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三结合实施意见

2022-08-16

第一篇:计生三结合实施意见

大渡口镇人民政府2007年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意见

为推动计划生育“三结合”、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发展,按照上级2007年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任务和要求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制定2007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意见。

设计划生育“三结合”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计生办,具体负责全镇计生“三结合”的业务指导工作。

一、设立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组,组长李开才,副组长吴勇,成员:刘国荣、冯盛智、邓国良、代进超

二、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计生“三结合”工作,把引导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作为计生“出发点和归宿,把计生“三结合”帮扶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五大亮点”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由零星经忧转变。 主,向规模化的开发式帮扶为主转变,由生产为主帮扶向生产、生活、生育一体化服务转变;由解决当前困难为主象

三、工作要求:镇政府定点搞好一个“三结合”基地,部门联系“三结合”户中的新增户、联系户必须是计生困是老年的独生子女户,二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手术后有并发症的父母,三是独生子女死亡了的父母,四是家庭有困难的政府对列入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的帮扶户要求紧紧围绕我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镇良种茶、中药材、甜橙种养殖开发,做到“三个倾斜”、“六个结合”。“三个倾斜”即是政策倾斜,技术倾斜,资金倾斜;“六个结合”一生育服务相结合;四 是与扶贫开发、落实利益导向工程结合‘五是与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结合;六是与创建计生优

四、任务分配和资料要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二是科技普及和发展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结合;三是与开展生

根据计生“三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今年全镇的计生“三结合”工作任务重点是涉农部门结合我镇产业结构帮扶卡、花名册;(4)总结、报表、信息、简报;(5)培训资料;(6)实施意见。

五、优惠政策

根据镇情,计生“三结合”户和所在村社实行计划生育户享受一下优惠政策:

1、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按安排到镇托;

5、优先享受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补助。

六、考核和奖惩 模化开发帮扶。帮扶任务分配见附表。帮扶部门做到资料齐备。(1)被帮扶户订立标识牌;(2)签订帮扶目标责任(

2、发展畜牧业增加30㎡---40㎡宅基地临时用地;

3、优先免费培训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和发放技术资料;

4、优先参军

坚持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检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考核检查的内容:一是帮扶部门及联系人今年上门帮扶是帮扶户是否有帮扶协议书;三是帮扶户落实计划生育何种手术,有无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四是是否学会一门以上一个稳定的增收项目,并享受项目资金、物资等优惠政策;五是该帮扶户与上年相比,家庭人均纯收入预计能否增长部分困难户是否得到特殊帮助和扶助;六是被帮扶户是否知道计生“三结合”内容,资料是否齐备。检查:考核之结委政府年终对部门的考核计入奖惩。经检查考核,达到帮扶目标效果的部门奖励200元,未达到帮扶目标效果的部门

第二篇:2011年计生工作实施意见

观政字„2011‟ 号

中共镇巴县观音镇委员会 镇巴县观音镇人民政府

关于认真做好二〇一一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统筹做好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做好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生殖健康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推动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镇出生人口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5%以上,出生统计误差控制在2%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0以内。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达96%以上;重点对象环情、?情、孕情监测率达98%以上,一般对象监测率达95%以上;计生宣传品入户率达95%以上;计生优惠政策兑现率达100%。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准确率达98%,数据入库率和维护更新及时率达100%。流动人口办证率、验证率达90%,信息录入率达100%,“查无此人”率不得高于10%。

三、工作措施

抓好两个统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逐年完善机制建设。人口问题即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在经济社会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科学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和谐稳定与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的关系,力争做到 个强化:

1、强化领导决策机制。各支部、村委及各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站在前列,敢想敢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重心下移、动态管理,打造亮点。建立健全以层级管理为基础,过程管理为核心,奖罚分明为保证的工作体制,每个镇、村、组干部要切实把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在注重工作结果的前提下,抓好过程管理,要把工作成效与“面子”、“票子”、“位子”捆绑挂钩。

2、强化部门一岗双责制。派出所、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每月5号前将新生儿入户、新生儿出生情况向镇计生办予以信息通报,同时做到措施具体,方法明确,资料完整,档案准确。

3、强化目标考核机制。镇计生办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坚持每月对各村软、硬件的督察,对在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如实反馈,并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对督察时查出的问题计生办要记录备案,量化评分,其考核分值占考核的50%。

