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发展报告

2022-09-08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建筑业发展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国建筑业发展报告

“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

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二五建筑业发展将基于以下的总体形势和现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市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也均接近总数的50%,全国城市和城镇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GDP高速增长为大规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

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这些大型的热点建设项目后,我国建筑市场将由点向面展开:各类级别的开发区(经济区)增加或扩大;城镇建设量加大;高铁路网建设密集;地铁市政建设持续升温。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设大舞台。2009年以来,获批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频频出台,国家审批区域发展规划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国家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改革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部崛起规划、横琴发展区、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潘阳湖生态经济区、图们江区域而开发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等,数量几乎是前4年的总和。从地区来看,沿海地区继续占优势,同时兼顾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板块,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重庆的两江新区,东、中、西三路同步协调发展同时带动一大批建设项目上马。众多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将会迎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电网以及城市市政等新一轮投资建设的热潮,每一地区的战略布局与投资都将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来五年,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机场、港口的建设将成为热点中的热点。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地区规划建设城际客运专线系统,有条件的大城市适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将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积极推进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高速公路通道。郑州、武汉等将建设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政府将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要适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间题。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等方式增加廉租房及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加快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3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总结住宅类建筑市场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市化;第二个方面是城镇居民改善住房

条件的需求;第三个方面是投资需求。在我国目前投资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较低的房地产投资是不可避免的。

高铁建设市场空间巨大。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2008年,国务院根据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规划作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建设铁路客运专线1.6万km以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包括“四纵”、“四横”以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的城际铁路。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区域化、城际间高速铁路全面启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首位,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铁有l万多公里。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km以上,其中新建铁路将达到1. 3万km.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周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到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 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km以上,如果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km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 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建设提速预示着我国正快步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将是我国未来投资的重点。未来五年高速铁路的投资将达9000亿元以上,年均投资额将超过3000亿元,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将为建筑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势头强劲。轨道交通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但建成后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活、优势明显,是世界大都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未来几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仍将处于大规模、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大建设时期。截至2009年底,共有25个城市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审批生,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拥有1700km,共60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近40个城市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2010至2015年总投资将达1万亿元。

农村也将变成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建筑市场新亮点。根据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国家将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统筹城乡的力度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城乡统筹工作的重点和抓手。国家财政将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电、路、气、房)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将是城镇建设的重点。国家推行建材下乡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将是城镇化的重点。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培育城市群增长极,壮大县城和中心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国家规划到201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8%以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带来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将为建筑业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为中小型房建和市政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要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问题之一:建设的标准化和建筑品质的提升。过去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我国的建设规模大但品质低。今后,建筑行业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钢筋在强度和标号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积极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筑品质。重点问题之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严格约束政府行为;完善交易机制,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打破省市地域和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水利、房建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分割垄断,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重点问题之三:产业结构调整。其一: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未来随着我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提高,建筑功能要求的增多以及不同区域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建筑业必须要适应区域性和多样性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其二,发展工程总承包,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向多产业、综合承包,建筑开发一体化、资本实业运营一体化的高端运营方向发展。改变建筑业大小企业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发展的格局,要建设工程承包的立交桥,要形成一个有高有低、有总包有分包的立体的结构。其三: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要改变高资质企业承包低素质企业干活,层层分包成本和利润层层扒皮的现状,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因为采用总分包增加成本,而是要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也应当与高技术相连接,同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同样可以承载高新技术。另外,要积极促进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间的整合和融合。重点问题之四: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重点问题之五:推动行业建造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建造工业化的问题提了很多年,未来通过世构技术、预制拼装在房地产、地铁、市政领域的推广积极推进建筑业工业化。重点问题之六:开拓国际市场。可以预计我国未来的建筑市场稳定繁荣,但是建筑业的增速并不乐观,绝对规模在增长,但还要保持当前的增速会有些困堆。所以建筑业要拓展新兴市场空间。重点问题之七: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建筑业在人才方面面临大瓶颈:不仅是高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紧缺,而且普通农民工也短缺。现在的建筑业人才全面告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当前建筑工人这种低收入、长时间大体力劳动、体制外没有福利的状态是难以

维持下去的。学习欧美,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应当是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方式转变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和环境的建设状况、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家和企业发展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从国家层面来讲,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升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刨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落实到建筑业,主要任务可以具体化为:提升建筑产品品质,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建筑行业效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简括为“提品质,融科技,增效益,减排放,拓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充足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建筑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关注国内外建设形势,研究建设产品需求结构、地域结构,发现并主动迎合新的市场需求,抓住市机遇,刨新自己出业务内容和模式,才能拥有市场,任务充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拓展市场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总结企业市场拓展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前瞻性拓展。即认识和确定未来需求旺盛的市场尽早介入,进行项目跟踪、技术储备、市场准入资格获取,业绩积累、内部外部资源整合等,以尽早形成生产能力,获取市场份额。二是综合性拓展:在市场存在需求,企业有能力的情况下,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扩大承包范围或者延伸产业链,由单一业务向多项业务,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向一个面或者一个链,甚至点、面、链结合的拓展。三是跨地域拓展。扩大企业活动地域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打破只在“家门口”活动的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地域建筑市场此消彼长的不平衡发展规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经营优势。四是跨领域拓展。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现相关的市场需求和盈利机会,进行相关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发展设计——制造——装配的新型设计建造模式,参与金融、物流、信息、生物、文化等产业发展。四是创新性拓展。发现潜在市场需求,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形成新的服务产品。如发展融资建设类业务、勘察设计企、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承接多种形式的项目管理业务,或者代理业主进行相关的专业咨询和管理工作等。五是品牌拓展。各种类型、专业的大、中、小企业,依靠优秀的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建设和维护好企业品牌,依靠品牌经营和开拓市场。

