的2.47%。

6、生态公益林政策性投保工作

今年由浦江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统一对我县470366亩生态公益林进行投保,总保险金额为14110.98万元,总保险费21.1665万元,保险期12个月,自2013年06月26日零时起至2014年06月25日二十四时止。今年9月,我局为177位专职护林员投保了每人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7、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核对工作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核对工作的通知》(浙林造2013]105号)的精神,我局组织力量,按照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区划的区划要求,对我县36618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进行了保护等级的核对。

我县36618亩国家级公益林只有一个生态区位,都区划为国防林,保护等级属于三级,具体小班保护等级区划情况,已按要求输入省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8、公益林宣传牌的维护修理工作

我局十分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宣传,对杭金衢高速公路黄宅出口、20省道杭口岭山洞口、通往西部山区公路边通济桥水库处树立的3块5*15米大型宣传牌及其它116块中小型宣传标牌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直观宣传生态公益林建设效果。

9、强化了对专(兼)职护林员的日常管护

一是分两批对专(兼)职护林员进行了短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责意识和管护水平,二是重要时段实施督查,查是否在位,查是否记录完备,三是完善对专(兼)职护林员的考核机制,做到考核与报酬挂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乡财政拨付损失性补偿资金不及时

经营单位的损失性补偿资金拨到乡镇财政后,个别经营单位认为资金放在乡镇户头和自己户头没有分别,没有及时去办手续把补偿资金划入经营单位户头。

2、档案管理尚欠规范

由于档案管理业务不精,加上设备配置不全,致使档案内容不够齐全和规范、更新不够及时,如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经营单位数据;公益林管护组织数据;相关文档、图片、影像资料还不完善。

3、2011年度公共管护支出项目还没有完场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林业厅安排的浦江县护林员gps定位巡查考勤系统建设还没有完成。

4、护林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全县目前由177名专职护林员和223名兼职护林员组成的护林队伍,人数偏多,分布和结构不够合理,不符合《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的规定。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建立生态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

根据《浙江省生态监测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省厅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计划开展浦江县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项目建设。

我县有公益林面积470366亩,小班4982个,按《规程》需设置监测小班115个,建立监测网络。通过对样地进行土壤状况、生物多样性、林分质量、物种保存状况、森林环境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内容的调查,掌握公益林生态建设状况、森林灾害状况、森林数量质量状况,从而综合评估建设区的生态状况与效益,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县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

2、建立护林员gps定位巡查考勤系统

通过该系统建立能改变对护林员监管难以到位、上岗率低等问题,强化了对护林员野外作业的实时、动态管理和考核,能有效提高护林员出勤率,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是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3、完善公益林小班地籍信息系统

目前,我县公益林小班地籍信息系统的有关数据还没有收集完整,我们将加紧采集和完善,通过该系统实现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落实情况、资金发放与使用情况、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建设成效等情况动态的、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生态公益林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4、重新组建护林员队伍

按照《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重新设定护林员的人数、管护面积、护林工资等等,在2014年4月30号护林合同到期时重新组建护林员队伍,达到人员精干、职责明确、成效显著。

5、对已经批准林地征占用的建设项目进行公益林调整

按照《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浙江省公益林变更调整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已经批准林地征占用的建设项目因客观原因而未进行公益林调整的林地进行公益林调整。

6、开展公益林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

全县森林林分平均郁闭度还不高,树种比较单一,全县的森林生态系统尚处于较脆弱阶段,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生态平衡、优化环境、减少污染、防震减灾的生态效能远未发挥。

因此,从总体上看,必须要对我县的生态公益林在一定时期内实行严格的封禁措施,以尽快提高林分质量。同时,要着眼于森林可持续经营利用,着眼于提高生态质量和功能,着眼于增强山区林农致富能力,确立以封育为主、结合改造方式,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采用人工造林、补植造林、抚育改造等多种形式,安排专项资金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森林抚育工程、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和珍贵树种发展工程,逐步把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生态、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确保全县生态公益林如期建成。

要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及合理利用模式,以保护为基础,在保护基础上搞好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合理利用森林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产业功能,达到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共赢互补。

7、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新招聘调整到位的专(兼)职护林员将组织专业培训。

第五篇: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永宁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与管理专题发言材料

