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2022-08-18

第一篇: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建筑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在15亿平方米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建房约30亿平方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安居工程的实施,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每年在16亿平方米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住宅建设每年在60亿平方米以上,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店及其他公用建设等每年约2亿平方米左右,工业厂房及其他建筑约6亿平方米左右。与此同时,新建筑物装修的工程量急剧增加,老建筑物翻新周期明显缩短,装修材料也向豪华、实用方向发展。我国建筑装饰投资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0%-50%,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我国建筑业用钢现状

我国建筑用钢的主要用户是民用房施工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和工业厂房。民用房地产施工单位是建筑用钢的最大用户,其用钢量约占建筑钢材总消费量的6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一般为国有大型企业,其用钢量占总消费量的20%,工业厂房也是建筑用钢重要消费客户,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

从建筑用钢的发展历史来看,1980年以前,我国采取限制用钢政策,房屋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辅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倡以其他材料代替钢材,尽量节约用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采取合理用钢政策,大量建筑、尤其是大量公共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工程的整体质量;90年代后期到现在,建筑用钢的品种和数量均有较大提高,采取鼓励合理用钢的政策,限制建造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筑用钢是我国钢材消费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年产量和消费量一般占钢材总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在55%左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基础设施规模较大,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用钢材的需求量较大。据统计,2004年我国建筑用钢材总消费量15180万吨,占钢材总消费量的55%。从品种结构看,以螺纹钢筋与线材为主,其中螺纹钢筋消费量650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43%,线材消费量435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29%,薄板消费量180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12%。

从建筑用钢的供需情况来看,由于建筑用钢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建筑用钢已成为近年国有中小型钢铁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主要建设项目。同时,由于近两年来国内建筑用钢需求量增长迅速,导致建筑用钢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许多民间资本纷纷进入建筑钢材领域,国内建筑用钢生产能力增长迅速,现在国内的建筑用钢材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螺纹钢筋价格已从2004年初的平均3600元/吨降至现在的2900元/吨,降价幅度较大,多数企业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建筑用中厚板、热轧薄板产品近期国内生产量较大,价格跌幅较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期已召开关于降产、保价、稳定市场的座谈会。另外,由于建筑用钢属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销售半径较小,产品基本不考虑进出口,立足于国内生产,国内消费。

建筑业用钢发展趋势

预测到2010年,我国建筑用钢材总消费量约19000万吨,占钢材总消费量的53%,其中螺纹钢筋消费量720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38%;线材消费量520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27%;薄板消费量2400万吨,占建筑用钢的13%。从国内生产消费平衡看,生产规模已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另外,国内一些钢铁企业与一些钢铁系统外企业还在继续建设建筑用钢材,未来市场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为品种、质量、成本及价格,在品种上重点开发使用高强度钢、耐候钢等品种。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建筑,并强调缓解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举足轻重,刻不容缓。同样,建筑节能在钢铁业和钢材流通业引起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新公布的产业政策,要求钢铁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钢材使用效率、树立节约使用钢材意识,把提高钢材强度、减少钢材使用量、钢材资源综合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在国内钢筋的生产消费中,高强度钢筋正处于大力推广应用阶段,已从大量使用低强度钢筋,逐步向高强度钢筋方向发展。2004年国内高强度钢筋生产量850万吨,消费量达到800万吨,占钢筋总消费量的12%。2005年,从国内各钢筋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看,高强度钢筋的生产量呈显著增长趋势,部分企业的生产量已占其总生产量的50%左右。尽管近年高强度钢筋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美、英、目、德、俄等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已普遍采用了Ⅲ级钢筋,很少使用Ⅱ级钢筋,有的国家早已淘汰Ⅱ级钢筋,即使使用也只是作为配筋,主筋均采用400MPa级和500MPa级钢筋,有的强度等级甚至达到700MPa级。今后,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高层建筑建设的不断增多,为确保建筑的安全,在结构设计中对钢筋强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促进Ⅲ级钢筋市场的发展与壮大。HRB400Ⅲ级钢筋作为HRB335II级钢筋的升级换代产品,是国家目前推广使用的产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未来HRB400Ⅲ级钢筋使用量达到钢筋总用量的80%左右。

耐火耐侯钢具有与普通建筑用钢相当的室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其他性能,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可裸露使用,也可提高涂装性,涂在耐火耐候钢上的涂层的失效年限远长于普通钢。耐火性要求在600摄氏度时,屈服强度下降不大于规定的室温屈服强度标准的1/3,这是火灾时保证建筑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普通钢至多在350%时保持这一强度值。使用耐火耐候钢可比可以减少防火涂料和防火包覆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或不必进行防腐维护、节约维护工本、钢材厚度可减薄,节约综合成本20%以上,是一种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类钢材。目前耐火耐候钢已开始应用于国内一些耐火耐候等级高的大型厂房、民居、商务楼等建筑钢结构,耐火耐候钢在我国的住宅建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武钢、攀钢等企业已在逐步开发生产耐候钢。

