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额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限额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第一篇:限额管理论文范文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应用价值探讨

摘 要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的重點内容之一,对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管控森林资源的采伐额度,以保障森林资源的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蓄积量。目前,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并不完善,需迅速建立完善的采伐限额体系,更好地保护森林,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鉴于此,阐述了森林限额采伐的必要性,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及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旨在探讨森林资源保护中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采伐限额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采伐数量最有用的方法,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拥有稳定、充足、高效的森林资源,有助于推动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目前,工农业生产所需的木材数量持续增大,造成森林资源的管控越来越难,不但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而且还要保持森林资源长存不灭,确保森林可以不断地使用。实施森林限额采伐是对资源消耗的控管,从而保障森林资源持续提升、林木采伐管理的加强。森林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森林采伐,唯有对伐区施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对森林资源的锐减进行管控,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使用。基于此,探讨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保障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使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得到合理满足,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保障,推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限额采伐的重要性

采伐限额制度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森林资源进入法律化管理的基础,是养护、使用和发展森林资源及推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与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推行采伐限额制度是保护天然林工程的基础。实施保护天然林工程从根本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不但保护了生物多样化,还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对天然林实施重新归类,可改变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推动天然林资源的发展和保护。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如没有施行采伐限额制度,将无法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避免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森林法》所规定的。因而,施行采伐限额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大量耗费的最有效措施[2]。

2 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

限额采伐是采伐森林资源的最大限度,我国对森林采伐所规定的限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人人都应遵守。但在经济利益下,很多个人及单位无视法律,过量采伐,从而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每个单位都有其自己的采伐限额制度,同时都有违规现象出现,部分单位为了不超出采伐量的额度,在规定限额制度时会随意增添数量,由于林业有关部门管理审批不清造成违规现象发生。有些地方私自过多地采伐木材,并且将木材出售。部分地区为抢购木材,不对流进的木材进行管理,使这些木材并没有归纳入采伐限额管控之中[3]。

3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起到控制作用,有利于提升森林综合水平,有效地管控可贵的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资源的管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有效增进森林的经营,促进社会主体发展体系。

加强采伐意识,制止乱砍滥伐行为。森林的采伐额度不断减少,采伐的方式及生产人员都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资源管理和监督的人员持续增多,业务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持续提升,采伐限额制度的施行、林业政治的管理、资源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人员及设备措施不断壮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控和砍伐区域生产管理的力度不断增强,资源管理的不断完善,资源保护的管理任务落实。林业有关部门主管进行指导与检查,提高砍伐区的整体水平。砍伐区检查需通过生产部门的逐步检查,由资源科做最后的验收,且由监督办进行抽查。接受伐区检查及我国林业局派遣监督办的检查等。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使伐区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砍伐区工作更加规范[4]。

4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

4.1 签订森林保护协议

对森林采伐区进行隔年抽查,对因特殊需要而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止采伐的木材进行调研,并适当地减少,适量补偿木材经营者,有效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加速森林树木的生长,允许将木材放在市面上销售,为森林资源和经济效率共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5]。不同地区采伐时间不同,林木采伐限额也很难进行验收,因此,林业应根据各地区具体的采伐规定,采用和林场签合同的方式,指明双方的责任,使林场工作人员时刻警示自己不为经济利益进行违法采伐,更有效地避免森林出现大量采伐的现象。

4.2 依法惩治乱砍滥伐

因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较长,大量地采伐林木使森林资源恢复慢,导致可使用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因此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及完善必须受到重视,如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违法现象发生,应依法严惩,以便保证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施行。制定合理有有效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的资源起到了极重要的保护作用,使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走向高效、正规化,不断地完善法律,坚定使用依法治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

5 结语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控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限额,有关部门应严格按要求执行,采取合理的方法,减少过度采伐,充分完善法律的制约,加强依法治林的合理管理,有利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对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使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对我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文剑,徐静文,张红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28-136.

[2] 谢守鑫.试论森林采伐限额是最基本的生态红线[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2):54-58.

[3] 石水霞,朱廷旺.古浪县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4):95.

[4] 胡尚升.黟县森林采伐管理建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2):38-40.

[5] 董会书,马云龙.林业采伐管理在当前时期中的改革机制研究[J].种子科技,2016,34(9):64.