一、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永宁县总人口21.4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1225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县规划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2097万人。2010年,永宁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有利时机,坚持项目带动战略,认真抓好自筹资金配套、工程进度质量把关以及建后管理等各项工作,在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先后组织实施了杨和镇观桥、望远镇政台、望远镇望远、永宁县南部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总投资5687.8万元,其中:国补资金2653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474.8万元,解决了63个行政村529个自然村37599户13.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31万人,解决新增不安全8960人。

1、望远镇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7月批复,日供水量652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望远镇政台、立强、通桥、长湖、政权、东升、上河、下河8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3522户12357人,其中:解决“十一五”规划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945人。

项目批复总投资44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72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170万元。工程自2009年9月7日开工,2010年5月30日全面完工通水,打机井1眼、深105米;建深井泵

—1—

房、加压泵房和管理房162平方米; 50立方米蓄水池1座;配套离心泵3台、潜水泵、变频加压供水控制设备各1台;埋设高低压电缆1.5公里;安装80KVA变压器1台;铺设各类管道103.17公里;建各类阀井422座,其中:联户水表井352座,检查井、分水井70座;建过渠、过沟、过路等建筑物22处;配套消毒设施一套。工程实际入户2818户,入户率80﹪。(东升村300户重新规划、新农村庄点正在建设当中,按照规划以上住户全部安装自来水,入户后望远镇政台饮水安全工程入户将到达3194户,入户率达到90﹪)。

2、永宁县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9月批复,工程总投资5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99万元,市县政府及当地群众自筹233万元。

2009年10月23日开工,2010年5月30日完工通水到户。完成了更换深井潜水井泵1台套、增加离心泵3台、配套动力线路1.0km和50千伏安变压器一套;铺设干支管道24.73km,支管道15.79km,入巷管道100.7km,过路建筑物25处,建各类阀井540座。解决了望远镇新银村、红旗村、胜利村、板桥村、东位村、望远村、永清村和西位拆迁安置小区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4969户1739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3、杨和镇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09年7月批复,工程总投资11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2.0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53.5万元,解决杨和镇观桥、永红2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833户333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自2009年9月7日开工, 2010年5月底全部完

—2—

工,铺设主管道3.77公里,支管道9.02公里,入巷管道22公里;建过路、过沟、过渠等建筑物19座;各类阀井115座,入户691户,入户率83%。

4、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该工程2010年7月批复,该工程批复总投资4598.33万元,国家补助资金2020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银川市补助400万元,永宁县财政补助564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054.33万元。

项目区涉及永宁县望洪镇、杨和镇、胜利乡、李俊镇和闽宁镇以及金凤区良田镇等6个乡镇44个行政村405个队共2.8288万户,9.97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十一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4637万人,同时解决项目区内28所中小学7905名师生的饮水。

目前,经过百日攻坚战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现已通水。主要完成2眼270米、2眼170米的水源井的打井任务,总计成井深度88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7.4km,安装160KVA变压器一台;建设日供水量5250m3水厂一座(包括550 m3清水池2座,加压泵房、管理房及附属用房1619.01 m2);砌筑水厂围墙718米;水厂厂区拉运回填土方4.8万立方米,土建工程完成铺设主支管道359km,入巷管道472km,入户管道1438.9km,砌筑阀门井3990座,过沟过渠建筑物103.13米,安装户数22715户,涉及村队数359个。配套水质检测化验设施1套、消毒设备2套、水表校验维修设备1套、工程维修车1辆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3—

二、责任书落实情况

1、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一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我局及时成立农村供水管理站,并向申请县政府提出申请,经县政府批复同意我局农村供水总站作为我县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代表为县水务局副局长唐清宁,并制定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了工程管理人员,明确了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责任追究。二是成立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水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三是指挥部成立了综合协调组、技术施工组、材料复核组、督查考核组、宣传报道组5个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宣传、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每项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四是及时将项目建设内容、投资、项目实施负责单位、负责人等情况在永宁县电视台进行公示。五是县政府与涉项乡镇签订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为年终考核的一项硬指标,奖优罚劣,实行一票否决。

