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孩子的生命教育

2023-03-08

第一篇:台湾对孩子的生命教育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王学风

http:// 2002-03-05 14:17:32 《教育评论》

20世纪末,台湾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台湾中小学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尚未实施生命教育的大陆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目前,台湾小学还未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有的学校在“道德与健康”课中讲授,有的学校设置综合课进行生命教育。不论哪种形式,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由教师首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具体包括“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挑战”、“科技与生命”、“生命的尊严”等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各种课外活动来完成。在“温馨你我他”的教学单元中,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关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台湾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表一:台湾晓明女中“生命教育课”的内容

资料来源:林治平主编:《中原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台湾)宇宙光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因而,台湾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全方位的。

生命教育课。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目前,台湾中学均设有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并规定了课时,有专门的生命教育教师。如台中市的晓明女中从1998年起,将原来的“伦理教育课”改为“生命教育课”,每周两节,并有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为开设生命教育课,晓明女中还专门培训了一批生命教育师资。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的难度。

综合课。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课无疑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但由于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美育的交叉关系,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重叠。另外,也不利于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容易使非生命教育课教师忽略其推行生命教育的责任。综合课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料,形成合力。所谓综合课,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如“生存教育”、“生命美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跨学科课题(如德育、环境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目前,台湾各小学基本上采取综合课的形式进行生命教育。

渗透式。所谓渗透式,是指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它活动中实施。主要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内容广泛,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目讲授生命教育知识,可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增强生命教育效果。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所以,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科

教学及课外活动进行。此外,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学校、家庭、课外活动中心、社会机构、政府机构等部门,应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综合体。上述三种途径各有利弊。台湾中小学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善于把渗透式与独立设科或综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 教育当局重视生命教育的实施

1997年,台湾“教育部”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有成的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并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于1998在全台湾地区各国中(相当于大陆的初中)实施,高中则于第二学期实施。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台湾“教育部”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并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由台湾各级学校推动生命教育。这项生命教育计划将实施4年,以高中及国中学生为优先对象,逐年推广到小学及大学。此外,台湾“教育部”也计划在40所国中及10所高中设置生命教育中心。

2.强调实践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台湾中小学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主要是在参加台大医院的活动中进行的。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

3.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

台湾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之初,就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在重视教材编写的同时,也加强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因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育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台湾“教育部”的做法是,把中小学中教授与生命教育有关科目,如生物、健康与道德、生活伦理等科目的教师,及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生命教育培训。为此,制订了生命教育教师手册,供教师们学习。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是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4.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

短短几年间,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这与台湾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科研是分不开的。台湾教育当局十分重视生命教育的研究,专门成立了“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负责研究如何推动生命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同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负责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研制生命教育教材。以台湾的高雄市为例,1998年教育当局就召集有关生死学、安宁照护、失落与悲伤、死亡教育等方面的学者、研究者与中小学校长、主任,以及教育局相关官员等,研商编印提供给教师有关从死亡省思生命的手

册。生命教育实施后,有些学者还致力于生命教育实施现况之调查研究,如张淑美做的“台湾省与高雄市中等学校教师对生命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晓明女中钱永镇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评估调查报告”。这些研究,都推动了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

生命、生死问题应是和人类共存的,生命教育也应是历久弥新的教育,有必要尽快在大陆地区推行、开展和实施。

第二篇:《生命教育》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生命教育》

班级:AP10054班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上课时间:2011--2012年第一学期13-18周 所选话题:

1、生命的孕育(2011年11月21日)

2、善待生命(2011年12月12日)

3、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2011年12月19日)

《生命教育》

标题一:生命的孕育(2011年11月21日)

很高兴能选中《生命教育》这门有趣、充满活力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孕育。

生命的孕育,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开始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经过不断地吸取养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就开始慢慢地勃发,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或是繁花似锦。常常感叹于生命的神奇与美丽。看着身边可爱的宝贝,也常常忍不住幻想将来老婆孕育宝贝的那一段美丽而充满期盼的幸福时光。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上课时,高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生命的来源,播放了生命孕育视频的整个过程,以及女人希望自己能体验怀上宝宝的幸福感。

此时我便想起生活的种种困难。生命的孕育就像一杯苦酒,饮了,便是寂寞、无奈的愁绪和不甘失败的奋斗。它必须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沁人心脾的佳酿。因为生活其实是终生的跋涉,终生的追求。别得意于自己的一帆风顺。笑过之后就必须背起行囊,因为前方还有另一个遥远的目标等待你去孕育、跋涉。别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感到惋惜。不必悲观,因为你正在孕育新的奇迹。有一天,你会站在成功的颠峰,一览众山小。别悲伤地浪费你的青春。请从现在起孕育生命,因为青春不是一个时期,而是一种心境。二八芳龄有之,八十老人也有。别埋怨挫折太多。苦过之后就必须上路,因为前方已为你孕育了胜利的曙光,勇敢地走下去,你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标题二:善待生命,善待身体(2011年12月12日)

