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效能功效能力

2022-07-20

第一篇:效率效能功效能力

改进机关作风 提升效率效能(昆山)

改进机关作风

提升效率效能 全力保障昆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昆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管爱国

(2011年2月23日)

昆山东靠国际大都市上海,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域面积927.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5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1万人,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2个省级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旅游度假区)和10个镇。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教育家朱柏庐、散文家归有光、“电脑大王”王安都是昆山人,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曾在此担任过县令,昆山也是航天英雄费俊龙的家乡。这里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享誉海内外。昆山物产丰饶,盛产驰名中外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山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成为我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2010年,昆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速、促转型、上水平、抓特色、强队伍”的工作主线,以创先争优的最新成果推动各项工作新突破,全市发展保持了“创新驱动、增长提速、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巩固和扩大了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分别增长46.3%、22.5%;工业总产值7001.3亿元,增长20.6%;新增注册外资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3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00.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7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3亿元,增长18.9%;进出口总额821.2亿美元,其中出口533.4亿美元,分别增长32.8%、3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645元,分别增长11%和1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4%,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56吨标煤。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在台湾电电公会公布的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再次名列榜首。在《福布斯》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名中,昆山蝉联第一。

近年来,昆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来建设,坚持领先一步抓效能,超前一步抓诚信,站高一步抓服务,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正因为如此,我市各级干部在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考验面前,才能够自觉做到行动快、工作细、步调齐,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真正在“寒冬”大环境中创造了“温室”小气候。广大企业才能够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度难关,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不仅为当前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且为长远发展积蓄了新能量。

回顾这几年昆山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我们着重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各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逐步形成了“昆山服务”的品牌、特色和亮点。

一、坚持理念创新,牢固确立“作风是生产力、效能是竞争力”的理念,始终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来抓,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开放型经济是昆山“第一性”经济,也是昆山最大的特色。我们始终认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以招商引资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为重点。在各地商务“硬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在行政效率效能、办事透明度等方面的“软成本”,已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昆山经过多年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已跃上较高平台,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更为激烈,对政府服务和自身建设所提出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迫切。为此,我们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要召开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会议,这已成为坚持多年的惯例。在每次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会议上,我们都要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宏观形势的新特点、企业和群众的新需求、自身服务的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效率效能的新任务新要求,确保年年都有新主题,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成效。从1998年提出对外商不说“不”后,我们先后提出:规范行政、诚信服务、降本增效;亲商、安商、富商;国际惯例、团队合作、效率效能;守信规范、透明高效、合作双赢;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全过程、专业化、高效绩;规范、创新、提速、廉洁;敢于为创新担风险、勇于为发展尽责任、甘于为基层作奉献;尽心尽责、公开公正、创新创优等一系列服务理念。这些理念既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也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而国内宏观调控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发展的严重困难,并对整体投资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越是宏观环境不利,越要加强亲商服务,真正做到政策不足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我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三个敢于”的要求,一是敢于突破,坚持不等、不靠,多做少说、先干再说、只干不说。凡是外地已经实行的,都可以学习借鉴;凡是上级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和试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可以灵活掌握和运用;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政策,要敢于在实践中突破,以成功的实践推动政策的调整,为投资创业者创造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二是敢于负责,做到对事业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困难有豪情,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只要是群众欢迎的事,只要是符合规律的事,都要放开手脚、积极探索,敢担风险、敢负责任。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地支持探索、善待失误、激励成功、宽容失败,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改革者,支持创业者,鞭挞空谈者,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敢于争先,积极对上联络,争取政策、争取理解、争取支持,找准昆山发展与上级政策的对接点,抓住“第一时间”,形成“第一反应”,抢出“第一效益”,努力把政策转化为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成为我们争取政策、争取功能、争取资金的最好时机。我们在发扬“三个敢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个竭尽”的要求,即:竭尽心智,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状态抓落实;竭尽所能,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抓落实,竭尽全力,以前所未有的工作作风抓落实。尤其把全力支持企业生产经营、鼓励企业扩大产能作为服务的重中之重,确立了机关服务四条“底线”:绝不能借用各种名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绝不能因为行政效率低而使企业丧失发展机遇,绝不能因为机关作风问题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绝不能因为“釜底抽薪”行为而使企业陷于绝境。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发展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广大干部从中也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2010年,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临昆山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提速增效”这一效能建设主题,一是坚持思想解放,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作风创新、措施创新,做到思想永不僵化、工作永不停滞、发展永不满足,进一步创新行政服务举措;二是坚持放权让利,让区镇发展空间更大,让企业成本负担更低,让群众得到实惠更多,进一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三是坚持提速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干劲,强化督查督办,进一步形成浓厚发展氛围。

今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昆山市“到2012年形成现代化基本形态,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样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提出“创先争优、服务提质、品牌升级”三句话,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树立四种意识,即:“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同时,对全市机关干部提出了“六个坚持”和“六个严禁”的要求,“六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俱进,以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科学发展;坚持服务大局,以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体现作风效能;坚持效能优先,以服务方式的不断改进提高管理绩效;坚持依法行政,以行政行为的不断规范建设服务政府;坚持降本增效,以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降低行政成本;坚持廉洁自律,以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塑造过硬形象。“六个严禁”即:严禁插手正常的市场经营;严禁纵容亲属朋友利用自己影响非法牟利;严禁向企业推销产品;严禁利用职权向企业指定产品或服务;严禁向外推介项目捞取好处;严禁利用执法和处罚便利吃拿卡要。

