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思考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选择与思考范文

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思考(陆广地)

“话成就,谋发展”理论座谈会征文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述评

——对宿迁科学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

陆广地

(宿迁经贸学院,223600,江苏沭阳)

[提要] 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欠发达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路径;综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宿迁是欠发达地区之一,如何实现跨跃式发展?笔者认为宿迁需要依据当前经济实情、经济发展要素的展开、外部资源调用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空间拓展,将自己纳入到相关经济圈总体发展中,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快车道。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各地所探寻的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宿迁的发展有所启发。

1. 影响宿迁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一,经济区位优势不明显,区域经济容量小、市场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地理区位条件决定了经济容量,市场范围只能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第二,经济发展速度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短期内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的难度较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区域差异政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区域经济条件造成的结果。

第三,基础设施、基础条件未从根本上改善,而消除这一主要瓶颈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第四,优势产业不明显,所依靠的资源优势产业都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产业,从而形成主导产业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

2.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2.1 以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深加工系列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基地建设,必须在对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根据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采取适合的组织方式,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规模化开发、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更多更优的产品,满足龙头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通过产业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根据适地布局、技术先行、集中生产、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优先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水平较高、能集中连片的区域。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因“市”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重点是做好一些紧俏产品文章,打造一批知名绿色品牌,建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影视城基地的旅游开发,努力把汉文化项羽、虞美人故乡开发为集影视制作、生态观光、滨海休闲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休闲旅游区。

2)加速发展龙头企业

更优的产品, 满足龙头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通过产业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抗风险 能力,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根据适地布局、技术先行、集中生 产、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优先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水平较 高、能集中连片的区域。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因“市”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无 公害农产品基地,重点是做好一些紧俏产品文章,打造一批知名绿色品牌,建成各具特色的 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影视城基地的旅游开发,努力把汉文化项羽、虞美人故乡开发为 集影视制作、生态观光、滨海休闲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休闲旅游区。 2)加速发展龙头企业

1

“话成就,谋发展”理论座谈会征文 话成就,谋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是指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 规模较大、 辐射带动作用 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 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利益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 流通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龙头企业不仅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 还是联结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对生产具有导向功能; 不仅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提 供重要的扶持和服务,还能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还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系列开发、转化 增值的主体。因此,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就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3)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产业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统一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宽松的环境,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广阔的 空间和便利。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要强化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化服务功能, 帮助农户和企业了解信息,把握商机,提高企业和农户驾驭市场的能力;二要充分发挥服务 性企业在市场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金融服务企业、技术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要为龙 头企业和专业农户提供产前、 产中和产后服务; 三要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化服务中的积极作 用, 大力发展“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体系; 四要积极发展农民产业协 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使之成为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能维护农民利益,又具有自 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2.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当前,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关键。通过信 息化改

造,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整个经济系统在生产、经营、市场、 技术、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立足高起点,实施 跨越式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尽快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1)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是信息网络,有了信息网络 才能进行信息的迅速生产和流通, 才能大规模及时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现在发达地区与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与二者对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条件及能力有着直接的关 系。 2)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具有自动化和数字化等功能,用信息化改造 传统产业能够实现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3)依托信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信息产业的兴起,意味着一批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的产生和部分传统产业的衰落,引发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替。欠发达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采 用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升级、 管理改善, 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4)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以创新体制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体制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 2.3 以创新体制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1)技术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率先发 展的国家或地区成熟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 与自身的优势条件相结合, 增加先进科学 技术要素在各个环节上的贡献份额,以局部产品为突破口,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整个企业、行 业乃至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长期处于低产出、低效益、 低积累的低水平恶性循环之中, 大大限制了政府对本地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基础设施、 生态环 境的建设,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利于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诸要素(如人才、资金、技 术、项目等)的自由流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以深化改革为 先导, 以扩大对内、 对外开放为突破口, 以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 以工业园和集聚点为基地, 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激活科技资源存量;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人才、项目、技术和 资金, 根据“有所为、 有所为”的方针, 围绕山海优势资源的研究开发, 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2

“话成就,谋发展”理论座谈会征文 话成就,谋发展”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2)制度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制度创新是指能够使创新主体

