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体育是实现国家安定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是大众畅谈不辍的娱乐内容。体育既有主流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用;又有大众文化商业、娱乐、通俗和媒介依赖的共性。体育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

第一篇:主流文化论文范文

让创造成为校园的“主流文化”

长沙市天心区的创造教育向人们展示这样的答卷——

2005年以来,学生获得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奖1337项,其中发明创造获国际级奖14项,国家级奖94项,省级奖138项;

近两年,学生申请了12项国家专利,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篇,1500多位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

近10年,6位科技辅导员被评为“全国十杰教师”“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湖南省英才导师”等;26名科技辅导员在全国教育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的教具制作、青少年创新活动方案、科技论文比赛中获123奖项,还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

从一校辉煌到区域推进

镜头拉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长沙市九中的一个小房间:屋里堆着榔头、铁棒、锤头、木头、塑料乃至被扔掉的易拉罐、废品,一位戴着眼镜的叫谭迪熬的中年老师每天带着一群学生在屋子里叮叮当当地敲着。就是在这间房子里,“三角函数作图器”“带镜子的安全帽”“记事发卡”“锄头紧固器”等各式各样的发明诞生了;就是在这里,学生平均每3天完成一项发明,每月捧回一个奖项,每年获3项国家专利……

长沙市九中出奇迹了!创造教育为原本普普通通的长沙市九中带来累累荣誉:20年里,该校学生完成小发明3000多项,获市级奖400多项,省级奖近100项,国家级奖近100项,国际奖18项,还有近100项国家专利。

“如果把天心创造教育比作一团火,那么九中便是一个点燃熊熊火焰的火源。”目睹创造教育发展历程,曾担任过区教育局局长的区政协副主席杨培春谈起天心创造教育之路时,仍然不胜感叹。

从往日单单一个九中的星星之火到今天创造教育在全区的燎原之势,天心创造教育确实走过了不短的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天心区就开始了对素质教育的探索。天心区所展示的愉快教育就被誉为“长沙五朵金花之一”。

进入21世纪,天心区教育局的决策者们一直在思索: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项目,既能有机传承该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科研氛围,又能凭借这一载体,整体推进区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而此时,天心一中(原长沙九中)的创造教育给天心区教育局决策者纷繁的头绪中带来一片亮光。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心区开始大规模在全区推广创造教育,区委书记夏建平、区长曹立军多次到学校进行调研,甚至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参加手工制作和创造活动。

很快,创造教育从天心一中起源,像春风一般拂过全区,花开满地。每一所学校都书写起自己的传奇。

碧湘街小学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所学校藏身于僻巷,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学生只有400人,老师只有23人,是大都市里难得一见的“袖珍学校”。该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创造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所学校由原本默默无闻变得声名大震。23名教师中有18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校长沙靖源成为2007年“影响湖湘、感动星城”十大创新人物。记者在碧湘街采访时,该校校长沙靖源高兴地对记者说,该校原来因为条件简陋,没几个学生愿意来,但开展创造教育后,每年都班额爆满。

沙湖桥小学也很了不得。在“快乐智多星活动营地”——也就是学生作品陈列室和荣誉室里,校长周战刚、书记胡健一说到创造教育就神采飞扬:“2005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15人次获全国金、银、铜奖,28人次获省级金、银、铜奖。长沙市举行首届‘创造之星’评选,10个获奖人中我校就有3人。我校还有3项发明获得专利。”

事实上,天心区的多所学校分别被授予“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长沙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湖南长沙青少年创造发明学校”“湖南省创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谭迪熬、苏剑杰、肖宗文、汪伟民、曹晓敏、陈凯兵、康龙、何国栋、潘勇、刘午阳等一批指导教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明星级人物。

2009年12月12日,天心区举办第四届创造教育年会暨“实践科学发展观天心论坛”。记者花了一整天时间,参观了碧湘街小学、仰天湖小学、青园小学、黄土岭小学、沙湖桥小学、铜铺街小学的创造教育实践。在这些学校里,校园科技节、车模、航模、空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科普参观、科普讲座、科技小制作、科学实践活动、科普创意画等活动搞得热火朝天。专程来长沙考察天心区创造教育的中央教科所的两位专家感叹:“天心区区域推进创造教育确实值得研究和借鉴6”从单一课程的单打独斗到每门学科的“百花齐放”

任何教学改革,如果不与课堂结合,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教改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由于没有有效地与课堂结合,最终收获的也就是热闹。