二、坚持制度创新,我们从转换体制、完善机制入手,着力解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将依法行政和效能建设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供制度保证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治标、更要注重固本,必须持久深入地加以推进,不断提升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水平。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在市级层面,我市成立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督查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常委会和联席扩大会议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需要,对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强化各区镇、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构建较为完善的效能建设责任体系,明确部门“一把手”为效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委或党组书记为分管领导,纪委、纪检组为工作部门。各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常务副镇长为分管领导。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均设在纪委、监察局,专门设立一个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昆山市党风政风监察中心),负责全市机关效能监督检查、投诉处理等工作,并由市委、市政府从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聘请25名市党风廉政、效能建设特约监督员,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以制度来规范管理。我们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市行政机关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机关效率效能的若干规定》等20多项制度性文件,全面实施首受(问)负责制、重要岗位“AB角”制、“三重一大”制、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部门会商制,以及重大项目领导领办制、会审协调制、督办通报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以一整套规范性的工作要求,为提升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我们在全省率先实行机关效能评估,使机关效能有了一个可以统一衡量的标准和集中展示的“平台”,努力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单纯的“概念”为可操作的“指标”。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各部门各单位年终唯一的综合性考评,效能评估体系充分体现了四个特点,即:①权威性,绩效考评的结果由市委、市政府发文公布,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②导向性,每年修订考核细则,设立考核评估指标,重点突出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减免收费、规范执法、减少处罚、服务提速、降本增效等方面的要求,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③科学性,在强化市管单位绩效评估的同时,将工商、税务、国土、银行等条线部门一并纳入,通过评估手段的多样性、参评对象的广泛性、不同部门的针对性、评估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形成全市各部门、各行业效能建设的整体联动。④实用性,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绩效考核与政风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与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结合起来,与干部提拔任用和工作调整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更不一样。通过构建电子绩效评估系统,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评估内容由注重“任务目标”向“绩效目标”转变;二是评估信息采集由“事后采集”向“实时采集”转变;三是评估方式由“结果评估”向“过程评估”转变;四是评估过程由“人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转变。四是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市纪委、效能办经常性开展“六查六促”活动,即:查执行梗阻,促政令畅通;查办事拖拉,促优质高效;查作风飘浮,促求真务实;查因循守旧,促开拓创新;查敷衍塞责,促勤勉敬业;查缺位越位,促依法行政,着力解决执行不力、工作不落实等突出问题。①在全省率先建设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以有效规范和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积极探索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转化为电子监察手段,完善“实时监控、在线评估、及时预警”等功能。电子监察系统包括行政审批、土地出让、信访办理、政令督办、政府采购、环保执法、城乡规划、政务公开等13个监察子系统。通过实施电子监察,及时发现、限制、纠正违法办事程序、超越行政职权范围、办事效率低下等行政行为。②专门设立“民声110”城市服务中心,通过呼叫中心的“12345”热线电话,24小时集中受理市民涉及民生方面的各类咨询、报修、投诉及建议等业务,承办单位必须于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情况,如逾期,市效能办将给予“黄牌警告”。“民声110”建立了一种新的监督服务机制,把各部门、各单位的权力转变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把社会监督的广泛性、新闻监督的公开性、职能部门监督的权威性有机结合,强化了监督力度,保证了监督效果。③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切实把作风和效能的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交给企业、交给服务对象,切实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五是加大激励和问责力度。我市每年在全市范围对机关效能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征集,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进行普查。通过召开机关效能票决会议,以票决方式认定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典型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例。一方面,对先进典型事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通过开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各部门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创优意识,推动全市机关效能的“进位升级”。每年进行“创新奖”的评选,广泛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使机关部门的许多工作都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另一方面,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例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的同时,启动问责程序,实施责任追究。推行《昆山市中层干部评议工作制度》,对全市中层干部进行综合评议,实行诫勉谈话和“末位淘汰”。先后出台《关于对损害投资环境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昆山市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办法》、《昆山市机关问责暂行办法》等问责制度,自启动实施以来,共对6起事件12名当事人启动问责,其中立案查处4人,免职2人,诫勉谈话6人。此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我市修订了《昆山市机关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将问责的情形由36种增加到43种,并进一步完善了问责的相关程序。问责制度的建立,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追究的路径,形成了良好的责任导向。

三、坚持服务创新,始终以企业和群众所需所急改进行政服务,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

要在地区之间激烈的“服务之争”、“效能之争”中率先胜出,赢得新一轮竞争优势,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效能建设上推出更多新的举措。在创新服务上,我们始终坚持一条真理:创新永无止境,只要企业和群众有需求,机关服务就有创新的空间、改进的余地。每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我们都要进行新一轮效能革命,更高要求、更深层次地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再上新水平。一是以“诚信”为本,集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废”。诚信政府必须做到对企业、对群众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诺必践。首先,我们及时总结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深化和细化,进一步完善挂钩联系企业、定期走访和跟踪服务等制度,推行“地毯式”、“家访式”、“契约式”、“保姆式”服务,并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对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每年5月份,我们确定为“解决问题月”,由市领导到挂钩联系的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将9月份作为“诚信服务月”,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织百名机关干部分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企业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听取企业对昆山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汇总后,落实相关部门逐条逐项予以解决。同时,我们专门成立企业投诉处理中心、“马上办”和招商服务中心,配足、配强服务人员,坚持为企业提供即时式服务,保持24小时手机通讯畅通,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做到随叫随到,急事急办、难事帮办、特事特办。对受理的服务对象各类投诉,参照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制度执行,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和反馈,并限时办理办结。其次,各区镇和部门积极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如昆山开发区完善服务联动机制,精心运作企业服务“24小时”呼叫中心,为区内客商提供全天候、优质化服务。花桥经济开发区整合客商(企业)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机构功能,为客商、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昆山高新区建立健全三大服务体系和九大工作制度,以贴身服务、无缝对接、全程跟踪等举措,推动企业快建设、早竣工、多产出。昆山海关在南京关区率先开展分类通关改革,昆山检验检疫局坚持“5+2值班”和“24小时预约加班”服务,为全市外贸进出口超820亿美元提供了通关保障。市地税局注重分类引导,加快推动二三产分离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人保局、供电公司、人民银行、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在重大项目审批立项、资金扶持、土地供应、人才支撑、用工保障等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全力破解难题,有效服务发展。此外,各机关部门积极开展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自2004年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全市机关坚持科学规划、务实运作,把创建工作和机关效能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服务型机关建设等紧密结合,精心培育具有鲜明行业、部门特色的服务品牌,取得明显成效。迄今已有21家单位成功创建服务品牌,7家单位深入创建星级服务品牌,形成了市信访局“连心桥”、国税局“服务e站”、 海关“金钥匙”、国土局“沃土情怀”、科技局“创新动车”、检验检疫局“检易通”等一大批机关服务品牌,品牌效应初步形成。二是以“效能”为先,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突出解决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企业和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在行政审批方面,主要抓住三个环节,即: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先后8次实行大规模审批提速,442项审批项目的总承诺时限由3281个工作日压缩到2788个工作日。工业项目的审批从企业名称核准登记到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整个报批过程,承诺时限已缩短至30个工作日。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审批,扩大网上审批范围,去年网上审批占比达到40%,今年将达到45%。在行政收费方面,坚持从低收费,严格控制新增收费和收费总量,严肃查处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或搭车收费等行为。我们进一步清理压缩了行政收费事项,凡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暂停的一律暂停,能减免的一律减免,实行收费情况网上公示,确保行政收费连续负增长。在行政检查方面,严格限制检查次数,对诚信度高的外资、民营企业,免予日常检查。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一表制”、建设工程审批与收费分离、工业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服务新举措,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坚持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指导服务,严格执行“首查教育、二查整改和整改到位不处罚”制度,对企业首次违规行为先行教育,并帮助整改到位。三是以“便民”至上,推进服务重心下移。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将市级行政服务向镇村延伸。2005年,我们在全市10个镇建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在1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便民服务室,以“少进一次城,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为工作宗旨,并以“联人、联机、联业务”的方式,使市行政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室构建成一个三级便民服务的网络,把原来分散的行政服务资源聚集整合起来,便于统一管理和加强内部监督,有效地克服了过去机构松散、资源浪费等现象,服务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去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三个一”提速增效工程,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确保企业在“一周内领取营业执照”、“一个月内领取施工许可证”、“一周内完成联合竣工验收”。各区镇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拓展便民服务内容,设立“同城通办”的全功能涉税业务窗口,开展车票出售、老年人乘车卡办理等送服务上门活动。村便民服务室不断完善全程代理工作,建立健全便民代办制、值班制、议事制等多项制度,让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申领、缴费等诸多服务事项。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好,昆山经济就好;企业强,昆山实力才强;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稳定。全市上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产业和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经营环境、社情舆情等六个重大变化,及时作出因应之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我们进一步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区镇制度,深入企业,问计于企,在不利局面中寻找有利因素,在深入企业中寻求有效对策,把发展信心建立在具体可行的工作举措上,建立在集成配套的政策措施上,建立在实实在在的项目基础上,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以党委政府的坚强决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一是实行“地毯式”服务。走访每个外贸企业,并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主动到企业总部送信心、送信息,甘于为企业当“公关”、争订单,动员企业总部在本地多下订单、把新投资项目或关联企业放在昆山,尤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式帮扶,全力支持外贸大户扩大产能,全力稳定产业链的关键企业。二是加强政策服务。完善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以及发展产业、鼓励出口、引进人才、稳定房地产等7项政策措施,安排财政专项资金9.4亿元,其中外贸扶持资金1.4亿元,支持企业多争订单、广拓市场。三是完善行政服务。通过深入开展“解决问题月”、“诚信服务月”等活动,机关部门和服务单位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以企业所需为改进服务的空间,适应IT企业“急单”、个性化生产的需要,创新便利化服务的方式。如:昆山海关从一笔急单实现24小时通关效率到全天候验放服务,从提速设备抵押审批和出口退税联签发到落实保证金“空转”政策、对报关单证进行“瘦身”和集中验放;国检局主动帮企业争取减免收费,劳动保障部门全力保障急单用工需求,昆山供电公司为企业及时办理暂停、减容,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准确履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四是提供金融服务。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要进一步为企业做好金融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①经常性组织召开企业融资洽谈会,开展银企对接,推进银企合作,提高授信额度,既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也解决银行的贷款问题。②健全政银企三方风险共担机制,由市财政国资注资2亿元成立非盈利性担保机构,为成长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特别是针对产业链中的企业加强扶持。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330亿元。③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尝试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同时筹划设立金融BPO产业基金,引进国际知名基金管理团队合作运行专项产业基金,产生4倍的放大效应。此举在全省范围尚属首创。④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周转,供电、电信、供气、供水等单位,坚持做到不收企业预缴款,不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全力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周转。税务、海关等部门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坚持想在先、干在前,不满足、不停步,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创先争优、服务提质、品牌升级,继续以“三个敢于”的精神、“三个竭尽”的力度,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一心一意服务民生改善,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强烈氛围,不断提升“昆山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要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继续深化“解决问题月”和“诚信服务月”等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对企业群众诉求,坚持能办则办、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突出行政审批环节,按照从简、从快的原则,可简化的简化,该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网上审批率,营造更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把对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的监管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禁令,对违反禁令的,严肃查处。完善集中收费和联合验收机制,清理压缩收费事项,降低收费标准,确保行政收费继续“负增长”。同时,要规范收费减免行为,防控潜在的廉政风险,坚决制止以罚代管、变相收费现象。

