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吸引外资的现状

2022-09-13

第一篇:重庆吸引外资的现状

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投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想加速发展,应充分利用港澳台投资,解决西部地区资金匮乏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的飞跃。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分析西部地区港澳台投资现状及港澳台投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如何吸引港澳台投资提出对策。

关键词:西部:港澳台;投资;对策

从1982年至2004年底,港澳台地区对我国大陆直接投资达2869.4亿美元,其中对东部沿海地区直接投资达2647.0亿美元。大量资金的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资金是第一推动力。所以,应拓宽筹资渠道,灵活吸收、运用多种途径的资金。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的经验,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特别是港澳台投资的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现状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备,以及在距离和感情上与港澳台地区有密切的联系,在吸引港澳台投资上具有绝对优势。与之相比,西部经济起步较晚,各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然而,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矿藏众多。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以及西部各地政府有意识地出台一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措施和东部市场的逐渐饱和,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也会逐步将目光投向极具发展潜力的西部地区。

从东西部比较看。从1982至2004年,东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合同金额5200.08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2646.97亿美元,占全国的92.86%;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合同金额为140.94亿美元,仅占全国的2.53%,实际使用金额仅为58.69亿美元。东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项目数、合同金额或实际使用金额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的投资则极少。

从西部地区自身情况看。2004年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项目有867项,占总数的45.27%;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合同金额占全部外资的68%,而实际使用金额占全部外资的38.25%。可见,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资金的质量并不高。以重庆市为例。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不仅在经济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具有政策和机遇优势。重庆市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居中上游,同时也明显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直辖以来,重庆市在吸收和利用港澳台投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1999年至2005年,重庆市实际利用港澳台投资额从0.87亿美元增加到2.5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9.3%,高于2001至2005年重庆市的GDP年均增长率。2005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其中港澳台地区对重庆投资就达2.5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5.65%。可见,来渝的港澳台资金占外资中的较大比重。但同西部其他省份相似,港澳台地区对重庆市的投资占重庆GDP份额极少。2005年港澳台对重庆投资额占重庆GDP的比重不足1%。通过重庆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实例可看出,虽然港澳台地区对重庆投资增长较快,但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庆市开放程度不高,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影响了投资商的投资选择。而且,在重庆,港澳台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对进出口的拉动作用不大。

二、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对策

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不能完全照搬东部经验,应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弥补劣势。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改善西部地区吸引港澳台投资。

(一)加大改革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政府效率、法规政策透明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不利于外商投资。因此,应针对种种弊病,加大改革力度,努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努力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对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从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政府服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要有总体规划,结合全国、其他地区和本地区的长期发展战略作综合考虑,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二)增强开放意识,扩大对外宣传。西部地区吸引投资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冲破“内陆”意识,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开放意识。摒弃那些不利于扩大开放的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开拓进取,锐意改革。西部国土面积辽阔,矿藏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港澳台地区华商的乡情,在港澳台建立招商代表处,积极宣传西部地区的状况,以吸引投资。

(三)大力发展教育,吸引人才。港澳台投资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但科技含量较高,需要熟练技术工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然而,由于西部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素质相对低下,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外出学习的大学生多数未能回到本地区工作,使西部地区吸引人才更为困难。这已成为西部地区吸引外资、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西部地区应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优化人才开发的体制环境,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支持人才合理流动,扩大发展机会和空间,以吸引更多投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

(四)转变企业观念,探索新的投资渠道。可选择西部地区若干家拟上市企业,定向向港澳台商发行股票;选择部分优质项目,以发起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吸引外资入股,积累中小资本为大资本;选择部分发行B股的企业,以出让部分股权的方式吸引港澳台资金;探索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吸引外部资金,以支持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等等。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吸引外资入股,这既可学习外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又可获得更多流动资金,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增加政府税收。

