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2022-10-16

第一篇: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教案声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请举例你听到过哪些声音?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二、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4.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引导解决:

a.指导学生看教材12页图1.1-

1、13页1.1-2,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 b.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 学生自学P13课本,教师指导。

(二)声音的传播

1、演示:(没有器材,教师讲述)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b.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2、哪些事实或实验说明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方案一: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二: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三: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自学P15第一自然段。

在黑板上画水波。(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指导学生看图1.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看烟花时,一看见烟花爆炸,就能听到声音吗? (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四、作业布置: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人耳的构造

1、出示人耳的构造挂图.

2、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3、耳聋是怎么回事? 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4[想想做做]课本第17页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骨传声. (三)、科学世界——双耳效应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四、布置作业

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2.布置学生下一节课带乐器。

3.查阅资料了解双声道立体声.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学生分辨

1、

2、

3、

4、

5、

6、7音调的高低

2、实验:钢尺在桌面振动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结论: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4、观察声波的波形、简单介绍示波器

5、想想议议

(二)、响度

1、演示:轻敲音叉,响度小;重敲音叉、响度大.

2、[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得出结论:

3、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4、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三)、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1[想想做做]

2、音色由什么决定?

3、观察波形. 4[想想做做]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1、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

2、观察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请同学们自学第25页最后两自然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三、控制噪声

1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

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声与信息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4、声呐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5、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声与能量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 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5、.超声波加湿器

三、小结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节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6.知道声的利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

二、典型例题(实物投影例题并讲解) [例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 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 说明:本题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两个知识点来求解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

解析:响声和白烟的确同时发生,但是光和声传到计时员那里需传播100 m.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传播这100 m所用时间极短,而声音传播速度则要慢得多,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那么声音传播这100 m所用的时间为 t= s=0.294 s 而短跑100 m的成绩在10 s左右.若不考虑这段时间,记录的成绩误差将达3%. 综上所述选择D. [例3]蜜蜂和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则悄无声息,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蜜蜂和苍蝇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而被人耳所接受到.但是,蝴蝶的翅膀同样地在振动,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这是因为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几千赫兹,蝴蝶翅膀只有几赫兹,而人的听觉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所以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 [例4]一个爬山运动员,爬到半山腰,他对着对面的山崖高喊一声,4 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他离对面的山崖有____m. 解析:由题意知,声音传到山崖所用的时间为2 s. 那么,他离对面山崖的距离有

s=vt=340×2 m=680 m

三、作业:提醒学生做“小孔成像”的器具

1、演示:轻敲音叉,响度小;重敲音叉、响度大.

2、[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得出结论:

3、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4、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练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参考解答: 蚊子的叫声音调高;黄牛的叫声响度大. (三)、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1[想想做做]

2、音色由什么决定?

3、观察波形. 4[想想做做]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1、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

2、观察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请同学们自学第25页最后两自然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三、控制噪声 1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

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声与信息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4、声呐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5、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声与能量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 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5、.超声波加湿器

三、小结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节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6.知道声的利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重点:应用声现象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构建声学知识的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板书)

二、典型例题(实物投影例题并讲解) [例1]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三次响声,为什么? 解析:敲击铁管,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敲击声分别通过空气、水和铁进行传播,由于声音在这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听到三次声音.声音在铁中传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听到的是铁传来的敲击声,第二次听到的是水传来的敲击声,第三次传来的是空气传来的敲击声. 说明:本题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两个知识点来求解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2]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在计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 解析:响声和白烟的确同时发生,但是光和声传到计时员那里需传播100 m.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传播这100 m所用时间极短,而声音传播速度则要慢得多,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那么声音传播这100 m所用的时间为

t= s=0.294 s 而短跑100 m的成绩在10 s左右.若不考虑这段时间,记录的成绩误差将达3%. 综上所述选择D. [例3]蜜蜂和苍蝇在我们面前飞过时,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则悄无声息,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蜜蜂和苍蝇的嗡嗡声是因为它们的翅膀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而被人耳所接受到.但是,蝴蝶的翅膀同样地在振动,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这是因为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几千赫兹,蝴蝶翅膀只有几赫兹,而人的听觉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所以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 [例4]一个爬山运动员,爬到半山腰,他对着对面的山崖高喊一声,4 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他离对面的山崖有____m. 解析:由题意知,声音传到山崖所用的时间为2 s. 那么,他离对面山崖的距离有

s=vt=340×2 m=680 m

三、作业:提醒学生做“小孔成像”的器具

第二篇:初二物理练习题声现象

地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 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第三篇: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题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 )

A、铁、水、空气;

B、水、空气、铁;

C、空气、铁、水;

D、水、铁、空气。

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品不同;

D、上述三项都不同。

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D )

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

C、发声的频率太高;

D、发声的频率太低。

6.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 C )

1 A.闹钟停了 B.没有发声物体 C.钟罩内没有空气 D.声音让钟罩挡住了

7.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被山崖、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才叫回声 B.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C.在较小的房屋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

8.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B )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9.用提琴和胡琴同时演奏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出提琴与胡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 10.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D )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11.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 A )