与资本联姻,提升产业活动平台。传统建筑业一旦与资本结合,整个产业的活动平台就能能显著提升。设计建造与资本结合,就意味着由被动承包走向主动开发,由承包商向开发建设商甚至业主身份转变,就能够部分或者完全享有建筑物的自身升值和经营增值,可以有效改变建筑业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低,市场地位低的状态。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承揽到更大规模和更高盈利水平的工程。建筑业已经摆脱了政策限制,可以通过上市,与资本拥有方建立战咯合作关系、联营等方式解决与资本结合的问题。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利于进行技术研发和积累,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整体地提升建筑业经营的内涵和层次。另一个提升产业活动平台是延伸产业链、整合建设环节。继续克服传统计划体制在建设工程建造全过程的环节分割,克服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逐步尝试在适合的工程建设项目上,围绕最终产品,以成本、工期、品质为核心,组成更加综合的项目管理机构或专业咨询服务班子,采用设计、施工、采购、运营等环节一体化的建设组织方式,加强不同环节的协调和互动,实现不同环节的相互参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整体优化。

优化管理手段,保障质量,创立品牌。由于建筑产品流动、项目具体、组织弹性,提高管理水平存在较大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总体管理水平低。企业和项目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承包商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存在较大差距的领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建筑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先进的企业和项目管理成果可以独立创造价值。针对我国建筑业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和项目管理应当向着如下几个方向努力:一是标准化。总结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凝聚企业管理精华、充分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既具体适用又根据项目特点能够具体化的企业管理手册,成为区别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显著标识。二是规范化。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信息传递,事务处理都有制度、规则,全体人员严格遵守规则,形成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精细化。在资金、成本、材料、设备、工期、人力调配等方面,对于信息流、物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落实管理职责,任务分配明确,完成任务到位,不留失控环节、领域、死角,是精细管理的主要内涵。四是信息化。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不可能管理的事情变为可能,将复杂变简单,将低效变为高效,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管理水平的跃升。五是重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更加重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用先进文化凝聚人,激励人,用更高尚的经营目标进行企业定位,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未来朐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发展高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与先进的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的结合,将现代先进技术成果在建筑产品中整合运用并创新,使建筑业承载更多的技术含量,改善技术落后的面貌,增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大有潜力和前景的领域,也是未来建筑业竞争力之根本。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依据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独立或与外部机构联合建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巩构或

试验室,成为能够代表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业技术水平的领头企业,成为专项技术研发基地;中小建筑企业也要重视专门技术、设备工具、管理手段的研发运用,成为依托专顼技术的经营载体,向着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方向发展;各类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工法的研究制定和应用,不断提高建设工程产品和建造过程的技术含量;在当前时期,企业应当高度关注相关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工业化建造、精致建造技术、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材料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装备等,积极采用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主动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提高建造过程的工业化制造和装配水平。完善管理政策,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保障。调整投资建设政策,通过建设标准审查和施工许可控制,把住建设项目立项准入和进入建设实施的关口,遏制资金不到位、造价过低的项目进入建筑市场,避免继续建设品质低、耐用性差、节能效果差、使用过程中追加投入高、缺乏美学和人文内涵的建筑产品。新的建设项目应当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全面提高品质,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与转变经济发展相吻合。要进一步地从微观管理领域退出,减少政府对微观机制的干预,逐步克服计划体制、部门分割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人为障碍,更加彻底地将企业推向市场。按照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能力划分的客观规律调整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克服按照部门职责划分准入类别的问题,减少市场准人障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用先进、配套的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政策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方向。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做好产业规划,提高整个产业素质,提高管理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建筑工人的素质,提高全行业的诚信水平,形成先进的产业和企业文化。分配和运用好公共资源,做好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组织、实施、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含量。

第二篇: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与投

资机会分析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19145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建筑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建筑业及建筑设计

一、建筑的概念阐释

二、建筑业的定义

三、建筑设计的定义

四、建筑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建筑业行业分类标准

一、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二、建筑安装业

三、建筑装饰业

四、其他建筑业 第三节、建筑业企业

一、建筑业企业的定义

二、建筑业企业分类

三、建筑业企业资质分类

第二章 2015-2017年建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宏观经济概况

二、工业运行情况

1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四、宏观经济展望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相关政策动态

二、行业标准要求

三、税制改革影响

四、健康发展意见

五、“十三五”规划 第三节、社会环境

一、人口数量及结构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行业用工荒问题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 第四节、产业环境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

二、土地购置面积

三、房屋施工面积

四、商品房销售规模

第三章 2015-2017年国际建筑业发展全面分析 第一节、国际建筑业发展综况

一、国际市场竞争状况

二、建筑巨擘发展路径

三、国际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全球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2015-2017年欧洲建筑业的发展

一、欧洲建筑业产值规模

2

二、欧洲提高建筑能效标准

三、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

四、德国建筑业订单规模上升

五、英国建筑业表现超出预期

第三节、2015-2017年美国建筑业的发展

一、美国建筑业的基本状况

二、美国建筑业的发展特点

三、美国建筑市场管理现状

四、美国房地产市场动态

五、美国建筑行业未来预测

第四节、2015-2017年日本建筑业的发展

一、日本建筑工业化发展经验

二、日本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

三、日本建筑业市场准入条件

四、日本积极引进外籍建筑劳工

五、日本加快布局轨道交通建设

六、日本建筑业发展存在安全问题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综合分析 第一节、中国建筑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建筑业经济拉动作用