2、确保前期工作进度与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4—

为确保各项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最优,我局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确定了项目前期工作由局分管副局长负责,农村供水总站配合,主设由具有水利三级以上资质及丰富经验的银川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和银川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承担设计任务。2010年我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对于离城市较近的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直接接入永宁县城市自来水管网,实行通网、同质、同价。对于整乡推进的望远镇望远、政台续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加紧建设。对于2010新建的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按照年初提出“永宁县要跳出地域谋规划,着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打破乡镇界限,整合资源,优先选址安排打井工程,解决工程水源,按照规定程序做好水源论证、水质检测,方案优化等工作。为此,我站在时间紧、任务重和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及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人头,积极配合设计院的同志深入到各个村庄,挨家挨户调查、座谈、访问、取水化验,跑遍了这些村庄的每眼机井和大街小巷,一遍又一遍的测量、修改设计,进行设计方案比较,优化方案。多次邀请宁夏地质勘探院、设计院的专家查资料、实地勘查、勘探;水利厅领导及专家们的科学分析、论证。终于在永宁县园林村附近寻找到了能够满足10万人饮水要求并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的合格水源,为永宁县南部1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设计支撑。方案涉及永宁县望洪镇、杨和镇、胜利乡、李俊镇和闽宁镇以及金凤区良田镇等6个乡镇44个行政村405个队,共2.8万户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5—

其中解决“十一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7.4万人,同时解决项目区内28所中小学7905名师生的饮水。设计方案上报水利厅后,由于方案技术可靠和新颖,很快得到水利厅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并通过了审查,水利厅、区发改委下达了批复。

3、足额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2010年实施的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向县政府做了具体汇报,并以县政府办印发了各项工程实施方案,分别从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及工期、保证措施、建设管理、涉项乡镇负责群众自筹资金收缴并按时足额到位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对国补和地方配套资金均正在按照批复进行落实,(1)望远镇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44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72万元(全部到位),市县及群众自筹170万元(县配19.5万元,群众自筹4.687万元,共计24.187万元)。(2)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5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299万元(全部到位),市县政府及当地群众自筹233(正在筹集中)万元。(3)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1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2.0万元(全部到位),市县及群众自筹53.5万元(县配18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4)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4598.33万元,国家补助资金2020万元(到位1700万元),自治区配套560万元(全部到位),银川市补助400万元(到位280万元),永宁县财政补助564万元(到位250万元),受益群众自筹1054.33万元(到位83.867万元)。

资金使用管理按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支付工程款,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国库集中支付、专款专

—6—

用、专帐管理,做到报账程序规范,报账内容与建设内容相符合,工程款按进度拨付、分批次分期报账。每一项支出票据都要经过监理、项目分管领导、项目法人签字后才能报账,资金使用实行财务公开,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无截留、挤占和挪用。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遵循水利项目有关建设程序,坚持阳光操作,在工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上,实行“三个统

一、五个把关、五项制度”,即:统一项目招投标、统一工程监理、统一质量标准;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准入关、工程质量监督关、资金拨付关和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 “五制”,即: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在工程施工上,法人单位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人员密切协作,严格标准,严把工程施工质量关,保质保量按工程进度施工;在技术革新上,全面推行8-10户联户水表集中装井管理,推广防滴漏水表、锁闭阀等技术,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奠定了基础。

(1)项目审批报建手续:开工报告经银川市水务局审批,并在县住建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县环保局办理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并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审查。

—7—

(2)法人责任制执行情况:为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根据项目批复的工程实施方案,组建了项目法人,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为项目法人,制定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了工程管理人员,明确了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责任追究。

(3)招投标制执行情况: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南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均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在《宁夏日报》、《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了招标公告,并在县电视台对项目进行社会公示,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各项程序。

(4)建设监理制执行情况:望远镇政台、望远、杨和镇观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委托宁夏正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通过公开招标,由宁夏正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标并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公司按照监理合同配备了有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的总监1名,每个标段派1名监理员,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实施的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理,对设计缺陷、工程量变化及时提出变更,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理,做到施工资料、监理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5)合同管理制执行情况:人饮工程招投标后,均采用合同制管理,土建采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采用国家建设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统一合同格式,合同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及工程质量保修书;材料、管件采用产品购销

—8—

合同,合同签订规范,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合同进行。

(6)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人饮工程招投标后,水务局及时落实安全责任,与各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由局总支书记带领监察室工作人员,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主要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对进入现场所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人员进场前上报的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专职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花名册检查其是否持证上岗;对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及防护设施、国防电缆、石油管道及沿线的各类地埋光缆、电线、管槽开挖、管道铺设、土方回填、各类建筑物施工等安全工作是否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及按规范操作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处理,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保质保量完成。

(7)抓质量促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工。一是甲方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安全责任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责任领导,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员、材料管理员。二是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受益村队每个项目区推选3-8名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党员群众监督员挂牌上岗,每天巡回对工程质量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施工单位也精选了5名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挂牌上岗,现场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理单位对施工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环节及时进行纠正,限期返工。三是对于隐蔽工程,施工方与甲方紧密配合,由甲方技术员、现场监理对该工程验收合格报验后,才进行下一

