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情况报告范文

2022-05-25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贷款情况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贷款情况报告范文

开远联社特色贷款情况报告

开远市联社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报告

省联社红河办事处:

根据《关于开展边境银行业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开远市联社对特色农业信贷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一、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开远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中部,地处北纬23。30,至23。59,,东经103°04’,至103°43’,海拔950—2775.6米,国土面积1950平方公里,全市辖5乡3处52个村委会,总人口3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74万人,占总人口的59.46%,有耕地235847亩,土质肥沃,劳动力充足;具有南亚热带至中温带5种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9.8℃,最冷月均温12.8℃,年降水量800.7毫升,年无霜期341—337天,年日照时数2230—2381.8小时,年有效积温6729.8—6140.7℃;辖区内水资源丰富,南盘江、南洞河及泸江河穿境而过,有众多龙潭泉水分布,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之我市日照时数长,有效积温大,水果成熟后糖分含量高,同一品种比北方一带品质优,具有较强的自然优势。 开远市的优质水果(桃类)发展至今,面积已达9900亩,2004年初投产的优质桃7000亩,产量700万公斤,产

值2100余万元,平均每公斤售价3元以上,最高亩产值达5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一优势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水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重视和培育,因此,开发优质水果(桃类)无公害生产基地配套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在品质和销路上下功夫,迅速扩大到5万亩,预计几年后,该果种将成为我市广大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形成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二、信贷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信贷政策方面

开远市联社对从事特色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按实际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银监部门和县级联社的贷款定价办法合理确定。同时按贷款用途适用相关贷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对贷款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方式将贷款资金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象,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对特色农业贷款给予优先贷款、优惠利率、优质服务等优惠政策。为帮助信誉良好的农户解决在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开通了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

2、信贷投放方面

开远市桃类特色农业目前多以个体农户、龙头小企业栽种为主,品种以蜜桃、冬桃为主,早桃为辅。在信贷支持方

面开远市农信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积极发挥资金优势,加大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强特色农业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截止2012年2月末特色农业贷款余额729万元,占全部贷款0.37%,其中发放农户小额贷款89万元。

3、扶持成功取得成效具体事例。

开远市振东林果场种植桃类果树300亩,累计向我信用社申请贷款1640万元,开远市联社对其种植初期到桃类采摘期提供不同的信贷服务及支持,使开远市振东林果场发展成为开远市典型龙头小企业,信贷支持有效地推动当地水果产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解决就业人数130人,如贮藏、包装、运输、加工、饮食、养殖、旅游业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实现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

三、支持特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自然条件、市场因素影响。连续4年的干旱让开远市所辖农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果树挂果率一年不如一年,市场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农业增产增效。

四、对策及建议

作为开远坝子特有的地域性果品,从保护优稀资源的角度,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市、乡政府逐步加大相关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开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0一二年三月七日

第二篇:贷款新规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通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沙溪信用社

关于“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

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通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根据县联社《关于开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贯彻执行情况自查的通知》要求,我社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自查工作通知文件要求,从推动工作宣传情况、信贷基本工作开展情况、支付管理及审核情况、受托支付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信贷人员学习和培训 保证贷款新规的贯彻落实 我社不定期的组织全辖信贷人员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以及贷款操作控制流程培训学习,使信贷人员迅速理解、吃透贷款新规内容与操作管理要求,规范、统一地执行贷款新规的规定,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认识水平和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

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的执行情况

1、我社自2010年4月开始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贷款新规,按照贷款新规要求制定了信贷业务操作控制流程,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客户经理,从贷款的受理、贷前尽职调查、审批、发放与支用、贷后管理五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控制,按照“实贷实付”的要求,健全贷时与贷后管理机制、贷款审批与放款核准流程,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借款用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用款计划监督资金使用,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和”空转”现象,确保贷款进入了实体经济。从制度和机制上提高防范控制风险的水平,以达到规范经营,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2、按照贷款新规的要求,我社统一使用省联社印发的各项信贷文本资料。明确约定提款条件以及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约定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并按照约定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

3、为保障“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落实到位,准确把握新规要点。建立了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问责机制。从贷款项目的受理、贷前尽职调查、审批、发放与支用、贷后管理五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控制。

1)、贷款受理、调查环节

个人贷款要求借款人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并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不受理、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贷款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落实详实的贷款用途及用款计划,客户经理必须严格执行与借款人面谈面签制度,以保证方式担保的个人贷款,贷款调查不少于两名信贷人员完成。

