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僵尸vs西方吸血鬼

2023-06-16

第一篇:中国僵尸vs西方吸血鬼

重疾险分析(中国太平VS中国人寿VS中国平安)

福禄双至 V S 康宁/康恒终身 VS平安鑫盛 相关比较 (例:男,29岁,保额30万,缴费年限20年)

比较说明:

1) 保障范围:

 中国太平是严格按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学会共同制定的并于2007年4月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详见附件)中所定义的所

有重大疾病提供保障,同时对另外10种现阶段医学上公认的较严重的其它疾病提供保障,更为人性化的对未来不确定的疾病(终末期疾病)提供保障。而中国人寿两种产品提供的重疾保障范围均少于中国太平。特别是康宁终身,尚未覆盖行业规定的重大疾病范围,因此不难理解其保费低的原因。

 中国太平提供全残风险保障,而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产品无此保障。

2) 分红:中国人寿的两种产品均未明确给客户提供分红,而太平可以给客户提供分红,并按复利增长的模式每年提升客户的保障额度,让客户拥有保障的同时,共

享太平的发展成果。如客户一生平安健康,客户的现金价值加上分红可以作为养老金(如果70岁时退保,可以拥有47万的养老金;80岁退保领回75万的养老金),这样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更具适用性和竞争性。中国平安的分红是以现金方式分红,但不增加保额。

3) 生效时限:中国太平是在90天后生效,身故保险责任随合同生效即生效,但中国人寿重大疾病和身故保险责任生效时限为:康宁终身180天,康恒终身1年;中

国平安为重大疾病和身故保险责任均为合同生效后90天。

4)理赔条件:因为重大疾病的 治疗期限比较长,一般都采取提前给付,即只需要确诊就理赔,缓解可能引起的经济紧张。因为有些病可能以后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而是长期的中医治疗,可能永远没有出院证明的。

第二篇: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营销竞争之道

小组成员:

0907020068 曾祥威 0902020112 周柏棠 0907020005 陈晓芳 0904020041 林圣杰 0904020035 梁家乐 0905020033 刘旭枫 0901010005 陈洪佳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从企业实力上看,在世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已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所拥有的“全球通”“神州行”等著名服务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从设备能力上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其容量与规模前所未有。CMCC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采用他们提供的世界最先进移动通信设备,构造起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满意度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在建设GSM主网络的同时,中国移动建设了功能强大的支撑网络:计费系统、网管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营、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除基本话音业务以外的新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构建了短消息平台、语音信箱、智能网、CMNET数据网、WAP平台、GPRS无线分组网等业务平台,使业务种类日趋丰富,移动市场不断得以拓展。中国移动业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GPRS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9.6kb/s~170kb/s的无线数据业务,使第二代的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

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联通服务网号为130、1

31、1

32、1

45、1

55、1

56、18

5、186(2008年133和153段业务被电信接管)。2000年联通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生指数股。它标志着中国联通全面与国际接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新机制下建立的300多个分公司和11个子公司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为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联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业务,保留GSM网络(G网)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2008年10月1日,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正式合并。2009年1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对其履行出资人职责。

PartⅠ 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 ①中国移动的swot分析 1.优势(S)

(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

团客户/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3)中国移动的基础设施,即网络系统性能良好,不管是移动网络覆盖率还是其质量,都遥遥领先于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使得移动公司更加具有竞争力。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3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

2.劣势(W)

(1)TD-SCDMA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国,中国移动的TD-SCDMA无疑是成熟度最低的一个标准,由于几乎是要重建一个全新的网络,网速较慢是其一个致命伤。网络没有做到无缝覆盖,暴露了打不通、常断线、声音不好、可视电话有马赛克等现象,影响了TD的口碑。

(2)技术障碍是中国移动3G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主要的劣势所在。技术问题已经延缓了中国移动TD网络建设的进度,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行动要快得多。由于电信和联通采用了较为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中国移动在建网上显然略逊一筹,而TD的成熟度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3)终端设备相对较少。目前在全球支持CDMA2000/EVDO的手

