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2024-04-08

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精选4篇)

篇1: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红都村地处四都集镇西侧,现有人口1062人,总户236户,育龄妇女326人,其中已婚育妇23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0.7%、22.2%,二女户15户,独生子女75人。近年来红都村两委在县党委政府、镇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密切配合,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地引导群众参与村级计划生育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广泛的的开展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计划生育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村民的一致好品。

工作推行“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开始,无论是乡、村干部还是农村广大群众在思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对此,该乡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三结合”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学xxx省、地、县关于计生“三结合”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借签外地经验,认真分析乡计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单靠社会制约机制抓计划生育,虽然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但计生成果不好巩固,人口形式不容乐观;计划生育与经济建是实质是发展问题。经济不发达,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变,老百姓不脱贫,“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状况就很难扭转。要解决计生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围饶经济抓计生、抓好计生促发展,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2000年起,该乡从实施“富民工程”到“少年快富工程”,逐步探索出一

条切实可行的计生工作“三结合”道路。

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部门协助、多方参与。为此,该乡从开始就按照上级的要求,强化“三结合”中的政府行为,切实加强领导,强力推动“三结合”工作的开展。概括起来,即做到“五统一”、“一落实”:一是统一组织领导。乡村两级都成立了计划生育“三结合”领导小组、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政府一把手任组长,主管领导具体抓,并建立了办事机构,具体组织、协调、指导“三结合”工作的实施。二是统一规划。乡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乡农村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少年快富文明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制定了实施“三结合”的具体方法、步骤。并把“三结合”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扶贫攻坚计划,层层下达帮扶计划,分解帮扶任务。三是统一政策。乡党委、政府、乡直各单位、各村委都制定了若干具体政策和措施,突出落实帮扶项目、扶持发展生产、增强“造血”功能,利用政策导向,把上级关于扶贫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向计生户倾斜,将资金、物质、技术等生产要素优生配置到计划生育户,扶持其上项目,发展生产。全乡有2000多户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这些优惠政策。四是统一行动。为了使“三结合”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在先搞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乡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大体分四步:①摸底排队。全乡共排查出重点帮扶计生户1380户,其中独生子女户:368户,双女结扎户及二孩结扎户1012户。②分类建档。以乡或村为单位,按照帮扶户家庭人口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技术特长等进行分类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帮扶单位计生部门各执一卡,相互监督、促进落实;③制订帮扶计划。2000年至2005年先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户和计生户中的特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对人均纯收入在中等以下的计生户,分期分批进行帮扶。④落实责任。做到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干部,项目、资金、技术落实到农户。要求乡村党员、干部与计生困难户结对帮扶,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即定帮扶对象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年人均水平的25%;五是统一考核。乡里对各村委、乡直

各单位分别下达了《计划生育“三结合”考核办法》及《乡直机关部门开展帮扶计划生育户先致富活动的考评办法》,每年年底,由政府统一组织人员,严格按照考核办法,从组织机构、工作安排、优惠政策、帮扶项目、帮扶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与全年的计生工作和整体工作成绩挂钩。六是狠抓落实。采取平时抽查、督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和群众评议等一考核。系列的方法,有力的促进了“三结合”工作的落实。2000年以来,全乡共帮扶资金130万元、帮上项目1000多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84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