二、建筑业发展经济效益

三、国有建筑企业改革之路

四、建筑工业国际合作项目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建筑业运行状况

一、行业产值规模

二、行业投资状况

3

三、承包工程状况

四、区域发展分析

五、行业发展预测

第三节、中国建筑业的产业组织与产业绩效研究

一、产业绩效研究简介

二、市场结构绩效分析

三、产业绩效提升建议

第四节、2015-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分析

一、对外承包工程利好政策

二、对外承包工程市场规模

三、承包工程企业发展建议

第五节、“互联网+”助力建筑企业发展转型

一、转型方式

二、转型障碍

三、转型方向

四、大数据应用

第六节、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发展困境

二、行业税收难点

三、企业经营问题

四、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五、企业国际化发展障碍

六、建筑垃圾资源化难点

第七节、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改革步伐

二、加强安全监管

4

三、政策性发展建议

四、构建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五、建筑业国际化发展路径

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策略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国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分析 第一节、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基本介绍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特征

三、行业地位

第二节、房屋工程建筑

一、提高房屋建筑企业竞争力

二、房屋建筑业环保化趋势

三、房地产行业前景展望 第三节、土木工程建筑

一、土木工程发展历程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

三、土木工程发展促进措施

四、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展望

第四节、中国铁路和公路工程建设状况

一、铁路建设分析

二、公路建设现状

三、农村公路建设

四、先进设计技术

第六章 2015-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建筑装饰业的相关概念

一、建筑装饰行业定位

5

二、中国建筑装饰业分类

三、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

四、建筑装饰业上下游分析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发展规模

二、细分市场规模

三、行业结构优化

四、市场需求分析

五、行业转型升级

第三节、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行业存在问题

二、企业发展瓶颈

三、行业发展措施

四、企业发展建议

第四节、建筑装饰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总体形势

二、结构优化趋势

三、创新发展趋势

四、绿色环保趋势

五、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五节、“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筑装饰业前景展望

一、行业发展展望

二、行业前景预测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七章 2015-2017年中国节能建筑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国际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6

一、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与示范项目

二、可持续建筑认证与标识

三、建材产品与建筑构件认证与标识

四、新型节能建材和建筑节能构造

五、对我国的建议与启示 第二节、中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一、建筑节能的发展势在必行

二、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三、落实能源消费战略的举措

四、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五、符合建筑业转型升级要求

六、发展建筑节能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建筑节能事业推进情况

一、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二、建筑节能工作成效

三、建筑节能政策利好

四、建筑节能工作任务

五、建筑节能发展目标

第四节、2015-2017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分析

一、绿色建筑相关概念

二、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三、绿色建筑促进政策

四、绿色建筑评价新标

五、绿色建筑推行现状

六、绿色建筑发展误区

七、绿色建筑发展展望

7

第五节、建筑节能改造的典型模式

一、德国模式

二、波兰模式

三、天津模式

第六节、建筑节能集成化设计的研究与分析

一、集成化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二、集成化设计发展的历史

三、集成化设计方法的特点

四、集成化设计的流程

五、集成化设计决策与建筑整体性能评价的关系 第七节、推行建筑节能的困难与措施

一、建筑节能推行难度大

二、民用建筑节能发展困难

三、建筑节能发展对策分析

四、构建全面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阐释

二、智能建筑的兴起

三、智能建筑的组成

四、智能建筑的主要内容

五、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国际智能建筑概况

一、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

二、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特点

三、国际生态智能建筑简述

8

四、美国智能建筑设计时尚

五、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中国智能建筑发展综述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行业发展规模

三、行业发展特征

四、行业竞争格局

五、市场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行业缺乏正确引导

二、市场成熟度低

三、专业人才稀缺

四、发展智能建筑的要点

五、规范智能建筑市场秩序 第五节、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一、市场前景广阔

二、未来发展方向

三、发展趋势分析

四、行业发展展望

第九章 2015-2017年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探析 第一节、建筑工业化基本认识

一、定义

二、内容

三、特征

四、措施

五、优势

9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

一、发展必要性

二、行业政策环境

三、行业发展现状

四、应用工程实例

五、发展前景展望

第三节、中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特征

一、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二、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的工业化

三、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化

四、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工业化

五、实现绿色建造的工业化

六、整个行业先进的生产方式 第四节、中国建筑工业化重点投资企业

一、房地产开发类企业

二、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式企业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

四、钢结构生产企业

五、部品一体化生产企业

第五节、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标准体系不完善

二、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

三、与现行建筑技术规范不兼容

四、前期研发投入成本高

五、地域限制与规模化的矛盾 第六节、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议分析

10

一、政策建议

二、企业建议

三、转型建议

第十章 2015-2017年中国主要地区建筑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江苏省

一、行业产值规模

二、行业运行特点

三、企业发展分析

四、行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浙江省

一、行业运行现状

二、市场开拓成就

三、产业结构调整

四、行业集中度水平

五、行业存在不足

六、行业发展建议 第三节、广东省

一、行业运行状况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企业发展情况

四、行业存在问题

五、行业发展建议 第四节、广西自治区

一、行业产值规模

二、行业运行现状

三、行业面临问题

11

四、行业发展建议 第五节、湖北省

一、行业发展成就

二、行业发展规模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四、营改增工作进展

五、行业发展方案 第六节、湖南省

一、行业发展规模

二、企业经营情况

三、行业存在问题

四、行业发展建议 第七节、重庆市

一、行业发展规模

二、节能建筑建设

三、建筑产业化发展 第八节、其他地区

一、北京市

二、上海市

三、河南省

四、四川省

五、贵州省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国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万喜集团(VINCI)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12