(二)统筹人口数量、素质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积极倡导晚婚晚育,文明生育,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和科学婚检,孕期保健,产后 视力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积极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福利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1、深入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和“母亲健康工程”,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计生服务站,村服务室要加强宣传,负责督促准备怀孕对象实施检查,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抓实抓好。二是计生办、中心卫生院、计生服务站联手对“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查出的患病妇女在新农合补助中给予优惠。三是计生办要对驻镇机关、城镇居民中的已婚干部、职工进行摸底建档,六月份开展一次免费生殖健康检查,确保已婚妇女的身心健康。

2、建立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整治,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一是严禁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二是计生服务站要关心生育对象,每季度主动上门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和访视服务一次,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对照顾生育二孩指标领取《再生育证》的对象做到每月监测一次,做好跟踪服务和档案记载,实行《再生育证》一次性有效管理制度。三是继续开展好“关爱女孩,以爱相助”结对帮扶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要一如既往地资助帮扶对象,抓好落实。

3、逐步建立优质服务体系。村两委、计生办要做好各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享受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的摸底确认,上报以及城镇居民独生子女应该享受补助医疗等对象的审定工作。

(三)扎实提升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和水平。

1、打造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品牌。一是加大对镇、村、组干部以及计生专干和中心户长的业务培训。计生办要制定培训计划,每半年培训一次。同时加大对计生专干和中心户长的考核力度,做到严格管理,跟踪督查,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政治可靠、思路清晰的基层计生干部队伍。二是严格兑现计生专干和中心户长的工资报酬,严禁克扣挪作它用。三是加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和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德运用和维护,专线专用、专人专室、网络畅通。

2、打造无违法生育百村“阳光工程”品牌。一是各支部、村委要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确保无违法生育百村“阳光计生”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全面、真实的计生村务公开机制。三是村级计生服务室纳入乡镇及省卫生综合考核,转变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对计生优质服务的满意度。四是计生优惠政策全面兑现,项目??全面覆盖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五是全村无违法生育,无出生统计误差,节育措施及时率、计生“三查”率达到98%以上。

(四)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各支部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工作总体目标,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台账,做到资料齐全、信息准确、填写全面、保存完整、规范服务。一是凡跨县流出30天以上的育龄人口必须在计生办办理《婚育证明》。二是对跨乡镇流入的育龄人口计生办必须每季度进行一次?理清查并造册登记。大市川、小南海、马家营三村务必抓好门面房出租户的流动人口管理,有效遏制违法生育的发生。对租赁户要建立流入人口登记册。三是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应用和管理,五是中小学计生办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流动人口中的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检查与户籍地同样对待。五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区域协作机制。

(五)继续有效开展村民自治工作,有效发挥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在强化“县领导,乡负责”的同时,重点在“村为主”上落实责任,在“户落实”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各村计生协会要适时召开协会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组织村民商议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协议》,产生计生协会组成人员。

(六)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对违法生育的对象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严肃处理,演进为了维护稳定而松之余宽,降低征收标准。严禁不按照法定程序征收社会抚养费,严禁将社会抚养费挪作它用。

(七)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〇一一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确保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党委班子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全体镇、村、组干部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软件从实,硬件从严”,要以超常的思路,有力的措施,突出的成效,促进我镇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中共镇巴县观音镇委员会 镇巴县观音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大埂村关于开展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实施意见

各组:

为了加强和提升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切实抓好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建立规范以政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相统一的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树立敢于负责的诚信政府形象,按照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阳光计生行动的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创建诚信计生县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目的,以“政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监督”为重点,以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群众和家庭为中心,改革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机制,强化诚信道德、服务意识和制度建设,扩大群众参与,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增强人口计生工作执行力和公信力,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开展提供重要保证。

