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驾驶与节油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论驾驶与节油范文

浅谈汽车驾驶技巧与节油技术

摘 要: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里程数快速增长,汽车的使用量开始呈现阶段几何数量级快速增长,但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走高,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随之调高,汽车的使用成本正在快速上升中。因此,如何更好地保养车辆,同时改变一些原来的不良的驾驶技术,使汽车能在最节油的状态下行驶,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实际好处的课题。

关键词:驾驶技巧;节油技术

汽车节油技术开始与日本,原因是由于它是一个资源小国,务必注重节能。在这方面日本的技术上也走在了前列。节油技术的研究在世界上普遍引起重视的就应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后,由于产油国组织欧佩克联手提高油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能源链上的断裂,造成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另外,也由于对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越发注意对汽车节油技术的研究……

一、汽车油耗的因素

影响汽车经济性的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因素:

1.车量本身的质量

汽车车身质量研究也是未来汽车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车身轻量化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材料科学和机械结构分析尤其是车体有限元方面。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研究还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但是进展方面还是一日千里。

2.车身的风阻系数

汽车车身质量研究也是未来汽车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即车身轻量化的研究。中国最早大规模出现的一款轿车是桑塔娜,这款车当年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方正的车头,有棱有角的车箱,还有一个方型的车尾,但用此刻的眼光看起来,这辆车却没有哪一点贴合空气动力学,正因方形的车身会大大增加汽车行进时的阻力。车身的风阻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的阻力,远远大于汽车克服地面摩擦力。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研究还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但是进展方面还是一日千里的。

3.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好坏,对于汽车的行驶至关重要。近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汽车发动机生产商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国外成熟发动机生产商而言,技术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而有些技术,即使用钱买也买不到,因此,提高自身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4.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驾驶员的职责心和驾驶技术水平对油耗有较直接的影响。据测定,驾驶技术娴熟的比驾驶技术一般的驾驶员平均节约燃油8%~10%。因此,驾驶节油的关键是看驾驶员能否根据机车的运行条件采用相应的驾驶操作,使人、车配合得当,持续车辆的最佳运行状态。

二、节油的策略

1.新车磨合

专家提醒新车在最初的3000公里行驶里程之内必须要磨合。新车磨合要注意时速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以内;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减速。

2.不好过分改装车辆

爱车的人喜爱将自己车进行改装,加上导流板、防雨罩,尾翼等,这样会破坏原车设计的流线设计,增加风阻,有些喜爱将自己爱车装上灯光,显得十分漂亮,却加大汽车电力消耗,这些都会增加了油耗。

3.不能随意降低用油标号

高标号汽油是为了适应高压缩比的发动机而产生。高压缩比的车意味着更高的动力性和节能性,但前提是选用适配的燃料。要想省钱,只能在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方面去动脑筋,决不能在汽油标号上做文章。同等的车型,该使用93号汽油而选90号,油耗会增加3%以上,而且会给爱车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4.易损耗配件应及时更换

汽车消耗品需要及时更换,如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5000公里以上配件都需要更换,正因空滤堵塞会引起气量减少,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汽油滤清器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工作异常。

5.选取适宜的轮胎

选取适宜的轮胎对汽车而言至关重要,选取大厂生产的名牌轮胎,在质量就有了保证。

要经常性检查轮胎气压,气压过高,使得轮胎过硬,与接触路面变窄,轮胎磨损增加,气压过高十分容易引起爆胎。同时还增加车辆行驶震动,对避震器的损耗就会增加;气压过低,中间散热变差,引起局部温度升高,同样会引起爆胎的倾向。同时也会增加轮胎的磨损,油耗会增大。

6.合理选用机油

发动机机油依照黏度分为冬用油和夏用油。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多级油在高温条件下仍然具有必须黏度,能够持续良好的润滑作用,从而减少油耗。另外,使用多级油不仅仅能节省燃料,还能减少汽缸壁与活塞表面的结焦。