机终端有2050款,支持WCDMA/HSDPA的手机终端超过900款,而支持TD的手机终端只有40多款,这个差距使得TD的市场服务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4)用户规模小。由于技术因素以及资费压力,中国移动TD现在所吸引的市场用户非常有限,只有大约250万人,而同期的WCDMA在全球已有用户4亿多人,CDMA2000也有用户约1.3亿。用户规模的数量级差异使得TD在目前条件下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无法使得设备成本降低,给企业和政府带来沉重的运营负担。

(5)产业链环节薄弱。三大标准之中,唯有TD-SCDMA之前没有任何商用经验,产业链环节最显薄弱。其实际产业能力与效应与另外两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3.机遇(O)

(1)目前,移动电话的人口普及率还较低,仍然面临着高速增长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用户需求。从1997年开始,中国移动通信通信用户的增长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表现的最为突出,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增长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来自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影响正在强有力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通信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2)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即将形成,并在未来十年内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支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建设;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再有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转移过程中,

对中国移动运营商和制造厂商来说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3)3G的商业应用同时激发了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统计已经达到1.92亿人,比去年增长了62%。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3G业务不仅在通讯产业是大力推广的一年,更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也逐渐融入。虽然,当前3G虽然与国外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相对于我国当下的国情来说,确是最好的切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4.威胁(T)

(1)通讯技术上的威胁。3G时代,移动的通讯TD-CDMA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技术优势并不明显。TD与联通的WCDMA和电信EVDO相比,TD最大的困难就是成熟度不够,系统产品和手机都不够成熟。

(2)3G网络不稳定,技术不成熟。TD网络的同频干扰问题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最大问题,而这类问题就连国际厂家也完全没有经验,只能中国移动自己逐渐积累经验将问题解决。

(3)其他两大运营商高端机型的威胁。比如联通版的IPHONE。在3G时代,移动通讯的服务应该更注重服务的品质而非对象的数量。中国移动缺少类似IPHONE这样的高端明星终端,在高端用户市场上面临不小的威胁。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由于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

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

(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②中国联通的swot分析 1.优势(S)

(1)拥有WCDMA网络。联通所采用的WCDMA是三大3G标准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3G技术,同时它的手机终端相当丰富,价格相对便宜。WCDMA网络比较成熟,可借鉴的运营经验比较多,结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可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WCDMA具有覆盖范围最广、开通国家最多、终端款式最丰富、商用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等优势。同时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容量和质量之间可做权衡取舍等属性;具有系统容量大、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通话质量更佳、频率规划简单、建网成本低、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2)三地上市、两地监管,融资渠道通畅。联通先后在中国A股市场、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实行两地监管,融资渠道通畅。境内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成功的资本运作保证了中国联通大规模3G网络建设所需的资金,也为公司3G战略的进程提供了保障。利用出售C网获得的1100亿元现金。可以有效支持WCDMA网络建设。

(3)内部管理。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具有竞争向上的企业文化,坚强的管理团队,员工有活力、士气高昂;培养了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企业人员素质较高。

(4)经营经验。中国网通具备固网运营经验,中国联通具备移动运营经验,新的中国联通较之另外两家运营企业拥有更快形成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 组织变革意识强,公司应变能力突出, 综合业务网络初见端倪,为中国唯一一家综合电信运营商。 业务增长速度目前在国内电信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公司总部加强品牌、服务、网络建设和维护统一管理,效益显著。

2.劣势(W)

(1)WCDMA网覆盖和优化相比移动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人选择移动的原因是联通的通话质量不好、信号差。可见,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因素,但是联通在这方面却显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使得消费者对其甚为不满,而网络质量的问题主要是来自于联通的GSM网络,但用户的反映反而会转嫁给WCDMA网络,最终使联通的整体品牌和形象受损。

(2)与移动相比,产品子品牌识别度不高,存在品牌劣势。中国联通在建设初期忽略了品牌建设,造成其模糊的产品形象己经在后期的市场宣传和客户认知中造成了产品无法准确定位的形象。中国联通要想在3G中扭转品牌形象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3)3G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队伍还有待加强。高端用户还

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拓宽3G增值业务产品运用还缺乏有效手段,移动增值业务增长不够快,没有发挥WCDMA的优势。