三要进一步增强工作干劲,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完善“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争创一流的工作激情和勇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要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增强督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原则,加强全程跟踪督办,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切实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五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强化电子绩效评估。以“制度+科技”的方法创新绩效评估机制,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注重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简便易行的电子绩效评估体系,使绩效评估过程实现“透明、客观、实时、直观、动态”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

学习昆山经验 打造效率睢宁

中共睢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唐 健

今天的昆山以占全国千分之零点一的土地,千分之零点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三的外资,实现占全国千分之二十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2005年昆山人均GDP达到78553元)。在发展的实践中,昆山人形成了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核心内涵的“昆山精神”。昆山经验表明,发展要有好的环境,好的环境靠好的作风来塑造。因此,实现江苏两个率先后起之秀的奋斗目标,睢宁必须大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创新体制,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政府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推动睢宁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行政效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1、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现在的发展是在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过程中进行,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务实的政府机构与之相适应,不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环境关乎形象,关乎企业和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十分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区域经济发展对软环境依存度越来越高,软环境已经成为一种高潜质的发展资源和优势突现的竞争实力。哪个地方投资软环境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因此,昆山把机关效率效能建设作为 发展的生命线,明确提出服务环境全省最优,机关效能全省最高。处于战略机遇期的睢宁如果不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就会坐失良机。失去一次机遇往往就会失去一个发展阶段,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有利于依法行政,创设市场经济法制环境。建设效能型政府,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政府行为法定化。行政效能建设犹如勒紧野马的缰绳,可以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政府的决定、命令,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保障政令畅通;可以及时纠正各种不当行政行为,依法惩治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消极腐败现象,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有利于高效行政,降低经济发展的商务成本。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规范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各类办事环节,降低相关收费,构建一个反应敏捷、效率一流的政府服务体系,凸显一个地区低廉的商务成本优势,从而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有利于廉洁从政,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可以及时地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办法,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减少不廉行为的发生。通过效能建设,可以推进政务公开,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污染源,使行政权力的运行更加透明,从而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

2、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投资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经济发展环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好的环境不仅能吸引投资,加快经济发展,而且能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行政效能低下,不仅难以保证政府工作目标的实现,还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政府的形象。如今在昆山,人们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不说“办不了”,只说“要办好”。所以才有台商这样的评价:“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投资要选昆山这样的好地方”。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明显改进,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行政策水平明显提高,“三乱”现象明显减少,从而营造出开明、开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环境,文明、诚信、热情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举措。通过行政效能建设,不断优化工作层面、政策层面、体制层面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树立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公开、公正、高效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对人才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从而营造出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实践“亲民、利民、爱民”的具体体现。通过行政效能建设,可以找准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使党员干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做到深入、深入、再深入,扎实、扎实、再扎实。特别是多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群众一起克服困难,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通过及时地、持续不断地便民、利民活动,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住房、医疗、环境、治安等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让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取得实际利益,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二、当前行政效能建设在适应睢宁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近几年来,睢宁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改变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两个率先”后起之秀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服务态度差。当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仍存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办事态度生硬,庸俗关系盛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答复问题前后不一,不能做到一口清。二是办事效率低。一些单位人浮于事,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办事效率低下;有些部门全局观念淡薄,部门利益至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拖而不办直至不了了之;一些部门的办事环节繁琐,审批事项过多,达不到精简高效的目的。三是管理不规范。行政管理混乱无序,责权利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乱管,没有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执法随意性比较大。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干部的服务理念淡薄。服务观念显失,不能换位思考,这是行政机关效能不高的首要原因。有些部门的领导及部分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责任感淡漠,服务意识淡化,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过分强调部门利益和个人收入,有的甚至把手中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去以权谋私。二是部门的职能划分不科学。首先是行政权力设臵不科学。没有充分放权,没有科学分权,没有有效制权。其次是行政职能配臵不科学。行政职能范围过于广泛和庞杂,把所有的社会事务都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其结果是不该管的管了,该管的未管好。再次是行政职能分工过细。即过分重视微观管理,从而造成政府一方面越俎代庖,影响了社会基本单位的积极性,压制了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又无暇或无法充分顾及全社会的宏观性事务,导致宏观失控,带来人为的无序状态。三是监督机制缺乏。目前监督机构多,队伍庞大,但监督的合力没有形成,且重事后监督轻事前监督,监督的实效没有真正体现,另外,多数部门责任追究的意识淡薄,责任追究的措施不力,因此对行政权力的运用缺乏有效制约。