(五)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投资的社会化程度。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非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东南沿海的平均水平。因此,要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资产重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国有资产。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提高非国有经济在本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扶持和促进集体、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企业注册、信贷、市场准入、进出口、税率税种等方面,对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不采取歧视性政策和做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非国有经济的合法权益,使投资主体由国家转换为社会各阶层,提高投资的社会化程度。

(六)培育各类市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资本、技术等市场还没有规范地建立起来,这不仅制约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而且影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应尽快规范和发展西部地区的各类市场。首先,要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推进资本证券化、市场化;坚持扩大直接融资,把通过市场配置资本同执行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结合;坚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理顺产权关系,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把增强上市公司发展后劲同培育后备上市公司相结合。其次,要规范和发展技术市场。西部地区尤其是陕西、四川等省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西部地区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的转化能力较弱,这源于西部地区不发达的技术市场。因此,发展技术市场已成为西部地区合理配置技术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吸引资金的紧迫任务。

第二篇:温州市旅游业利用外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与房地产业的影响论文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第三篇:国际投资学-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各个区域经济都普遍存在着增长的趋势,但东西部之间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赶超和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西部地区最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之一。正如西部的FDI增长效应缺失加剧了东西部地区失衡一样,西部地区引进的FDI必然推动西部加快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潜在的利益并不能自动实现,参与者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把自身发展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紧密结合。 关键字:西部,利用外资,FDI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式产品周期三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该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新产品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其生产的区位优势选择也依次从最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产品周期的最后阶段即标准化,新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已经普及,技术方面的垄断优势已经丧失,价格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增强竞争力的第一要旨。而这一时期只有发展中国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的厂商就把新产品的生产完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我国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的绝对优势,使得我国在标准化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基础。我国西部的发展也需要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实现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

(一)我国西部引进外资现状

进入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是投资硬件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狠抓软环境的建设,投资软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利用外资水平又有恢复性提高,但FDI没有实质性进展,FDI企业结构水平较低,FDI分布呈现出极其不均与分布。

由于地理状况、历史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西部一直是吸引FDI最落后的地区。首先,复杂的地貌地形及气候条件,使得这里交通条件差,铁路覆盖率低,公路等级低,加上山高水远,造成运输困难、运价高。其次,西部地区的通讯设施和手段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信息流通不畅。落后的环境建设不仅不利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反而还会使资金外流。再次,西部吸引外资的人文环境也不尽人意,政策法规不完善,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对外商投资的审批环节过多,政府部门办事程序复杂,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导致西部交易成本高,投资风险大,使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及时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规模等因素,不同地区对FDI的引进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九五”以来,广西吸引FDI局西部地区之冠,其次是四川、陕西和重庆、云南累计吸引FDI规模接近9.2亿美元,居西部地区第五位。然而,云南累计FDI还没有达到西部水平。广西、四川、陕西、重庆的FDI集中度高达82%。

(二)FDI进入西部的方式分析

FDI进入我国的方式有三种,即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在20世家80年代中期以前,FDI进入我国以中外合作为主,以后中外合资方式逐步取代了中外合作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式。

随着外商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发生了变化,外商独资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FDI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然而,尽管西部独资企业比重有上升趋势,但合资企业比重任然占50%以上。

FDI企业结构对区域地区技术发展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独资企业可以独自完成各种决策,对技术保密程度比较高,因而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愿意转移较先进的技术,甚至是部分核心技术。对中方来说,中外合资hi一种有较高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式,能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外方则更加关注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经营风险等。由于西部的开发度低,不确定性高、信息 成本高,这决定了FDI较多地选择以中外合资方式进入,自然也只会转移一般化技术。

(三)西部的区位条件分析

FDI相对于一般厂址的特殊性在于投资东道国的选择。在给定投资东道国的前提下,影响DI的国别因素如贸易政策、汇率、国家风险等可以不予以考虑,西部地区吸引FDI又回到上述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发掘的相对优势是迟到的倾斜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西部地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低阶”的。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中西部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导致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对外商不具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够