(4)盈利能力偏低。与中国移动相比,联通资本负债率偏高,利润率又偏低。拓宽3G增值业务产品运用还缺乏有效手段移动增值业务增长不够快,没有发挥CDMA1X 的优势。3G网络建设以及ZG网络优化建设还需大量资金,融资压力大。3G市场需求、消费习惯需要从新开始,营销成本加大。

(5)缺乏核心竞争力。联通公司缺乏核心能力,对政府非对称管制的依赖还比较严重。根据联通和移动业务比较可以看出,联通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宣传措施,也没有制定独一无二的战略方式。

(6)市场细分不足。联通并没有针对各个年龄段和各个阶层特别提出某种战略。联通的卡并不会有鲜明的某种适用人群。还是应该在市场细分上再做工作。

3.机遇(O)

(1)经济大环境良好。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和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为移动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高速增长的GDP和占GDP比重高速增长的通信产业将为中国联通在未来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2)国际影响有利于发展。高教育的普及、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人的现代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四个因素促进了3G市场需求,加速了3G的到来。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电信市场,电信巨头

加大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纷纷与中国联通合资、合作并为联通支招,产业联盟加强。

(3)国家政策的侧面促进。国家加大中、西部开发的力度,西部成为投资增长点,国家改革农村税费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进一步改革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了人们的消费预期。3G的推出提供了一次运营商重新洗牌的机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商务、旅游、外出打工等流动频繁,移动业务潜在需求增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信息消费意识加强,个性、时尚成为潮流。

4.威胁(T)

(1)电信监管政策。电信监管政策的变化将会减少对中国联通的扶持力度,转而支持中国移动的TD,同时政府监管和媒体对运营商服务质量的监督加强。

(2)国内其他运营商带来的威胁。中国移动加大网络投入,网络覆盖优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加强GPRS增值业务促销力度,争夺产业链控制权。中国移动作为移动市场的领导者必定会在网络技术上进行全力反击,重返网络领先的地位。

(3)各方监督和要求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运营商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监管和媒体舆论对运营商服务质量的监督加强

PartⅡ 营销战略分析

(一)市场细分

①中国移动的市场细分

中国移动主要将市场分为个人市场、家庭市场和集团客户市场三大类。

个人市场:在个人市场方面,中国移动主要推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三大品牌,分别针对个人市场中的高端客户、中低端客户和时尚人士三类手机用户。顾名思义,个人市场指的就是针对单个用户推广产品的市场。个人市场的特点主要是流动性,来得快,走得也快,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客户就很容易换掉手机号。

家庭市场:中国移动针对家庭市场的主要产品为亲情号等。家庭市场的特点是稳定性和粘性,一般情况下,整个家庭选用的移动运营商和其家庭的主要中坚力量是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人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手机号,那么此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一般也会使用中国移动号。因此针对家庭市场的巩固和拓展一般是围绕该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人进行。

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移动针对集团客户市场的产品主要为短号集群网,企信通,移动总机等。集团市场主要指的是针对企事业单位、主要政企单位或是某个特定行业的市场。集团客户市场已经成为了三

大运营商的主战场。主要原因是集团市场对个人市场的捆绑度极高,试想,如果一个企业都用的是中国移动的手机号且规定使用中国移动的某集团业务(如短号集群网),那么肯定不会有任何个人跳出该集团网去使用中国联通的手机号,这样就达到了深度捆绑的目的。

②中国联通市场细分

中国联通的市场细分基本上与中国移动的相似。

个人市场:在个人市场方面,中国联通推出了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品牌,分别针对高端客户、时尚客户和中低端客户三类手机用户。这三大品牌与移动的三大品牌类似,都占据各自集团的很大比例,这其中的特点就是客户换卡方便,流动性强。

家庭市场:家庭市场在整个市场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者决定着家庭的运营商,所以市场可以针对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者制定营销策略,亲情1+是原中国网通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满足全家人通信需求的服务计划;2006-2008年,亲情1+以固话为核心,捆绑小灵通、宽带的家庭通信组合,同时提供家庭网关、可视电话、视频监控等等增值服务。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红筹公司正式合并,并统一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因此2009年亲情1+基础套餐由原来的固定电话、宽带、小灵通更改为固定电话、 宽带和移动业务(G网)以及其增值服务的通信组合产品。