三、实现行政效能建设与睢宁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途径

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为发展环境的竞争。谁能够率先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人们普遍向往的良好环境,谁就能率先抓住机遇,率先赢得发展。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能建设是根本途径。在这一点上,昆山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昆山人在服务上不断改进,在环境上不断完善,以争先创优的 锐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效能革命”,如今“效能昆山”已经成为昆山的品牌。在我们的工作中也要着力培养自己强烈的效率意识,对工作要求必须是“又快又好”,提高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实现行政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规范行政实施四个转变

抓住一个核心,即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更不能是人民的老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做奉献,为群众谋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力尽所能,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急难困苦。只有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念,尽力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围绕一个轴心,即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做到简政放权,减少干预。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办事效率和办事程序的统一,在行政效能建设中,我们强调提高效率,不仅要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遇事扯皮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机关在经济领域要加强宏观调控,简政放权,减少干预。

突出一个中心,即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做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心中装着老百姓,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变“管理型”为“服务型”。

紧扣一个重心,即变“人治型”为“法治型”,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民主政治社会的主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制无法无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政府的效能,而且影响政府的形象,更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为此,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变“人治型”为“法治型”。

2、提速提效坚持三大举措

(1)坚持改革拉动,为睢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

一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接轨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高效的行政审批中心的建设工作。

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减少委任制,扩大选任制,完善票决制。彻底纠正使用干部论资排辈现象,让大批年富力强、精于经营、善于管理的干部脱颖而出,并注重培养成为带动睢宁经济腾飞的领头雁。

三要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收支分离”。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新政策、新制度,努力实行收支两条线。切实堵塞漏洞,防止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从根本上消除三乱现象。

(2)坚持制度推动,为睢宁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平台

行政效能建设需要和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重要的绩效,决策的失误是最严重的失误。政府所有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和不科学。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

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运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化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措施手段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行政机关要科学配臵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3)坚持人文促动,为睢宁经济发展激发内生性动力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畅通信息渠道,体现预警性。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强化广大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和效能意识;继续深化行风评议工作,办好“一把手走进直播室”,多渠道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在花大力气运作好经济110的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的投诉机制。

二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追究力度,体现惩戒性。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财政、物价、审计等专门监督,以及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各种监督的作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突出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实施纪律检查和效能监察,哪里不落实就跟踪到哪里,哪里难推动就督查到哪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制订出台和严格执行有关损害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各部门也要加强对“神经末梢”的监督管理,认真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切实解决“梗阻”现象。建立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三要完善绩效考核,提高福利待遇,体现激励性。要明确牵头部门,抓紧调研测算,尽快实现工资外收入分配统一,提高公务员福利待遇,建立并逐渐增加公务员廉洁从政的收入预期和不廉腐败行为的成本预期,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愿以身试法。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从而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干部依法、高效、廉洁从政的利益格局。

赴江苏省昆山市学习考察效能建设情况汇报

5月16日至5月20日,市效能办组织市四大办公室领导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宗武的带领下,赴昆山市就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学习考察了昆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昆山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和一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并分别与昆山市负责效能建设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昆山市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考察团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大家倍感震撼,深受鼓舞和启发。

一、昆山市基本情况

昆山市东靠国际大都市上海,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江苏的“东大门”,浦东的“连接站”。市域面积927.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65万人(户籍人口71万人),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镇。2010年,昆山市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工业总产值7001.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40元。

二、昆山市效能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昆山市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着重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各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和“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精神,逐步形成了“昆山服务”的品牌、特色和亮点。

1、建立机关效能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昆山市全面实施首接负责制、重要岗位AB角制、限时办结制、部门会商制等制度。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各部门机关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公示制、承诺制、督查制、交流制、淘汰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联合办公制等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格局。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领办制、会审协调制、督办通报制,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结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制定了《昆山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昆山市效能评估办法》、《昆山市级机关综合考核办法》、《昆山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纲要》等效能若干办法。

惩奖制度。昆山市将绩效考核与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结合起来,与干部提拔任用和工作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被评为机关效能优秀的部门,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部门,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对机关效能评估连续两年为一般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党政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谈话;因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事件和不正之风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治理的,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同时,评估结果与各单位主要领导的年终考核挂钩,被评为一般档次单位的领导不能参与年终评优,与各单位领导的提拔任用挂钩;与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年终奖金挂钩(优秀档次按全年奖金的140%发放,良好按120%发放,一般按100%发放;连续两年评为优秀授予“效能建设优秀单位”,特别优秀的记“集体三等功”;连续两年一般的单位,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该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收费增长“一票否决”制。打破部门利益,能让则让,严格实行“审批和收费分离”、“收费就低制”,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和百姓的利益。这是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行政事业收费负增长”的硬要求,对各部门每个收费项目认真核对清理,只保留国家级、省级的收费项目,市级和本级的收费项目一律不执行,而且所有收费按下限金额收取,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让企业轻装上阵,全市通过正常税收实现经济发展。凡是行政事业收费与往年相比正增长的部门不仅要扣分,在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

2、建立机关效能评估机制

昆山市机关效能评估采用民主测评和集中考核两种方法,其中:民主测评内容包括服务水平、履行职责、创新能力、勤政廉政四个方面;集中考核内容包括机关作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四个方面。民主测评与集中考核各占评估系数的50%,各部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正职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或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部门不得获“优秀”等次。凡获国家、省级综合性表彰荣誉称号的,可在获得“良好”、“一般”等次的基础上,提升一个考核等次。

3、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昆山市2003年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全市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事项、收费事项和服务项目均实行“一个门受理、一座楼办事、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职能归并,强化中心的智能效应。现有36个进驻部门,共有窗口工作人员170余名,有450多项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224项收费项目进驻中心办理。为了便于企业办事,市直各单位将权力下放到进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优化流程,构建审批服务高效平台。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中心自运行以来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审批提速。限额以下鼓励类、允许类、外资项目从名称核准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也由44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为37个工作日。2009年该中心进一步拓宽和完善了审批“绿色通道”,将注册资本或增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企业设立登记项目纳入到绿色通道,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不受承诺时间限制,做到即受即理、急事急办、全程跟踪、快速办理。解放思想,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一表制办证、一单据收费等服务方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自2003年就开始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并且拥有自行开发的网上审批系统,目前网上审批办理事项占总办件量的40%以上。2008年还建立了“昆山企业登记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企业登记办证“一表制”。在该中心推行了基本建设项目集中收费新机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与收费分离,实行一个综合收费窗口统一收费。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三个一”推进工程,即:一周内领取营业执照、一个月内领取施工许可证、一周内完成联合竣工验收。凡涉及相关部门的竣工验收项目,均由中心联合竣工验收窗口统一受理申报,统一组织验收,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验收效率。创优品牌,全力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中心服务水平,强化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该中心提出了“权力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服务理念,着力塑造规范、高效、便民的服务形象。此外,昆山市政府在全市已实行阳光津贴的制度下,唯一给予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在窗口实行人均6000元∕年的岗位津贴,由中心根据窗口工作人员月度考核情况统一进行发放,有效地促进了中心窗口日常管理。

4、建立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近年来,昆山市注重在科技控权上下功夫,以有效规范和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积极探索信息网络技术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预防腐败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惩防体系的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不断完善。