活着的时候能时刻想着“我还活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便是善待生命。

《生命教育》

人生来世上是偶然的,而走向死亡是必然的。谁都知道生命是宝贵的,但很少有人懂得善待生命、服务生命。

大地春来,万物峥嵘,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活力。这激情涌动的时节,有谁不去享受这人间时光的美丽。 健康是生命中的绿色;健康是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健康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健康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只有失去健康的人才懂得健康的重要。

由此让我想起现在大学生活。特别是冬天,当太阳透过玻璃窗晒进宿舍时,很多同学都还躲在被窝里舍不得起床,早餐也不用吃。长期以往,也许会导致胃病。大家总是习惯性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头痛,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洗头没有吹干头发引起的?手脚突然有点麻痹,可能是一直以来喝酒过量导致的?而身体肥胖有没有想过是因为自己一直吃太多含脂肪较高的食品又不锻炼?对于各种疾病,我们多少都有些讳疾忌医的心理,就像躲着鬼一样躲着病,就希望他永远不来临,像鸵鸟一样不问不闻。而当一旦自己或者亲人朋友身体出现问题时就显得惶恐不安。

善待生命,善待身体。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如果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过度,那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自己,对辛苦养育你的父母、对时刻关心你的亲戚朋友的一种不负责。人生短暂,健康时要懂得珍惜,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才倍加珍惜,生命需要用真心演绎,需要尽全力走好每一步,需要用心呵护,切不能为一时的美色之欢、一时的酒肉穿肠而贪婪,忘掉了患病的潜在,病情恶化的祸根。保重身体宁要一生清贫,不贪图一时富贵,这才是做人之悟性。

医学专家在痛惜人类挥霍生命,糟蹋健康的同时,大声向社会疾呼: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入手,活出健康的幸福的人生!

标题三: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2011年12月19日) 生死是命顺自然,人生总要有起点,也有终点。人生苦短多磨难,有苦有乐也有甜,时光美丽失无返,倍要珍惜每一天。因为生命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值得我们用心去领悟,感悟生命的每一次美,记住生命中的每一次快乐。

无论病魔怎么折磨你,我们也要与命运抗争,战胜了自我,战胜了生命,要有活着的勇气。因为,上帝只赋予我们一次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生命又是如此的顽强。我们用生命唱着一支一支永远的山歌,这也是我们因为激情而萌生了活力,有了活力就要承载生命。生命也会老去,生命的消逝和岁月的流逝一样,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有谁能留住岁月的脚步?又有谁能掌控生命的长短?我珍惜生命的存在。既然活着,就要尽量去诠释出她的真正意义,为别人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服务!

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成年的稳健,老年的不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

《生命教育》

增长,那些幻化的浮躁渐渐远去,心境更趋于平静,更加淡漠了凡尘的纷扰,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

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曲生命的辉煌,更不能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知足常乐,善待生命,快乐的享受每一天,让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曾经喜过悲过,欢过苦过,笑过泪过,情过欲过。

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当我们快要离开人世间,去另一个属于我们的天堂时,不要忘了要为人间留点自己仍有用的东西,为其他人带来光明,也让我们的生命能在另一个生命上得以延续。

生死当如歌,视死当如归。人生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可谓短暂的一瞬。权势是过眼云烟,金钱乃身外之物。对生命的感恩,只有抱着一颗常人的平常之心,去看待生命,去珍惜生命,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感受生命,珍爱生命,生命之花盛放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对本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这7周的学习时间,让同学们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高老师您的讲课方式经常给大家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关于生命的热点问题,这毫无疑问深受大家的喜爱,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感悟出大学生活的真谛。不过我觉得上课时不应该把教室的灯光都关掉,可以开着后面的几盏灯。因为长时间关着灯上课、看着多媒体屏幕会使学生的眼睛越来越近视。希望经过高老师这一学期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精彩。

最后,真心地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以及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方面的进步,老师您大女儿的病能够在奇迹中康复!

第三篇: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模版]

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

這個題目全名叫做“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題目有點長,但它道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搞國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個題目很大,不大好講,我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切進去,從三個角度來談。第一個角度是從我個人的傳承來談,第二個角度是從儒家心法的基本原則來展開,第三個角度是從《大學》的三綱八目來談。

一.從個人的傳承角度談國學教育

先講第一個角度,從傳承角度來談。首先要說的是,我的傳承是被選擇的,因為我出自曾氏家族,慶字輩,曾子的第75代裔孫,這個身份沒法選擇,生出來就這樣。另外一個就是變成家族裏儒家心法的傳人,也是被選擇的,家族前輩認為你孺子可教,慢慢就把你帶上了。不是說你想學,他就會教你,而是他想要你學,然後設了一些方法,把你套進去,後來你發現,哦,原來是這個啊。所以說我是被選擇的。另外,我還喜歡搞整體觀研究,這個是我自己選擇的。因此我現在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儒家心法,我是被選擇的;另外一個是整體觀,是我選擇的。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國學傳承的路子有三步:家教,師傳,自悟。