第二篇:2012最新世界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http://sumin2010.jdol.com.cn

2012最新世界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1、世界建筑市场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建筑业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建筑市场依然充满活力。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地区、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地区是全球建筑最活跃的地区。

在美国,近三年来,建筑业市场形势看好,连续高速增长。200

3、200

4、200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5。5%、11%、8。9%。美国建筑业市场规模庞大,为世界第一。2005年建筑业支出为11200亿美元,比2004年的10280亿美元增长了8。9%,占世界建筑市场的26%左右。建筑业是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发动引擎,具有比较重要的经济地位。2005年建筑业的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9%左右。美国建筑业占全美国非农业工作岗位总就业人数的5%。建筑材料和物资投资占美国制造业发货量的11%,施工机械投资占美国总机械设备发货量的10%。

波兰是欧洲地区建筑业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大量外资涌入波兰的工业、零售业和写字楼领域,使得波兰建筑业近年来一直平稳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1%-13%的高位。2005年前9个月波兰建筑业取得了6。5%的增长。

匈牙利的建筑市场包括工程市场、设备安装市场和一般建造市场。2005年前,匈牙利建筑市场发展非常快,平均增长速度为14。4%。2005年,匈牙利建筑业市场的增势不减。前11个月匈牙利建筑业增长17%。其中,工程建筑增长高达25。3%,一般建筑增长19%,设备安装增长2。3%,建筑业产值为18135亿福林(折合约86。6亿美元)。由此可见,建筑业在匈牙利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俄罗斯的建筑业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004年,建筑业产值约为52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

印度建筑市场规模较大,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主导着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占建筑业投资总比例的48%。住宅建设投资额所占比例为29%,非住宅建筑(主要是工业化建筑)占23%。

http://gujiancong.jdol.com.cn/

http://llofzz.jdol.com.cn/

http://clhtdq.jdol.com.cn/

http://zgzcvjdzx.jdol.com.cn

2005年,越南建筑业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业原材料产值增长11。7%;建筑安装产值为18。4亿美元,相当于年计划的104。9%。2006年建筑业产值比2005年增长14。8%。

澳大利亚建筑市场规模比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基础设施和非住宅建设的发展势头很猛。根据澳大利亚工业资源投资部提供的数据,2004财年建筑业完成产值763亿澳元(合587亿美元),约占该国GDP总量的6%。其中,住宅类建设占44%,而非住宅类和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占21%和占35%。目前,工程建设和非住宅建设的发展势头很猛,2005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亚工程建设实现增长16。5%,非住宅建设实现增长13。2%,均大大高于住宅建设的发展速度。

2、建筑行业的特征

对于2005年的建筑业来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产业集约化和专业化。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生产规模庞大,资本实力雄厚,建筑产业的功能扩展到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产地经营等综合性的建筑产品生产和销售;同时建筑产业分工细化,行业性建筑企业的品牌特征明显,施工专业化成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向客户提供建筑商品的主要手段,尤其在新型、重大工程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管理组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成为国际建筑业必须具备的企业内质。 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人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建筑安全排名前5位的是澳大利亚、瑞典、芬兰、日本和英国。他们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现场有人出了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工资,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非常敏感,因为他们薪水的10%是与安全挂钩的,有些国家甚至高达30%。

3、节能-建筑行业新话题

在国际建筑业中,节能建筑发展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功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室内环境。国际最新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的核心思想,就是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等)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对建筑http://hzjuba1688.jdol.com.cn

http://cardlan126.jdol.com.cn

http://cngydz.jdol.com.cn

http://sumin2010.jdol.com.cn

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

美国能源部提出“建筑技术计划”,对房屋建筑的供暖、供冷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都考虑比较完善。能源部还支持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推行以节能为主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目前是世界各国建筑环保评估标准中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环保局的“能源之星”计划,还对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材料授予“能源之星”标准。为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凡在IECC标准基础上节能30%以上和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房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美国各州政府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地方节能产品税收减免政策。

北京腾飞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实力,从事公路运输在京注册的专业货物运输公司,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专业公路运输企业。