突出部门行为,落实齐抓共管

“三结合”的政府行为主要部门行为来体现,群众要靠部门行为带动,离开了部门的积极参与,“三结合”工作就很难全面、有效、持久地开展下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突出部门行为,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性质使各部门在“三结合”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涉农部门在“三结合”中的主力军作用。近年来,该乡要求农机、农技水利、畜牧、林业、金融、供销等涉农部门在“三结合”工作中重点做到三个倾斜:即政策倾斜,项目、资金倾斜,技术培训倾斜。全乡12个乡直涉农部门纷纷结合各自的业务特点把乡里十大优惠政策量化、分解成具体条款,共出台优惠政策措施72项,涵盖了计生户的生产、生活、生育的各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三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全乡对1786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免去其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二孩结扎户办理了母婴安康保险、妇女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并优先安排134人计生困难户进入乡、村企业就业。营业所、信用社、基金会积极为独生子女、双女结扎户筹措资金、低息货款40多万元帮助发展农村经济;农机、农技部门,积极为广大计生户搞好机械义务维修、机械操作、使用培训和优良种子推广、串换等;畜牧站还重点培养出120多个计生户成为养殖大户。路口村雷庄张妮在畜牧站扶持下,建起“家庭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达300余头,年收入可达20000多元,率先走致富路。众乡邻纷纷效仿,畜牧站主动当起了“科技顾问”,使全村养殖业大发展,全村2530多人,仅养猪就达1.1万头,出现了“猪比人多”的奇观。

二是充分发挥计生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乡计生办积极为党委、政府出谋献策,当好参谋,主动联系沟通各机关部门,寻求计划生育与机关业务部门的最佳结合点,统一认识,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并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各有关部门把好关“三结合”的各项在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几年来,乡计生办共为乡里拟定“三结合”实施方案、考核办法10余份,开展重点调查13次,推广典型26个,编印各类宣传学习资料32份,培训计生干部130多人。有力地推进了“三结合”工作程。

三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参与作用。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制定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开展对口帮扶和包村帮扶活动,积极投入到“三结合”工作中去。如工商所为帮扶对象优生安排摊位;中小学校优生让帮扶对象子女入学、入托;卫生院为独生子女义务保健,检查身体;水利站利用“人对井、井对人”的方法,优先为帮扶计生户打井300多眼。为他们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的翅膀。

三、强化“三生”服务、切实帮在实处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立足点应放在“三生”服务上。因此,该乡工作的重点,也应突出服务,做到得及时,帮在实处,帮出实效,使广大计生户成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勤劳致富”的“小康型”家庭。

1、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开展生产服务。主要抓了三点:一是资金扶持。路口村党支部发动先富起来的党员、干部、计生协会员,拿出部分资金成立了全乡第一家“少生快富”基金会,扶持一部分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创办经济实体。去年,该村发达37名党员、干部和13名计生协会理事集资出力,重点扶持5个独生子女户和3个双女结扎户搞温棚种

植项目,使这8个重点户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当年脱贫。该村雷庄计生困难户挂全民夫妇2003年退掉二孩生育证,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绿色经济”上,在村基金会的扶持下,建起了两座塑料大棚,当年收入达12000多元,一举摘掉贫困帽子,走上致富路。二是积极进行项目开发。四楼村党支部和计生协联合成立了“少年快富”互助会,筹集资金在全村重点扶持50户较为贫困的农户,从事养殖业,并与扶持户鉴定“少年快富”合同,仅此一项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多元。该村草庙计生困难户寇普花,2004年在栏生猪近百头,年收入上万元,成为少生快富“领头雁”。三是组建技术服务网络。乡计生办、计生协组织养殖,种植、加工等技术能人,深入乡村进行技术指导、传经送宝,帮助计生贫困户创办“少生快富”项目。赵庙村党支部和计生协利用离街较近的优势,联合成立蔬菜种植协会,积极向群众推广蔬菜种植技术、扶持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使全村68个被扶持户走上了富裕路。

3、以帮助农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为目标开展生活服务。2005年,乡计生办,团委、妇联利用乡计划生育学校,组织育龄妇女学习科学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家庭育儿妇女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开展“双学双比”和“学一技、创千元、奔小康、做贡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净增了200多元。