1.關於家教

其中第一步的家教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我成長在一個比較大的家族裏面,我在廣州出生,老家是梅州興寧,客家人,我們整個村落都姓曾,都有血緣關係,這個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族裏自然要受到一些傳統文化的薰陶。曾氏家族裏面有個宗聖祖訓,宗聖就是曾子,他是孔子的學生,祖訓裏面寫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宗聖祖訓有十六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吾身,道傳一貫。”從小就受到這個祖訓的薰陶。

先說“孝悌忠信”,孝就是要求孩子孝順長輩,不僅僅是父母,比你輩份高的都要孝順。悌是要聽兄長的話,那時候我在家族裏是比較小的一個,只要別人年紀比你大,你就要服從他。當然這是指小的時候,大了有時候就不服從了,但烙印還在,到現在還是這樣,家裏面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問大哥,然後輪到二哥,最後才輪到我發言,不存在好不好的問題,只是習慣而已。

有一次大嫂問我:“你們怎麼這麼奇怪,明明你大哥說得不對,為什麼不反對呀?”我想了一下,覺得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我印象中大伯父有時候也說的不對,連我這個晚輩都能看得出來,但我父親就是不吭聲,慢慢我也成這樣了。在這樣一個大氛圍裏面,長輩雖然沒有明著叫你孝悌,但言傳身教的結果是自然而然了,這就是家教的一部分。後來接觸一些朋友,他們比較強調忠和信,其實儒家的家教是從孝悌進去的,《論語》裏面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意思是說在家裏孝悌,卻在外面犯上作亂,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就是說孝悌是忠信的基礎,移孝作忠嘛。

第二個是關於“禮義廉恥”。近年傳統文化復興,大家對禮說得比較多,要恢復很多禮儀,比如見面禮、婚禮、冠禮等,這是禮的一部分。我個人理解,禮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秩序,對人也好幹事情也好都要講秩序,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禮儀,幹事情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都有一定的秩序,這個秩序是禮的重要內容。當然,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恭敬,你行禮的時候要恭敬,恭敬不僅指人外在的容貌舉止,而且與內心有關,《周易》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說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發內心的真誠,內外是一致的。如果僅僅有外面的形式,就可能導致虛偽。比如外表對人很恭敬,一轉頭卻罵娘,這是不應該的。如果你真正尊敬這個人,轉過頭去就不會說他的壞話,不僅不說,內心就沒這麼想,這才是真正的有禮,相反就叫無禮。它要求內外要合一,這與《大學》裏面提到的慎獨功夫有關,慎獨有行為慎獨,言語慎獨,心意慎獨,一層層的進去,它是這樣來強調禮的。

祖訓裏面第三句是“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現在成了一句成語,它原來出自《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求每天從三個方面來反省自己:謀忠,交信,傳習,這是《論語》三省,後來還有《大學》三省,就是從讀書、修身、處事三個方面來反省。要求每天寫日記,有事沒事都得寫,寫什麼呢?開始是讓你記錄事情,後來是讓你反省事情裏面的對與錯,錯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對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不一定每天反省三次,反省的東西也不一定是三樣,它是循序漸進的,但是每天睡覺以前,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後把它寫下來是必須的。長輩未必看你寫的東西,他是要求你自己寫自己看,自己看看反省過的東西有沒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過,那就很好。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過三,曾氏家族很強調這個三,一件事不要重複超過三次,超過三次就認為你沒有用心。

家訓裏面最後一句是“道傳一貫”。這個一貫也出自《論語》,《論語·裏仁篇》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說法,一貫是指忠恕。怎麼理解忠恕呢?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釋是“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意思是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推己及人就是恕,恕的另一種說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關於忠恕的基本理解,進一步可以理解為裏外一致,裏外一致的實質是心一致。

具體到恕來說,自己裏面有的東西才要求別人有,如果自己裏面沒有,就沒有資格要求別人有,它是裏外合一的東西。恕怎麼去做呢?起步的時候要求不奪人所好,不強人所難。大家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不難理解,那該怎麼去做呢?就是人家喜歡的東西,你別去爭搶;人家做不到的東西,不要強迫人家去做。這就是恕,很落地的。小時候前輩就說這些東西,說完了就讓你去做,他要求的東西都能夠落地,不落地的東西是成不了家訓。

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家族裏面,就會打下相應的烙印。以前沒有注意到這種薰陶有多大的意義,認為大家都差不多,後來長大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接觸,發現這些家教很有意義,小時候形成的東西就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了。比如有序,幹事情的時候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第三步,有了這個概念就會倒回來做。小時候一進房子的門,鞋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走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在那裏取回鞋子。到前輩家裏,什麼書都可以看,但有一個要求,看完以後要放回原處。玩東西也是這樣,如果玩完以後不收拾好放回原處,下一次就可能玩不著了。他是要培養你一種秩序感,這就是一種禮,慢慢你就形成一種習慣,《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先後、始終的秩序沒有建立起來,孩子就會沒有規矩,長大後幹事情就不容易成功。因此可以說傳統家教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以上是關於家教。