公司发展

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凭借着雄厚的运输经验和良好的管理基础,有效的整合了各种资源,随着建设西南、西北的指导方针,公司已满怀热情的投入当中。目前我公司拥有了一批高知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安全快捷、信誉至上”为己任,以高速度和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服务于新老客户,公司备有大型全封闭、半封闭的厢式货车、敞车、高护栏、冷藏车、特种专用运输车,直达全国各地。同时还备有数十辆中、小型货车,供北京地区北京至福州货运专线北京到上海物流专线北京到南京物流专线提供货物。长期以来,公司本着“安全快捷、重守诚信、适价经营、完善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最大可能降低运输及管理成本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在经营战略上腾飞物流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务实的态度与作风、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多年来专业化公路运输经验的积累,逐步完善出了具有一定的较为科学严谨的管理经验。在公路货运行业特点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经营管理方法。使得公司运转良好,保持了稳定持续的发展。

http://gujiancong.jdol.com.cn/

http://llofzz.jdol.com.cn/

http://clhtdq.jdol.com.cn/

http://zgzcvjdzx.jdol.com.cn

腾飞物流有限公司决策人对现代第三方物流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腾飞坚信随着国内对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逐步的形成,腾飞物流将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利用具有的管理经验和经营优势的同时,提升服务理念,把握好经营战略上的市场定位,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以一流的服务与各界小口径膛线无缝钢管 gcr15轴承钢管 轴承钢管生产厂新老客户友好合作,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北京腾飞物流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物流企业,主要经营物流,货运,运输,公路、铁路、货运包装、仓储运输配送,长短途、整车、零担运输,厂家搬家,长途搬家,个人搬家,包装,小轿车运输等业务。每天发车,安全快捷,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多种结算方式,全程GPS定位,所有运输车辆及货物由PICC保险承保。北京至金昌货运专线公司业务范围:零担托运,长短途搬家,市内搬家,学生行李,个人行李和物品,各种家用电器托运,钢琴托运,易碎品,化工原料,汽车配件,图书杂志,医疗器械,电子产品,仪器,工具,服装,生活用品,家具托运,专业托运各种轿车、电动车及大小摩托车,等各种物品运输,为客户提供木箱包装,纸箱包装KCB齿轮泵厂家 RY导热油泵 LQB沥青保湿泵等业务。北京至金昌搬家公司服务简介:专业的家电、电子产品、电脑、冰箱、洗衣机、小家电、食品、物资、健身器材、化工原料、报刊杂志、零配件、化妆品、展柜、办公用品、现代家具、古典家具、机器设备、医疗设备、大件、机柜、私人物品、物流公司、行李以及返城(长短途搬家)货物运输物流及包装服务!公司服务于北京的大中小企业的大宗货物的物流运输及市民的私人物品托运业务!

北京腾飞物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北京最顶级最全面的物流服务而努力着!公司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给客户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配货与运输能力,使我们成为您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和最值得信赖的运输公司。我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市场新的挑战,全心全意为广大新老客户服务。我们珍惜客户的每一次所托,力争在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建起一座金色桥梁!我公司郑重承诺只要您给我们为您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高出力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服务的机会,我公司绝对给您带来增值效益!!北京至来金昌流货运公司运输车队:我公司拥有厢式货车、敞车2。2米4。2米5。2米、http://hzjuba1688.jdol.com.cn

http://cardlan126.jdol.com.cn

http://cngydz.jdol.com.cn

http://sumin2010.jdol.com.cn

8米、9。6米、12米、15米等货车数辆,以满足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需的任何车辆。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免费运输咨询上门取货包装仓储货物承运及到达送货全过程服务。公司宗旨可靠的信誉,是本公司生存的力量。低廉的价格,为您获得更大的利润。快捷的速度,为您节省更多的时间。专项的保险,为您解决后顾之忧。服务宗旨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高效务实。当天受理,当天装车,当天发货。保真配送,全程代理,全程监控。 更多关于物流信息请登陆北京腾飞物流有限公司http://sumin2010.jdol.com.cn,http://gujiancong.jdol.com.cnhttp://llofzz.jdol.com.cnhttp://clhtdq.jdol.com.cn

http://gujiancong.jdol.com.cn/

http://llofzz.jdol.com.cn/

http://clhtdq.jdol.com.cn/

第三篇:国内建筑节能墙体保温市场发展分析

北京专威特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副总裁 穆昊明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9-12-29]我国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主推的有珍珠岩、复合硅酸盐、海泡石和与有机硅复合的外墙保温砂浆等产品,在北方地区开展墙体保温节能的前期,这些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1996年,为加快建筑节能发展,我国颁布了第二步节能50%的标准。随着节能标准的提高,上述产品的性能指标已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最重要的是,上述产品的从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生产设备过于简陋,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不严格,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质量,致使工程出现的问题较多。至2000年前后,上述产品逐渐退出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市场。近年来,随着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和产品的迅速发展,我国墙体保温节能技术令早于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几十年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刮目相看。