2、帮助农民少生、优生为目标开展生育服务。乡里成立了少生服务队、定期派出乡卫生院、计生所义务人员深入村组巡回义诊、为育龄妇女防病治病,为五保老人、婴幼儿检查身体,对青年男女开展婚前教育。乡村两级还利用计划生育学校分期分批举办“三前”、“五期”培训班,提高广大妇女对优生优育的认识,并开展孕前、产前、产后、术前、术后“一条龙”服务。去年,乡计生所利用В超和波姆治疗仪,为全乡广大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3600余人次、其中共查出不同程度妇科疾病630余人,义务治疗妇科病430多例,举办各类婚育知识培训班12期,受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优生、优育咨询300多人次,收到良好效果,一些群众说,政府不是不让生,而是让少生、优生,都是为俺老百姓着想。

几年来,通过在全乡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广大群众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要我实行计划生育”变为“我要实行计划生育”。“先发家后成家”、“晚生孩子先致富”、“少生孩子多挣票子”已成为全乡广大青年追求的新时尚。如今,全乡85%以上的农户已初步形成“一户一孩一业”或“一户一孩多业”的家庭新格局。

篇2: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

大家好我叫杨桥彬,是2011届大学生村官,现担任林洪明主任的助理,因为书记和主任有急事出差在外,他们委托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村今年计生群众自治以及计生协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下面是我的汇报内容。

红都村现有人口1062人,总户236户,育龄妇女326人,其中已婚育妇23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0.7%、22.2%,二女户15户,独生子女75人。近年来,我村通过从国情、村情、户情等方面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地引导群众参与村级计划生育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计生群众自治的组织建设,落实责任分工制度

为加强和改进计生群众自治工作,我们在原有计生协会的基础上,经会员自荐,村两委推荐以及会员民主选举,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年度计生群众自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支部书记、村主任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制度,同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村干部职责,并签订责任书,实现包组包对象责任到人,规定目标任务及奖罚措施,每半年或一年兑现一次,综合开展双查、节育、办证、孕情跟踪等常规工作。协会队伍中无人违反计生,多数会员能起到“管自己、教子女、帮亲戚、带四邻”的作用。目前,我村协会形成了一个组织健全、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层层有人抓的群众团体,成为提高我村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促进我村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健全了计生服务工作网络。

(二)广泛发动引导群众参与,形成群众自治的良好格

其中主要工作有:1.发动群众结合村情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2.成立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小组,协会常务理事组成的民主监督小组,以及各项管理制度;3.建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小组和村民议事制度,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由村委会向议事小组汇报季度工作,让群众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和村级各项事务的管理情况;4.充分利用村计生例会,每月邀请村民代表或小组长参加村计生例会,并轮流在计生协会小组长家中召开,充分拓展了群众参与村级计划生育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三)深入开展计生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识

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让村民充分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是打造计划生育宣传环境,每年坚持刷新一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婚育新风的宣传标语,并在村民集中位置,专门制作了固定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二是开展了经常性的入户宣传活动。村两委干部、协会小组长按照包组责任制要求,不定期入户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送宣传资料上门。三是坚持村务公开。每月将全村计生工作开展情况,如出生、节育、结婚、社会抚养费征收、奖励优惠等情况在计生公开栏中公布上墙,让群众知晓。四是以婚育学校为载 1

体,编写授课大纲,每季度为计生对象开展人口国情、社情以及计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课程。村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识明显加强。

(四)开展计生“三结合”与民心工程建设,开创农村计生工作新思路

我两委在县党委政府、镇党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密切配合,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广泛的的开展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计划生育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活动。建设了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改更新改造工程,如红都大桥危桥改建工程,解决了大车进不了村的问题、村主道卫生进行清理整顿,美化了村容村貌;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帮扶奖励计生三户的“生育关怀行动”,我村对二女扎户凌冬冬、俞水水、赖国旺、赖永生、廖秀、赖春水、赖光泉、赖泽生、赖永桢、赖永冬和独生户赖金林、赖德生、池发全、赖路生、林丰勇通过多种帮扶形式,使他们扩大了生产经营范围,增加了经济收渠道,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家庭经济名列本村前列。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村协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