天心区图的不是热闹,而是内涵。

“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关键在课堂。区域推进创造教育,课堂才是主战场,脱离了主战场的战役不可能有全面的收获。我们就是要让创造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课堂。”分管副局长何阳莉道出了真谛。

其实,怎样让“创造”转变为所有课堂、全体教师的“主流文化”,一直是天心区着力推进“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实施的关键无疑是教师。天心区抓课堂就是从教师抓起,讲究的是“深挖,精研,小步走”。

“深挖”就是要求学科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资源中有利于实施“创造教育”的因素。比如,备课就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思维渗透点,优化创造性思维渗透策略。

“精研”就是以“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力案例开发”为突破口,分三个层面全面展开研究。在教师层面开展“三优联评”,即每学期每个教师围绕“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这个主题执教一堂课、撰写一个案例,制作一个课件;在骨干教师层面则开展“小课题”研究,即围绕学科课程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某个问题组织开展比较系统的小课题研究,进而形成系列可推广的研究案例及研究经验;对于教研员层面,要求的是进行学科课程领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和方法的研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资源,不断总结出可以推广的经验、认识和规律。

说实在话,创造教育毕竟是开拓性工作,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天心区的想法很实际——“小步走”。在要求全体教师遵循学科课程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前提下,立足课堂教学最优化选择,针对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人创造性地解决一两个问题。从表面上看,每人创造性解决的是某一方法、手段、行为、操作;从本质上看,提升的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理念。这样一来,积小步为大步,积跬步而至千里。

当教师们意识到“创造教育”是每个人日常教

学的“题中之义”后,又有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如果每个学校的研究都局限在前面两个领域,岂不容易陷入“校校一个面孔”的局面么?这也好办。区教育局就倡导各学校“扬已有研究之长”,抓住“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这个核心,以校本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着力把自己的特色做实、做强。

于是天心区的创造教育又以新的姿态精彩地呈现出来:天心一中的创造文化建设、沙湖桥小学的发明创造室建设、铜铺街小学的环保教育、黄土岭小学的法制教育、碧湘街小学的科技教育、铁道附小的实践作文、仰天湖小学的快乐体验德育实践活动、幼幼学校的“爱心”教育、黄兴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桂花坪小学的剪纸活动校本化实施、赤岭路小学的新诗教、井岗小学的经典诗文诵读等,多数学校都纷纷确立了各具特色的主研项目。

从硬件向软件延伸

2009年12月,天心区又出台了一项“新政”——“三名一星”工程。

何谓“三名一星”工程?说来简单,就是在全区培养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和创造之星。在经过多阶段活动后,被评为“三名一星”的单位和个人将享受特别待遇。被评为天心名校的学校,享受区政府特别资助与支持,被评为名校长、名教师和创造之星的,晋级、晋职和评先评优优先。

其实,这些年来天心区对创造教育一直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支持,仅对有贡献的教师的奖励,就形成了从区政府、教育局到学校以及其他部门的多层次的奖励。

“教研教改需要良好的环境。我们的创造教育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得益于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环境是我们创造教育软实力的体现。”天心区教育局局长陈玉英笑着介绍说。

制度建设固然是环境营造的核心所在,而氛围也是环境营造的重要要素,在这方面各校各有各的高招。

走进碧湘街小学,视觉就会被浓厚的科技校园文化所冲击。校门旁有科技宣传刊,教学楼内建起了独具特色的科技长廊,一楼是“小发明墙”,展示的是学生的获奖作品和发明思路,二楼是“金点子墙”,定期展示学生充满灵感和创意的金点子,三四楼则是科幻画天地,就连楼梯走道也都张贴着古今中外的发明小故事。这样的熏陶,怎么不激发起学生对科技的热情呢?