三、进入中国市场

四、中方企业合作

第二节、布伊格集团(Bouygues Group)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企业发展经验

四、家族管理模式

五、企业发展动态

第三节、瑞典斯堪雅建筑集团(Skanska)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国际组织合作 第四节、ACS集团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企业发展战略

第五节、豪赫蒂夫公司(HOCHTIEF)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企业竞争优势

第六节、美国福陆公司(Fluor)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三、企业发展经验

四、企业合作动态

13

第十二章 2015-2017年中国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4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成长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 2015-2017年中国建筑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中国建筑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二、供应商谈判的能力

三、购买者谈判的能力

四、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强度 第二节、中国建筑业市场竞争现状

一、建筑市场竞争格局

二、建筑上市场竞争特征

三、建筑市场竞争动态

15

四、行业过度竞争态势

五、民用建筑行业竞争状况

六、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中国建筑市场竞争新变化的应对策略

一、培育开放有序的市场

二、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

三、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

四、发挥建筑业比较优势

五、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第四节、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分析

一、建筑企业竞争力概述及影响因素

二、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三、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四、建筑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15-2017年中国建筑业营销分析 第一节、建筑市场营销概述

一、企业营销的必要性

二、建筑业对营销认识过程

三、建筑市场的营销特点分析

四、建筑企业营销环境

第二节、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国际建筑市场定位

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三、营销案例分析

第三节、建筑业的品牌营销分析

一、构筑文化品牌

16

二、打造强势品牌

三、品牌塑造“三步走”

四、改变对品牌战略的认识 第四节、建筑企业市场营销策划

一、产品价格策划

二、质量品牌策划

三、技术创新策划

四、公共关系策划

五、网络营销策划

第十五章 中国建筑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投资机会

一、“一带一路”带来发展机会

二、“互联网+”加快信息化建设

三、PPP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加快 第二节、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详析

一、投标报价风险

二、企业垫资风险

三、合同管理风险

四、债权债务风险

第三节、建筑业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投标报价风险的防范

二、垫资风险的防范

三、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

四、债权债务风险的防范 第四节、其他投资风险及控制

17

一、企业管理风险及控制

二、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

第十六章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投资统计分析 第一节、上市公司在建筑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一、投资项目综述

二、投资区域分布

三、子版块投资分布

四、产业转型分析

五、投资模式分析

六、典型投资案例

第二节、建筑业上市公司投资动态分析

一、投资规模统计

二、投资区域分布

三、投资领域分布

四、投资模式分析

五、典型投资案例

第十七章 中国建筑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建筑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一、全球建筑市场发展预测

二、中国建筑行业前景广阔 第二节、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二、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三、未来中国建筑发展走向

四、绿色建筑产业化趋势加强 第三节、建筑业“十三五”发展展望

18

一、行业发展重点

二、技术升级方向

三、细分领域布局

四、未来发展格局

第四节、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预测

三、2018-2022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预测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附录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附录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附录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试行) 附录五: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稿) 附录六: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附录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附录八: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附录九: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 附录十: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

附录十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附录十二: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十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

19

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20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1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2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3

《2017-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4

第三篇:中国建筑行业研究报告

(2011-2012 年)中国建筑行业 研究报告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行业财务数据分析 各省市竞争力对比分析 细分市场分析 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重点企业分析 行业贷款规模及结构分析 行业融资需求及特征分析 行业准入标准 行业目标授信客户指引 行业风险预警及风险评级 内容摘要

一、行业发展回顾及趋势展望 建筑业是投资拉动下的周期性行业,美国、日本、中国历史数据表明,建筑业总产值与一国 GDP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 1994 年至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走势图可以看出,两者周期性保持一致。在 2008 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大幅回落,2009 年受益于四万亿投资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回升,但国内生产总值在下半年才止跌回升。2010 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向好,但是投资动力减弱,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平稳。2011 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和交通建设投资回落的前提下,我们推测2011 年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速将相应放缓,维持在 12左右的水平。 分析认为,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2012 年国家政策将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建设、建筑节能产业等细分领域。

二、行业总体授信原则及方案

(一)行业总体授信原则 “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铁路、公路、水电、核电、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住宅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提出旺盛的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医疗卫生及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推进将加快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应对金融 “十危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集中开工。因此,二五”时期仍将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2011 年我国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调控政策及外围经济环境的背景下,建筑业内部各细分行业发展情况出现明显分化。受制于持续增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屋建筑行业呈现出向下走势;而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土木工程建筑在信贷资金收紧及地方政府负债率过高的背景下,投资增速不得不相应放缓。从当前国家政策走向来看,保障性住房、水利、海洋工程等建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基于 2011 年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建筑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我们认为 2012年,银行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及建筑产业政策,及时调整建筑行业信贷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不同细分行业应当区别对待。

(二)目标区域指引 根据银联信的行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分别从建筑业总产值、企业签订合同等五个维度,我们筛选出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为行业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五省(市)是银行授信的重点投向区域。