1、协会没有自己的经济实体,所需的经费全部靠上级拨付、村委会的支持,资金压力比加大;

2、专职人员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均需要发展自我经济,为协会工作时间不多,能力有限;

3、村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给协会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4、个别理事、小组长、会员认识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发挥作用不明显。

5、外出务工人员多,接受宣传的机会少,个别群众思想意识跟不上。

三、今后打算

1、掌控指标。确保不出现政策外生育、人口出生性别比符合规定要求,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双查全面到位、“四术”全面落实,探索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等问题,努力完成计生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完善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村干部及计生协会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核心,完善村干部包片责任分工制度,加强对会员的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不怕碰钉子敢闯敢干的计生工作队伍。

3、强化服务。坚持连续作战的作风,强化跟踪外出务工计生对象,确保计生信息掌控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各项保障实施到位。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四都镇红都村

篇3: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一.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开展

1. 建立“电子书包”项目管理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有效实施, 我们首先建立了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了由校长亲任组长的“电子书包项目推进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决策、实施与保障等。下设“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和“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负责项目策划、组织、协调、指导、监控与评估, 对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合力攻关;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定期到校进行调研及指导, 保证项目科学性。此外, 学校出台了《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施电子书包项目提供了可行、可操作的行动纲要。

2.建立“电子书包”项目教研评价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良好运作, 学校建立《实验教师“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学生“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家长承诺书》等系列规章制度, 规范项目研究的开展;与清华同方建立联系机制, 形成了研究-实践互动的新型教育研究模式, 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建立子项目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表彰制度, 建立长效的过程性评估体系, 提升项目研究质量;建立项目教研交流制定, 定期组织校内外的交流、研讨与展示活动, 深化项目研究的层次;建立项目推进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小组会议, 总结阶段工作, 分享优秀经验;建立简报制度, 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发布阶段研究情况及实施指导意见;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数字化作业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电子学档系统等, 构建学校各部门、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管理服务平台。

3.建立“电子书包”项目奖励机制

对于电子书包这一新生事物, 学校除了以任务驱动老师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外, 还建立奖励机制, 提高师生运用电子书包的积极性。

(1) 教师奖励机制

实验教师每学期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 奖励300元/人, 并在评先评优中加分奖励;积极上传各类资源完成规定的数量, 研学稿 (学案) 、作业、测试题、互动模块论题等每超1份奖励10元, 200元封顶;每学期评选“电子书包优秀实验教师”若干名, 奖励300元/人。

(2) 学生奖励机制

根据利用电子书包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要求, 每学期末各实验班评选10名“电子书包实验优秀生”予以奖励;在互动讨论模块, 能积极参与讨论, 进行有意义的回帖, 每学期各班评选10名“互动讨论积极分子”予以奖励。

二.强化培训力度, 保证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质量

1. 阶段性校本培训有的放矢

在项目开始阶段, 部分实验教师对运用电子书包实施“研学后教”理念的认识不够, 对利用电子书包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信心不足, 表现在教师培训时技术学习的低效性, 他们从心理上排斥新技术, 认为电子书包实验对自己教学没有实质性帮助等。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师培训效果, 还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子书包创新教学应用及推广受阻。基于此, 我们通过强化培训更新观念。开展了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的培训活动:在探索实验阶段进行应用通识培训, 为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提供系统培训, 进行全面周到教学理念与平台应用指导;在深化应用阶段持续推进以案例观摩研讨为主的教师研训, 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指导, 形成有效研训案例;同时,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教师、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之中, 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

2.“引进来, 走出去, 促成长”的培训方式

在自我不断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也并不闭门造车, 而是广泛交流, 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 推开去”的政策。

请进来, 专家引路———为了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提高, 我们以实验校为契机, 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幼如教授对项目教学进行实地指导和顶层设计。有了名家的指引, 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方向。