中南大学附属铁道小学的绝招就是挖掘中南大学雄厚的科技人文资源。他们成立了少年科学院,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琛担任名誉院长,延请10多位博导担任课外指导教师。孩子们通过“大小院士手拉手”、参观访问大学科研成果等活动,领略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特别是,从2005年起,学校开展的主题探究式“本色中南”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给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说起这个活动,张水良校长心中满是自豪:“2005年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这件事给了我们灵感,我们有这么丰富的资源,不利用也太可惜了。”

与家庭联动、与社区合作是天心区构建和谐氛围的又一手笔。

天心一中的戴健如老师感触就特别深。过去他与谭迪熬老师一起搞创造教育时,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回家后,满脑子奇奇怪怪的想法,满房子的瓶瓶罐罐与工具,就严厉斥责孩子,甚至还直接找到学校,责怪学校“不务正业”;社会上也有人扬言,即使让孩子辍学,也不送到这所学校。现在呢,家长都理解了支持了。前不久,他要求学生搞一个调查,需要家长配合。家长爽快地说:“如果补课,我不支持;搞创造教育,我全力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天心区每年都开展“创造教育下社区”活动。当孩子们的成果呈现在大人们面前时,很多大人感慨:“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教育这么搞,有奔头。”

从手指通向心灵

从2006年起,天心一中每年校运会上有一项别的学校绝对没有的比赛项目,叫做“携手共进跑步比赛”。这个项目还有正式的表述,叫做“吴凯全游戏”。

吴凯全,不是哪里的专家,而是这所学校里众多酷爱思考的学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一项游戏,并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这种“骇人听闻”的做法在别的地方恐怕并不多见。难道鼓励学生“玩”么?说起这个,刘美仁校长很淡定:“我们鼓励的只是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思维开阔了,学习自然也不难了。”

事实也是这样。当学生明白“玩”创造发明需要知识的积累后,学习自然会步人全新的境界。

青园小学的汪伟民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样具体的实例。

青园小学创造教育的特色项目是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与开发,汪伟民是指导老师。当把学校征集爱好者的报名表送到汪伟民手中时,他懵了:报名的人非常多,可其中有不少人是传统说法中的“问题孩子”,他们有的学习成绩严重滞后,有的行为习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一群连基本的课业完成起来都感到吃力的学生能做好智能机器人的项目吗?

大大出乎王老师的意料,在他的努力下,这群孩子不但成功地玩上了机器人,还玩出了成绩。先后有10余人次在国际级、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捧回了一块有一块金牌、银牌。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现在我深深地感到,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的种子,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都有无穷的潜力。”汪老师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成绩并不是全部。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这句话也包含这样的意思,所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发明创造都源白美好的心灵。

天心区教育从一开始就直奔塑造学生的心灵而去。这恰恰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在学生每一项发明、每一件作品的背后,我们能触摸到孩子们那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生活的善良而纯洁的心。

沙湖桥小学学生周韬的发明就是很好的证明。他的“懒人休息桌枕”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妈妈上班离家很远,中午不能回家,只能在办公室休息。我发现由于没有床,午休的时候,妈妈都是趴在桌子上睡。一个中午下来,妈妈说总是趴得手发麻,感觉很不舒服。能不能设计个像枕头一样的午休用品呢?于是我就把自己的设想和科技老师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吸收金点子俱乐部同伴的建议,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我做出了‘懒人休息桌枕’。”

这样的故事很多。学生李炳志发现爷爷奶奶户外活动时,插线板随处乱放,很不安全,于是在插线板上加了个塑料外壳,变成了防触电、防进水的“安全老少乐”插线板;学生谢朋成看到小弟弟吃饭时饭粒总是撒到地上,于是他设计将饭兜兜往上卷起一点点,加上能固定的按扣,一个防止饭粒撒出的新型饭兜兜诞生了;学生邓斯予见同学做作业趴在桌子上,既影响了视力,又可能导致不良身姿,于是她对“背背佳”进行了改装,加上套子套在椅背上,就成为了既预防视力又能矫正身姿的“椅背矫姿套”……

在采访中,记者巧遇了已经是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的谭迪熬老师,便向他探讨什么是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品格的教育。我们开展创造教育,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灵巧的双手。”谭老师表示。

作者:李茂林 阳锡叶 李沫霖

第二篇:体育: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正能量

摘要:体育是实现国家安定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是大众畅谈不辍的娱乐内容。体育既有主流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用;又有大众文化商业、娱乐、通俗和媒介依赖的共性。体育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

关键词: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 正能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文化强国梦指明了方向。十七届六中全会,我国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八大胡锦涛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在十八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体育文化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有独特作用,体育工作者要推广体育文化价值,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趁势而上,促进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工业社会以来,现代体育的狂飙突进,带来了全球性的体育盛典一现代奥运会和各种体育单项赛事,带来了密如天网的体育传媒,也形成了席卷环球的体育文化。体育不仅成为国家和官方实现国家团结和民族振兴的有效路径,更成为芸芸大众茶余饭后,畅谈不辍的娱乐内容。不论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身份如何,其声势浩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常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现代体育的文化身份应如何定位和构建,需有一番理性探索。