对于不一样的汽车,节油效果是有差异的,具体到某一款车,能节省汽油的量也不会很大。但如果单位的所有汽车都能遵照节油的方法,最大限度节省燃油,那么聚沙成塔,所产生的总效益将会是十分巨大的,不仅仅增加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更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广汽车节油技术是十分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钱耀义.汽车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赵建友.汽车安全驾驶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第二篇:驾驶节油技巧

驾驶节油方法

为了能让使用二叶片节气门的用户更好的体现到提升动力、节油的效果,建议采用以下驾驶方法:

1、合理的起步和换档:

1)起步用1档,车动起来就换2档,接近或超过20公里/小时换3档,接近或超过40公里/小时换4档,接近或超过50公里/小时换5档;减速时反过来减档。换挡要及时准确,过早过迟都会增加油耗。

2)换挡时发动机最佳转速:1加2档1800—2000;2加3档2000—2300;3加4档2200—2500;

4加5档2500以上,上坡时转速高一点,平路上转速适中一点,下坡转速就低一点。

a).对于最大扭矩3000转就出现的“低速”发动机,应该尽量2200转以上加速和换挡,换完档保持发动机1800转以上行车(代表车型:微车、普桑,老捷达)。

b).对于最大扭矩3600转左右出现的“中速”发动机,应该尽量2500转以上加速和换挡,换完档保持发动机转速2200转以上行车(代表车型:大众朗逸,宝来)。

c).对于最大扭矩4200转以上才出现的“高速”发动机,应该尽量2800转~3000转加速和换挡,换完档保持发动机转速2500转左右行车(代表车型:爱丽舍,307)。

2、手快

其实就是换挡动作,换挡要做到迅速、准确、利索,尽量缩短换挡的操作时间,减少汽车的动能损耗,节省燃油。在平路上,尽可能地使用直接挡行驶。如果车辆的行驶阻力大于牵引力时,应及时换入低一级挡位,否则将迫使发动机降速和工作不稳定,造成功率下降和油耗的增加。其次从高挡换入低挡时,要在汽车运动的惯性力消失太多前就要换挡,如果等消失太多后才换挡就等于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这样就会很费油。归纳为一句话:及时换挡,不拖挡。

3、脚轻

a).踩油门要轻。首先要控制起动时加速踏板的位置。启动时,油门踏板要以略高于怠速时为好,不要将油门踩到底,否则进入气缸的燃油过多,会“淹死”火花塞,反而不容易起动,就算启动了,后面也是黑烟一阵,这无形中也多消耗了燃油。b).缓慢加速。有实验证明,汽车从起步加速到到30公里/小时,利用急加速(时间25秒以下)的耗油量约为缓慢加速(时间40秒左右)耗油量的2倍。汽车每天起步、加速无数次,积少成多,缓慢加速的节油效果是相当可观。

c).上坡时不要将油门踩到底。上坡时将油门踩到底不但耗油,往往无助于冲坡。当用低速挡上坡时,油门以踩下1/2~2/3行程为宜;当用高速挡冲坡时,若将油门踩下3/4行程而发动机未能相应提高转速,则应及时换入低一级挡位。

4、保持合理的行车速度

每种汽车都有自己的经济车速,在此车速下行驶耗油量最低。但一般小排量和SUV汽车的经济车速都并不高,常用的经济车速大都在60~90km/h。如果80公里的时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每增加1公里的时速,就使你的耗油量增加0.5%。

5、带档滑行省油

就电喷车而言,空挡滑行不但不省油,反而费油。汽车的启动、暖机、怠速、部分负荷、全负荷、过渡、托动等全部由电脑监视和控制,空挡滑行属于怠速,此时汽车的节气门已经关闭,曲轴转速低。而高速带挡滑行属于托工,因为电喷车是由电脑来控制喷油的,当汽车在带挡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松开油门,节气门虽然回到怠速位置,但汽车还是保持在一个高速运转状态,发动机的转速也不会下降,这时电脑会停止喷油,发动机也会停止工作,汽车靠惯性向前行驶。而汽车进入空挡怠速行驶时,转速在1500转以下,此时电脑认为汽车进入怠速状态而开始给发动机供油,即不踩油门,仍然会产生油耗。所以最省油的办法不是空挡滑行,而是车速在60公里/小时至90公里/小时,松开油门高速带挡滑行才是最省油的方法。