昆山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由视频监控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两部分组成。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类招投标市场、以及房产交易中心等窗口单位设臵了44个视频监控点,187个监察点,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及招投标市场的秩序进行实时监控,并全程录像。电子监察系统是电子监察平台的核心,监察子系统的运行是由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程序,在各个单位的业务操作系统中实时读取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加强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纠偏纠错,可以及早地防控廉政风险,实现科技防腐的目的。

5、建立“民生110”服务中心。昆山“民声110”,是市纪委、监察局在昆山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的一个服务平台,通过两年多的运作,它已成为百姓的知音、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市民可以通过呼叫中心的“12345”热线电话,24小时集中受理市民涉及民生方面的各类咨询、报修、投诉及建议等业务,承办单位必须于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情况,如逾期,市效能办将给予“黄牌警告”。“民声110”,践行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通过把各部门、各单位的权力转变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把社会监督的广泛性、新闻监督的公开性、职能部门监督的权威性有机结合,强化了监督力度,保证了监督效果。

三、体会与感受

考察期间,“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精神,“不争第一不罢休、位居第一不止步”、“殚精竭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创业激情和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城市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全新理念、非凡气魄及先进经验做法,给学习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昆山市的机关服务工作是创优环境推动发展的根本和保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昆山市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及其运作模式,对推动我市效能建设工作具有极其宝贵的借鉴作用。

1、提高了认识。效能建设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规范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权限范围,对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抓效能就是抓发展,抓效能就是抓建设,抓效能就是抓落实,抓住效能建设这个扣,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环境的优化,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等,具有很强的、现实的推进作用。

2、看到了差距。昆山市1986年整合一切资源从机关作风建设开始抓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相比差距很大。我市效能建设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乡和市直部门也刚刚开展效能建设工作,大部分单位也相继成立了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刚刚起步,相对滞后。昆山市具有强烈的为市民、为企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市、镇、村三级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免费为民开放,在昆山处处可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昆山市发改委一位领导在与我们交流中说:“审批就是服务,不是权利”,使学习考察团很受启发,可以体现出昆山与我们的理念有别。

4、增强了激情。昆山市敢想、敢做、敢闯的精神令人敬佩,从1984年开始建设全国县级唯一一个开发区后,第一个申请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全国也是首创。全国都是早上8点上班,而昆山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拉动经济消费,将全市的作息时间改为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为了便于协调,昆山市四套班子设立秘书长负责协调市委、人民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保证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既是“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精神的一个写照,也是昆山人敢想、敢做、敢闯的一种体现。

5、加强了沟通。市效能办与昆山市效能办进行了座谈,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效能办主任李宗武介绍了阿图什市的基本情况和效能建设一些做法,同时听取了昆山市机关效能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通过学习考察,与昆山市效能办及纪委监察局的同行交流了经验,加强了沟通,加深了感情,密切了联系,为我市做好效能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几点设想

为强力推进我市效能建设工作,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市委、市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效能建设工作。根据此次考察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与觉悟。坚持不懈对干部职工抓好思想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于民”的思想基础。对行政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相关具体事项,通过多种媒介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违诺责任,对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制度、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责任,培养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从而营造全市上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高效施政的良好氛围。

2、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明确公务员职责与义务。要让每个公务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不履行好职责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要因事设岗,因岗选人,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制度,将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公务员。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突破口,纠正陋习,摆正位臵,提速增效,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简化办事手续,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务员的岗位责任制。

3、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把对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的监管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禁令,对违反禁令的,严肃查处。完善集中收费和联合验收机制,清理压缩收费事项,降低收费标准,确保行政收费“负增长”。要规范收费减免行为,防控潜在的廉政风险,坚决制止以罚代管、变相收费现象。

4、要进一步增强工作干劲,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从基层单位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充实到效能建设工作中来,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完善“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激励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争创一流”的工作激情和勇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5、要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增强督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原则,加强全程跟踪督办,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切实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6、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强化电子绩效评估。以“制度+科技”的方法创新绩效评估机制,引入绩效管理理念,注重运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简便易行的电子绩效评估体系,使绩效评估过程实现“透明、客观、实时、直观、动态”的新要求,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

阿图什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5月23日

第二篇:市建设局关于政风行风效率效能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近年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政风行风和效率效能建设,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在全省最优、政府效能在全省最强、行政绩效在全省最高、效率××品牌在全省最响”的要求,围绕我局“瞄准一个目标,做好三篇文章”的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争创优秀窗口为工作出发点,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行政收费、减轻基层负担行政收费一向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之一,为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局对所有收费项目一律按标准下限收取。同时,为进一步扶持“三有”工程的民营经济项目上,我们对白蚁防治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2.3元减少到每平方米1.15元,减免率达50%,上半年共减免白蚁防治费125万元。对档案寄存费从每卷800元减少到每卷400元,减免率达50%,上半年共减免100万元。图审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1.2元减少到每平方米0.6元,上半年共减免28.9万元。质监费也实行减半收取,上半年减免了 120万元。今年我局共办理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及动迁房80万平方米,对此我局减免各类规费435万元。2004年上半年,我局共减免各类规费808.9万元。另外,针对市政、道路、桥梁等工程都为市、镇二级政府重点、实事工程的情况,特别是乡镇市政工程以需交规费为由,经常不进入市有形市场进行招标,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我局决定取消市政工程规费以及液化气管理费,使乡镇市政工程尽快进行报建,进入招投标市场,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提高服务效率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我市行政审批改革的一大举措。我局进驻中心后,并未因此而停止改革步伐,而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加速。目前,在行政审批建设局窗口共有14人,涉及建筑、房产、园林绿化、市政、图审、招投标、房改等审批办理项目。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项目,提高效率效能和服务水平,我局审批项目从进中心时的48项减少到14项,其中即办件6项,承诺件8项(收费项目7项,不收费项目7项<网上审批3项>)。行政审批进驻率达100%,其中安全监督管理、省外建筑企业进昆资质核验等四项审批事项,由原来承诺3个工作日办结全部改为即办件,对政策性审图,我局不以增加工作负担为由,仍搬迁到行政审批中心。质量备案、直接发包等由原来3天改为1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办理审批事项所提交的资料也能减则减,如外地进昆企业资质核验提交文件资料从原来的12项减少到9项。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质量。今年,我局进一步缩短承诺时间,行政审批得到提速,二季度被评为优秀窗口,流动红旗又挂上了我局窗口。