2)、审批环节

我社指定副主任对所有上报贷款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根据贷款业务的不同要求,对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把关。要求客户经理在申报贷款项目时提供详细的用款计划,并根据用款计划的额度、用途,对照贷款新规确定是否采用委托支付方式支付。我社信贷业务审批采用是双轨审批,纸介资料和信贷系统内审批根据授权权限,逐级进行审查、审批。

3)、发放和支用环节

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其他相关协议严格执行面签制度。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在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支付、还款方式等条款及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采用借款人自我承诺的方式,弥补贷前尽职调查可能难以发现的问题。

根据“贷放分控”、“实贷实付”的原则,内勤设立专岗,审核贷款合同文本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审核客户提款申请、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采用受托支付的借款人应提交提款申请书、支付委托书、信贷资金使用计划审批表,借款人与交易对手签订的商品交易合同。客户经理根据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审核借款人提供的支付申请所列支付对象、支付金额等信息是否与相应的商务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根据贷款资金使用计划及项目进度,要求客户提交相关证明支付款项依据作为本次支付条件,将提款申请书和信贷资金使用计划审批表报审核岗审批同意后,由客户经理监督负责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季度末随首次检查报告将客户提款申请书和信贷资金使用计划审批表及相关附件统一归档。

贷款资金属于自主支付的款项,要求借款人根据实际贷款申报用途填写提款申请书,信贷资金使用计划审批表,审核岗审批同意,客户经理对借款人自主支付款项条件落实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季度末随首次检查报告将客户提款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统一归档。

4)、贷后管理环节

在贷款发放30日内对贷款进行首次检查,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有无挪用现象并形成《首次检查报告》。常规的贷后检查要求每季度一次,通过贷后检查,动态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发现客户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风险点,对借款人出现违反合同约定情形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应依法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

4、我社贷款投向主要是沙溪镇农户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未办理固定资产贷款,未发放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11年12月末,我社贷款余额8491万元,比年初增长1823万元,所有贷款均要求参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自实施办法以来,我社个人贷款主要是农户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农户贷款未执行贷款新规,个体工商户贷款受托支付占比较小,主要原因是个体工商户进货渠道不单一,无法确定其交易对手,大多数是采取自主支付方式,受托支付主要采取了以贷后检查的形式进一步对贷款用途进行核查,在贷款发放30日内对贷款进行首次检查,特别是对自主支付资金重点监督管理。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有无挪用现象并形成《首次检查报告》。常规的贷后检查要求每季度一次。

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

1、自“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以来,部分客户认为信用社管的太严,手续太繁琐,信用社所放贷款进入借款人账户后,就应归借款人使用,只要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不挪用就行。

2、受托支付在具体经办业务中手续繁杂有一定的难度,客户大都不愿采取这种方式办理,对客户款项支用监控太严会造成客户用途不实。

3、对受托支付双方交易对手真实性难以甄别,信贷员在操作过程中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

4、贷款新规实施以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客观方面一是我社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用途基本上是消费和进货,信贷资金受托支付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二是个体工商户资金流入、流出随意性较大,虽然在放贷环节杜绝了信贷资金被挪用,但在生产经营环节中资金监督较为困难,势必对受托支付执行效力大打折扣。

5、建议

1)加强政策传导和社会公共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确保贷款新规政策深入人心。

2)加强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贷款新规的执行效果。

通过自查我社在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中能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在贷款操作控制流程环节中,部分岗位职责还不是很明确,我社将尽快对贷款操作控制流程环节和岗位职责进一步修改完善和明确,在监督贷款资金支付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社将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贷款管理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贷放分控”、“实贷实付”的原则,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经办客户经理,从贷款的受理、贷前尽职调查、审批、发放与支用、贷后管理五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控制。积极宣传、引导客户理解贷款新规政策,确保充分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的贯彻执行。

第三篇: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宝应县妇联始终把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及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围绕让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这一目标,对全县妇女对小额贷款的真实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了解。本次调研以走访贷款户、召开座谈会和数据分析为主。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取得成效