1、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都属于文化的不同形态。文化的分类、归纳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厘清与总集。

(1)关于文化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克洛依伯和克勒克洪1963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梳理,根据基本主题进行归类,得出文化的九种基本类别。包括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对文化的总结,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所著的《文化的起源》对文化进行了综合阐述。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泰勒的文化概念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说明,文化几乎成为人类经验的总和。文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本文根据文化的服务对象和策源主体不同,主要论述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体育在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定位。因民间文化、精英文化等文化类别与主流和大众文化相比,影响较小、易于区分,本文不做论述。

(2)主流文化(或称主旋律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儒家文化异军突起的代价是,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文化,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民国以来,受世界思潮的影响,开展了颠覆孔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自由、民主和科学、法制的思想渐启民智,但最终,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新中国探索前行,文化进程几经波折,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不可辨驳的主流文化。从政治学角度讲,“主流文化”是政府意志,是国家行为。主流文化关注政权稳定、社会安康和民生福祉,主流文化通过国家喉舌、主要媒介渠道,弘扬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理念。在国家意识形态指导下,主流文化由政府推动和主导,意在凝聚国家意志,形成民族共识并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主流文化是占主要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是脱胎于物质基础、经济基调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而主流文化和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联系。

(3)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其欣赏消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需要批量生产的,注重人们感性娱乐的文化。大众文化通常以电视、电影、音乐、报刊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大众文化”是20世纪开始逐渐兴起的文化大观,对大众文化的理性分析,先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后有伯明翰中心的文化理解和大众快感理论,又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文化唯物主义的雷蒙·威廉斯给大众文化做出评论,他认为,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而这一点,在许多方面,当然也是与在先的两个意义重叠的。大众文化的出现,搅动了过往的、传承千年的文化格局。威廉斯认为,大众文化经常是替代了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但它亦有种很重要的现代意识。

中国大众文化崛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转型而成长,它的发展壮大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大众文化现已成为与政府主流文化和学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重要文化形态。有人对大众文化的崛起耿耿于怀,认定它的商业和娱乐特征会造成固定化的消费模式,从而把文化和大众一并推向平庸。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总之,它不容忽视的从社会文明力量的反面走向正面,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进步,而非倒退。学界对大众文化的反思和审视成为显学,不论漠视不屑,还是极力吹捧,都不能阻碍大众文化如火如荼的勃然兴起。尽管大众文化以大众意趣为马首是瞻,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所指,不以理论家的理性批判为转移。但理论家不敢小觑“满目疮痍”的文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他们也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屈尊与大众为伍,研究大众文化巨大的影响力,试图把大众文化放入理论视野,在理性的构架中,给大众文化出谋划策,为上蹦下跳的大众文化带上枷链。体育作为倡导公平竞争、积极拼搏的文化活动洋溢着正能量,是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宠儿,体育文化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主流文化又是大众文化。

2、体育文化是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鼓风机,是高压云团。因为主流文化反映的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所以主流文化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生活的进步,正因为主流文化的利害关系重大,国家对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视,不失时机的以鼓风机和高压云团的形象,引领、推动社会的文化方向与趋势。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借助胡锦涛对文化功用的说法,体育也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流文化中的生力军,可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2.1 体育文化引领风尚

体育和音乐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国际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和五光十色体育文化的熏染,让国人通过体育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风气之先,看到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之后,严谨的法规制度和拼搏竞争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通过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和我国的优秀运动员姚明、刘翔、李娜、冯珊珊等赛场上的披金戴银,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也借助体育平台,彰显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人说“体育是现代社会的宗教”。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体育在社会、文化、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与影视、音乐、书籍、杂志、报刊出版和网络的密切结合,在媒介中成为无处不在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对人、人的身体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关怀与触动,激发了人类原始的情感和崇高的情怀,这种情感和情怀的表达与舒张,让体育文化进发活力,打破民族、国家、性别和等级的界限,体育文化得以全球共鸣、世界同轨,开创和引领风尚。

2.2 体育文化教育人民

体育是教育学科。德、智、体是教育的三大基石,体育三分天下取其一。早在先秦,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文武皆备的人才——“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必须开始于人的身体”,亚里士多德说“教育包括四个部分一读和写,体操,音乐和绘画。”毛主席曾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号召青年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国家健康工作。体育是人社会化过程的有效抓手,体育倡导公平竞争,友爱理解,是教育青年的最佳手段之一。