一.我国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市场的现状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市场已发展成为种类繁多、技术构造多样、产品需求量巨大的一个产业。市场上推广应用的系统有发泡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发泡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发泡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挤塑聚苯板(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聚氨酯(现浇、喷涂和板类)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玻化微珠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自保温系统以及复合保温系统和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等。有关方面的信息表明,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挤塑聚苯板(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市场上应用量最多的系统,基本上占据国内外墙外保温市场75%以上的份额。另外,机械固定发泡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发泡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和聚氨酯(现浇、喷涂和板类)外墙外保温系统大约占据20%的市场份额,其他系统总量约占5%。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涉及与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产品有关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全国达到8000家(不含原材料供应企业),而在2001年前,全国该领域的从业企业保守的数据不到500家。据对2008年全国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市场情况分析,整个市场形成的总产值在500亿–600亿元(人民币,下同)之间,年产值最大企业的销售额约为3.2亿元(其中包含该企业其他辅助产品的销售);极少数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2亿–3亿元,年销售额1亿–2亿元的企业数不到2%。,年销售额5000万–1亿元的企业不到3%,超过80%的企业的销售额在700万–3000万元。也就是说,以现行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100元/平方米计算(包括饰面层的价格),按照达到2亿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200万平方米;按照达到1亿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按照达到5000万元的销售额,外墙外保温施工面积为50万平方米。更多

企业的年销售量在10万–30万平方米之间。在数千家从业企业中,真正具备技术开发实力的企业数量不到10%,企业原创技术产品不多,拥有专利技术或者说技术产品已经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企业的数量更少。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外墙外保温节能的企业尽管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偏小的问题突出,巨头企业不多,整体技术研发实力不足。虽然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从推广使用的情况来看,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有开裂、空鼓、脱落、渗水、防火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快速发展的行业市场敲响了警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看,在数以千计的墙体保温(主要指外墙外保温)企业中,从业时间超过10年的企业数量不到5%,超过80%的企业是在2003年或者2004年后才开始涉足。在超过10年的从业企业中,多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强,而在上述80%的企业中,仅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管理者都是从相关的企业离职后开始单干,这样一种衍生出的经营形式,基本上缺乏独立的研发能力,大多还停留在模仿国内外的技术和产品,缺少对技术的基础理论、构造措施原理和系统形成机理的研究,所谓的“系统”产品根本算不上是系统,一旦市场出现低价竞争,或者为节约成本,他们只能简化产品构造,以牺牲产品的性能为代价,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出现后,有人将根源归结于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很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同台竞争造成。

业内专家对此十分担忧。也曾有专家将国内存在的这个普遍现象归结到了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有人分析说,在目前众多拥有国家级或者省部级资质的科研机构中,能够较系统地开展墙体保温研究的机构并不多,即使有,这些开展研究的科研机构投入的专项资金和精力也十分有限,他们占有很多技术上的优势资源,但没有发挥出技术的优势。要知道,现在市场缺少的就是类似这样的科研机构来开展关于墙体保温领域在技术共性方面的研究,而共性的技术对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墙体保温市场目前面临的开裂、空鼓、脱落、渗水、防火等问题,须要较全面又系统地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分析。外墙外保温系统产品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在集成不同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时,要考虑系统产品在受力、温差、结构、耐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只有经过全面的技术分析和系统技术验证,才能使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不断完善,在这些产品还处于试用阶段时,就能通过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才能最终确保系统质量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从施工情况看,现在不少施工企业在承接外墙外保温工程时根本不去仔细了解工艺做法,不去评估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只要有工程项目就敢承接,本身在技术方面懵懵懂懂,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的不重视,质量问题接踵而至。早些年在北京市场上出现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只按自己的理解,擅自设计、施工外墙外保温系统,最终酿成外墙外保温系统被大风刮掉的事件。另外,一些施工企业根本不顾及采用的产品是否已经经过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耐

候性试验,是否通过系统技术评估或者论证,就大量采购使用。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北京如此,其他开展外墙外保温推广工作要晚于北京市多年的地区,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也就不言而喻。现在,很多外墙外保温的施工都是由非专业施工队伍完成,施工组织不规范,再加上监理环节不严格,也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墙外保温市场发生的质量事故,很多都与施工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发生事故的工程,给人们留下的伤痕和教训值得深思。除此之外,有些出现问题的工程与采用的材料优劣、与系统的工艺构造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行业市场的发展出路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事实上,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有很多即使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调查也难以分辨责任。大家都呼吁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口。怎样把好关口,很多人都很茫然。工程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材料问题,再想到的就是施工问题。有人说材料没有问题,是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施工方说完全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操作,是材料本身的问题。一环套一环,最后有人把目光瞄向设计。对于一项具体的工程,选用什么样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最初是由工程设计方根据投资方的要求进行设计,如果设计方完全按照实际工程的应用要求进行设计了,系统仍然出现了问题,原因就在施工或者材料本身(只能这样逻辑推理下去)。对于错中复杂的问题工程现象,在目前的状况下的确很难分清是非。有关专家表示,要想使外墙外保温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做好产品应用技术理论研究、产品试验检测和系统技术验证、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的建设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工作。