宝应县妇联通过健全机制、加大宣传、部门联动等举措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打造全程“跟踪式”服务。2010年以来共为全县创业妇女提供2512.5万元贷款,帮助389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还款率达100%。其中个人借款386笔、1992.5万,小企业借款3笔、520万,占总数的20.7%;农村妇女100人,单亲妈妈9人,女大学生6人,帮扶小企业家2户。仅2013年我们就发放贷款807万元,其中新贷62笔、391万,续贷42笔、416万;个人借款102笔、487万,小企业借款2笔、320万,占总数的39.6%;涉及种养殖、餐饮、百货零售、建材批发、服装加工、零部件制造等15个行业,惠及城乡妇女104人,其中农村妇女28人,单亲妈妈3人,女大学生4人,小企业家2户,带动妇女就业近2000人。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有力推动下,涌现出扬州宇新管业有限公司落户我县的外来妹金梅艳、明泽玻璃工艺品厂辞职创业的蔡洪芳、氏欣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的单亲妈妈郭学凤、王婆喜铺、银库银饰专卖店的自主创业的彭玉军、潼河人家农家乐的双带型村妇代会主任孙玫、潼口生猪产销合作社的女能手夏月红、学子农庄投身实践的陈婷婷、承包蟹塘的女大学生村官刘俊、身残志坚创办刺绣艺术工作室的陈国英等一大批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在她们的示范带动下,使更多的妇女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推动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健全工作机制。近年来,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关心,着力在健全工作机制下功夫。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宝应县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补充通知》,为妇女创业贷款提供政策保障。二是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在县财力非常紧张的的情况下拨付了65万元的担保基金,明确了贷款贴息资金的渠道。三是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县联社制定出台了《宝应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妇女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全力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全县已建立起了“妇联进行宣传发动、人社等多部门联合审核、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银行进行放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2、抓好宣传发动。为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切实惠及广大妇女,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培训。首先,强化媒体宣传。在宝应日讯、中国宝应和宝应妇女网等媒体上设置专栏对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政策进行宣传介绍。县电视台、报社多次跟踪报道贷款项目走访调查、会议协调、贷款发放过程。其次,印发宣传手册。县妇联精心制作小额贷款宣传手册,详细介绍了申贷条件和申贷流程,并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政策解读。各级妇女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发放小额贷款宣传手册2000余份。第三,组织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培训会,邀请县财政局、人社局及担保公司的相关人员就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程序和担保中的有关问题对基层妇联干部进行辅导,镇村妇女干部成为政策宣传员和申贷调查员。

3、强化部门协调。参与小贷工作的6个部门,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根据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除对申贷项目情况进行交流外,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立全县“一盘棋”工作格局,形成联合调查、共同商讨、统一意见的工作机制,整合财政、人行、人社局、农商行、担保公司、妇联等多部门人力、培训、技术、资金等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

4、全程跟踪服务。为确保妇女小贷工作的有序推进,县、镇妇联组织全程参与项目申报、材料审核和项目调查,主动上门服务。一是在摸底推荐时,基层妇联充分发挥优势,为广大妇女提供贷款前登记、贷中管理、贷后服务等贷款相关工作,做到对贷款妇女家庭情况清、贷款项目清、贷款数额清;二是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县妇联联合金融及人社部门对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经营者能力以及信用度等进行科学评估;三是贷款发放后,加强跟踪服务,完善监督检查,确保贷款真正用于妇女创业。四是与县人社局等部门对新贷款妇女进行创业培训,为妇女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助推创业妇女做大做强。到目前为止,还款率达100%,389笔妇女创业贷款未出现一例贷款偿还不足额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办理手续较为繁琐,贷款发放程序较复杂、审核时间过长、反担保门槛过高,影响了申贷人的经营和发展;贷款额度有待增加,妇女贷款需求旺盛,但额度有限,每笔的审批额度较小,较难满足贷款人需求,“应贷尽贷”原则难以实现;财政贴息有待加强,目前全县贴息由人社部门垫付,在放贷金额审批上有一定局限性;对女企业家支持力度不够,今年仅有2笔。

2、针对农村妇女贷款需求量较大的现状,建议向上争取省级担保基金,增加宝应妇女担保贷款基金额度,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有序开展。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引导,让更多的妇女了解小额贷款政策,力争实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15个镇(区)全覆盖。

二是简化手续。计划召开成员单位协调会,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贴息返还程序。实现妇女还款直接返还本金,利息由财政、人社部门与人民银行对接,提高还款效率。