获得追加利益的 现存社会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 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 我们认 为,欠发达地区制度创新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在区域规划、产 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区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跨 越式发展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比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因此,政府 职能的转变应着力解决如下问题:(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塑造多元化的市 场竞争主体;(2)破除各种垄断和制度性进入壁垒,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3)建立有 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4)建立支持区域开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解除政府的各种 不必要的束缚,充分保障人们的择业、消费、交易、生产、投资、居住等权力。总之,一个 自由、公平的市场制度的建立,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开发的重要条件。 3)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 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引进,对欠发 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一要加大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力度,必须尽快消 除人才流动的壁垒,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 制,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用的用 人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为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对宿迁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3.对宿迁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落实科学发展观, (1)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 律,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能否抓住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是欠发 达地区能否跨越的关键。 只有不失时机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在更快更好地推进中 实现跨越。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本在于始终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 大力培育具有资 源优势、经济基础、市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做大经济“蛋糕”,奠定科学发展的基 础。 推进改革开放, (3)推进改革开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开放引进是发展的条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欠发达地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基本途径。为此,我们一是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要改变城乡二 元分治的传统体制, 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和投资体制, 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 推进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要把新型工业化、特色城 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引导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乡 镇民营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城镇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创业, 城镇基础设施向农 村延伸,城镇文化教育科技等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完善加快欠发达乡镇发展的各项政策。 (4)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完善加快欠发达乡镇发展的各项政策。 一是在地区产业布局推进计划中,对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各类专 项资金等领域给予重点关注和尽可能的支持, 尽快改善欠发达乡镇的发展环境。 二是在“十 一五”规划编制进程中, 除市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欠发达乡镇要给予重点关注 外,市级专项规划和县级各类规划对此也应高度重视,充分用好“规划机遇期”。 改进对欠发达乡镇发展扶持方式, (5)改进对欠发达乡镇发展扶持方式,拓宽扶持领域和途径 拓宽扶持范围,将统筹城乡建设、欠发达乡镇村干部报酬、农民饮用水工程、特色农产 品基地建设、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等列入政策扶持范围; 充分考虑欠发达乡镇基础条件较差的 实际,对欠发达乡镇城镇基础设施、水利、交通、电力、教育、卫生等重点项目,适当降低

3

“话成就,谋发展”理论座谈会征文 话成就,谋发展”

准入“门槛”,或设立欠发达地区发展专项资金,提高项目补助标准;适当降低投资项目地 方配套资金比例,保障欠发达乡镇有更多项目能享受到市重点项目的倾斜支持。 逐步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 (6)逐步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当地后顾之忧 以人均 GDP、人均财政收入等为依据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的财政转 移支付制度;在市级财力允许的限度内,加大市级财政向欠发达乡镇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专项拨款,缓解欠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求 矛盾;加大社会保障资金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完善对欠发达乡镇的反哺机制, (7)建立完善对欠发达乡镇的反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力量作贡献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对我镇欠发达地区的反哺, 鼓励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居 民、社会项目提供各类捐赠;在落实用地、信贷抵押、税费优惠基