1.从资源来看,西部资源优势的比较利益对于不少生产要素导向型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高昂的运输成本抵消了西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让再优惠的引资政策都成为一纸空文。在西部投资,外商无论是将先进的机器设备还是将产品运到东部市场或是国际市场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外商把西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利润的成本大增,无法实现比在本国或在我国东部更高的利润。

2.从劳动力来看,沿海地区在过去20年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它拥有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廉价的劳动力。西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其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西部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

3.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由人均收入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市场分割严重及传统消费习惯使外商的投资缺乏广阔的本地市场,市场营销成本提高,而不愿投资西部。

4.从政策角度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对外商的优惠程度与东部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很少有单独涉及外商优惠措施,一般都与内资企业同等看待。因此,西部的政策倾斜效应不是很强。

(四)优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对策

在影响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与东部地区分工关系等,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多数因素,特别是体制、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因素,经过努力在补长的时期内是可以改变的。现阶段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应软硬并重,在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着力治理和改善体制、法律保障等软环境。另外,各级政府应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做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促进经济增长时推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最重要的因素。

2.实施“西向开放”战略。中国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面向“大洋”的开放,是“东向开放”。在这种开放格局下,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在过去的30年的改革开放中获益很多。西部地区由于远离大洋,在开放的区位布局上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结合中国加入WTO的总体要求和本地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向跨国公司开放投资市场。

3.加强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的标志。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基础薄弱。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4.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西部地区的政府应该准确定位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并进行必要的政策与资金倾斜予以扶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一些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优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5.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创新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其次要优化外商投资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

6.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和核心政策,增强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通过人才培养,全方位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

第四篇:读《重庆市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之感

《重庆市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是由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何开伦先生著作。此文分析了重庆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运用现代物流配送理论,揭示了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模式及业务关系。以此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的配送经验,提出了发展重庆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的对策。

作为一名现在在学物流将来还要从事物流的大二学生,读完此文后心里颇有感触。

首先,由重庆地区这一局部物流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物流业作为我国一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并需要大量的物流方面的人才,因此我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了希望。其次,我从此文中还了解到要发展某一方面(如农产品)的物流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例如(农产品)物流配送,选用模式“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科学有效。还有不同的配送类型:自营型配送、外包型配送。最后是对这一现状的对策,这涉及到国家社会发展和自身的运作发展。全方位着眼,着手做以求得最大的利润、效益和发展。

总之,对于当代物流业的发展,不管是何产品,是何类型,是何方式,都还不成熟,都需要我们共同学习,携手共进,共同打造物流行业的一片蓝天。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1.12.14

第五篇:重庆物业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结合物业管理发展的现状、趋势对重庆物业管理十年发展历程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对物业管理行业在价值、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物业管理将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认同,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更加建康、规范、有序,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

重庆物业管理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距今已10年。10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话,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庆物业管理运作正趋向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世纪,也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加速发展的世纪。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跨入全国物业管理先进行列和“五个突破”的目标,下面就重庆物业管理10年的发展历程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重庆物业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则到规范,从单一管理服务到全方位经营服务的发展阶段

(一) 1991年至 1998年,是重庆物业管理探索起步阶段

1991年重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重庆房地综合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宣告成立,率先打破重庆市实行40多年的福利型行政性房屋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相继在文化街小区、龙溪镇小区、南坪小区、学田湾小区,实施物业综合性专业化管理,并推行有偿服务,标志着重庆物业管理的诞生,迈出了重庆物业管理的第一步。

1992年以后,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相继来重庆开发房地产,并组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其所开发的物业,这些企业带来了国外及香港、沿海地区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对重庆市物业管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启发。特别是1994年建设部33号令《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随着大量新建住宅和商业楼宇建成并交付使用、管理,物业管理所具有的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1995年重庆市建委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逐步进行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1996年深圳国贸物业管理公司来重庆,组建成立了重庆深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受托管理中安大厦,将深圳物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理念带到了重庆。同年,起步较早、管理规范的锦绣山庄、建设路小区、桂花园小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住宅小区”、桂花园小区还同时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的称号;1997年,加州花园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至1998年2月,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已达105家,显示出重庆物业管理迅速发展的态势。