[6] 孟记住.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76-77.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农均才

第二篇:证券公司风险限额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风险限额管理也是对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管理的过程,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限额应覆盖证券公司的各业务和各类风险,对风险限额的有效管理,有助于证券公司合理控制风险,寻求风险收益的平衡,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实现合规运营和稳健发展。

证券公司风险限额体系

风险限额是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设置风险限额可将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进行细化,明晰相关风险指标的阈值,实现对风险的动态跟踪和量化管理,通过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达到风险收益配比合理的效果,使风险管理得到切实执行。

巴塞尔协议对投资银行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拨备率等,证券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也需对公司整体的运营指标,以及具体业务和风险的管理指标设置限额。

从比较基准来说,限额分为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相对指标衡量某一需要关注的因素随另一因素的变化情况,如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的久期,衡量久期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凸性,衡量个股受整体市场因素影响程度的Beta系数,衡量衍生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其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Delta值等。相对指标是对敏感性的分析,设定限额将风险对各因素的影响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绝对指标衡量某考察对象自身的特性,如度量波动情况的方差和标准差,评价风险损失可能程度的风险价值,测算信用风险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

从业务覆盖方面,公司各业务条线均需根据开展情况设置风险限额,如经纪业务风险指标包括客户资产规模、客户保证金水平等,信用业务风险指标包括资不抵债比例、客户评级等,投资业务风险指标包括风险敞口、基点价值等,投行业务风险指标包括企业信用等级、债券包销规模等。

从风险类型上,风险限额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指标,如市场风险指标VaR值、久期、基点价值、Beta值等,信用风险指标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交易对手评级等,操作风险指标损失金额、损失频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优质流动性资产规模、回购规模等。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要求证券公司必须持续符合相关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如风险覆盖率不得低于100%、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8%、流动性覆盖率不得低于100%、净稳定资金率不得低于100%等。

证券公司风险限额管理架构

证券公司风险限额是对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细化,通过具体指标控制将公司整体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进行落实,保证业务开展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促进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健康运行。

证券公司风险限额管理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测算设定、计量监控、报告处置体系,并实现全面风险风险管理全覆盖的要求,覆盖各业务条线和管理环节,覆盖各类型风险。限额管理过程应当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业务类型相匹配,融入日常业务和经营管理,根据实际风险情况设定限额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普遍涵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将风险控制在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范围内。

公司风险限额的制定和管理应有充分的依据支撑,以保证风险限额的管理切实起到防控风险的效果。依据公司发展需要和风险偏好,结合财务预算、资金投入等信息,建立健全压力测试机制,对各业务规模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综合测算盈亏情况和风险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本市场情况设定符合业务发展特色的风险限额,并进行跟踪管理,对超限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证券公司应明确各层级和各部门的限额管理职责,一般而言,公司董事会负责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重大风险限额;总裁办公会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重大风险限额等的具体执行方案,并对其进行监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相关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如发现突破情况,及时启动报告和处置机制,并负责对风险限额设置的有效性进行回测检验,修正计量模型和监控手段;各部门对自身涉及的风险限额管理承担一线责任,应控制相应的业务规模和风险因子,保证风险限额在规定范围内,如发生超限情况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和公司管理层报告,并尽快处置使风险限额回到标准范围内。

公司应建立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风险处置组织体系,对发生重大风险造成风险限额持续超标、风险控制指标持续恶化的情况,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方案。

风险限额管理是公司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相关,需要配套有效管控手段和措施,以良好的信息系统和专业人才队伍为支持,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架构,保证限额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风险限额动态管理机制

风险限额动态管理机制是指,证券公司及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风险限额指标范围和阈值设定,以适应市场变化,灵活配置资金,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争取收益最大化。

证券公司要建立有效的压力测试机制,针对各业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不同情景的压力测试因子,测算各种情况下可能的风险、收益、风控指标、风险限额情况,以根据测算结果、业务发展需要和对资本市场的预测,设置有助于业务发展和管控风险的风险限额指标,使风险限额设置水平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考虑业务发展因素,真正通过控制限额指标来防控风险。

证券公司要建立准确的风险计量模型,提升风险量化水平,规范金融工具估值的方法和流程,精准度量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为日常业务风险管控和压力测试提供依据,不定期进行模型回测验证,适时调整参数设置,保证计量基准的準确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模型的类型和方式方法,谨防模型风险的发生。

证券公司应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责任心,提升全员的风险管理水平,让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协同进行风险限额管理,业务部门履行第一道防线的职责,打通风险限额管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通路,既有在业务中的主动防控,也有事中的风险监控,后续配合事后的回测验证、动态调整和管理。

具体操作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建立逐日盯市机制,每日跟踪风险限额指标数据,准确计算、动态监控关键风险指标,关注各业务各类型风险事件和损失金额,根据公司整体和各部门限额的占用和管理情况,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计划,不定期进行测试,在确有必要进行风险限额调整时,履行预先制定好的请示报告流程,请示报告中需有详细的数据支撑和科学论证,经专业委员会和公司经营管理层审议通过后执行调整,保证调整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结束语

风险限额动态管理机制是提升风险管理、合理配置公司资源的重要举措,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双重需要,需要证券公司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全体人员协同配合,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增强管理流程的规范性,警惕因动态管理机制造成的风险冒进,为业务的发展留出空间,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约翰C.赫尔.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菲利普.乔瑞.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进,关于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J].金融纵横横,2020(03):89-94.