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 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鼓励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与我镇欠发达村落结对扶贫,为其提供教育 资金、就业培训等服务,相应地政府提供一定的道义宣传、税费减免等措施。 (8)经济发展宜高位取势 在农业、低级工业、高级工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产业这一从低到高的产业层次中,宿 迁的产业选择可以是选择工业转移过来的低级工业, 但在现在有这个机会的时候, 更应该选 择信息产业这一高层产业,采用高位取势的方式发展经济。 而苏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与科技力量的比例非常失调, 使科技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进步能力 较低,表现在仿冒能力强,产品档次低,产品质量低。所以机电的科技人才急缺。另外,中 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同样急需管理人才。但科技人才直接进入企业,又存在环境差、留 人难的困境。所以在此地区存在独立的科技服务的需求。顺应此需求,宿迁完全可以做到召 天下人才为企业服务,而机电人才在许多国企过剩,正盼有用武之地。所以发展科技服务业 也可以是宿迁的高位选择之一。 如何构造高科技信息产业在苏北地区的扩散作用呢?主要手段是做好二传手。 高科技信 息产业的应用推广方式需要一个重要模式——对产品单元和软件进行系统集成。 进行系统集 成就是信息应用的二传,它需要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此类人才在苏 南已有过剩的迹象。这正是存在宿迁可以吸引此类人才来发展的可能。宿迁做好二传基地, 就要鼓励国内外的信息公司在此成立应用型公司, 鼓励宿迁内外的科技人才创立系统集成公 司,规划和建立信息港,宣传信息港,打响信息港品牌。 宿迁生态立市与科技、 (9)宿迁生态立市与科技、信息中心城市取向一致 宿迁市以发展生态城市为特色, 以发展生态旅游为目标, 应该说与建立科技与信息中心 城市的方向是并行不悖的。 与宿迁既定的发展步调一致之处在于: 必须优先重点发展高等教 育产业,使科技人才先依附于高等院校。科技服务和信息产业均为无烟工业,高级人才更需 要优美的居住环境, 正与生态城市相融合。 而其很高的利润率则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生存空间。而低级工业是很难不产生环境污染的,只能要求低于一定的标准。以手工艺 为主的工业,则劳动效率太低,难以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宿迁目前尚处于城市化初期发展阶段, 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 必然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 的经济力量,如农副产业、低级工业、特色工业以及华侨产业等,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 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和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选择主题的思考

最近我上一堂《参观广电大楼》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具体课堂过程如下:

一、谈话,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大隐新的广电大楼建好了,而且开始使用了,所以我们准备过几天去参观。在参观之前,我想问一问大家:你去广电大楼,你想参观哪些地方?想知道些什么啊?(你准备怎么去了解?)

二、小组讨论(想知道些什么),然后开始交流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去广电大楼,你想知道些什么啊?

2、让学生交流,然后开始选择题目

① 广电大楼由哪些部门组成?

② 有线电视是通过哪些传送到家家户户的?

③ 大隐新闻中的节目主持人是怎么样播送的?

④ 大隐广播新闻又怎么播放的?

三、准备怎么去了解,用什么方法

1.观察法。在组织的调查目的的指导下进行,需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2.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四、填写表格,完成预期任务

五、交流表格,修改表格

上课时,我就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太,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只有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在不停地发言,其他学生似乎都做了陪衬。课结束后,我思索着本堂课肯定有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在评课的过程中,几位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使我逐渐感到:本堂综合实践课主题的选择过于简单,似乎为参观而参观,缺少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内容,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配合老师的上课。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再次上课后,使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我作了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要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当地实际;要关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课题的选择;要指导学生选题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就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封闭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是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已有经验的学习。实际上这种学习活动也的确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挖掘,并且这种学习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1、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联系当地实际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目前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虽然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响亮地喊了几年,但是在农村学校,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那种根深蒂固的单一追求以分数为主的片面教学仍然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主题的选择、教材的编写都从学生生活着的当地选择,就是为了打破这种片面教学,树立全面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选择当地的教育资源作为学习内容的一方面,必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能够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思索和震动。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教育中来,为教育出谋划策。改变了以往教师是教育人员的单一局面,形成教育的“统一战线”。选择《参观广电大楼》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因为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大隐广电大楼刚刚落成,全余姚市也只有十幢这样的广电大楼。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大隐广电站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他们专门派了工作人员为我们作了说明和操作演示。联系当地实际选择主题这不仅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参观的过程中肯定可以让学生从获得知识和体验,更可喜的是,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事,而是发挥学校主阵地,全社会共同参与。