(二)1998年至2001年是重庆物业管理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2月,市政府明确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作为全市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重庆物业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其主要的特点表现为:l、设置行政管理机构,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为加强对行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重庆市、县(市)、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继设置物业处或物业科专司物业管理工作,市国土房管局在管理全市物业管理过程中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整顿市场秩序,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重新进行资质审查和注册登记,以保证合法企业的权益;二是提高人员素质,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部门经理、管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要求,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三是以评促建,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市级、国家级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

业区)的达标考评活动,引导物业管理上规模、上水平。1998年底锦绣山庄、渝海城、龙湖花园、洋河花园四个物管项目,参加国家建设部组织的考评验收,其中:锦绣山庄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称号;渝海城、龙湖花园、洋河花园获优秀住宅小区称号。

2、加强法规建设、奠定物业管理生存与发展的法制基础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重庆市加快了物业管理立法步伐,1998年11月,市政府审定通过了《重庆市物业管理办法》,并相继出台了《重庆市物业管理资质管理规定》、《重庆市城市物业管理收费实施办法》、《重庆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考评暂行办法》、《重庆市业主委员会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等示范文本。这些政策、法规、规章及办法的制订与实施,使物业管理企业能够按照较为完善的市场规则去依法管理和运作,对引导、规范、促进重庆市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成立物业管理协会、增强行业发展动力

1998年11月20日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社团组织)宣告成立,协会在市民政局的监督管理和市国土房管局的业务指导下,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协助、主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研究行业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全市物业管理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以营造良好、宽松的企业外部环境,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大力加强行业建设,积极组织制定、实施行规行约,建立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协调重庆物业管理市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创办行业会刊——《重庆物业管理》(双月刊),大力开展物业管理理论研讨,积极宣传政策、法规,及时反映物业管理企业的呼声和业主需求,传递物业管理信息、展示行业风貌与动向,树立行业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舆论阵地;四是为尽快缩短与先进地区的物业管理差距,认真组织业内人员赴国内外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及我国沿海城市物业管理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沙龙论坛,进行理论研讨,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重视专业理论研究、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物业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理论的指导,重视并加强物业管理经验的总结交流和物业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是重庆物业管理发展的显著特点。近年来,重庆物业管理协会组织完成了重庆市科委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达的《重庆市物业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科研课题;合作完成了《旧城区物业管理运作机制研究》并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00科技成果二等奖;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重庆市物业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由李英儒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物业管理手册》正式发行。此外,《旧城区实施物业管理探析》等理论性研讨文章,还分别收录和刊载在‘99中国住宅发展论坛论文集,以及《中国房地产》、《中国房地信息》、《中外房地产导报》、《重庆大学学报》、《重庆物业管理》等学术刊物上。

在注重理论学习、研究的同时,物业管理协会加强了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除依托重庆房地产业培训中心开展对全市物管企业部门经理进行上岗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外,还充分利用重庆市高校教育资源,建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目前,重庆大学、西南师大已开设有含物业管理的工程硕士和物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重庆大学、三峡联大物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本科及大专学历的物业管理专业。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重庆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渝开发物业公司、深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还与在渝高校就实施以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成了产学合作意向,并共同建立物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共同培养既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管理才能的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满足物业管理日趋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探索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同步发展模式。