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

二、填空: (每空2分,共62分)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表明__水能传声_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靠__介质_,在__固体__和_液体__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3、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频率_决定的。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__振幅__有关,响度还跟距离__发声体_的远近有关。

4、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__女__歌手的音调高,___男__歌手的响度大。

5、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秒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__68_米。

6、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空气__。

7、夏季雷雨天气里,一人看到闪电后4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_1360_米。

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声源_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_人耳_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_传播过程中_减少噪声。

9.物体的_振动 发出声音,物体__振动停止__时,发声停止。

10.声音不能在__真空_传播。传播声音必须有___介质__,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__没有空气___。

11.上课时,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振动_,使空气中产生__声波_,再使学生的耳膜___振动___。

12.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水管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水_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由_空气_传播的。

13.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音调、响度和音色。

14.在屋子里讲话比在空旷的地方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_0.1秒_,使原声得以__加强_的缘故。

3

三、计算题(第1—3,每题5分,4—5题,每题6分,共27分)

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 25×29÷45×18=58

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

X/340-X/5200=2 X=727 3.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

340×2.8÷2=476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

(700米+700米-40米)/340米/秒=40米/V车

5、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

V车=72千米/时=20米/秒

S车=V车×t=20米/秒×1.2秒=24米 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 (S+S-24米)/340米/秒=24米/20米/秒 S=216米。

第四篇:2011中考物理《声现象》试题

2011年中考《声现象》试题汇编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一、选择题

1.(2011杭锦旗)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D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2.(20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2011自贡)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D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4.(2011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B )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5.(2011攀枝花)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答案:C

6.(2011 大连)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C)

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 C.响度越大 D.越低沉

7.(山东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2011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C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9.(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B )

10.(2011湖南衡阳)使用随身听(MP

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C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1.(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2.(2011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13.(2011泉州)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B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14.(2011鞍山)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 A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15.(2011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16.(2011肇庆)、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

A.音调 B.音色 C.音速 D.响度

17. (2011龙岩)、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风情的会歌《重逢》,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B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8.(2011襄阳)优美的乐曲《梁祝》,既能用小提琴演奏,又能用钢琴演奏。我们能够区别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20.(2011台湾)下图是童謠「小蜜蜂」的歌詞與樂譜,在小萍唱到「大家一齊」這四個字的期間,聲波的音調逐漸升高。此期間聲波音調逐漸升高,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變化?( D )

A.聲波的振幅逐漸增加

B.聲波的頻率逐漸變低

C.小萍聲帶來回振動一次的時間逐漸增加

D.小萍聲帶每秒來回振動的次數逐漸增加

21.(2011江苏淮安)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D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2.(2011莆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3.(2011徐州)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4.(2011烟台)、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25.(2011包头)喇叭里响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军军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26.(2011恩施)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B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27.(2011清远)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D)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28.(2011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D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9.(2011杭州)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 D )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B.玻璃强度

C.玻璃颜色 D.玻璃的隔音效果

30.(2011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B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31.(2011株洲市)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B )

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32.(2011 宜昌)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C)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洁牙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33.(2011西宁)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D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34.(2011 河池)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5.(2011威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BC)

36.(2011潍坊)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7.(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8.(2011宿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39.(2011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40.(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8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41.(2011泸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2.(2011河南)、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3.(2011哈尔滨)、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D )

44.(2011 山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45.(2011 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46.(2011达州市)、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47.(2011新疆)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8. (2011德州)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9.(2011赤峰)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50.(2011潜江)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C )

A.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C.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都是噪音

51.(2011阜新)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52.(2011崇左)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C.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53.(2011牡丹江)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B )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B.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4.(2011益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声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55.(2011黑龙江东五市)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

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

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6.(2011永州)关于声音现象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可用于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C.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种草有利于减弱噪声污染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二、填空题

1.(2011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2.(2011永州)、人游泳使水___________而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

答案:振动 水 3.(2011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4.(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答案:300 能

5.(2011 鸡西)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振动 音色

8. (2011 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 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音色 响度

9.(2011漳州)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___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______,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

答案:响度 音色

10.(2011泰州)、如图6所示.用一张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能听到卡片由于 而发出的声音。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能够听出卡片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

答案:音调

11.(2011阜新)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 ;当复读机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音调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振动 不变 升高

12.(2011 江西)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13.(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 。

答案:空气 噪声

14.(2011昆明)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色、响度和________。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________。

答案:音调 音色 噪声

第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 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

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 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

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

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

二、选择题

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酒精 B. 空气

C.岩石

D. 月球上空 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D. 20 HZ~20000 HZ 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大小 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

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 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 D. 戴上防噪声耳塞

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三、计算题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2.振动,振动

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 4.温度,340 5.小于

6.17 m 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 8.慢

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 10.音色,音色

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 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 13.音色

14.1308 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 16.20 Hz,20000 Hz 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 18.70

19.传导障碍 20.传播速度不同 21.次声波,次声波 22.B

23.D

24.D

25.B

26.C 33.B

34.C

35.D 36.182 m 37.1700 m 38.850 m 39.145 m

答案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上一篇:初二上册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采购部年工作总结长篇