2、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参观广电大楼》对许多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电视站的神秘使学生有一种强烈好奇和求知欲。在上课刚出示题目后,就有学生问:老师,是真的吗?我们可以参观广电大楼?什么时候啊?我说:是啊。但是去之前我们得做一些准备工作。很自然的引入了学习的主题。再者,大隐有许多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树。2006年1月,余姚人民政府出资160万搬运800多年的古银杏300米。让学生思考:160万搬运300米,就为了一棵古树,究竟值不值?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谁也说服不了说的基础上,马上有学生想到上电脑查资料,询问镇政府的有关工作人员。在第二堂课上,有学生搬来了《余姚市古树保护条例》,有学生拿来了1月25日的《宁波日报》等等。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选题要注意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选择合适的主题,就能够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巨大兴趣。我选择的主题是《参观广电大楼》,与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有明显的冲突,预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有关电视知识。但是我们知道单单的参观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在评课的过程中有老师建议:如果研究主题改为《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可能更加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参观只是作为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获得知识和体验的手段与方式,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但在现实的研究过程中,我的课堂教学只把参观广电大楼当作了最终的目的和唯一的手段。这可能就是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选题要注意学生兴趣,更培养学生兴趣。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在该课程刚开始时,由于学生和教师受传统思维的定势影响,教师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只注意学生的兴趣,而可能缺少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这不仅仅是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对选择主题的兴趣也是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教师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在连续几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后,许多学生已经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主题,如有学生发现早上才打扫干净的校园,中午一过总是不太干净,所以他和几个学生一起观察,一起研究,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有同学把吃的偷偷带进学校里来;加上中午打扫后同学把垃圾倒进垃圾桶后没有把盖子盖好。他们马上向学校反映,得到了学校领导的称赞。培养兴趣比注意兴趣更重要,因为培养兴趣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而注意兴趣只是一时的短暂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学习课程,它比一般的语文、数学的单科学习更重要。因为它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综合能力地进步。它注重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都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主题的选择上要有一定深度、广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进步。

《参观广电大楼》一种以参观为只要方式的学习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参观只是作为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获得知识和体验的手段与方式,而不是学习的全部。在评课时,就有老师对我说:好象这堂课只是为了参观。现在想想这位老师的见地是多么深刻。接着这另一位老师说:如果改为《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那么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课题的选择更有深度和广度。

首先《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就要从电视机开始,逆推到广纤,广电大楼,接收器,卫星,电视台,电视制作,记者采访拍摄等等,使研究有一定的深度。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地发现和探索。有些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知道或者了解,有些必须通过查资料、询问、思索过程中得到答案。所有这些都需要付出劳动和实践,需要学生亲身的体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次《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就要研究家中电视机的牌子、类型等。通过问父母、自己观察电视机,就能够了解。但是这只是初步,进一步地问父母:为什么买这种牌子的电视机?这种电视机有什么优势?这样,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家庭的经济与生活的关系,势必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的工资收入„„从而更加爱父母,更加爱家庭,更加爱生活。这些是一般的课程所达不到的,这正势必综合实践活动所追求的,也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次《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就要电视机的发展历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小型到大型,从模拟到数字,从一般到特殊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查资料获得相应的知识。通过了解这些势必也接触我国电视机的发展历史,通过一系列的数字,使学生伸深的感到世界科技的发展迅速,我国科技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经历比教师的说教效果不知要高多少。

根据以上的思考,在第二个班级中,我用《电视是怎样到我家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仅仅调动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这种学习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浓厚,纷纷议道:老师,要是语文、数学也这样上课,那该有多好啊。

第三篇: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有感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马克思说,“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这样的选择是使人类优越于其他生物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选择一个使他和人类趋于高尚的位置,这个位置也许就是职业。正如马克思所言,“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所以获取一份自己内心所向的工作是必要的。

职业,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选择。选择职业,不仅仅是选择一种谋生的方式,选择我们以后的生活,更是选择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不过是手段”,马克思如是说道。一个青年或者说一个学生,当他有了自己的职业梦想,而且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将它实现,这是件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 然而,对职业的选择并不简单,文中写道:正确的职业选择能够让能力合适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行事的人毁灭。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去,就业寒冬仍未解冻。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事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我们的选择决不能被虚荣心所左右。我们应该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如果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热爱它,那我们就应该选择它。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觉得,热爱是最好的理由。快乐的秘密不在于你所爱的事,而在于而爱你所做的事。工作在我们的人生中占据了大部分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我们不热爱自己的工作,而是痛苦、郁闷,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多么的苍白。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毫不吝惜地将精力与热忱融入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工作是快乐的。只有从心里热爱工作,我们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才能获得生活的快乐。当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我们就选定了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事制度和人才供应体系的改变,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现在,自我价值实现与奋斗领域相当广阔,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马克思还谈到:我们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收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的确,一种不能让人深受鼓舞的职业,算不上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者说,不知道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抑或我们对它的热爱是不是一种迷误。