集团客户市场:中国联通针对这个市场也同样是开发了短号集群

网产品。这个市场很庞大,深度捆绑度很高,捆绑住的市场有稳定性,捆绑了集团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决定而改变,而且会越来越多客户,就像高校的短号集团一样,大家都会选择同一个营运商的产品,从而扩大运营商的营业额。

(二)目标市场的确定以及市场定位

①根据两家公司的品牌竞争,确定各个品牌业务的目标市场 (1)联通新势力 VS 移动动感地带 ●新势力

是中国联通针对移动动感地带而推出的客户品牌。但是相应的宣传策划只在部分省市试点。相对移动动感地带,联通的青少年品牌建设明显处于劣势。而且由于联通网络的覆盖不足和计费分区等问题,更多的在校学生选择中国移动的校园卡等产品。 联通制定了纷繁复杂的资费套餐和推广措施,但是在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中并未取得巨大的反响和成果。

●动感地带

是中国移动花费大力气打造的青少年品牌,定位于独立、自主、时尚、新潮等青少年追捧的品质;其口号“我的地盘听我的”有着强烈的号召力,同时周杰伦等偶像的广告影响力也迅速使得动感地带红遍中国,得到15-26岁的青少年的认可。

(2)联通如意通 VS 移动神州行 ●如意通

采取了低调发展的原则,由市场自行传播和宣传。在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和移动相差不多的地区,由于联通有着10%的资费优惠,联通GSM130、131的如意通仍然获得了不少用户群体,曾经较好的满足了部分低端客户的需求,配合早期的CDMA免费送机政策的强大

宣传攻势取得了一定用户规模。但总得来说,联通130是中国联通品牌策划的一个败笔。可以说中国联通自开通GSM130网络以来,就没做过像样的客户品牌策划和宣传工作,而流于自然发展。

●神州行

用户较多。据说中国移动用户中有60%的神州行用户。大量的低收入阶层或双枪一族,选择了神州行。用户在联想到自己低话务量需求的时候一般更多会想到神州行,而非联通如意通。 中国移动曾经在神州行上的宣传相对不足,是考虑到面向低端用户,不需大力投入过多的经费和精力。但是在中国移动近几年的发展中,加大了对神州行的宣传。目前,神州行品牌在农村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因为其资费低,信号好,收费清晰,所以赢得大部分的农民朋友的青睐。

(3)联通世界风 vs移动全球通 ●世界风

是中国联通的独门秘笈。但是到目前为止,联通的相应品牌策略并不是很清晰。用户所知道的世界风只是双模手机,而不是联通自己说的G/C两网的双模服务。 中国联通成功的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推出了“联通雅典”的世界风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实际市场销售上,世界风手机供不应求,说明其定位在高端客户的策略是正确的,满足了此类客户的潜在心理和使用需求。

● 全球通

是中国移动全力打造的移动通信品牌,覆盖了除去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之外的所有中高低用户群体。在品牌宣传上,全球通就是中国移动的主要代言人。该品牌经过多年经营,已经形成强大的优势,涵盖了中国移动的多个服务内容:网络覆盖好,计费准确完善,服务质量较好,全球漫游地区多等。因此中国移动应该继续加强全球通品牌的相关宣传和策划工作,进一步强化品牌优势,打压中国联通的对应品牌,保持竞争优势。

②两家企业的市场定位 1、中国移动的市场定位

移动商务用户的重要特点是转网成本很高。手机是移动商务的主要载体,而手机号码则是用户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高端客户市场。据德瑞电信咨询初步统计,70%以上的全球通用户认为号码资源是其宝贵的资源,更换号码将会带来许多不便。更何况,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的手机不能通用,更换运营商就意味着更换手机,而目前主流手机的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未来3G手机的价格可能更高。因此,移动商务用户的转网成本很高。

从用户基础上看,中国移动实力最强,而中国电信则最弱。然而,中国移动70%以上的用户是神州行,其品牌定位是大众消费。因此,中国移动在初期应该利用用户的高额转网成本,将当前用户群锁定在自己的移动商务服务中,将市场定位在满足大众用户的移动商务需求