2.關於師傳

我出生在廣州,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回老家過年,沒有家人陪伴,就一個人回去。過年的時候看見祠堂邊上有一幅對聯,那是在文革期間,但對聯的內容不是革命口號,而是寫著“春回東亞,派衍南豐。”我看了以後就問:“派衍南豐”是什麼意思?周圍的人都說不知道,最後問到家族裏的一位前輩,他解釋說:我們這一支曾氏,來自江西南豐。我聽了很新奇:南豐?我們不是在興寧嗎?他說不是,我們的老祖宗是從江西南豐過來來的。小孩喜歡刨根問底:那南豐的老祖宗是從哪里來的?他說是江西廬陵,再往前就是山東南武。我覺得奇怪了:這個東西您是怎麼知道的?他說我們有家譜。我說我能看嗎?前輩就從櫃子裏面拿出一本東西讓我看。

這個時候我腦袋動了一下,看到家譜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不簡單,除了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外,好像還有一條線,不斷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著這根線過來的。這一下子興趣就起來了,我說我能抄嗎?前輩盯著我看了一下,點點頭。後來前輩就慢慢給我講一些東西,抄一些東西,還要背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與曾氏家族有關,與《大學》有關。

前輩教人的方法是一門深入,舉一反三,用的是三重門法。從頭到尾教的東西都是圍繞著《大學》來講的,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反反復複就是講《大學》,要過文字門,行事門,心意門,對應的是文法、行法、心法。前輩的教法體現了宗聖祖訓裏面說的“道傳一貫”,以一來貫通別的東西。前輩教完以後,吩咐了幾樣東西,其中一個是要到外面學一下佛家和道家的東西,主要是與修身有關的內容。另外一個是有機會要瞭解一下西方的東西,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他已經這樣要求了。這個前輩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叩不鳴,他平時說話不多,有問才有答,你不問他不會主動跟你說,除非是他決定要教的東西。

後來我就跟外面的一些前輩學道家和佛家的東西,到那個時候發現三重門法不僅僅是儒門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輩也在用,也強調一門深入,在某一段時間裏不主張甚至不允許你看別的東西,要求達到一定水準後才可以涉獵別的東西,給人感覺有點封閉。後來發現這樣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一般人的精力比較分散,做不到專注,做不到惟精惟一。怎樣才能把散亂的精力專注起來呢?前人往往從教法做起,三重門法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教法不意味著你一輩子就學一個經典,只是要求在一個階段專注一個經典,使它成為你的本,“本立而道生”。沒有這個本,就會飄來飄去,好像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精深,這種方法需要因人而異。以上說的是師傳。

3.關於自悟

不管是早期曾氏家族的前輩,還是後來家族外的前輩,都有一個特點,你問他問題,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往往會反問:你說呢?這跟三重門有關系,過文字門的時候有注解法,注解法先要自注,不管什麼問題,也不管你懂不懂,他都會先要你談自己的看法。開始我不習慣,心想我都沒看過這個東西,怎麼可能知道呢?如果我知道還需要找你嗎?老師說:人家告訴你的是人家的東西,如果你習慣了這種方式,你就只能過人家的門,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過自己的門。他希望你從心裏面出來一些東西,不要老依賴別人。

老師這樣教是希望學生以後能夠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按照《周易》的說法是“與時偕行”,用現在的說法是與時俱進,就是要跟著時代一塊走。一方面能夠繼承傳統的東西,另一方面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交流混化,然後有新的東西出來。如果沒有,這個傳統就會慢慢衰亡,因為時代變了。從清末開始,我們中華民族面臨的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下問題,而是東西方的問題,人家幾千支洋槍就把你從北京打到西安去了。因此有些東西必須得變,怎麼去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東西是本是基礎,然後需要融合新的東西,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就像經典裏說的,“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後來我跟一位前輩學整體觀,這個整體觀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它包括古典和現代兩部分,我發現古典整體觀裏面的原典,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比如《大學》就是一部關於個體與社會整體性的經典,其中的三綱八目是達到人群合一的原則和路徑。中國古典整體觀是一個大的體系,包括心身整體,人群整體,人天整體等內容。我認為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這些東西西方沒有,將來中國文化要影響世界,整體觀是必不可少的。

4.小結

從家教,到師傳,到自己的研究,我覺得國學教育對我生命成長的影響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了根,以為自己懂得很多,其實懂的東西都是外來的,最後就成會變成一個文化飄人。第二是發展,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個創新其實是一種新的融合。這對一個人是這樣,對一個團體、一種文化也需要這樣,這是我的感受。