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选择符合自己梦想的,如果和现实有冲突的话,应该选择一份你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你有兴趣的职业。我们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高尚的人格。在校期间应尽其所能开阔眼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多积累社会经验。

对职业的真正热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对职业的全面了解,深刻分析之后得到的一种情感的升华,这种热爱对人生将是一种

莫大的鼓舞,它激励着我们牢记梦想,努力奋斗,用十二分的热情去浇灌,呵护自己的职业之梦。

第四篇:关于中国农业保险模式选择的分析和思考

内容提要: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作为重要风险保障机制的农业保险却不断萎缩。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了国际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探讨了美加模式和日法农业保险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最后得出结论——以相互保险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最优模式。关键词:农业保险 商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相互保险

一、中国农业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难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产业。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10~20%,成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一直在20%左右波动。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125亿美元,占世界的近1/4 [①]。要想维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农业的平稳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以补偿农业风险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很低,一直维持在2~5%左右,补偿手段也很单一,只有政府救济、灾害扶持和农业保险三大类,其中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了整个补偿的90%以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在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从1992年开始,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03年末,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 [②]二.中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商业保险以股份保险公司为代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转化为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以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性质就由原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化为商业性农业保险。纵观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两大特点:1.农业保险发展速度显著下降,保费额逐年递减。在1992年以前,农业保费增长速度普遍高于GDP和农业GDP增长速度,但是自1992年到达顶峰以后,农业保费增长速度开始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与中国保费额年均30%的增长速度形成强烈反差,和保险业的“一般规律”——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般情况下,保险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保险的发展》课题组 1990)也是背道而驰的。2.对农民的保障程度低。如表1所示,伴随需补偿的农业产值的不断攀升,保费却在逐年递减。2003年,需要补偿的农业产值大1884.2亿美元,按当年从事农业的人口(31259.6万人)计算,需要补偿的人均产值为603元,但是,保险公司的人均保费只有不到1.6元,人均赔付率更是只有0.96元。可见,农业保险对农民的风险保障作用几乎为0。表1 1900~2003年我国农业风险及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亿元)[!--empirenews.page--]年份 农业GDP 需要补偿的产值 农业保费保费 赔付 赔付率%1990 5016.99 367.08 1.9 1.7 86.91991 5288.6 594.45 4.6 5.4 117.41992 5800 591.85 8.6 8.1 94.21993 6882.1 637.65 5.6 6.5 115.31994 9457.19 1209.06 5 5.4 106.91995 11992.99 1127.03 5 3.6 73.51996 13844.19 1204.29 5.7 3.9 68.71997 14211.19 1702.23 5.8 4.2 72.71998 14552.38 1510.52 7.1 5.6 78.91999 14472.01 1540.85 6.3 4.8 76.22000 14628.19 1933.39 4 3 752001 15411.82 1942 3 3 1002002 16117.28 1717.4 5 4 802003 17092.1 1884.2 5 3 6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国研网,经作者整理而得造成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严重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在中国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原新疆建设兵团财险)两家。在1982~2003年,人保农业保险收入约70亿元,总赔付率为88.6%,联保在新疆地区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平均赔付率也高达81.59%,再加上约20%的经营费用,这两家公司的农业保险都是严重亏损的。这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追逐利润”的动机显然是相违背的。因此,两家公司不得不压缩其农业保险业务,直接造成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2. 农业保险风险的高度相关性和低可预见性。理想的可保风险是大量分散且不相关的风险,但是在农业领域,诸如洪灾、旱灾等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投保单位同时发生损失。这就使保险公司难以通过集中大量的风险单位来分摊损失,即使是较轻的自然灾害,由于受损单位数量巨大,也极易导致重大损失,使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并日益成为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David Rode 2000)。再加上大部分自然风险的不可预见性,使保险精算难度增大,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损失的可能性。3.农业保险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农业保险领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尤其严重。一般而言,风险较高的人趋向于参加保险。由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分散,保险公司不可能深入了解投保标的风险状况,再加上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在保险公司无法区分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时,保费就会被定得较高以弥补潜在的损失,然而过高的保费又将低风险者拒之门外,导致高风险的保户占了投保者的大多数。除此之外,农民在投保以后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在受损后一般不会主动进行风险自救,使灾害损失更为严重。据调查,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款的20%,在畜牧业中骗赔尤为严重 [③]。降低道德风险又会成本的增加监督成本。4.商业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虽然参加农业保险可以极大地减少灾害发生后的损失,但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并非典型的风险厌恶者,有限的购买意愿与能力无法满足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商品或服务的要求(Goodwin 2001),在我国更是如此。首先,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又相当分散,保险公司由于经营成本不可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即使农民有投保愿望,很多时候也投保无门。其次,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商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自然偏高,如我国一些地区的保费率高达9~10%。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农户不可能投保,他们对保险的需求只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而非有效的需求。[!--empirenews.page--]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完全依靠商业保险来解决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是不可行的。近些年来,农业商业保险正逐渐趋于消失的边缘就是很好的印证。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几乎不存在,甚至为负。所以商业保险一般不愿意承保农业险;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费率一般也会非常高,这又造成了农户拒保的情况。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双不足”现象。