三、加强建设工程行政监察,规范行政执法为严肃查处工程领域中的各类违规案件,我局坚持依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房地产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坚持以整改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上半年,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00个,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工地进行口头警告和教育,发整改通知单30张,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起,其中无证施工3起,去年同期6起,违规施工3起,去年同期13起,安全事故3起,去年同期1起,招标串通、弄虚作假2起,与去年持平,去年还查处无证售楼1起,今年对12家涉案单位实施行政处罚,总计罚款总额14.25万元,去年处罚29家,总计罚款37万元,下降61.5%。今年,我局加大了对招投标的管理,制定了建设局建立和预防腐败体系,对招投标过程和后续管理的监督和检查都进行了细化,同时通过轮岗和竞岗调整了招投标工作负责人员和工作人员,加强了硬件建设,并利用网络建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群众意见反应较大的燃气无证经营情况,我局对全市燃气行业进行清理整顿,查处无证经营场所近30处,收缴大小液化气钢瓶106只,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我市燃气行业,使居民生活安全等得到保障。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三有工程”,推进富民工作的重大决策,确保“三有工程”的质量安全,我局利用休息日,由局领导带头,分10个小组,分赴10个镇,对“三有工程”的打工楼,综合楼,标准厂房建设进行综合大检查,并及时召开专题会,对检查结果进行了通告,对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提交处理意见,对存在严重安全、质量事故隐患的工程,立即发出通告单,责令停工整改,对已建设未使用的工程,要求由各镇政府与建设局负责同该工程的负责人联系,进行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并向政府建议,鉴定费用根据鉴定面积由建设局每平方米补贴5元,其余由各镇政府负责支付,对未按照要求建设的工程项目,实行零收费,督促建设单位尽快补办报建手续,之后质监站又发函督查鉴定使用情况,到目前为止,鉴定房屋面积126614平方米,支付鉴定费用1266140元,其中,建设局补贴了633070元。目前,××镇还有10%,以及××部分打工楼正在督促鉴定之中。

四、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为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确保效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我局围绕效率、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制、承诺制、督查考核制、首问负责制、首受负责制、部门会商制、限时办结制、重大事项报告制、重要岗位AB角制、公务接待制等制度。建设局承担的政府重点、实事工程,坚持实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质量和廉政双合同制。在行业管理方面严格执行省政府“十不准”禁令以及市

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 “二十条”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机关效率效能的若干规定》、××市委、市政府“五项禁令”,积极参加市纪委、电视台、电台举办的行风热线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听取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另外,我局还发放了100多份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征求表,并采用了网上点击调查的办法,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我局效率效能等工作的意见反馈情况,使各项整改工作有的放矢。为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今年我局加大了改革力度,实施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在公开竞聘方案后,共有18名竞聘人员参与园林绿化科等6个正科(股)级岗位竞聘。为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了公开竞聘演讲,局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参与打分,即时监控,并同步在大屏幕上公布打分情况的方式。最后,根据打分结果和民主考评,6名同志走上了相应的岗位,另外我局还对部分中层岗位进行轮岗交流。针对我局借用、编外人员较多的情况,我局制定了借用、编外人员统一管理的制度,理清了关系,并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了对人事的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由于建设局工作覆盖面广,车辆较多。为加强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确保安全用车,我局实施了新的用车管理制度,除执法等车辆外,对科室、部门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用车需填写用车单,严禁车辆在单位外过夜和接送上下班,降低了用车费用,确保了用车安全。今年,我们还下大力气,努力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如××小区的土地证问题,由于当初作为国家康居示范小区建设,时间较紧,××小区开发时并未办全土地使用手续,以至456户业主入住后,办不到房屋土地证,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后虽经多方协商,但因涉及资金问题,一直迟迟未能解决。今年,我局经多方协调,采用多渠道,较为灵活的措施筹集资金,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大桥西南堍有一幢两层民房,该房与周围优美整齐的环境极不协调,早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就准备拆除该房屋,只因住户迟迟不愿拆迁,致使该房屋孤独而破旧地矗立在气派的柏庐大桥旁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次我局狠下决心,多方做工作,妥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街一违规民居占用人行道的情况,建设局千方百计做工作,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妥善安置了该住户,使这一长达近十年的难题迎刃而解,确保了污水管网改造的顺利进行。位于××桥堍的阳光城小商品市场,商铺多,而其中的消防栓仅与生活用水相连,当火灾来临时,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我局根据群众反映,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摸底,重新设计管道口径,铺设消防管道,并合理布点,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前段时期,××大桥的部份铁铸栏杆相继被偷,影响了市容市貌,并造成了不安全因素。我局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组织人员、资金,对铁栏杆进行修复,在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反响。为深化政务公开,努力建设“阳光型政府”,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布署和我局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坚持做到“四个一律”,即选拔任用干部一律按组织程序公开、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一律公开、重大事务一律集体研究决定、群众关心的热点事项一律落实到位,直到群众满意理解。具体措施:一是实行“四牌制”,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佩戴胸牌,工作台上放置台牌,办公室门前的门牌贴上了工作人员照片,注明了职务、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等,离开办公室应在记事牌上写明去向,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根据省、市政府的要求,对我局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范围涉及7个科室,共清理文件32件,其中废止的文件18件,修改的文件4件,保留的文件10件。我局党委、行政领导对这次清理工作高度重视,各科室密切配合,局纪委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了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清理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做到及时、全面、准确、不打折扣,保证一个不漏。由于我局清理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建设局被定为全市清理工作的试点单位。三是实行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我局作为我市局级机关党政联席会议重大问题议事规范的试点单位,对会议的记录、通知送达时限、到会人数比例、决策形式、通过比例以及“三重一大”等共12项重大讨论事项都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具体行政行为准确无误。同时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先后拟定了《××市物业管理办法》、《××市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办法》、《××市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实施意见》、《××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城市绿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市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我市房产测绘市场管理的通知》、《关于申请批转××市农村房屋拆迁中涉及物补偿标准指导意见(试行)的报告》、《关于要求转发〈××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报告》、《××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30多项行业管理制度,涉及房产、建筑、市政、园林绿化、勘察设计、材料检测、中介、建设档案管理、防震减灾、村镇建设、拆迁等,为促进规范我市建设市场的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五是严肃拆迁纪律,坚持依法拆迁,实施“阳光拆迁”制定了全市拆迁统一指导性意见,推行拆迁公示、拆迁过程监管、信访投诉接待、目标责任承诺、拆迁举报、责任追究等六项制度,并将听证制度引入裁决程序,确保拆迁配套政策制定到位、操作程序执行到位、群众安居保障到位。同时,我局进一步加强拆迁的调解工作,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到最小。针对各镇拆迁标准不一,拆迁难度大的情况,今年,我局指导各镇成立拆迁公司,改行政直接拆迁为市场运作,统一拆迁要求,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的矛盾。