(三)细分行业授信指引 2011 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建筑业各细分行业出现明显分化。房地产项目投资明显放缓,同时,在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和信托产品等投资领域,向来被认为是最为安全和稳健的投资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也面临债务风险。而政策支持下的水利工程和建筑节能等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具体来看: 房屋建筑业:房屋建筑作为国内绝对投资额最大的工程领域,其投资增速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紧密相连。受国家 2010 年 4 月以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2011 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月下降趋势,交易量也顺势下行。与此同时,银行信贷持续收缩使得房地产贷款风险外溢加速。2012 年,在持续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下,银行应加强对房屋建筑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稳定。此外,由于保障性住房受到政策重视,银行对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量适当提高,对于国家已批准开工的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确保其信贷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铁路工程建筑业:近几年来,我国铁路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高铁投资在 2010-2011 年上半年水涨船高。但在刘志军事件和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所有新开工项目不再审批,所有已批项目要重新论证,所有开工在建项目要缓建、放慢步伐。在铁路基建项目停工之外,铁道部债务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面临着偿债和融资的双重压力。2012 年,由于之前投资规模迅速扩张,负债率高企下财务费用大幅增加,铁路建设项目盈利能力和偿债压力格外突出,银行应调整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向策略,有选择的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下的铁路建设项目,谨慎介入单纯由地方投资的项目、非铁道部系统(铁道部及其下属铁路局(公司))主导的项目。 “十二五”时期,我国公路建设仍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公路工程建筑业:2011 年大部分省市发布了 2011 年及“十二五”期间公路建设规划,继续推动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但宏观政策下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各地施工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停工现象,同时,资产负债率高达 70以上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风险也已隐忧浮现。虽然作为弱周期性行业的公路应作为银行基础信贷资产的主要配置对象,有效防御经济周期性下行影响,但在负债压力陡增的情况下,授信对象应优先选择国有控股高速公路(集团)所属、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主骨架、扩容路段以及国省干线改造等高速公路项目。 水利工程建筑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利工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七大流域综合规划进入协调报批阶段,完成了一批水利建设专项规划。 “十 据测算,二五”期间我国水利建设总投资额达到 1.8 万亿元,未来 10 年水利投资约 4 万亿元。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国家已明确中央和地方资金投入,其中地方资金主要来源于水利建设基金、土地出让收益等。2012 年,建议银行积极支持水利工程领域的龙头企业,支持大中型水利项目的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收益权、储备土地质押等方式创新水利项目贷款模式。 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而中国政府在发展海洋工程方面更是非常重视。2011 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我们认为,随着海洋工程产业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立,我国海洋工程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既可以有选择的支持与港口、码头、航道等海洋工程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也可以支持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跨海隧道、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等重大海洋工程的发展,但目标区域侧重于山东、江苏、浙江等建筑业发达且海洋产业体系较完善的沿海区域。 建筑装饰业:建筑装饰行业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平均复合增速为 12-15,未来 3 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消费升级的推动,行业需求将继续维持较高增速,住宅装饰、交通设施、城市公共空间等细分领域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银行重点支持具有资金、品牌、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谨慎支持中小型建筑装饰企业。积极支持住宅产业化项目,联合大型建筑开发商拓展住宅精装修项目。

(四)目标企业授信指引 重点支持国内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及其下属核心子公司,支持这些资质较高的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要和满足“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要。此外伴随着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这些公司对营运资金需求较大,为了补充其经营所需的资金,资质较高的建筑企业也积极探索通过 IPO、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建议贵行也积极关注特级资质大型企业动态,抓住相关的业务机会。 适度支持具有一定区域优势、具有良好的从业经验(或股东背景良好、从业经验丰富)、具备工程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及以上(工程勘察、设计、监理企业为甲级资质)、财务经营情况较好、能参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优良率高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区域龙头并已上市的建筑施工企业可重点予以跟进。对于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 审慎支持从业经验较好(或股东背景较好,从业经验丰富)、具备工程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二级级(含)以上资质(工程勘察、设计、监理企业为乙级资质)、施工工程质量良好、财务经营情况正常的客户。对于不发达、政局不稳定地区的海外建筑工程信贷支持需谨慎。 禁止支持类项目没有达到国家规划标准,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限制向粗放型增长企业的授信额度,特别是对于无法产生规模效应的建筑企业,尽量减少授信额度;信用等级低、财务状况差、资金实力弱、规模小、缺乏竞争优势的客户;企业自有资金(指所有者权益)应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 35的项目;所在区域公布的“建筑企业黑名单”的企业,以及在质量、安全、施工许可、用工、拖欠民工工资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