三、国际经验及借鉴商业性农业保险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商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的成功案例:一是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单一雹灾风险获得了成功;而是智利、毛里求斯等国在严格的承包条件下也获得了成功。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失败之后,世界农业保险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补充的基本格局。由于各国在农业保险发展背景、具体扶持措施、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和采用的农业保险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上述模式又可以分成三种:以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为特征的美国农业保险模式;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政[1][2][3]下一页 府直接经营为特征的加拿大农业保险模式;以政府资助、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为特征的日本和法国农业保险模式。三大模式都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本制度安排,都体现了财政补贴支持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保险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三大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表1 世界农业保险主要发展模式简表国别 发展依据 扶持措施 组织体系 主要险种 保险责任美国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保费补贴(53%)、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商业保险公司承办 农作物产量保险和农业收入保险等 一切险加拿大《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央与地方政府协议 保费补贴(50%)、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省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并直接经营 农作物产量保险 一切险日本 《农业灾害补偿法》保费补贴(40%-80%)、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服务等 农民互助共济组合及其联合会经营 主要农作物和牲畜保险 一切险法国 《农业保险法》 保费补贴(50%-80%),政府直接干预巨灾风险、免税 政府控股为主体的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和社会参股牲畜死亡、火灾、冰雹和意外事故险等一切险资料来源:史建民、孟昭智.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 龙文军. 法国农业保险制度及经验[J].世界农业. 2003(5);经作者加工而得。在美国,农业保险主要采用政府补贴和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险。这是建立在美国商业保险发展程度较高和美国农业生产集中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保险公司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保费额度,发生理赔事项也便于定损理赔。所以,商业保险在美国的农业保险中起到了相对较大的作用。在加拿大,农业补贴费用则几乎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对农业进行全面支持,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empirenews.page--]但是,美、加模式在我国却并不能很好的被借鉴。我国幅员辽阔,农业面积大、农民人口多,风险分散,商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制定出统一的险种和费率。这些因素制约了美国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自1993年以来的持续萎缩正是这一体现。加拿大则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这在我国可行性也非常有限。我国虽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农支出都在迅速的增长,但是巨大的风险补偿额却是国家财政难以全部承担的。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农业人均直接补贴为2685.8美元,同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达到1754.45亿元人民币,人均仅有228.3元,需补偿的农业风险损失为人均603元,即使全部支出用于农业风险补贴,也只能补偿农民1/3的损失。同时,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需要支持,所以完全靠财政来支持农业在我国是行不通的。不仅如此,美、加模式在实际中很难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营运成本的问题。信息在投保人和承保人间的不对称极易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公司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制定出合理的能够盈利的费率,成本又会相应的增加,导致了即使很高的费率也仍难以获益的局面。政府型农业保险中,农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又使得补贴对象的选择和补贴金额的确定变得困难,成本也不能够合理控制。相对于美、加模式,日本和法国采用了相互制农业保险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农户的主动性,取得了显著成果。相互保险是一些对同一危险有某种保障要求的人所组成的组织,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实行“共享收益,共摊风险”。相互保险没有股东,不必为股东的短期盈利性所束缚,从而能够为成员提供长期有力的保障。日本和法国的农业相互保险组织就是同地区或相关领域农户间的一种基层小规模风险自我防范的机制,利用农民之间合作意识,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提供信息、服务和积极促进防灾减损为主要目标。