三是政策倾斜。在项目审核、放贷额度等方面加大向农业项目、农村妇女、单亲妈妈、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倾斜。

四是培树典型。将重视挖掘妇女小额担保创业成功者和创业事迹,培树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形成全县妇女创业创新、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情况的整改报告

根据《关于对***市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银发[20xx]70号)内容,和支农再贷款自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有关整改情况及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帐设置及使用不规范,未能明确反映借款人有关情况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没有设置台帐或台帐与借据不符。

整改情况:要求各信用社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操作,利用每月1号会计例会时间,加强对再贷款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二、对再贷款使用投向不准,存在贷款用于非农业,贷户身份为非农户现象的整改情况

整改情况:接到《通报》以后,联社对再贷款使用投向不准的信用社,及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涉及问题的信用社在20xx年12月底之前整改完毕,并给予了通报批评。

三、贷款存在逾期,致使支农再贷款形成风险的整改情况

整改情况:对贷款出现逾期的现象,已专项向领导作出了汇报,现已协调资产科出台了以下意见:一是对20xx年以来新发放形成不良的贷款必须收回,否则按照禹农信联〔20xx〕142号文件规定严肃处理。二是要对20xx年以来新发放贷款到期必须收回,发现1笔形成不良的,信用社主任就地免职。

四、对再贷款发放使用中存在垒大户现象的整改情况

整改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以前信息系统不对称及监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今后,联社业务科将严格把关,审查一笔贷款,先通过“信贷咨询系统”查询把关,无质疑的,再建议审批备案。

五、贷款发放手续不完善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发放支农款时手续不规范。

整改情况:今后,联社将进一步严格贷款手续,要求各信用社无论贷款金额大小,必须签订借款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记载借款人的还款计划及结息方式,确保贷款发放手续的完整有效。同时,对贷款借据要素填写不齐全的信用社,要求查明原因,并在12月底前整改纠正完毕;对没有写出真实、详细调查报告,缺少有关贷款资料的信用社,要求信贷员及时补充信贷资料,做好贷后检查,把贷款风险降至最低。

支农再贷款因为额度较小,发放面积较大,点多面广,工作量较大,因而信用社管理工作出现顾此失彼。

第五篇:111、贷款新规推动情况工作报告

酒泉市农村合作银行贷款新规推动工作情况报告

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颁布实施是对我国银行系统传统信贷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将作为银行业的长期管理制度,正在并将继续对农村合作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落实贷款新规,全面梳理并着力解决我行在学习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学习推动过程中,坚持“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流程再造到位和操作执行到位,将整个学习推动工作分为宣传动员、学习培训、查摆问题、整改提高、总结交流和全面实施六个阶段,重点解决了部分信贷管理人员学习观念不适应、学习态度不端正、法规制度观念淡薄、工作职责不履行、工作作风不扎实、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与此同时,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各个阶段出现的相关问题,并以深入贯彻落实“贷款新规”为契机,全力推进和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以此引领全行实现科学持续发展。根据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做好“贷款新规”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全行推动工作的阶段性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为加强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学习贯彻落实,自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颁布生效后,我行领导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2010年3月初,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学习推动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行长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明确要求在整个学习推进工作阶段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学思结合,认识到位。在组织学习中引导全行员工精学、深思、细研,提高对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认识;二是学行结合,工作到位。把开展贷款新规理论知识学习与各项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敦促信贷管理人员把“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具体要求贯穿到实际操作之中;三是内外结合,宣传到位。利用省银监局和省联社视频培训的机会,组织机关干部和支行客户经理参加培训等方式,向全体员工进行深入宣传,力求让贷款新规知识达到普及;四是查纠结合,落实到位。针对银监局和省联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开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自查自纠活动,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五是学用结合,服务到位。把执行贷款新规与规范贷款操作行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贷款评级授信流程,在提高信贷服务水平的同时,争取广大客户的支持与理解,将贷款新规作为有效拓展业务,培植优质客户的“法宝”。为贯彻贷款新规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制定实施意见,促进培训宣导到位

在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的同时,多次召开中层管理人员会议和各级管理人员参加的学习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动员大会,对全行个岗位人员学习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进行了广泛动员,讨论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意见》,强调了学习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为了使全行信贷从业人员和广大客户了解贷款新规,增强执行贷款新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行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一是层层开展培训。新规实施后,在银监局和省联社视频培训的基础上,又集中组织了六期大规模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