走出去, 取经同侪———为了让我们的实验老师能进一步了解我区兄弟学校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经验, 学校除了保质保量完成区级培训的规定动作外, 还主动要求同方联系电子书包实验工作比较成熟的学校, 开展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实验老师参加仲元中学承办的“六校电子书包交流活动”, 富丽中学组织的“四校数学微课专题研讨”。同时, 学校借助教研室举办的“研学后教”现场会, 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番禺实验中学、石楼中学、石碁二中、石碁四中等学校取经, “走出去”的系列动作让我校的实验老师心里有了底, 减少各位老师心理的排斥感, 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实验教学。

推开去, 交流提高———我校借承办区级“研学后教”现场会的东风, 特别安排了语文、英语、物理三堂电子书包课, 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其中赵志娟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平台开展名著辩论, 向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展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名著复习课;雷晓丹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们准备了视听盛宴;物理科的黄晓君老师利用电子书包平台的资源推送和互动讨论等模块上了一堂被区教研员何老师评价为“听过的最好的电子书包课”。在2014学年“番禺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 我校推荐了语文学科邓惠娜老师和英语学科杨柳老师的电子书包课参赛。这都为我们的实验教师提供了展示提升的平台。2015年4月10日举办了番禺区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现场会, 孔卓敏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上了一节初一英语听说教研课。会上, 谭雯副校长对“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在我校的开展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区教研室主任黎耀威回顾了我区开展“电子书包”实验工作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岳冬在会议上表示, 钟村中学的经验以及教师代表所分享的感悟和收获都让这场“电子书包”现场会“太给力了”。

三.探索课程建设, 推进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实施

1.课程活动, 扎实有效

针对前阶段我校实验教师数量少、教师利用率低、使用间隔长、学生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2013学年第二学期, 我校推出“增教师, 加培训, 抓教研, 建特色”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实验教师由原来的4位增加到22位实验教师, 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2节电子书包常态课、5节汇报课、3节展示课。

2. 常态课程, 实验保障

常态化的应用是项目实验与电子书包真实改变教与学方式的保障, 在教师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我们的实验教师能保证每周使用终端上课或应用平台与终端开展相应的活动, 并在课前、课后广泛的应用平台配合教育教学。

我们的的常态课向全体教师开放, 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教师们能共同参与常态课的研究, 共同去发现、去探讨、去总结、去实践。实验班除了严格按照计划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日常教学外, 教师们也能主动带领实验班的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以此进行设备及平台的培训和练习, 使电子书包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 汇报课程, 主动提升

每学期安排的三节电子书包汇报课, 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互动课堂, 提供实验的生动案例, 为实验教师搭建了团队研讨的平台。通过汇报课, 使广大教师检讨正在开展的实验工作, 从学科角度分析适用性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益。

四.课题引领, 构建电子书包的学科教学应用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主要为两个向度, 一是以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为支点, 建立与不同教学内容的联系, 构建成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应用模式;二是以某一教学内容为支点, 建立与电子书包多个功能模块的联系, 构建成教学内容整合电子书包多项功能模块的教学应用模式。

为使我校的电子书包实现常态化发展, 我们将电子书包实验研究与学校区级立项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三为主’体验式课型模式的研究”有机融合。根据“研学后教”教学理念, 我校对“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研究重点放在两种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上:一是自主协作学习模式, 二是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如下图:

自主协作学习模式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协作性为主要特征.教师利用平台, 制定学习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并在推送的任务 (研学案) 中, 提示方法、提供资源 (微课) ,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帮助并促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通过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如有疑问, 可以通过“辅导答疑”模块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 其后通过在线检测进行反馈提高。

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则是教师进入“在线作业”模块,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品读任务, 同时提供“优质资源” (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和指导评价;学生进入“我的作业”模块完成习作, 借助“互动讨论”平台跟帖、互评, 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佳作的汇编。