6、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

一般汽车怠速运转一分钟以上所消耗的燃油要比重新起动所消耗燃油多,所以,如果停车时间较长时,可以将发动机熄火。

7、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

行车中应力求保持车速平稳,切忌突然加速和减速。不要猛踩油门来加速。这只会大大增加耗油量,而省不了你多少时间。保持中速行驶,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油门要小,操作要轻,同时还应随时注意发动机的声音,发动机的声音应该是柔和的。

8、正确使用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系统工作时要消耗发动机一部分功率。有的驾驶员为了节油,采取高速时关闭空调而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实际上,当车速高于85km/h时,开窗后的空气阻力风阻所消耗的燃油要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更多。

9、油耗与汽车的维修保养

a).加强空气滤清器的保养,如空气滤清器过脏或堵塞,将使混合气过浓,增加燃油消耗。

b).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适当,并保持清洁。否则将影响火花质量,增加燃油消耗。

c).制动器的调整与燃油消耗也是有关系的。调整制动器,使其必须保证制动的灵敏与可靠,同时也应具有解除制动迅速、无拖滞和“发咬”现象。这既是节油的需要,也是安全行车的保证。

d).及时更换机油、齿轮油、后桥双曲线齿轮油、锂基脂润滑油。

10、降低车辆自重量

车重与油耗的关系成正比,据说车重每下降10%,油耗也会相应下降若干个百分点。

11、检查轮胎的压力和磨损程度

在行驶中发现现在的滑行距离明显减少,这时应该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是否合乎气压标准。如果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如果轮胎磨损严重时,就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增加耗油量。必要时可更换新的轮胎。

12、不必要的高速行驶

任何一款车都有它的经济时速,在这个速度行驶时最省油,低于这个速度或高于这个速度油耗就会上升,再超过一定的速度后,油耗会大幅度上升

13、汽车温度与油耗

发动机的温度与油料的节约有直接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油料消耗的增加。实验表明,水温在20℃起步比在40℃起步行驶5公里时,油耗增加15%-20%。因为发动机温度过低时,汽油雾化不充分,不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体,大量没有汽化的汽油进入燃油室造成燃烧不完全,白白被排掉了,这就必然造成浪费。发动机工作水温应保持在80℃-90℃之间。在低温条件下起动发动机时要进行预热,发动机预热升温,可以明显节约油料。

第三篇: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严重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很强的驾驶员队伍。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当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员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首先会使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其次是四肢酸懒,哈欠连天,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再次是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心理情绪常常不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二)、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行车时,驾驶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由于各类心理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严重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心理,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这种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见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干事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具有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达到眼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

(三)、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因而强化了他们的侥幸保险心理,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但他们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二、 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行为,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做违犯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增强自我管教和约束能力,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开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忍耐,坚持文明行车。

(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听力视力达不到驾驶要求,就不能把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传至中枢神经,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以致发生行车事故。所以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过程中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种异常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三)、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养成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定势,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

(四)、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驾驶员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受社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不能正确判别事物良莠,把握是非标准;有的人心胸狭窄,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凡是要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五)、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行为自动化的作用,如果良好的动作、行为成习惯,有些处世办事方式也可以成为习惯。反之,如果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后,就会以一种惰性心理阻碍接受正确的东西。所以驾驶员要坚决杜绝摒弃一些强烈的、主动的、长期从事的不良嗜好,时刻把乘客和车辆的安全放在心中,不赌博、不酗酒、不吸烟,生活上要有规律,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也要有节制,学会用健康的心理体育活动保健自己,形成热爱学习,钻研技术、爱惜车辆、作风顽强、团结战斗的氛围,逐渐养成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培养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惯。