5、物业管理企业发展迅速、品牌企业脱颖而出

重庆物业管理经过10年的发展,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到目

前,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从过去105家,发展到67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62家、二级资质企业230家、三级资质企业385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实施物业管理面积达5500多万平方米;有3个住宅小区、大厦荣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大厦)”称号;8个住宅小区、大厦荣获“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称号;6个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荣获“重庆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称号;21个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荣获“重庆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工业区、大厦)”称号;有2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通过了ISO9002或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涌现了一批如渝海、锦绣山庄、龙湖、康居、大正、安达、渝开发、深国贸、南方、大昌祥、庆通、中渝、中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骄、绅帝、康达、庆安、志大、渝能等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物业管理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创出了企业品牌,为提升重庆物业管理的社会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成为重庆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6、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推进重庆物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1999年,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跨入全国物业管理先进行业”的目标规划。2000年4月14日,市国土房管局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市物业管理经验交流会,14家优秀物管企业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00年11月28日,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重庆市副市长陈际瓦到会并作了“重视物业管理工作,提高人民居住质量”的发言,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尤世程在大会上总结了我市物业管理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提出2001年物业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意见:一是要继续加强物业管理的法制建设,争取尽快出台《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重庆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重庆市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第三部法规,重新修订《重庆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二是开展十优物业管理企业评选活动;三是搞好调查研究,重点开好三个片区物业管理工作会;四是开展物业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推进物业管理事业健康发展;五是在“物业管理地域、物业管理类型、物业管理方式及服务、业主委员会的规范和建立、行业监管措施”等五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以推进重庆物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重庆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展望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重庆物业管理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前景广阔、充满生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在新的世纪里,如何把握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广大市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在开拓、创新、进取的旗帜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是物业管理行业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根据重庆的现状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物业管理价值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1、物业的资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随着对物业维护、修理为内容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将提高房屋使用功能和物业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时间,减少和避免物业不应有的损失和费用支出,延长物业的寿命周期。另一方面,良好的物业管理品质、优美的人文环境将大力提升小区(大厦)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加物业的无形资产,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使物业的资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物业的环境价值日趋重要

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已使人们认识到,把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同步发展,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物业管理对市政建设、城市形象维护和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优美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改变居住现状、提升居住需求层次的首选条件之一,物业环境的价值已被人们所认识,拥有大量绿地庭院式和良好人文环境的住宅小区将充满生机。

3、物业管理的社会价值备受重视

由于物业管理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服务特点,因而对社区的管理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小区数量不断增多,政府对社区建设也日益重视,物业管理在社区文化、社会治安和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物业管理费用以价值规律为评价核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物业管理的企业行为日趋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日渐成熟,论文网人们对物业管理价值的认识、评价也更加科学和全面。物业管理费用的收取标准也将会以市场供求变化和管理的质量水平按价值规律全面确定,不再单纯以经济成本作为物管费用收取的评价基础。物业管理费用收取市场化,必然带来物业管理价值的回归,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5、服务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为了更好适应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将实现由服务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并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从根本上扭转保本微利、亏损补贴的局面,满足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下,使企业利润率不断增长。

(二)物业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增强

l、物业管理将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更广泛的认同

物业管理在管理的深度、广度,以及管理的观念、模式、手段、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房屋管理。在房产管理由传统的福利型行政性管理方式向现代经营型服务性管理方式转变的推动下,受托管理的物业面积不断增大,由于政策导向、舆论宣传、企业形象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社会对物业管理的重视与认同将得以深化,从而扩大了行业的影响。

2、物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政府工作的重点也由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转变为向投资者、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建好、管好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树立城市新形象,已成为投资条件评价和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物业管理具有社区、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独特功能,将成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3、物管覆盖面迅速扩大,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

由于物业管理是房产管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必然产物,福利型行政性房屋分配和管理体制将在短期内退出,改由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城市发展的物业管理体制所取代。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物业管理覆盖面迅速扩大,深圳1981年至2001年近20年时间,其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物业管理类型涉及各个领域。重庆1991年至2001年10年时间,其物业管理覆盖率才为35%;据测算, 2001年至 2010年未来 10年间,重庆物业管理覆盖率可望达到95%以上,物业管理类型涉及面将更为宽广,物业管理将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第三产业。