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培训对象达到540多人次。二是“一把手”带头讲第一课。董事长王玉翔带头对贷款新规出台的背景、意义和主要规定进行了宣讲,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活动。各支行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设立宣传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组织客户推介会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学习活动。同时,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将《解读贷款新规》读本,分发到每个信贷管理人员手中,并利用班前班后和业余时间专门组织学习,做到“一行一个学习小组、一周一次集中学习、一人一本学习笔记、一项一套整改方案”。确保了各阶段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三、规范执行载体,促进技术支撑到位

按照贷款新规的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对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和2011年2月底前已经使用的5326份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是依照省联社颁布的《甘肃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等七项新制度的要求,对原有的6个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操作流程进行了修改完善。二是从2011年3月起,停用了旧版合同文本等资料,启用了省联社统一印制的新版合同文本和相关资料。三是按照贷款新规规定的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个人贷款三类贷款品种的具体要求,新增了《借款资金委托支付协议》、《提款申请书》等协议类文本,增加诚信承诺、提款条件、受托支付、账户监管、财务指标约束、贷后管理等条款。

四、落实四项管理,促进操作执行到位

提高制度执行力是贯彻落实贷款新规的核心。一是加强支付审核管理,合行设立了4个独立的贷前审查岗,在48个营业网点设立了88个放款执行岗。对流动资金贷款、固

定资产贷款、个人贷款均确定了受托支付的标准。为降低受托支付对客户用款的影响,还尽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推出了“贷款资金支付限时服务承诺制”,自主支付的贷款资金划转不超过1小时,受托支付的贷款资金划转不超过1个工作日,降低了受托支付对客户用款的影响。二是加强流动资金需求测算管理。市场发展部将银监会提供的18道流动资金需求测算步骤在Excel中进行公式设臵,只需输入13个企业财务数据就能得出资金需求结果,大大节省了办贷时间。截止今年6月末,全辖共结欠流动资金贷款427笔,其中落实贷款需求量测算的有121笔,占28.3%(自然人流动资金贷款没有建立流动资金测算表)。三是加强个人贷款“面谈面签”制度。贷款新规正式出台后,根据个人贷款的面谈面签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操作规程,规定了当面核验客户身份、双人见客谈话、当面签订合同、做好谈话记录等具体的措施。今年1-6月,全辖共发放个人贷款25306笔,均按要求落实了“面谈面签”制度。四是根据甘肃银监局《关于规范三类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甘银监办发[2011]52号)和省联社《转发关于三类贷款还款方式自查的通知》(甘信联发[2011]167号)文件精神,对2010年末有余额的18837笔, 79801万元三类贷款结欠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对到期日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贷款,均与借款人协商,重新签订了贷款偿还协议。五是修订补正了三类贷款和三类贷款合同,对2010年底结欠的18837笔,7.98亿元三类贷款合同进行了修订补正,修订补正合同份数及金额全部达到了100%。六是加强对三类贷款受托支付管理。今年1-6月,全辖共发放三类贷款121笔,2.92亿元,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走款比例,累计发放的三类贷款的受托支付金额与累计

三类贷款金额的比例达到了56%;发放三类贷款的受托支付金额与累计发放三类贷款按贷款新规要求应受托支付金额的比例达到了89%。七是加强贷后管理。按照贷款新规的要求,对贷后职责划分、信息收集、用途监管、风险预警与处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规范。六是明确规定农村网点客户经理对包干片的信用贷款每年至少入户检查一次,对其他20万元(不含)以下的贷款每季度至少入户检查一次,20万元(含)以上的贷款每月至少入户检查一次;城区网点客户经理对50万元以下的贷款按季至少检查一次,50万元以上的按月至少检查一次;支行行长、分理处负责人按季对20万元(含)以上贷款至少入户检查一次;对100万元(含)以上的贷款每月至少入户检查一次;风险管理部按季对50万元以上贷款至少入户检查一次。分管领导按季对500万元(含)以上贷款至少入户检查一次,并督促市场发展部和风险管理部抓好落实,切实强化贷后管理。

五、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小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欠规范、经营管理欠规划、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严格按照流动资金需求量的测算数值掌握贷款额度。同时,小企业大量存在现金交易和现货交易,如果严格按照新规要求其提供实贷实付的交易资料,会导致小企业提供虚假合同文本、银行收存大量假档案的情况,这将与“实贷实付”制度的初衷相悖。