二.從儒家心法的角度談國學教育

下麵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則來談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影響。儒家心法有一個修身原則,叫做小兒修安,少年修誠,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這個得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個得。

關於人的成長階段,現代醫學分得比較細,有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後期,然後是老年期。如果按照《黃帝內經》就分得比較簡單:生長壯老已,就五個,這個已是衰亡期。儒家心法說的也是五個時期,從年齡上來看,小兒是到什麼時候呢?是零歲到七歲,重點是要修安。少年時期是從八歲到十八歲,差不多涵蓋了我們現在義務教育那九年,過了這一年就可以行冠禮了。然後就是青年,是十九到三十五,中年是從三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而是六十五,搞修身的六十還是中年,六十五以後才進入老年,有的前輩劃的還要靠後,說八十歲以後才叫老年。

1.小兒修安

這個心法原則要求小兒修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這個階段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小兒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朱熹認為:“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按照前輩的說法,小兒修安一個是安詳,另外一個是安全。這個修安要處理什麼問題呢?處理的是人與物的關係,在小兒心裏,家長也是一個物,修安的的過程就是心身成長的過程。

先來說安詳,它要求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壓抑會產生情緒,儒家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中能不能順利地建立起來,關鍵在小兒階段的修安。小兒如果壓抑太多,情緒扭曲太大,後面的中就很難修。如果孩子的情緒偏了怎麼辦?就需要用對治法,比如孩子急躁了,就要用定靜來對治,如果早期的安修好了,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平和,不容易偏激。如何修安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導。平時儘量讓孩子自由發揮,發現問題就進行引導,給孩子講道理。如果孩子接受,就不要嘮叨;如果孩子不願意做,就問他為什麼,讓他把心裏的想法講出來,然後就行誘導,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要讓孩子感到壓抑和委屈,孩子就容易安詳。

修安的另一個內容是安全,要培養孩子行為上的安全感,這個很重要。傳統曾氏家族很強調人生安全,為什麼?因為曾氏家族重視兩個經典,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孝經》,《大學》強調修身,《孝經》強調孝順,《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受過這樣教育的人是不會輕易去冒險的,不會弄得自己青一塊紫一塊,怕父母擔心。

有一次去新西蘭旅遊,在南島去皇后鎮的路上有一個景點,它是世界第一個商業蹦極跳臺,從橋面往峽谷下麵跳,高度超過40米,有一些人掏錢綁腿往下跳,當時我也想跳,但最後還是沒有跳,因為感覺有危險,父母還在呢,不要說是生命危險,就是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知道都會很擔心很心疼,這就是不孝,不能幹這個。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孩子,現在的90後,00後缺的是什麼呢?缺的是動手的能力,不會跟物打交道,讓他煮個水泡個茶,手忙腳亂,容易燙著自己,動手能力差就會帶來不安全。我小的時候,大概

3、4歲吧,就自個洗小手絹,那個時候沒有紙巾,每個小孩都有個小手絹,得自個洗,父母不會給你洗。然後就是掃地,掃帚比人還高,就讓你掃,大人明知道你掃得不乾淨,但還是誇讚掃得不錯。等你掃完轉身去玩,大人還得掃一次。為什麼要這樣做?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大學》八目前兩目是“格物”和“致知”,培養小孩子跟物打交道的感覺,可以理解為一種“格物”“致知”。

《大學》不一定要等到了15歲以後才學,除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之外,有些東西可以放在小時候用的。比如說“格物致知”,前輩讓你幹事情,通常不會給你很詳細的吩咐,有時就不告訴你道理是什麼,只是讓你去做,等做了以後再來提問題,不要不“格物”就想“致知”。所以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自己動手,也許你幹出來的東西不怎麼樣,但他還是鼓勵。等你慢慢大了以後,他的要求就有點變化,變什麼呢?要有結果,小時候你幹的可能沒有結果,大了以後就要求有始有終。

記得小的時候要搞航海模型,那時候的航海模型比較土,動力是一根橡皮筋,攪攪攪,攪成一團然後一放,螺旋槳就會嘟嘟地轉起來,然後把小船放在水裏就可以走了。大人認為你要買材料沒有問題,但有一個要求,你的船最後要能動,不能說我弄不了,然後扔在一邊完事。這個要求也算是“格物”,培養你動手的能力,培養你跟物打交道的那個感覺,讓你知道什麼叫做成,就是成功的那個成。

有了這些以後,這個人就會比較安全,馬路什麼時候可以過,什麼時候不可以過,你會自己判斷。游泳的時候,水不是很深的時候你敢遊,大江大河你就不敢去,因為你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種感覺與你從小的格物有關系。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就容易出問題,現在有一些十幾、二十歲的人幹事情不知深淺,這不是有沒有冒險精神的問題,而是缺乏安全意識,這就有麻煩有危險,這與小時候缺乏修安有關。所以我贊成現在的孩子除了誦讀經典以外,還要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自己去幹,幹不成的時候再去指導,不要代替他,這是小兒修安,既要安詳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達到自控。