有关领导曾明确表示,做好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节能工作,是关系到建筑节能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规范工作思路,加强技术研究等方面着手,所有从业人员,要认真去了解行业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技术、工艺、标准、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盲目发展的阶段,很多人、很多企业都不了解墙体保温技术,多数企业都只从价格成本方面考虑,应用到市场的产品在成本上面是能省就省,把整个市场做乱了,大家对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防水问题、防火问题、技术指标问题存有很多意见。个别人认为,外墙外保温系统从北往南,从西向东,不同地区采用什么样的系统,都有一定的技术讲究,不能像想象的那样怎么说就怎么做,要从应用技术的角度推广产品。有人说,在南方地区做内保温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外墙外保温。这种说法能否从理论上得到解释,有些人就解释不清楚。做外墙内保温或做外墙外保温,全国各地都有,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但对发展墙体保温能够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并不多。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理论和工艺构造措施等研究成果,在行业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尤其是企业提供的一些试验数据,对推动行业的发展,引领同行业的投资方向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行业市场如何持续发展,怎样在产品方面开展技术创新,行业市场上的各相关企业务必加强技术交流,不论提出的建议是否正确,不要怕有争议,没有争议的技术上升不到一个新的台阶,就不会有新的突破,形不成业内的共识,也就证明该类技术的发展前景不会很大。国内这些年在推广应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发展道路上,很多技术

的演变或多或少都是在争议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具体到实际的应用市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系统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市场准入制是对产品设置的一个包含技术、标准、工艺等方面的门槛,这个门槛提出的旨意是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对准入市场的材料和产品,要依照具有已通过第三方检测的测试报告或者通过相关的大型耐候性试验、抗震试验、抗风压试验、防火试验等试验报告和相关的评估报告,政府主管部门依据技术标准要求编制的推广目录。在国内部分省市,为了将市场准入工作做到位,针对从业的企业除了要求具备上述要求的技术报告外,对企业的硬件都有规定,有的地方要求企业的注册资金不能低于200万元,生产设备要具有流水作业生产线,有环评报告,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这样的明文要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对部分人和部分企业要求苛刻,但这样的做法在很多方面确实可行,值得一些地方借鉴。

二是强化市场的检测和质量督导。在此阐述的检测和督导,不仅局限于产品进场时对产品检测报告的检验和对产品的抽检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随机测试。有一点值得关注,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种类繁多,产品的检测标准和应用标准如何统一。如果产品的标准不统一会影响到产品的应用,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为了检验应用产品的质量,很多地方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现场检查,对产品按照一定施工量的比例批次抽检,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检查各地建筑节能的实施情况,督导各地顺利开展节能,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节能大检查,对不合格的工程项目、应用不合格的产品都会公告批评,这种做法对规范行业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因此,各地完全可以将上述检测和督导的工作形势持续开展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收益。

三是重视系统产品的性能研究。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产品中的“系统”,并不是将各类组成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或者叠加。由于外墙外保温系统产品的特殊性,更注重的是各类组成材料间的相容性和整体性。因此在研究、应用和完善外墙外保温技术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系统。现在外墙外保温普遍面临的开裂、空鼓、脱落、渗水和防火等问题,并不完全是因为系统的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如早期开展的系统抗风荷载性能、抗冲击性能等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要确保这些性能的优越,可以由系统的某部分或某部分构造来提供或承担,如果系统的各构造设计不合理,承受荷载后系统不协调,抗冲击性能不稳定,等等因素最终都会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达不到要求,甚至导致系统失去应有的功效。在所有的系统产品性能中,有一个关键的大型耐候性试验,此试验是整个系统质量保障的关键。从2004年到2007年,关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大型耐候性试验,全国市场的呼声特别高。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场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问题和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抗震性问题的研究特别多。不能因为2008年发生了地震,以及现在发生的火灾事故较多,就重点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大型耐候性试验、抗震性研究、防火试验等,都是推动外墙外保温市场发展的一项技术课题。因此,必须全盘考虑系统各方面的技术性能研究。