上。从目前的情况看,三家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综合实力比较,移动第一。只要中国移动能够把当前的大部分用户留在自己的移动商务用户中,就能继续保持在电信行业的强势地位。然而,中国移动获得的TD-SCDMA牌照是一种中国自主研发的3G技术,远不如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电信的CDMA2000成熟,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的3G网络在初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中国移动在推行移动商务服务时,不应与其他运营商攀比技术,盲目推广没有技术保证的高端服务只会损害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让用户认为其技术不可靠,从而造成用户大量流失。中国移动应将市场定位在为大众满足最常用的移动商务服务上,应先把最基本的业务做好。

2、中国联通的市场定位

在此次重组中,中国联通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得利者,出售业务拖累最大的CDMA网业务,腾出手全力经营GSM网,得到一张技术最为成熟的WCDMA牌照,并与网通合并,获得部分固话资源以及较好的盈利平台。中国联通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在三种技术中,参与WCDMA标准的企业最多,不仅有大多数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而且目前已商用的3G网络,大都采用的是WCDMA。在网络、终端和业务层面,无论是技术的成熟度、业务的丰富度,还是产业链的繁荣度,WCDMA比其他两个标准都具备压倒性势。不过,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技术,也不清楚TD-SCDMA、WCDMA和CDMA2000到底有什么区别。移动通信市场不是一个技术唯

先的市场,用户所关心的焦点并非技术,运营商比拼的是综合实力。3G和移动商务为中国联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能重新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市场地位。相对于中国移动不成熟的TD-SCDMA网络,中国联通应充分发挥其WCDMA的成熟技术优势。就移动商务初期阶段而言,中国联通应以稳定、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接入为平台,推出各种实用的移动商务服务,特别是将市场目标锁定在需要移动办公的商务人士、以及喜欢上网冲浪的年轻人群。只要中国联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联通就将会以此缩小与中国移动的差距。此外,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原网通的宽带和固话用户就会成为联通的用户,中国联通可以将固话、固网宽带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走全业务整合的道路。这不但可以发挥中国联通全业务的优势,还可以尽量避免用户因某一业务不满意而流失。

第三篇:中国电影VS中国影评,哪个更烂?

有些“听说过中国当代艺术”的影评人感叹,当代艺术评论家有的可以拿到每字十块的稿费,可真高啊,但那是因为那些艺术批评家写的确写的好,有技术含量,会对艺术作品的地位及价值产生影响。刻薄的说,中国“知名影评人”大部分的文章写的还不如IT网站上的手机

“影评人们说中国电影很烂、问题很多,那中国影评比中国电影好吗?”

影评,对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很重要。影评人们,大多因对电影有一颗热切之心而开始动笔,期待像法国《电影手册》那批人一样,不但可以发出有价值的、被倾听的声音,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方向。但可叹心比天高,但命比纸薄,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不一定是“进步“)的今天,日益边缘了。他们在不断的批评不争气的中国电影,不吝反复用“烂”这样的词,虽然这种声音很微弱,虽然被大部分的创作者和片方置若罔闻,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电影在整体上的确还很烂,那反过来看,中国的影评整体上烂不烂呢?笔者认为,两者是烂的不相上下的。所以,中国影评人的命比纸薄,除了和大环境太差有关,更和他们普遍的“手比鞋低”有关。

在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影评人,不包括“红包影评人”等水货。不夸张的说,微博上认证为“著名影评人”、“知名影评人”和“影评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水货。他们都不值一提。本文仅仅针对那些自觉在从事“真正影评”写作的,不受营销公司操纵的影评人。这样的人,还是有一大批的,他们的评论遍布一些电影类媒体及综合性媒体的评论板块,还有一些“自媒体”。这说明他们有生存空间,说明受众有这个需求。至于他们的作品抛出后有没有反响,那全看水平了。遗憾的是,中国影评整体上并没有超出中国电影的水平。笔者近日和长期旅居韩国的朝鲜族导演张律聊天,他说韩国电影人都很重视影评,韩国一流的影评人的文章能造成很大影响,可能让导演甚至片方如坐针毡。也经常发生不同观点之前的论战。这些,在中国当下都是没有的,因为举目四望,太难看到一篇像样的影评。