作者:刘俊

第三篇: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分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限额控制工程造价,介绍了限额设计的主要内容、限额设计的要点和限额设计的实施与管理。

关键词: 限额设计;工程;造价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而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如投入大量人力,審核施工图预算、

压低标价、审核工程决算等。虽然工程的直接投资大部分在施X-阶段,但是决定工程投资的多少应该在设计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遇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如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承包单位的索赔、政策的影响、材料价格的波动等。而这些因素具有普遍牲.、必然性和政策性,投入精力过大只能是事倍功半。若想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上来,积极推广和完善限额设计,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力度,把好设计这个重要环节。

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推行限额设计,对于上缩短建设工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作为一个设计单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站在业主的角度,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以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业主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也使得设计单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限额设计的定义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结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就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2.限额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 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合理确定设计限额目标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主管部门核准投资总额的重要依据,一经批准,投资总额是下阶段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投资的目标。为适应开展限额设计的要求,应加深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认真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择优确定最佳方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编制投资估算,使整个工作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就树立限额设计的观念。

② 初步设计阶段要重视设计方案比选,把设计概算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限额内在初步设计开始时,项目总设计师应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原则、建设方针和各项控制经济指标向设计人员交底,对关键设备、工艺流程、主要建筑和各种费用指标要提出技术经济的方案比选;要研究实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限额的可行性,特别要注意对投资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并将任务与规定的投资限额分专业下达到设计人员,促使设计人员进行多方案比选。

③ 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认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使施工图预算控制在设计概算内施工图设计是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是指导工程建设的文件,是施工企业实施施工的依据。设计单位发出的施工图及其预算造价要严格控制在批准的概算造价内,并有所节约。

④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

⑤ 限额设计中树立动态管理的观念

在设计概预算中引入“原值”、“现值”、“终值”三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原值,是指在编制估算、概算时,根据当时价格预计的工程造价,不包括价差因素。所谓现值,是指在工程批准开工年份,按当时的价格指数对原值进行调整后的工程造价。所谓终值,是指工程开工后分年度投资各自产生的不同价差叠加到现值中去算得的工程造价。

3.限额设计的要点

① 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限额设计的前提是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其前一步工作真正完成的前提下进行。

② 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为了适应限额设计的要求,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收集资料,提出多种方案,认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选出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

③ 认真对待每个设计环节及每项专业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每个设计环节和每项专业设计都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注意它们对造价的影响。

④ 加强设计审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必须做好设计审核工作,既要审技术,又要审造价;既要把住总造价关,又要把住局部工程造价关。

⑤ 建立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设计单位要进行全员的经济控制,必须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价限额,然后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⑥ 施工图设计应尽量吸收施工单位人员意见,使之符合施工要求。

4.限额设计的实施与管理

① 限额设计指标的确定

限额设计指标是在初步设计开始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原值)编制工程设计的限额设计指标,限额设计指标,由项目经理或总设计师提出,经主管院长审批下达。

② 采用优化设计,确保限额设计指标的实现

所谓优化设计(又称为最优化设计)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数学成就——最优化技术和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工程设计的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项目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它是保证投资限额的重要措施和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必须根据最优化问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最优化方法。

③ 健全和加强限额设计的经济责任制

为使限额设计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和加强经济责任制,明确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科室以及设计人员的职责和经济责任。在考核各专业完成设计任务质量和实现限额指标好坏的基础上,实行节奖超罚制度。

5.限额设计的完善

① 限额设计的不足

在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的同时,应看到它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

善。限额设计的不足主要有:

1) 限额设计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是指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对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使用费、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考虑较少,这样可能出现限额设计效果较好,但项目的全寿命费用不一定很经济的现象。

2) 限额设计强调了设计限额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工程功能水平的要求及功能与成本的匹配性,可能会出现功能水平过低而增加工程运营维护成本的情况,或者在投资限额内没有达到最佳功能水平的现象。

3) 限额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投资控制的主动性,因而贯彻限额设计,重要的一点是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前就对各工程项目、各单位工程、各分部工程进行合理的投资分配,控制设计。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发现概预算超了再进行设计变更,满足限额设计要求,则会使投资控制处于被动地位,也会降低设计的合理性。 ② 限额设计的完善限额设计要正确处理好投资限额与项目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 合理确定设计限额。在各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尤其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时,加强价值工程活动分析,认真选择出工程造价与功能最佳匹配的设计方案。如确实在投资限额确定之后,才发现有更好设计方案,包括适当增加投资,可获得功能大改善的设计方案,经认真、全面、科学可靠的方案论证,技术经济评价。

2) 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现行限额设计的投资限额(限额设计目标)大多以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造价为最高限额,按直接工程费的90%下达分解,留下10%作为调节使用。为了克服投资限额的不足,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调节使用比例。

参考文献

[1]苏金成.浅谈限额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0,(14).

[2]刘令.造价咨询与限额设计[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03).

作者:谭章发

上一篇:河道整治论文范文下一篇:接缝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