四是规范设计与施工。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关口,因此要求设计人员设计采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必须是已经经过评估鉴定的,并且有完整的检测报告和技术标准及施工技术规程。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应深入了解选用的系统产品的性能,只有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后,才可在设计图中正确无误地体现出使用该类产品的设计图样,并按照标准图集中规定的选材标准设计材料的构成。应该说,设计师在选材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对保证系统产品的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对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密切相关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项培训,必须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必须按照系统的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材料和产品应该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务必做好施工环节的市场准入,包括施工资质的准入。早在2004年,国内诸多外墙外保温系统企业对于产品的包工包料进行过广泛的讨论,施行包工包料的利弊各有说辞,这一讨论的问题到现在还在继续。

不管怎样,外墙外保温系统作为专有技术领域,在建筑节能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得到良性发展,与材料供应、生产经营、开发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要关注行业、了解行业、认真做好行业,并能够付出实际的行动,才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前景忧患分析

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前景忧患分析据相关消息称,此前5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委托广东陶瓷协会,加紧制定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政策》,按计划,初稿将于本月形成意见稿并提交工信部。

内忧: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根据已经明确的思路,《政策》将规范行业准入,严控产能扩张,推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政策范围包括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化工等全产业链,将对政策目标、行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准入门槛、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阐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产业政策的发布和设施,陶瓷行业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政策会倾向于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改变陶瓷业无序竞争的局面。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陶瓷产量占全世界的30%,陶瓷配件产量也占全世界的近35%,但中国陶瓷集中在中低档产品市场,高档产品市场主要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国内陶瓷企业呈散而乱的态势,品牌数量众多,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行业无序竞争情况比较严重,产能严重超出市场需求。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10月全国陶瓷砖产量75.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比重较大的广东和福建产量增长均在16%以上,拉动全国陶瓷砖产量增长10个百分点。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卫生陶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调查显示,目前全国陶瓷行业整个生产线是3000多条,按照一年生产330天来计算,产量已经将超过100亿平方米,而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的规划瓷砖产量为95亿平方米,意味着现有的产能不需要增加任何一条生产线就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外忧:反倾销应接不暇

反倾销将是佛山陶瓷今年出口的最大障碍。据了解,仅在2011年,就有欧盟、韩国、阿根廷等国对中国产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尤其是欧盟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对佛山陶瓷出口影响巨大。佛山海关统计显示,2011年1至10月,佛山对欧盟出口瓷砖2685万平方米,价值1.6亿美元,量、值分别骤降24.4%和20.1%。近日,应生产商中国佛山三水罗曼陶瓷有限公司、河源罗曼蒂克陶瓷有限公司、承运商佛山Beyond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出口商马来西亚ThaiImpex私人有限公司的要求,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对来自中国的瓷砖发起新出口商反倾销复审调查。而据业内人士预测,在2012年,美国、巴西、越南等地均有可能对中国瓷砖发起反倾销,再加上全球经济面临再次下探的风险,陶瓷出口形势严峻。

建易网:http:///

行业形势相当不妙

宏源证券(000562,股吧)认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仍未见松动,建筑陶瓷需求疲软,市场价格总体走势平稳难以提升,建筑陶瓷行业整体景气指数处于低谷。受国际实体经济不振、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欧盟反倾销影响,导致公司出口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1.38%。另一方面,国内油、煤、交通运输、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不断提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3%,导致亏损进一步加剧。

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上个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完全不同于往常。尽管陶瓷砖行业总产量仍然维持了增长,总产量达42.8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8%,这是十年来的新低,也是连续八年来两位数增长之后的第一次个位数增长。2012年上半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1个省级地区陶瓷砖产量出现负增长,延续了整个2011年的全年整体格局,这其中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在2011年增长-39.96%之后,继续下滑,增长-43.4%,而2010年仅山东、重庆、湖南三省份出现负增长,幅度最大的山东为-6.84%。

整体行业形势不妙还是出乎意料,最为震撼的情况是四川夹江产区,初步估计夹江产区的停窑状况超过50%以上,当地四大陶企新中源、新万兴、建辉、米兰诺开工率不足20~30%,整体状况远远低于四川省上半年的数据增长-8.6%。总体来说,2012年仅余下两个多月,其全年数据还没有明朗,但整体形势已经基

本明朗,估计极有可能在正负增长上下徘徊,或略有增长。

建易网:http:///

第五篇: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 在 WTO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根据建筑业历年统计数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逐年提高,建筑业增加值平稳上升,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2%左右。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0年代的3%增加到2002年的6.68%,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2002年全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为3893万人,比解放之初的20万人增加了195倍,比1978年的854万人增加了4.6倍,2002年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到全社会从业人员数量的5.28%。建筑业利税总额增加明显,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三、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

1.对加强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新认识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 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

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市场管理,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完善相应的约束机制。