泛化的来给中国当下的影评分类,大概分为学术性影评、大众影评(通俗易懂但较有章法),以及吐槽性的,大部分所谓知名影评人,特别是网上比较有人气的,仅仅停留在吐槽而已,观点浅薄,文字粗糙,这样的影评,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什么尊敬,在哗众取宠之余,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价值了。而中国的学术性影评,大都观点陈旧行文繁琐,难以卒读。能发表在正经媒体上的大众影评,现在几乎也被“网络影评人”承包,质量难堪。稍稍可看的,可能就是发表《电影世界》《看电影》《大众电影》等期刊上的影评了,但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从这些表象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影评人们,可能曾心比天高,但现在大多已经没有“做一个牛B影评人”的追求,在边缘化的处境中自暴自弃了。而那些期刊,很多在日益衰败中丧气了心气,难再以高标准行事。

牛B的影评人是怎样的?首先,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所以,影评人是评电影的“文艺评论家”,不是随便什么网络写手、编辑或者资讯帝、资源帝都能叫影评人的。扎实的文艺素养要有,视野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要有,立场要有,文采要有,严谨的写作态度要有——还有几个“知名影评人”会对自己提这些要求呢?以上的要求,体现到最后,就是能不能在文章里提出独到的观点,能不能帮助影迷了解被主流忽略的作品。而他们,“知名影评人”们,太多只是停留在吐槽层面,或者说一些被别人说过千百遍的话,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去“评论”那些已经被公认为为经典和杰作的电影,但却没说出任何新鲜的观点或体验,而面对一个非常新非常独特的、没几个人评过的电影,他们却是失语的。所以,在中国影评人普遍埋怨中国电影没有原创能力的同时,中国影评人们的原创能力也是半斤八两。

那么,中国有没有好的影评人?当然有了。就像中国每年有不少好的独立电影,现在那批知名影评人却无视一样,中国那些好的影评人,也一样在主流视野之外,甚至,由于主流视野里的中国影评太差太烂,这些好的影评人已经羞于接受这个身份了。以笔者之见,中国最好的影评人有崔子恩、杜庆春、张亚璇、张献民、王小鲁、卫西谛等。但他们写的越来越少了,却做更有建设性的事去了。而有更多有很强的电影评论能力的人,做了导演、编剧、电影策划等等。比如贾樟柯,比如王超,比如程耳,真写影评的话,现在那些“知名影评人”没几个是对手吧。上述这些人,都在影评人的“金线”之上,而现在大部分“知名影评人”,恐怕只是在影评人的“底线”之下而已。所以,中国影评界的现状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知名影评人”们在“评论”国外经典的时候还可以唬唬人,面对国内的新片,则很难写出什么值得看的。有一种经典借口是说“国产片那么烂,实在没什么好评论的”,但在《白日焰火》《心花路放》《一步之遥》这样有很大的评论空间的电影出来后,那些“知名影评人”又贡献了什么好影评了吗?具体到《一步之遥》,我看到的最好的影评来自朱白,文章标题是《摆脱脑残粉才是姜文的第一步》,没看过的可以找来看看。朱白可不是什么“知名影评人”,却在文章里展示了真知灼见,以及文采。相较之下,那些“知名影评人”可谓只是打着“影评人”旗号的电影寄生虫而已,毫无建设性可言。联想到中国影评的“黄金时代”,真是令人感叹今不如昔。想当年,以“电影夜航船”、“后窗看电影”为基地,好的影评是层出不穷的,影评人之间的交锋也是激烈犀利的。最经典的案例是在“后窗看电影”上关于电影《安阳婴儿》的争论,很多笔者心目中的杰出影评人都参与了,跟帖长达百页以上,太多真知灼见在其中。现在,太多“知名影评人”的文章看着费电而已,他们很少追求就一部新人新作写一篇能有反响的文章,彼此之间,也是一团和气。

横向比较,中国的影评在整体上和中国诗歌评论、当代艺术评论,乃至乐评,都有很大差距。有些“听说过中国当代艺术”的影评人感叹,当代艺术评论家有的可以拿到每字十块的稿费,可真高啊,但那是因为那些艺术批评家写的确写的好,有技术含量,会对艺术作品的地位及价值产生影响。刻薄的说,中国“知名影评人”大部分的文章写的还不如IT网站上的手机测评呢,手机测评至少还有点干货。所以,中国的“知名影评人”们应该继续骂中国电影烂,但是,也要清楚自己所在的群体整体写作水准如何,水份多大,对中国电影的进步有多少正面的价值。一边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糊弄事,一边做义愤填膺状指点江山,那就成中国电影病态风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希望未来会好,笔者是个爱读影评的人。但是此刻,我必须再说一遍,中国影评整体上和中国电影一样烂,一样的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有之