2.3 体育文化服务社会

体育能强身健体,能娱乐身心,能使民众健康少病,延年长寿。体育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社会民众的医疗保健,有利于减轻社会的福利负担,有利于社会情绪的缓解和发泄。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而体育是人满足基本生存、安全需求之后,向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转变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2.4 体育文化推动发展

体育文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体育产业被誉为没有浓烟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能极大的带动经济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业、运动场馆设施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中介传媒业等体育产业内容蕴藏着巨大商机。体育产业与文化、艺术、旅游、信息、器材生产等关联产业的交叉越来越密集。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能极大的带动就业,拉动投资和刺激消费。我国《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继续保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说,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可从四方面理解。首先,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和其他文化形态相伴而生、同步而行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而且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体育实现新发展。第三,体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推动作用。第四,体育自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时代越发展,体育就越受各国各地区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体育来了解、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

刘鹏的体育文化价值论调与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同宗同源,符合体育文化在主流文化、在主旋律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体育文化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风向标。大众文化的标示作用不是指明方向,而是顺从最强、最大的风的流动,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但多数人并不代表真理,所以大众文化的从众性也有着天然的缺陷。大众文化具有的特点,体育文化也紧随其后,与大众文化共享之。

(1)商业利益化: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阿多诺尖锐地指出,在以利润为取向的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贬称)中,(音乐)创作者主要关心的已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而是上座率和经济收益,他们一味迎合顾主的需要,成了消费者的奴隶。哈贝马斯说“文化工业为了俯就公众,首先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文化商品的内容,从心理上增强各个阶层民众的获取能力;其次,降低产品的价格,使公众在经济上有条件消费。”体育文化也有迎合大众需求、降低产品价格的商品性。体育文化面对的受众十分普及,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学步幼儿都有健身娱乐和竞赛观赏等文化消费需求,我国体育人口的总比率接近20%,总体人口规模巨大。体育文化产品的价格与一般的文化商品大致相同,观看体育传播内容、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和购买体育用品的消费随着体育产业的壮大而实现规模效应,价格更加亲民。

(2)通俗平民化: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大众文化不是整个历史中一个阶级或集团的文化。它今天几乎是所有人的文化,昨天几乎是无人的文化;由于生产,市场和社会变化,它完全是一种新的现象,不能归结为量的变化或与永久性范畴等同。”体育消费的文化门槛低,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和理论,人类通过肢体的活动而实现文化的共通。体育文化的通俗性让体育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奥运会成为国际盛会,奥委会成员国比联合国成员国还要多,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在全球的流行都是体育文化通俗性的有力注解。

(3)娱乐流行化:大众文化追求所有人同时的快感,是娱乐至上的始作俑者。作为时尚文化,难免有忽起忽落的变化。大众文化的英文“Popular Culture”从字面理解就是流行的或民众的文化。威廉斯在《出版业和大众文化》中指出大众一词有三层意义:第一是“为民众”;第二是反抗权威的大众欣赏趣味:犯罪、丑闻、罗曼史和体育。第三是依赖市场。大众文化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项目众多,随着重大赛事和体育明星的兴衰交替而波澜起伏。因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兴起,各种有影响力的赛事接连不断,足球世界杯与奥运会之间相隔两年,洲际比赛、国家比赛年年不断,单项比赛的联赛赛程紧凑,体育文化的流行性保持时间较长,体育文化始终保持着焦点的地位。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提出:“快感总是意味着一无所思,意味着忘却痛苦,即便是身在痛苦之中。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筹莫展的。它是逃脱。但并非人所说的,它是逃脱苦难的现实,而是逃脱最后留存的一点反抗思想。娱乐许诺给人的自由,就是逃脱思想和否定。”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满足人们的快感,而精英文化的特质是满足人们的美感。大众文化削平了审美空间,把审美变成单纯的消费,将复杂的审美过程简化为感官的刺激反应。美国精神医学家E.D.格林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中认为,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吮手指”的地步。

体育文化在娱乐化和世俗化的驱动下,也表现出了骚动不安的喧嚣与扭曲。为了追求娱乐效果,体育文化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也动用了博取大众欢心的各种手段,体育文化的娱乐性表现为色情化、暴力化、假新闻,以及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肆意炒作和广告泛滥等几大类。尽管对体育文化的娱乐化饱有诟病,但总体来说,体育文化的娱乐性主要以休闲放松、健康文明为主调。