(二)对受托支付的金额限定不科学,采用自主支付方式的个人贷款资金难以核查贷款用途是否符合约定用途。在执行贷款新规中,客户贷款用途可能不符合相关要求,达不到规定的指标要求和授信额度,受托支付难以落实;受托支付因借款人交易对手原因(如账户、户名有误)退款,导致

资金在受托支付账户停留时间过长;农村合作银行有时因结算渠道受限导致受托支付无法执行。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普遍不规范,信息不对称,按照贷款新规要求,中小企业会被信贷门槛拒之门外。同时,传统的经营模式及岗位设臵目前难以适应贷款新规的有关业务流程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工作进度。

(四)政策传导和社会公共宣传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执行环境,广大客户对贷款新规保护其利益的好处认识不足,执行贷款新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

(五)客观上会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和贷款资金的管理,减少综合收益、派生存款和利息收入,产生新的贷款风险;加之一笔授信可能需要几次甚至十几次提款,无形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村合作银行的操作成本,并会影响来之不易的银企关系 。

(六)对于贷款新规的执行,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组织构架、操作规程、信息系统、合同文本的修正与建设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理念更新、产品创新、管理转型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六、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贷款新规是科学的贷款管理制度,是防风险、调结构的利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贷款新规的要求,及时调整新经营思路,及时组织辖内员工进行再培训再学习,继续组织开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学习贯彻活动,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经验,共同梳理业务流程,从贷款发放、账户开立、授信审批、支付审核、资金划转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着重解决执行贷款新规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与《项目贷

款融资指引》的关系、《个贷办法》中的面谈面签制度、《流贷办法》中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在支付管理中哪些情况适用于自主支付,哪些情况适用于受托支付等等。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增强按规操作的自觉性,确保贷款新规逐步推行取得成效。切实做到:一是坚持“实用实贷”和“实贷实付”的原则,细化受理与调查环节,确保大额贷款资金按照监管办法要求进行支付,最大程度地发挥支付审核对贷款资金流向的控制功能,控制贷款资金流向,防止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或挪作他用,力争辖内新增贷款按贷款新规走款比重在2011年6月末全部达到80%以上,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二是把严格执行贷款新规与信贷领域的案件防控相结合,把落实贷款新规作为加强信贷业务内控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细化风险评价与审批环节,通过诚恳地向客户、企业宣讲新规、详细介绍农信社内部规定、提高发放和支付审核时效等措施,取得客户支持,加强客户关系,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三是细化合同签订环节。着重细化支付、借款人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配合客户经理进行贷款支付管理和贷后管理相关检查。四是细化发放和支付环节。在贷款支付时,先确认借款人满足了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再根据借款人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和受托支付金额,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五是细化贷后管理环节。包括贷后检查、风险监测与预警、本息回收、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不良信贷资产的管理、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内容。通过定期不定期现场与非现场的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情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六是不断加强“三个办

法一个指引”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全社会知道银监会出台的贷款新规是银行有效防范信贷业务风险,是保护贷户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

在贷款新规推进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本着风险早期暴露、审慎经营、科学负担三大原则,在办理贷款业务时,科学考量三类贷款的现金流、行业、项目类别、地区、项目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三类贷款的建设期、达产期、还贷期和总贷款期限。在贷后管理中应综合运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控两种手段,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提高分期还款方式管理的整体效能。提高贷后跟踪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借助贷后检查分析,深挖、查清分期还款方式无法落实的问题;根据借款人的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变化等因素合理确定贷后检查的频度、深度和广度,实现差别监管。在贷后检查面,要按照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框架要求,制定三类贷款风险管理规划,以常规性、延续性检查为主,尽量减少临时性、突击性检查。制定统一的分期还款方式检查工作制度与操作细则,实现现场检查立项、准备、现场操作、处理各步骤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检查质量和分期还款方式的权威。充分利用贷后检查成果,分析梳理分期还款方式各个环节上的风险因素,形成完整、系统的贷后检查程序,减少管理差错,提高管理效率。在分期还款方式监控方面,要建立高效的分期还款方式监控网络,提高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频度和精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并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为实时、动态、全面、持续的分期还款方式管理奠定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分期

还款方式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终端联网,实现分期还款方式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三类贷款分期还款方式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上一篇:点亮理想之灯范文下一篇:党建能力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