据sigma统计,1999年亚洲最大的9家保险公司中,有8家(全是日本公司)是相互保险公司;在法国,1900-1936年时间里就有4万多家相互保险公司成立,1986年,法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及相关业务。相互制农业保险是保险业中的特有形式,在农业保险领域实行相互保险具有以下优点:1.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合作保险机构多由同一地区(一个或数个乡镇) 的农户自愿组成,农户之间彼此熟悉、信息透明,并且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都比较清楚,能够有效地进行相互监督,大大降低道德风险。同时,农民既是投保人,又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之一,投保人骗取保费的主观动力大为削弱。再加上我国农民传统的集体意识强,所以通过相互保险的自律和相互监督,能够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2. 可以有效促进防灾减损工作。以相邻地区为统一体的相互保险公司将风险范围缩小、集中,为防灾减损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投保人与合作社利益的一致性使得投保农户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风险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如发动社员改善排涝灌溉措施,以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在风险发生后,也能主动地进行灾后自救工作,以降低风险损失度。[!--empirenews.page--]3. 组织和管理成本较低。我国广大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大同文化,有接受相互制保险、进行团体抗险的较好人群;再加上有建国后的农村互助合作社为基础,在我国推行这种组织形式的成本较低。相互保险的成员多为相关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在很多地方都具有比商业保险公司更好的信息,这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知,相互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合理选择。一方面是相互制农业保险自身具有很多优势;另一方面,这一制度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即使如此,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农业保险的完善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业风险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自然风险所致,一旦发生,损失将会很大,即使有相互制保险,也不能完全承担所遭受的损失。而且我国农民总体经济实力较弱,风险承受力相当低。所以,相互制保险对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完全依靠这一制度在我国也是行不通的。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通过上面的分析,建立以相互保险为主导的政策性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最优选择。2005年1月1日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阳光保险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营业绩非常好,这也印证了相互保险在中国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相互保险在中国作为一种全新的保险形式,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还需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支持。1.建立完整的农业保险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建立基层的相互保险合作社,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让农民充分了解相互保险的性质、特点和赔付方法等,提高农民的投保参保意识。在市、县一级建立相互保险合作联社,在省一级建立保险总社,为下级保险社提供指导和再保险服务。2.国家财政进行大力支持。首先,对保险进行补贴。保费过高是阻止农民进行投保的主要障碍,政府进行补贴后,可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农民可以接受的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得到风险保障。其次,对相互保险合作社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农业风险主要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具有受灾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相互保险公司由于高赔付率导致亏损可能性极高,只有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后相互保险合作社才可能正常进行下去。此外,财政还应免除农业保险的一切税赋。3.建立和完善已有的法律体制。尽管我国相关农业文件中大力鼓励相互保险,但法律明确规定的保险形式中却没有承认这一形式。所以,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承认相互保险的合法形式。同时,还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财政补贴进行界定,避免一些地方政府资金的不到位。4.切实防范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由于农业生产极高上一页[1][2][3]下一页 的信息不对称性,道德风险尤其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主要包括充分发挥相互保险的优点,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投保人之间的互助和监督;精心培养专业的农业保险队伍,深入细致地开展定损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不断地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防止监管漏洞。