第四篇:论汽车驾驶员如何做到安全驾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上汽车日益增多,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受到政府、人民的广大关注,这种形势下安全行车便成为一个重要准则。交通系统是由人、道路和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运作系统,三者相辅相成,必须相互合作、协调,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一旦这个和谐失调,那就造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交通事故。追其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分客观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指的是道路状况和驾驶技术等方面;主观因素指的是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行人的行为等等。其中种种因素中人为因素居高,例如酒驾这一以危险方法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罪行,如果驾驶员能多加注意,并具备良好的驾车素质,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将大为下降。反之,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不强烈,技术不达标,那么事故就很容易发生,这一随机事件不仅危害自身健康,更会危害他人身安全和财产。

一、 安全行车中的心理因素

据统计表明,人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交通安全的关键是人。大约每年有80%到85%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造成的,其中包括驾驶技术的失误、违规行驶等等。当然其中也不乏骑自行车的和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但是在机动车面前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算是弱者。所以,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的核心,必须做到安全驾驶,如何做到安全驾驶需要注意如下五个部分:

(一)切勿疲劳驾驶

驾驶员在紧张情况下,会出现越来越紧张的机能不协调情况。这种状况是人类正常的一种身体机能衰弱。所以在道路行车中必须尽量避免这种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驾驶员保证足够的休息,一旦由于疲劳产生头晕目眩、判断力下降,者产生的后果不可估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因小失大,切忌疲劳驾驶。

(二)切忌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100毫升20毫克,并小于每100毫升80毫克为酒后驾车,如大于每100毫升80毫克为醉酒驾车。酒精是一种化学成分的产物,它能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就无法正常运作,这就会使人们的感官能力下降,随之视力情况、运动能力、判断能力下降,这是十分可怕的一件事。近年来,酒驾入刑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一项遏制驾驶员正常道路运行的措施。在酒驾行驶中,酒精浓度被检测出超过0.3%时,被判为驾驶能力下降,达到1.5%时,驾驶能力会下降30%。可见,即使一点酒精也会造成大祸,切忌酒后驾车。

(三)切忌带着不良情绪驾驶

情感是人们最难控制的一种感觉,同时这种感觉对驾驶员来说正是影响颇大的一个因素,积极的情感可以调动驾驶员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的熏陶、优雅的环境下人们的心情自然好,办事效率自然高很多。消极的情感会使驾驶员做事消极,没有干劲,甚至会使自制力、应变能力下降,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两者对比,不难看出,消极情感是行车驾驶不可具备的,切不可为自己的不良情绪而左右。对于驾驶员来说,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不为外物左右。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驾驶能力,养成沉着冷静的好习惯,尽量避免驾驶中消极的情绪。

(四)切勿带病驾驶

驾驶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高级工作,这就需要驾驶员有一个沉着冷静的大脑,和一个精力充沛的体魄。然而病魔会使驾驶的驾车综合能力下降。驾驶员一旦带病工作,不仅仅大脑反应能力下降,精力不足造成手脚反应能力下降,在事故发生时判断不及时、身体跟不上拍而错过最佳反应时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再者,生病期间服用的药物中含抗生素、抗组织胺类成分,这些都会使驾驶员产生嗜睡的欲望,一不注意力不集中便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这在道路行驶中是十分严重的,很容力造成连环交通事故。所以,切忌带病驾驶。

(五)要注意把握和控制自身生命节律的影响

人的生命周期指的是人的体力、智力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作周期变化。通常,人的正常生理周期是23~33天,这种周期科学家称为正常的心里现象,科学家并研究其运转曲线,发现在高潮生命周期时,人的精力充沛、情绪高亢、随之记忆力强,反应能力好、采取措施也迅速;而在低谷期,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不佳,还易疲劳,且心理 平衡能力差。从中可以看出,自身的生命节律对驾车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伴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低谷时期,变化即为情绪消极期;高潮时期,变化即为情绪高亢时期。我们要对此多加利用,找出其优势,避免其劣势。所以,要注意把握和控制自身生命节律的影响。