—9—

道工序。四是选派工作能力强、技术精湛的人员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每天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进度督导、质量监督。四是注重现场办公,定期组织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技术员、旁站监理、工程指挥部成员、村干部、农户代表例会,认真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限时解决具体问题,共同推进工程建设。五是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督办会同县水务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对成员单位配合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促进度。六是银川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暨永宁县南部人饮工程通水仪式在永宁县隆重举行。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工期最短、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质量要求最严、受益人口最多的一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县把南部10万人安全饮水作为2010年重点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力促该项民生工程保质保量快速推进。七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力配合、攻坚克难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日攻坚,百日通水”的目标,提前5个月让10万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受到了区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8)竣工验收制执行情况:严格实行施工单位自验、县供水总站与监理单位初验、区市竣工验收的三级验收办法,对质量不达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坚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工,直到验收合格为止。确保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10—

(9)各项检查、稽查工作配合情况。对于国家和自治区及县级发改、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开展稽察、审计和专项检查等工作,我局都积极配合,认真撰写相关汇报材料、提供相关资料,全力以赴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针对国家审计署对永宁县2008-2009年中央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项目建设审计情况、2009年以来观桥、政台历次稽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下达的整改意见、水利部稽查2009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稽查提出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都100%及时进行了整改。

5、加强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其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且点多、线长、面广,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管并重才能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使群众长期受益。

今年我局按照永政办发[2009]109号《永宁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人饮工程的建后管理,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工程管理模式,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及时入户走访,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水平。管理人员实行统一挂牌上岗,划分责任片区,从农户用水、管网维修、抄表收费,一人负责到底,规范用水管理。一是加强领导,及时成立机构。我局及时成立了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由县水务局选拔5名具有专业技术特长、人饮工程知识丰富、管理经验扎实的技术人员,招聘2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充实供水总站,加强了供水总站技术力量。二是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时成立供水分站,招聘相关专

—11—

业人员,成立抢修队,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三是企业化规范管理模式。成立了永宁县惠民农村供水服务有限公司,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严格开支、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全员聘任制,对望远政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运行管理,目前运行管理状况良好。四是城市化公司管理。对于接入县城自来水管网的杨和镇观桥和望远镇望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移交县自来水公司和望远庆丰源自来水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实行同网、同价、同质,目前工程运行状况良好,群众十分满意。五是供水总站直管模式。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大,战线长,管理难度大,为确保该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确保10万人正常饮水,我局经局务会议多次研究,决定由县供水总站进行直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外聘13名技术人员参与该工程的建设管理,并对工程进行直接管理,明确职责,核算量化,实行工效挂钩、绩效考核、包村到户、指标控制。六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按照永政办发[2009]110号《永宁县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协助环保部门防止水体污染,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饮用水的取水井、蓄水池和水源地实行封闭管理,设置封闭设施。按照《宁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设定保护范围。并在醒目位置设立警告标志,杜绝人为污染。七是落实水质检测等保障措施,加强水质检测,及时了解水源状况,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建立健全水质检验制度,每年由县疾病防控中心对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水质进行化验2次,确保各饮水工程水质符

—12—

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七是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进一步落实灌区管理单位“两费”。八是加强工程维修养护,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每个供水分站或供水公司设立1个抢修队,开通 “供水维修服务电话”和“供水监督电话”, 设立 “用户来访记录”,坚持做到小修2小时内完成,中修8小时内完成,大修24小时内完成;对维修8小时以上事故,及时通知相关用水户,征得用水户的谅解和配合。九是建立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水价机制。2010年元月我局供水总站、县惠民农村供水服务公司会同县物价部门及时核定水价,按照永发改发【2010】59号文批准的农村饮水价格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全县农村人饮工程供水价格根据行业不同,采用不同水价,2010年3月1日开始执行新核定的水价1.8元/立方米,实行两部制水价,即低于2方按照两方收取,高于2方按实际收取。十是制定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平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不准关闭手机,对于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并将事件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

6、总体评价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我局通过狠抓规划和前期工作,狠抓工程建设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狠抓建后运行管理,通过制度化、社会化、公司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专业化运行、制度化收费、优质化服务,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2010年我局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为目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道路,成效显著。