第五篇: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写点读后感我也就讲讲自己的见解

我是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有什么?

虚荣心.梦想.冲动.爱情.父母的爱.喜欢炫耀,向往英雄和伟大,但是要做到这些我们又要脱胎换骨.我相信之后的我其实已经不注重这些.但是崇高的品质在我身上又不知不觉都有了. 大学生本身是一个不断充实大学生自己不断锻炼大学生自己的一个过程.有意思的是高中毕业和即将踏入大学的这个阶段,有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抉择.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在大学过上自己所想要的大学生活.灯红酒绿骄奢淫逸.这种放任自己的诗人情怀确实让很多人对于他们自己的大学时光流连忘返.但是我所指的大部分人是那些对自身的约束和对自己以及身边人未来的考虑的人.

读完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我认为确实马克思所追求的一种思想品质和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的主流思想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当时那个年代也不接受马克思的这种想法.在我看来马克思更像一个实践派的梦想家.

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马克思在这点上也支持上帝的存在.因为一切秩序的建立从远古的类人猿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很难由单一的科学或者是学科去解释到底人类社会是怎么形成的,这一切也确实只能归功于上帝了.

在马克思看来我们选择的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往往在公众的主流认知中,职位的提升比如:记者在提供出一个个独家新闻或者是披露出一条条贪腐的新闻.那么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或者是执行者必定会受到调查甚至双规.即使罪名不成立,这些人的时间和精力必定会浪费.造成的资源浪费却成为了这位记者不断丰富自身工作阅历的铁证,但是马克思认为相反,在本身地位的提升中,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从这点出发.马克思相信一个真正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是能够帮助社会以及人种提升地位的. 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其次,选择一个职业是否适合你在马克思看来也是非常重要的.时至今日,我总是相信只有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做出卓越的贡献的人才有资格或者是有可以有这个想法去说教别人,.但是纵观中国的无数大学总是开出一门叫”大学生职业培训”的课程.很多大学教师其本身就已经在自己的职场上混的不尽如人意却还是在校方的要求下开了这门课教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不只是一个大学,很多大学教的课程确实存在垃圾知识.误导现在的青年大学生.于是在这波大学生进入自己的职场时.他们或是混的和大学老师一样糟糕或是如鱼得水.但是在自己坐上本不该有的宝座上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其实这里并没有他所要的东西.这点其实是最悲哀的.哀莫大于心死.职场的选择,人的一辈子没几次能选.你的青春有时候真的经不起输.输在一些关键的点上.南辕北辙很可怕.他们在错误的职场上位置越做越高,越会感觉到压力和可怕..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我有时候总是倾听大人给我的建议.男人没有女人那么能维系各种羁绊.他们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四处漂泊的浮萍.哪里有泥土在哪里安家.我尤其欣赏北漂.但是北漂很惨,过的生活苦.拿的报酬和付出极度不成比例.他们是在盲从一股浪潮.因为虚荣.冲动.不理智.这些东西每个青

年人都有.我也有.我不知道我毕业之后会再出现那一批的浪潮.我相信我也会跟从.因为我是年轻人.我会先询问父母的建议.做好吃苦的打算.对未来抱有太多的想法就不对了.我不会.因为我从来不会美化任何一件事.那些自以为特别牛的屌丝确实对自己的定位不准.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

很可惜的事,在现在尊严的作用也只是无足轻重了.其实我最恨那么总把尊严挂在嘴边的人,尤其是在天朝.一个非常漂亮被包养的大三学姐有错么?看完这句话确实一般人认为不知廉耻. 但是我在大学慢慢就懂得了老师教给我的一个方法,看问题别片面.那我要是再告诉你这位学姐家庭贫寒.不当小三读不完大学.不当小三没钱给家里的父母治病,你又会觉得她其实没那么坏对吧.现在总有那么一帮白痴认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的.觉得社会的道德败坏.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东西.我认为人民群众无论文化水平有多高都改变不了他们愚昧的一面.知识不是智慧.尊严不等同于道德.尊严是一股人性的光.它可以透射一切邪恶和追寻自己的天空.道德却是将天空的意志强加到任何的生物身上.不管你是否拥有一双翱翔的翅膀,你是否拥有一身丰盈的羽毛.无数的人惨死在这样的道德之下,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道德到底是什么.只不过是一类人想达到自己目的的说辞而已,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的著作确实很棒.在某些人的渲染之前我还是非常喜欢的,很多人从终点去纵观一个人的起点.能很快的发现.其实一个故事在开头就已经决定了他的结局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在大学里发奋学习知识的人才有这种上帝赋予他们的资格在大学毕业之后去获得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工作.但是青年人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择业时不应抱有虚荣心.冲动和一时的激情.虽然这些都是你们这个阶段的特点.但是我的背后还有我的父母和兄长们.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不丢掉自己的尊严.尤其切记吃苦和尊严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没有丢掉自己的尊严.值得注意的是: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

马克思确实同意工作的性质存在优劣之分.你的工作在另一个方面也反应了你的过去.或许这一点上一些场合并不是非常的适用.

上一篇:验货员职责范文下一篇:医党员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