二、 安全行车应始终保持车况良好

车辆自身的技术问题和道路状况是道路交通问题的一大诱因。车辆是驾驶员最忠诚的伙伴。如果你不去爱护、保养它,那么车辆就会与你唱反调,不听使唤。所以,不管时间多么紧迫,我们都要做好车的保养与维修,出车前、 行车中、 收车后都要勤检查,勤保养。支持年检制度,定期进行车检等等,一旦发现故障,驾驶员要及时排除,哪怕是一个螺丝的松动,都要及时处理,事故往往是由于一个小的细节而酿成的。自觉养成或做到心中无数不出车,故障不排除不出车的良好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这有专心细致才会一路平安,做到真正的安全驾驶。综上所述,安全行车要始终保持车况良好。

三、 安全行车要具备良好的综合应变能力

(一)驾驶员要具备良好的洞察能力

驾驶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洞察能力,比如,前方车辆打左闪灯时,你要了解它在几秒后要进行什么轨迹的运动,了解你需要与前方保持多远的车间距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驾驶员需要具备的洞察能力。听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做到,但在真正驾驶中,很难做出冷静的思考、判断。这就需要在观察中,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车辆性能来指导自身的观察活动,形成独特的经验。在这当中,需要驾驶员细腻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洞察能力。观察不仅仅考验的是视力,而是观察后的判断。驾驶员要在观察后及时的作出判断,因此,安全驾车在掌握过硬的驾车技能同时,也需要驾驶员具备良好的驾车素质。多观察、多分析、快行动。

(二)驾驶员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

天气的因素对行车安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自然多变,无法掌控。所以就要求驾驶员根据天气、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比如夏天炎热干燥,驾驶员心情低落,会产生烦躁的情绪,疲劳会让人们反应迟钝。冬天也是,寒冷常常让人们四肢麻僵,此时就应该注意保暖工作。秋季大雾天气时常发生,大雾会使路面能见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行车驾驶的安全。这个时候驾驶员需要要给自已的车辆配备合格的防雾灯,它可以让后面的车辆很清晰地看到你的车,并保持车恰当的间距,这便提高了道路的能见度,为自己的出行上了个保险。当然最好是能住在雾散去后再行车。等等类似的道路环境还有很多很多,自然规律不可以改变,我们能做的就只是预防自然状况下的自身的行为和后果。在危险来临之前做好万全之策,学会预防和感知风险,将道路风险化降到最低,甚至为零。只有这样,驾驶员才能安心上路,安心行车,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的负责。让家里人少一分担心,让单位少一分忧心。这点点预防能力就能换来巨大的宝藏,何不人人都去实施呢,让天气状况不成为我们交通事故的借口,不成为交通压力的沉重包袱。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每一个驾驶员共同的必修课,让这种随机应变能力更为固本。

由此可见,安全驾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考研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要求。这些不仅仅是对我们机关单位大车驾驶员的要求,而是对全体驾驶员的要求,值得引起全体驾驶员的高度重视。在行驶中牢记以上准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将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作贡献。

第五篇:浅论驾驶员心理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注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一、根据“情绪”表现,掌握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机动车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都会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表现出自己的心态。愉快、忧愁、失望、悲伤、恐惧、苦恼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是外部事件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系列内变过程之后出现的表情,当受到刺激时一般是通过面部、动作、眼神等表现出来。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心

1情愉快、满意时能感到心情舒畅、心理舒适,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常常表现出感受力强,勤于观察,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动作敏捷,这就是常说的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有利于车辆行驶安全。反之,要产生忧愁、恐惧、苦恼等情绪波动时,则感受力下降、精力分散、懒于观察思考,开起车来胆大气粗,易开“英雄车”、“霸道车”,一但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则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等不良行为。足见驾驶员的情绪和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所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不但要有稳定的“情绪”,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情感”。

做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感,也就是对待他人礼貌、谦让、关心交通“弱者”,同时还要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理智感就是善于寻找和发现各种路面情况及车辆行驶变化的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原因、后果,随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人们遇到工作压力或受到某环境事物刺激时,心理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情绪。可见,心情的好坏与驾驶员的意识及驾驶活动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心情对大脑反应、判断、操作等方面都能起到敏捷的作用,也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的必要条件。相反,不良的心情就会感到活动枯燥无味、易怒、缺乏礼貌等等。常表现出对路面状况或其他情况不满而开“斗气车”、“违章车”等,忽视了自我约束能力,违章