二、主要内容

1、以政务公开带动“阳光管理”和“诚信计生”。加大人口计生政务公开,以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执行为重点,统一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和形式,明确主体,分级实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凡是能上网公开的信息都要在网上公开,以增强决策透明度。村、组计生机构要将群众普遍关心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有关奖励优待政策、服务项目以及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有关职责、监督电话等进行公布。要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制度等进行公布,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2、以民主评议推动“阳光服务”和“诚信计生”。继续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积极倡导上门服务和村级计生专干代理制,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改善服务态度,兑现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在城市社区开展“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尊重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在系统内部开展“下评上”活动,对“双评”及“下评上”活动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3、以社会监督实现“阳光维权”和“诚信计生”。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办好12356阳光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聘请育龄群众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落实实名举报奖励制度,重视发挥主流媒体监督维权作用,逐步形成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长效机制。建立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杜绝错报执法及个别干部存在的对群众态度冷漠、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4、以兑现承诺确保“阳光行动”和“诚信计生”。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双向承诺以及“充分自愿、依法自治”的诚信计生工作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诚信小组,签订诚信计生协议或承诺书,明确群众权利义务和政府职责,尊重和维护群众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权、生殖健康权以及法定优待奖励权。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各项利益导向政策,制定有利于推进诚信计生以及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各级计生机构在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殖健康系列服务方面,村(居)委会在在分配几天资产及收益等方面,都要向计生家庭倾斜,对承诺的事项认真兑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创建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的领导,县人口计生局成立“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创建领导小组。各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活动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2、坚持示范带动。今年我村被确定为市级诚信计生示范县创建工作试点,按照省市要求。各组也要结合实际,抓好1—2个示范村创建工作,力争达到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示范点创建要求:即:人口计生信息公开及时全面真实,群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不侵权,优质服务不失信,廉洁爱民不谋私,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各组于4月底前将确定的创建示范村报县人口计生局办公室。

3、扎实开展工作。各组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的内容、要求和意义,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对人口计生法律法规规定的想群众承诺的事项要认真兑现落实,对群众不满意的行为要切实加以整改,对严重侵犯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事,要进行问责和严肃查处。乡上将把创建“诚信计生、阳光计生行动”纳入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体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面贯彻落实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构筑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协调快速发展,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体教结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体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2年,中共中央、xx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中明确提出:“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为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资源而实施的重要人才培养战略,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我市体育、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各有关学校在教学、训练、人才的选拔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各级体育、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经验,以贯彻落实全省“体教结合”会议精神为契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研究措施,加大相互配合的工作力度,努力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和成果共享等方面走出新路子,拿出新举措,共创淮北“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适应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优秀后备人才。

发展目标: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现有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中学等专业学校和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积极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2—3所体育特色学校,4—6个体育特色班;基本形成以体育中学为龙头,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班)为龙身,各级中小学为龙尾的一条龙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三、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内配齐体育教师。按课程计划开足体育课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逐步配齐体育设施。要开足体育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积极组建~队,开展经常性课余锻炼和竞赛活动,为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打好基础。

加大对市体育中学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建好校舍,充实教学和管理人员,努力提高办学档次,积极筹办与省体育学院接轨的大专班,使之真正成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龙头”。

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整合资源,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根据本区域内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在项目设置、年龄结构、选材标准和训练、竞赛机制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创办体育特色学校(班)。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好项目,配好师资,重点抓好田径、篮球、足球、手球、排球、乒乓球、棋类、跆拳道等项目的青少年训练。省、市级示范中学必须组建特色校运动队,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并积极参加体育竞赛。鼓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组建高水平运动队。

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体教结合”氛围。根据我市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情况,建立特色学校(班)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班)工作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市体育局、教育局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

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招收、管理。适当放宽体育特长生进入各级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入学、转学条件,做到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在当年招生计划中不少于5%的比例。市属各类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对于特殊体育人才,经测试可采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要求录取入学。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要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办法,为~员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确保体育特长生能够坚持系统的体育训练,防止出现“轻体重文”的现象。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的成绩列入对学校工作综合考核的内容。

充分发挥市体育中学和各类青少年体校的骨干作用。拓宽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将我市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俱乐部纳入“体教结合”工作的大盘子,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更大的效能。

改革和完善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以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原则,建立我市青少年训练竞赛管理制度。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技术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上的倾斜。体育教师从事学生课余训练可计入其工作量。鼓励体育系统的教练员到学校开展青少年专项训练,并给予适当补贴。

创新、健全和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经费,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体教结合”工作的投入,为“体教结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切实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把“体教结合”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领导。市成立“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体育局、教育局及财政、人事、规划、土地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建立检查评估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相关部门就“体教结合”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和总结。

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体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更好地发挥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

市财政、计划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对“体教结合”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推进我市“体教结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篇:计生三结合帮扶调研