第四篇:美国的创造力vs中国的基本功

广州一位中学校长参观美国学校后对美国老师在课堂上能将现实生活的例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加赞许,同时他表示他对美国初中生表现出的计算能力很吃惊,认为我们中国的同龄人早在几年前就熟练掌握了,这位校长还说知识的获取是创造力的基础:“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the basis for creativity.”美国著名的教育杂志<<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就此开展了在线讨论:“是不是美国学校太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solving),牺牲掉了扎实的学习基本功?是不是中国的学校太专注于数学和科学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有没有皆大欢喜的链接点?你的观点如何?”

那天一早到校,电子邮箱里就有<<教育周刊>>发来的在线讨论链接,过去看了一下话题,心想,嘿,这个话题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了,空下来去参与参与。结果那天特忙,到下午过去看时,讨论已结束了,遗憾之余,把所有的跟帖都看了一遍,呵,好热门的话题呢,踊跃发言的有大公司的总裁,教育博士,大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及老师,我大概把众多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位发言的是一所大学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老师,她以她多年来教授许多中国学生ESL课的经历为证,猛烈抨击中国校长有关知识的获得是创造力基础的观点,在她长长的帖子中她描述了她教过的许多中国学生不会做研究,不了解做研究的不同方式(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forms of research),不会写研究报告,他们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对小组讨论或是面对面的面谈interview束手无策,他们搞研究只满足埋头收集数据。她还认为中国学生总是习惯被动地等待她的讲解, 指导, 缺乏找到课题,探索问题所在,调动积极地思维去找准课题研究地目标的能力,习惯等待老师给题目,习惯认为所有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One right answer)。她认为如果这位中国校长指的是这种找出“一个正确答案”的能力,那很可能中国的初中生比美国的强,但能用一个正确答案回答的问题都属于布鲁姆(Broom)六种认知能力中初级的前三类。她在课堂上用到认知能力后三类的高层次挑战性问题的时候,这些中国学生完全不知所措(at a complete loss),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想有创造力be creative,他们明显不擅长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部分。最后,这位ESL老师不客气地说,这位校长先生,感谢你来我们的国家访问,但希望你对你表态发言的事情做过深入研究后再发言。 这里我要插一句的是knowledge acquisition显然是中式“知识的获取”的直译英文,但acquisition带有被动接受的意思,美国老师们不会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我相信这位校长的原意可能是“知识的掌握,积累”等等的,如果翻译成knowledge and skills, foundation等可能更易被老美接受理解,而事实上美国许多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学者都相信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创造力相辅相成,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旧的基础上的革新,创造,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这我在我的有关美国天才教育的书中专门有讨论。

接下来的帖子支持ESL老师,强调课堂上来自现实生活,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课题方式project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带动出创造性的学习结果,而这种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完成学校教育,走入职场和生活成功至关重要, 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比这位校长强调的计算能力重要得多。

而一位有在前苏联,以色列及美国教学经验的老师却首先表态美国的教育系统确实缺乏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创造力很了不起,但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老美头疼的:下苦功hard work,美国的学生have fun 太多了。 接下来一位呼吁要为”中国崛起”感到高兴,要迎接挑战的是在上海培训过中国老师,在美国教中国研究生的老师,他坚持说认为“没有创造力的中国人”noncreative Chinese中国能在本世纪的科学技术,经济上迅速崛起是可笑的,中国学生是有实力的。

第一位ESL老师接下来讲了个故事:多年前有一组来自亚洲的老师参加美国的一个天才教育的研讨会,他们的公文包里塞满了有关创造力的论文,与会期间抓紧一切空档时间向美国同行求教这个创造力问题,他们很迷惑,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数理知识那么好, 明显超越美国的学生,但这些能力没有能转化成创造力呢?为什么在标准化考试中独占鳌头的亚洲, 不是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呢? 她还附了“诺贝尔得主一览表”: 头名状元:美国 270位 2.英国 101 3.德国 76 4.法国 49 5瑞典 30 6瑞士 22 7荷兰 15 8前苏联 14 8意大利 14 10丹麦 13 11日本 12 12奥地利 11 13加拿大 10 14西班牙 6 14澳大利亚 6 15爱尔兰 5 16以色列 5 16波兰 5 16南非 5 16阿根廷 5 21印度 4