2010年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项目实施后,使项目区内63个行政村529个自然村37599户13.29万人告别了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稳定,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川区建设的最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永宁县把这项工程做为全县的重点工程,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鼓劲加压、攻坚克难,水利职工和各施工单位发扬水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强势推进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最终实现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日攻坚,百日通水”的目标。

(二)主要经验

为了确保该工程在2010年11月30日顺利通水,工程共划分为材料、设备、土建等十七个标段。8月7日上午永宁县人民政府组织各乡镇、各涉项成员单位及乡镇主要负责人、村书记,监理单位、中标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参加了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4—

“百日攻坚战”动员大会,并与各乡镇、涉项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8月9日全面开工建设,通过实施“百日攻坚战”,11月27日举行了银川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暨永宁县南部农村人饮工程通水仪式,区、市、县领导于革胜、崔波、郝林海、孙荣山、梁积裕、白建平、丁建懿等参加了启动仪式。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银川市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和我县近千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启动仪式。实现“百日攻坚”目标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为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县委、政府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整乡推进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确保项目编制规划的科学性、最优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成立组织,齐抓共建。成立了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水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指挥部成立了综合协调组、技术施工组、材料复核组、督查考核组、宣传报道组5个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宣传、质量监督等具体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农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改变农民用水观念,增强水商品意识。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制作10期专题片,积极报道工程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动员广大群众自愿投劳、投资,

—15—

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管理,建章立制。通过实行“三个统

一、五个把关、五项制度”,建前定规范、建中抓质量、建后抓管理,确保饮水工程长效运行。强化建设责任,从项目涉及的乡镇各抽调2名具有专业知识、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工程建设,成立现场督查组,对饮水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现场督查。

五是广泛参与,多方筹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实行国家、区、市、县和受益农户五级筹措,采取国家专项投资为主导,区、市、县政府按比例配套,受益群众按户分担的方式解决。按照项目批复要求,水厂主体建设、主支管材、机电配套设施由国家和区级配套资金解决;工程主支管道、入巷管道土方开挖和回填由市县两级政府配套资金解决;入户管道土方开挖和回填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完成;自筹款由受益乡镇和村队组织专人收缴,收缴后及时上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用账户,确保资金安全。

六是严格监督,明确责任。甲方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安全责任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受益村队每个项目区推选3名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党员群众挂牌上岗,每天对工程质量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施工单位精选4名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理单位对施工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环节及时纠正、限期返工。凡是隐蔽工程,施工方与甲方紧密配合,由甲方技术员、现场监理对工程验收合格报验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全方位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七是健全机制,奖优罚劣。县委、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6—

作为考核乡镇秋季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对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协调不力的部门和乡镇,进行绩效问责。

八是密切协作,现场办公。注重现场办公,定期组织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技术员、旁站监理、工程指挥部成员、村干部、农户代表例会,认真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限时解决具体问题,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九是严格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人员不得接受施工单位的宴请,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事件的发生,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工作人员,一经核实严肃查处。各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积极主动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县政府督办会同县水务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对成员单位配合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核查规划、勘测设计、项目报批缺少前期工作经费。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立项前期都需要先寻找合格的水源,进行打井工程,取水化验;由于点多、面广、线长、农户居住分散,前期规划、勘测设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最终项目批复都缺少这些前期工作经费。

2、工程建成后缺少启动经费。

每个工程建成后,都要先进行打压试水、冲洗管道、试运行半年以上才能正常运行,而在试运行期间无任何效益,电费、人员工资、维修费、管理费等运行成本无法保证,造成管理人员人

—17—

心不稳,运行管理举步维艰。

3、工程运行电价偏高,导致运行成本上升。

永宁县农村供水统一按照0.195元/千瓦时的电价核算供水成本,水价每立方米2.45元,县物价局对农村供水水价统一定核定为1.8元/立方米。在电价不涨价的情况下,勉强维持各供水站正常运转。从2010年3月开始,供电部门按照非普工业用电标准,将农村供水电价调整到0.487元/千瓦时,因电价较高,导致各供水站收缴的水费收不抵支,工程正常运行面临困难。

4、维修基金财政应补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生工程,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由于没有工程试运行期间无效益,又无启动资金,维持工程正常一项十分困难,工程维修基金应由财政补贴,补贴工程折旧费用,以确保这项惠民工程长久发挥效益,长久惠泽与民。

—18—

上一篇:建设工程声像档案下一篇:脚手架施工协议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