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2022-09-12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颈动脉可作为了解冠状动脉及全身其他动脉硬化的“窗口”, 其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全身动脉的硬化程度[1]。另一方面, 自1951年Gerlter首次将尿酸定义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可能危险因素已经过去60年了, 血尿酸水平增高是反映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一种代偿性机制, 还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中有直接作用, 目前还不清楚。我们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测定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探讨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由于颈动脉颅外段比较表浅易于行无创性超声检查,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 IMT) 增加为预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与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亦是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2]。本文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为指标,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的住院和门诊老年病人90例, 年龄61~82岁, 平均 (68.3±7.6) 岁, 男47例, 女43例, 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3], 所有入选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近期存在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且近2个月内未用过利尿剂等影响尿酸代谢药物, 同时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应激状况。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25例, 颈动脉斑块形成组19例, 颈动脉轻度狭窄组18例, 颈动脉中度狭窄组15例, 颈动脉重度狭窄13例。本研究入选时各组间年龄、高血压病史、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颈动脉I M T及颈动脉斑块检测

由专人操作, 应用GE LOGIQ 7型彩色多普勒仪, 探头频率4~10MHz, 去枕仰卧位充分暴露受检血管, 纵向探查颈总动脉, 超声显像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成的两条平行亮线, 即“双线型”图像, 其间距离为IMT。冻结颈动脉窦以下1cm处 (无斑块部位) 质量好的图像, 每侧分别测3个心动周期, 取左右两侧颈动脉测量的6次检测值的平均值即为颈动脉IMT。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血管情况并记录。颈动脉狭窄程度判定:IMT<0.9mm为正常;IMT≥0.9mm, 但<1.3mm为内膜增厚;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起, IMT≥1.3mm, 但未造成管腔狭窄为斑块形成。狭窄程度是在在最大斑块位置, 以 (1-残留血管截面积/血管的截面积) ×100%来判断:<30%为轻度狭窄;30%~50%为中度狭窄;>50%为重度狭窄。

1.2.2 血尿酸测定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血压等临床情况, 于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同日晨采集禁食12h后静脉血5m L分离血清, 用酶比色法测定。采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全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所有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显著性差异,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两两之间比较采用q检验, 单因素相关分析。

2 结果

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 血尿酸浓度呈逐渐增高变化的趋势, 见表1。经统计分析发现:血清尿酸水平颈动脉斑块形成组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 (P<0.05) , 颈动脉狭窄组比颈动脉斑块形成组高 (P<0.05) , 颈动脉狭窄组间程度的比较, 也有显著的差异 (P<0.05) 。

3 讨论

高血压病主要的危害之一是导致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 最常累及的部位为颈动脉、主动脉和冠状动脉, 从而相应的引起心脏和颅脑的缺血性改变。近年来, 高血压、高血脂等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已受到重视, 而血UA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临床上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颈动脉内增厚组 (P<0.05) , 颈动脉狭窄组血尿酸水平比颈动脉斑块形成组高 (P<0.05) , 颈动脉狭窄组间程度的比较, 也有显著的差异 (P<0.05) , 说明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血UA是通过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解嘌呤形成的一种代谢产物。UA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血UA促进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多方面的:血中尿酸是水溶性的, 在血液中物理溶解度较低, 血UA增高时尿酸盐微结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 直接损伤血管内膜, 通过生物信号传导, 使缩血管物质、炎性介质和黏附分子表达增加, UA可使血小板快速释放ADP、ATP、5-HT, 继以较慢速度释放全部内含物及启动血凝过程, 促进血凝, 调节血管舒缩及白细胞黏附、调节凝血和纤溶等功能障碍, 并致纤溶物质减少, 纤溶抑制物增加, 血管收缩作用加强, 血流减慢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加强等, 从而导致IMT增厚。此外UA升高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 伴有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参与炎症反应, 刺激单核细胞吞噬沉积于内皮下的低密度脂蛋白, 成为泡沫巨噬细胞, 逐渐形成动脉壁的粥样斑块, 直接促进了动脉硬化形成及发展[4]。

注: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比较, *P<0.05, **P<0.001;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比较, #P<0.05, ##P<0.001;与颈动脉轻度狭窄组比较, P<0.05, P<0.001

综上所述, 血清UA测定有助于反映高血压病患者IMT增厚程度。而临床上高尿酸血症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建议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除了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降血糖、调血脂等措施外, 还应监测血尿酸水平, 及早控制高尿酸血症, 可能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否血尿酸降低到一个最适水平就不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尚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测定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探讨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 用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程度与血尿酸水平有关。结论 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相关性, 血尿酸升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对血尿酸的调控。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尿酸

参考文献

[1] 宋月霞, 王建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J].临床荟萃, 2003, 8 (15) :885~886.

[2] Honzikova N, Labrova R, Fiser B, et al.Influence of age,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on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 sive patients[J].Biomed Tech (Berl) , 2006, 51 (4) :159~162.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实用本) [J].高血压杂志, 2004, 12 (6) :483~486.

[4] 罗明, 俞文萍, 邓兵.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水平关系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24 (2) :106~108.

上一篇: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下一篇: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