五、加强工作督查,落实整改措施我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由局长亲自抓,局党委、局纪委具体负责督查。一是依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和市建设局《首问负责制》规定,对违规者实行责任追究制。二是加强督查,坚持实行办公室、监察室每月一次督查与科室自查考核,并与岗位责任奖挂钩起来。三是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行风监督员从原来的15名扩大到43名,更广泛地开展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四是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工作,对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方面受到投诉,一次教育,二次处理,处理分为警告、书面检查、取消考核奖。五是制定政风行风建设考核细则,把政风行风建设、效能建设作为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效能,我局保持与行政审批中心的经常联系,最近,我局根据审批中心的意见,把拆迁许可证、商品房预销售证直接在窗口受理,施工许可证在中心直接打印,图审的承诺期提前2天,把新转入我局装饰企业办理项目转入审批中心,审批改革进一步加速。同时,我局发放首问(首受)负责制调查表100多份,分别寄送给房产、建筑、市政、绿化等企业,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建设局大厅,对每位来建设局办事的人员发放服务来访意见反馈表,对我局接访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意见反馈,促进我局效率效能建设。同时,利用建设局网络,对建设管理进行网上调查,只要进行点击随即能看到调查结果,使反馈面更广、更便利、更真实。六是落实整改。最近,我局组织各科室学习对照省、××市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联系本局实际情况,开展排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存在:①在电子政务的运用上还有欠缺,网上审批项目还不多。为此,我局正在进一步加强该方面工作。今年,我局送给每个建管所一台电脑,并进行联网,为网上审报打好基础。②物业、中介管理需进一步加强,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一些老小区无序管理的状态。③一些乡镇市政工程、桥梁建设报建率还不高,目前,我局正在拟定措施,把这些工程纳入正常的建设程序之中。④有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工作疏忽、办事急燥,给群众造成不满。⑤针对房产登记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各镇在集体流转土地上建造的农民动迁房的房产登记、打工楼的发证问题、历史遗留购买宅基地建房的办证问题。目前,我局正在着力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⑥针对经济适用住房出售办法还不完善的情况,我局正在制定新的出售办法,进一步堵住漏洞,完善制度。

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发展近年来,建设局始终把政风行风、效率效能建设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今年以来,建设局更是以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效率效能。通过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和具体措施的落实,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在这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并不是放慢发展,并不是不要敢闯、敢试。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用科学的态度作指导,促进发展水平的优化和提升,在更高层次上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要树立以质为本、以法为本、以人为本的城建理念,坚持城市建设设施要全,效益要高,质量要优,工程要精,形象要美,群众要爱的城建原则。始终坚持以群众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顺民意、听民声、解民困。为此,我们设立了房屋质量投诉中心,制定了接待群众投诉和处理顺序,今年1-7月,接待房屋质量投诉221起,其中已处理180起,处理办结率达82%,其余正在处理中。我们还在大厅设立了信访室,1-7月已接到来信78件,办结率98%,来访251批779人,办结率98%。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我局创造性地拟订《××市建筑工程款支付担保和履约担保办法》,探索了妥善解决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新途径。上半年共处理民工工资拖欠案213起,涉及民工646人,其中较大规模上访二起,涉及拖欠工资总额为845万元,有效地保障了民工利益。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效率效能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处理好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建设与控制、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围绕创建节水型城市和人居环境范例奖工作,重点做好××工程,学会花小钱,办好事,办大事,办群众受益的事,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服务无止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无止境,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确立效能建设新理念,要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切切实实提高机关效率效能,为争做“两个率先”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化服务型局机关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市建设局关于政风行风效率效能建设情况汇报 (大全)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政风行风和效率效能建设,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在全省最优、政府效能在全省最强、行政绩效在全省最高、效率××品牌在全省最响”的要求,围绕我局“瞄准一个目标,做好三篇文章”的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争创优秀窗口为工作出发点,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行政收费、减轻基层负担

行政收费一向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之一,为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局对所有收费项目一律按标准下限收取。同时,为进一步扶持“三有”工程的民营经济项目上,我们对白蚁防治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2.3元减少到每平方米1.15元,减免率达50%,上半年共减免白蚁防治费125万元。对档案寄存费从每卷800元减少到每卷400元,减免率达50%,上半年共减免100万元。图审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1.2元减少到每平方米0.6元,上半年共减免28.9万元。质监费也实行减半收取,上半年减免了120万元。今年我局共办理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及动迁房80万平方米,对此我局减免各类规费435万元。2004年上半年,我局共减免各类规费808.9万元。

另外,针对市政、道路、桥梁等工程都为市、镇二级政府重点、实事工程的情况,特别是乡镇市政工程以需交规费为由,经常不进入市有形市场进行招标,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我局决定取消市政工程规费以及液化气管理费,使乡镇市政工程尽快进行报建,进入招投标市场,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提高服务效率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我市行政审批改革的一大举措。我局进驻中心后,并未因此而停止改革步伐,而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加速。目前,在行政审批建设局窗口共有14人,涉及建筑、房产、园林绿化、市政、图审、招投标、房改等审批办理项目。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项目,提高效率效能和服务水平,我局审批项目从进中心时的48项减少到14项,其中即办件6项,承诺件8项(收费项目7项,不收费项目7项<网上审批3项>)。行政审批进驻率达100%,其中安全监督管理、省外建筑企业进昆资质核验等四项审批事项,由原来承诺3个工作日办结全部改为即办件,对政策性审图,我局不以增加工作负担为由,仍搬迁到行政审批中心。质量备案、直接发包等由原来3天改为1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办理审批事项所提交的资料也能减则减,如外地进昆企业资质核验提交文件资料从原来的12项减少到9项。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质量。今年,我局进一步缩短承诺时间,行政审批得到提速,二季度被评为优秀窗口,流动红旗又挂上了我局窗口。

三、加强建设工程行政监察,规范行政执法

为严肃查处工程领域中的各类违规案件,我局坚持依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房地产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坚持以整改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上半年,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00个,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工地进行口头警告和教育,发整改通知单30张,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起,其中无证施工3起,去年同期6起,违规施工3起,去年同期13起,安全事故3起,去年同期1起,招标串通、弄虚作假2起,与去年持平,去年还查处无证售楼1起,今年对12家涉案单位实施行政处罚,总计罚款总额14.25万元,去年处罚29家,总计罚款37万元,下降61.5%。今年,我局加大了对招投标的管理,制定了建设局建立和预防腐败体系,对招投标过程和后续管理的监督和检查都进行了细化,同时通过轮岗和竞岗调整了招投标工作负责人员和工作人员,加强了硬件建设,并利用网络建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针对群众意见反应较大的燃气无证经营情况,我局对全市燃气行业进行清理整顿,查处无证经营场所近30处,收缴大小液化气钢瓶1

第四篇:如何提高公务员依法办事能力和行政效率

依法行政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治理政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依法行政,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增强。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政府领导干部及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工作,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政府领导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

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近几年来,江总书记多次主持法律讲座,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并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提出了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掌握并能运用法律知识处理行政事务,已成为担任领导职务的必备条件。领导干部作为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法制观念的强弱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依法办事的水平。因此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既是适应领导决策、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和自觉守法的需要。

二、不断强化公务员学法制度。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强政府机关勤政、廉政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廉洁、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公务员队伍,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国家公务员应有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坚持集中培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业务法律知识考试与正常法律知识测试相结合的制度。在公务员学习过程中,既学习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同时学习国家有关公务员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使依法行政工作通过国家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予以体现。

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区的根本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参加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并把规范政府行为的公共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点,集中培训,对所学习内容组织统一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做到熟练运用法律规范处理行政违法案件,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活动,自觉做到依法办事。

四、切实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区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政府各部门负责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依法确定职责权限、执法标准、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以及保障实施的措施,确立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明确每个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还要建立与其相关的行政管理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使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切实有效发挥。二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由法制局对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把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行等涉及政府行为共同规范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情况,作为政府法制监督检查的重点,及时纠正和查处各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确保法律、法规正确的实施和政令畅通。同时,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自觉接受县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及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听取对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批评建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治区,是人民赋予政府行使行政职权、实现行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切实加强依法办事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我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目标顺利实现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深入开展“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活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继续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庞家堡镇整体工作实现新跨越,经庞家堡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提升能力、提升标准、提升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三提升”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镇情,谋求突破,围绕“壮大镇域经济,改善民生质量”这一发展定位,大力倡导“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这一主旋律,以“紧扣发展新目标、促进作风新转变、实现能力新提升”为主题,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标定位创优争先、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抓创新提标准、抓规范提效率,抓学习提能力,为推进全镇科学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目标要求