很显然,亚洲除了日本和印度榜上有名外,中国还有待零的突破。

这位老师还意犹未尽地说她的中国学生告诉她从来没有中国老师问过他们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或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们从来没有过“brainstorming”大脑风暴式思维的经验,因此他们在比如财会等以数学为主的课程中得心应手,而在MBA这种更复杂的课程的学习中碰到类似“假设„”“请用事例来支持你的假设„.”之类的问题就抓瞎了,因为这种出题方式与他们在中国习惯的老师出数学题目,他们找正确答案的思路太不一样了。

一位老师说她原来也一直以为亚洲的教育培养出色的学生,但是她在日本教中学和在韩国的大学教书经历改变了她的看法,她认为亚洲的学校着重死记硬背和考试技能的训练,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习惯于盲目接受教条的思想和事实,大多数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养成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她并且指出有的亚洲国家扫盲率数据有假, 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没有额外帮助和服务,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应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美国教育的优势不可低估。 有趣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八年,同中国中小学老师有过紧密接触的博士说中国正努力摆脱考试对教育的束缚,而美国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压力下正东施效颦,走中国的老路,用考试和教学成果来衡量教育呢。

一位老师的帖子一语中的,她说衡量一个教育体制的成败,要看这个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成年人的成果,作为如何,而不是看还在教育体制中在校学生的成绩表现。 虽然跟帖无数,意见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老师认为虽然要将中国教育着重基本功的训练的长处结合到美国教育中来,同时几乎所有老师都认为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及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要比单纯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得重要得多,只习惯于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知识信息极大,丰实多变的二十一世纪的,几乎一致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会毁了美国教育。

恰巧第二天早上上班途中,又听到电台讨论有关中国培养比美国多得多的工程师的问题(上星期去教学研讨会说到2010年世界上90%的工程师都会是从亚洲毕业的),但有参与讨论者断言,根据他在中国与大学生接触的经验,除了少数一流大学,中国二三流大学培养的工程师都几乎不合格,没有技能可言,更无创造能力,数量虽大,质量不高。这些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得不让人吃惊呢!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到底是互相取长补短呢,还是互相进行角色对换,美国学校中国化,中国学校美国化? 我很惊讶于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发展和深入,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非常了解中国教育的现实,他们知道中国的高考是怎么回事,他们知道中国有铺天盖地的考试辅导复习题,老师上课一切围绕考试进行,学生机械死记硬背,如同组装流水线,他们知道希望工程,知道农村的孩子一旦上了大学再也不会回到家乡,但是我们的“核心机密”老美还是搞不清的啦,比如,他们看到这些年中国高校扩招,盖了那么多教学楼,想当然以为中国对教育投资很多,想当然以为中国的老师备受尊敬,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第五篇:吸血鬼骑士动画目录

吸血鬼骑士动画目录 第一季

01 吸血鬼之夜 Night 02 血之记忆 Memory03 忏悔的獠牙 Fang04 断罪的诱因 Trigger05 月下之餐宴 Sabbath06 他们的选择 Crime07 绯红的迷宫 Labyrinth08 叹息的枪声 Blast09 鲜红的视线 Eyes10 黑夜的公主 Prisoner11 愿望的代价 Deal12 纯血的誓言 Pride13 深红之锁链 Ring

第二季

01 命中注定的罪人们 Guilty02 永远的约定 Paradox03 琉璃玉的肖像 Mirage04 恶魔的前兆 Libedo05 从属的陷阱 Trap06 虚假的恋人 Lovers07 荆棘的亲吻 Kiss08 追忆的螺旋 Spiral09 狂王的复活 Emperor10 战斗的序曲 Prelude11 二人的生命 soul12 世界的尽头Period13 吸血鬼骑士Knight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unitone下一篇:爱国者mp3203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