将电子书包融入研学后教的课改理念, 应用于“先研后导, 三为主”教学实践, 逐步实现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这毕竟是新的尝试。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发现不足, 遇到困难, 产生困惑, 例如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学科特色, 如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素材, 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研学问题等都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解决。

五.展望未来, 对电子书包实验工作充满信心

电子书包在我校三年多的实践运用, 为我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模式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探索的三年, 更是收获的三年。或许, 在探索中我们曾迷茫过、彷徨过, 但这也恰恰说明我们在思考进程中、反思总结中。有理由相信, 在区教育局的关怀下, 在专家们的引领下, 我们将继续以“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应用为契机, 不断探索更先进的电子书包有效应用模式, 建构高效的现代互动课堂, 促进我校乃至我们整个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春种一粒子, 秋收万颗粮”, 电子书包这粒种子, 已经深深地播种在我们每一位实验者的心田。我们坚信, 它将会在不久的金秋时节, 结出更甜蜜的丰硕果实, 谱写“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附:ppt文档

摘要:2012年11月, 在建设“智慧番禺”的大背景下, 钟村中学成为番禺区第二批“电子书包实验学校”。通过四年的摸索与实践, 在机制建设, 模式建构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文章包含“建立机制”“强化培训”“课程建设”“课题引领”“展望未来”五部分。

篇4:红都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杨桥彬

自8月29日报到担任红都村村主任助理,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村官,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月。我是怀着忐忑与不安走上工作岗位的,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大学生,刚踏出校园就走上农村基层工作岗位,即使上岗前期有进行培训,但还是存在着对基层工作环境不熟,业务水平不高,社会经验缺乏等诸多问题。“能否胜任村官之职?能否履行好村官之责?”的疑问一直萦绕我心。

幸运的是,从我踏上村官征途的那一刻起,组织部及四都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就给予我极大地关心和帮助,组织部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希望我们积极转变角色,融入基层;镇党委马书记亲自找我谈话鼓励我扎根基层,努力工作;办公室王主任为我精心安排起居和食宿;镇其他干部前辈在生活和业务上给予悉心指导;红都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则以农村特有的热情和包容,欢迎我的到来,鼓励我扬长避短,不断进步。一个月以来,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平复了忐忑不安的心情,围绕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学习,积极转变角色、熟悉环境、掌握业务、拓展知识,力求尽早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现将本月各项工作开展和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调查访问,摸清家底

根据镇有关部门安排,报到后的第二天,在办公室王主任和红都工作队队长郑传棋所长的带领下来到红都村村部,村两委郑锦秀书记,林洪明主任和文会余呈海热情欢迎我加入红都村两委班子中为他们分忧解难,这让我十分感动。为摸清“家底”,我决定以调查访问村情为切入点,在初期调查过程中,村两委干部给以极大地信任和支持,在他们的介绍以及村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走访过程中,逐步把握红都村的党组织建设情况、自然区位、人口状况、集体资产、收支情况、主要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情况,进一步了解情况摸清家底。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整理村部档案资料。对现有的党建、村建、计生以及专题学习活动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对红都党务、村务及计生协会等工作开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走访老党员。选择有威望的老党员亲自走访,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

3.随机入户访问。从村部周边入手,沿老村道至四红公路口,随机入户主动攀谈,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增进彼此了解,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融入乡村生活;

4.实地调查革命基点。红都村保留了许多珍贵革命基点,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主要走访了世昌公祠(中共四都区委、区苏,汀西县委旧址)、义贞小学、军区后方总医院旧址等。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也收集到许多村民建议意见。比如,红都村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方面是比较完备的,但是在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革命基点的保护方面由于经费缺乏显得力不从心,部分基点遗址存在破败、脏乱的问题;计生对象众多,且外出比重较大,管理较为困难;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群众普遍关心四都河堤坝建设及沿河路的修建;社会保障方面则希望村两委干部及时传达政策精神,进行解疑解惑。这些“老底”为我们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二)虚心请教,熟悉业务