2.少年修誠

《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如果孩子變得不善了,那是受了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少年時期一方面要讓孩子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靈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誠。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調皮,但也比較誠實,那時候是文革期間,我們不喜歡學校裏的一位老師,因為他老罵我們,我和幾個同學就把幾塊玻璃碎片放在老師坐的凳子下麵,老師來上課一拉凳子,呯呯幾下把他嚇了一跳,然後我們就很高興,老師就很生氣:誰幹的?站起來!大家都不吭聲,攻守同盟,小時候就懂這個。老師一看硬的不行,就換一招軟的:我知道你們貪玩,沒關係,誰都有貪玩的時候,承認錯誤就是好孩子,老師不會責怪的。於是我就舉手,老師一看我臉一板:出去!那一堂課就罰站了。站在課室外面,我心裏很委屈:不是說不懲罰嗎,怎麼說話不算數呢?而那幫沒舉手的損友卻在裏面偷著樂。

回家後跟父親坦白,說這事首先是我不對,但老師也做得不對,他說話不算數。你不是說過曾子殺豬的故事,要我們做人要誠實,曾子為了誠連豬都殺了,為什麼我認錯了老師還要罰我?父親頓了一會兒說:那個老師可能沒有看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哈哈,這叫什麼道理,現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論語》裏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說法,父親是怕我經過這件事情後不尊重老師,所以就繞了一下,變成了父為師隱。

如果當時家長沒處理好,我就可能在這個老師的影響下學會撒謊,撒謊是為了逃避懲罰。那時候家裏對我的做法是,你只要講了就不懲罰,錯了沒關係,承認了就可以了。其實我小時候壞事幹得挺多的,數不過來,但受到的懲罰並不多,因為我能承認,當然你不能老認錯又老犯錯,認了以後還得有改的表現才行。

所以少年修誠要注意這一點,孩子錯了要指出來,可以給他一些壓力,但這個壓力要有一個限度,不能讓他為了逃避壓力而說謊。一旦孩子不誠實了,後面的事情就比較麻煩。關於這個我感受比較深,我小時候受的懲罰比較少,按我大哥的說法,我這人比較狡猾,什麼叫狡猾?就是做錯了就承認,承認了就沒什麼事了。他認為是狡猾,我認為是誠實,做錯了就承認唄,就算你不承認,事實已經存在,這是可以感覺到的東西。

通過修誠要達到什麼目的呢?是要建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讀小學的時候不自信,你會發現他後面的學習就會有問題。這個自信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我認為自信是給父母、長輩和老師帶出來的。記得小的時候,逢年過節父母就把我帶出去見親戚朋友,讓你跟大人行禮打招呼,根據不同的年齡和身份作出判斷,做對了就讚揚肯定。有人來家裏拜訪,就讓你端椅子遞茶水,客人就會誇獎說這個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學校也是這樣,有一位語文老師比較喜歡我,因為課堂提問的時候我會主動舉手回答,答對了他就馬上給以肯定,到後來當有幾個同學同時舉手的時候,他總是把我放到最後一個,就是當別人都答不上來的時候才讓我回答,這就給了我很大的自信,結果我就變成班裏語文最好的一個。

由此可見,小孩的自信是在跟別人打交道,通過別人的回饋建立起來的。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要擅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給予鼓勵和肯定。那麼修誠和自信有關系嗎?有,真誠是自信的基礎,反過來說,孩子不自信就會撒謊,它是緊密關聯的。

3.青年修正

修誠以後是修正,《周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一般的解釋是對小孩子要進行正確的教育,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夠到位,“蒙以養正”的實質是要培養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習慣和志向。到了青年階段這個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說的小兒修安階段,小兒對應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過程中修安;而少年修誠階段,少年對應的是人,這個人包括家人、同學和老師,是在跟固定的人群打交道的過程中修誠;接下來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對的是社會,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環境要比以前複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容易被各種東西所誘惑。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內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氣,就是要培養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子。青年人剛進入社會的時候誘惑很多,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要達到一個目標可以選擇很多路徑,這個時候路子一定要正,寧願腳踏實地走遠一些也不要抄近道,因為近道容易通到邪道上去。如果青年時期路子走得正,不貪快求多,雖然用的時間比別人長,但到中晚年的時候就不會有問題,就能夠善終。否則到了中晚年會吃力和後悔。按照以前的說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學之道”,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使自己成為利己、利人、利社會的君子。《論語》記載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立志要學“修己以安人”的大學問,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個內容是培養正氣,立大志本身就有利於培養“浩然之氣”,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行為端正,用行為、形體的端正來正心和養氣。以前家族裏有一個人,走路的時候很特別,總是一本正經,在家裏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走路的時候從來不東張西望,也不怕別人笑話。他父親不是軍人,搞不清楚他為什麼這樣走路,後來才知道他是修身的,煉的是心身相合,因為精神老要注意形體,因此走起路來就顯得一板一眼。其實孩子從小就應該注意形體端正,因為形氣神是一個整體,形體不正就會導致氣不正,氣不正就會導致心不正。