企业受到来自市场多方面的压力,如有的产品未经质量认证不得出口,不得进入某某省市,未取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不得参与××工程的投标或不得进入××市场都是企业面临的压力。我国一些省、市的建设企业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争取尽早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虽然目前建筑企业受到的这种市场压力还不大,但是这种压力将是建筑企业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原动力, 这种真正的原动力必然推动ISO9000系列标准贯彻实施。我国的建筑业必将在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中,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是一个更新观念的过程,过去我们单纯的以符合设计图纸作为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即只强调符合性。这种观念要更新,要强调产品的适用性,产品质量要以用户满意为标准,包括建筑产品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和服务全过程的质量。最根本的是获得用户的满意评价,如日本的一些企业强调产品要具有魅力,叫作“魅力质量”或“无缺陷产品”,我们要博采世界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使我们的产品和工程质量能与世界的名优产品和国际工程的质量相媲美,这也是参与国内外建筑大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我国建筑行业的品牌策略

诚信对于建筑行业、建筑企业和建筑执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诚信更加地重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规范健康的市场信用体系,在建筑行业已经引起了各方广泛的关注。

中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它的形成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综观现代建筑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其品牌塑造的成败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建筑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 ,品牌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三个品牌观念因受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建筑企业决策者可能对品牌存在一些误解,因此,为了有效地塑造建筑企业品牌,建筑企业决策者需要确立正确的品牌观。第一,“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地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第二,“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可供参考,所以许多企业不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风,连做广告也盲目跟风,致使大量的广告费“打水漂”不说,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塑造进程。第三,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体表现不

只是营销、广告、传播,而是由内往外的企业综合力量的持续传递,它应包含建筑企业的一切内外行动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协调与平衡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看法、具体做法和客户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业系统,能帮助建筑企业定位的落实、控制、持续、平衡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步:精准的进行品牌定位建筑企业要塑造品牌就必须给品牌一个合理、明确、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全国建筑业企业大约有五万个,如果建筑企业没有自己明确的、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人云亦云,便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话语即权利”是个真理,“声音即权利”对于品牌来说同样是个真理。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声音”,就会一步步被其他建筑品牌的“声音”淹没,淹没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并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品牌定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企业领导者主观上的某个想法,它需要结合企业现状和企业战略远景、行业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步:精细地进行品牌传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做品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过剩,社会处于注意力紧缺时代,大量资金投入下去之后,品牌却未见明显的起色,品牌传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粗犷的品牌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合建筑企业塑造品牌的需求,换句话说,建筑企业要成功塑造品牌,其品牌传播就必须精细化。而建筑企业品牌传播的精细化操作又需要在精准的品牌定位之后,从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一是实施“全员品牌管理”。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不仅需要卓越的销售,优秀的设计,精良的制造,也需要优质的施工和真诚的服务。因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的品牌意识基础上,一个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换句话说,品牌塑造必须以优异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以说品牌塑造需要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 二是识“势”造“新闻”。建筑企业塑造品牌的关键是做公关,而不是做广告。这一点已经逐渐得到许多建筑企业的共识。创造并发布新闻又是建筑企业公关活动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因此,创造合适的新闻就自然成了品牌塑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重视传播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必须重视细节的行业。要做到建筑品牌的精细化传播,就必须在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战略和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基础上,注意品牌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历史文化,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品牌传播中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减少对品牌受到的伤害,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建筑企业在品牌的精细化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品牌传播内容中的细节,以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的品牌形象。 四是精心打造“活广告”。作为建筑企业的市场前线人员,销售员是建筑企业品牌“着陆”的关键,品牌传播的精细化坚决不能忽视销售员的“活广告”作用,考虑到品牌塑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实现销售,因此可以说建筑企业品牌传播的成功与否,一半以上要依靠销售员这群“活广告”。因此销售员切忌把自己的品牌吹得“天花乱坠”,以欺骗的手段来赢得客户的认同和“欢心”。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吹牛皮总有“露馅”的一天,其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会对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和冲击。 五是确定媒体组合及排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确有效的媒体选择和组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媒体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的优劣。建筑企业广告的受众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因为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究竟选择哪一家钢结构企业为公司服务。因此投放广告时,要重点考虑目标受众经常与哪些媒体接触,主要受哪些媒体影响,然后从中选择主要的几种载具进行投放。 第三步:在持之以恒中进行“品牌微调”建筑企业塑造一个强势品牌要比引进一套先进的设计软件困难得多,它需要建筑企业的决策者在战略上深谋远虑,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并在企业自身状况和企业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必要的“品牌微调”,让品牌始终能够引领建筑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唯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借助品牌来一步