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不良的心情对行车安全是极为不利的。当人在受某种心理负担情况下,有情绪逐渐增强的紧张表现反应。如:在驾驶过程中出现这种心理反映,则往往会与其他过往车辆、行人的行动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预估和判断,容易误解对方或做出与对方不满的表现,他所做出的动作是常人不敢想象的行为,在没有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强行超车行驶,往往会造成两车相挂或对面驶来的车辆相撞,以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出乎以外的有害刺激引起体内异常变化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状态,所感受产生心理紧张情绪所引起恐惧的心理。在驾驶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后面的车突然超车,对面来车突然逆行,自行车、摩托车突然猛拐,行人突然横穿道路等等,在这些突发事件和突然情况面前,驾驶员一般都处于应激状态(与个人的体质、气质方面的强弱有关),这种以外的情况下在瞬间难以做出避让动作或做出错误反应。

二、掌握“注意”规律,增强驾驶员的心理准备

在驾驶员从事驾驶活动的工作中,注意占特殊地位,它是心理活动对那些于自己有无意义的事物指向和集中。当缺乏集中于注意客体的车辆、行人、道路线型、视距及交通标志所引起的情绪、兴趣之间的关系,如:不注意看,就会视而不见;不注意听,就会听而不闻;不注意思考,就会判断失误;不注意操作,就会操作失控等等,在这些情况下都是注意力没有的

到集中,而导致感知迟缓、判断错误甚至出现危险征兆。在驾驶活动中要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的开车,时刻记住:“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想到安全”,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当客体集中注意的时候,主动权是属于主题的,主题必须经过意志努力,才能得到的集中,不仅是指那些情绪上令人愉快或使人兴趣的东西,而是那些应该注意的东西。因此,与驾驶员要达到安全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有着密切联系。人的心理状态是维持注意的重要条件,身心疲劳的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往往在驾驶无关任务即将结束时,会变的反映迟钝、差错增多。另外与驾驶无关的(如:家庭纠纷、人际关系等)而引起的情绪都会减弱注意力。而这种随意后注意对驾驶员来说,是对他认为有意义、有价值客体的集中。如驾驶员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驾驶活动中他的随意注意是很容易转变为随意后注意,在驾驶活动中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三、增强“意志”能力,确保驾驶员的心理舒畅

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为达到安全的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商,克服重重困难,正确处理路面情况,冷静处理复杂的交通矛盾冲突,这都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是意识的调节,他表现在有能力去实现有目的方向的活动和需要克服困难的行动,人的意志是在完成预先拟定目的活动行为中表现出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常会遇到各种

复杂的情况,当为了达到安全目的时,就需要拟定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决定。例如,是加速还是减速,是超车还是让车,是避让还是停车等,并付诸实施,运用意志去完成任务。

善于提出和达到具有意义的目的所表现的个性意志,人在琐事和细微节上耗费精力,他能理解社会的要求和公众的利益,并反映出这种要求和利益的目的。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滤地选择目的和确定其达到的方法表现出的个性意志特征,能全面深刻地考虑行动和达到目的的方法,懂得其重要性,了解其后果,一般在紧急情况下,能摆脱动摇,坚定地实现这个目的,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出成效。

能够抑制住妨碍达到目的的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所表现的个性意志时,驾驶员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会破坏情绪。如急噪不安、惶恐等。而有自制力的驾驶员则会克服这些不良情绪而保持良好的心情。

总之,人的心理特征变化是由人的心情、环境所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驾驶员来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及其重要的,但是目前还有部分驾驶员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心理特征,如抢时间、爱超车和出风头心理等,这些特殊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驾驶员要引起高度重视。当然,良好的心理状态要靠驾驶员自身去培养,首先要努力学习技术,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下决心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让安全扎根于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样才

能保证行车安全。

上一篇:论金庸爱情观范文下一篇:乐民之乐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