所以傳統蒙學經典都有這方面的內容,比如《弟子規》要求:“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看上去有點繁瑣,其實是有必要的,因為除了禮貌上的需要之外,它還有以形引氣,以形正心的作用。如果小時候就養成行為端莊的習慣,到了青年時期對修正就會很有幫助。修正的結果是什麼呢?是自立,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後是中年修明,《大學》開篇就提出要“明明德”,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修明一是要從事理上明,二是要從意識上明。

人到中年,家庭有了,社會閱歷也豐富了,會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現象,比如看到有的人投機取巧,已經買車買房子,而有的人刻苦耐勞,卻要天天擠公交,心裏會鬱悶,會有很多想法,容易產生情緒。這個時候需要從事理上去明,要明瞭一個人當下的處境,不僅跟他過去的作為有關,還跟他的家庭背景,所處的地域和時代有關,要把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加在一塊,從一個大的背景來考慮自己的處境,這樣就比較客觀,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又比如看中國的社會現狀,需要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待,縱的角度需要瞭解歷史,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幾千年曆史延續的結果;橫的角度是看近一百年來的國際環境,知道中國的現狀是國內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結果。如果能夠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問題,就接近於中,看問題就不容易偏激,不容易執著。這是一個層次的明,從事理上修明。

另一個層次的明是從意識上去修,這個明是要明瞭自己意識活動的本源在哪里,為什麼自己會產生這個想法。這是一個更為深入的層次,是真正的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就要求遇到問題的時候意識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諸己,通過自我反省回到意識活動的原點,去觀察把握自己的意識活動,從而獲得新的認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對的是自身和歷史,就像《舊唐書》所說的那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因此修明的結果是要達到自明,明瞭自身的處境,明瞭自己的使命,明瞭自己存在的意義。明瞭以後就不會杞人憂天,就不會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說的那樣:“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年修得

老年修得,這個只能從道理上簡單講一講,因為我自己就沒到老年,說多了就是胡扯。老年修得,是指變外得為內得,變舊得為新得,變有形之得為無形之得。

人到老年的時候,社會身份變了,生命活動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動放下外在的、舊的、有形的東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與利益無關,與名氣無關,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精神變得自如,以求看破得失,看破生死,從而達到孔子所說的“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簡單來說,老年要面對的是得失和生死的問題,修得是為了自主,最終目的是自主生死。

6.小結

從這個儒家五修原則來看,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呢?它的意義就在於提高一個人的生命活動水準,從一個自然的、帶有盲目性的人,逐步變為自控自覺的人,而且在有效控制自身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基礎上,去影響周圍的環境,使自身與環境融為一體。

三.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談國學教育

第三點,從《大學》的三綱八目來談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大學》是儒家四書之一,它的核心是三綱八目,三綱八目的內涵豐富,下麵我從修身的角度來談談看法。

1.三綱

先談三綱,《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三綱是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說的是什麼東西?簡單地來說是要往內走,往自己的精神境界走,但往內走不是最後的目的,往內以後還要往外,那就是“親民”,不管是早期的“親民”還是後來的“新民”,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以內為基礎,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是修內而達外,修己而安人。因此可以認為,《大學》的前兩綱說的是內和外的問題。

第三綱是“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意思?從心法的層面來看是指中,從社會的層面來看是指公。因此從“明明德”到“親民”再到“止於至善”,是一個從內到外,然後融通內外而達於中;是從個體到群體進而到社會,達到“天下為公”。從修身的角度來看,“至於至善”既是“明明德”、“親民”的進階,又是 “明明德”和“親民”的指導原則,三者本身是一個整體。

2.八目 再來談八目,《大學》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前人的說法,八目是實現三綱的步驟。如果說三綱給出了一個修內達外止於中的基本原則的話,那麼八目給出的就是三步兩階段的實施方案,其中“格物、致知”屬於知步,“誠意、正心、修身”屬於修步,“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用步,而知步和修步構成了內聖階段,行步構成了外王階段。因此八目是通過從內到外、從近到遠、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去實現內聖外王的。

具體來說,《大學》論說八目是從“明明德於天下”開始的,就是先要立一個大志,立一個大目標,然後,從大到小來尋找落腳點,然後再反過來從小做起,從“格物”開始,而“格物”是從自己身邊的東西做起,然後再往內走。為什麼“格物、致知”以後會導致“誠意、正心”,而不像西方近代科學那樣,走“格物、致知、再格物、再致知„„”的路子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它涉及到中國古人對心與身、心與物的認知,涉及到整體觀的內容,這個問題先擱在這裏,以後有機會再討論。