步掌控市场主动权,成就一个卓越的品牌。

五、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企业主要存在七大类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及时解决,如何解决到位,将关系到相当一部份建筑企业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生存。 1.社会职能难以摆脱,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难以彻底摆脱,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企业统筹外支出绝对数额居高不下,企业需要分流的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数量偏多,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 2.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众多建筑企业在同一层次竞争,企业技术水平档次差距不大,技术特点、特色不明显。目前,知识资源是技术创新的第一要素,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对建筑业来说,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强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与高新技术接轨,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融资能力普遍较弱 没有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必定会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融资能力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后劲。从景气调查资料来看,自建立景气调查制度以来建筑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始终处于不景气区间。随着建筑业对外开放和运作的国际化,对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更要求承包商要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要求出具银行保函或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并在工程初期垫付使用。而我国建筑企业在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开具保函时,往往由于企业的财物状况不佳,或企业产权不清,无法得到银行保函,错失良机。 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的主要途径:(1)寻求银企合作的办法,通过企业与银行建立伙伴关系,解决企业资金问题;(2)开展企业合作,使资金得到有效地运用;(3)通过优势企业上市等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4)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操作BT、BOT等方式,通过滚雪球的办法提高自己的资金运作能力。 4.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取决于企业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顾客满意度、拓展市场的战略、策略,所提供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含量。通过优良的质量、诚信的经营,赢得用户的信任,服务于特定的客户群,持久稳定地占据着市场份额;通过了解业主的特殊需求并加以满足,给业主提供的服务组合,占领既有市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追踪项目,进行市场营销,开辟新市场,以一个项目为原点,辐射周边市场;通过企业收购、兼并重组进入或拓展新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主动加入“走出去”的行列,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分析,确定主要专业市场和区域市场目标;培养企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人才;转变企业机制,使之适合国际化企业的运作规律;学习国际商务经验,更灵活地驾驭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尽管许多建筑企业在上述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市场开拓能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 5.工程总承包实施能力不高 建筑企业间的竞争长期以来都建立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技术差异普遍不大。未来随着建筑行业格局的重组,大型工程公司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方向转移,主要依靠综合技术能力,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竞争层次。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独创的工艺设计、设备采购以及对施工安装分包企业和土建设计的协调管理上,其融资能力的提升也是发展的重点。实施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集团的总部能有效进行职能转变,从松散的行政管理转向专业的业务管理,发挥统一指挥、调配等作用。

6.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转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项目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滞后,仍然是制约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深层次原因。全行业的统计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正在失去,而且呈现加速状态。因此,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 7.品牌管理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应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改变维修服务的被动做法,主动回访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问题解决对策:不论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问题,作为建筑企业来说,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问题想一下子都解决了,奢望着一劳永逸,正如中医治病,病体各种疾病表象复杂难辨,关键要找到病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抓住牛鼻子,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或制约本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只有尽快适应行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积极塑造关键竞争要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并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帮助企业顺利地跨越内外部障碍,避免企业出现重大的方向性错误,通过合理整合企业内部各种经营和管理活动,提高精细管理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首先,要理性判断企业目前的市场地位,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明确阐述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如何让企业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知晓、理解和接受企业今后的走向和发展的途径。 其次,根据组织调整对人的需求,企业需要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规划,及时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调整。人力资源调整主要有三种方式:内部培养、现有部分人员分流、社会人员招聘。但必须强调的是,不管现有人员分流还是外部人员招聘,应当以人员与岗位的适应性作为参考或评价标准。 最后,要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就必须调整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切不可说一套,做一套。企业作为各种人力资源人生或事业发展的平台,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考评办法,形成企业内部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塑造新型的文化氛围,最终实现企业内部人员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自豪地说:“我是这家企业的员工!”总而言之,我国建筑企业亟待转变管理行为,变传统企业管理为现代企业管理,从管物转变到管人上来,即从重视对物的分配、调度、安臵、收入、支出转变到重视人的管理上来;变传统人事管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的素质、人的协调、人的激励、人的控制,重视人力资源合理配臵,重视人的潜能开发,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境界。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企业变革应将影响或者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系统性思考。在转型或变革过程中,企业应当以战略管理提升为核心,以组织调整为突破口,以人力资源调整为重点,以企业文化重塑为支撑。

六、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来建造最终建筑产品的方式就是建筑工业化,即从传统时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使劳动生产率、建设速度、主要建筑产品的数量等各项技

术经济指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形成现代化。21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建筑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筑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万亿元以上,年增长10%,这些投资的60%以上需靠建筑业完成。今后较长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在9%-10%,建筑业将高于整个国民经济2-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0年,建筑业当年完成总值50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建筑业当年完成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以上,使建筑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此,不可能依赖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来完成,必须依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工业化的内容包括: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智谋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合理解决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的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臵,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上一篇:集装箱运输合作协议下一篇:空调运行工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