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分析

2022-10-16

一、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现状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以来, 东盟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重要的对外投资对象,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流量大致呈上升的趋势, 在2015年投资流量达到峰值, 之后稍有下降, 继而又上升。尽管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净额同比下降达19.3%的情况下, 中国对东盟投资净额仍达141.19亿美元, 同比增长37.4%, 占流量总额的8.9%, 占对亚洲投资流量的12.8%;存量为890.14亿美元, 占存量总额的4.9%, 占对亚洲投资存量的7.8%。主要流向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金融和房地产业等;从主要流向国家来看, 新加坡占第一位, 投资流量达63.2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一倍, 占对东盟投资总量的44.8%, 主要投资于批发零售和租赁商务服务上;占第二位的马来西亚, 占总量的12.2%, 主要投资于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印度尼西亚位列第三, 占总投资比重的11.9%, 主要流向于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流向国家来看,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新加坡, 占总投资额的44.7%, 其次是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家。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主要是绿地投资和跨国兼并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制造业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东门国家建立新企业, 能够引进中国相对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 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但多东盟国家大多数直接投资采用合资方式, 利用合资公司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 弥补中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存在经营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还可以避免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等。

二、中国对东盟国家OFDI动机分析

在学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难以量化, 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两类, 市场导向型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得海外市场, 在东道国设厂生产产品提供给当地消费者;成本导向型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东道国有廉价的生产原料或廉价劳动力, 在东道国生产将产品提供给本国或其他国家。也有学者将投资动机划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动机。水平动机是为了获取海外市场, 避免贸易壁垒, 降低贸易成本;垂直型动机试讲核心技术在国内生产, 非核心技术在东道国生产, 再将产品运回母国或其他产品市场。邓宁和隆德在上述两种划分方式上经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划分为更细致的四种类型, 分别为:效率获取型动机、市场获取型动机、自然资源获取型动机、战略资源获取型动机。

(一) 寻求效率动机分析

寻求效率型动机主要是花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 制造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上的力度, 无论是流量还是存量上, 都占较大比重, 2017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直接投资制造业流量比重为22.5%, 存量比重17.5%, 而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是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流向国, 这些国家大多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而且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 寻求效率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动因。

(二) 寻求市场动机分析

东盟是一个拥有6亿多人口的区域性组织, 市场潜力巨大。据世界银行数据表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稳定, 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几乎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 东盟国家至于建设东盟经济共同体, 预计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后, 其消费市场将会呈现较快的增长势态。这些东盟国家多数属于新兴经济体, 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基础薄弱, 基础设施不完善, 2017年中国对东盟国建筑业投资流量比重达13.4%同比增长一倍多。东盟未来消费市场可观, 基础建设将会进一步发展, 综上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 市场动机明显。

(三) 自然资源获取型动机分析

获取稀缺自然资源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之一, 东盟国家不仅油气资源丰富, 而且各种矿产资源在世界排名也很靠前。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贸易枢纽之一;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丰富, 是国际煤炭及镍、铁、锡、金等金属矿产品市场供应的主要来源;缅甸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 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由于缅甸勘测技术不发达, 可能还有矿产资源未被勘测出来, 政府也放开外国企业放开对矿产资源的直接投资。中国在东盟国家积极投资这些矿产及油气资源, 截至2017年中国在东盟采矿业直接投资存量103.2亿美元, 占总存量的11.6%, 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对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中国对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及油气资源的投资能满足国内生活需求, 更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

(四) 战略资源获取型动机分析

东盟是中国的邻国, 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南亚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经贸合作之环, 也是科技文化交流之环。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 以获取重要的战略资产交流。中国—东盟科技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果是二者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有利于双方良好合作环境的创建和共同发展。

新加坡是东盟最发达的国家, 2017年人均GDP57714美元, 拥有电子工程。石油化工、精密工程业等高科技特色产业, 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可以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高新技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具有较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能够充分利用各国优势促进本国的发展。东盟在国际上不仅有经济上的战略优势, 在政治上也一直是大国笼络的对象, 对东盟国家友好经济合作对于稳定我国周边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可以总结为: (1) 寻求市场 (2) 寻求效率 (3) 寻求资源 (4) 寻求现成资产。这些可以在上述理论中寻求出支撑点。然而中国在东各国直接投资比例不均衡, 大部分在新加坡, 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国家,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 自然资源稀缺, 其发展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 地理位置优越, 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 政治社会稳定, 法律体系健全, 政府廉洁高效。自由度指数, 营商环境居世界前列。其他国家相对来说投资环境没有新加坡优越。在对东盟国家投资中, 中国企业也面临这不可预测的制度风险、环境风险等, 政局不稳定, 政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 会增加企业投资风险, 像马来西亚叫停中资项目, 越南民众反华示威等, 对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过了六年,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本文根据已有的国际投资理论及中国对东盟国家实际投资情况, 对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动机进行论述, 得出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符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动机, 并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关注的问题, 避免企业投资决策失误。

关键词:中国,东盟,投资动机

参考文献

[1] 孔淑红, 梁明.国际投资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2] 原正行.海外直接投资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

[3] 薛敬孝.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8.

[5]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http://hzs.mofcom.gov.cn/.

上一篇: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下一篇:新时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