然後來看“誠意、正心、修身”,“修身”什麼意思?在《大學》裏“修身”是以“誠意、正心”為前提的,這個不難理解,但《大學》“修身”不僅僅需要修意識,還要用意識去駕馭身體,如果不能駕馭身體,就叫做“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大學》這段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以意馭形是基本含義。如果不能做到心身相合,人的功能就難以體現,雖然器官還在,卻如同行屍走肉,因此“修身”需要心身相合。

再來看“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的境界往外延展,從小家庭到大家族,再到諸侯國,最後到周朝的天下,使天下太平,古人是這麼講的。我們現在可以換一個角度,對於做企業的人來說,管理一個企業就類比於治理一個大家族,就是“齊家”;企業做大了上市,可以類比於“治國”;企業走出國門面向全球,可以類比於“平天下”。這是一種變通的說法,不管是在那一個領域,只要想做得出類拔萃,都有一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

3.小結

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來看國學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它讓人知道什麼是本什麼是末,本是內求修身,末是外求處事,本與末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基礎和運用的問題。對於先秦儒家來說,修身的目的是為了處事,修身的水準需要通過處事來檢驗,而處事又是修身的擴展和延伸,兩者是統一的。通過不斷地修身和處事,就能夠變小人成大人,所謂大人就是有公心的人。《禮記》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當內心越來越大,從家到國再到天下,能夠“止於至善”,就成其為大人了。這個大人不是心裏想的事多,而是心量大,能夠行善,能夠為公。

四.結語

最後來總結一下,今天講了三點。

第一點談的是我個人的傳承,從家教、師傳、自悟這條路徑來看,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國學教育讓你知道什麼是中國人?如何成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人的本質不在於國籍,不在於居住地,而在於文化認同,在於思維方式。從小的家教和師傳,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習慣,這個習慣打上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思維烙印。

第二點,從儒家心法的原則來看,傳統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夠把一個不自覺的人變成一個自覺自控的人。如果我們僅僅是用現代教學體系來培養孩子,掌握技巧、知識沒有問題,但對生命的理解,尤其是對自己的意識活動的認知和把握是不夠的。而人的主宰是精神,如果你不能有效的認知和把握自己的意識活動,就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說國學教育是不能忽視的。

第三點,從《大學》三綱八目的角度來看,通過國學教育能把我們從一個小人變為一個大人,這個小人不一定是貶義,它是相對於君子來說的。君子的特徵是遇到問題會反求諸己,以內求修身為本,然後修此而知彼,修內而達外,進而成為北宋大儒張載張子所說的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關於國學教育對生命成長的意義這個問題,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粵秀書院曾慶寧

第四篇:孝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明珠双语学校

李林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正是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实现中国梦必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文化的复兴。在回望中华民族强盛期的历史足迹中,我们不难发现支撑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一块重要基石—孝道。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必须从小学生开始在中华民族重视汲取和崇尚先祖们所创立的孝道。

【关键词】 孝心教育 落实践行 立志报国

现在提倡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孩子便成了家中的宝贝、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一些家长的爱导致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只要求父母长辈给予,不懂得感恩报恩,孝心教育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淡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在孝,孝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孝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权衡的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传统道德教育正好能让他们找到权衡自己言行的标准,让他们变成尊敬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人。高尚道德的形成,需要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只有培养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提高个人修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他人、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希望从我国传统美德“孝”字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通过 “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古训的教育,使学生体验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知道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学生由心灵深处产生的对父母的体贴、孝敬,从养父母之心开始,自觉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教育学生把对家庭的孝和对同学的关爱、对社会的关

1

爱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能爱父母、爱同学,然后知道爱家乡、爱祖国。通过孝心教育让学生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情感,最后变成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孝敬和孝顺,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和对社会有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时代的孩子们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落实孝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践行,因为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人手,从小引导学习"孝言孝举"。"孝言"有: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等。"孝举"有: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孝心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教育他们怎样孝敬父母长辈。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很多学生都是愿意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指点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我校每月假给学生布置的孝心作业,从日常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如:给爷爷奶奶说句祝福的话,温暖他们的心;为爷爷奶奶一起做一件家务事,如倒垃圾、洗菜等,让他们开心;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捏捏肩;为奶奶梳一次头,给爷爷洗一次脚等等。通过电话回访或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月假期间对孝心作业的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在班级评出“孝星少年”,由学校统一表彰颁奖。

孝心教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使学生的孝心、善心、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思想逐步得到升华,并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极力支持和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在家更懂事了,会懂得体谅父母了。“孝心”活动远没有结束,仍在继续深入开展。过不了多久,人人都将是班级“孝星少年”,孩子们会将“孝心”化为“孝行”,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大全集》 《弟子规》 [2].《习总书记在山东讲话精神》

第五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论文

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 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 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三、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有学者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

四、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教育方式上,家长应对孩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很理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家长应多与教师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上一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精选下一篇:特殊教育教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