抓结合重规划促发展

——县人大办联系顺庆村计生“三结合”工作调研

计划生育政策是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的体现。如何抓好计划生育“三结合”联系工作呢?通过近期兴文县人大办联系麒麟苗族乡顺庆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调研,认为要抓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就要抓好结合,重视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才能促进联系村全面发展。县人大办按照“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拟定规划,力促发展”的思路,加强对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联系和帮扶工作。

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麒麟苗族乡顺庆村地处县城南约2公里,与古宋镇都良村相邻,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多沟田、梁地、林地,土地贫瘠。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1户,总人口1086人,其中少数民族68户303人。全村绝对贫困户14户43人,其中少数民族5户13人。全村有劳动力682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36人,小学文化280人,初中文化638人,高中文化3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为126人。全村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0亩,均属油沙土。

该村属纯农业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猪、牛、小家禽为主。2009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45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20公斤;年末出栏生猪620头,存栏生猪450头,牛25头;全 1

村实现总收入450万元 (含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3802元。

古宋至石海公路横穿该村四组,3条组道通往其余5个村民小组,总长12公里,组道狭窄,路面凹凸不平,通行不畅。全村通电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移动通讯基本覆盖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内有电站、砖厂、竹木加工厂共5个小型民营企业。

由于地理位臵和条件的局限,该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没有支撑可持续增收的骨干产业项目,经营方式仍为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劳务收入为主,农民收入偏低。农民工劳动技能较差。该村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动力的20%,但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仅占2%左右,主要以自发外出为主,没有参加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导致务工人员就业不稳定,收入低。

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难。全村贫困人口43人,其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96元,未达到最低生活水平,其中该村14户贫困户全是因病致贫。

新村建设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全村幅员较广,农户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较差,所需改造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推进缓慢;二是低收入户家庭经济底子薄,条件差,新村建设项目实施难以做到统一;三是集中供水池、水窖、四建五改所涉及工程量大,项目多,配合部门多,工程推进具有一定困难。

拟定规划,力促发展

县人大办在对该村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计划生育“三结合”户帮扶工作与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三年帮

扶规划。

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条件引资招商,改善村级经济结构,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助农增收。

总体目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实现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新村建设,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实施以“四项扶贫”(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务开发)工程为主的扶贫开发工作;立足实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村貌大改变。

具体目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农田灌溉工程。修建顺庆河护岸,护岸长 3500米,高 1.5米,完工后可护田 120亩,修建防渗水渠4公里,灌溉面积 250亩。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修建12个水窖,总库容 500立方米,可解决1000余人饮用水,浇灌面积364亩,该项工程分期实施2012年结束。

(3)协助搞好2处集中供水站建设,整治2口山坪塘,修建6口微水池和2公里排灌渠,整理150亩土地。

2、农村村道建设

帮助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连通1—6组通组公路,新建硬化公路6.5公里。帮助做好村道路灯前期规划设计,计划

在全长3.7公里的村主道公路安装路灯80盏。

二、社会事业发展

美化村容村貌,规划建垃圾池地点20个。争取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争取建立通讯塔基一处,解决通讯信号弱问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网络,在现有远程教育站的基础上开通互联网,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协助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

三、产业经济建设

抓住上级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生猪、肉鹅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庭院中、小型养殖,使全村年每户出栏生猪均达到5头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不断提高村民收入。到2012年,使年存栏生猪达2000头,其中母猪存栏达到300头,年生猪出栏达到1800头;肉鹅饲养达到1000只。

2、三年内发展黄竹种植1000亩。

3、建立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1—3个。

4、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增加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到 2012年输出劳动力达到200人次。

四、精神文明建设

1、每年计划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次,到 2012年底,70%以上的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 1— 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

2、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实现计划生育率达100%。

3、建立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 ,杜绝重特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村民治安满意率达 90%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

4、协助开展各类精神文明评选评比活动。如:卫生文明评比活动、“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

帮扶措施:

1、牵头单位加强与其他帮扶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互通信息,及时开展好帮扶工作。

2、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络,及时了解村“两委”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协调和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和工程建设推进。

3、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4、积极为帮扶村争取相关政策,落实相应项目资金或帮扶资金。

5、选派干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到村开展帮扶工作。

6、帮助搞好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助各项建设项目推进,确保帮扶工作见成效。

2010年7月

上一篇:精神科医生进修报告下一篇: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