4、物业管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更加协调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短、速度快,专业理论学科体系建立还不完善,政策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与各大产业的经济关系,以及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社会关系还未理顺。但是,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物业管理企业将成为真正的法人企业,物业管理协会对行业管理的社会作用将得到增强,社区管理中的治安、水、电等行政事务管理将回归于政府和社会;保洁、保安、绿化、房屋维修等日常事务将由社会的专业化公司完成;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系,也将由传统的“父子”关系转变为平等竞争、关系密切的独立法人关系。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三)行业素质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是行业的发展方向

1、物业管理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小、弱、散、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全行业2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在财务上基本持平或约有盈利,而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还不足4%。随着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的大力推行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物业管理企业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型增长转变,规模化经营的资产重组必然驱使物业管理企业向品牌化企业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市场资源条件下,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势必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资源配置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知识经济时代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技术含量

计算机及技术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所采用的大量高科技现代技术、住宅、大厦等物业设施的智能化系统,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给物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物业管理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使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3、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由于物业管理是新兴产业,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多学科特点,因而吸引了如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等众多门类的专业人才。随着行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高等院校正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以人为本”,提升居住环境的文化品位

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自然过渡到追求和期望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物业管理除立足于物业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业主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满足业主不断追求的文化需要。努力营造高雅舒适的文化氛围,以优美的人文和居住环境使业主产生对物业管理的认同,以赢得业主的信赖,扩大社会影响。因此,将有更多的物业公司为营造小区、大厦的人文环境特色而不断努力。

(四)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更加建康、规范、有序

1、物业管理行业政策体系趋向完善

任何产业的最初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而政府扶持的关键是制定符合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要求的科学、合理、系统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资金政策、税收政策、价格等经济政策。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将继续为扶持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物业管理政策体系。

2、物业管理行业法规体系逐渐形成

物业管理的发展需要成熟的行业法规、条例为基础。尽管各地相应出台了各项配套法规对规范物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部分法规、条例已落后于物业管理的实际运作,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影响并制约了物业管理的发展。加大物业管理的立法力度,使行业发展有法可依,这不仅是企业的呼声,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立法研究,那些一时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法规和条例将在全面清理之列。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能体现法制精神的物业管理行业法规体系将逐渐形成。

3、从严审查资质条件、严格市场准人

物业管理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近几年物业管理企业增长迅猛,但发展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的物业管理面积明显不足,如重庆市677家物业管理企业,仅管理5000多万平方米物业,平均每个企业管理物业不足10万平方米,而最大的企业也只管理20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一些企业规模过小,综合实力差、管理不到位,导致投诉增多,影响了行业形象,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除大力开展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外,还将抓好企业资质审查管理和从

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

4、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增强

随着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将逐渐形成,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也将日益弱化,最终淡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和指导,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将会配合政府行使监督、管理企业的职能。协会履行政府部分转移职能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的自律管理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行规、行约将会显示出更大的作用。

5、业主委员会的建设与运作趋向规范

目前,重庆多数小区、大厦还未成立业主委员会,使业主难以有组织的参与管理和表达对物业管理的看法,委托管理与受托管理的责、权、利关系难以理顺,双方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物业管理的需要对业主委员会的建设会更加重视,从而使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更趋明确,以推动和实现业主委员会建设与运作的规范化。

本文由无忧论文网硕士(博士、职称、毕业)论文下载与发表中心独家提供资源,如有雷同,纯属盗版。

欢迎各位光临获取更多有用资料。

硕士论文网:

博士论文网:

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论文网:

蜂朝百科http://wiki.steelbee.net/

蜂朝教育导航http://link.steelbee.net/

收集一些比较经典的论文发表网站供大家多多交流哦。

英语论文网:139-1720-6902 QQ:949925041

Email: yingyulunwen@qq.com

上一篇:自评报告信息化水平下一篇:招商部月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