三、行业平均财务数据概览 图表 1:2008-2010 年中国建筑行业财务数据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财务指标 行业平均值 行业平均值 行业平均值 总资产报酬率 2.2 2.1 1.8 盈利能 销售营业利润率 5.5 5.3 5.2 力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 1.9 1.6 1.3 资本收益率 7.1 6.6 3.2 营运能 总资产周转率次 0.5 0.7 0.7 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3.3 4.6 4.5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0.7 1.1 1.3 存货周转率次 5.6 5.5 5.8 资产负债率 71.8 75.0 75.8 偿债能 已获利息倍数 2.8 2.4 2.0 力指标 速动比率 85.6 70.0 76.8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3.9 2.6 2.5 销售营业增长率 9.6 14.5 12.0 成长能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9.1 10.3 8.8 力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 9.1 15.0 10.9 技术投入比率 0.6 0.7 0.6 数据来源:银联信 图表 2:2010 年中国房屋工程建筑业财务数据 全行业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财务指标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总资产报酬率 2.7 3.1 1.2 1.5盈利能 销售营业利润率 5.5 5.2 5.3 8.0力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 2.5 2.1 2.1 3.0 资本收益率 6.6 8.0 5.2 6.2 总资产周转率次 0.9 0.9 1.1 0.6营运能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4.5 4.8 4.9 3.5力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4 1.5 1.6 0.9 存货周转率次 5.5 6.8 5.3 2.0 资产负债率 76.2 74.9 76.2 77.8偿债能 已获利息倍数 2.3 3.8 2.8 2.1力指标 速动比率 88.0 87.7 81.5 89.8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2 2.9 2.9 1.4 销售营业增长率 16.8 17.8 17.6 9.0成长能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13.5 9.6 13.9 5.8力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 19.0 16.8 24.8 10.3 技术投入比率 0.6 0.7 0.4 0.4 数据来源:银联信 图表 3:2010 年中国建筑安装业财务数据 全行业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财务指标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总资产报酬率 2.2 2.2 2.2 1.6盈利能 销售营业利润率 6.2 5.8 5.8 6.8力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 1.9 1.3 1.3 2.6 资本收益率 6.5 5.9 7.5 4.6营运能 总资产周转率次 0.7 0.5 0.8 1.0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4.6 5.3 4.3 3.8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4 1.6 1.4 1.2 存货周转率次 5.8 7.2 5.4 3.3 资产负债率 73.8 73.3 78.7 75.6偿债能 已获利息倍数 2.4 3.0 2.7 2.2力指标 速动比率 81.5 73.9 77.0 82.4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3.9 4.6 5.1 1.9 销售营业增长率 16.5 16.8 13.0 1.5成长能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10.8 12.1 3.3 1.3力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 20.3 21.1 15.6 18.9 技术投入比率 0.8 0.9 0.6 0.5 数据来源:银联信 图表 4:2010 年中国建筑装饰业财务数据 财务指标 平均值 优秀值 良好值 较低值 较差值 总资产报酬率 2.4 7.7 5.1 -1.2 -4.5盈利能 销售营业利润率 2.2 15.4 9.5 -1.1 -4.5力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率 2.3 5.8 3.5 -0.3 -3.3 资本收益率 7.6 21.3 14.8 0.9 -2.9 总资产周转率次 1.2 2.2 1.5 0.9 0.6营运能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5 22.1 14.9 3.5 2.8力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5 3.3 2.6 1.0 0.7 存货周转率次 5.5 18.9 9.6 4.1 3.0 资产负债率 68.4 45.2 55.6 75.1 86.6偿债能 已获利息倍数 2.9 6.1 4.5 1.9 0.4力指标 速动比率 84.3 160.7 131.3 73.7 46.0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3.6 17.2 9.7 -3.7 -11.5 销售营业增长率 18.5 36.6 26.8 7.2 -1.0成长能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12.8 33.2 22.9 1.7 -14.6力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 16.2 34.3 25.1 2.6 -7.9 技术投入比率 0.8 1.0 0.9 0.7 0.5 数据来源:银联信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 1图表目录 ........................................................................................................... 10第一章 建筑行业概述 ..................................................................................... 13

一、建筑行业定义及分类 ........................................................................ 13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分类和分级.............................................................. 14

三、建筑业行业特点分析 ........................................................................ 14

四、建筑行业的经济地位 ........................................................................ 15第二章 2011 年中国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17

一、经济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7

二、宏观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8

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9

四、区域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0第三章 2011 年中国建筑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22

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 22

(一)建筑行业总产值增速放缓........................................................ 22

(二)建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23

二、中国建筑行业整体经营水平分析....................................................... 23

(一)中国建筑行业收入情况分析 ...........

第四篇:中国建筑业协会_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建筑时报2010年5月31日)

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

一、2009年建筑业基本情况

2009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864亿元,比上年增加13827亿元,增长22.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加3590亿元,增长18.2%;完成竣工产值43798亿元,比上年增加4456亿元,增长1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7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8亿平方米,增长10.7%;施工合同总额为131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7690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2663亿元,同比增长21%。到2009年底,共有建筑业企业68283个,比2008年减少4%;从业人数为3597.35万人,同比增长8.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82647元/人,比2008年同期增长12.9%。

(一)投资拉动建筑业产值迅速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实施了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1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此外,投入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见图1)。

图1:

中央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中央投资带动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1942亿元,比上年增长67.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619亿元,增长14.2%;办公楼投资1378亿元,增长18.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72亿元,增长24.4%。投资大幅度增长产生工程建设的强劲需求。自2000年起,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2%左右。200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864亿元,同比增长22.3%,与2008年相比,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见图2)。建筑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图2:

(二)建筑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突出,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见图3)。

图3:

注:2000-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5-2009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公报》

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6.66%,为三十年来的最高值。从1979年至2009年,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历年相差不大。1993年曾出现波峰,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4%。随后逐步下降,到2009年再创新高,达到6.66%(见图4)。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图4:

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663亿元,增长2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97亿元,增长23.9%。企业经营效益持续稳步提高(见图5)。

图5:

说明:200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数暂缺

(三)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持续增长,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面积逐年扩大

2009年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58.7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8亿平方米,增长10.7%。其中:新开工面积29.44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1亿平方米,增长8.5%;实行投标承包面积为48.7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1亿平方米,增长11.2%。2009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22.9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亿平方米,增长2.7%。从2000年至2009年,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持续增长(见图6),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实行投标承包面积占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83.1%,比2008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2003年至2009年,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面积年均增长16.8%,建筑市场竞争更为规范化(见图7)。

图6:

图7:

说明: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其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9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四)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

2009年,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84898.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529.78亿元,增长27.9%,增幅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从2004年到2009年,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3%(见图8),2009年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增幅继续加大,高于年平均增长率4.9个百分点。图8:

(五)建筑业企业数量减少,从业人数增加,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到2009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68283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812个。建筑业企业数量在连续三年小幅增长之后,2009年首次回落(见图9)。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但规模扩大、实力增强,逐步形成“金字塔”型的行业组织结构。全国建筑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数量为7295个,比2008年减少225个。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数量占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数的10.7%,与2008年的12.3%、2007年的13.3%相比,国企占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图9:200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为3597.3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8.5%,从业人数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数为791.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2%(见图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长,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稳步增加,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逐年递增。1979年建筑业从业人员约980万人,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8%。到2009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3597.35万人,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62%。这也反映出我国建筑业仍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水平还较低,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来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图10:200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82647元/人,比2008年增长12.9%,增速比2008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75319元/人,比2008年增长2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建筑业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增速减缓,但竞争力增强

建筑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以及咨询设计三种方式,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包括咨询设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与2008年相比,增速降低2.1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与2008

年相比,增速降低14.1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

200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与2008年相比,增速回落8.5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74.7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全年派出各类工程劳务人员39.5万人,同比下降7.5%;2009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累计合同额67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建筑业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增速减缓。但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09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仍有较大增长,保持了近10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进入全球225强承包商的企业数量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34家发展到2009年的50家;进入225强的我国企业总营业额由2000年的47.7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356.3亿美元;国际建筑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由2000年的4.6%发展到2009年的9.15%。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贷额度、简化审批程序等支持企业走出去;二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设计施工水平,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增强综合竞争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机会。

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依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有利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一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而基础设施建设正大规模开展;二是我国大力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部际协调机制和政策支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一些企业开展BOT、PPP等具有投资性质的业务,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但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资金到位率降低、合同谈判困难、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对外承包工程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外承包工程在签约和开工建设之间存在时间差,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可能会在此期间显现。

二、2009年建筑业发展的特点

(一)各地区建筑业发展差异加大,竞争日益激烈,强者恒强

我国建筑业仍存在发展不均衡、各地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如江苏、浙江、山东、北京等地建筑业总产值持续稳定增长,而甘肃、西藏等地总产值增长缓慢。

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前六位的地区仍然是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别为10181.30亿元、9350.97亿元、4578.31亿元、4059.76亿元、3827.84亿元和3666.71亿元(见图11)。与2008年不同的是,北京由排名第六跃升为第四,广东由排名第四变为第六。这六个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47.01%(与上年的48.5%相比略有下降)。其中,排在首位的江苏省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0亿元大关,紧随其后的浙江省建筑业总产值也逼近10000亿元。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7%,即全国建筑业四分之一的产值由这两个建筑强省完成(见图12),体现了建筑业激烈市场竞争中强者恒强的特点。建筑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省还有河南、湖北、辽宁、四川,这四省在2008年的产值均为2000多亿元。紧随上述十省市的是湖南、河北、陕西、安徽、福建五省,他们的总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其中,陕西省产值增长较大,比上年同期增长40.1%。

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前15位的省市也是2008年建筑业总产值的前15位,也显示出强者恒强的特点。这些建筑强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图11:图12:

从2000年以来,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和广东这六省市始终排在前六位。其中,前两位始终是江苏和浙江,并与排在其后的山东、北京等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差距逐渐拉大。其中, 2000年~2006年浙江建筑业总产值均高于江苏,而2007~2009三年,江苏省建筑业总产值则超过浙江省,逐渐拉大差距,2009年更以830.33亿元之差领先。

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划分,从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始终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相差不大,各在20%上下。

为提高产业整体规模经济水平,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应鼓励东部地区的骨干建筑业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建筑业企业开展联合、联营活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协助中西部地区开展建筑劳务输出活动,帮助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培育建筑市场,完善机制,促进中西部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筑市场分布相对集中

大规模投资对工程建设产生强劲支持,受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建筑市场分布也相对集中(见图13)。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前10位的省市中,除河北和安徽外,其他8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均排名在前10位(见表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是江苏、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8598.70亿元和18392.01亿元)两省建筑业产值分列第一和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不高,但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在第4位和第5位,说明这两市完成产值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外省市完成的,企业对外拓展能力较强。河北、安徽、内蒙古、江西等省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但本省建筑业总产值并不高,说明这些省区开放度较高,外省市施工队伍进入较多。图13: 表1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前10名与建筑业总产值前10名排序对比表地 区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投资名次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产值名次江 苏 18598.70 1 10181.3 1山 东 18392.01 2 4578.31 3河 南 12924.53 3 3560.94 7广 东 12667.25 4 3666.71 6辽 宁 12064.47 5 3373.84 9河 北 11873.52 6 2489.15 12四 川 10492.37 7 3289.08 10浙 江 10306.92 8 9350.97 2安 徽 8595.02 9 2269.7 14湖 北 7585.90 10 3409.02 8上 海 5142.17 17 3827.84 5北 京 4573.38 23 4059.76 4

(三)建筑业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潜力

2009年,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为84898.61亿元。居前8位的地区是江苏、浙江、北京、广东、山东、上海、四川和河南。与2008年相比,前8位中江苏、浙江位置互换,北京、上海位置互换,北京由第6位升至第3位,上海由第3位降至第6位。四川由第10位跃升到第7位,湖北由第7位降至第9位,其他省位置不变。前6位省市新签合同额达39742.97亿元,约为全国新签合同额的47%。其中,江苏和浙江仍然保持排名前两位,两省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分别达到10190.14亿元和9802.25亿元,占全国的23.5%。北京2009年新签合同额达5636亿元,跃居第三。建筑业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潜力。

2009年,各地区建筑业新签合同额排序和地区构成比例图,分别见图14和图15。图14:图15:

(四)建筑业从业人数多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

2009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的省份共13个,与2008年持平;13个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8.5%。其中有四个省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建筑业从业人员分别为560.96万人、477.9万人、286.46万人和217.82万人,排第五至第十三位的是河南、广东、安徽、湖北、辽宁、湖南、福建、河北和重庆(见图16)。图16: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最高的地区集中在特大城市。2009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仍然是上海、天津和北京,分别为340948元/人、325246元/人和249693元/人。陕西、山西和广东分列第

四、第五和第六,分别为223008元/人、218438元/人和212859元/人(见图17)。2009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较大的省份有西藏、重庆、吉林、河北、黑龙江,分别提高49%、33.9%、33%、29%和27.3%。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2009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降低,由2008年的193189元/人降低到2009年的158872元/人,降低17.8%。江苏省2009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也小幅下降,由2008年的174742元/人降低为168468元/人。 图17: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的13个省份中,仅有广东、浙江、河北、湖南四个省的建筑业

劳动生产率超过18万元/人,多数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多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因此,建筑业仍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存在着效率低下、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五)建筑市场更为开放,跨省施工强者更强

2009年,各地区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469.94亿元,比2008年增加5563.34亿元,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9.6%。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居于前三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北京,分别达到4322.93亿元、3521.01亿元和2375.03亿元。这三个省市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全国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的45.5%。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湖北,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均在1100亿元左右。详见图

18、图19。图18:图19:

2009年“外向度”(跨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本省、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排名前五位的地区是北京、浙江、山西、福建和陕西,分别达到58.5%、46.2%、44.7%、38%和35.2%,对外拓展业务力度较大。各地区建筑业外向度排序见图20。图20:

(六)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的建筑业企业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93.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排名前六位的是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四川和河北(见图21)。这六个省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占全国各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全部营业额的49%。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59亿美元,比2008年新签合同额763.3亿美元略有降低。新签合同额排名前六位的是上海、山东、广东、湖北、江苏和四川(见图22),其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占全国的57.2%。

统计数据显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的建筑业企业,四川、湖北、河北等省对外开拓能力在逐步加强。图21:图22:说明:

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国家统计局《2009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3.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4.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09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简况》

5.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排序表(分省市)》 执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赵惠珍 程飞

中国建筑业协会 王秀兰 王承玮

第五篇: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

日前,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邀请正在墨西哥参加联合国世界水论坛的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中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发表演讲。仇保兴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目标和基本策略。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仇保兴指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建造及其使用运行、既有建筑改造和建筑寿命终结后处理对全球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仇保兴在演讲中结合我国冬天湿冷、夏季闷热的气候特点,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人口和人均住房面积迅速增加而带来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以及中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的现实国情,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决心。

仇保兴说,近年来,中国每年约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现有的42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绝大部分属于高耗能建筑。中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不仅会过多地消耗能源,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致使国家能源消耗和生态的临界点提前到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需求和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建筑能耗将继续快速增长。2000年,全国建筑能耗3.5亿吨标准煤。2001年,建筑使用能耗占全部能耗的比例已达27.5%,今后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为2000年的3倍以上。如果从现在开始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既有建筑逐步推行节能改造,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4200亿度电和2.6亿吨标准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8.46亿吨。因此,中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仇保兴指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之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才开始绿色建筑进程的,而中国却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同步推进绿色建筑的。也就是说,在未来20~30年内,中国每年大约有1200万~15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随之带来住房、商业服务等各类建筑的大幅增加,其建筑量相当于数千年文明史积累的总建筑量。而建筑尤其是住宅属于长期的消费品,不可能进行频繁的更新。对已建建筑延长使用寿命或装修期限,就意味着能源和资源的大量节约。所以,中国能够及时普及推广绿色建筑,就可以避免走发达国家对节能建筑再进行二次改造的弯路。

仇保兴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

第二阶段:从2010年到2020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75%%,中部和西部地区争取实现节能65%。并确立了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基本策略:一是强制执行节能标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检测、运行的严格标准和管理规定。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强制执行节能设计标准。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定期检查地方政府建筑节能实施计划及进展情况。对于不执行标准的各有关单位,根据责任予以罚款、曝光、限制进入市场、对资质或资格进行处臵、不予核准售房等各种处罚。限定各大城市完成供热体制改革的时间。采取政府投资和限期贷款贴息的方式,推进政府机关办公楼先行实施节能改造,对能耗过高的大型公共建筑限期完成节能改造。二是促进国际技术和经验的学习交流。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基础差,理论研究不足,工程实践少。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是加快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每年的3月28日-31日在北京举办大型的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暨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简称绿色建筑大会,以构建国内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政策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全国各地设计师、建造师、房地产开发商、政府主管和科技人员的观摩学习,高效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设计方案,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三是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进建筑用能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建筑评定体系;推行建筑能耗性能评级和绿色建筑性能评定分级;通过建筑节能评审,对节能效果显著的建筑颁发“绿色建筑之星”标识。鼓励各地大批量建造各种类型的有代表性的绿色节能示范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使示范建筑真正起到引领该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潮流的作用。示范建筑运行两年后,通过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办法确认是优异的,国家授予其绿色建筑创新奖称号。四是优惠政策激励节能。建立各类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政府经常性预算中设立建筑节能支出科目,主要用于节能技术开发、宣传、示范、推广以及节能监管;设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和供热改革专项基金;建筑节能产品减征增值税,扩大墙改产品减征税范围;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定额管理,组织严格的能耗监察,规定累进的阶梯能源价格;使用资源的代价应包括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费用;对高等级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减免房地产税。

上一篇:中国联通青春创业社下一篇: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