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我对农村工作是一片空白,为尽快熟悉业务,我制定工作计划,逐步访问村两委干部和镇各部门工作人员,请教农村工作的各项业务要求。

结合当前工作重点,我将计生服务所、社保所和组织办确定为访问重点部门。在劳保所刘红秀帮助我解读新农保政策,指导新农保缴费征收的工作技巧方法。为多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我上网搜集了关于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熟悉了业务知识。计生业务工作方面则可以说是从零开始,我从报表反映的项目入手,逐条请教卫生服务所工作人员,请他们解释说明,并进行政策对接。主动到组织办协助做好年度组织建设及村活动场所检查验收工作,同时结合大学时期经验,请教邓大姐有关组织工作的业务要求、发展党员流程及各种材料的编排撰写等等。

为熟悉村两委业务工作情况,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三位两委干部请教,以把握当前工作重点,逐步参与业务开展,为他们分忧解难。另外结合其他各项工作,利用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机会向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请教业务知识。电话联系卫生院林彩峰院长了解今年新农合相关政策;到信用社了解社保卡办理的有关政策等等。

(三)协调配合,融入基层

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扮好村民、村干部的角色,还要扮演好镇村两级协调员的角色。传达、组织和实施镇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反馈民情民意,为镇村工作开展搭好桥、牵好线。在实际工作中围绕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逐步展开任务对接,具体如下:

1.协助做好 “大干60天,创计生国优县”活动第二次督查考评工作,参与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落实第二轮双查、节育、社会抚养费征收以及补缺补漏工作,全力做好第二次督查迎评的各项事宜;

2.协助配合做好2011年计生群众自治村(居)考核工作。认真解读考核方案,核对例会记录,查阅村务公开信息,依照方案要求整理村计生协会与计生村民自治档案。请计生服务所巫小平大姐到村里检查指导,配合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布臵村计生服务室、文化书屋、婚育学校普及计生避孕知识等;

3.协助组织办做好年度组织建设及村活动场所检查验收工作。按照文件精神协助邓连芳大姐检查整理全镇09-11年党员发展工作材料(会议记录、入党志愿书等)及其台账并将其输入电脑,按组织办要求整理红都村组织建设档案,做好信息对接; 4.协助做好“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及费用收缴工作;

5.协助党政办公室处理日常行政工作,协助筹备共青团四都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通过协助配合镇有关部门的各项工作,一方面了解了基层工作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发挥优势,施展才华提高能力,逐步获得镇领导干部及村干部的信任,融入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搭建平台,信息对接

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省科技厅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建立大学生村官科技网(http:///),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熟悉信息技术、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优势,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工作,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化。到村一个月以来,围绕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科技信息对接的工作要求,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1.建立红都村信息服务网站。村官科技网为平台,通过自主申请注册和省科技厅管理员审

核,成功建立了信息网站(http:///)并着手网站站点的设臵与维护,现已初步形成网站框架。

2.信息采集。按照网站设臵的基本框架,积极组织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收集的图片信息有:乡村风光信息、革命基点遗址信息、村部及乡村规划建设信息;采编的文字信息有:红都概况说明、红都“文明村” “生态村”申报材料、村党员信息等;收集的农业科技信息有:槟榔屿种植实用技术、烤烟防病实用技术、茶油功效价值及食用窍门、香榧食用价值极其种植与加工等等。

3.数据处理。以上数据均已进行初步处理,按站点框架进行归类汇总,并形成电子版格式,择机进行挂网公开。

二、存在问题

(一)调查走访不够深入,重点不够明确

广泛的查阅资料,深入的实地访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工作,是保证基层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摸清家底,我查阅了大量村镇资料,走访了许多村民和乡镇工作人员,了解了不少村情民意,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调查不够深入及重点不够明确的问题。调查访问多采用非结构化的方式,从内容上看属家常式访问,组织计划性不够;访问对象上看多为随机选择,代表性不够突出,正因如此使得访问有效信息偏少且难以记录。就我调查访问的重点性上看,所组织的访问多为普遍性对象,而具有特殊意义的对象却没有进行走访,如红都万亩油茶及生态养猪建设等重点项目,却没能及时全面考察,这是很大的失误。