按照“四个坚持”原则,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统筹大局,坚持分类推动,坚持群众参与。紧紧瞄准“六新”目标,切实开展好“三提升”活动:一是发展理念得到新转变,二是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三是发展定位得到新提高,四是发展难题得到新破解,五是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六是发展机制得到新完善。争取通过这次活动,使全镇形成“三提升”的良好导向,完善“三提升”的推进措施,健全有利于“三提升”的体制机制,解决一批制约“三提升”的突出问题,立足我镇山区、矿区、老区、外区实际,培育“4+2”产业模式为主导的镇域经济,加快推进我镇镇域经济新跨越、民生质量新提高,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三、方法步骤

“三提升”活动从2010年3月下旬启动,至2011年1月底基本完成。活动分为“解放思想、学习培训、对标定位、提速增效、全面总结”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全镇上下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共同行动起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打开“主要领导沉下去、干部职工动起来、广大群众感受到”的良好开局。

搞好动员部署,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镇的决策部署上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发动宣传,使广大干部高度重视、全体职工积极投入、广大群众热情支持,确保“三提升”活动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阶段:学习培训

通过进一步加强学习使全镇党员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2010-2010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子创建活动。各参学单位要按照把学习活动贯穿始终的要求,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不少于1周时间的集中学习,写不少于1万字的学习笔记,领导干部每人至少撰写一篇体会文章。

1、突出学习重点。在继续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壮大镇域经济,改善民生质量”和我镇“4+2”产业模式这一发展定位的需要,重点强化新知识、新趋向、新经验的学习,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发展新趋势的学习,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信息,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镇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规律;镇政府各部门要重点围绕掌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所需的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农村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学习;社区要紧紧围绕推进和谐社区创建,重点加强服务社区居民、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各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服务“三农”发展方面知识的学习;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和本职工作,重点加强相关产业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要做到业务知识学精、职能职责学明、法律法规学清。

2、搞活学习方式。

积极“请进来”,围绕发展振兴镇域经济、培育“4+2”主导产业、三年大变样等中心工作,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城镇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进行专题讲座;主动“走出去”,分产业、分专题、分行业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借鉴经验。

3、树立学习导向。

在领导干部层面深入开展“内学王永利、外学王彦生”活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认真开展“双学双建”活动。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学赵治海、干事创业学郭建仁”活动,注重发掘先进事迹、优秀个人,通过从我镇向全区选送一批先进典型和行业带头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学习的榜样、创新的表率、实干的典型、廉洁的模范、服务的标兵。

第三阶段:对标定位

进一步强化创新理念,促进我镇工作整体标准得到提升,围绕形成“三提升”良好导向,引导全镇上下深入开展“对标定位、创优争先”活动,通过找差距、定目标、寻路径,促进工作落实,为全镇的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1、搞好思想发动。在集中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参学单位要充分认识“对标定位”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向一流水平、更高层次看齐,科学确定对照标杆,持续提升发展水平。

2、开展“四对照”活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对照群众意见查不足、对照一流标准看差距、对照专家建议找问题、对照目标任务抓落实”,制定措施,谋划长远发展定位和确定阶段性目标,形成《对标定位报告》。一是对照群众意见,进行查漏补缺。各参学单位要利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对照学习实践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一次“回头看”,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完善整改措施。二是对照一流标准,分层对标定位。高标准要求是高水平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各参学单位要把提升标准作为自觉追求,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努力向一流水平“对标”。全镇上下立足更好地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着眼于全区一流、全市创优、全省争先,确立发展目标,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行业、产业、企业要瞄准区内、市内乃至省内一流水平和先进标准,与行业高端和大企业对标,致力打造具有高竞争力的行业、产业和企业龙头;每个岗位、每名干部、每位党员要瞄准最好、干到极致、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三是对照专家建议,形成对标报告。立足推动我镇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进一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积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把脉会诊”,帮助开阔发展思路、提升工作水平、找准发展定位。《对标定位报告》要体现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总体思路、工作目标、推进方法和保障措施,初稿形成后要广泛征求意见、组织群众评议。我镇要立足实际,提出一项年内突破性重点工作,经主管此项工作的镇领导审定后,与《对标定位报告》通过镇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并备案。在通过《对标定位报告》的基础上,加快编制或修编城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及全区重点行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切实形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成果。四是对照任务目标,抓好督导落实。我们要做到“两个相结合”,开展“三提升”活动与落实全年目标任务相结合,完成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任务相结合。各参学单位要重点围绕我镇镇域经济发展、三年大变样、城乡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百日集中攻坚”行动,6月底前要完成95%的整改任务,年内拟突破的重点工作要取得阶段性成效。镇“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以《对标定位报告》为依据,建立对标定位台账。同时,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台账和年内拟突破的重点工作,采取挂牌督办、销号办结、跟踪问效等手段,抓好督导检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3、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通过全方位开展“服务发展我先上、岗位创优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把中组部号召开展的“讲党性、重品性、做表率”活动切实落到实处,推动我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立发展之志、谋突破之举、走跨越之路,要在全镇掀起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热潮。

通过开展“对标定位、创优争先”活动,真正使“人人争一流、事事争一流、时时争一流”成为全镇上下的共同追求和一致行动。6月底,我镇将召开半年调度会,对“对标定位、创优争先”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第四阶段:增效提速

进一步加大规范力度提升全镇上下工作效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2010年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快我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流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申报受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请报送制度,简化上报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请报送效率。结合我镇各部门职能和业务特点,完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告知送达等各项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二是深化窗口服务部门建设。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窗口服务部门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产业发展、城镇规划、土地供应、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第五阶段:全面总结

活动结束前,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各参学单位要对照活动开展情况,实事求是地对本单位、本部门活动成效作出评价,认真总结取得的成效经验,并以此提出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形成总结报告,报镇“三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镇“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发展成果、创新成果和规划成果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标准,对各参学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是否形成了“三提升”的良好导向,是否完善了“三提升”的推进措施,是否解决了一批制约“三提升”的突出问题,是否健全了有利于“三提升”的制度机制。同时,将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工作作为重要衡量依据。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强化领导力量。把深入推进“三提升”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镇成立“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 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

二要强化协调指导。镇“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分析解决存在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取得实效。特别要注重把中组部提出的“讲党性、重品性、做表率”活动以及省委提出的“双学双建”活动与市委提出的“三提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切实推动我镇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三、要强化检查引导。镇“三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紧抓日常检查引导工作,整合工作力量,采取各项措施,强化检查引导,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要把开展“三提升”活动情况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

五要强化宣传监督。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及时宣传市、区关于深入推进“三提升”活动的各项部署要求,及时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监督作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反面典型,要公开曝光,及时处理,营造推进“三提升”活动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上一篇:学历类别怎么填写下一篇:新课程下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