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和使用同传训练系统

2022-09-11

1 同传概要

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始于1919年巴黎和会。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翻译谈判, 一部分采用同声传译, 这意味着同传作为专业开始形成。二战后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 (1945年至1946年) 首次大规模使用同传审判纳粹战犯, 效果不错。于是1946年联合国会议开始采用同传, 会议时间缩短大半, 经费也减少许多。1952年在北京召开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中国首次使用同传。

在联合国, 英、法、西班牙及俄文翻译两人一组, 因这几种语言是单向翻译, 即英文翻译单元只负责把能听懂的各种语言都译成英文给听众, 法文翻译单元只负责把听懂的各种语言翻译成法文给听众。以此类推, 但这些翻译单元把中文/阿拉伯文译成自己的语言, 而是译为英文或法文, 再根据英/法文分别翻译成本国语言;这叫做翻译接力 (interpretation relay) 。这时, 如果第一个翻译是英文, 英文箱子就不工作了;如出法文, 法文箱子就不工作。中文和阿拉伯文这些三人一组翻译是每人翻译20分钟, 另一个翻译再接过去, 翻译单元设备一直开着;而其它四种语言为二人一组, 每人翻译半小时, 会场有人用本单元语言发言时, 临时关机休息。通常2~3人一组连续三个小时, 每人15~20分钟交换一次。休息两小时后再工作三小时。若有高难度讲演, 同传译员会采取同传接力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relay) 。即一组译员把源语译成英/法语, 其他译员再根据英/法语译成各自的母语。

除了规定人数, 联合国还限制译员翻译次数。每三小时是一节会 (one session) , 一个翻译一周不超过八节会, 即不超过四个工作日。联合国会议常不按时开始和结束, 有时甚至连轴转开下去, 这就需很多翻译。可见, 同传翻译难度之高, 故同传翻译奇缺、酬金奇高。目前国内很多外语院校开设同传训练课程, 这就要加快同传设备建设。本人根据实际工作总结了这种设备要求和操作体会, 冀引起国内同行关注, 以便改进提高同传设备质量和功能。

2 同传训练要循序渐进

实践证明同传训练课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它们相互独立, 互为因果, 渗透补充。初阶影子练习, 即全面模仿, 跟随翻译实例进行听和复述训练。二阶原语概述, 即先听原语录音, 然后反复复述原语。三阶译入语概述;即口译所听原语, 反复更正训练。四阶交替翻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又称连续翻译, 简称交传。即讲话人讲几句话停顿一下, 译员翻译, 译完后再继续讲。五阶文本视译, 即要求学生看着原语文章, 口译从词组、句子、段落和短文, 由简到难。六阶为同声传译训练, 反复训练, 由易到难。最后模拟会议。每个阶段都可组织学生观摩点评。

3 同传训练系统功能要求

同传训练设备应具备这些功能:语言翻译教学;同传训练;国际会议模拟同传环境和辅助教学管理功能。同传训练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Intel嵌入式并发多用户实时操作系统”应实现256路数字翻译通道;代表单元随时改成译员席, 可同传训练;译员可删除视频节目原音, 换成译员翻译配音, 还可在重放译音时选择是否加入原音, 原音及配音音量可调, 以便对比译音效果。具备视频跟读和电影配音功能SVOD环境;连接专用摄像头, 让译员看到主席发言图像并跟踪现场动态;可同时将原语及译语双轨录音;原语变速播放同传训练和交替口译训练, 学生可对所听原语变速播放;教师可将译员/代表发言录制成MP3文件, 以便课外辅导和自学。单独回放帮助教师找到问题, 全班学生收听, 集体点评。

4 同传训练系统辅助功能

可视分组会话:教师可将译员/学生任意分组, 进行同传翻译训练或小组交流。教师可插话到小组指导训练。

音频点播:学生可浏览音频资料, 自主进行听力和口译练习。

视频点播与电影配音练习:学生可针对播放的视频文档进行跟读与配音练习, 还可自主选择重放配音时是否加原音。

同传口语考试:符合同传口语考试流程要求, 应实现自动化口语考试, 杜绝考试操作失误。支持多套试卷, 安全可靠。

5 同传智能互动学习网络平台

6 同传训练系统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

7 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外设、扩声系统及配套设备

8 同传训练室建声设计技术要求

根据国际会议翻译员协会 (A I I C) 及欧洲委员会的共同劳务翻译会议 (JSIC) 的要求, 同声传译控制室的建筑、建声、电声以及安全标准都有明确规定。所以设计同声传译室由以下因素决定:对同时传送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声音进行分离;译员/学生在视觉和语言方面能够进行双向沟通;为译员/学生提供舒适环境, 因为同传训练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神。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国际组织于1998年对同传会议室/教室和设备规定了下列标准:

ISO140-4规定了建筑声学噪声隔离措施及标准, 要求对房内空气流量现场测量;ISO2603提出同传室一般特性及设备标准;ISO4043规定了移动式/无线同传室一般特性及设备要求;ISO3382规定了建筑声学混响时间测量参数;IEC6092具体提出对会议系统有源音频产品要求。

同声传译室面积为130/160m2为宜, 长约13 M, 宽约1 0M, 室内天花高度约3.3 M。要求安装符合专业标准的隔声门、隔声窗。同传室中频 (f=500 Hz) 空场混响时间:130Mz同传室T60=0.65±0.1S。同传室隔声门窗隔声量: (f=500Hz) ≥32d B (A) ; (f=500 Hz) ≥45 dB (A)

设计定位及检测规范:a.同传室的噪声评价曲线:NR-25 (中频f=500Hz时, 130Mz同传室内) ;b.本底躁声≤2 9 dB (A) ;中频 (f=500 Hz) ;c.空场混响时间:T60=0.65±0.1S;d.混响时间测量:GYJ 26-86行业标准。

关于同声传译室建筑声学。室内声学设计内容包括体型和容积的选择, 最佳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选择和确定, 吸声材料的组合布置和设计适当的反射面, 以合理地组织近次反射声等。

处理室内音质要了解室内空间体型、所选材料对声场影响。还要考虑室内声场声学参数与主观听闻效果关系。室内音质好坏, 最终在于听众主观感受。因此, 建筑声学测量作为研究。探索声学参数与听众主观感觉相关性, 以及室内声信号主观感觉与室内音质标准相互关系手段, 这是室内声学重要内容。大型会议厅往往采用电声设备增强自然声和提高直达声的均匀程度, 还可在电路中采用人工延迟、人工混响等措施提高音质效果。室内扩声是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即使有良好室内音质设计, 如果噪声严重干扰, 也难获得良好室内听闻条件。为保证使用功能, 必须减弱噪声影响。控制建筑环境噪声, 保证建筑物内部达到安静标准, 是建筑声学另一重要方面。噪声干扰与噪声强度有关, 还与噪声频谱持续时间、重复出现次数及人听觉特性、心理、生理等有关。将噪声控制适当范围, 所容许最高噪声标准称为容许噪声级, 即噪声容许标准。

建筑物空气声隔声能力取决于墙或间壁 (隔断) 隔声量。基本定律是质量定律, 即墙或间壁隔声量与其面密度对数成正比。现代建筑广泛采用轻质材料和轻型结构, 减弱了对空气声隔声的能力, 因此又发展出双层墙体结构和多层复合墙板, 以满足隔声要求。为了使同传室经过声学改造后能达到《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和设计指标, 可通过四个技术措施保证同声传译室隔声要求:

a.中频500Hz T60混响时间保证:场地内四周墙面上配置经计算配量的超细玻璃棉吸声包;天花上配置经计算配量超细玻璃棉吸声包;

b.场地内本底躁声控制 (NR-25) 指标的保证:四周墙面上安装隔振轻钢龙骨架, 并根据用埃特尼特板做好相应隔声处理;同传室通往外面门设计为双扇1521防火隔声门;

c.室内声场均匀度指标:为了让同传室内声场均匀度更为合理和理想, 设计长向立面墙安装声学扩散体左右对称各5~6组, 后墙按1∶1扩散吸声结构处理, 散面层采用8 mm厚埃特尼特平面板, 吸声面层采用8 mm厚埃特尼特穿孔板。

d.同传区内装饰面层美学处理:本着保证技术指标、节省费用原则, 根据吸声或反射需要采用埃特尼特平面板和埃特尼特穿孔板1∶1处理, 后墙面 (长向两侧立面墙) 采用吸音木装饰面的吸声板和根据安装声学扩散体处理;其他局部墙面 (长向两侧立面墙) , 根据设计需要安装声学扩散体。同传室设计本着保证技术指标、节省费用原则, 根据吸声或反射需要墙面采用埃特尼特平面板和埃特尼特穿孔板1∶1处理。

总之, 以上是本人根据我院同传训练室建设的实践体会, 经验和教训都有, 希望引起各方关注, 进一步完善同传训练室及设备建设, 这是教学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和希望, 也是当前同传训练室及设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中国加入WTO之后,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外交往日益增多, 社会各界对同声传译需求越来越多, 如何尽快培养同声传译专业人员迫在眉睫。现在许多外语院校都进行这方面尝试。因此首先要解决硬件建设问题, 然后才能讨论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如何建设使用同传训练系统。笔者主持建设了两套同传训练系统, 所以这是亲身体验总结。

关键词:如何,建设,使用,同传,训练系统

上一篇:浅谈现代酒店的建筑设计下一篇:《IT职业英语教程》课堂教学初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