(二)工作反馈不够及时,信息把握不够准确

及时的向镇领导及村两委干部反馈工作开展情况,了解部门的工作部署交流,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欠缺,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积累经验,实现快速成长的需要。

9月份在及时汇报工作安排及进度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遇到问题是,没能主动的提出并与领导同事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致信息把握不够准确,如计生群众自治村(居)的迎评迎检,由于之前没有全面的请教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确定必须落实的项目,以致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预检档案材料时存在不少疏漏,而这些问题若先前请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不够,效率有待提高

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自主建站服务,组织村官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在9月中旬完成网址审核至今,主要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但是都还停留在初级框架构建阶段,在实际工作及长远发展方面如管理制度及团队建设、长远规划,信息挂网等方面却还未组织实施,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设备(相机、网络、相关软件)不全、信息分散不易收集的客观因素,又有自身计算机水平及相关经验不足的等主观因素,。

三、工作计划

(一)强化镇村实地调查访问工作

开展实地调查访问,依然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针对9月调查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现将10月的调查访问工作重点放在红都万亩油茶生产基地及生态养猪项

目上。首先是要组织拜访项目法人代表;其次是实地参观生产基地;第三是总结提取项目发展思路和创新亮点;第四是撰写调查报告;第五是做好宣传,挂上红都信息服务平台公示,并争取公开发表。除此以外,还要继续强化村情民情的调查走访,进一步熟悉镇村实际情况。

(二)推进红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大学生村官科技网站是一个集便民服务、党务村务、乡村文化宣传与保护、科普科技培训、信息查询、创业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此平台不仅可以增加村官科技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可以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还可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对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推进红都科技信息平台(http:///)的建设也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争取在10月份确定平台主体结构,并保证各部分有相应的图文信息,逐步构建起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既美观又实用信息服务平台。

(三)组织深化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 以此为主题,计划在10月份开展的工作有: 1.“党员先锋”专题宣传

在红都信息服务平台(http:///)设立“党员先锋”专栏,对老党员、优秀党员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各个时期的先进事迹,撰写宣传材料; 2.组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红都村迎国庆卫生清洁活动,发动红都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及共产党员,在国庆放假期间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扫村主干道,营造整洁、美丽的村容环境。

(四)配合做好村镇各项日常业务工作

9月份以后是很多乡镇业务的年终结算时间,10月份以后会有较多的检查总结事宜,针对这一情况,10月工作的另一重头戏便是协助镇有关部门及村两委干部做好业务的总结工作,同时配合组织下一年度的工作开展,如2012年新农合与2012年新农保的政策宣传和费用征收工作、种粮直补的申报汇总工作、10-12月份计生双查工作等,协助配合镇各部门单位的日常工作,首先是协助办公室处理日常行政业务,其次是主动协助镇各站所开展相关业务。

市委组织部领导在岗前培训时,对全市126名大学生村官寄予厚望,并要求我们努力做好“八大员”,即踏实做事的“勤务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助民增收的“服务员”、农村科技的“辅导员”、百姓心声的“代言员”、群众工作的额“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安全生产的“督查员”,这“八大员”是对农村工作的精准总结,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思路,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转变角色,扎实工作,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为实现农村基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镇党委书记马华如批示:一个刚从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村官,能有如此的工作热情,值得褒扬,希望全镇干部以此为镜、自我剖析、振作精神、开拓视野、锐意进取、扎实工 4

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推进四都老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读加西亚的一封信有感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气球一飞冲天》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