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类专业优化创业生态环境的策略研究

2022-12-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发展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众多,而创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商科类专业,本身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学生的创业活动状况直接影响专业的竞争力。当前,学者们在创业研究上取得了既定的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针对商科类专业创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很少,尽管众多研究者普遍提出创业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创业绩效,却没有针对高校创业环境展开研究。为此,本研究针对商科类专业的特色提出提升创业绩效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以期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激发学生创业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的持续创业。具体措施包括:

一、创建校园创业文化

校园创业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提升创业能力。校园创业文化的构建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创业指导老师,一手抓学生”。抓创业导师,主要是鼓励其在职期间自主创业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即鼓励创业导师在不耽误正常授课、指导及学校其他常规工作的前提下保留现有的职位与职称,开展校外的自主创业活动,同时学校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以便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抓学生,主要是开设具有指导性的创业课程,举行具有实际意义的创业讲座和创业比赛等,如开设创业管理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准备创业、管理所创企业等;定期举办创业讲座,请知名创业家或者创业校友为学生讲授创业经验,解答创业疑问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创业竞赛,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建设创业孵化平台

创业孵化平台是高校学生创业必不可少的实践平台,通过平台能够提高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创业成功率,是学校开展创业指导的重要平台,决定着学校的创业教育质量。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关键是明确其定位,包括构建主体定位、服务对象定位和功能定位。创业平台的构建主体因投资者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学校自管型、校企共管型等,但主要是高校开展建设工作和协调工作,因此构建主体就是学校;服务对象,很明显就是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创业意愿或者发现创业机会并进入孵化平台开展创业活动的学生;功能定位,创业孵化平台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场所,是在校学生的创业孵化器。

为了确保政府、企业、学校之间能够保持高效合作和深度互动,充分发挥三方协同效应,学校要建设创业孵化平台的协同机制,包括学校内部协同、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外部协同两种机制。内部协同机制,即学校应从制度方面做好安排,构建内部机构协同,如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定期联席制度,明晰各个机构的职权等;另外构建内部运行机制协同,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业理论课程建设、增开创业实训课程等。外部协同机制,包括政企校三方的平台协同、服务协同和融资协同。平台协同,即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平台构建工作,同时学校要完善孵化基地的信息服务建设,实现基地内外各类信息的互通有无,推进信息共享;服务协同,即政府要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企业则要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包括项目选择、运行管理、风险评估等服务;融资协同,即协同三方力量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包括三方共建创业基金、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完善担保政策和信用建设等。

三、拓宽专业融资途径

首先,学校要创建能够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专项基金,如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扶持资金等,既可以帮助学生启动和运营创业项目,又可以扶持学生度过资金困境,特别是那些有巨大市场潜力,但资金回收周期长,且学生面临融资困难的项目。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建专业的创业基金委员会,如大学生创业基金委员会,以指导学生创业基金的创立、运行与管理。特别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管理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由各专业骨干教师成立创业基金委员会专家团队,发挥专业教师的专家指导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增加成员的领域与数量,包括企业家和创业者,为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积极性。

第二,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社会机构及创业协会等组织联系以赞助创业比赛的形式融入到学生创业活动中,提升学校对创业扶持的强度。创业竞赛是学校创业活动的关键环节,能够融合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让参与创业竞赛的学生能够全面地体会创业历程;能够指导参赛学生明晰创业思路与创业计划,通过自我陈述展示参赛项目的优势与竞争力,同时,在答辩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善创业计划,为将来的创业实践奠定基础,以便更好地扬长避短,提升创业绩效。

第三,争取高校专项资金,积极吸纳社会捐赠。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专项创业资金,是以激励学生自主创业,激发创业热情,缓解创业资金困难并促进创业成功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专项资金。社会捐赠的来源比较广泛,包括利用学校校友资源筹集创业资金的原始部分,利用师生资源搭建良好的政府——高校合作平台,充分宣传、鼓励社会各阶层包括个人、企业、社会机构无偿捐赠资金;利用国家税法相关捐赠免除个人、组织所得税的利好政策吸引各大企事业单位捐赠资金等。社会捐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大部分的资金困难,走出创业困境。

摘要:创新创业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商科类专业,具有创业的专业优势,更加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众多影响学生创业绩效的因素中,创业生态环境的作用尤为突出。为此,商科类专业要通过优化创业生态环境提升学生的创业绩效,具体策略包括:创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创业孵化平台、拓宽专业融资途径。

关键词:商科,创业,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莉,彭秀青等.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1):5-16.

[2] 沈鑫泉.生态环境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2):77-81.

[3] 孙凤娥,苏宁,江永宏.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6,06:64-68.

上一篇: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日企业管理理念研究下一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