(4)媒介依赖化: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阿多诺把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就是将文化看做商品的工业化生产。文化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环节中,媒介和媒介人员的参与贯穿始终,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机械化复制离不开传媒的参与。从各种媒体中大时段、大篇幅、大容量的体育内容可见体育和传媒的深度合作。现代体育的崛起更是伴随着信息传播的技术革新,奥运会能成为举世瞩目的盛典,有赖于电视卫星转播技术的成熟。可以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不会有影响力巨大的世界性的体育赛事,更不会有席卷全球的体育文化。因之,体育文化是大众文化。

4、体育文化定位: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享的正能量

体育文化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明显提升,民族崛起指日可待。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复兴,也包括文化复兴、精神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确的精神理念,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而体育是主流与大众共享的文化正能量。

4.1 内容正规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共享体育的健康文明,体育在各个文化形态中持有健康向上的形象,作为文化传播的内容是正轨、正当的。体育文化有一定的规则、制度、裁决,因为体育的规范性、标准性,现代体育世界共有、共享,不论是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遵循体育固有的规律和章法。

4.2 精神正道

体育雅俗共赏,是民众的精神食粮之一。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精神理念,可以引领民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体育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凝聚国家民族力量,在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彰显精神正道。

4.3 收益正数

体育的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体育的社会正效益显而易见,经济、社会收益为正数,国家、民族、家庭、个人收益为正数。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中积极充实、优化、整合体育文化,是民众受惠、社会收益的利国利民的好事。

4.4 明星正面

实现文化强国梦,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体育领域的英模人物责任重大,为国家、民族而拼搏进取的体育明星、金牌运动员和体育界优秀人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阳光正面,有良好的形象、健康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是青少年和大众效仿的榜样。

鲁迅《文化偏至论》中倡导中国文化发展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使“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而体育正是外可与世界同轨、内可凝聚民族精神,使国人自觉自强,个性发张的文化形式。这样的正能量让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动力强劲、扬帆远航。

作者:王兴一

第三篇:用乡贤文化滋养主流价值观

记者:请问如何理解传统乡贤文化的力量?

张颐武: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乡贤文化实际上属于士阶层文化在中国乡土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中国社会中,士阶层是社会的实际管理者,也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倡导者。他们出门为官,回乡之后就是士绅,起着维护本地社会秩序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只管到縣一级,县以下的乡村治理就要靠士绅来维系,他们是文明的传承者和价值观的守护者,他们就是传统社会里的乡贤。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贤文化就是维系着庞大的中国社会正常运转几千年的基层力量。

记者:传统乡贤文化与今天中国主流价值观契合点在哪里?

张颐武:如康有为在19世纪末所说,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仍在巨变的进程之中,这种“变局”就包括曾经深受乡贤文化滋养的中国乡村社会所遭遇的冲击,包括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

虽然乡土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传统社会的架构并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中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于乡村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乡贤就很重要了。作为本地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乡贤在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提供正面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就不可或缺了。

可以说,乡贤是传递中西文化的“转换器”。因为乡贤对于中西文化都有较为客观准确的了解,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的情况有同样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是具有新知识、新眼界的读书人,对于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的把握。现代的乡贤成了传播中西文化的桥梁,让中西文化有了“可译性”,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周边的人,同时通过村民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

乡贤也是缓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在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受到冲击,在改革进程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在村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进去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缓,实现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记者:如何发扬乡贤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滋养今天的主流价值观?

张颐武:现代社会存在两种乡贤:“在场”乡贤和“不在场”乡贤。“在场”乡贤扎根本土,把现代的价值观传递给村民;“不在场”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的便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家乡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够影响家乡。中国传统有“离土不离乡”的观念,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工,只要出自农村,就算身在异国他乡,对于故土还是有很深的认同感的。乡贤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如影随形地刻在他们身上。在乡村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的当下,他们保持着精神的稳定和内心的持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传统的乡贤文化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

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但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需要村舍民间领袖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精英和地方治理的有效结合。我们要避免本地生长起来的乡贤离乡之后就断了和本乡的联系,这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乡贤是乡村社会的黏合剂,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舍的荣誉感和社区的荣誉感,这样的乡贤文化是有上进心和凝聚力的。

作者:郭超

上一篇:住宅产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边坡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